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28
  • 989
  • 87
  • 56
  • 38
  • 4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177
  • 1177
  • 454
  • 286
  • 247
  • 191
  • 183
  • 182
  • 168
  • 163
  • 156
  • 152
  • 150
  • 148
  • 13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美國政策與中美洲情勢

柯玉枝, KE, YU-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一八二三年門羅宣言發表後,美國與中美洲各國的關係便邁入一個新紀元。然或正 若西諺:「親近易生輕藐」,對於這塊鄰近的土地,除非有動亂,美國常未給予對等 的互動關係。雖然在口頭上強調該區在戰略、安全、經貿及運輸等層面的重要性,但 實質上的積極作為卻不多見。 時序邁入一九七○年後,一些源於社會僵與分配問題的紛爭,引發中美洲內部的革命 氣焰,熊熊烈火使中美洲陷入極端混亂之情勢,為分析美國角色與中美洲動亂的互動 關係,本文擬以國際政治經濟的觀點來探討二者關係。文分六章: 首章導論,第一節述明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次則概述中美洲地區地理、人文背景 。 第二章則分析中美洲內部社會、經濟及政治發展面向。 第三章針對美國對中美洲的傳統政策及其與中美洲各國之政經關係加以剖析。 第四章係探討雙方現階段爭執焦點。 第五章則分析美國政策困境之所在,並做個案探討。 末章則為結論。 綜而言之,對於這一個動亂頻傳的焦點,除非有和平產生,否則無論對美國或中美洲 各國而言,均是一個不醒的夢魘。至於和平的促進,則端賴美國與中美洲各國協同戮 力,提高工業化水準,消除社會的種種差異,縮小貧富差距,提昇教育水準,促進民 主化運動,但是任何單方面努力,成功率均小。
12

我國中小企業輔導政策之研究

梁耀文, LIANG, YAO-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全文一冊,共分六章十八節,約十三萬餘言。內容大要略如下述: 首章理析中小企業輔導政策的內涵及日、韓二國的輔導措施,且略釋研究動機、範圍 、架構與方法。 次章探溯中小企業問題的緣起、發展的現況,並闡明問題的重要性。 第三章綜述吾國輔導政策的規劃過程、目標、內容與法規體系。 第四章簡除輔導政策的執行機構與其經費人員編制,以及相關的輔導體系;復言及執 行狀況與成效。 第五章係循政策遞嬗流程逐一窺探輔導政策諸問題。 第六章總結全文析論梗要,並嘗試推介一個整合性的輔導策略。
13

我國政策創新與執行模式之研究:以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計畫」為例 / A case study of policy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model in Taiwan

周芳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混沌理論,是二十世紀科學革命性的發現之一,其強調創造力與不確定性,挑戰了傳統理性系統的邏輯思考模式,這樣的論述提醒著人們必須檢討舊有的思維模式,並建立創新能力。在全球化、資訊化與民主化的趨勢下,加上後官僚、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務等公共行政典範的建立,使得政府在政策規劃與執行上,亦要有更創新的思維與作法。在實務上,政府正面對財政困窘與人民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的困境,這更促使政府必須進行政策創新,以便產生更具效率與效能的政策結果,進而奠定更穩固的國家及政府運作基礎。 政府的政策創新與政策執行,是一體兩面的。探究相關文獻後,本研究發現1960年代後期,國外已有學者開始進行政策創新的實證研究。然,在國內,雖有許多文獻指出政策創新對我國政府的重要性,亦提出可行的策略與建議,但在實證研究部分,仍然較缺乏。職是之故,本研究以教育部「建立社區教育學習體系五年計畫」(2004-2008年)為研究個案,透過次級資料分析法、深度訪談法與參與觀察法,並輔以三角檢測法,來進行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本研究選擇此計畫為個案的原因為,在強調知識經濟的社會裡,「終身學習」是近十餘年來,我國政府所提供的嶄新公共服務,而,本計畫在規劃與落實這項公共服務時,產生了創新的公共服務產品與過程,更對未來相關計畫,立下的發展的基礎。總論之,本研究透過個案研究,希冀達成下列研究目的: 第一,以強調路徑相依與時間序列的「歷史制度論」為理論基礎,探討政策創新產生的系絡與影響因素。在瞭解有益與阻礙政府進行政策創新的因素後,未來政府能透過制度的建立或法律的規範,以提供政策創新的激勵因素,進而促成更有益政策創新的政府環境,讓「創新」不再只是政府的口號。 第二,透過探究創新政策的類型,能夠讓「創新」真正成為政府的工具,而非目的。政府內部負責制訂政策的人員,藉由瞭解政策創新的類型,能夠知道透過哪些方式可以形成創新的政策。 第三,對於政府來說,形成創新的政策只是起點,重要的是瞭解政府應如何執行創新政策,以提升公共服務的品質,進而增加政府的效能。因此,本研究藉由探討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執行創新政策的模式,以便使政策相關組織與人員瞭解,在執行創新政策的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可能遭遇的困境與問題,及可行的執行策略與途徑。
14

