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23
  • 771
  • 52
  • 12
  • 2
  • Tagged with
  • 837
  • 254
  • 236
  • 227
  • 219
  • 203
  • 196
  • 179
  • 176
  • 160
  • 150
  • 140
  • 125
  • 119
  • 11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01

投資者有限關注與股價表現及投資者行為異質性 / The performance of stock price and investor heterogeneity with investor attention.

鄭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傳統的投資者有限關注度對於股價影響的研究中,往往都採取極端收益率、異常成交量等市場指標作為投資者關注度的代理變量。隨著網絡科技的發展,搜索引擎和財經網站的數據更直觀、即時、準確地反應了投資者關注度的變化。本文用和訊網股票關注度作為衡量投資者關注度的代理變量,實證檢驗了和訊網股票關注度所帶來的投資者異質性以及和創業板股價的聯繫。本文的實證結論主要有以下幾點:1.和訊網股票關注度比市場指標為代表的投資者關注度的代理變量更及時地反應投資者的注意力的分佈。2.小額投資者受關注度影響持續淨買入,而大額投資者則在關注度高的期間大量賣出以套利。3.投資者有限關注度對股價當期起正向的壓力,之後迅速反轉。4.在創業板市場上的高轉送(high stock dividends)事件期的股價反轉現象受關注度驅動。 / In the traditional studies of investor attention,scholars often use indirect proxies of investor attention .such as extreme return,trading volume and price limi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the measures of investor attention from search engine and financial web are more direct ,immediate and accurate.this paper use the measure of investor attention from hexun web to test if investor attention links with investor heterogeneity and GEM stock performance.We find that:1. hexun investor attention captures investor attention in a more timely fashion than the other proxies of investor attention. 2. Retail investors are likely to be net buyers of attention-grabbing stock continuously while large investors keep selling. 3. The investor attention brings the positive pressure to current stock price, and then quickly reverses. 4. The stock price reversal in the period of high stock dividends event is driven by the investor attention.
402

新上市公司首次盈餘宣告與股價關連性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

蔡惠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即在驗證新上市之資訊電子業公司在其首次盈餘宣告事件發生時,是否會造成投資人的異常反應,而使得其股價有異常報酬的表現,又其盈餘表現是否與投資人的反應和其股價表現有正向的關係。 本研究主要是以資本資產定價模式(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所衍生出之市場模式(Market Model)作為模型,並以最小平方法為估計式進行實證分析,以日報酬率進行平均異常報酬與累積平均異常報酬率之分析與檢定。 本研究根據這些新上市資訊電子業公司的年度盈餘表現,將58家資訊電子業新上市之樣本公司分為三大部分,並以此三大部分為基礎,來進行實證研究,以驗證本研究推論。 根據本研究的實證分析結果,本研究發現以下現象: 1.對新上市之資訊電子業公司而言,在其實際盈餘優於預期盈餘時,投資人的確會對其盈餘表現有正面的評價,而其股價的確有顯著正的平均異常報酬率。 2.對新上市之資訊電子業公司而言,在其實際盈餘等同於預期盈餘的情況下,投資人對於其盈餘表現並不會有異常的反應,而其股價表現不具有顯著的平均異常報酬的現象。 3.當新上市資訊電子業公司在其實際盈餘劣於預期盈餘時,投資人會將其不佳的盈餘表現視為是短期現象,並仍看好其未來的成長潛力,故抵銷掉盈餘表現不佳所帶來的負面衝擊,所以其股價並不具有負的平均異常報酬率的表現。
403

