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9
  • 190
  • 31
  • 9
  • 6
  • 4
  • 1
  • Tagged with
  • 241
  • 241
  • 64
  • 58
  • 57
  • 54
  • 50
  • 46
  • 43
  • 43
  • 43
  • 37
  • 37
  • 36
  • 3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我國公營事業機構薪給制度之研究-採行用人費率制度之分析 / The research of the compensation of R.O.C. government corporation

楊世彥, Yang, Shin 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目前社會經濟結構已迥異於建國之初,另由於近年來國內工業水準不斷提高,產業結構逐漸轉變,在自由經濟政策及經營企業化的要求下,公營事業機構之薪資管理,亦被要求必須符合用人成本效益的企業化經營精神。   行政院為控制各公營事業日益膨脹的用人費用,先後實施用人費率制度,及訂定「公營事業機構員工待遇授權訂定基本原則」,期藉由待遇授權以加強各事業的用人成本觀念。但這些制度實施之後,卻引起公營事業工會的不斷抗爭,民意代表也一再透過質詢等管道,表達該政策有其瑕疵,並建議應即修改,甚或廢止。   基於上述情形,乃引發本文研究動機,希望藉由公營事業薪給制度之演變、現行公營事業薪給政策之執行、及公營事業特性與薪給制度之影響因素及其影響方向等探討,而瞭解制度規定之問題與缺失,並針對問題與缺失,提出改進建議。本研究內容如次:   第一章「緒論」,探討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與限制,並對相關名詞予以界定,以規劃出本文之研究架構。   第二章「公營事業薪給制度沿革」,探討公營事業待遇授權制度實施前與實施後之薪給制度,並能其規定內容加以檢討。   第三章「當前公營事業薪給政策與實施之探討」,探討公營事業薪給訂定之決定機關與影響團體,另就民營化趨勢對公營事業薪給制度所造成的影響加以說明,並檢討公營事業薪給政策的實施結果。   第四章「公營事業特性與其薪給訂定之探討」,探討公營事業之特性及其對薪給訂定的影響,再就公營事業人員與一般公務人員及民營企業人員之薪給加以比較。   第五章「研究發現與改進建議」,針對本文所發現之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42

散戶投資人是否會跟隨外國機構投資人之交易行為 / Do individual investors follow the trading behavior of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徐子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TWSE)證券統計資料年報顯示,2010年台灣股票市場中散戶投資人交易成交值比重約為68%,外國機構投資人約為18.5%。一般而言,外國機構投資人被視為具有專業分析能力的交易者,散戶投資人則為雜訊交易者。在本文中我們將藉由觀察各類型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探討台灣股票市場中不具有資訊內涵的散戶投資人是否會跟隨具有資訊的外國機構投資人的交易行為。 為了瞭解散戶投資人是否有跟隨外國機構投資人的情況,我們在本文中分別使用事件研究法與向量自我迴歸模型(VAR)模型加以分析各類型投資人的交易行為。我們發現,外國機構投資人為正向回饋的動能交易者,本國機構投資人及散戶投資人為反向操作者;然而當發生金融風暴時,外國機構投資人轉變為反向操作者,散戶投資人轉為正向回饋的動能交易者。透過向量迴歸模型,我們發現散戶投資人的交易行為並不會受到前期外國機構投資人交易行為的影響,顯示散戶投資人並未跟隨外國機構投資人的交易行為。 / According to Taiwan Stock Exchange Corporation (TWSE), individual investors accounted for 68% trading volume an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ccounted for 18.5% in stock market in 2010. In general, we regar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s traders with professional analysis abilities. However, we thought individual investors are noise trader. We would like to know whether the individual investors follow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transactions and elaborate their transaction behavio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individual investors follow the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we used event study and VAR to analyze their transaction behavior. We observed that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momentum traders. On contrary, we noticed that domestic institute investors and individuals are contrarian traders. Nevertheless, during financial crisis,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ecame contrarian traders and individual turned to momentum traders. Through VAR model, we found that individual did not follow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43

