•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
  • 12
  • Tagged with
  • 12
  • 12
  • 6
  • 6
  • 6
  • 6
  • 6
  • 5
  • 5
  • 5
  • 4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消費者心情對產品屬性偏好及產品態度之影響研究

夏康寧, Xia,Kang-N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探討消費者的心情對於其產品屬性偏好與產品態度的影響;產品屬性的部分,強調的是消費者面對商品相關訊息時,對於外部與內部屬性之重視程度,態度的部分,則是指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喜愛程度與購買意願。本論文以一系列三個實驗,循序漸進探討心情對於消費者屬性重視程度及態度的影響,並試圖整合過去文獻中所謂心情的直接影響與間接影響,將心情對於態度多元的影響路徑統整為一心情影響態度之模型。 研究一首先探討消費者的心情,是否會影響其在面對商品時,對於不同產品屬性重視的程度。研究一結果顯示,好心情的消費者較重視產品的外部屬性,例如:品牌、口碑等,而壞心情的消費者,則較重視產品的內部屬性,例如:體積、功能等。 研究二則從研究一的結果出發,更進一步探討,上述消費者對於產品屬性類型的偏好,是否會影響其對於商品的態度和購買意願。研究二的結果顯示,廣告訴求與消費者所重視的產品屬性搭配與否,的確會顯著的影響消費者的態度。例如:好心情的消費者,若是看到以外部屬性為訴求的廣告,會對該商品有較佳的態度和較高的購買意願;反之,同樣是好心情的消費者,若其所接觸的廣告是以內部屬性訴求為主,則對於該商品的購買意願和態度都不會太高。 研究二的結果驗證心情的好壞會影響消費者對於資訊型態的偏好,就商品而言,就是對於產品屬性類型的偏好,此偏好與廣告訴求一旦結合,便能對於商品態度和購買意願產生影響,此可謂心情的間接影響。心情對於態度的影響,除了間接影響之外,事實上生活經驗與許多文獻也指出,心情的好壞,可能直接影響態度;亦即心情好則態度便佳,心情壞,則對產品的態度也就不好。由此可見心情對於態度之效果,相當多元,研究三便是提出一架構來整合心情的直接與間接影響,亦即,研究三主要目的便是探討何種情境下,心情會產生直接影響,而何種情境之下,會產生間接影響。 研究三指出不同的心情意識,可能是心情循不同路徑對態度產生影響的關鍵。研究三的結果顯示,當心情意識是屬於動機式時,人們對於自己心情的來源有所意識和歸因時,心情對於商品態度的影響,是透過認知歷程,也就是屬性重視程度的偏好與廣告訴求之搭配,來達到效果,亦即所謂的間接影響。而心情意識屬於背景式時,心情只是一種背景氛圍式的存在,人們對於自身心情沒有特別的意識與歸因,心情的歡欣與不悅便會直接反應至態度的好壞,也就是所謂的直接影響。 /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moods on consumers’ attitudes, purchase intention, and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This research included three studies, and all the hypotheses in the three studies were examined by experiments. In the experiments, respondents’ moods were elicited by short films or music, and the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and attitudes toward the product were measured. In study o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moods and their weights on product attributes were probed. The result of study one show that consumers in good mood incline to focus on the extrinsic attributes more than intrinsic attributes; the consumers in bad mood incline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than extrinsic ones. For the neutral mood respondents, there i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attributes in their decision weight. Therefore, this study show that moods indeed influence the cognition of product attributes. Following study one, study two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consumers’ cognition that biased by moods on their attitudes toward produ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consumers in some moods and have certain tendencies to emphasiz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product attributes, the advertisement that fits to their concerns can induce better attitude than that doesn’t fit. For example, consumers in good mood favor products appealing extrinsic attributes, such as brand and word-of-mouth. On the other hand, if happy consumers see the intrinsic attributes appealing advertisement, such as function and volume, they won’t appreciate those advertisement and products. Study one and two discussed the process that mood influence attitude through cognition. However,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life experience, there is another process that mood influences attitude directly and isn’t involved any cognition element. Study three tried to establish a framework to delineate these two processes. The results of study three indicated that mood awareness is the critical factor that influences whether mood influence mood directly or via cognition components. When the consumers are under motivational mood and can aware the sources of moods, the mood effect is indirect and involved cognition elements such as study one and study two. On the other hand, when consumers are under backdrop mood and doesn’t aware the source of mood, the mood can reflect to the attitude directly.
2

