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87
  • 1493
  • 234
  • 91
  • 39
  • 18
  • 2
  • 1
  • 1
  • Tagged with
  • 1880
  • 1164
  • 601
  • 322
  • 300
  • 298
  • 292
  • 283
  • 276
  • 263
  • 248
  • 230
  • 230
  • 227
  • 22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41

総合商社のビジネスモデル変化にM&Aが果たした役割について

畑, 憲司 24 November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経済学) / 甲第19357号 / 経博第525号 / 新制||経||276(附属図書館) / 32371 / 新制||経||276 / 京都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現代経済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川北 英隆, 准教授 曵野 孝, 教授 武石 彰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Economic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42

記憶と社会 ――モーリス・アルヴァックスの記憶の社会学をめぐって

金, 瑛 23 March 2017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人間・環境学) / 甲第20468号 / 人博第818号 / 新制||人||196(附属図書館) / 28||人博||818(吉田南総合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人間・環境学研究科共生文明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大黒 弘慈, 准教授 柴山 桂太, 教授 多賀 茂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Human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43

教育機会の階級・階層間不平等の研究 : 持続と変容のメカニズムに関する計量分析 / キョウイク キカイ ノ カイキュウ・カイソウカン フビョウドウ ノ ケンキュウ : ジゾク ト ヘンヨウ ノ メカニズム ニカンスル ケイリョウ ブンセキ / 教育機会の階級階層間不平等の研究 : 持続と変容のメカニズムに関する計量分析

白川 俊之, Toshiyuki Shirakawa 31 March 2014 (has links)
本論文では大規模社会調査のデータを利用して、戦後日本社会における教育機会の不平等の変容過程を計量的に示すことを目的に定めた。学校教育の拡大は中等教育進学における階級間の不平等の縮小に寄与したこと、それにより最終到達学歴に対する階級的制約の減少がうながされたこと、その一方で社会の高学歴化がすすむのに連れて、親学歴にもとづく機会の不平等が拡大していることなどを明らかにした。 / 博士(社会学) / Doctor of Philosophy in Sociology / 同志社大学 / Doshisha University
144

家庭環境與子女創造性之相關研究

林逸媛, LIN, YI-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一個鼓勵創造性的環境中,個體的創造性容易被培養;而在一個貧乏且多方限制 的環境中,個體社會化的程度愈深,其創造動機與表現也愈會受到損害。本研究主 要目的即在探討家庭環境中,家庭背景、父母的休閒與知性文化活動、父母的教養 方式、家庭的設備、以及子女的創造與知性文化活動等因素與子女創造性的關係; 並且更進一步了解家庭環境變項對於子女創造性之相對重要性為何。 本研究係根據台北市仁愛、敦化、弘道、景美、木柵、東湖等六所國中一年級的學 生463 人於「拓弄思圖形創造思考測驗(甲式)」、「拓弄思語文創造思考測驗( 乙式)」、「威廉斯創造傾向量表」,以及受試子女的父母各463 人於「家庭環境 量表」上所填答的資料進行迴歸分析與區別分析。其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家庭背景方面: 1.性別不同,在子女威廉斯創造傾向的總分上並無差異,但在好奇性與想像力的表 現上,有顯著差異。在好奇性的表現上,男生優於女生;在想像力的表現上,女 生優於男生。而在拓弄思圖形思考總分、圖形獨創力和語文獨創力上,男生的表 現皆優於女生,且有顯著差異。 2.家庭背景變項,包括出生序、家庭型態、以及家中子女數,對子女的創造性則未 具顯著差異。 3.父母親教育水準不同,除了父親與子女的昌險性和想像力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外, 對子女在威廉斯創造傾向的表現上,皆有極顯著的差異。並且教育水準愈高,子 女的表現也愈佳。另外在圖形和語文創造思考能力上,只有母親的教育水準對子 女語文變通力會造成顯著差異。 (二)在父母的休閒與知性文化活動方面: 1.父母的休閒活動與子女的創造傾向方面,只有父親的休閒活動與女生的好奇性有 顯著關聯;而父母的休閒活動對子女的圖形、語文創造思考皆不具預測力。 2.父親的知性文化活動與男生的創造傾向總分、好奇性和女生的想像力有正向顯著 關聯;母親的知性文化活動與男生的創造傾向總分、好奇性、挑戰性、和語文變 通力有正向關聯,但對女生的創造傾向和創造思考則不具預測力。 (三)在父母的教養方式方面: 1.父母對創造性活動的鼓勵並無法預測男生的創造傾向與創造思考;而父親對創造 性活動的鼓勵與女生的創造傾向皆有正向關聯,母親對創造活動的鼓勵則只有與 女生圖形流暢力有正向關聯。 2.父親對子女創造性活動的評價,與男生的創造傾向總分和冒險性有負向關聯,此 外與創造思考皆無關聯。 3.父、母對子女知性文化活動的鼓勵分別與男生的冒險性、好奇性有正向關聯;而 父親對知性文化活動的鼓勵卻與女生的創造傾向、想像力、挑戰性有負向關聯, 另外,母親對知性文化活動的鼓勵則與女生的圖形流暢力有負向關聯。 4.父親給予子女的獨立度方面只有與男生的想像力有負向關聯;在創造思考方面則 均無關聯。 5.父親給予子女自由表達意見的程度,與女生的挑戰性有正向關聯;而母親給予子 女自由表達意見的程度,與女生的創造傾向總分、挑戰性、圖形思考亦有正向關 聯;而此向度與男生的創造傾向、創造思考則皆無關聯。 (四)在家庭的設備方面: 1.有利於創造性的設備與男生的好奇性有正向關聯;與女生的創造傾向、圖形變通 力、圖形獨創力以及語文變通力亦有正向關聯。 2.家庭一般的設備皆無法預測子女的創造傾向與創造思考。 (五)在子女的創造與知性文化活動方面: 1.男生的創造活動與其想像力、圖形思考、圖形變通力和各項語文思考能力有正向 關聯;女生的創造活動與其創造傾向的五種分數、圖形獨創力、語文思考、語文 流暢力、以及語文變通力有正向關聯。 2.男生的知性文化活動與其創造傾向、好奇性、想像力有正向關聯;女生的知性文 化活動則與其各項語文思考能方有顯著關聯。 (六)家庭環境變項對於子女創造性之相對重要性 1.以父親為主的家庭環境變項: (1) 在創造傾向方面- 對男生而言,以父親對男生知性文化活動的鼓勵負向之區別能力最強,父親的知性 文化活動次之,其餘依次為父親對男生創造活動的期望(負向),父親的休閒活動 ,男生的知性文化活動,父親給予男生的獨立度(負向),以及家庭的一般設備。 對女生而言,以父親對女生文化活動的鼓勵負向之區別能力最強,女生創造活動次 之,其餘依次為父親對女生創造活動的鼓勵,有利於創造性的設備,父親對創造活 動的期望,父親給予女生自由表達意見的程度,家中一般的設備,以及父親的休閒 活動。 (2) 在創造思考方面- 對男、女生而言,以父親為主的家庭環境變項均無法有效區別高低創造思考組。 2.以母親為主之家庭環境變項: (1) 在創造傾向方面- 對男生而言,以母親對男生知性文化活動的鼓勵負向之區別能力最強,其餘依次為 母親的知性文化活動、以及有利於創造性之設備。 對女生而言,以女生的創造活動之區別能力最強,其餘依次為母親對女生創造活動 的鼓勵(負向),母親對女生創造活動的期望,以及母親給予女生自由表達意見的 程度。 (2) 在創造思考方面- 對男生而言,以男生的創造活動之區別能力最強。 對女生而言,以女生的創造活動之區別能力最強。 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再作進一步的討論,並對研究上的限制、研究意涵、 以及後續之研究提出討論與檢討。
145