高中職五專免試入學之政策執行過程研究:以北星計畫明星高中為例 / The study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non-entrance exam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 and junior college: a case study of top senior high school of Taipei-Star program

李冠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馬英九總統宣示民國103年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將上路,而免試入學計畫為其中一個子計畫。回顧過去研究,少有探討免試入學計畫,更無以公共行政角度探討免試入學計畫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政策執行理論觀察明星高中在免試入學計畫中是否政策順服?以及官方如何為了提升政策順服效果而進行政策學習的過程。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質化研究法,訪談官方、明星高中、非明星高中、教師團體、家長團體等重要利害關係人,欲解答上述研究問題。   而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如下:   第一,明星高中的政策順服有待加強,99-100年免試入學處於試辦階段,部分明星高中雖然達到免試入學名額最低標準,在形式上符合政策順服的條件,但明星高中認為應該繼續保持升學特色,而不願意開放過多免試入學名額,使得未來免試入學計畫可能出現瓶頸。   第二,本研究以價值觀、政策工具、來自上級或服務對象壓力、政策學習四個變項觀察免試入學政策順服過程,而四個變項為循環過程,利害關係人價值觀不同,對政策工具偏好亦不同,雙方開始施加壓力,企圖使政策工具偏向自己的價值觀,免試入學政策在每年執行過後,官方將召集利害關係人討論免試入學計畫應該如何修改、執行有何缺失,為政策學習的主要手段。   第三,上述四個變項中,價值觀最重要,免試入學價值觀共分為兩種,分別為升學主義與適性學習,抱持升學主義的利害關係人較不支持免試入學政策,例如:明星高中、非明星高中、教師、明星高中家長;而抱持適性學習的利害關係人較支持免試入學政策,例如:官方、家長團體。
15

我國總體經濟政策有效性之比較: St. Louis模型之應用 / Effectiveness Comparis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Taiwan: St. Louis Model Applied

林毅智, Lin, Yh J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文章用縮減式迴歸來研究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貿易政策對國內政策有效性,以及比較朱衛華 (1990) 政府政策有效性是否和本文相同。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兩點,第一、在小型開放經濟體系中,政府推動不同政策下,何種政策長期效果較強。第二、以縮減式迴歸探討不同政策下,其對產出影響。除此之外,從大多數文獻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比較,貨幣政策為強而有效的政策,而在國內貨幣政策有效性是否優於財政政策? 本文使用傳統的St. Louis模型與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估計不同政策的有效性,因為目前常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所以本研究主要採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再者時間序列模型皆會檢定期間內是否發生結構性改變,本文採用CUSUM穩定性檢定後,可以發現在2008年第3季後發生結構性改變,推估其結構性改變的原因來自於金融海嘯。 由於估計期間內出現結構性改變,因此參閱方惠蓉 (2002) 將結構性改變分段處理以利於分析結果,而本文將結構性改變分成兩段,分別為金融海嘯前與金融海嘯後。 最後可以從實證得知,三種政策在金融海嘯前皆為正向的經濟影響,強度大小由高至低排序為財政政策、貿易政策和貨幣政策,而財政政策在金融海嘯後是負向的影響,但是貨幣與貿易政策卻是正向的影響,此外貨幣政策在金融海嘯後強度大小位居首位。
16

