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1
  • 75
  • 6
  • Tagged with
  • 81
  • 81
  • 23
  • 16
  • 16
  • 16
  • 16
  • 15
  • 15
  • 14
  • 13
  • 13
  • 13
  • 13
  • 1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台灣證券上市發行公司股票價格變動分析

賴永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2

我國外匯存底之匯率變動風險值之研究

曹竹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各國均或多或少受困於財政赤字。因此各國政府紛紛轉向中央銀行,要求提高外匯存底的投資報酬率,以舒解財政赤字之壓力。我國因享有龐大的外匯存底與微小的外債等兩大優勢,因此具有實力來提高投資績效。如何將VaR概念實際運用於我國外匯存底的風險控管是為本文探討之目的。 由於外匯存底操作事涉敏感,本文首先對各國外匯管理哲學之發展做探討,依世界銀行(World Bank)對40國中央銀行外匯存底管理的發展所作研究於2000年報告中,指出有下列三項主要發展趨勢: 一、各國更強調策略性資產配置以因應流動性需要、保護資本、避免外部的負債及追求最佳之報酬率等多項目標。 二、使用更進步之風險管理系統以處理前項各目標與資產配置有關之風險。 三、對投資之資產分散於各工具之產出加以研究,同時增加利用外部經理人管理外匯存底之情況。 經比較風險值(Value at Risk,以下簡稱VaR)模型,相對於variance-covariance有寬尾及左偏問題,蒙地卡羅模擬法之計算繁複費時難解,歷史模擬法為一計算較為簡便、易於瞭解,同時又不失為一較為安全之風險值估計法,故本文採該法為計算中央銀行外匯存底匯率風險值之模型。 以實際資料模擬分析結果顯示,自1997/07/01至1999/12/31間每十日及每日之外匯存底組合匯率風險所產生之VaR報酬率分別介於-0.01137%至-0.00719%及-0.00321至-0.00229之間,就其時間數列觀察,VaR報酬率之長期趨勢分別趨向於-0.008%及-0.0027。再就VaR值來看,每十日及每日之外匯存底組合匯率風險所產生之VaR分別介於601.411佰萬美元至1023.62佰萬美元及191.35佰萬美元至303.51佰萬美元之間。再以回顧檢定比較VaR與實際損失之計算結果,顯示以歷史資料模擬之VaR模型為合乎要求之風險值計算法,就匯率變動風險對外匯存底價值所生之影響能夠作合理之預估。 就模擬結果而言,我國外匯存底匯率風險值之時間數列,就其時間數列觀察長期趨勢分別趨向於800佰萬美元(每十日)及270佰萬(每日)美元,VaR次數分配之集中趨勢則較VaR報酬率明顯,對外匯存底匯率風險值提供一明確參考數值。 由於VaR在風險控管上具有下列優點: 1.對投資商品作風險控管及部位調整。相於傳統只針對單一交易行為進行避險策略,有顯著改善的功用。每一位交易員,對於自己的投資組合或不同的交易行為,都應設定風險暴露的上限值,且不止要列出組合的總暴露風險,更必須包括組合內個別成分股票(標的物)暴露風險。 2.對交易員作風險控管。例如,設定每一位交易員的風險值上限,基於衡量風險的目的計算報酬率。對風險控管人員而言,可以用這個值,與公司所授權給該交易員的風險容忍值相比,以達風險控管的目的。 3.對於投資性組合而言,VaR亦可作為其動態控制其風險暴露部位的大小及做組合間之權重調整。 4.對外匯存底做總風險管制,避險之與避險效果衡量的工具。 為應未來風險管理發展趨勢,建議對國際清算銀行(BIS)所提VaR概念之各式應用模型,似可再作進一步探討,以建立更精確而有效率之風險管理系統,期能提高我國外匯存底之風險報酬。
13