女性領導者之後效懲罰行為對部屬評價與工作表現的影響:內在歸因及意圖歸因的中介效果 / The Impacts of Female Leaders’ Contingent Punishment Behaviors on Subordinate’s Evaluation and Work Performance: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Internal and Intentional Attributions

陳怡廷, Chen, Yi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台灣社會對於性別平權的提倡與重視,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投入職場,然而在高階領導階層的男女比例還是有明顯的差距。本研究希望以實驗法深入探討領導者在組織當中展現特定管理行為效果的性別差異,即男、女性領導者展現後效懲罰行為對部屬的影響。由於後效懲罰行為時常會伴隨生氣情緒展現,又後效懲罰與生氣情緒皆屬違反女性刻板印象行為,預期相較於男性領導者,女性領導者展現此管理行為時會受到部屬比較低的評價和工作表現。研究一透過閱讀後效懲罰短文情境並操弄領導者的性別,僅在部屬對女性領導者評價上發現些微符合預期的證據。研究二改採實際模擬互動情境,操弄領導者性別、給予的回饋並及情緒圖片,結果發現女性領導者展現後效懲罰行為時,確實較男性領導者有較低的評價及工作表現,且利用路徑分析發現內在歸因及部分正向意圖歸因的中介效果。綜合兩個研究可以凸顯女性領導者執行特定重要管理行為時所面臨的困境,並期許兩性在職場上能有更平等的發展機會。 / Despite women’s increasing worforce participation, the gender gap in organizations has not changed appreciably nowadays. Women are still underrepred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reveals a delimma female leaders may face when exhibiting Contignet Punishment Behavior, which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but a counterstereotypical management behavior. Since Contignet Punishment Behavior is always accompany with anger expression, we conducted two experiments to examine whether people are biased against female leaders when they exhibited it. Although study 1 showed only a small tendency that female leader is less evaluated than male leader, we found participants did give less evaluation and work less when they received contingent punishment from female leader than male leader,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ternal and positive intentional attribution also found in study 2. Overall, we reveal penalties for women when they display important menagment behavior which is perceived violating gender-stereotypic prescriptions.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3

