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21
  • 821
  • 100
  • 46
  • 13
  • 4
  • 1
  • Tagged with
  • 985
  • 694
  • 351
  • 224
  • 194
  • 159
  • 157
  • 151
  • 142
  • 137
  • 131
  • 131
  • 130
  • 129
  • 12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研究 / Style of the Poem of rhythm of Hsu Chih-Mo

林曉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徐志摩(1897-1931),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高度知名度,活躍於二十年代文壇,1926年在《晨報副刊‧詩鐫》開始了格律詩運動,從英國留學歸國的徐志摩引進西洋詩體,創造新體詩,試驗新形式,用文學去實踐他的理想,為中國新詩的發展開啟新的里程碑,他是新月詩派的靈魂人物,也是格律詩派的提倡者、創作者。 徐志摩創作新詩時追求韻律,卻又不拘泥於格律,在傳統的格律上有所突破與創新。讀徐志摩的詩,可以感受其在聲韻上的用心,他將聲母、韻巧妙安排,並搭配形式整齊的詩句,使音樂在詩中自然流動。運用客觀的語言風格學分析徐志摩新詩,可以具體說出其產生「音樂美」的因素,去瞭解徐志摩個人驅遣語言的風格,能為鑑賞徐志摩新詩的音樂美提供另一途徑。 本論文《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研究》欲探討徐志摩新詩作品的韻律風格,將以徐志摩所出版的三本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為研究範圍,進行韻律分析。全論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回顧與探討、語言風格學的研究意義、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架構。第二章〈從押韻類型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論述押韻的音韻效果,再整理分析徐志摩詩的押韻類型,因詩人並不全用國語押韻,故也會討論使用吳方言、古韻等押韻的現象,再進一步整理歸納押韻類型與詩行排列形式的搭配。第三章〈從句中韻使用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分析句中韻與句尾押韻互相搭配的形式,再分析句中韻不與句尾押韻互相搭配的形式,並討論一行詩中有兩種句中韻搭配的形式。第四章〈從頭韻運用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分析頭韻的定義及音韻效果,再分別論述一行中單一頭韻及兩組頭韻的音韻效果。第五章〈從雙聲疊韻詞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先說明雙聲疊韻詞的音韻效果,再探討雙聲疊韻詞的出現頻率及類別,並從出現位置討論其韻律效果。第六章〈從字詞的反覆看徐志摩詩的韻律風格〉分別就單音節詞、重疊詞、詞組、不成詞、句子及篇章結構的反覆現象來探討其詩歌韻律。第七章〈結論〉整合上述各章研究成果,總結徐志摩詩歌的韻律風格。
42

臺灣綜合證券商企業風險管理研究及建議 /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udy and suggestion of the securities firms in Taiwan

張中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7年發生的次級房貸風暴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投資銀行產業發生了極大的改變,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中,美林(Merrill Lynch)、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貝爾斯登(Bear Stern)不是倒閉就是被收購,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受到的損害較小,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從此此次危機中,我們可以發現風險管理對於投資銀行的經營績效與競爭優勢有重大的影響。而風險管理除了監控日常營運的風險之外,也必須有更全面的發現風險、處理風險、利用風險的機制,才能對於風險有更佳的應對方式。 本研究為針對國內證券商,其現行之風險管理制度主要以遵循政府法規為主,而政府法規主要就業務上常面臨之風險訂定監測與管理機制。在面臨現今金融環境改變與商品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可能不足以全面性的管理風險,而需做調整與改進。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從證券商環境與風險管理制度,找出現行風險管理制度未能顧及之風險,並提供更全面性的企業風險管理架構,使得未來證券商對其面臨之風險能有更好的掌握,也可使證券商將其風險管理與其企業目標加以連結。 本研究從瞭解證券商的經營發展方式與風險管理制度,發現證券商風險管理制度未能有系統的管理公司策略上的風險,且公司風險管理未能與公司目標結合。除了對其不足之處提供建議外,也由外國投資銀行的成功經驗,提供其在制度與文化上可行的方向,使公司風險管理制度能更有效。 / The industry of investment bank had a significant change during 2007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2008financial crisis . Three of the five biggest Wall Street investment banks, Merrill Lynch, Lehman Brothers, and Bear Stern were merged by others or went bankrupt; Goldman Sachs and Morgan Stanley suffered lower profit margin and transformed themselves into bank holding company . In the crisis , we can find that risk management has a great impact on investment bank’s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 Apart from daily risk management, investment banks need to have a mechanism that monitors, tackles with, and exploit all aspects of risk. It’s a better way to respond to risk. This research is a study of a security firms in Taiwan, and its risk management mainly follows the government rule that manage some specific operation risk. It may not sufficient to manage all aspects of risk and need to adjustment. The main issue of the research is from the security firms’ current risk management mechanism, find the risk it has not covered, and suggest the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structure to supplement the current mechanism. The research studies the oper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 of that security company, and discovers that the current mechanism do not manage the strategy risk and link the objective of company to risk management . In addition to advices on the insufficiency, this research also suggests some experiences from foreign investment banks on the system and the culture which let risk management be more effective.
43

