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87
  • 1493
  • 243
  • 91
  • 39
  • 18
  • 2
  • 1
  • 1
  • Tagged with
  • 1889
  • 1164
  • 601
  • 324
  • 302
  • 298
  • 293
  • 283
  • 276
  • 264
  • 249
  • 238
  • 230
  • 229
  • 22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1

清乾嘉道三朝回疆社會發展之研究─一七六○∼一八五○

李生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除前言外,本文共分六章十七節,約八萬字。主旨在探討清乾隆四年(一七五九)平服回疆地納入清朝版圖之後,歷乾隆、嘉慶、道光三代(一七六○∼一八五○)九十年間,回疆社會之發展。一般研究此一地區在清朝統治下歷史及社會發展,大抵在時間上均採取二分法。自乾隆二十五年(一七六○)至道光三十年(一七六○)之九十年間為此一地區之前期歷史。自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庫車東干回民馬隆之亂,以及次年中亞阿古柏(yakup beg )入據喀什噶爾,旋番踞整個新疆,使清朝中斷了十餘年統治。迨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左宗棠勘定新疆,十年(一八八四)置行省,此一地區又進入一新紀元,為其在清朝統治下之後期歷史。 本論文前言中敘明(回疆)之地理位置及基其區劃法,並闡明社會發展之概念及其采探討主題。此外尚包括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研究所用資料及歷來學者專家與此相關之研究。第一章訂為「回疆社會之歷史考察」,考察回疆在清廷進入以前(明末清初)之歷史。本章分三節,首節為政治及社會組織,次為回疆之生產環境及回民生計,第三節則為回疆之文化特徵。回疆地區之早期歷史,除了文化因回民崇信伊斯蘭教(Islam),形成中亞伊斯蘭文化圈之一環外,因受制於準噶爾,故回民生計深受其壓榨。至於其社會組織,亦由於受伊斯蘭教之影響,出現了教士政治(hierarchy)之特色。這種教士政治之特徵卻是形成一種宗教貴族。 第二章訂為「清政府統治制度之建立」,亦分三節。首節敘說清廷平服回疆之經過,其次則為清廷之統治環境建立、統治政策之整訂。第三節盡為清廷之各項行政措施。推究清廷對回疆所採之統治及各項行政措施,大抵均因循專制,稍加變更而已。其統治是採取回民自治,以回官(所謂伯克者)治理回民,而清廷遣駐各城之大臣則立於回官之上,行監督之責。 第三章訂為「回疆社會之文化失調」,回疆社會由於清廷介入所帶來之新文化(廣義之文化),與舊有之文化彼此間不能相互和合,相互滿意。本章即是描述及分析回疆社會之種種失調現象。首節為回疆社會之新貌,敘述回疆社會在清廷進入後之改變。其次則為回疆社會文化失調之形成,分析回疆社會文化失調產生之因素。依照作者之見解,回疆文化失調因素之形成,主要是由於回人彼此之開放權力傾輒,以及在宗教社會中政治和宗教兩種力量相互衝突所致。第三節為清廷對失調現象之疏遵。第四章訂為「回疆社會之經濟活動」,共分三節。回社會之經濟活動可分為農業及商業貿易兩大類,首節敘說回疆之農業活動,次節為商業貿易。回疆之商業貿易分為境內貿易及境外貿易,其境外貿易中亞貿易路線之重要一環。此種境外貿易,對蔥負債嶺周邊之游牧部落影響相當大,彼等轉販貨物遠達地中海沿岸。第三節為回疆地區經濟活動中之銀錢比價問題,從此種銀錢比價相互波動現象,可以觀察其經濟活動之榮枯。 第五章訂為「回疆社會之發展」,本章共分三節。首節對乾、嘉二代回疆之社會關係加以檢討之後,作者指出回疆社會之發展至道光年間產生嚴重之社會失調(Social Maladjustment)。所謂社會失調,即個人或團體無法或與社會環境維持和關係之過程或現象。(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社會之部,頁七十八。)回疆社會最明顯及最嚴重之社會失調即是發生回亂。作者對回亂加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宗教、政治及經濟之因素。所謂宗教因素,為宗教領遵者之鼓動及宗教社會內部之不和所致。至於政治及經濟兩因素則互為表裹;吏治之種種弊端。道致回民遭受剝削及壓榨,遂使回民鋌而走險。第二節為清廷回亂因素加以疏遵及採取之對策,此不外乎自回疆社會之經濟及吏治兩方面加以著手。第三節為清廷對回疆地區之開發,此種開發是鑑於回亂之頻仍,故採取移殖內地民人於回疆地區,以祈遇制邊釁之叢生。 第六章為「結論」,共分兩節。首節對回疆社會九十年間之社會與文化變遷作一觀察,次節為清廷回疆社會控制之商榷,檢討清廷乾、嘉、道三代九十年間經略回疆所採之政策及其得失。 本論文承指遵教授林恩顯先生詳盡指道,並所長劉義棠先生平日多番教誨,獲益良多,在此特致由衷謝意。
32