台灣證券市場之限價單的研究

詹宜潔, Chain, Yi-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研究主題是探討影響台灣投資人使用限價單投資策略的影響因素為何。與歷史文獻不同的是,本研究直接以限價單量的變化來作為應變數,且使用86年台灣證券交易所之市場微資料中之台灣積體電路之資料作為實證來源。 根據文獻間接指出,影響投資人之獲利狀況而可能導致其偏好使用限價單的影響因素有買賣價差之大小,成交量之多寡,投資人士是否具有資訊,與股價波動率大小等等。而根據本研究之實證顯示,限價單量之變化隨著委託時間而呈現遞減的現象,尤其在開盤前的三十分鐘之內達到最大。且本研究發現資料顯示一月份的限價單量相對較大,這可能是由於當年一月份之成交量相對較低的緣故。 至於影響投資人使用限價單之因素方面,實證顯示買賣價差,成交量之大小以及股價波動率與限價單的變化關係密切,且在本研究的模型中,對於限價單量之變化之解釋力高達60%。而在第二部分之實證中顯示,市場上幾乎有90%的限價單量來自散戶,但法人(不包含自營商)的下單行為中卻以限價單居多。不論是法人或散戶皆有出現限價單量隨委託時間而遞減的狀況,而一月份限價單量較多的現象再法人中卻不明顯。 最後,本研究之模型可解釋散戶限價單量變化之情形,但是對於法人之限價單量變化之解釋力卻非常低,這或許是由於法人受到法規的限制無法完全以獲利大小出發點來進行下單行為。
404

股價指數期貨的推出對股市星期效應的影響-以歐洲與台灣為例

林泔薇, Lin, Kan-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Cross在1973年提出股票市場具有星期效應(Day-of-the-week-effect)之後,開啟了學者在這個研究領域一連串的研究及探討,過程中金融市場經歷了國際化、法規制度的鬆綁與解禁、交易技術複雜化、交易電子化及衍生性商品的推出等事件,使得整個市場結構產生了極大的變化。正因如此,星期效應也有了轉變,根據Kamara(1997)及Hiraki,Maberly, and Taube(1998)的研究發現,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交易後,原先存在的星期效應開始產生轉變,這樣有趣的發現激發出本研究的研究動機。基於研究動機,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在股價指數期貨推出後,股票市場的報酬型態是否產生變化。本研究以歐洲五國(英、德、法、瑞士、荷蘭)及台灣市場為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敘述統計、虛擬變數所建立的星期效應模型及SUR(Seemingly Unrelated Regressions)來驗證股價指數期貨對市場星期效應的影響。研究期間在歐洲市場部分乃自1980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21日止;在台灣市場部分則是從1993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選取每天收盤時的指數作為樣本資料,資料來源為教育部aremos資料庫及台灣經濟新報。 本研究驗證結果發現: 1. 歐洲五國有相對應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上交易的指數,在期貨交易後原先存在於市場上的週一效應消失。至於無相對應股價指數期貨於市場上交易的指數,在期貨交易後除了英國之外,其餘四國的週一、週二效應皆於市場上消失。由此可知,期貨交易促使市場的報酬型態產生變化。 2. 使用SUR來考量歐洲各國股市相互影響下的星期效應發現,結果除了係數略為不同外,星期各日所呈現的型態基本上與沒有考量相互關係前的結果大同小異。 3. 台灣市場在摩根台股指數期貨交易前存在的週二效應,於交易後的期間轉變為週一、週二效應同時存在;而在台灣期交所推出台股指數期貨之後,台灣市場的週二效應正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週一效應。期貨交易對市場星期效應的影響再度獲得證明。
405

