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馬克思的國家理論黃代珩, HUANG, DAI-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導 論
第一部份 方法論 歷史文獻分析法
從馬克思的著作中抽象出關于國家理論的部份,並以歷史的角度看馬克思國家哲學的
發展軌跡。
第二部份 各章節內容引論
(一)馬克思的國家觀念的演變
馬克思國家觀念(哲學)的演變:從理性國家,政治國家(政治共同體)到人的共同
體(即共產主義社會)
(二)「國家」概念的界定
•國家即理性社會(唯心主義時期)
•國家即社會結構(唯物主義的開始)
•國家即人的共同體,一個人化的社會即政治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揚棄,即非政治
性的國家。
•馬克思「國家」概念的三種觀點
(1)INSTRUMENTAL MODEL ,(2)ARBITER MODEL ,(3)FUNCTIONAL APPROACH
第三章 青年馬克思的國家觀
(一)博士論文(1841):自我意識的能動原理
(二)萊茵報時期(1842-43):理性國家(黑格爾哲學)
(三)巴黎時期(1843-1845)
(1)唯物主義的政治國家二元論(政治國家為人民抽象的公民生活與市民社會的私
人自利生活的分裂)及(2)人類的解放(二元論的揚棄)
第四章 歷史唯主義的形成與基本原理
(一)市民社會是國家和法的基礎和前提(黑格爾法哲學批判,1843)
(二)德意志意識型態(1846)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係的總和
•歷史唯物主莪的出發點(人,人的活動及其物質生活條件)
•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經濟結構)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三)基本原理概述
第五章 無產階級專政
(一)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必然性
(二)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質與任務
(三)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形式
(四)國家的消亡(無產階級專政的目的)
第六章 共產主義
(一)異化論(1844年巴黎手稿)
(二)共產黨宣言(1848)
(三)哥達綱領批判(1875)
(四)試比較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
註釋及參考書目。
|
12 |
史達林時期蘇聯建築藝術的政治思維與發展模式吳佳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漫長的蘇聯歷史中,史達林1932至1953年間的執政歲月,藉由建築藝術的刻畫而深深地烙下不能抹滅的記號。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至1953年史達林逝世止,為蘇聯歷史中一段特別又耐人尋味的時期。二0年代的建築師以飽滿堅毅的精神信念,塑造出人類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築形象,他們企圖以建築作為書寫歷史的工具。革命成功後,建築營建配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建築的功能更為平民化。同時建築也成為新政府政策的輔助工具,大量新型的公社大樓與城市建設工程反映出二0年代開始的經濟集體化政策。無論是構成主義或是古典主義,建築師以多樣新穎的設計展現革命後初期政治經濟社會短暫的自由氣氛。隨著史達林的掌權,蘇聯官方逐漸統一文藝創作方向,導致二0年代自由創作風氣消失匿跡。1931年蘇維埃宮設計競賽確立三0至五0年代初期整個蘇聯建築藝術發展的方向,古典主義與折衷主義取代先前前衛自由的創作風格,建築設計的一致性突顯出史達林時期的專權政治。當時史達林透過建築空間的營建規劃,擴大人民對社會主義思想的接觸,無論是地鐵站的內部設計裝潢或是建築上的外觀雕刻設計,甚至是建築的命名來源等,藉由這些藝術張力的散佈,建築設計成為史達林傳達思想理念的平台。以蘇聯建築為認識與探索蘇聯歷史變化的媒介,藉著分析史達林時期的圖騰表象來剖視歷史事件的政經背景與時代氛圍,經由建築本身之「永恆性」與「可見性」特質,還原建築「渲染」及「保存」俄羅斯革命後蘇聯社會的精彩面貌與年代風華。
|
13 |
改革開放下的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角力 / The rural land institution change in China und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truggle between socialism and market economy邱宏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78年中國農村開始實施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家庭聯產責任制,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不但解決了農民溫飽的問題,並成為中國實施經濟改革開放的先河。