中共對兒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內容分析

盤治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學自行為論與起後,強調政治研究要應用乎學方法去彙集經驗資料以探求行為的規律,然後去解釋以及預測政治現象。這種觀點,運用到中共問題的研究,可能是一件吃力而不討好的工作,但是,如果我們要使中共問題的研究成為一個較有系統與科學的知識,作為描述、解釋、預測的工具,這仍不失為一個可行而值得嘗試的途徑。 依據政治社會化的理論,一個人的政治行為模式是經過學習的過程而來的,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政治文化內到個人的人格當中,形成個人政治行為的取向與模式。因此,政治社會化對個人來說,是個人獲取政治行為取向及行為模式的發展過程,對一個政治社會來說,它是政治體系之維持,穩定與變遷的重要的因素。 中共自一九四九年在中國大陸建立政權,它引進了十九世紀西方資本主義反動的產物--共產主義,它不僅與中國傳統文化澈底衝突,並且以強烈的政治教育手段,意圖改變中國大陸人民的政治態度與政治行為模式。這牽涉億萬同胞內在凡理的深刻變化,其內容與過程,特別值得我們關切。 本文即嘗試透過中共小學教科書的內容分析,來了解其如何塑造下一代大陸兒童的政治人格及其行為,由於中共有意的貶低家庭對社會化的功能,學校即成為最有系統以及最容易控制的媒介,教科書雖然只是構成兒童社會化經驗的一部分,但是,教科書的內容,反映出中共政權政治社會化的目標與策略。也就是說,中共要塑造怎樣的一種典型人格與其政治行為模式,俱反映在教科書的內容之中。 對於教科書的研究分析,本文採用「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的研究方法,以客觀的、系統的定量分析從中共一九七○--七二、一九七四--七五以及一九七七年語文教科書的主題,分析探討中共所期望的下一代兒童的政治人格形象。然而,由於學識淺薄,疏漏錯誤,必定難免,尤望師長及專家學者的指教。 本文在蒐集資料及寫作過程中,承蒙師長袁頌西教授的細心指正,曹伯一教授以及東亞所師長的指導,長官吳俊才先生、丁懋時先生、楚崧秋先生、蔣廉儒先生、陳濟民先生給予的指導與協助,同事項紀臺小姐,以及同學朱應斌、洪孟啟、朱新民、齊茂吉、丁秀芝等在資料蒐集、統計、騰寫方面等的協助,十分感激。同時內人宋美慧女士的鼓勵與體諒,謹此深致謝忱。
33

台北市國中學生社會化行為與傳播行為相關性之研究—以人格特質代表社會化行為的研究

林紅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台北市國中學生的人格特質(包括人格適應和學業成就動機)與其傳播行為的關聯性。 人格特質量表係採用少年人格測驗和學業成就動機測驗,傳播行為問卷係參考各有關研究,加以修訂編成。 受試為自台北市八所國中抽出的七百九十五名學生。 統計時,以百分比求出樣本的分佈型態,並以簡單相關分析測度自變數與應變數的關聯程度。 本研究發現,個人之人格特質對其傳播行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媒介內容的選擇和媒介的喜愛次序上,而對其媒介接觸頻率和時間較少影響。
34