股權結構對公司公開舉債與銀行借款影響之研究

陳姿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對其公開舉債與銀行借款餘額之影響。其著眼點乃在於過去關於公司公開舉債與銀行借款決策的相關研究,大多以資訊不對稱的觀點來分析上市公司如何決定其舉債來源,鮮少針對內部人對控制權的考量對公司舉債決策的影響。因此,本研究除了考量影響舉債決策的資訊不對稱成本與發行成本外,並將不同的股權結構變數納入模型中,嘗試分析不同的股權結構變數與公司舉債決策間是否具關聯性。 本研究採用四個股權結構變數:董監持股比率、內部人持股比率、非關係企業法人持股比率以及家族因素,分別驗證其對公司直接與間接舉債決策的影響,實證結果發現: 1.董監事持股比率、內部人持股比率與銀行借款比率成負向關係,與公開舉債比率成正向關係。內部人為了維持其控制權的優勢,避免將公司內部資訊透露給外部人,在選擇其舉債來源時,會傾向於採取監督機制相對較弱的公開舉債方式,而避免向銀行借款,藉此降低銀行的監督制衡力量。 2.考量內部人與董監事持股後,家族公司與否對公司舉債方式的選擇沒有影響力。顯示內部人持股與董監事持股已能完整表達股權結構對公司舉債決策的影響,家族公司對控制權維持的態度與其他公司無異。 3.非關係企業法人持股率與銀行借款比率成負向關係,與公開舉債比率成不顯著的負向關係。由於機構投資人的專業知識較一般散戶投資人高,對於公司的監督機制也較強,因此,機構投資人持股比率高的公司,其經營者基於維持控制權的考量,會傾向減少銀行借款,以避免另一股監督力量介入公司經營。 4.其他控制變數: (1)代表成長機會的營收成長率、與銀行借款比率成正向關係,顯示因資訊不對稱所產生的負債代理成本愈高的公司,傾向於向銀行借款以降低其成本。 (2)固定資產比率與銀行借款比率成正相關,與公開舉債比率成負相關。由於固定資產比率可代表資產清算價值,以及公司產生資產替代的代理變數,實證結果顯示清算效率的考量大於資產替代可能性的考量。 (3)資產規模與公開舉債比率成正相關。發行成本具有規模經濟的特性,故規模愈大的公司愈會傾向於公開舉債。
406

台灣地區上市公司股票評價模式之研究-以機電業為例

邱建欽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為探討影響機電業成長的因素,並比較各種評價方法預測誤差的程度,以找出對機電業而言,預測能力較佳的股票評價模式,以做為投資人評估股價及買賣決策之參考。 本研究以台灣地區於88年底前上市之22家機電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以民國81年至民國88年為模式建立期,並以民國89年至民國92年為模式預測期,以相關分析、逐步迴歸分析、Theil's U值及銷售額百分比法做為研究方法。 從逐步迴歸分析中得知,本國經濟成長率(E1)、美元兌台幣匯率(E8)、日元兌台幣匯率(E9)及淨值報酬率(X2)為影響銷售額成長率之主要因素,成長模式之相關係數高達0.87,解釋銷售額成長率(Y)的能力為0.76。所建立之機電業銷售額成長模式為:Y=-149.2+5.88E1+314.18E9+1.45E8+1.46X2。 根據相關理論得知,股票評價模式可分為:資產價值評價法、現金流量法、市場法及市場比較法、選擇權定價法等四類。由於資產價值評價法較適用於即將結束營業的公司,而折現現金流量法中的股利評價模式並不適用於以股票股利為主之上市公司,故在實證部分中選擇了現金流量折現法、會計盈餘折現法、本益比法、市價╱帳面價值法、市價╱銷售額法及選擇權定價法等六個評價模式。從預測績效指標Theil's U值中可發現,市價╱帳面價值法為最佳的預測模式,其U值為0.452937,其次為市價╱銷售額法,其U值為0.651458,而會計盈餘折現法則為最差之預測模式,其U值為3.642411。在本研究最後則分別以亞力電機、楊鐵工廠、元富鋁業及士林電機為例,分析其實質價值,以做為投資者買賣股票之參考。
407

