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47
  • 235
  • 65
  • 12
  • 5
  • 3
  • Tagged with
  • 321
  • 158
  • 113
  • 70
  • 69
  • 68
  • 58
  • 56
  • 52
  • 51
  • 51
  • 44
  • 42
  • 42
  • 4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農地利用誘因機制之研究 / A Study on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of Agricultural Land Use

舒晴, Shu,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近年來,政府以提升糧食自給率為目標,以維護國家的糧食安全。若要提升糧食自給率,應重視農地農用,惟現行農地卻出現了許多非農業使用的情形,影響糧食生產和農業生產環境。現行農地利用誘因制度尚有不足之處,故政府無法透過經濟誘因的提供,以引導農地所有權人進行農地農用。因此,本研究欲探討有助於促進農地農用之誘因策略,並檢視現行農地利用誘因制度之執行成效,以政府的角度提供適當的經濟誘因策略,改善或補強現行制度的不足,建立農地利用誘因機制,搭配配套措施,以促進農地農用。 本研究回顧國內外促進農地農用之相關文獻,以誘因理論為基礎,探討促進農地農用之正向及負向誘因策略,並整理現行制度具有的制度誘因,以及檢討現行農地利用誘因制度之執行成效。期望以促進農地農用之誘因策略,補強現行農地利用誘因制度之不足,並以該誘因策略作為問卷調查內容之基礎。本研究以從事農地資源規劃、農地利用法規、農地政策及農業政策等相關領域研究或實務之專家學者為問卷調查之對象,並以次數分配法進行問卷分析,以問卷分析的結果納入建立誘因機制之考量。 依據國內外文獻回顧及問卷調查之結果,本研究研擬「農地利用誘因機制」,透過政府提供「正向誘因」及「負向誘因」,並配合相關配套措施,來達到「促進農地農用」之目標。正向誘因分為「農地農用免徵地價稅」、「農業補貼」及「農業獎勵」。農業補貼除了延續現行「有機及友善耕作補貼」、「農業生產成本之補貼」及「小地主大專業農企業化經營補助」之外,也將現行「休耕補貼」及「轉(契)作補貼」經調整後,納入機制之中。農業獎勵包含「農地農用獎勵金」、「委託代耕獎勵金」及「長期出租或承租農地農用獎勵金」,為本研究研擬之措施。負向誘因分為「農地非農用課徵地價稅」、「閒置不用之農地課徵荒地稅」及「違規使用處以罰鍰」,違規使用處以罰鍰係針對國土計畫法之罰鍰進行調整。此外,本研究也研擬多元的相關配套措施,以利誘因機制之執行,包含「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證明」、「將非農業的容許使用項目自都市土地農業區及非都市土地農牧用地上移除」、「加強非農業使用稽查並獎勵民眾檢舉」、「違規使用禁止買賣移轉」、「違規使用之刑責」、「違規使用之處理方式」、「照價收買」、「有助於促進農地農用之農業補貼或獎勵提高其預算」及「修正相關法規」等。期望透過建立上述誘因機制,讓政府能夠透過提供適當的經濟誘因,來引導農地農用,也讓農地所有權人基於政府所提供的誘因,積極利用農地,達到政府促進農地農用的目標。
12

推行農地委託經營貫徹耕者有其田之研究

梁仁旭, LIANG, REN-X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擴大農場經營規模為當前促進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而農地委託經營係推行此工 作最有效而易行的途徑。農地委託經營的推行,乍看之下,與實施耕者有其田、扶植 自耕農的基本政策似有互相矛盾,但事實並不盡然。本研究擬分別從社會面、經濟面 、政策面探討農地委託經營的實施,是否得與耕者有其田政策並行而不背。 本研究經由理論的探討及實證的分析得證: 就社會意義而言:農地委託經營的推行,不僅符合農民繼續務農或離農的需求;而且 ,可以改善本地的不合理分配。 就經濟意義而言:農地委託經營其經營效率與自耕經營方式並無差異,同樣可以促進 資源的有效利用。 就政策意義而言: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推行,並未曾否定租佃制度的存在,合理的租佃 制度對有意擴大經營規模的耕者仍有所幫助。況且,藉由租佃實質委託經營的推行, 可以改善土地分配、促進土地利用、改進農業結構,間接達成扶植血耕農的目標。因 此,農地委託經營的推行,就政策意義而言,並不違反耕者有其田的農地基本政策。 推行公平、合理的農地委託經營,不僅不違背耕者有其田政策;反有助於政策目標的 達成。故在第二階段農地改革方案中,亦在加強農地委託經營之推行,以貫徹耕者有 其田政策。然而,此種經種方式實施迄今仍未達成其預期目標,究其原因,主要係由 於: 1.農地委託經營的意義受到扭曲。 2.扶植核心專業農戶措施不足。 為使農地委託經營得以順利推行,農業結構得以向善調整,本研究提出下列建議: 1.澄清農地委託經營之意義,增進農地委託經營機會。 2.加強扶植核心專業農戶措施。
13