權力與信任對組織內知識分享意願影響之研究 : 以銀行放款部門主管為例

夏侯欣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各方對探討「知識」(knowledge)的興趣方興未艾「知識」乃為一種「流量」的概念,即知識可以在知識的擁有者與接受者之間相互交流;對知識擁有者而言,是一種選擇性「推」的過程,對知識接受者為「拉」的過程,當二者平衡時,則產生最適的流量。也就是說,知識擁有者並非完全願意將知識傳授給予知識接受者,即使接受者一味的想學習知識,但若擁有者不願將知識傳授給接受者時,也無濟於事;反之,即使擁有者願意傳授知識給接受者,但接受者沒有任何學習意願時,也無法達到知識學習的目的。學者認為日本企業的成功來自於傳播新知的共識,即將知識在企業內廣泛的分享,供參與者取用;正是這種雙重的內部與外部活動不斷刺激日本企業持續創新,而形成日本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組織宜透過一些機策來激勵員工去吸收外界的知識,並能提昇成員分享知識的意願。因此,對「知識分享意願」課題的深入探討有其相當的重要性。 本研究是在探討組織內知識擁有者個人分享的意願,因此分析單位界定在「個人」。一般而言,從事主管職位者,多半是因為具備多年經驗,並充分了解部門的專業知識,且可以將之傳承與部屬,所以,本研究假設,部門中較具備知識與經驗者為「部門主管」;因此,理論架構建立是以「主管」做為探訪對象,即以部門主管的角色(「知識擁有者」)來探討對部屬(「知識接受者」)知識分享的意願。但因各產業與各部門所涉及的知識迥異、產業特性差別甚鉅,所以在實證上為了降低上述因素的干擾,擬將以「單一產業與部門-銀行業的放款部門」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根據相關理論的探討與實務的觀察,發現影響分享意願的因素應該可以歸整為三種層次來探討;第一層次為個人層次的影響,其次為人際層次的影響,第三層次則為組織層次的影響。依據上述三種層次建立影響知識分享意願的理論架構。 個人層次的影響是認為主管的人格特質決定主管的行為特性與思維方式的特性,因此,影響主管知識分享意願。人際層次的影響則從人際間的「信任」與「權力」的長期互動觀點來探討。若以長期觀點來探討部門主管對部屬的信任感時,發現部門主管對部屬的信任感影響該主管對部屬的知識分享意願,即當信任感越高,則對部屬的知識分享意願越高,進而影響未來知識分享的行為;而該行為則對主管的權力會造成影響,一旦此影響為正面時,即對部門主管有利,則主管對部屬下一時點信任感程度會提高;反之,影響為負面時,則主管對部屬下一時點的信任感程度會降低。而部門主管對部屬下一時點的信任感會影響下一時點的知識分享意願。因此就縱斷面的探討,本研究認為影響部門主管知識分享意願的因素可以分由兩部份來加以討論,一為當部門主管考慮是否分享知識予部屬時,該「主管對部屬的信任感」會影響主管對部屬的知識分享意願;另一方面,部門主管在考慮是否分享知識予部屬時,該主管會「預期知識分享後對主管權力的影響」;當部門主管預期知識分享對其權力的影響為正面時,則對部屬知識分享的意願會提昇,反之,當預期對其權力的影響為負面時,則為部屬知識分享的意願會降低。本研究並進一步探討「主管對部屬的信任感」與「預期知識分享後對主管權力的影響」前因變項。組織層次的影響則認為文化藉由影響我們的行為模式而影響我們的工作行為,組織的文化與其組織成員息息相關;其中「組織文化」界定在該部門成員的行為模式與該企業組織可以觀察的制度為主。 本研究以銀行放款部門主管作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結果發現,雖然人格特質的差異造成個人行為的差異,但行為是由情境所決定,即有時會因為雙方的互動行為,形成行為的差異,故分享性人格特質對知識分享意願的影響效果並不顯著,而主管與部屬互動中所產生的信任感與知識分享對主管在公司地位的影響是形成主管對知識分享意願差異的主要因素,前者之影響程度甚過後者。因此,即使該主管並不具備分享的特質,但因與部屬的互動關係良好,則主管仍願意分享知識予部屬。 因此主管將知識分享予部屬,雖會危及主管在部門中之地位,但當部門主管認為部屬行為一致性越高,該部屬對主管所做所為皆是有利,使得主管越願意對部屬抒發個人情感,則部門主管認為該部屬會對其造成不利影響的機率越低,因此主管願意承擔將知識分享與該部屬後,可能產生的不利影響,所以部門主管越願意將知識分享予該部屬。而影響主管是否信任該部屬的首要條件為該部屬與主管的親近程度,其次,影響主管信任該部屬的條件是對主管絕對的服從、盡力維護主管利益,因為此類型部屬不論在任何情況下,皆會以主管的立場與利益來考量。至於工作能力與工作態度越佳的部屬,則工作績效越佳,能全力以赴完成目標,因此主管可以放心將工作交付與該部屬,所以主管對該部屬信任感高。 影響主管願不願意分享知識予部屬另一考慮因素為知識分享後是否會對主管在組織中的地位有所影響,包括能使主管被部屬認同的程度、使高層主管對部門主管重視的程度或主管被部屬取代的可能性以及是否容易找尋其他替代的部屬。其中,主管最重視的是預期知識分享後,部屬處理事務態度越積極者,則可加速問題的解決,進而越能提昇部門績效,使得該主管越會受到高層人士的重視,越能提昇主管在銀行的地位,即升遷機會增加,則主管越願意分享知識予該部屬。至於組織制度對於主管知識分享意願的影響方面,根據銀行授信部門主管為研究對象的整體影響結果顯示,組織層次的影響效果雖與理論一致,但相較於主管與部屬人際關係對知識分享意願的影響效果,其影響效果並不顯著。
4

