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
我國現行公務人員考績制度之研究丁立平, Zheng, L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序言--研究動機、基本研究架構、摘要。
第一章結論--採歷史途徑,分述基本資料,歷代考課精神及近代發展趨向。(四節
)
第二章考績制度與現代管理理論--說明本文分析的理論基礎(效能論、激勵論、組
織發展論、生態論),並建立綜合分析型模。(四節)
第三章現行考績制度的內涵--採法制途徑,分「種類及範圍」、「項目及標準」、
「等次及獎懲」、「平時考核」、「程序及權責」及「結果之運用」六節,說明其沿
革、學說及內容。
第四章現行考績制度及運作之檢討--採「結構--功能」途徑,以第二章的分析架
構探討第三章所述各節在結構上與功能上的缺點。(六節)
第五節改進之擬議與結論--依公共政策理論的混合型模,試擬一套短中長期的建議
案並略析其得失。(四節)
就本文探討之結果,考績制度之改善乃「非不能,乃不為也。」但其改革亦非易,如
「一致理論」所稱:無整套之規劃,全面協同之推動,亦將徒落形式而已。故本文之
建議案將試自生態、權變、組織發展等方面設計一能激勵且有效能之方案,就教高明
並供有關人員參考。
|
192 |
國營事業工作考成之研究邱鎮台, Qiu, Zhen-T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計分三節。工作考成是現代管理重要的一環,其成效直接影響事業
機構的發展,因之以經濟部所屬十四個事業機構為範圍從事研究,除分析次級資料外
,並調查有關意見,予以統計分析。
第二章「工作考成理論基礎」,計分三節。現代「控制理論」、「評估理論」,部份
可做為工作考成的借鏡,至於現行工作考成的作業乃是以民生主義經濟政策為依據,
發展出來的理論與方法。
第三章「意見調查分析」,計分三節。經向各事業機構自評人員、經濟部初評人員,
行政院有關機關復評人員徵詢意見,發現對現行工作考成之效用的評價大致甚高;需
多實地考評及面對面的溝通;現行考成項目及配分權數大致合理;除年度考成外有必
要就個別事業經營狀況,專案做長期性考評;考成法規部份需配合時宜修正。
第四章「現行國營事業工作考成之檢討」,計分四節。考成法規方面,考成辦法與實
施細則間部份不能配合,考成辦法以日歷年度規定時程,與會計年度不合,獎懲規定
之激勵效果有嫌不足;考成人員的組成及聯繫尚等加強;考成的方法與程序尚稱理想
;考成的項目及標準須能顯示各事業的特性。
第五章「國營畫業工作考成標準與程序之建立」,計分四節。原則上應注意「整體原
則」、「重點原則」、「彈性原則」;程序上,分「自評」、「初評」、「複評」三
個步驟;項目方面,仍採六大類;標準方面,重視「可控制」和「不可控制」因素的
區分。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包括(一)考成組織應加強(二)考成辦法應修訂,各有關
法規應相互配合。(三)考成項目及標準應能顯示事業的差異性(四)專案長期性的
考核應速進行(五)加強考成的激勵效果等。
|
193 |
我國行政現代化----形式主義問題探討馮靜如, Ping, Jing-R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結論。分別說明研究旨趣,研究方法、架構及限制,並闡釋行政現代化及形
式主義相關概念。
第二章:造成形式主義的環境因素探討。分別從歷史文化、國民性格及社會變遷三方
面來探討造成形式主義的原因。
第三章:造成形式主義的輸入因素探討。分別從民眾的政治參與感、利益表達功能、
利益集結功能、行政地位及政治社會化過程等方面來探討造成形式主義的原因。
第四章:造成形式主義的轉化因素探討。分別從人員素質的限制、組織功能的限制、
決策理性的限制及內部監督的限制,四方面來說明形式主義的成因。
第五章:結論。首先把造成形式主義的所有因素作一回顧,再提出減免形式主義的努
力方向。
|
194 |
台灣省鄉鎮縣轄市公所公務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黃台生, Huang, Tai-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第一章緒論,分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研究的問題
與驗證假設,第三節說明本研究之設計:包括研究方法,研究工具與研究變數之選