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許多生產要素已經走向商品化與私有化,但農村土地卻仍舊保持集體所有制的形式。然而,現有農村土地制度所帶來的小農規模的生產,卻無法在市場經濟中得到很好的發展,又加上未尊重農民應有的權益,使得農民並無法分享土地開發所帶來的龐大利益。另一方面,對於中國來說,市場經濟的持續推動已是不可逆的方向,經濟發展連帶增加了對土地的需求,但現行的農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土地市場的建立,不但使得農民只能得到少許的徵地賠償,也給幹部和資本家圈地的動力,最後反而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因此,可以說目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同時受到代表農民權益的社會主義傳統與市場經濟兩股力量的衝擊。本研究的目的則是試圖解釋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為何未如其他生產要素走向商品化與市場化,以及預測未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方向。
經濟的發展動力,並非純然發自經濟或社會領域,國家是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社會主義所代表的對平等的要求與市場經濟所代表的對效率追求,不僅直接衝擊中國農村土地制度,同時也輸入至國家之中並希望由此影響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遷。目前針對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看法,主要有國有化、私有化以及完善集體所有制三種看法,然而土地制度的變遷不僅要考慮到變遷後所帶來的效益,更需要考慮變遷過程中所需付出的成本。改革開放後,中國的政權型態也開始做轉變,連帶中國的國家自主性與國家能力也開始變化,這變化同樣影響著中國對於農村土地制度選擇的方向。
在家庭聯產責任制推行幾年後,其負面效應已經出現了,中國各地都嘗試著從現有的土地制度架構去做改革,企圖摸索出解決現存困境的方法。本研究挑選了四個地方的實際案例與對土地流轉的探討,從中歸納出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遷的特色與存在的問題。
中共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針對農村土地制度做出了政策宣示:一方面對於農村土地的具體權利限制是逐漸放鬆,某種程度來說,是對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的發展開了缺口;但另一方面對於土地用途的規劃約束力卻又逐漸提高,限制了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出現的可能,這表示了中國農村土地制度仍在追求效率的市場經濟與追求平等的社會主義兩股力量間擺盪。雖然如此,但隨著各地經濟發展的狀況不同,以及中央與地方間的管制落差,在經濟發達區域或城市中,有可能出現農地商品化與私有化發展,所以未來的中國有可能出現土地多重所有制的新局面。
|
14 |
中蘇共兩個社會主義比較研究-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崔翼晚, CUI, YI-W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題為「中蘇共兩個社會主義比較研究: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在本
文中,筆者分別從理論與現實兩個方面辯證地考察了布里茲涅夫時期與鄧小平時期的
社會主義道路。筆者一方面指出了這兩個社會主義體制內在運作的因難及其相應的改
革措施,筆者同時也對他們採行的因應措施的限制提出了嚴格的批判,最終地,並將
此種限制從理論上加以歸結,直言之,即從理論與現實的對照上總結其改革的因境。
當然,兩共社會主義道路各有其特點,因而在改革的作為、成效上卻有差別,但其共
同點則在於無法從上層建築、從政治層面作芔與經濟改革相應的變革。從而改革終究
是一死相同,而從理論層面來攪,這證明「正統」馬克思主義之經濟主義本身有其嚴
重的缺限。從實踐上來說,也訧證明了中蘇共政權已步上了歷史的末路。
本論文分為共計六章,文長近二十多萬這。分別討論:
第一音、多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建設社會主義的古典理論;
□建設社會主義的理論與現實;□中蘇甘社會主義體制的特徵。
第二章、黑魯曉夫時期的改革。包括第一節,第二 大清算史達林;第二節,經濟體
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
第三章、布里茲涅找時期的改革。包括第節,經濟體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第
三節,後期改革的理論與實際。
第四章、鄧小平時期的改革。包括第一節,經濟體制改革;第二節,黨政體制改革。
第五音、中蘇共社會主義改革之比較。包括□改革的動機、背景與特性;□改革論之
比較;□政治、經濟改革之互動關係與趨向。
第六章、結論。
|
15 |
中共政權對少數民族民俗變革之研究傅志翔, FU, ZHI-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除導言與結論外,計分六大章一十八小節。本文撰寫目的,旨在探討自中共政權控制