台灣股票市場個股與產業動量投資策略之實證研究 / 顏錫銘

洪胤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近年來股市的蓬勃發展,各種投資策略亦隨之孕育而生,投資策略不外乎消息面、基本面與技術面的研究,其中技術面分析最常應用於短期投資策略。在技術分析的領域中,反向投資策略與動量投資策略,是近年來普遍被應用的投資策略,這兩種恰好相反的投資策略,在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投資時間點與投資期間,各具有其存在的價值。 本研究參考Moskowitze & Grinblatt(1999)所提出的產業動量投資策略,配合著國內投資人喜愛短線操作的習性,以傳統動量投資策略為基礎,加入產業類股的考量,分別設計出短期各種投資策略,探討在民國84年初至88年底間,這些投資策略的可行性,並根據實證結果,提出投資策略建議。 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 1. 台灣股票市場在短期,產業動量投資策略優於個股動量投資策略,顯示在短期產業動量效果存在,這項結果和許多國外實證結果相同。 2. 台灣股票市場在極短期,產業動量投資策略並無法獲利,而個股動量投資策略則能獲得明顯報酬。 3. 將大盤漲跌納入權變因素所形成的混合投資策略,在短期並無法提高個股或產業動量投資策略的獲利,但在極短期,個股或產業混合投資策略皆能提高獲利。 4. 若將目前台灣股市中股票交易的相關投資成本納入考量,在本研究所提出投資策略中,在短期,產業動量投資策略仍可獲得異常利潤,在極短期,則沒有投資策略仍有獲利的現象。顯示過於短期的投資策略,會因頻繁的買賣動作,伴隨著過高的交易成本,最後侵蝕原本投資策略的獲利。
408

股市發展與經濟成長 /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賴龍興, Lai, Lung-Hs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股市發展是否影響長期經濟成長?本研究以Levine(1991)的內生成長模型作為實證分析之理論依據,股票市場的出現可以消弭流動性風險與生產性風險對個人投資決策的負面影響,進而促進經濟體的成長。我們採取一般成長文獻所最常使用之跨國橫斷面迴歸方式,分析52國1985-1997的平均股市與社會經濟資料,以法系與法律環境做為工具變數,來捕捉股市發展之外生部分對經濟成長的影響。實證結果如下:1.整體而言股市發展的確顯著促進了一國的經濟成長,而影響成長的主要管道則為資本成長。2.對於先進工業化國家而言,我們無法證明其股票市場對於經濟成長具有影響力。3.相反的,對開發中國家而言,股票市場則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促進經濟的成長,對於資本成長與要素生產力成長也有顯著的提升。4.股市與私人儲蓄之間的關係則較為模糊,雖然實證結果隱約透露,對開發中國家而言,發展股市有助於提升私人儲蓄,但我們無法找到統計上顯著強固的證據來加以支持。5.法律因子對於各國股市發展差異所具有的顯著解釋能力給予我們一個啟示:倘若一國的法律對於股東權益的保障越好,執行法律的品質與效率越高,那麼一國將會擁有一個功能完善與發展良好的股票市場,進而對其經濟成長有所助益。 / Do well-developed stock markets promote long-run economic growth? This study evaluates the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vel of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i) economic growth, (ii) physical capital accumulation, (iii)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and (iv) private saving rate. By using a pure cross-country instrumental variable estimator to extract the exogenous component of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we find that (1)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measured by liquidity)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and physical capital growth; (2) the links between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both productivity growth and private saving rates are tenuous; (3) for the developing sub-sample, the growth-promoting effect is as strong as with the full sample; for the developed sub-sample, however, this effect is at best very weak; and (4) legal reforms that strengthen shareholder rights and contract enforcement can boost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therefore accelerate economic growth.
409

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之評價與分析

黃淑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股價指數連動債券是指本金或者利息支付的金額,與特定時間內某一個特定標的指數,如股價指數、股票價格等的漲跌有直接相關的債券。股價指數連動債券投資人,可以藉由購買這項產品得到固定收益,並且可以享受股票市場蓬勃發展的好處,增加投資報酬。在國外的金融市場,指數連動商品已經行之多年,國內未來指數連動商品有其發展之重要性與趨勢,對於此類商品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去(88)年1月,台灣茂矽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發行股價指數連動債券(以下稱為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本文以此公司債為研究對象,分析其產品特性、評價以及風險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1.在本文參數設定下,面額100,000元之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其模擬價值為98936.9,溢價1063.1,可將之視為創新價值以及交易成本的節省,利率加碼部份的價值為2026.9,占整個利息支付價值約10.12%。 2.敏感度分析結果:股價指數波動度對隱含選擇權價值影響較大,長期利率水準以及風險貼水加碼的高低對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價值影響較大。 3.發行條款中,以「利率上限」條款對茂矽指數連動公司債價值影響最大,變動將近40%。 4.風險值衡量結果95%風險值為1417.2,報酬率為-1.43%;99%風險值為1832.82,報酬率為-1.85%。 茂矽股價指數連動公司債是台灣首次發行的指數連動型債券,指數連動債券在各種條款的設計上,十分具有彈性,可以搭配不同的選擇權,以滿足投資人與發行人的需求,所以未來仍然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說是相當具有潛力的金融商品,對於國內公司債市場的發展,有一正面的幫助。
410