擇,並提出研究的基本架構,設定研究場合並進行抽樣設計,以及說明如何蒐集資
料和分析資料。此後進入本論範圍。
二、第二章透視工作滿足之理論,著重於概念及理論的抽象層面上,分四節:第一
節說明工作滿足研究發展情形,第二節探討工作滿足之概念,並澄清概念的混淆存
在。第三節說明工作滿足之理論基礎,亦即需要理論、人性理論、手段理論、公平
理論。第四節說明工作滿足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三、自第三章開始,則係根據個案調查的結果,從事衡量分析,及至第五章止。所
使用的工具係配合我國行政生態環境的特質而設計的「態度量表」。至於處理的方
式,則為在第四、五兩章各節中分別提示有關的概念與理論,然後再從事衡量與分
析,而提示概念與理論之目的,厥為在本文說明上有其基礎。準此,第三章至第五
章之內容如次:
第三章調查樣本工作滿足之綜合分析,分四節,第一節說明調查樣本的特性,第二
節為調查樣本工作滿足之程度,第三節說明個人基本特徵與工作滿足之關係,第四
節整體滿足與工作態度各構面間之關係。
第四章第五章則就工作滿足各構面予以分析。各節依次說明調查樣本對工作本身、
工作條件、升遷發展、待遇福利、僚屬關係、同仁關係、組織認同等七個構面滿足
情形,以及個人基本特徵與七個構面的關係。
四、最後一章(第六章)則為結論,亦有四節:第一節旨在歸納研究發現,第二節
就所發現旳問題予以檢討分析,第三節為提出建議,作為有關當局改進之參考,至
於第四節則說明本研究乃是實驗研究的嘗試,當然有相當的限制,因此未來研究者
應力求排除這些限制,或可期望獲得更佳的成果。
#2810413
#2810413
|
195 |
台灣省社會工作制度之研究黃癸楠, Huang, Gui-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二十世紀電腦革命,人類物質文明大進;但精神文明卻不能並肩
齊進,人類的內在心靈和外在環境失調,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同時,自由世界福利
思想大興,社會工作應運而生,福利先進國家已將它發展成達到社會安全的有效工具
。
在台灣,大多數人都承認社會工作的必要性;但是否建立一專業體系,則論點各異,
本文加以比較分析,肯定制度有發展價值。目前台省社工制由官方推動,建制伊始,
未趨健全,尤仍缺一明確總目標,使得社工員角色不清。主管單位,限於職權、法令
、經費、人力和社會認識不足,未能作周詳的設計,本文從各方面探討現制障礙和改
進途徑,從而主張採用混合公務員保障制和教師聘任制的雙軌進用制,建立完整一貫
的遷調、考核、獎懲、保險、撫血、退休、互助的管理系統,規畫有效的反饋制度以
加強溝通和決策參與,組訓並訓練義工,盡速建立周全有效,多元而持續的訓練進修
辦法。
長遠而言,筆者認應教育群眾認識社會工作,激起參與。政府並應加強社會立法,成
立更多的社福機構以配合社會工作的推展。全文共約十萬字,分六章共十八節,先述
研究動機、理論概述,次言現況和他國制度,最後用問卷和訪問探討問題,從而提出
建議。
|
196 |
台灣現行地價稅制之研究李國雄, Li, Guo-X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自民國四十二年起,連續實施數期經濟建設計劃以降,經濟迅速進展,工業
化與人口都市化現象與日並進,經濟結構亦由原以農業為主之經濟,轉變為以工業為
主之經濟,轉變為以工業為主之經濟。社會現象雖已蛻變,原有的法令典章,卻未能
與之配合,以致今日人文薈萃之都市,竟成為土地投機交易之場所,地價不正常的暴
漲,土地投機風氣盛行,或兼並壟斷,或將土地充置不用,待價而沽,坐享暴利,國
家與人民均身受其害。
地價稅為實現土地政策之手段,土地政策經由地價稅所欲實現之理想為消除土地投機
,促進土地利用。因此地價稅對於土地政策所能發生之作用乃為稅去地主不勞而獲之
地租,從合獲致所得之公平分配,誘導土地之合理利用。現行地價稅利能否或如何發
揮此項作用,乃為本論文之主要研究動機。
本論文計一冊,約十萬字,共分五章十六節,今就研究內容,略陳於下:
第二章文獻探討:說明地價稅之理論基礎,就地租學說、國父之地價稅理論、近代學
者對於地價稅之主張三者加以整理、分析與比較。
第三章現況分析:首先介紹現行地價稅制,次就歷年地價稅課徵之實績加以整理分析
,最後就現行地價稅制所達成之財政策效果,經濟政策效果與社會政策效果加以分析
。
第四章檢討與改進:就與現行地價稅制有關之其他因素,如規定地價、重新規定地價
、稅制結構、地價稅與土地增值稅之配合、地籍總歸戶等問題,與現行地價稅制做一
