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
  • 9
  • 1
  • 1
  • Tagged with
  • 11
  • 11
  • 11
  • 9
  • 9
  • 5
  • 5
  • 4
  • 4
  • 4
  • 4
  • 4
  • 4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電子化政府與組織法制作業之研究

王瑜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政府機關的組織皆須依法設立,亦受到法律條文層層制約,惟各機關組織架構受到環境影響並須不斷檢討修正,亦常有權責難以釐清、組織疊床架屋情形,致影響行政效率。因此民國八十七年政府推動「政府再造」,就「組織再造」方面,係著眼在提昇簡化政府組織、消除疊床架屋的組織型態為具體推動方法之一,並為擴大組織彈性、縮短組織法制作業的時間,而構想於民國八十七年起陸續推動完成「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草案的立法工作,及完成「行政院組織法」草案之修正。 負責組織案件審議及主導我國電子化政府政策的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爰配合政府鬆綁組織法令之構想,及預為因應「中央政府機關組織基準法」立法通過後,未來組織法案修訂作業將更加頻繁的情況,並考慮組織法規之審議權責屬跨機關、跨院、跨中央與地方等特性,爰組成跨機關「組織案件管理資訊系統」工作圈,研議採行電腦資訊及通訊網路建置組織案件審議作業平台等電子化政府策略,並對現行法制作業流程同時予以簡化、標準化等再設計,經研究者參與上述資訊系統之規劃建置而完成本個案研究,期能獲致下列: 一、 基於組織再造將帶動組織法制作業頻繁,爰就採行電子化政府策略建置「組織案件管理資訊系統」並兼採作業流程簡化、標準化等創新作法,對組織法制作業效率所產生之效益進行檢視。 二、 綜合研究結果與發現,在實務方面作為政府推動電子化政府及組織案件審議之參考,而在學術單位和研究機構方面,提供未來從事相關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在經由理論探討與研究個案實作之後,得知組織法制作業效率除可藉由組織調整、法制鬆綁、流程再造等方法獲致,但電子化政府策略之採行的確可使組織法制作業獲致「作業流程簡化」、「文書減量」、「時間節省」等大幅、迅速的效益提升,本研究之有關命題爰能得到支持、驗證,且實為推展網路化行政、深化數位化行政的必要政策工具之一。 / Government agency is established according by law. The structure and personnel system of a government agency not only constraint by legal statutes, but also need to be amended as environment change. However, the timeliness of amendment is always a government-wide problem that affects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Since the government reform movement from 1998, lots of efforts have been put on simplifying organization structure, enlarging organization design flexibility, and reducing time for amendment. Also, the enactment of organization basic law, personnel quota,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Executive Yuan are thre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s a member of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Commission, which organization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eviewing of organization law of government agency and promoti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this researcher has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n applyi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strategy in reviewing organization law. This research is focus on “the task force for organization law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hich is a cross agency team effort. Through the study of applying Internet technology, redesigning the review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of procedure, and simplification of legislation, this research has served two purposes: 1.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pplying electronic government strategy to the reviewing process of the organization law. 2. Through the in-depth analysis of this case, the research finding and conclusion can explore how e-government strategy can be applied on reviewing the organization law of government agency. This research has conducted extensive study of theory, administrative records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system for reviewing organization law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e-government strategy does help to streamline the review process, to reduce paperwork, and to save time for reviewing. Thus, this case study can contribute to the emerging framework for so called e-administration.
2

從組織法論我國引進有限合夥法之必要性-以創業投資事業為中心 / The essentiality of introducing limited partnership act into R.O.C. in view of organic act - focusing on industry of Venture Capital

