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63
  • 996
  • 277
  • 62
  • 22
  • 11
  • 3
  • 2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377
  • 337
  • 259
  • 224
  • 218
  • 200
  • 185
  • 176
  • 168
  • 168
  • 164
  • 155
  • 150
  • 141
  • 12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通貨替代,公共支出與匯率的動態調整

陳政郎, CHEN, ZHENG-L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1973年以後,各主要工業國家紛紛改採浮動匯率,因此匯率的決定與調整便成 為國際金融領域裡,廣受注意的研究課題,而由實際資料得知:短期匯率變動常超過 長期均衡水準,故學者紛紛提出理論試圖解釋此一現象;而這些模型在探討此類問題 ,除少數例外均甚少涉及通貨替代,然社會大眾為了交易,預防,投機動機,或多或 少都有保有通貨多元化的傾向,故吾人有必要研究在通貨替代下,匯率是如何進行調 整。 本文將建立一個雙元通貨-完全預期-浮動匯率的小國開放經濟模型,藉以研究不同 的政策(包含通貨膨脹與政府支出增加)對於國內物價。匯率以及外匯存量的衝擊效 果與長期影響,進而探討這些變數的動態調整路徑。在分析的過程中發現影響貨幣中 立與否的關鍵因素是通貨替代的程度,而此又與匯率的動態調整息息相關,如果貨幣 是中立,則短期間匯率有調整過度的現象;若貨幣非中立,則各種結果皆有可能,若 政府部門支出增加是花費在貿易財或非貿易財上,對於一匯率的影響,則須視兩種財 貨的生產替代彈性而定,本文的實際政策涵意為,一個被過度扭曲,致使幣值過份低 估(即匯率過分高估)的經濟體系,有必要擴大公共部門的支出,以糾正失此項偏失 。
62

元曲小令譜別體例釋

黃炫國, HUANG, XUAN-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之目的在了解小令之格式,以便嘗試創製小令,共分一冊,九萬餘言,茲 概述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分二節,第一節略述研究動機、方法與討論範圍,第二節探討令 之特色及種類。 第二章:「小令之格律」共分二節,第一節探討小令之聲律及□律;第二節深討小令 之字怐,其中包括襯字、對偶、務頭之運用。 第三章:「元曲小令譜別體例釋」訂作十個宮調內一百二十餘種牌之元令譜,其製作 方法如下:先收集宜於作小令曲牌之部分元人小令,根據這些小令,逐一勘對,比較 歸納,然後作成定論,除了常用之格(即正體)以外,若干變例亦一起併列,並加以 說明。 第四章:「結論」對本論文研究重點作一總結。
63

宋代詠花詞研究

俞玄穆, YU, XUAN-M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五章,都九萬言。 第一章:緒論。分述詠花詞之義界、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宋代詠花詞之先聲。就宋以前詠花詩、賦、詞作一介紹。 第三章:宋代詠花詞之盛行。就詠花詞盛行之因素作一探究,並概述北宋、南宋,及 宋末元初遺民詠花詞之發展與演變情況;同時選列各期詠花大家數人,舉證以明之。 第四章:宋代詠花詞之研析。就詠花詞之題材、寫物、寄興等表現法,分別闡述之。 第五章:結論。就詠花詞於文學上之價值作一論評。
64

兩宋孟子著述考

趙國雄, ZHAO, GUO-X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考述兩宋有關孟子著作之初步面貌,期能藉此辨章兩宋各學派研究孟子之流 源本末,並可由各家討論孟子仁義、心性、王霸等問題,得以探尋宋代理學之一端。 全文分序例及總論、現存書目考述、亡佚書目考述、結論四章,約十萬言,各章大旨 如下: 一、總論:總述歷代有關孟子著述之情形,略於漢唐,詳於兩宋,而求其影響元明清 者。兩宋之部,則分列學派以述,並及於其間之關係,俾便探究兩宋孟子學術。 二、現存書目考述:不予分類,惟以作者寺代先後排列,就作者、宗旨、內容、評述 、版本(著錄)分項敘述,期能便於學者尋檢。 三、亡佚書目考述:分可輯佚書目及不可輯佚書目二類。可輯佚者,則於後人著作中 搜羅,以補闕失,並予評述。其不可輯佚者,則查考文(集墓誌銘)、史志、方志等 資料,詳其作者,探其孟子著述旨趣,以見其書之大概。惟里氏生平不可考,又無文 集留存,後人亦未述及者,則列目以存,俾為參考。 四、結語:綜述全文,分述兩宋孟子著述之特點並其影響。
65