我國政風機構行銷策略之研究

陳范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國際透明組織、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或其他世界知名之研究機構所作之調查及研究,我國在貪腐印象指數、國家廉潔程度或全球競爭力排名,名次均中等,屬中度廉潔國家,政府在推動防貪過程似乎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更加顯示政風機構在機關角色功能的發揮必須往前邁進,而推動政風業務行銷則是基礎的第一步。 本文重點,除透過非營利事業機構行銷理論之文獻探討,比較亞洲華人社會廉政機構成功之防、肅貪經驗及行銷策略,並藉由深度訪談,以瞭解當前我國政風機構之行銷策略取向,及獲悉具體可行之政風機構行銷策略。 本文提出行銷政風業務的策略包含:(一)機關內部行銷策略:提昇政風人員形象、積極建立信賴感、干預行政柔性化、與首長或同仁建立私誼、走動式管理與服務、參與機關活動、協助推動臨界業務、政風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品操和道德。(二)機關外部行銷策略:建立政風機構識別系統、網路服務宣導、多角化蒐集資訊、媒體行銷、學校教育紮根、鼓勵民眾參與反貪行列、統籌宣導經費善為行銷、強化端正政風行動方案之執行、整合資源加強地區政風業務聯繫中心運作等。另建議應有之其他配套措施含:成立專責廉政機構、建構陽光法案體系及增訂財產來源不明罪。 關鍵字:政風機構、行銷、行銷策略、政風業務績效。 /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by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other world well-known institutes, Taiwan is rated as mediocre government in terms of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Therefore,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preventing corruption.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are regard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government ethics 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not only refers to non-profit marketing theories but also compar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sian society in preventing and sweeping corrup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Also,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positioning of marketing strategy in our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today and gain feasible marketing strategy. This study finds out two aspects in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First of all, inner organ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consist of: promoting the image of 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s, building up the sense of reliability, developing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incipal and colleagues, managing and serving by going around, participating activitie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ethics morals. Secondly, outer organ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inclu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on-line service, various information-collecting, media marketing, school education, increasing anti-corruption awareness, making an overall plan for publication money,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reinforce the 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Ethics Affairs Connecting Center, etc.. In addi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measurement on establishing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 setting up sun-law system, and setting up the law for convicting civil servants of unaccounted-for property.
44