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與機構投資人投資偏好之研究 / A study of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 numbers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preferences

黃聿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機構投資人的交易動向以及分析師的研究分析報告與買賣評等是台灣股市散戶投資者甚為重視的兩大資訊參考依據,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重心。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於探討機構投資人投資行為與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之間是否存有對彼此互相正向影響的關係,並以三大法人持股比例作為前者的代理變數,為處理兩變數之間的內生關係,本研究建立聯立方程式系統模型同時估計各解釋變數之係數;本文次要目的為兼論機構投資人(三大法人)與券商分析師分別偏好投資於或關注追蹤具有哪些特性之公司。 在主要研究主軸方面,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三大法人全體持股比例與外資券商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兩者間具有正向影響彼此的關係,但在國內券商分析師方面,僅三大法人全體持股比例對國內券商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有顯著正向影響,國內券商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對三大法人全體持股比例則不具顯著影響。而將三大法人全體分為投信、外資、自營商各別探討時,僅外資法人與券商分析師之間符合本研究預期的結果(機構投資人的投資行為與券商分析師的盈餘預測次數兩者間具有正向影響彼此的關係),且無論是外資券商分析師抑或本國券商分析師,此正向關係均顯著存在;而投信與自營商的投資行為跟券商分析師盈餘預測次數之間的關係,則未能全然符合本研究之預期。
44

台灣地區老人安養護機構經營管理關鍵成功因素

陳立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改善,醫藥衛生的進步,使台灣地區國民的平均年齡延長,也使人口老化的速度加快。民國82年9月,65歲以上老人佔台灣地區人口數7%,己達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所訂的高齡化社會指標。據經建會推估,預計民國121年,將達20%,即每5位人口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在對老人的照顧中,政府除了居家服務、社區照顧外,機構照顧負起了最後的一環。 由於看好未來龐大的安養護市場,許多財團或企業紛紛加入,財團法人醫院、署立、市立醫院為增加占床率,開闢護理之家、長期照護部門,使得現有安養護機構面臨更多壓力。老人安養護工作已由救濟、收容演變為銀髮產業,且由福利服務、市場自由競爭進入以企業管理為導向的型態。因此,許多業者面臨體制改革與重整以順應時代,成為機構生存關鍵。 基於上述理由與考量,引發本研究從「關鍵成功因素」的觀點,深入探討老人安養護機構經營者的經營理念與管理方式,期能透過本研究,使機構業者能更清楚本身的競爭地位,進而對未來經營策略的擬定有所助益,及對有意進入者提供一個參考指標。本論文以在台灣營運績優的老人自費安養護中心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探討、產業分析及深度訪談找出經營老人安養護機構之關鍵成功因素。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老人安養護機構關鍵成功因素共有六項 ,分別是:經營理念、工作團隊、資源、專業服務、機構負責人及地點的選擇。 / Population aging in Taiwan has rapidly accelerated as the life expectancy of people in Taiwan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du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and advancement of medicine and public health. Taiwanese aged 65 and over have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7% of total population since 1993, thereby making Taiwan an aging society according United Nation’s definition of “Aging Society”. It is estimated by Council of Economic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that 20% of population, or one in five, will be aged 65 or over by 2132. Aside from home care and community care, institutional care is also gaining importance in elder care in Taiwan. Foreseeing the immense need of elder care services in the aging society, many private companies and corporations are entering the elder-care market and competing for market share. Privatized hospitals and public-funded provincial hospitals are increasing bed occupancy, building nursing homes, and expanding units for long-term care. The existent elder-care institutions in the health industry are facing market competition more than ever. The elder care is being transited from charity welfare to silver industry, from welfare service and free market competition to business-oriented planning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Thus, elder-care institutions are in need of restructuring and structural changes so as to succeed in the competitive market. This study explores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he success of elder care institutions by exploring the philosophy and style of management. So that, existent institutions can better evaluate their competitiveness in the market and strategize their management tactics; potential players can us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as reference points before entering the market.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with assistance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dustry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of best-run private-funded elder care institutions in Taiwan.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in Taiwan there are six critical factors for the success of elder care institutions. They are management philosoph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am, resourcefulness of the institutions, professionalism of staff characteristics of ownership of the institutions, and loc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45