中國大陸爾後,如何變革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利其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及塑造
統一的社會主義文化之意圖。本文首先從共黨的有關理論架構著手,並說明其變革的
手段,分析近三十年來中共各時期不同的政策路線,再以實例指出中共是如何變革少
數民族的民俗,同時對中共因變革引發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究,並提出個人的見解
。
|
16 |
中共對人格塑造之研究李憲州, Li, Xian-Z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界定概念和研究架構。
第二章 探討傳統中國人的性格。
第三章 探討中共所謂的「社會主義」新人所具有的若干特質並討論以學樣為中心的
社會化。
第四章 討論中共社會制度的「人民公社」如何使中共的理想落實及所遭遇的抗拒。
第五章 結論。
|
17 |
張東蓀政治思想研究—國共之外的第三條路1920∼1940年代劉啟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以張東蓀1920∼1940年代所發表過的文章或書信來梳理他的政治思想,並企圖以國共之外的第三條路作為整體的脈絡。
1920年代的張東蓀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之展現在於中國社會主義論戰,提出渾朴的社會主義做為總原則,所指為一個未來的趨向,是一種人生觀,而非某種具體的社會主義主張。主張「資本主義必倒,社會主義必興」的階段論,將社會主義視為未來的目標。因中國的勞動階級並未成熟,反對在當時的中國實現馬克思主義。
1930年代的張東蓀則提出了修正的民主政治,其總原則是進步、公平與自由。政治上主張根據效率的科學與個性差別的科學與民治主義相互調和,經濟上是調和資本主義與蘇聯國家社會主義的計畫經濟,配合行會主義,三者形成全盤計畫的混合經濟。基於實行共產主義,一切生產工具收歸國有,易流於官僚政治之弊,並反對廢除私有財產,張東蓀對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仍是堅持反對在中國實行。
1940年代二次戰後,張東蓀提出新型民主的概念,總原則是一個計劃性的社會,自由、平等必須在不礙於生產的界限內發展,但強調文化思想上的自由是絕對必須保留。政治上主張聯合政府。經濟上主張採取社會主義式的計劃經濟。在對革命的態度上則有了重大的轉變,不再全盤否定革命的正當性。
張東蓀在《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一書中主張民主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相同的概念基型,在現實上實行民主主義或社會主義僅是實踐方法上的不同,最終欲實現的目標皆是自由與平等。張東蓀的政治思想是以此為基礎,具體展現為國共之外的第三條路的政治主張。
|
18 |
一個消失中的意識型態--以三民主義在台灣的傳播為例吳儒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究三民主義意識型態在台灣的傳播歷程,本文認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原本具有濃厚的社會主義思想,但因國民黨政權反共的需要,因而刻意掩蓋左派的孫中山思想。本文一方面透過對高中三民主義教科書,及三民主義研究所學位論文的分析,勾勒三民主義思想在台灣的轉化與再現。另一方面,也藉由回顧三民主義教育在台灣的佇立、批判、式微,乃至全面消逝的變化,反證三民主義意識型態霸權的說法。從台灣解嚴前、後三民主義的發展命運觀察,孫中山思想原可作為左翼思潮在台灣正當傳播的合法性基礎,但因國民黨政權極端恐共、反共的戒嚴統治,閹割掉原可能孕育發展的空間,無疑是一大憾事。
|
19 |
中共「軟實力」戰略之根基及其建構 / The foundation and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ft power黃德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同於一般學術文獻在研究中共的Soft Power時,多習於從Nye的敘事體系出發,本論文則是直接從文本分析進入中共的系絡,探究問題之所在。
本論文所欲探討的問題意識包括:Nye 的Soft Power究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真理,抑或是鑲嵌於某一特定歷史系絡中的特殊存在?若為後者,則屬於此一系絡之問題意識與政策建議為何?其是否同樣適用於其他行動者身上呢?其次,作為Soft Power的主要引介者,中共知識份子究竟係以何種方式承接此一概念?是全盤接收之,抑或是採批判方式引入Nye的觀點?倘若為後者,則其批判的部分為何?改造的部分又為何?進一步言,中共知識份子所建構的「軟實力」,究竟與Soft Power有何不同?第三,就官方的角度來看,中共領導人是如何看待「軟實力」?特別是「軟實力」對其而言應定位在何處?其所指涉的意涵又為何?而此是否與學術界存在著認知上的差異?第四,在中共的系絡中,其對「軟實力」一詞係以何種傳統承接之,甚者,其又是以何種未來戰略想定對此加以定位?第五,對中共而言,「軟實力」的具體內涵為何?有哪些具體政策或措施有助於提升「軟實力」?又,這些政策或措施的成效應如何衡量?