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之研究

王淳美, WANG, CHUN-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訥文討訥兩漢民間樂府與後人擬作,根據宋郭茂倩所撰樂府詩集為研究範圍。全文 共一冊,約十九萬字,分六章十八節。首章導論,說明民間樂府定義、再從樂府詩集 選出合乎需要標準的兩漢古辭三十九首、由魏至唐之擬作四百零九首為研究對象,並 言及研究方向。第二、三章依擬作與本辭內容之相關程度分類,作個別說明,以為探 討之基礎。第四章探討環境與作者身分對擬作之影響及其擬作特色,茲先分析各代政 、經、文學思潮,再將作者身分區別為帝王、貴族、仕宦、文人、僧徒、婦女分別考 察。第五章作品分析,舉凡從本辭到擬作一包括標題採擇、擬作方式、主題意識之連 想與轉變,與兩者在創作動機、藝術特色、精神風貌之比較等,均納入本章範圍。第 六章結論,總述擬樂府之流變、評價、影響,再從中分析中國敘事、抒情詩之消長, 從以美學、心理學等觀點比較民歌與文人擬作之差異,以總括前說。
66

廣告主購買廣告行為之研究--四個行業為例

駱文益, LUO, WE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五章、二十節,約四萬五千字。第一章為導論又分七節,分別說明廣 告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對國內的廣告研究做一回顧;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 範圍反對象的選取;研究的方法;抽樣的方法及資料來源;本研究所遭受到的限制。 第二章為文獻參考分四節討論,分別說明廣告之功能及廣告主購買廣告之目的;代理 商及媒體在廣告活動中的角色;選擇代理商及媒體所考慮的因素。第三章為資料分析 ,又分五節,分別分析國內四個行業間在廣告動機;選擇代理商及媒體的主要因素及 其間與差異。第四為變數與變數間關係的分析,又分三節,利用因素分析以精簡變數 。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67

山東義和團之研究

陳德漢, CHEN, DE-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十萬字,分六章十二節。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山東義和團興起之 時代背景,按外交、宗教、政治、社會經濟四背景,分四節論述。第三章山東義和團 之源流,探討山東義和團之起源地、起源時間及其組成分子義和拳、大刀會、神拳、 紅燈照、鄉團等組織之源起與變質。第四章山東義和團之宗旨與組織,共分三節,分 述義和團之宗旨、思想、組織及法術。第五、六章兩章則敘述山東義和團之發展。最 後為結論。
68

核子時代中共空權之運用

張嘉中, ZHANG, JIA-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訂名為「核子時代中共空權之運用」,以「中共」為研究的主體,以「空權 」為研究的範圍,希望透過權力研究法而對中共在空權運用的能力基礎及實際的運作 ,做理論上的運作,做理論上的探討。本文共一冊分六章,十五節,約九萬餘言。 第一章:導論。介紹研究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及資料評介,並且提出四項假設 。 第二章:核子時代空權概念及其特質。核子時代「空權」一詞內涵的意義與僅以傳統 航空器主宰空中戰場的時代有了結構上和技術上的改變;本章從空權概念的界定到空 權運用的範圍及特質等給予說明。 第三章:中共空權運用之目標。係從國際政治的角度去探究中共空權運用的目標為何 ,及其如何完成一目標;其中分安全的維護、權力的擴張、威望的追求等三部分。 第四章:中共空權運用之能力。乃探討中共在空權用上所具備的實質和潛在的能力, 並對其空權能力做一客觀的評估。 第五章:個案研究。係以蘇聯做為個案研究的對象,希望透過雙方空權力的比較而能 明顯的分辨出中共在扮演區域性強 角色時,所面臨的困難。 第六章:結論。綜合 分析,對中共空權的運用做一整體的評估。
69

清季江蘇省學會運動之研究( 一八九五∼一九一一)

何思瞇, HE, SI-M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共分六章十三節,約十萬字左右。第一章緒論,論述研究此論文之目的及近 代中國學會運動觀念之由來。第二章江蘇學會運動發展之背景;分三節,主要探討江 蘇省民智之發展、士紳階級的覺醒和外力衝擊與江蘇省學會運動發展之關係。第三章 戊戌時期江蘇省學會運動之發展;分四節,主述上海學會,上海地區學會運動之初起 ,其它地區學會之初起和學會之暫停。第四章庚子以後江蘇省學會運動之發展;分三 節,主述庚子以後學會運動之轉型及其在江蘇省發展的狀況。第五章江蘇省學會運動 的影響與成效;分三節,探討學會運動中領導與學會的關係,其發展在時空上分布之 意義以及江蘇省學會之特色,影響與成效。第六章結論。
70

清代回疆八城城市發展之研究

魏展民, WEI, ZHAN-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一冊,除前言外,計六章二十一節,約十五萬言,係屬歷史社會學之範疇。旨 在探討回疆納入清朝版圖後,其八大城變遷發展之過程與因素,並論及回疆經濟地理 區之特色與整合於全國經濟結構之過程。第一章緒論述破題、界定及研究法;第二章 以時間向度、功能分析法論發展分期;第三、四章以空間向度、區域研究法分別論述 東西四域之歷史背景、自然環境、聚落分布、社會結構、城市型態等外在現象;第五 章以空間向度、系統分析法論政治興革、商業貿易、水利屯田等內在因素,比較各城 發展之異同;第六章結論綜結各章推論,作城市分級、整合過程等論述。

Page generated in 0.018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