我國會計人員之部屬成熟度,主管領導風格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

陳麗華, CHEN,LI-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領導是企圖影響另一人或團體之行為, 由於管理者系處於一個開放的系統, 因此, 管 理者無法時時刻刻控制所有的變數。自從情境領導論者Hersey與Blanchard(1977) 於 其「情境領導理論」中指出, 團體成員的成熟度是斷定某一領導方式之效能的一項重 要因素后, 使部屬成熟度與主管領導型態的關系逐漸受到重視, 但其理論迄今并未經 實證研究加以證實, 因此, 本研究以國內290 位公民營機構之會計人員為研究對象, 嘗試檢定Hersey二氏之理論是否合理, 并探討下列各項問題: 一. 公民營機構會計人員之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與工作績效有無顯著差異。 二. 部屬工作成熟度及心理成熟度與工作績效的關系。 三. 會計主管之領導型態與部屬工作績效的關系。 四. 不同成熟度的部屬, 在不同的主管領導型態下, 其工作績效有無顯著差異。 五. 會計人員之性別, 年齡, 婚姻狀況等人口變項與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及工作 績效的關系。 研究結果發現:Hersey 與Blanchard 的理論有問題, 但驗證了領導的代理理論是正確 的, 此外, 并發現: 一. 政府機關與會計師事務所以外民營企業之會計人員的工作成熟度均較會計師事務 所之會計人員為高, 且前者之工作績效亦較后者為佳。 二. 部屬的工作成熟度, 心理成熟度不同, 其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三. 主管的領導型態不同, 部屬的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成熟度的部屬, 在不同的主管領導型態下, 其工作績效有顯著差異。 五. 在人口變項方面: 已婚者之工作與心理成熟度均較高, 且工作績效較佳; 取得高 考資格者之工作成熟度較高, 工作績效較佳; 主管或資深員工之工作與心理成熟度均 較高, 且工作績效亦較佳;36-40歲者之工作績效較30歲以下者為佳。
5

主管領導型態、主管和部屬人格類型三者與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及工作投入的關係研究

洪英正, HONG, YING-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碩士論文共計一冊,分為四章,第一章為緒論,可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 目的,主旨在於說明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係探討工作團隊中,主管和部屬的自我人格類 型、同事中大部人的人格類型、工作團隊中大部份的人格類型及某些口統計變項,如 性別、公司管理型態等等變項,與工作者在工作中所表現的某些工作行為如工作壓力 、工作滿足及工作投入之關係為何,以便藉所得結果,提供給人事管理部門,在甄選 、安置及員工輔導上,做一參考。第二節則進行文獻探討,分別對A/B 型人格理論與 相關研究結果、工作壓力、工作滿足、工作投入、主管領導型態及上述諸變項的綜合 研究文獻,做一探討與闡釋。第三節根據研究動機與目的與文獻的探討結果,條列出 本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第二章計分三節,分別對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研究工具及資料分析的方法,做一說明 。第三章為結果與討論,針對樣本、研究工具及研究假設的實證結果做一說明,如發 現A 型工作者與B 型工作者在工作壓力、工作投入、內在滿足及外在滿足上,差異皆 達顯著水準,符合本研究之假設。第四章為結論與建議,係摘錄上述研究結果,並對 本研究進行檢討,此外也根據實務了解,提供某些實驗結果,建議予人事管理部門參 考之用。
6