持続可能な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を目指した政策デザイン手法の研究-日本の事例からの示唆- / A Study on the Method of Policy Design for Sustainable Energy Systems: Implications from the Case of Japan

田中, 勇伍 23 March 2020 (has links)
学位プログラム名: 京都大学大学院思修館 /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総合学術) / 甲第22609号 / 総総博第9号 / 新制||総総||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総合生存学館総合生存学専攻 / (主査)教授 櫻井 繁樹, 教授 IALNAZOV Dimiter Savov, 教授 手塚 哲央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Philosophy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17

一九八○年代敘利亞外交政策之研究

孫中英, SUN, ZHONG-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8

臺灣地區原住民政策--「臺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草案之分析

池曼玲, CHI, MAN-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間分離主義的盛行,使得少數民族問題成為九○年代國家整合的新變數。在國 內,受到解嚴後社會運動力量的鼓舞,促使原住民權利意識覺醒,亦使得台灣地區 原住民問題成為關係國家和諧發展的課題。 由原住民精英發起的原住民運動,除以多次規模不一的街頭抗爭突顯原住民問題外 。近年來,更進一步提出原住民權益法制化的訴求,要求政府制定保障原住民權益 之法律。 此一訴求不但成為民國七十八年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原住民候選人的政見焦點,並 於民國七十九年間,由多位原住民立委付諸活動,聯署提出「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 法」草案。 由於該草案所提出之族群地方自治區構想為我國台灣地區行政體制所未見,加以其 特別強調原住民之各項權益,遂引發各界的論辯。 本文之目的即在於擷取先進國家的少數民族政策經驗,以台灣地區原住民政策及原 住民問題為基礎,從文化人類學、法律學、公共政策、政治學等科際整合的角度出 發,研究「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的內容及可行性。 本論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並對政策標的團體作概 略的描述。 第二章 從問題的認定、政策的規劃、政策的執行介紹並評估我國過去原住民政策 。由於政策乃一循環的活動,以過去政策經驗作為分析原住民保障基本法的基礎。 第三章 探討目前原住民問題形成的背景、因素及問題的概況,並以此項資訊為前 提,探索解決原住民問題的途徑。 第四章 討論原住民基本法草案的制定過程及爭議焦點,並從法律、政治、成本效 益等層面評估其可行性。 第五章 結論及建議。綜結全文,從各方的分析顯示制定「台灣原住民保障基本法 」是可行且必要的。
19

抗戰前教育政策之研究(1928-1937)

陳進金, CHEN, JIN-J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0

我國優生保健政策之研究

曾孟琮, ZENG, MENG-C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強國必先強種」,優生保健的意義即在謀求民族素質的改善。其目的不僅重視個人 的強壯,更重視種族的優良;其效果不在於本路 號這一代,而在於子孫的將來。 本論文係依據政府新近審核的「優生保健法」,以政策研究取向,對我國優生保健政 策形成、施為影響,作綜攬性的審視、分析和檢討。 全文分六章,略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苜先界定題意、研究範圍,介紹優生學理論、實務及各國優生法制,並 指陳研究動機、方法。架構和相關理論。 第二章問題形成與認定,分析台灣當前人口背景、問題現況,及優生保健政策問題認 定與爭議所在。 第三章政策制定,除引介規劃理論,並描述分析優生保健政策規劃過程,及政策合法 化審議階段。 第四章政策執行,對政府法前優生保健政策施為檢視,對法後政策執行性預估並介紹 東亞三鄰邦相關經驗。 第五章檢討與建議,乃就政策演遞過程諸問題,逐一析論。並於第六章結語中,對整 個政策環境配合,略進微言。

Page generated in 0.025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