闕立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介紹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以及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二章為創投事業的介紹,以創投事業的基本架構作基礎,就美國、日本以及我國創投事業的運作模式、主體以及創投事業的特性,例如,閉鎖性、契約性及代理問題等作介紹,並從創投事業的特性來介紹適用於美國多數創投事業選用的組織型態-有限合夥。分析有限合夥的特性以及有限合夥適合於創投事業的原因。 由於創投事業特重契約關係,就契約與組織法之間的相關性,本文於第三章作論述。第三章探究組織的本質,從新古典理論、寇斯的廠商理論再到契約連鎖理論,探討組織產生的原因以及組織與契約間的差異,進而論述在契約自由的情況下,契約、市場、法規範三者的補充互動關係,法規範的角色與介入契約及市場的情形。在契約無法有效解決所有交易上發生的問題而產生侷限性時,法規範可作為補充的角色。亦即,組織法應當作為提供企業經營者降低契約草擬成本的範本,以任意規定為主。 第四章為我國法制現況的介紹,闡述我國現有組織法上的缺失以及創投事業在適用股份有限公司下產生的問題,並以美國、日本有限合夥法的規定與我國現有的組織法規作進行比較分析,釐清有限合夥法規是否可補我國現有組織規範之不足。同時就我國創投事業的角度,分析有限合夥法引進後對其產生的影響及效益,進一步分析除了創投事業,有限合夥法的引進對於電影產業適用之可能性,作為有限合夥法立法之呼聲。 第五章為我國有限合夥法之立法建議。本文先介紹我國有限合夥法草案的立法背景,並介紹於2004年、2007年制定的有限合夥法草案,同時就本文於第三章對於組織法規之定義及性質,論述草案既有的缺失,並以美國、日本有限合夥規為參考對象,提出我國有限合夥法草案的立法建議以及有限合夥法通過後其他相關配套法規之修訂。 第六章為結論,總結本文各章之重點及對於有限合夥法引進之迫切需求。
3

行政機關重組之研究-我國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探討

陳世哲, CHEN, SHI-Z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行政院長俞國華於民國七十六年七月三十日提出對「行政組織法」加以研究,啟開了 我國行政院組織歷四十年來最大的調整,在隨即成立的研修小組歷經十個月研究始提 出修訂草案,本文乃自重組的理論觀點來分析我國行政院的組織及此次行政院組織法 的研修。 全文共分五章,各章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就本文的題目界說、探討問題、研究現況、研究方法及分析架構加 以說明。 第二章「行政機關重組的理論基礎」:共分兩節,行政組織的重組可由兩個面向來加 以闡述,一則基於公共行政組織設計理論(理性面),強調如何達到組織效率及控制 ;另一則由政治競爭的角度來論述(政治面),強調政治現實性對行政機關重組過程 的觀察。 第三章「我國行政組織的現況分析」:共分三節,敘述我國現行行政院的組織結構; 次就現行政組織結構運作所生的缺失加以檢討;最後探討本次行政院組織法修訂的原 因及背景。 第四章「我國行政院的重組」:共分三節,第一節由組織設計的角度析論我國行政院 組織的調整;第二節由政治過程中政治現實面來看本次行政院組織法的研修;第三節 就此次行政院組織法修訂草案與現行行政院組織加以分析比較。 第五章「結論」:說明本文研究發現、檢討、展望和建議。 由上述研究結果得知,行政機關的重組,通常並非全由組織理論者所強調行政效率的 觀點來加以設計,事實上,基於權力與利益之政治因素的互動結果亦支配了行政機關 的重組。
4

我國行政獨立機關獨立性之探討:以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中心 / The independent commission: central election commission

蔡季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探討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獨立性,並以中央選舉委員會為中心。而在探討我國法制之前,本論文於第二章先討論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Independent Regulatory Commissions)之定義,並觀察其制度設計。蓋因一般認為,行政獨立機關之起源起源於19世紀末期美國之獨立管制委員會,世界各國對於行政獨立機關之建制多以美國法為師,我國亦不例外。透過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法制的觀察,本論文歸納出若干項獨立性之建制核心要素。 在本論文第二章第三節起,透過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發展歷程,以定義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內涵、建制目的與建制原則。其中發現,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之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之建制原則是相契合的,換言之,美國法制的經驗是適用於我國法制的。 本論文第三章,由中央選舉委員會設立的原因與目的出發,再指出中央選舉委員會實務運作所發生的相關獨立性爭議,並以第二章所歸結出的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建制原則,檢視〈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規程〉之獨立性程度。 本論文第四章則先行探討司法院釋字第613號解釋,因為該號解釋是我國第一個直接針對行政獨立機關之憲法基礎、組織方式及運作界限所做成之憲法解釋。雖然從此號解釋中多位大法官之協同意見書與不同意見書看來,此號解釋在未來行政獨立機關之適憲性問題上未必可以一一援用,惟此號解釋是我國大法官針對行政獨立機關之憲法定位問題所做成之第一個解釋,在憲政歷史上之意義重大。接著再以第二章所歸結出的美國獨立行政管制委員會建制核心要素與我國行政獨立機關建制原則,檢視2009年6月10號公布施行的〈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之獨立性程度。 本文研究發現,〈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規程〉對於中央選舉委員會獨立性之維護確有不足,因而實務上中央選舉委員會之角色定位曖昧不明,常受外界質疑有政治力之介入與干擾。而於〈中央選舉委員會組織法〉公布施行後,新任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將依該法規定之選任方式選任之,則新任委員於行使職權時,學理上應能較舊制下之委員有更高之獨立性,但仍有修正之空間。
5