駐台美籍管理員之研究

白宗傑, Bai, Zong-J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就採用曾經在美國用過的測驗而對兩個樣本,美籍經理及中國部屬調查:(1 )探討在台美籍經理對自己領導行為之了解,對中國部屬之看法及期望;(2)探討 直屬部屬對在台美籍經理領導行為的了解,對美籍經理之期望及看法;(3)將以上 加以比較,並且與其他研究加以比較。 論文包含文化對在海外管理員影響,領導,溝通之討論,然後討論研究的發現及結果 。
7

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知覺、相關情境因素二者與部屬對主管反應及工作行為的關係

王榮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是以部屬的角度,一則探討「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與「部屬對主管互動反應」之內容;二則探討上述兩者間的關係;三則分析上述的關係,是否會受到「部屬與主管的關係基礎」及「主管領導可替代性」的影響。此外,本研究亦分析「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是否透過「部屬對主管互動反應」,進而影響部屬本身的四種工作行為。 研究採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由受試者針對現任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及其對主管在互動上的反應,和其他工作行為表現加以評量。調查的對象是575名未擔任主管工作且與評估主管共事半年(含)以上的員工。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部屬知覺主管領導行為的因素為「酬賞協助」、「管理要求」、「品格風範」、「關懷可親」四項。 二、部屬對主管互動反應的因素為「信任敬仰」、「互動感受」、「任務配合」、「額外付出」、「意見反應」、「情感親近」六項。 三、「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與「部屬對主管互動上的反應」有關。其中,部屬對主管「品格風範」的知覺,與其對主管的「信任敬仰」、「任務配合」、「互動感受」、「額外付出」四項互動上的反應有顯著的相關;而部屬對主管「關懷可親」的知覺,則與其對主管「情感親近」、「信任敬仰」、「意見反應」、「互動感受」、「額外付出」五個互動上的反應有顯著的相關。部屬對主管「酬賞協助」的知覺,則與其對主管的「信任敬仰」、「額外付出」、「情感親近」三個互動上的反應有顯著的相關;而部屬對主管「管理要求」的知覺,則與其對主管的「任務配合」呈現顯著的正相關,但與部屬對主管的「互動感受」、「情感親近」呈現顯著的負相關。 四、「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與「部屬對主管互動反應」間的關係,會受到「部屬與主管的關係基礎」與「領導可替代性」的影響。當部屬知覺主管的「人情體恤」領導表現較高時,「關係基礎」可以提升部屬對主管的「整體互動反應」;但是當部屬知覺主管的「人情體恤」領導表現較低時,「關係基礎」並不會對部屬與主管的「整體互動反應」有所幫助。 此外,在部屬知覺主管「人情體恤」的領導表現較高時,「領導可替代性」愈高,則部屬與主管的「整體互動反應」愈好;相反地,當部屬知覺主管「人情體恤」領導表現較低時,「領導可替代性」愈高,反而會使得部屬與主管的「整體互動反應」變差。 五、「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會透過「部屬對主管互動反應」,影響部屬本身的工作行為中的工作意願與離職意願。 在研究討論中,研究者以相關研究與上述結果進行對話。最後,研究者回顧本研究的可能限制,並據此分析未來研究的可能方向。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何謂領導……………………………………………… 5 第二節 以領導者為中心的領導互動論……………………… 6 第三節 以部屬觀點建構的領導互動論……………………… 14 第三章 探索性研究…………………………………………… 45 第一節 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的知覺………………………… 46 第二節 部屬與主管互動時所採用的互動反應與互動法則… 53 第四章 研究問題、架構、假設……………………………… 59 第一節 研究問題與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59 第五章 研究方法……………………………………………… 65 第一節 研究對象……………………………………………… 65 第二節 研究工具……………………………………………… 67 第三節 研究程序……………………………………………… 76 第六章 研究結果……………………………………………… 77 第一節 研究假設的驗證……………………………………… 77 第二節 「主管領導行為」與「部屬自評工作行為」的關係 99 第三節 「主管領導行為」向度與以往領導研究比較 ……… 103 第四節 不同組織類型的部屬,對主管領導行為知覺與互動 反應的差異 …………………………………………… 106 第七章 結論、討論、研究限制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討論…………………………………………………… 111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120 第四節 研究貢獻……………………………………………… 122 參考文獻………………………………………………………… 127 附錄………………………………………………………………
8