台灣農業典範變遷之研究

李展其, Lee, Chan 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農業整體發展,隨著農業政策目標更迭,已歷經不同時期的轉變。政策執行結果,亦使得台灣農業面臨生產資源流失、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等困境。而近三十年來,面對農業的困境,開始促使全民與政府,重新思索農業對台灣的重要性,包括農民運動之興起、耕作方式之改變,以及永續農業的論述,皆可謂嘗試以不同觀點,解決農業困境。 基此,本研究以為許多政策與行動的抉擇,關鍵在於其所採取「價值觀」的判斷,如此與學者孔恩(Thomas S. Kuhn)論述的典範(paradigm)意涵相似。因此本研究藉以修改孔恩典範與典範變遷的概念,將典範變遷過程分為形成、深化、轉型、新典範等階段,並以此架構分析及詮釋台灣農業,自國民政府播遷來台至今之流變。因而,本研究對一連串農業政策、社會事件、學者觀點進行文獻分析,以歸納台灣農業典範變遷情狀;並輔以深度訪談方式,訪談具有「友善耕作理念」者,作為與前述文獻印證,並且強化台灣朝向永續農業發展之可能性。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農業整體發展,深受「依附」型態農業典範影響,政府對農業所採取的價值觀,為認定農業僅具「單一化」的生產功能,因此當農業產值偏低時,農業發展容易依附於非農部門與自由化貿易,缺乏「相對自主」發展機會。而農民運動與永續農業的出現,其實代表當前台灣農業典範正處於轉型階段,不僅反對農業長期囿於發展的困境,更積極改變耕作方式與銷售型態,著重農業的多功能性,逐漸地醞釀出農業典範的新型態。而由深度訪談之結果,得以歸納台灣農業正由民間自發,型塑一股以友善耕作理念為基礎,推廣在地生產、在地消費概念,並富含農業多功能性的新農業典範—「相對自主」型態。 於此,農業發展所涉及之面向,也由僅重視生產者、農村發展,擴大至與全體社會的公共利益相關。有鑑於此,本研究建議,台灣農業若欲走向永續發展,農業的多元功能與價值應被重新瞭解,並可藉由「教育」方式,讓農業多功能性扎根台灣;此外,政府應有責任提供多元化傳遞「理念」之管道,並制定長遠且具體的農業政策。如此,台灣農業未來該如何發展,政府、公民社會間的相互配合,乃為關鍵所在。
14

土地を求めて移住した農牧民の社会・経済変容と地元住民との共存に関する研究--タンザニア・ルクワ湖畔におけるスクマの事例-- / Socio-Economic Change of Agro-Pastoral Settlers and Their Co-Existence with Local Popul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Sukuma on the Rukwa Lakeshore in Tanzania

泉, 直亮 25 November 201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地域研究) / 甲第18665号 / 地博第170号 / 新制||地||58(附属図書館) / 31579 / 京都大学大学院アジア・アフリカ地域研究研究科アフリカ地域研究専攻 / (主査)教授 太田 至, 教授 木村 大治, 准教授 伊谷 樹一, 助教 佐川 徹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rea Studie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5

現代中国における帰郷農民工の生活展開と起業活動に関する研究-家族の再編を視点とした江蘇省・河北省農村部の調査から-

李, 丹 23 July 2019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農学) / 甲第22016号 / 農博第2364号 / 学位論文||R1||N5226(農学部図書室) / 京都大学大学院農学研究科生物資源経済学専攻 / (主査)教授 秋津 元輝, 教授 浅見 淳之, 教授 足立 芳宏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16