金融控股公司架構下金融監理制度之研究

陳盈達, Chen, Yin T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各國金融機構為提昇競爭力,多採異業併購方式拓展其經營領域,再加上電子資訊技術不斷創新,金融集團推出銀行、證券、保險等綜合產品已蔚為風潮,美日等國為配合業者金融現代化發展動向,皆已容許其金融機構採行控股公司模式經營。而我國金融跨業經營型態,除各金融機構本身內部設立部門兼營其他金融業務外,並得依各業別法或其授權規定以轉投資子公司型態經營,因此金控法實施前實際上同時經營銀行、證券、保險中二種專業以上之金融集團已有二十家,政府為利金融業因應當前環境的轉變及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競爭壓力,期使金融機構透過經濟規模之提高,發揮經營綜效,協助業者因應國際經營潮流,乃立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並自九十年十一月一日起實施。   金融控股公司法的實施,雖然協助金融機構透過經濟規模的提高,發揮經營綜效,以因應國際經營潮流,但金控公司並非是金融業經營之唯一選擇,也不是所有金融業都適合轉型為金控公司,資產規模不夠大、市場佔有率有限或是不具互補性之異業結盟而成立金控公司,只是疊床架屋,讓經營效率更加低落罷了。另一方面,金控公司之成立並無法改善目前我國各金融機構嚴重之呆帳問題,金融體系高達1.2兆的逾期放款,更不會在財政部從寬核發金控公司執照後憑空消失。   近年來,國內陸續爆發多起金融弊案,反應出金融監理效率不彰之事實,再加上國內及國際經濟景氣之衰退,隨時都有引發金融危機與風暴之可能,因此,如何強化金融監理效能,建立金融市場之安定與秩序,實為當前金融革新之重要工作。尤其隨著金融環境之迅速變遷,金融集團之迅速興起以及金融商品日漸複雜之際,如何調整金融監理架構及強化監理效能,實為當前政府所面臨之極大挑戰。目前財政部積極規劃合併監理制度,逐步走向金融監理一元化的目標。整體金融監理制度一元化包括對於金融、證券、期貨及保險業之聯合監督管理。規劃將於行政院下設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讓委員會合併現行財政部金融局、保險司、證券暨期貨管理委員會、中央銀行金檢處及中央存保公司檢查處之金檢權,為一具備獨立金融、保險、證券及期貨之監督管理組織。   雖然金融監理委員會的成立確實解決了部分現行監理制度之缺失,然而,依照本文研究,新的制度仍將面臨許多新的挑戰,例如,仍未順應潮流採行功能性監理、監理政策與監理法規可能發生整而未合之情形、金控公司系統風險難以量化、監理難度不斷升高以及專業人才培育不易等諸多問題。因此,本文對我國未來監理制度提出下列建言:   1.貫徹金融監理一元化之理想。   2.金融監理技術之提升。   3.監理政策及監理法規應整合。   4.果斷整頓問題金融機構。   5.強化金融業者自律功能。   6.金融監理應秉持重要性原則。   7.建立金融機構資料申報中心。   8.建立金融機構強制退出市場機制。   9.落實資訊揭露制度,加強市場制裁與監督功能。   10.紓困救急也要整頓改革。   11.專業獨立之金融管理。   12.培育優秀監理人才。   13.金控法匆促立法,尚待隨時補充規範。   14.審慎處理基層金融問題。   15.金控法實施後,存保公司風險大增,卻角色定位未明。   在金融體系快速自由化的過程中,我們深信,唯有堅持強化監理能力的原則與果斷執法的決心,才能真正防範金融危機的發生。

Page generated in 0.01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