委託書爭奪戰,經營權變動對股東財富之影響

王文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司法規定股東會必須半數以上股東出席,那麼上市公司欲召開股東會就必須設法湊足半數以上股權。湊不足的,只有收購股票和收購委託書兩種方法,而收購委託書是台灣地區最常使用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方法,委託書在台灣已成為經營權之爭的常見的工具之一。所以本篇研究希望透過委託書爭奪和經營權異動來探討兩者對於投資人的影響,希望能藉此研究提供給投資人正確的觀念。 本篇研究以民國76年至85年的委託書爭奪樣本為研究對象,利用事件研究法來探討在不同事件窗(event window)內的累積異常報酬。 事件窗的劃分如下: 宣告初期:反對派首次活動宣告日前20天至宣告日後第5天 宣告後期: 宣告日後第6天至股東大會日 爭奪戰期間: 宣告日前20天至股東大會日 爭奪後期: 股東大會日至一年後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有下列三點: 一、 探討委託書爭奪戰在不同事件窗內的股東財富效果。 二、探討委託書爭奪戰導致經營權異動(董事長及總經理),是否會對於股東財富有所影響。 三、探討在法規更改前後對股東財富之影響 實證結果如下: 一、 總樣本在宣告初期有顯著正的累積異常報酬,在宣告後期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爭奪戰期間並無顯著異於零的累積異常報酬, 事件後期間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二、 經營權異動的樣本公司在宣告初期有顯著正的累積異常報酬,在宣告後期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爭奪戰期間並無顯著異於零的累積異常報酬, 事件後期間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三、 經營權無異動的樣本公司在宣告初期內無顯著的累積異常報酬,在宣告後期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爭奪戰期間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事件後期間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 四、 經營權異動的樣本公司與經營權無異動的樣本公司在宣告初期及爭奪戰期間之累積異常報酬有顯著差異, 經營權異動樣本公司之累積異常報酬大於經營權無異動的樣本公司之累積異常報酬。 五、 法規修改後的累積異常報酬在宣告初期、宣告後期、爭奪戰期間及事件後期間皆顯著大於法規修改前的累積異常報酬。 總而言之,委託書爭奪事件對於股東財富在宣告日前後(宣告日前20天至後5天)有顯著正面的影響,而此正面影響主要來自於經營權有所異動的樣本,意即經營權異動的樣本公司在宣告初期有顯著正的異常報酬,表示投資人在爭奪事件過程中對於樣本公司經營權異動抱持正面的態度。而在爭奪戰事件後,經營權有異動與無異動樣本公司皆有顯著負的累積異常報酬,表示無論經營權有無異動,樣本公司經營績效皆無顯著的改善。法規的修改,雖然有利於公司當權者,相較之下,投資人好像喪失部份監督的工具,但是實證結果指出,法規的修改確實顯著有利於投資人。 表 次 3 圖 次 4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論文架構 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外文獻 11 第二節 國內研究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資料來源 33 第二節 樣本選取 3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43 第一節 樣本分析 43 第二節 委託書爭奪對股東財富之影響 48 第三節 經營權異動對於股東財富之影響 51 第四節 法規修正對股東財富之影響 5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2 第一節 結論 62 第二節 建議 64 參考文獻 67 附錄 71
14

廠商行為與產業變遷關係之比較研究-- 以營收500大企業為例 /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firm behavior and industry evolution-- take revenue top500 companies as examples

陳湘瑾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年各國都有許多報章雜誌以不同的績效指標來進行企業排名,檢視企業前一年度的經營成果,並就排名結果解析未來產業趨勢。一般認為排行榜中的企業可代表標竿企業,同時排行榜符合統計概念中的樣本,加上排行榜為利用前一年已知的財務資料,為落後指標,應可代表整體產業的發展,故有不少研究是直接使用排行榜的企業作為研究對象,但少有直接就排行榜長期資料進行分析的研究。   而本研究旨在研究歷年排行榜的資料與產業變遷的關係,以及台灣產業的特性。研究範圍使用台灣經濟新報Top3000資料,研究1991~2008年製造業營收前五百大企業,並針對有企業家數有明顯變化,且為台灣重點發展之半導體、光電、紡織產業深入探討。 結果發現台灣前五百大企業的入榜變動率與美國前五百大企業的入榜變動率接近,每年約28家企業入榜;前一百大的入榜變動率16.59%比前五百大的入榜變動率5.53%還高出許多;半導體、光電、紡織產業的入榜變動率深受到總體環境變化影響。而我們也證實獲利率和入榜家數有正向的線性關係,表示當該產業的平均獲利率上升時,該產業的入榜家數也會增加。最後,在規模報酬的結果中看到,台灣製造業五百大企業和美國Fortune500大一樣呈現規模報酬遞減,也意味著大企業的生產效率不見得是最好,大不代表強,不代表有競爭力。在討論加入研發費用變數探討後,我們也看到研發費用變數對五百大企業的營收貢獻是正向顯著的,從係數的比重變化來看,資本密集的產業也逐漸的走向知識密集產業。 排行榜可說是個量化的產業史,也充份具備了資訊提供的價值。 / For every country, every year, there are lots of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report the achievements of enterprises according to many different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dicators, making a ranking by examining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year and analysis future industry trends. The enterprises in the ranking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benchmark enterprises, while the ranking conforms to the statistical concept sample. Owing to the ranking which use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known to the previous year, as lagging indicators, should be possible to represent overal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many researches take the ranking directly for the object of study, but only few researches take the long-term ranking data as an analysis.   However, this research is for the purpose of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ong-term ranking data and the industrial vicissitude,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iwan industries. The study using the Taiwan Economy Journal Top3000 financial data, tries to study the top 500 enterprises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year 1991 to 2008, and aims to thoroughly discus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the electro-optic industry, the textile industry which are the focus industries and their entrepreneur numbers has obvious 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try/exit change rate of Taiwan top 500 enterprise ranking is close to the change rate of U.S.A top500 enterprise ranking. The change rate shows that approximately 28 enterprises enter the top500 enterprises ranking every year. Besides, the change rate of top100 enterprises rank, 16.59%, is higher than the change rate of top500 enterprises rank 5.53%. The change rates of semiconductor, the electro-optic, the textile industr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overall environmental variation. Furthermore, we also confirm that the profit rate and the number of entry top500 ranking have the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It means that when the industrial average profit rate rises, the entry number of this industry increases as well. Finally, we can find out the return on scale of the top 500 enterprises in Taiw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ame as American Fortune500, presents the decreasing returns on scale, which also means that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large enterprises is not necessarily the best. Big corporate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are stronger or more competitive. After adding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expense variable into discussion, we also see the research & development expense variable for top500 enterprises’ revenu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ntribution. Looking from the change of coefficient proportion, the 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 have gradually transformed into knowledge-intensive industries.. The ranking can be said a quantitative industrial history, but also fully equipped to provide the value of information. Key words: The ranking, the change rate, the profit rate, the return on scale
15

