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5
  • 51
  • 12
  • 4
  • 1
  • Tagged with
  • 68
  • 68
  • 19
  • 19
  • 19
  • 19
  • 17
  • 17
  • 16
  • 16
  • 12
  • 12
  • 11
  • 11
  • 1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編製移轉訂價報告之研究 - 以個案公司為例

楊潔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際經營環境競爭激列,為提升台灣在國際間之競爭力,稅制之修正與探討,亦為重要之一環。 各國為吸引企業將利潤留在國內,防範跨國企業借移轉定價之安排將利潤留在免稅天堂或稅率較低之國家,紛紛修改稅法,如我國近年制定之移轉訂價、兩稅合一等,強迫企業將利潤留在台灣,我國亦於民國94年12月28日發布營利事業所得稅不合常規交易移轉定價查核準則,須於隔年5月申報所得時,依該查核準則規定方式自行調整並申報。以防止企業借移轉訂價規避我國稅負,並與國際租稅之發展接軌,實施至今已有數年,企業應如何應對,稅捐稽徵機關是否有需改進之處,實應予以探討。 至今並無研究實際說明或提供具體範例如何自行編製移轉訂價報告,而稽徵單位所提供之範例,係屬一般原則及概念說明,而所需之資料,即使委由會計師編製移轉訂價報告,絕大部份仍要求企業提供,本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擬作一份移轉訂價報告,期能提供企業如何自行編製移轉訂價及稽徵機關修改參考範例為更具實用性之參考。移轉訂價查核準則之實施,突顯企業租稅規劃之重要性,而所涉及企業之內部資訊,如組織架構、交易型態、風險評估等,由外部單位於短暫有限之期限內,編製移轉訂價報告或提出租稅規劃之建議,是否較企業內部熟悉組織架構及交易型態之專任人員編製更為適用且確實,值得商確。且會計師實務上一年只能於有限時間編製一份移轉訂價報告,在此產品週期短且變化快速之二十一世紀,企業實應於內部設專人,定期檢視且可及時修正,納入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之風險管理及租稅規劃,更有助益。 本研究個案擬作結果證實,現有移轉訂價制度之規則,留予移轉訂價報告製作者過多操作空間,主要來自於:(1) 給予常規交易方法選用空間過大,並未規定何種方法優先適用;(2)可比較對象採用條件,受限於有限之公開資訊資料,給予報告製作者選用非適切對象之藉口;(3)僅提供各項可比較程度分析項目,卻未將其與各常規交易方法做連結,應規範各常規交易方法下應配合之可比較程度分析項目;(4)可比較對象數量與品質規定未做規範,常規交易範圍區間可藉少數可比較對象之替換而達到操作目的。
22

論資訊不實之刑事責任–以證券交易法第171條及第174條之交錯、實務操作及衍生問題為中心 / The criminal liability of misrepresentation- focusing on article 171 and 174 of security exchange act

莊友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證券交易法屬財經法律之一環,財經法律為因應瞬息萬變之商業化社會,於規範架構與條文設計上皆較傳統之民、刑法更具彈性。而為維持證券市場之秩序,證券交易法亦對特定事項訂有違反時之刑事處罰規定。此時,財經法律特有之彈性勢必得面臨罪刑法定原則之檢驗。 我國關於公開說明書不實與財報不實之刑事責任規定,在罪刑法定原則之檢視下,目前仍有許多缺失。 首先,在二者出現內容不實而論及刑事責任時,皆可能因尚涉及證券詐欺,而出現證券交易法第171條與第174條之競合。而因二者之刑度不同,適用法條之標準為何即為現行法下之難題。此外,若單就公開說明書不實或財報不實之規範觀之,其本身亦皆存有許多疑義。 就公開說明書而言,除「募集、發行」有價證券之公開說明書外,其餘公開說明書若有不實,似皆無相應之刑事責任。而其與財報不實規定之分界、適用證券詐欺之時機及與週邊規定之辨明等,皆有待進一步之釐清。 就財報不實而言,除規範之行為主體、行為客體及行為態樣皆有不明確之疑慮外,規範上的疊床架屋亦增加法條適用上之難度。 本文試圖在了解美國與英國之相關制度後,找出我國法制設計上之問題點,並觀察我國目前司法實務見解在針對此些問題點時,是否有滿足證券交易法及刑法之期待。最後,嘗試提出保有彈性又不違背刑法原則之修法建議與方向。
23

證券承銷商業務之法律責任

朱峻賢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4

審計報告之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 /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Content of Audit Reports to Financial Distress Forecast Model