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過程中互動關係之研究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分析

吳春來, Wu, Chun-L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一複雜的動態過程,其中又以負責政策規劃,合法化的行政、立法機關之間的互動過程最受矚目。 近年來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快速變遷,國人的價值也逐漸趨向多元化,政府的決策能力,隨著社會大眾需求的增加與品質的提升,正面臨重大考驗。尤其在政治解嚴,社會走向開放之際,行政院與立法院已經打破過去四十年「相安無事」的沈靜局面,國會結構的改革,政黨政治的逐步形成,對行政、立法兩院在決策互動上所產生的衝激,更是朝野上下有目共睹的事實。 本論文基於以上的認知,特以行政院與立法院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所存在的互動關係為範圍,深入探討近年來政治的變革、傳播媒體的勃興、利益圍體的活躍及社會輿論的監督,對兩院的決策活動所產生的影響,並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進行個案分析,試圖勾勒出兩院在決策互動上逐步調適而成的嶄新面貌。進而提出兩院互動關係現狀檢討及未來正常運作的具體建議。 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先就研究之動機、目的、方法、限制及分析架構做一說明。第二章從分權理論的觀點及我國現行制度探討行政院與立法院的決策角色及互動關係,其中並引用相關的決策理論,做為後文分析的理論依據。第三章從政策制定的參與者勢必影響決策過程的角度、探討行政院、立法院本身、政黨、利益團體、大眾傳播及社會輿論等六大因素,如何影響兩院在政策制定過程的互動關係。第四章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修訂過程說明兩院互動的實際運作。第五章就相關人士的訪問及兩 院互動的最新發展,分析未來兩院決策互動的可能模式。第六章則針對研究所得進行檢討並提出個人的建議。
6

「行政院組織法」修正過程之研究:由政治生態環境看修法過程之演變(1987-1993) / Researdh on the Amendment Process in " The Executive Yuan Organization Law" An Political Ecology Approach to Observ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Legal Reform Prpcess (1987- 1993)

陳進郁, Chen, Jinn-Yu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以「行政院組織法」修正過程之「個案分析」,配合「歷史面向」-民國76年至82年,以及「生態面向」-台灣政治環境變遷,歸納出修法過程中的重要因果連結關係。全文共分七章,分別簡述如下: 第一章導論旨在闡述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整理與探討、以及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二章先介紹台灣解除戒嚴後的政治環境變遷,包括以「重大事件」和「內閣更迭」為分期的不同階段描述。 第三章介紹民國76年以前的行政院組織法修正之背景分析,其中分成憲法公布(民國36年)前後兩大階段,並簡略探討各階段中央行政組織架構變遷之原因。 第四章描述行政院組織法修正之第一階段(民國76年至79年),其中又以行政院研修小組研擬過程、行政院院會決議過程、立法院委員會審查過程、立法院院會審議過程等分成四段進程。 第五章描述行政院組織法修正之第二階段(民國79年至82年),分成停頓期、郝內閣時期、連內閣時期等三段進程。 第六章則結合第二章的政治環境變遷背景,和第四章、第五章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的兩個大階段,綜合歸納在此修正過程中,其影響進程的因素分析;此章係筆者連結前述各章所作的全盤性研究成果。 第七章結論部分,除了總結發現與建議(包括行政院組織架構之個人芻議)外,並對未來發展作一些前瞻性的期望。
7

第三部門視域下中國行業協會與政府互動關係及角色研究 : 兼以雲南省律師協會為例 / 兼以雲南省律師協會為例

范琳琳 January 2010 (has links)
University of Macau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8

委託行政契約の統制―ドイツ廃棄物法制を素材として―

鈴木, 崇弘 26 March 2018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法学) / 甲第20854号 / 法博第211号 / 新制||法||161(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法学研究科法政理論専攻 / (主査)教授 髙木 光, 教授 仲野 武志, 教授 原田 大樹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Laws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9