金融機構組織變革對員工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

鄭全均, Cheng,Chuan-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國際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併購成為全球化潮流下擴大企業組織的策略,台灣的金融業也在此波自由化、國際化、全球化的衝擊下面臨組織變革。2002年公布施行「企業併購法」,使國內企業的併購活動更加活絡。台灣的金融產業方面,2000年12月的「金融機構合併法」與2001年6月的「金融控股公司法」,使台灣金融機構面臨一連串的組織變革問題,因此所引發的勞資爭議事件也層出不窮。對於金融機構員工而言,面臨金融市場的開放競爭、外在環境由穩定到未知不確定、組織內部的種種變革等,員工的認知與心態為何?員工能否深思組織變革帶給組織與個人何種影響?此外,這些面臨組織變革的金融機構員工對於未來新的組織是否有組織承諾的問題,亦是本研究的重點所在。 本研究透過研究個案銀行的產業工會進行問卷發放,以A銀行的員工為研究對象,分析個人特質變項、組織變革認知、組織承諾間的關連與影響程度,並且進行個案間的互相比較。研究結果發現: 一、 A銀行員工的個人特質對組織變革認知有差異。 二、 A銀行員工的個人特質對組織承諾有差異。 三、 A銀行員工的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承諾有相關。   此外,T銀行在合併案中屬於存續銀行,但是原屬於T銀行的員工,在組織變革認知與組織承諾的各構面上,卻普遍低於原屬於F銀行與合併後入行的員工。
46

中國大陸海上執法單位整合發展研究 /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aritime law-enforcement agenc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李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為保障其龐大之海洋利益,對海岸開發、海砂抽取、沿海養殖、捕撈漁業,與石油、天然氣等海底資源礦產探勘挖取等活動,雖設有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農業部漁政局、海關總署海上緝私局、公安邊防海警、交通部海事局等多個海上維權執法單位進行專業化管理與維護,然因為採分散制方式各自執法,且各單位以中央、地方進行塊狀管理,事責未有中央機關統一,導致各單位任務及管轄區域彼此犬牙交錯,組織、人員重疊配置,事責分配不均,巡邏艦船裝備重覆採購等問題日漸嚴重,使中國大陸民眾笑稱渠等涉海單位形成「五龍治海」之窘境,影響中共海上執法效率與管理成本。 中共在遭遇美國「無暇號」事件與日本、菲律賓島爭等事件後,為強化其海洋管理及權益維護,為滿足其海上維權執法需求,2013年中共於「十八大」提出按照「大部制」改革方案及「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除交通部海事局外,將原漁業部漁政局、公安部邊防海警、海關總署海上緝私警察等單位,併入國家海洋局內,與海監總隊整合成立中國海警局,將各單位所轄裝備與人員,全部歸於「中國海警指揮中心」總一指揮。 此一舉措改變中共海上執法與管理分散局面,將海上執法權責統一。該局近年積極研造大型海警船,並接裝長程巡邏機與無人機,已大幅提升其執法監管範圍、能量與彈性。對其發揮維護海洋權益,發展「海洋強國」具有重要極大助力及意義,並為實現其海洋戰略奠定基礎。
47