蔡麗君, Tsay, Lih Ji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經濟景氣的因素及製造業與建築業的景氣停滯,使得銀行的逾放比率及金額大增,遂使得銀行經營更加困難。根據現行辦法規定,當企業向銀行申請融資額度超過三千萬以上者,必須檢附會計師的融資簽証報告,且融資簽証業務一直都是會計師主要的業務之一,故本研究將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運用於財務危機之預測,即是結合財務報表的資訊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的資訊建立一套較佳的財務預警模式,以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內涵於財務預警的貢獻。   本研究以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庫中於民國八十一年底及民國八十一二年底仍列為催收或呆帳的公司且在發生財務危機前三年有完整的財務報表為違約公司,運用違約公司的所屬產業別、資產總額及銷售額為配對標準,選出正常履約公司進行分析。計算十九種公司財務比率、十九種產業相對財務比率及審計報告意見型態為變數,區別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分別建立財務預警模式。   首先先檢定財務比率是否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其次檢定財務資訊的資訊內涵,亦即比較二群體間財務比率是否有差異,最後分別運用因素分析及不採用因素分析建立Λογιτ模式,並比較模式的正確性及加權效率性以選擇出較佳的模式。   研究結果如下:   1.在前期樣本中,不論採用何種變數,僅有固定資產比率符合常態性假說;在全體樣本中,均不符合常態分配的假說。   2.以公司財務比率為變數時,有八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但當以產業相對財務比率為變數時,則有十一種財務比率於二群體間不具差異性。   3.審計報告具資訊內涵,對於預測企業是否發生違約與否有所貢獻。   4.不論採用何種變數所建立的財務預警模式對於前期樣本及全體樣本的正確分類上均優於隨機分類,但對於後期樣本的正確預測上則不優於隨機分類,故模式的貢獻有限。
25

我國家計單位財產稅負擔之歷年分析─以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為例 / Tax Burden of Property Tax in Taiwan -- An Evidence from the Survey of Family Income and Expenditure

劉宜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地價稅與房屋稅之稅制源起甚早且近年無重大變革,而早期針對部份年度的實證研究顯示我國財產稅具有累退性,故本研究擬以行政院主計處之「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為資料依據,長時間觀察自1979至2011年間我國家計單位所負擔之財產稅的支出、財產稅占所得比率的變化、財產稅對所得均化的影響程度、累退性的變化情形等,並進一步分析各縣市的財產稅的支出、財產稅占所得比率及財產稅的累退性。 分析結果顯示,家計單位財產稅的平均支出大抵呈現遞增的趨勢,在1979年至1983年間財產稅並不具有明顯之累退性,但1984年以後至2011年間則具有累退性,且累退性日益明顯,近10年更顯急遽惡化,且惡化速度亦日益加快。分析2006年各縣市財產稅負擔,累退程度最嚴重的三個縣市依序為為台東縣、宜蘭縣、澎湖縣,累退性最和緩的三個縣市依序為為高雄市、彰化縣、桃園縣。再深入探討2001年至2006年各縣市財產稅之累退程度,累退程度最嚴重者出現次數最多之縣市為,累退程度最輕微者,則無明顯集中於某一縣市。
26

臺灣家庭特性、收入、支出之世代分析

馮子玹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透過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分析1979年至2013年之間我國不同世代間家庭戶長的特性、家庭的總收入與支出的變化狀況,以討論我國世代不公平的狀況是否日益嚴重。本研究利用35年間的資料,將資料依據經濟戶長的年齡分組,作為各世代的代表以討論所得收入之金額及所得種類變化,並計算出世代內的吉尼係數、十等分位倍數以討論所得分配不均情形;支出部分則呈現支出總計金額及消費性、非消費性支出變化,並且另外分析租稅負擔的變化情形。 本研究發現在家庭特性的變化來看,整體平均的經濟戶長年齡提高、經濟戶長的女性比例增加、戶長平均教育年數也有增加的趨勢。在收入的部分則是有實質所得收入成長停滯的現象,收入中佔有最高比例部分為受雇人員報酬,財產所得則是在較高年紀世代所得中佔有較多比例。透過吉尼係數的分析,發現臺灣的貧富差距問題確實存在,同一世代內所得不均情況隨時間而更加嚴重。支出總計有先增後減的趨勢,但在近幾年的支出總計沒有太大的變化;消費支出佔了家庭支出總計的八成以上,比例亦有逐年下滑的傾向。租稅支出佔可支配所得比例有偏低的情況,整理而言40歲世代會負擔較高的租稅支出;所得稅繳稅金額最高,但繳稅比例卻最低,其他稅負繳稅比例高,金額卻低。 政府必須在所得稅的稅制上有所修正,才能發揮所得重分配的功能,在高齡化的社會狀況之下,在制定社會福利政策時應該更加的謹慎注意;最後在面臨世代不公惡化的情況下,政府應提出作為,以避免所得分配不均所可能導致的社會問題
27