台北市社會褔利服務機構主管之領導方式與其部屬工作滿足之研究

鐘琳惠, ZHONG,LI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是希望透過理論的研究與實證的調查,從領導管理層面來瞭解社會褔 利服務機構主管之領導方式與服務人員工作滿足的情形,以提供社會褔利服務機構有 效運用領導方式、提昇服務人員工作滿足及工作績效的參考準則,並作為未來研究者 的參考。 本研究係依權變領導之理論架構,針對台北市社會褔利服務機構之範圍進行實證研究 。利用問卷調查法,經由統計分析,以次數分配、百分比、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 相關、迴歸分析等統計技術,探討社會褔利服務機構主管之領導方式與其服務人員工 作滿足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約有三分之二的服務人員對其目前的工作感到滿意,其主要原因係對 工作本身感興趣;另約有三分之一強的服務人員對目前的工作不滿意,其主要原因係 該工作缺乏昇遷及發展機會。另外,研究支持了領導方式與工作滿足之間具有高度顯 著性差異的存在;組織結構特性與工作滿足之間亦具有顯著性差異;而服務人員之個 人特性與工作滿足之間則無顯著性差異存在。再就工作滿足之解釋力與影響力最大的 是領導方式變項,即主管之領導方式體恤程度高者,部屬之工作滿足程度愈高。 根據研究結果,分別對社會褔利服務機構之主管、機構本身及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等方 面提出建議,希望對提昇社會服務機構服務人員之工作滿足有所貢獻。
9

從路徑目標理論探討在審計環境下領導行為與部屬工作滿足之關係

林祐本, LIN,YOU-B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領導理論中之權變領導理論興起於1960年代, 為領導研究開創一片新的天地, 成為領 導理論與實際的研究主流, 它的基本論點是: 組織效能乃領導行為與情境因素交互作 用的結果, 一位成功的領導者應當衡量所處環境之各項因素, 而選用合適的領導型態 。 雖然很多研究者已意識到情境因素的重要性, 但有關此一方面的研究多祗局限於實際 經驗的描述, 而無實證的支持, 迨至F.E.Fiedler(1964) 提出之領導“權變模式”, 方廣受引用與考驗, 而繼Fiedler 之后R.J.House(1971) 正式提出“路徑----目標理 論”,(path Goal Theory),以往的領導理論多視領導效能為組織或工作目標的完成, 惟“路徑----目標理論”中的領導效能則重視部屬的心理感受, 它匡正傳統以領導者 為中心之偏失, 顧及部屬與工作環境的特質和需求, 彌補特質領導理論與行為領導理 論忽略情境因素之不足, 有助於領導者辯識復雜情境的影響, 以調整領導作風。 因此本研究將以R.J.House 之“路徑----目標理論”, 一來引用國外已驗證的理論假 設, 以實證此理論部分假設在本國國際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是否受到支持; 二者提供 未來以“路徑----目標理論”觀點從事進一步研究的基礎, 最后期望本研究的發現, 對於會計師事務所的領導者在實行更有效率的領導行為時, 能夠提供實際的指引。 本研究架構是以本國國際性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查帳人員所認知之主管領導行為( 即體 恤與主動結構行為 )作為預測變項, 并以工作結構與工作壓力為調節變項, 兩者交互 作用影響查帳人員對“路徑----目標”關系的知覺, 進而決定領導者效能( 即工作滿 足 )。
10

校長親信關係的決定因素及其對行政幹部工作態度影響之研究 /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nfid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and the subordina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on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s