我國文化行政組織體系變遷與發展之研究 /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林志冠, Lin, Jyh G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國七十六年,行政院體認到行政院組織法修正的必要性,乃決議調調整 八部二會的體例限制。經研議結果,決定增設「衛生福利部」、「文化部 」、「農業部」及「勞工部」。其決議成立「文化部」的理由在於:我國 經濟建設雖業已締造奇蹟,唯文化建設仍呈偏枯失調現象。且由於現階段 文化建設工作,係由各相關機關辦理,事權分散,不相聯屬,難作整體規 劃,亟宜成立文化部,以專責成。文化部成立之後,地方文化行政機構料 將作相對的調整,以建構完善而健全的文化行政體系,唯目前在整個體系 架構、體例設計方面並未定論。筆者基於對文化行政運作與藝術欣賞、創 作的高度興趣,決定深入此一領域察訪探究,期能藉由本研究貢獻一己棉 薄之力,為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規劃可行模式,以為參考。本研究採行 質的研究途徑,因此,在本文的研究流程與方法的設計上,率皆依循「質 的研究」有關的理論概念與原則。在研究架構方面,期望藉由以下各種因 素的考量,得致我國未來文化行政組織體系的建構:(一)組織理論的應 用:以期實務與理論的契合。(二)文化行政過去與現況分析:以期鑑往 知來。(三)外國案例的借鏡:以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四 )我國社會與文化環境探究:以期符合生態性的要求。由於考量層面廣泛 ,資料蒐集工作殊為繁複,因此在研究方法的採行上尤含及文獻分析法、 歷史研究法、深度訪談法、符號互動論、自然觀察法、及歸納分析法等。 藉由整個研究過程,筆者為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的建構,歸納出三套可 行模式,並透過各個層面因素的比較分析,排列其優先順序,最終推定第 二方案為最優先考量。依該方案內容,筆者建議我國未來文化行政體系採 三級制型態為宜,即中央設置文化部、省設文化廳(處)(北、高二市設 文化局)、各縣市設文化局。同時直轄市立及各縣市立文化局,得於轄區 內籌設文化中心(名稱暫定),文化中心設置數量依區域均衡發展原則及 業務實際所需而定。
10

論金融統合監理之架構 / Study on Consolidation of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

林蕙玲, Lin,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金融問題層出不窮,陸續發生多起的金融弊案,皆有引發金融危機之可能。因此如何強化金融監理效能,建立金融市場之安定與秩序,實為金融革新的重要議題。 世界上多數國家的金融監理架構有單一監理機關與多數監理機關,甚至折衷於二者之方式。我國目前金融市場中因金融商品之區隔性降低、金融購併與金融集團之出現、效率監理原則、及因應WTO的加入考量,究竟如何調整金融監理架構以強化金融監理效能,實為當務之急。因此,政府希冀成立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以有效整合金融發展政策及監理事權,全面加速金融現代化工程,因應未來國際金融競爭趨勢。 而本文,以「論金融統合監理之架構」為題,試圖先對我國現行金融監理架構做一剖析;其次針對單一監理架構—以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 Authority)、澳洲金融監理總署(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ion Authority)、韓國金融監理局(Financial Service Supervision)為介紹;在其次亦就多數監理架構為論述—以美國的金融監理架構為題;繼而對於我國未來金融監理架構—以現行的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為介紹;最後做一評析與建議。 / In the last decade, Taiwan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candals and a local financial crisis has almost emerged. Under such a circumstance, it is essential for the Government to undertake regulatory reform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regulatory efficiency and reinstate the social confidence toward the financial markets. To cope with the entrance into WTO, the trend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it seems crucial for Taiwan to reconstruct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to promote the regulatory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Under such a scenario, the Government intends to establish a new regulatory agency, i.e.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Committee, to regul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a consolidated approach. 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the consolidation in financial regulatory structure. In the first place, the current financial regulatory mechanism in Taiwan is addressed and the potential inefficiency is identified. Secondly, some models of the single-regulator approach are examined, including the 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 of UK, the Australian Prudential Regulatory Authority and the Financial Services Supervision of South Korea. On the other hand, the US model, the most significant one in the multiple-regulator approach, is also envisaged in the third place. Fourthly, the draft of Financial Regulatory Committee Bill of Taiwan is examined and the potential failures therein are explored. As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the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 in Taiwan, some conclusive remarks and suggestions are submitted in the final place.

Page generated in 0.01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