從知識管理觀點探討研究機構研發團隊之衍生創業 / A Study of the Spin-off Process of A Research Institute’s R&D T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胡欣怡, Hu, Hsi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研究機構經由商品化過程,可將研發創新的成果擴散至產業,這樣的產研連結被視為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因此,研究機構的衍生創業議題近年來亦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創業過程牽涉的活動相當複雜,而且,研究機構研發團隊成員主要為技術背景,缺乏商業相關知識,因此,進行創新創業時,面臨到很大的挑戰。本研究從知識管理的觀點出發,將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過程分為研究開發、商業轉化、新事業、經營維持四階段,深入探討各階段中,關鍵知識的差異與變化。此外,本研究也分析衍生創業各階段之知識管理活動的重點,並探討這些知識管理活動與創業活動的關聯性,期望能發展出研究機構衍生創業的有效知識管理模式,以提生創業的績效。 本研究透過深入的個案研究發現,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四個階段中,各有不同的關鍵知識,也發現這些研發團隊可透過不同的知識管理活動,來降低創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進而提升了衍生創業的績效。本研究進一步得到以下結論: 一、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各階段皆有不同目標與創業活動,其關鍵知識也各有差異:(1)研究開發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2)商業轉化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3)新事業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市場知識」與「管理知識」;(4)經營維持期之關鍵知識為「市場知識」與「管理知識」。 二、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各階段中不同關鍵知識,其複雜度、深度與廣度等性質會隨階段發展而逐漸轉化。 三、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不同階段,會分別著重不同的知識管理活動,以期創業活動的進行更加順利,進而提升創業的績效。(1)研究開發期著重於「技術知識的分享與創造」;(2)商業轉化期著重於「技術知識的創造」與「市場知識的獲取」;(3)新事業期著重於「市場知識獲取」、「管理知識創造」以及「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跨領域分享;(4)經營維持期著重於「管理知識創造」以及「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跨領域分享」。 四、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過程中,會透過有效的知識管理活動,來促進關鍵創業活動的執行,進而提升創業的績效。 在理論貢獻方面,本研究以知識為焦點,檢視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過程中,知識管理活動與創業活動的關聯性,並提出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衍生創業管理模型。 在實務應用方面,本研究的成果可以提供研究機構研發團隊之衍生創業有關如何透過適當的知識管理活動來提升創業績效之參考。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針對衍生創業團隊提出了以下的建議: 1. 宜塑造組織內知識分享的環境與氛圍。 2. 宜即早進行市場知識的獲取,增加市場知識內涵的寬度與廣度。 3. 宜在衍生創業之前完成原型產品,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4. 宜在衍生創業之前建立量產製程技術,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5. 宜加強技術知識之應用性與市場性內涵。 6. 宜重視市場知識與技術知識之連結與相關活動。
48

政府機構實施e化整合服務之探討 / Study on the government's implementation of integrated electronic services

楊錦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進步迅速,電腦技術不斷推陳出新,資訊日新月異,網路化時代來臨,改變資訊應用系統的服務模式,網路已成為民眾與政府溝通互動及提供服務的主要管道,從web 1.0靜態網頁系統到web 2.0個人化、互動式的網路系統,許多應用系統逐漸汰舊換新。 根據聯合國 2005 年全球電子化政府準備度的調查報告,94% 的聯合國會員都已導入電子化政府,我國政府從1996年開始起啟動電子化政府計畫,即以每四年為一計畫階段,從基礎資通環境到網路線上應用系統,逐步規劃執行電子化資訊系統,目前電子化政府計畫正邁入互動與整合的階段,結合web 2.0 的理念,以民眾與企業的需求為導向,跨機關橫向與縱向的整合,提供民眾更優質的網路服務,滿足人們對政府資訊系訊的期許。 經由國際間電子化政府評比之指標重點資訊,包括美國布朗大學和世界經濟論壇等,每年提供的詳細報告,檢視我國在各項評比的表現,亦可了解各國政府在e化整合服務的成效,本論文中,將分別從美國、英國、新加坡政府之e化整合服務系統之成效,歸納出政府整合服務的重要策略,並探討我國政府e化整合系統服務情形,彙整執行成效及結論。 電子化政府服務是一項持續性的進階挑戰,本研究發現國家對電子化政府之整合服務的重視與投入程度,不僅提昇國家全球電子化程度的排名,證明國家對電子化政府整合服務的經營,可為全國民眾、企業帶來許多便利,提昇政府機關辦事效率,這是先進國家政府重要指標。歸納的幾點建議,希望可以從不同角度提供政府未來在e化整合系統服務規劃參考,對強化電子化政府服務有畫龍點睛之效。
49