リアルワールドデータを用いた医薬品有害事象の早期検出に関する研究

山本, 浩貴 23 March 2023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薬学) / 甲第24566号 / 薬博第864号 / 新制||薬||243(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薬学研究科薬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金子 周司, 教授 髙倉 喜信, 教授 寺田 智祐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28

繼續經營之評估與審計報告資訊功能的研究

郭水義, GUO, SHUI-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審計報告係獨立會計師專業意見之表達,目的在協助財務報表使用者作審慎的判斷與 決策。本論文係就企業繼績經營問題,探討審計報告的資訊功能。 財務報表之主要使用者為投資人與債權人,因此,本論文將實證研究劃分為二:實驗 一之受試者為投資顧問公司之研究人員,實驗二之受試者為本國銀行總行之徵信及相 關人員。 至於研究之自變數為:審計報告之意見型態(無保留意見加說明段、保留意見)與審 計報告說明段之位置(中間段、最末段)。應變數則為受試者表示建議投資或貸款之 可能性。 變異數分析之結果顯示:企業面臨繼續經營危機之問題時,會計師出具之審計報告, 不論其意見為「無保留意見加說明段」或「保留意見」,其資訊功能並無顯著差異; 而說明段之位置不論在「中間段」或「最末段」,其資訊功能亦無顯著不同。
29

審計溝通功能之研究--投資者對於審計報告之了解

許俐雅, XIE, LI-Y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獨立會計師的貢獻,在於給予財務報表信用,對財務報表實施審查。對會計師而言, 其有將其審查的性質和意見,傳送予財務報表使用人,方能稱為有效的溝通。 學者一般認為審計報告具有溝通上的缺陷,國內在這方面的研究尚不多見,本論文的 主要內容,則係針對這項課題: 一、討論溝通理論的基本觀念。 二、實證研究投資者對於審計報告中的用辭和觀念的了解程度。 三、依實證的結果,並參考有關文獻,重新檢討現行的審計報告是否需要修正。
30

環境報告書設計與編製之個案研究

陳拎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環保意識抬頭使企業面臨揭露環境資訊之壓力,進而發佈環境報告書。由於環境報告書在國內尚處發展階段,企業對其了解不深,使相關同業之經驗分享,尤其重要。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個案公司為例,探討其發佈環境報告書之動機、設計與編製過程、相關內容及發佈後之效益。透過實地訪談、數次電話聯絡與書面文件相互比對後,有下列四點發現: 一、個案公司發佈之動機主要受日本母廠感召,並希望藉此達成對內、外之有效溝通、提升公司競爭力與形象,進而追求永續發展。 二、由事務局搭配相關管理機制,設計與編製出涵蓋產品生命週期之環境報告書。 三、報告書之內容從環境管理開始,進入綠色設計、綠色採購、綠色生產與綠色消費;至於環境資訊,有財務與非財務兩種表達方式。 四、發佈後之效益與動機相呼應,表現在公司形象、競爭力之提升與良好溝通上。 / Due to environmental consciousness, the enterprise is faced with the exposi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hen issues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report (CER). However, CER is still in a developing phase domestically, and the enterprise doesn’t understand about it deeply. Thus, sharing in correlative experience of the profession is quite important. This research adopts case study, and takes the case company as the example to probe into the motive of, the design an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the correlation content and the benefit of disclosing CER. After comparing with the penetration on the spot interview, the telephone contact and the written document mutually, there are four findings as below: First, the case company was affected by the Japanese Parent factory, and hoped to get up to communicate with its stakeholders effectively, to raise its competitive power and image, and to pursu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econd, the Affair Bureau introduced some management mechanisms into design and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the CER which covered a product’s life cycle. Third, the content of the report started from th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then the green design, the green purchase, the green production and the green consumption came after; As for th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nancial and the non-financial two statements. Finally, the benefit of disclosing CER responded to the motive, and displayed in the company’s image, the competitive power promotion of and the good communication.

Page generated in 0.02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