徐文淞, Wen-Song Sh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校長親信關係的決定因素及其對行政幹部工作態度的影響。本研究採便利取樣選取一二九所公立中等學校為研究對象,回收有效問卷共計主管問卷81份,部屬問卷415份。本研究依校長及行政幹部對雙方關係的看法,將部屬區分為親信幹部(校長認為部屬是親信,部屬也自認是親信)、信任幹部(校長認為部屬是親信,部屬卻不自認是親信)、接近幹部(校長不認部屬是親信,部屬卻自認是親信)、一般幹部(校長不認為部屬是親信,部屬也不自認是親信)四類。本研究並以各項統計方法進行數項假設考驗,所得重要結果如下: 一•本研究所選預測變項(部屬工作能力、部屬忠誠度、逢迎行為、共事時間、關係基礎、人口統計相似性、工作價值觀),對校長知覺的親信關係解釋力較高,對部屬知覺的親信關係解釋力較低。 二•部屬的工作能力、逢迎行為、忠誠度對校長知覺的親信關係具有顯著的解釋力。 三•忠誠度在校長知覺的信任關係上扮演重要的影響力。 四•無論那一類型幹部與校長在體諒貼心與安全信賴二項的知覺皆有明顯不同。在瞭解相知、開放接納二項的知覺皆沒有顯著不同。 五•與其他幹部比較,校長與親信幹部在各項親信關係的知覺較趨於一致。 六•校長在親信關係方面的知覺高於行政幹部,與過去的研究不同。 七•本研究發現親信關係部份知覺差距與部屬工作態度達顯著負相關,顯示校長與部屬知覺差距愈大,則工作態度表現愈低,反之亦然。 八•校長知覺的親信關係、部屬知覺的親信關係二者皆與部屬的工作態度有正相關,然部屬工作態度顯然較受到部屬知覺的親信關係影響。 九•親信幹部與一般幹部在部屬知覺親信關係上的差異最為明顯。 十•接近幹部在部屬知覺親信關係與工作態度上的表現特殊,與信任幹部及一幹幹部比較,皆強於此二類幹部。 十一•不同類別幹部在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二項上的表現有顯著差別。 另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參考。 /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nfid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and the subordina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on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s Wen-Song Shyu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confid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ncipals and the subordina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ationship on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s. A convenient sampling technique is used, and the research samples 129 public high schools as the object of study. 81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from the principals and 415 from the subordinates are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cognition of their mutual relation, this research categorizes the subordinates into confidant subordinates(i.e. the principal considers them as his confidants, and they also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principal’s confidants), trusted subordinates(i.e. the principal considers them as his confidants, but they don’t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principal’s confidants), accessing subordinates(i.e. the principal doesn’t consider them as his confidants, but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principal’s confidants) and ordinary subordinates(i.e. neither the principal considers them as his confidants, nor they consider themselves as the principal’s confidants). Also through compiling statistics from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several hypotheses and concludes the following outcomes: 1.The chosen predictive variables(competence, loyalty, flattering activities, the duration of working as colleaques, the bases of the relationship, the similarity of the demographics, the job values)are more likely to explain the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confidant relationship rather than the subordinates' . 2.The subordinates' loyalty, competence and flattering activities highly interpret how the confidant relationship is developed. 3.Loyal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ffecting the principals' perceptions of trusting relationship . 4.No matter which kind of subordinates staffs are, their perceptions in consideration and reliability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principals', while both perceptions are not very different in understanding and openness. 5.Compared with the other staffs, the principals' and the confidant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in confidant relationship are more likely the same. 6.The perceptions of the principals in confidant relationship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subordinate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7.The perception differences in confidant relationship have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 It shows that the higher perception differences are, the worse working performance is, and vice versa. 8.The principals' and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in their confidant relationship both have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 However, the subordinates' working attitudes obviously are influenced by the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of confidant relationship . 9.The mo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in their confidant relationship is between the confidant subordinates and the ordinary subordinates. 10.Accessing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in confidant relationship and their working attitude show a unique result, which is better when compared with the trusted and ordinary subordinates. 11.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job satisfaction among the four kinds of subordinates. Besides, this research also provides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consequences. Keywords: confidant relationship, differential matrices, vertical dyad linkage mode, leader-member exchange theory, working attitude

Page generated in 0.043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