李賀近體詩韻律風格研究 / The Study On the Linguistic Style of Li He's Regulated Verse

韋凌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李賀詩風以「奇詭穠麗」著稱,以其在語言的改造、意象的連結、意境的創造上都展現 了高度的藝術技巧。歷來的研究也多聚焦在這些層面上,對於李賀的韻律表現少有著墨;關 於李賀樂府、古詩的研究甚多,近體詩卻常被忽略。李賀近體詩數量不多,然其韻律層次豐 富綿密,聲音表現平衡和美,李賀在近體韻律上亦苦心雕琢,自成風采。 本論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範圍、方法,以及前人研究的成果; 第二到五章分別就頭韻、韻母、聲調及聲音重複四個層面描述、分析並詮釋李賀的韻律表現;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研究成果,並綜合聲、韻、調的韻律,立體呈現李賀詩歌的朗誦效果, 最後提出研究檢討與展望。李賀的韻律特色歸結如下: 頭韻的部分,李賀善用頭韻縱向地連串句子,使句與句之間出現交疊連綿的呼應音效, 筆者稱之為連環相諧。連環相諧所呈現的音韻表現是整體性的,是連繫句與句、聯與聯的網 狀韻律,使得詩歌的音韻結構更為緊密,更具節奏感,更具音樂性。其次,李賀頭韻以舌根 音相諧為主要的旋律,雖說目前研究的唐、宋詩人的頭韻皆以舌根音為主,然而在李賀刻意 的編排下,舌根音在頭韻中佔了一半以上的比例,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韻母的部分討論了用韻情形、句中韻及韻尾韻律,李賀韻部通押情形與《廣韻》有所出 入,此應為語音流變及方音所致,並非如前人所說的「用古韻」。李賀慣用響亮的韻部押韻, 如「東、冬、鍾、江」與「歌、戈、麻、佳」,與楊文雄提出的古體「選韻務求沉啞」大相 逕庭,蓋楊氏以聲情論用韻,以李賀坎坷故用韻沉啞,實則李賀用韻響亮的亦有幽憤之作, 故以聲情論韻是相當不妥的。其次,李賀五言近體超過一半以上首句入韻,不同於王力提出 的「五言詩以不入韻為正例」,尤其是五律,超過六成的比例。五言詩首句入韻,一方面使 押韻的節奏更為緊湊,一方面也使十 一韻的節奏變得更活潑。在句中韻的部分,李賀多用 音值相近(同)聲調不同的韻母,做一句中橫向的呼應,五、七言詩皆以一句兩個音節呼應 為主,然而七言詩有一句兩組的句中韻,且兩組在音效上呈現對比。韻尾韻律的部分,韻尾 多在重要音節上形成相諧,以響亮的陽聲韻為主,且多安排入聲韻調音,形成鼻音綿長與塞 音促止的對比交錯音效。 聲調部分,李賀多有出句句腳連續同聲調的情形,這些連續同聲調的句腳與詩歌的意義 段落多可相合。可見這是李賀刻意的安排,使聲音與詩意形成緊密的呼應。再者,入聲的運 用上,單一詩句中入聲多安排於中間音節,形成「長—短—長」的交錯迴環韻律的。一首詩 中,在首 或末 隔句安排入聲,形成句首或句末長短交錯的結構韻律。此外,還有一種特 殊的結構韻律,即在三句中,以層遞的方式安置入聲的位置,使三句入聲前後的長音個數呈 現遞增或遞減的韻律表現,筆者稱之為層遞韻律。 聲音重複的探討分為疊 、雙聲與疊韻,其中雙聲表現最為突出,且多為合成詞,可知 李賀不僅「使用」雙聲,更是「創造」雙聲。另外還有很多相鄰兩 的雙聲現象,這是利用 雙聲的重複音效,連綴了兩個音組,形成頂真連綴的韻律。疊 、疊韻則多出現在韻腳上, 使得韻的音響在預期的規律中提前出現,讓整齊的近體句式產生長短句的節奏。李賀重複音 響的詩例不多,對應形式極為豐富,說明了李賀安排重複音響的技巧是相當純熟多元的。 李賀詩韻律手法多元,呼應綿密,音調和美,如此的聲音表現並非信手走筆,自然天成, 乃是詩人精心錘鍊,將層層的韻律巧妙地交疊築構而成,展現出的高度藝術技巧。
45

科技產業外匯風險管理與交易策略之個案研究 / A Case Study of Foreign Exchange Risk Management and Trading Strateg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

吳俞萱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是海島國家,地狹人稠,天然資源匱乏,國內市場小,經濟仰賴大量貿易及出口成長。對進出口相關產業而言,各項貿易活動與匯率波動之間原本就存在緊密的連結,隨著全球化的腳步,跨國企業日益增多,企業間交易也愈見複雜,該如何面對變化劇烈的國際政經局勢,有效掌控匯率劇烈變動造成的損益波動? 匯率風險指對因匯率變動對企業營運現金流量和獲利能力產生波動的風險,不只影響財務報告上的獲利能力,也影響到資本市場對公司的評價。然而,匯率操作宛如兩面刃,會賺也會賠。為了創造公司的最大價值,有時必需在報酬與風險中取得平衡,控制風險在企業可承受範圍內,視市況適度地調整曝險比例,避免過度曝險或避險,造成企業損失或喪失獲利的機會。 近年來全球利率走低,國際間政經風險升高,台灣穩定的貨幣、自由流動的市場以及股市的高殖利率常常成為資金潮中的最佳避風港。加上美國拋出匯率操縱國議題,央行管理浮動匯率制度受到嚴格的考驗,企業匯率風險控制能力也受到極大的挑戰。本文將透過了解匯率的成因及影響因子來了解匯率風險與應採取的避險策略,期望以建立風險預警及控管機制,透過制度化的規劃執行、後續檢討,來達成企業控制匯率風險與平穩損益的目的。 面對日益加劇的匯率波動風險,可藉由「交易前需評估市場匯率風險,對企業可承受的範圍進行模擬。預先提供最適避險比率及選擇適當的避險工具。交易執行後,定期評價衍生性金融商品,及其避險有效性,並透過會計帳務及稽核報表等檢視匯兌損益是否受到控制與是否符合公司內外部規定。」流程來檢視、調整所使用的避險工具與策略,讓企業能夠逐漸培養出有良好的風險控制能力。 。
46