變遷中的薄薄阿美族社區

楊仁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5

年級和社經地位跟我國學生概念動率的關係

吳英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三百名受試取自國小六年級、國中二年級和高中二年級,以探討年級和社經地位跟我國學生概念動率的關係。 本研究的自變項是年級和社經地位;應變項是熟悉圖形配對測驗(MFFT)上的反應時間和錯誤次數。統計方法則為2 × 3多因設計的變異數分析或共變數分析(以智力為共變量)。 首先比較男女在反應時間和錯誤次數的成績,發現差異都達顯著程度,即男生受試比女生更富沈思型的傾向。因此,男女分開分析以避免性別因素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無論是變異數分析或共變數分析的結果,男生的反應時間和錯誤次數都無顯著的社經地位差異。女生方面則較特殊。變異數分析發現錯誤次數的差異,由於智力予以控制便告消失,可是共變分析卻違反同質性假設。 至於年級的主要效果,男生反應時間的變異數分析沒有明顯的差異,智力共變調整後,國二男生卻比高二男生的來得長;錯誤次數剛好相反,變異數分析所發現顯著之差異,當智力予以控制後,即告消失。女生方面,兩種分析都顯示小六女生的反應時間比高二女生的來得長;錯誤次數則均無差異。 綜結來說,共變數分析的結果跟變異數分析不甚相同,因此探討概念動率的差異,實有將智力加以控制的必要。 對於熟悉圖形測驗工具的計量性問題,本研究也指出前人研究的一致發現,即無論是再測或內部一致性,錯誤次數的信度都比反應時間的低。另外概念動率與「衝動性人格量表」的關係,本研究也發現很少有顯著相關。
36

臺灣省農村社區建設之研究

梁芳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社會由於都市與農村發展之不平衡,使得都市過於擁擠而農村則普遍貧乏的現象,此種不調和之發展趨向,其結果使得社會散慢威脅到人民之生活方式。為使社會結構組織健全,其根本解決之道,須從農村社會中去謀求。但農村社會建設工作繁多,須有系統而確切的策劃,才能有良好的效果。 農村社區建設已成為國際間,一種主要而有效的解決農村社會問題,改進農村生活之手段。臺灣農村實施社區建設,迄今只不過五、六年之久,但實施社區建設地區已有九百七十八個社區,受益人數逾二百萬人。然因各地區之人文條件與自然環境不同,其實施績效與實施過程中所遭遇之問題亦不相同,頗值探討。本文之研究,即從總體的觀點,來研究農村社區建設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之趨勢,而從中發掘問題,並進而找出解決之途徑。 筆者自幼生長於農村,對於農村經濟瞭解較為深切。近年曾將有關農村經濟資料廣為搜集,加以整理,其搜集之範圍,分為實地調查、次級資料。次級資料係分別向經合會、地政司、省社會處、糧食局、臺灣省各縣政府、各縣鎮公所及各縣農田水利會等機關搜集而來。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就社區建設之涵義、起源、沿革,及社區建設之重要原則,作一鳥瞰性之介紹,並從農村經濟結構之觀點,解釋農村社區建設之意義。第二章為臺灣農村社區建設實施經過,係就臺灣省農村實施社區建設前後之過程,作一歷史性之探討。第三章為臺灣省農村社區建設現況,就社區建設之工作步驟、方法加以分析,而後就每縣情況概括介紹。第四章為臺灣省農村社區建設之研討,為本論文之重心,針對當前農村社區建設之種種措施,就社區建設之成果與缺點加以分析再進而依:工作項目方面、工作配合方面、政策方面、執行機構方面、建設經費方面、成果維護方面,探究其利弊得失。第五章為結論,將全文作一歸結,並對今後農村社區建設之方向及應有措施提出建議。 本文撰寫期間,承蒙洪教授瑞堅剴切指導,初稿完成後,復予指正,筆者衷心銘謝。學長林英彥、白秀雄先生,省社會處黃文顯、簡英俊先生提供寶貴意見與資料,對本文之完成助益良多,謹此一併致謝。
37