我國政風機構行銷策略之研究

陳范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國際透明組織、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或其他世界知名之研究機構所作之調查及研究,我國在貪腐印象指數、國家廉潔程度或全球競爭力排名,名次均中等,屬中度廉潔國家,政府在推動防貪過程似乎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更加顯示政風機構在機關角色功能的發揮必須往前邁進,而推動政風業務行銷則是基礎的第一步。 本文重點,除透過非營利事業機構行銷理論之文獻探討,比較亞洲華人社會廉政機構成功之防、肅貪經驗及行銷策略,並藉由深度訪談,以瞭解當前我國政風機構之行銷策略取向,及獲悉具體可行之政風機構行銷策略。 本文提出行銷政風業務的策略包含:(一)機關內部行銷策略:提昇政風人員形象、積極建立信賴感、干預行政柔性化、與首長或同仁建立私誼、走動式管理與服務、參與機關活動、協助推動臨界業務、政風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品操和道德。(二)機關外部行銷策略:建立政風機構識別系統、網路服務宣導、多角化蒐集資訊、媒體行銷、學校教育紮根、鼓勵民眾參與反貪行列、統籌宣導經費善為行銷、強化端正政風行動方案之執行、整合資源加強地區政風業務聯繫中心運作等。另建議應有之其他配套措施含:成立專責廉政機構、建構陽光法案體系及增訂財產來源不明罪。 關鍵字:政風機構、行銷、行銷策略、政風業務績效。 / According to a recent report by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other world well-known institutes, Taiwan is rated as mediocre government in terms of “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and “Glob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Therefore, there is still a lot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preventing corruption.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are regarded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promote the government ethics in the organization. This study not only refers to non-profit marketing theories but also compar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Asian society in preventing and sweeping corruption and marketing strategy. Also, indepth interviews a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positioning of marketing strategy in our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today and gain feasible marketing strategy. This study finds out two aspects in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of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First of all, inner organ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consist of: promoting the image of government ethics officials, building up the sense of reliability, developing good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incipal and colleagues, managing and serving by going around, participating activitie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government ethics morals. Secondly, outer organization marketing strategies include: identificat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Ethics Departments, on-line service, various information-collecting, media marketing, school education, increasing anti-corruption awareness, making an overall plan for publication money, and 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reinforce the 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Ethics Affairs Connecting Center, etc.. In addi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measurement on establishing anti-corruption institution, setting up sun-law system, and setting up the law for convicting civil servants of unaccounted-for property.
50

公司治理與裁量性紅利關聯性之研究

李靜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管理權力及機構投資人監督效果對公司發放裁量性紅利之影響。裁量性紅利係以董事會或薪酬委員會之主觀績效評估結果作為發放依據,而主觀性績效衡量易產生衡量偏誤,留有可受到人為操控的灰色地帶。為提升高階管理階層薪酬揭露之透明度,SEC於2006年起強制美國公開發行公司須於股東會說明書之薪酬彙總表中,明確區分公式型紅利及裁量性紅利。因此,過去鮮少文獻探討公司治理與裁量性紅利間之關聯性。本研究以2006年至2010年美國S&P 500公司及其管理階層為樣本,並以Panel Probit模型分別估計管理階層之管理權力及機構投資人監督效果對公司發放裁量性紅利與否之影響,且另以Panel模型分別估計管理階層之管理權力及機構投資人監督效果對裁量性紅利金額之影響。實證結果顯示管理權力與其獲得裁量性紅利與否及金額呈負向關係;而機構投資人監督效果與公司發放裁量性紅利庫與否及金額為負向關係。本研究之貢獻為得知因SEC修正裁量性紅利揭露之法規,提升資訊透明度,因而削弱管理階層之管理權力,使管理階層不因其握有之管理權力愈大而增加其獲得裁量性紅利之可能性及金額。此外,機構投資人對公司裁量性紅利庫之發放確實具有監督效果。本研究可增添現有探討公司治理與裁量性紅利關聯性研究之不足,並提供往後相關研究議題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2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