多國性企業因匯率風險對策與模式

李顯章, LI, XIAN-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變動的匯率,說明當前世界各國與我國匯率制度的演變,及各種預測匯率的方 法。 第三章多國性企業的外匯風險,將外匯風險分成:交易性風險、折算性風險與經濟性 風險。 第四章多國性企業因應匯率風險的對策,本文提出避免交易性風險的對策共有ヾ遠期 外匯市場ゝ貨幣市場ゞ互換交易々資金傳轉時間的提前或延後。避免折算性風險的對 策有ヾ遠期外匯市場ゝ貨幣市場ゞ運用資產負債表々資金傳輸時間的提前或延後。避 免經濟性風險,則須從行銷、生產、財務等策略的多樣化著手。 第五章因應匯率風險的模式,共計運用遠期外匯市場、貨幣市場、資產負債表,信用 互換交易等四個模式。 第六章為本文總結。
47

影響審計固有風險因素之研究

蔡慧娟, CAI,HUI-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幾年來,審計風險再度成為審計文獻上討論之主要課題之一,所不同者,在最近的 討論中,曾有多位學者認為應於原有之 SAS39之風險模型中,加入其他風險要素的考 慮,有些學者甚至將此類風險要素稱之為固有風險,而FASB亦於SAS 47中正式將固有 風險要素併入審計風險模型中。 本研究之目的即在對固有風險作進一步之研究,以探討影響審計固有風險之因素,並 瞭解審計人員對此類風險影響因素之風險認知程度及所採取之行動為主,為達上述之 目的,研究之方向主要分為兩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主要對相關文獻作一整理彙總有關影響審計固有風險之因素,並依此選擇所 需之固有風險指標,最後,建立研究所需之模型。第二部分為實證部分,本部分主要 依所建立之研究模型設計所需之問卷,其結果分析可分為下列兩個階段: (1) 確認所選訂之各風險指標之風險性。 (2) 確認審計人員對所選訂之風險指標之風險認知程度及其對所認知之風險所採取之 行動。 在第一步驟中,除以平均數排列各風險指標之風險性外,並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將風險 指標歸為幾類因子,而在第二步驟中,則依前一步驟所作之因素分析結果,檢定審計 人員對各類因子之風險認知程度是否具顯著差異,並同時檢定固有風險之風險評估結 果與審計深度之關聯性。 最後,本研究將依分析所得之結果對現況作說明,並提出建議。
48

金融機構流動性危機之挑戰與因應

黃銘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流動性危機的風險是金融機構主要的核心風險,如何避免發生流動性 危機這是風險管理的新趨勢。風險管理文化必須是由上而下才能有效建 立,獨立於業務指揮體系,建立一條獨立的報表呈核機制,以有效地與 各單位及決策高層溝通,風險管理的職責從董事會到基層的業務單位都 應參與,董事會對公司經營負最終責任。 系統性金融危機的發生是一連串的擠兌,造成金融機構倒閉的連鎖效 應,使金融支付體系紊亂,危及信用秩序、清算功能與金融安定,甚至 影響經濟的健全發展,這時需政府出面穩定金融秩序。安全網涵括健全 金融法規與監理、保障補償制度、資金最後融通者及系統安全機制。 金融集團監理的基礎財務報表合併有國內外銀行、證券、保險與相 關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及資產負債表外部位,視同單一營業主體,進 行跨國的合併、透明和聯合監理,這是金融監理改革新趨勢。 金融機構要瞭解金融商品的風險屬性,不懂的商品不賣、不投資,不 了解的公司行業不予授信。銀行家應悉心維護顧客品質,迴歸傳統核心 業務,重視信譽和客戶的價值。金融機構需嚴肅面對此一議題,此波國 際金融危機還視下,才能跨足國際與歐美先進金融機構競爭,這是我國 金融發展的新契機。
49