台北市社會救助行政之研究

林江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北市為戡亂時期中央政府所在地,在政府之勵精圖治,竭力建設下,各項市政突飛猛進,欣欣向榮,導致了都市之急速擴展與人口之急劇增加。唯都市之繁榮,雖帶來社會財富,但也無形中醞釀並加劇許多社會問題,渴待市政當局去解決,其中之一即是貧窮問題。 貧窮與人類並存,有其悠久之歷史。其雖非始自今日,但其對人類之危害卻因都市化、工業化之結果而更加肆虐,成為最嚴重之社會病態之一。貧窮有礙於國民健康、心理衛生;有累於社會繁榮、經濟建設;有危於國民道德,有窒於社會生命力。其本身雖非罪惡,但足以衍生罪惡,故有稱之為「都市之癌」者!因此,為實現福利國家之理想、防杜貧窮、對抗貧窮,進而消滅貧窮,乃成為中外各國政治家注視之重要焦點之一,實質上,也是政府最艱鉅任務之一。 依據統計,台北市約有四萬之眾被市政府列為貧民,約占台北市總人口數之二.五%,其比率原已不低。然按諸實際,台北市民中,其實貧窮,但因與法令規定不符,尚未列入貧民者,其正確數額雖無法統計,咸信為數必亦極夥。此諸貧窮市民之存在,不只其自身疾苦,實亦為整個社會問題之一環。因此,如何為貧窮市民謀福利,維持其生活,協助其自力更生,冀以增進與建設一「均富、安和、樂利之社會」,即成為政府之要務。中央有鑑於此,於民國五十三年遵奉總統以社會財富創造社會福利事業,以促進全民同富同樂的德旨,訂頒民生主義現階段社會福利政策,加強社會福利措施,運用平均地權增收之地價稅及土地增值稅,設置社會福利基金,以推行七項社會福利措施。社會救助,即為其中最重要之項目。其第一期加強社會福利措施,自五十四年起至五十八年止,共計四年,業已完成。第二期今亦進入實施階段。筆者有感於社會救助對建立社會安全制度極為重要。而社會求助之成敗繫於社會救助行政體制、程序等規劃者既深且鉅。因之,乃引起對本問題鑽研之興趣。是故本文之研究乃就學術立場,以行政學之觀點,將台北市之社會救助行政實況,作有系統之敘述,並就第一期加強社會福利措施之各項施政作一深入、廣泛之分析,藉以發掘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意見,俾供從事是項市政工作者之參考。 本文之研究,乃就現行台北市之社會救助行政,擇以下列各端,為其範疇: (一)社會救助行政之性質。 (二)社會救助之內容。 (三)社會救助行政組織之探討。 (四)貧戶調查之內容及行政程序。 (五)社會救助行政之檢討與改進。 筆者進行此項研究,係採用歷史法、比較法、統計法、訪問調查法、觀察法等之綜合運用,冀希能得較佳之成果。 本文研究過程中,因本國有關社會救助行政專書論著不多,而實際資料之蒐集,亦頗不易,幸在傅理由宗懋之懇切指導下搜集有關資料,得以順利進行研究,並承張師明誠之關切愛護,惠予介紹台灣省政府社會處邱處長創煥及馬科長兆箕提供原始資料,台北市社會局社會救助科陳科長皙比借閱書藉,提供建議與鼓勵,惠我良多。並蒙楊明福、羅九如等同學之協助校對,始得草成,銘感之情無可言喻,謹此一併深致謝意。 筆者學識淺陋,初次涉獵研究,其中容有舛誤缺失,實為意中之事,尤盼各位師長,不吝匡正,則幸甚焉!
38