台北市房地產價格變動之研究

曾文龍, Zeng, Wen-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多年來台北市房地產價格上漲幅度很大,造成土地投機盛行,房屋價格居高不下,影 響了社會風氣與一般人購屋的能力。本論文即在探討這些價格變動的情形及其影響因 素,以期能消弭房地產價格不合理的上漲因素,使房地產價格能有正常發展,免得貽 害民生。玆將主要的章節列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敘述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研究內容。 第二章 房地產價格與房地產市場。包括第一節房地產價格之意義與結構。第二節房 地產市場之特性與內涵。第三節台北市房地產市場之特性。 第三章 台北市房地產價格之演變及其影響因素。包括第一節民國六二-七○年台北 市房地產市場要況。第二節民國六二-七○年台北市房地產價格變動分析。第三節影 響價格變動因素之探討。第四節影響房地產價格變動因素之歸納。 第四章 房地產價格變動所帶來之影響。包括第一節房地產價格與物價、所得之變動 關係。第二節房地產價格變動所帶來之正面影響。第三節房地產價格變動所帶來之負 面影響。第四節房地產價格變動趨勢展望。 第五章 政府有關政策之檢討。包括第一節政府政策與房地產價格。第二節民國六二 -七○年有關房地產之政策的檢討。第三節政府政策之總檢討。 第六章 結論。
16

開放經濟之物價變動分析

曹昇如, Cao, Sheng-R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建立一個總體經濟模型,以探討在固定匯率制度及浮動匯率制度之下,當 必須從國外進口的消費品、原料、資本財等價格上漲時,一個類似台灣的小型開放 經濟之實質國民所得、國內產品價格、一般物價水準等將會如何變動。同時,探討 預期物價上漲的心理將會如何影響這些經濟變數。 本文分四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模型說明;第三章為輸入性脹脹分析;第四 章為結論。 #2810643
17

我國上市公司會計盈餘、成長機會與股價變動關聯性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counting earnings,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variance of stock price in Taiwan's stock-listed companies

許淑蕙, Sheu, Shwu-Huey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成長機會與股價變動的關係,並檢視考慮各公司間成長機會差異與盈餘特續性變數後,是否會增加盈餘資訊內涵之解釋能力。一般而言,盈餘資訊確具資訊內涵,唯解釋能力不高(Lev, 1989)。本研究首先分析成長機會與股票報酬的關聯性;同時透過分析成長機會與盈餘間關係的推演,亦可進一步確定盈餘與成長機會對股票報酬真正的影響程度。 本研究分析民國 81 年至 85 年股票上市公司資料(排除金融、保險、百貨、觀光及變更交易方式的公司),經由模式建立與假說驗證,得到下列幾項發現: 一、由二種不同會計盈餘衡量的實證結果來看,“以期股價平減的會計報酬率”是股票報酬的解釋變數,且其 t 值檢定均達 0.01 的顯著水準。 二、代表成長機會的權益市價淨值比、營收成長率及經常淨利成長率是股票報酬的解釋變數,且其 t 值檢定達 0.05 或 0.01 的顯著水準。 三、關於成長機會與盈餘關係之測試,結果顯示,代表會計盈餘的每股稅後經常淨利與成長機會具有顯著正相關;代表會計盈餘的每股營運現金流量與成長機會的關係不顯著或是呈現負相關。 四、另外,關於成長機會與盈餘兩者對股票報酬關係之測試,結果顯示,代表交互作用變數之係數時而為顯著負相關,時而不顯著,故成長機會與盈餘兩者對股票報酬具有正向關聯的假設,未獲實證資料的支持。 / The major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variance of stock price. and to indicate that the inclusion of impact of different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addition to earnings persistence among firms, whether the results can improve the explanatory power of information content. Lev(1989) demonstrated that accounting earnings is an useful information but its usefulness is quite unstable.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is to analysi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stock returns, and through the deduction of analysizing the re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earnings, the true effect of growth oppotunities in addition to earnings on stock rate of returns can be identified further. To test the hypotheses, this study uses the data of Twiwanese listed companies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1992 to 1996. The empirical finging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一、With regard to the empirical results for two different accounting earnings measures, including taxs adjusted operating profit and cash flow from operation, which we can find that the factor related to stock price deflated accounting earnings has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ith stock returns. 二、The growth opportunitie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are 0.05 or 0.01 in the regression of proxies for growth oppotunities, including book-to-market equity, sales growth ratio, and operating profit growth rate on stock rate of returns. 三、The test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owth opportunities and earning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s based on the stock price deflated operating profit are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those based on the stock price deflated cash flows from operation are insignificant or negative significance. 四、The tests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ction of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addition to earnings and stock rate of returns show that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variable proxies for interaction are unstable.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nteraction response coefficients of growth opportunities in addition to earnings and stock rate of returns are positive relations is not supported by empirical evidence.
18