政治風險管理及因應策略之研究 / Political Risk Managemenet and Respondent Strategies

林怡宏, Lin, Yi-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比較利益法則下的國際分工與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使得企業全球化已是一不可避免的趨勢。企業從事海外活動時,對企業在當地營運有最直接影響者,首推「政治風險」。事實上,政治風險的重要性,正隨著國際事件的不斷發生與企業走向國際化而日形重要。台灣的政治地位非常敏感,我國廠商有部份的海外投資活動因而受到影響,然國內對政治風險議題之研究尚不多見,因此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之方式,將廠商面臨政治風險時之管理及因應策略作一較深入之探討,以期能針對政治風險管理提出「通用型」及「專用型策略」,供企業從事海外投資活動時之參考。   本研究之發現如下:   (一)企業界對「政治風險」的觀念,多數似乎仍侷限於與政治及政策變動有關之議題,而未將社會情勢及國際關係包含進去。   (二)企業對「政治風險」的看法,仍以負面影響為主,未考慮到其對企業可能帶來之正面效益。   (三)「價值鏈的切割」、「設立隔絕機制來阻絕風險」等之細部作法,以往的文獻尚未提及,但此舉卻可有效地管理政治風險。此外尚有一些細部作法,均可提供有意從事海外投資活動之廠商作參考。   (四)企業會在可承受之範圍內,以降低其他可控制之風險(如經濟性風險、管理風險等),來增加其因應政治風險之餘裕能力,並藉此降低總風險。   (五)本研究亦發現,國際關係對投資目標國的選擇有重大影響,且不僅止於母公司所在之母國、子公司所在之地主國的國際關係,事實上,銷售目標國與生產國之關係亦有顯著的影響。   (六)在個案訪談過程中,可發現業界對政治風險課題的關注程度,顯然仍較其他功能性政策(如行銷、生產、財務等)為低。一方面固然由於政治風險屬新興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於台灣企業國際化程度尚不深,而缺乏處理政治風險之經驗所致。   (七)政治風險之因應策略,若依廠商進入投資前與進入投資後來區分.可分為以下兩大類:(1)進入前策略:包括「慎選投資地點」、「投保政治險」、「調整進入策略」等;(2)進入後策略:包括「收集資訊」、「遵循當地法令」、「塑造企業形象」、「建立網路關係」、「保持政治中立」、「聘請當地人參與董事會」及「不斷引進新技術/新產品」等。   (八)若將政治風險的因應策略按「通用型」及「專用型」區分,則可區分如下:(1)通用型策略:包括「階段性投資」、「分散投資地點」、「慎選投資地區」、「降低其他風險」、「抵定應變計劃」、「本土化」,及「投保政治險」;(2)專用型策略:包括「建立網路關係」、「租賃廠房」、「建立隔絕機制」、「以夷制夷」、「與當地企業/政府合資」、「慎選外派員工」、「預設備用產能」、「價值鏈的切割」,及「增強企業本身議價力」等。
50

台灣離岸風力發電之發展模式-苗栗示範風場個案研究 / Offshore wind energy developing model in Taiwan-case study of formosa 1 offshore wind farm

陳慶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綠能產業是政府六大新興產業的其中一塊,不僅期望解決台灣能源匱乏、 傳統發電設備老舊、能源過度依賴進口的問題,也期望能透過自組產業鏈,創 造經濟價值、就業機會,甚至能將相關技術出口,其中離岸風力發電是綠能產 業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台灣海峽有多個據點被知名的風能觀測機構評選為全球 最佳的離岸風場,極具開發潛力,然而,台灣的工程技術尚未達到足以自主開 發離岸風力發電的水準,再加上離岸風力發電的高期初成本、高風險特性,使 許多台灣廠商資金難以到位,工程進度延宕,進而喪失政府提供之補助。 台灣政府針對離岸風力發電所採取之補助方式為躉售電價法,以高於一般 電價的價格收購離岸風電,增加廠商投資誘因,而本個案即就目前唯一已如期 裝置離岸風力發電機之苗栗風場做個案探討,比較國內外廠商在經營此示範風 場上之淨現值及內部報酬率,並以敏感度分析找出包括:期初成本、保修成 本、躉售電價、容量因子…等變數變動的情況下,國內外廠商之獲利能力,並 提出現行政策的盲點以及可能的改進方式,例如:電價的調整、產業自主的必 要性、政策目標的優先順序…等。

Page generated in 0.02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