人民日報社論的反美宣傳分析

賴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於北平政權「反美」宣傳問題的研究,要求其獲得充實而鎮密的結果,事實的需要上,至少應該盯備三個不可缺少的條件:第一、研究者本身對於共產黨的理論與策略,以及北平政權的成長情形等方面的瞭解,必須具有相當的學養;第二、須有豐富的研究資料;第三、須有更充足的研究時間。而本文的完成過程,對於上面的三種條件都未充分具備,疏陋之處。必然在所難免。本文的提出,只能說是研究此類問題興趣的開端、和運用內容分析作為研究此類問題的常試。 本文研究的主旨,在於對北平政權的「反美」宣傳政策求得比較完整的概念。為求達到此一目的,將其具有極大代表性的傳播內容加以分析,應是較為可靠的方法。所以用內容分析的方法來從事此一問題的研究,也應是比較適合的方法;以質的分析,加上量的計算,當能獲得更加客觀而正確的結果。 在北平政權對新聞事業實施絕對嚴格的控制情形下,一切傳播媒介都成了北平政權的宣傳工具。「人民日報」為北平政權之下的所謂全國性的「領導報」,其所刊載的言論,對於北平政權政策的反映,自然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因此、本文所分析的資料,以「人民日報」的社論為依據。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概說側重說明資料的代表性、特質以及選擇的背景。在第二章所提出的三個假設,應是注意北平政權動況者比較間切的問題。就一般反共國家和人民的心理而言。對此類問題趨勢的發揮,或視其為當然,或希望其為必然,但是站在研究問題的立場,則應持有充分的證據,以說明問題發展趨勢的可能性。第三章的研究方法和第四章的資料分析,就是希望盡量求其能夠達成上項任務。從第三章資料分類統計,又可以看出北平政權「反美」宣傳內容的大概及其重點所在。第五章關於北平政權「反美」宣傳行動的配合,屬於本文的推論部份,主要著眼在於指出北平下政權展開「反美」宣傳的動機所在。第六章結論,除綜述對整個問題的看法以外,原擬對於北平政權「反美」宣傳的效果作概略性的檢討。但因資料缺乏,不易得到客觀正確的結論,所以僅舉行例說明其影響得失的原因。本文許多疏陋之處,以期獲得。 師長先進指正之後,再待將來繼續研究充實!
39

台北報紙社會服務之研究

隆崇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廿世紀自由的報業基於對社會公共利益負有責任的論點,特別重視對社會提供最佳的服務崇高的理想;因為報紙在本質上是一項公共事業,它的真正價值就是忠誠的為社會服務。 美國著名新聞學家晚近極力倡導的新聞事業社會責任論,在短短的十餘年間已對世界自由的報業發生鉅大的影響。社會責任論講求每一種自由都有一項相當的責任,所以認為報紙既享有憲法賦予特權地位,就應當對社會負起責任,履行報紙在現代社會中的任務。 新聞事業社會責任論要求報紙克盡社會責任,加強對社會之服務,已成現代新聞事業的主流。台北的廿九家報紙近年來隨著時代潮流的激盪,幾乎全部深受影響並且在實際行為中卓有表現。 台北報紙服膺新聞事業的社會責任論,反映於台北報紙民國五十年八月間發起的親聞自律運動。新聞自律針對要求台北各報在實際的行為中,自我約束,達成自由負責服務人類的目標。本文即在檢討台北報紙自倡行新聞運動至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間的社會服務成就。 台北報紙社會服務之研究由於搜集資料困難,未見前人有較為系統及完整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作一新的嘗試,希望引起台北報紙進一步重視社會服務的意義及更深一層的研究社會服務的有關問題。 本文在一般內容方面,簡略如下:第一章緒論,介紹報紙社會服務的重要性,第二章係申論報紙社會服務在理論與實際上的根據,第三章則廣泛檢討台北報紙的社會服務,第四章討論推展社會服務運動的技巧和應行注意事項,最後一章結論,則在指出報紙社會服務今後新方向。 本文構思及撰寫期間,承蒙指導教授曾師虛白先生的諄諄指導,無論在觀念之啟發與細節之安排上,均賜益良多,同時本文於收集資料時,復蒙李瞻教授、新生報副社長兼總編輯姚朋先生惠予協助。謹此一併致最懇切的謝意。
40

青年期社會關係之發展及其輔導

楊守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2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