臺灣股票市場之結構變動與GARCH檢定之探討

張柏彥, Zhang, Bo 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運用CUSUM、CUSUMSQ與虛擬變數探討台灣股票市場的結構性改變,與各種GARCH模型對台灣股票市場報酬加以解釋。實證結果如下: 1.CUSUM與CUSUMSQ檢定有相當大的差距,這在理論上是不合理的。 2.CUSUMSQ檢定出的結構改變虛擬變數有部份無法掌握。 3.EGARCH模型對金融股解釋力並無較佳,但在營建股上則得到較佳的估計,但與經濟直覺相異的地方在正面干擾對股市的影響較負面為大。 4.GARCH-in-mean模型在金融股上完全無法解釋,即風險與報酬的抵換關係,無法得到印證,但在營建股上以EGARCH為基礎的模型此點可得到印證。 5.以t分配為基礎GARCH模型在概度函數值與AIC、SBC上有較佳的解釋力,但在殘差的峰態檢定上則出現不一致。而此問題在雙變量GARCH模型上出現概度函數值與殘差峰態檢定出現相當大的不一致性。
19

過度反應、公司規模與公司風險之實證研究:以臺灣證券市場為例 / Overreaction、Firm Size and Firm Risk in Taiwan Stock Market

謝鑫祥, Shen, Thin 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乃使用民國七十三年至八十三年股票報酬與公司財務資料進行實證分析。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使用年、月、週、日報酬資料時:   (1).臺灣股票市場是否存在過度反應現象。   (2).控制公司風險後,臺灣股票市場是否仍然存在過度反應現象。   (3).控制公司規模後,臺灣股票市場是否存在過度反應現象。   (4).同時控制公司風險與公司規模後,臺灣股票市場是否還存在過度反應現象。   研究結果發現,在未控制其他任何變數時,民國八十年至八十二年間有過度反應的現象。在控制公司風險時,實證的結果顯示民國八十年至八十三年間臺灣股市有過度反應的現象。當控制公司規模時,實證的結果顯示僅有民國八十年至八十二年間臺灣股市有過度反應的現象。當同時控制公司規模與公司風險,臺灣股市在民國七十九年以後均有過度反應的現象。
20

技術能力、行銷能力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

莊博文, Chuang, Po-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對於台灣經濟之發展歷程而言,中小企業扮演著非常關鍵之角色,其彈性及滲透力可說是台灣經濟奇蹟的原動力,而對於中小企業而言,行銷及技術是相當主要的企業功能,近來由於台灣整體環境變遷迅速,在具有高度不確定之環境中,企業如何以其行銷及技術功能形成競爭優勢,進而創造卓越之組織績效,是台灣中小企業應關心之主要課題。 本研究由組織之技術與行銷能力出發,以其為主要之變項,研究其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此外更導入環境之不確定性,包含技術與市場變動性,探討其對於技術、行銷能力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是否將產生影響,亦即組織能力、環境變動性及組織績效間之交互影響關係。 本研究針對台灣地區106家中小企業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經過實證分析,其結果顯示: 1、技術與行銷能力對於組織績效均有正向影響。 2、技術能力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將受到技術變動性之影響。 3、技術能力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不受市場變動性之影響。 4、行銷能力與組織績效間之關係,不受技術變動性之影響。 由研究結果發現,組織能力、環境變動性與組織績效間具有交互影響關係,因此對於組織而言,在策略制訂上,應將內在能力與外在環境一併納入考量,藉由能力與環境之密切結合,創造競爭優勢,獲取卓越之組織績效。

Page generated in 0.015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