綜合檢討,並提出筆者個人之意見與看法。
第五章結論:綜合以上各章之探討,做一歸納。
|
197 |
中共土地改革之研究----一個經濟面的剖析李儀坤, Li, Yi-K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內容係敘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研究範圍及研究上所受限制。第
二章中共土地改革經濟緣起分五節,引述中共實施土地改革的經濟理由,諸如:超經
濟地租、實物地租、馬克斯資本論等等,並試予評析。第三章中共土地改革是否具有
經濟意義?分五節,臚列中共土地政策各期變革,並試評其是否具有經濟上意義。第
四章中共土地改革與捷克、蘇俄及我國土地改革之比較,以見上列各國及中共土地改
革之性質及我國土地改革之成功。第五章中共土地改革之經濟效益,分五節,係從中
共土改前後之人口、糧食生產、耕地面積、勞力集約度、單位產量、國民所得各方面
作經濟效益分析,由於中共歷年公布上列各項統計數字浮夸不實,因此,須引證比較
,以洞真況。第六章結論,綜合論中共土地改革,就其外表視之可謂已完成,然則實
質上卻問題重重,危機四伏。
|
198 |
南迴鐵路與台東縣資源開發利用辛玉蘭, Xin, Yu-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先就區域開發理論和基本概念做重點探討。針對台東縣區域發展現況,分實質與
人文因素分析其落後原因。再配合南迴鐵路即將癖建,台東縣對外效通聯絡可獲很大
改善,來討論台東縣產業發展可能變動方向,並本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觀點,以增加
台東縣就業機會,減緩人口外流為主要目標,分別以發展游憩觀光事業和工礦業為投
資重點,探討為加速台東縣區域發展,今後資源開發利用之最佳方式。章次如左: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區域開發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第三章 台東縣區域發展分析與檢討
第四章 南迴鐵路對台東縣交通運輸之影響
第五章 南迴鐵路對台東縣資源利用影響之探討
第六章 結論
|
199 |
改進我國農業普查資料整理方法之研究周玲琴, Zhou, Ling-Q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試擬一套客觀的資料檢誤方法,以期利用電子計算機迅速整理出正確、完
整、合理的農業普查資料,供各界參考。
全文共分六章,約計四萬餘言,第一章結論,闡明研究目的、範圍及研究程序。第二
章比較我國歷次農業普查資料整理方法之演進,並檢討目前尚待研究之問題。第三章
邏輯檢誤,以機器整理為原則,快速檢查調查表上相關問項之完整性及合理性,並以
機器自動更正之。第四章迴歸檢誤,用以估計調查表上各種農作物收獲量之偏差錯誤
,並以迴歸方程式合理客觀的更正之。第五章假設檢定,用以探討參考資料之發行是
否得當。第六章結論,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並檢討尚待努力之未來方向。
|
200 |
台灣地區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之研究周萬順, Zhou, Wan-S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目的主要是研析當前台灣地區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問題,嘗試提出改進措施
,配合各項相關建設事業,使土地使用管制達到積極的效益。全文共分七章,首章敘
述研究動機、方法、範圍,第二章敘明我國非都市土地使用所產生的問題及其形成原
因,第三章引述以前對高等則水田依土地法規定編定為農業用地之管制,以及目前依
實施區域計劃對非都市土地以劃定各種使用區及編定各種使用地管制方式,第四章比
較美國夏威夷州、日本及丹麥各國之管制類型與我國管制型態,第五章檢討現行管制
體制、型態、內容、法令及有關配合措施之執行情形,第六章針對檢討缺點而提出改
進方法,包括相關的配合建設措施,第七章係摘要與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1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