本論文不在證明或否證某個理論或論述,亦非志在建構一個放諸四海皆準的社會科學理論;甚者,作為一個開放的文本,本論文更非旨在宣示另一套絕對的「客觀」或「真理」。透過對「軟實力」之「建構的建構」,本論文期望呈現的是「語言/文字/符號」表象下的權力關係網絡,以及這些「能指」(signifying)對中共自我建構的意義。 / A way of seeing is a way of not seeing. Those who study Chinese soft power usually accept the legitimate of the narrative system of Joseph Nye's soft power theory. But the Chinese do not tranlate it that way. China has its own distinctive history, context, political economy system, and national grand strategy. So, it is dangerous and harmful to view the young rising global power as the same as the current dominant global power---USA. Obviously, China is marching on a very path to construct its soft power compared to the U.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meta-narrative, the author find many interesting espects that cannot be seen via Nye's theory. These espects are in-ward dimension, highly connected with propagada and united front, mainly focus on Chinese characteristic culture . The CCP take the Chinese culure as its outside appearance and socialism value system as its guiding core.
This dissertation is not intended to construct a grand theory or something. All it want to do is to disclose the hidden dimension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 soft power.
|
20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中國大陸圖書館之變革 / The change of library of Mainland China under socilism market economy system陳靜萱, Chen, Chin-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行對中國大陸產生極大的影響,社會上下海經商的風氣日盛,這股浪潮也影響到圖書館。由於圖書館是一種純消費性的文化事業,所有的經費都來自國家的撥款,但卻因經費的短缺,造成圖書館事業發展的阻礙。在市場經濟推行之後,圖書館也希望試圖藉此潮流獲得經費,改善圖書館缺錢又缺人的窘境。大陸圖書館提出經營創收,作為因應之道,其中包括對讀者收費的「圖書館有償服務」否與圖書館業務無關的商業活動。在有關圖書館業務的收費為面,包括了收費借閱、文獻檢索服務、諮詢服務、編譯服務、資訊調查服務等;至於圖書館所經營的商業活動則是五花八門,只有圖書館有辦法,即使不合法,為了經費卻仍然從事。這樣的收費服務,對圖書館產生極大的影響。圖書館原本的職能是作為社會的文化保存、社會教育、提供休閒娛樂等,但目前大陸圖書館所施行的經營創收,卻影響了圖書館事業未來整體的發展。施行創收對圖書館經營形式與服務概念都將產生衝擊,有不同的聲音主張將圖書館辦成成經濟實體;也有主張圖書館辦成半商半文的「一館兩制」;也有堅決反對圖書館沾染任何的商業色彩的。也由於經營形式產生變化,讀者轉變成「消費者」,因此「讀者至上」、「服務至上」的觀念進入圖書館,這帶給圖書館對技術服務方式和讀者服務的方面不同的思考方向。但經營創收是不是真的就解決了圖書館的問題?事實上卻也是因館而異。但就整體的統計數字看來,館員依然在流失,有的圖書館依然喊窮。圖書館是屬於非營利的事業單位,本來就應由國家全力的支持,圖書館經費不足,應該要從整個圖書館事業的體制重新檢討,而非讓圖書館自生財路。但在大陸全面經商的熱潮下,圖書館商業化卻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是值得大陸注意與我們借鏡的。
|
Page generated in 0.0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