我國大專院校生計輔導單位規劃之研究

葉至誠, YE, ZHI-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46

辛亥革命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潮( 一八九五- 一九一三)

萬麗鵑, WAN, LI-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十萬字,分為六章十六節。旨在研究辛亥革命時期,各派社會主義 在中國的理論發展和活動情形,說明社會主義思潮對當代中國的政治、社會及文化各 方面的影響。 第一章、「緒論」,指出本論文研究的目的、範圍及所運用資料,及其時代背景。 第二章、「社會主義思想的由來與變遷」,分別敘述中、西方理想社會的思想淵源與 發展趨向,以及清季社會主義思潮的輸入情形。 第三章、「民生主義的形成與內涵」及第四章、「其他各派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理想與 實際」,主要在分析各派理論內容和實際運動情形。 第五章、「社會改良派及其主張」,在討論對資本主義的修正和對社會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結論」,總結社會主義思潮對當代中國的衝擊。
147

國貨國運政策之研究

余志宏, YU, ZHI-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主要係參考公共政策理論,從中設定公共政策過程的要素並加以架構化,以便實 際應用到國貨國運政策上,做為瞭解國貨國運政策的理論架構。 第一章緒論,探討航業的重要性,以明國貨國運政策在發展國家航業上所欲達成之功 能。並介紹研究目的、方法、範圍。 第二章進入本文,首先探討國貨國運政策的背京,蓋們何政策從制訂到執行,乃至產 生政策回餽,皆深受環境的影響。外環境方面,依 序號探討世界船噸的進、世界航業的趨勢、各國航業補助政策。內環境方面,探討我 國航業概況,從而就我國與世界相對照,藉明我國航業所面臨的之問題。 第三章至第五章按照政策理論架構,依序探討國貨國運政策「問題的認定」、「政策 的規劃」、「政策合法化」、「政策內容」、「政策執行」以及「執行評估」。 第六章就評估所得,試做結論與建議,期能對國貨國運之未來,發揮積極的效果。
148