台灣合作農場之研究

張讚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7

各類傳播對台灣農民投票行為之影響

袁新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目前,以政治、選舉做題材來進行調查訪問,原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若對象是知識水準較低,對政治選舉事務較冷漠的農民,則更為困難,筆者試圖透過天時—「多項選舉正熱烈的進行」,地利「密切的地緣關係」,人和—「十數位師長、好友的鼎力支持」等條件,克服上述困難,來研究傳播對農民投票行為的影響。若因此能做為他人研究參考或互相印證之用,也算是本研究的意外收獲。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敘述中外學者研究投票行為之成果及農民接觸傳播活動的情況,並據以形成本研究的假說。第二章說明本文之研究方法。第三章討論競選期間農村選民接觸三種主要大眾傳播媒介—報紙、電視、廣播新聞及人際傳播活動的情況。第四章探討本論文主題—各類傳播對農民投票行為的影響。第五章是結論,摘述本研究之發現,並據以驗證各假說之真實性。 研究進行期間,指導教授徐佳士老師不憚其煩的諄諄指導並詳細匡正謬誤;楊孝瀠老師自研究構想之提出至全文之告成,始終熱心的惠予協助。若本論文能夠有點成果,他們居功最偉,筆者在此謹此謹向兩位老師敬致由衷的謝意。但文中如有任何闕失,仍應由筆者自負全責。 我新研二全體同學,尤其是易行,在撰擬問卷方面提供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好友吳烈忠、梁森雄、張勝助夫婦、吳政雄、吳鴻淼等人,不辭辛勞,奔波於崎嶇田野中,幫忙訪問調查工作,徐月英小姐協助整理資料及校對文稿,此外,還有許多師友,直接、間接的給予助益,謹此一併深致謝意。
18

台灣農民公共事務消息來源之研究

施長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眾傳播研究在行為科學的領域中,是屬於實際的、應用的社會科學。調查法之應用於大眾傳播問題研究,在美國甚為普遍;在國內亦已開始活動。大眾傳播問題存在社會各階層,是以研究人應該深入社會各角落,去實地發掘問題,作系統的研究,從而解釋現象,並解決問題。 以社會結構言,農業人口為台灣社會的主結構。他們是大眾媒介的重要消費者,但截至目前,以農民為對象的大眾傳播研究極少。僅有的少量傳播研究大都針對市民而作,而忽略廣大的農民群眾。筆者出身農村,深覺農村社會大眾傳播問題殊有廣泛研究的必要,乃和大眾傳播學者徐佳士教授商量,決定從事本題目之研究。 本論文研究台灣農民之傳播型態,探討農民是透過什麼通道獲悉公共事務的消息。研究範圍包括:農民接觸大眾媒介的情形;具有何種特性的農民較知悉公共事務消息;知悉消息的來源;意見領袖的探討;各類媒介對農民的說服力;較現代化與較傳統農村農民知悉公共事務消息來源之比較。至於研究目的,固然一方面在探討部份社會現象;另一方面亦在檢查某些外國傳播理論在台灣農民社會的適用性,企圖能為本國大眾傳播理論的建立效點滴之勞。 這項研究工作並非完全由筆者個人獨立完成的,它是許多人合力促成的。這些人不論識與不識,多得無法一一誌名申謝。這裡幾位幫助最大的師友是必須提及的:筆者衷心感謝徐佳士老師不憚其煩的詳細指導,並指正謬誤;楊孝榮老師熱心賜助統計鑑定諸事宜;台大農業推廣系主任吳聰賢博士賜教並惠借資料。倘若本論文能稍有點成績的話,他們居功最偉。但文中的任何錯失則都應由筆者自負全責。 此外,本所一年級同學楊文俊先生不辭凜烈風寒,奔波於村野田舍,幫忙訪問調查;「台灣企業指南」編輯林安吉先生提供寶貴意見;大村國中教師柯南源先生、賴冰心小姐,聯合報駐中興新村記者張梓疆先生、駐台中市記者胡業沅先生,中國時報駐台中市記者趙曉寧小姐,經濟日報駐彰化記者黃渝洲先生,以及台灣省政府社會處,省農會督導組,花壇、大志城鄉公所、農會各有關主管及村長、村幹事、地方人士或幫忙收集資料,或惠寄資料,對本論文之寫作,良多助益,謹一併深致謝意。同時也特別要謝謝本校中國文學系二年級同學康美珍小姐,她是本論文的第一位讀者。她的細心和聰明都在協助資料處理,及為本論文謄稿、校對時充分表現出來。
19

台灣農貸之分析

李育志, Li, Yu-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緒論,扼要說明研究之目的與方法,並詳述農貸之意義,特性與原則,在基本上,可以了解農貸的目的,功能與特性: 在理論上,得以確知農貸方式應遵循的原則。 第二章就目前台灣農業經濟情勢予以探討,並分析農家經濟能力。從分析中可以發現,台灣農家所得低,淨利少,尤其對於資金的需要,極為迫切。在負債方面,農家借款情況日趨普遍,借款金額亦逐漸增加,農民除了生產費用需借款外心生活費及清償舊債亦需告貸,從而推知,農家資金是非常缺乏的。在償債能力方面,本省農家的償債能力,無論長期或短期的都很小,尤其在耕地一公頃以下的小農,其債務負擔能力更為薄弱。目前台灣農家以小農為多,問題嚴重,自不待言。 第三章簡介農貸機構與其業務概況,主要在於分析本省農貸機構資金的供給,經營及其業務概況。台灣農貸機構可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為農業金融機構,第二類為政府機關及公營事業機構,第三類為其他金融機構。五十九年七月中央正式成立「農業金融策劃委員會」,統籌策劃全國農業金融事宜。是年年底,全體農貨機構貨款餘額為一七○億元,其中第一類機構貨款餘額佔七九。五七% ,第二類佔一六。七一% 。第三類佔三.七一% 。農貨機構貨款資金以吸收存款為主,資金籌措不易,中長期資金尤感缺乏,再以農貨成本偏高,農貨機構經營較為困難,這些問題必須設法解決,則農貨業務始能順利推展。 第四章分析本省農貨方式,對貨款之程序、用途、利率、限限、擔保又償還方式、借款人違約之處置等問題逐一的探討。貨款乃屬契約行為,在法律上有必須遵循之規定,本省的農貸方式,尚稱簡便,惟農貨利率,極須降低,貨款期限與擔保方式,有待放寬,期能符合農民的經濟負擔能力。 第五章論農業現代化與農貨政策,旨在闡釋農業發展與農貨在政日本政府的「制度金融」,農業近代化資金制度及新資金制度等,在農業金融發展史上。大放異彩,實值得吾人效法者。再者農貸欲促使農業生產增加,及解決農家資金的問題。則農貸制度必須與產銷制度密切的配合。並建立農場經營計劃貸款制度,徹底實施輔導農貸、預算貸款及根抵押等方法。 第六章對於農貸制度提出若干的建議,這些建議乃針對分析的結果,提出最主要的意見。農貸應做通盤性的計劃貸放,故與其有關的問題,必須一併考慮。如建立有系統的農貸組織與制度,設立固定性農貸基金,發行債券、廣籌財源,再輔以農貸服務。使成為適合農民需要之農貸制度。 第七章結論: 說明農業發展的問題,極為複雜,農業金融是不可忽視的一環,政府應負起策劃之責,並作大量的投資或貼補利息。農貸機構應善盡扶助農業生產之使命,以求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
20

台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研究

張樂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農業共同經營之涵義及其與現代化之關係 1.本論文首先述明共同經營之涵義—共同經營乃係一種小農間互相組合的力量,採用共同作業方式,希望藉小所有而達到大經營之目的,其與合作農場相似者,為具有一定組織,公選職員,並以勞動合作為主,其所不同者,共同經營以某種作物為對象,旦土地仍各歸參加農民所有,產物不以農民之勞動量為比例而分配,且不需向政府機關申請登記。 2. 臺灣農業急需現代化,而農業現代化之在本省農村,有許多阻礙因素,諸如農場面積過小,農村勞力外移,機械化成本偏高等,現代化就須將這些妨礙因素除去,共同經營正所以除去這些妨礙因素,而達成農業現代化目的者也。 二、臺灣農業共同經營之現狀及其績效 1.水稻共同栽培,在本省實施最早,面積也較廣,「水稻共同栽培研究班」是其最基本的組織,本論文在說明水稻共同栽培時即以水稻共同栽培班為基礎,先分析其組織情形,實施步驟,最後說明其績效。 2.甘蔗共同經營,亦係以甘蔗共同經營班為基礎,先說明共同作業之共同經營。再說明打破田埂之共同經營。 3.養豬及什作之共同經營,因統計資料尚欠充實,僅能就其實施概況及績效做一簡要分析。 三、問題之檢討及改進建議 1.人民經營觀念之培養問題:應利用九年國教及各種傳播工具培養農民共同經營的正確觀念,使其了解共同經營工作的性質,是可以減少成本,以圖謀增加農民收益的組織,而不是巧立名目爭取任何補助或剝奪農民權益的組織。 2. 各種工作人員的配合問題:成立共同經營班,應慎選各種工作人員(包括推廣員,改良場技術人員,組織幹部等),注意其熱心及工作能力,使其實際負起宣傳,技術改良,及班領導的責任。 3.共同作業及共同運銷問題:共同經營主要目的在於增加生產,改進農民生活,但往往農民生產量是增加了,然而因受中間商之剝削,實際利潤卻未必享受得到,今後除應加強共同作業外,更應加強共同運銷工作。 4. 在都巿近郊兼業嚴重地區,應以委託方式,輔導共同經營班員逐漸轉業。 5. 稅捐機關及地政機關應與共同經營班相配合,以達真正便民利民之目的。 6. 設置統一策劃機構,進行推廣事宜:本省辦理農業共同經營,所採名稱及推動機構均極複雜,為統一名目及集中事權計,政府似應考慮設一統一策劃機構進行推廣事宜。

Page generated in 0.057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