影響農村社區更新及宅地重劃意願因素之研究

張桂霖, ZHANG, GUI-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農村居民對社區更新及宅地重劃意願之高低,是 村社區更新及宅地春劃成敗之關鍵 ,也是決定該計劃可否實施之基本條件;因此尋求影響 村社區更新及宅地重劃意願 之因素,乃是推行該計畫之基本前提,俾從中發現影響因素而提出對策,以利農村社 區更新及宅地重劃之推行。 本論文興壹冊,計五萬字,分成四章,研究內容係於民國七十三年,以台灣省十三個 農宅改善示範村里之初勘或複勘地區的一一○位居民為樣本,訪問他們對農村社區更 新及宅地重劃之意願的高低及幾項可能影響更新及重劃意願之因素的態度,而以皮爾 生相關(Pearson Correlation )及逐步迴歸(Stepwise Regres sion)為主要分析 方法,以尋求影響因素。 研究結果發現,影響農村社區更新意願的重要因素,有「居民對居住環境的態度」、 「居民對農村社區更新措施的 解程度」、「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經濟能力」,結果 顯示,對居住環境愈不滿意者、對農村社區更新措施的 解程度」。而影響農村宅地 重劃意願的重要因素,「居民對 地重劃措施的 解程度」、「居民對農村社區更新 措施的 解程度」、「居民的風水觀念」、「居民改善居住環境的環境的經濟能力」 ,結果顯示,對 地重劃措施愈為 解者、對農村社區更新措施愈為 解者、風水觀 念愈弱者、改善居住環境之經濟能力愈強者,均有愈高的農村宅地重劃意願,其中最 有解釋力的因素為「對農村社區更新措施的 解程度」與「改善居住環境的經濟能力 」。本研究也以某些 景因素,檢驗該等背景因素對主觀態度之影響,結果證實「所 得」與「人格特質」、是極有意義的背景因素,與許多主觀態度有顯著關係;而其他 的背景因素,則沒有很高的解釋力。
149

丹尼爾、貝爾後工業社會理論之研究

林劍秋, LIN, JIAN-G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引介並評析當代後工業社會思想的代表人物,現任哈佛大學教授貝爾(Da noei Bell)的後工業社會理論。 全文共分六章, 節,文長約 萬餘言。各章大要如后: 第一章 簡逑研究目的、態度與方法,以及貝爾的生平。 第二章 探討其理論根源,是以社會變遷理的省視為主題,而有其方法論上的主張。 第三章 則在評析後工業社會這個概念。 第四章 論逑後工業社會將面對的政治與文化問題。 第五章 論逑後工業社會將面對的政治與文化問題。 第六章 結論,提出研究心得以及對後工業社會理論的一些省思。 在本文之外,特置附錄:「後工業社會的多樣詮釋」一章,以做比較、參考和概念釐 清之用。
150

誰在八卦?一個社會網絡的分析 / Who is gossipy? a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gossip

吳毓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媒介暴漲的現代社會中,資訊的掌握成為新興權力的象徵。台灣社會的八卦文化,由口語之消息傳播,轉變為媒體大幅腥羶色之報導。其深入公領域生活,挑起個人隱私與公眾求知慾之間的拉鋸戰,學界對於八卦文化之盛行,莫不表現高度之重視,然其觀察取向多由媒體、新聞之角度作一道德價值的反省,鮮少針對八卦之實際行為與互動加以研究。本研究以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針對小團體之成員予以測量觀察,瞭解個人於日常之人際網絡中,加何獲得八卦消息,以期對於八卦之現象做一探索。 本研究以友誼網絡為參照之對象,分析團體內成員由八卦關係組成的網絡,其結構特性、權力角色、成員八卦關係的聚合狀態、八卦互動之模式、八卦者所持有的態度。研究發現,八卦深植於日常生活,由友誼關係發展而來;於日常生活之中掌握八卦資訊的個人,在八卦訊息的溝通中,亦扮演重要的角色,該結果證實學者對於八卦與權力高度相關之看法。其次,團體內個人的八卦關係,遠比友誼關係來得親近,其互動模式呈現放射狀,成員基於交換訊息所組成的八卦次團體,具有單一的核心,這些特性顯示出八卦傳遞的時效價值,以及團體內八卦活絡之現象。最後,本論文檢證學者所提出之八卦理論,並提出八卦之社會功能,予以修正與重新詮釋。 關鍵字:八卦、社會網絡分析、社會功能 /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acquisition of information has become the new way to gain dominant position. In Taiwan, the gossip culture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topic to popular news on mass media. Gossip not only challenges the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realm but also provokes the debate between personal privacy and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access. In the discipline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 issue of gossip is examined from the ethical perspective. However, this study takes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hat adopts th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pre-selected concrete small group is used as a research sample to explore how gossip circulates in our daily interactions. 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results from the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gossip network to the friendship network. They are demonstrated in the order of network structure, roles, proximity, interaction patterns, and the attitudes of the gossipy people.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gossip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friendship relations. It further shows that the prominent actors in our daily life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transmission of gossip, which corresponds to the hypothesis of social control theory. Additionally, the social distance within the gossip network is much more closer than that within the friendship network. Moreover, the gossip network is composed of a single-core structure with a star-shaped interaction pattern. This unique structure is formed by the frequent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and instant diffusion of gossip. Finally, various theories of the social functions of gossip are reexamined, and new understandings of these theories are provided in the end of this thesis. Keywords: gossip,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ocial functions.

Page generated in 0.11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