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宗教詞彙在二十世紀末俄語中的實用性 / Actualization of Russian Confessional vocabulary in the end of 20th Century蔡宗羽, Tsai, Tsu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俄語詞彙組成中快速變化的問題長久以來就受語言學家關注。在二十世紀末,由於社會政治、經濟和國家法律、社會文化生活等領域激烈變動之故,俄語詞彙問題的變化之研究,特別具有意義。社會因素影響語言整體狀態,及其運用之特性。許多語言學家都指出,最重要的改變表現在語言的詞彙語義體系上:很多語言過程由於過度快速變化,學者們甚至來不及分析及理解。
目前已存在很多關於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語義體系狀態研究之學術文獻:О.П. Ермакова、Е.А. Земская、Ю.Н. Караулов、В.Г. Костомаров、Г.Н. Скляревская等學者在研究中都提到新時期詞彙發展的共同問題;Н.С. Валгина、Е.А. Земская、О.В. Загоровская、И.А. Стернин等人則在著作中研究二十世紀末詞彙積極發展的過程。此外,個別詞彙的來源和主題的共同性也受到學者們注意。例如В.М. Китайгородская完整描寫經濟類詞彙,Л.П. Крысин則投入於外來詞彙之研究;Г.А. Заварзина的研究範圍為社會政治類詞彙;Е.В. Горчакова則有許多和電腦語彙相關之論述。
於此同時,近期以來尚未出現與社會意義相關詞彙的整體研究。這首先是無論在主題或時間上受限的詞彙。本研究之現實意義就在於從俄語詞彙組成的分層中,挑出至今尚未受到全面研究的宗教詞彙這一層面做為分析對象。宗教詞彙這一層面長期以來因為超語言因素而處於詞彙語義體系之邊緣,但也為這些超語言因素,使得二十世紀末宗教詞彙積極發展。
研究的新要點可作為研究客體的不足性,研究客體的社會意義會獲得大幅成長。 由於研究對象尚未受到充足研究,因此本論文學術創新之處就在於表現重要之社會意義。
論文研究目的在分析二十世紀末語言當中宗教詞彙的狀態,並賦予它詞彙語義特性。該目的之訂立,有助於以下完成以下課題:
1) 總體描述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主要發展過程;
2) 從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語義體系變化的語境中,判斷詞彙積極發展過程之特點;
3) 描述構成宗教詞彙之名稱的詞彙語義特性;
4) 展現宗教詞彙在積極與消極語彙中的重新分配;
5) 從詞語語義結構和語言單位個別意義之語義結構等層面,分析繼之而來之詞彙的語義變化。
本論文研究對象為以下辭典中挑選出來的宗教詞彙:
1. Г. Н. Скляревская編,《二十世紀末俄語詳解辭典:語言變化》(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онца ХХ в. Языковые изменения / Под ред. Г.Н.Скляревской. РАН. Институт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 СПб.: Фолио-Пресс, 1998.)
2. Г. Н. Скляревская編,《當代俄語詳解辭典。二十世紀末之語言變化》(Толковый словарь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Языковые изменения конца ХХ столетия / Под ред. Г.Н.Скляревской. – М.: Астрель Аст, 2001.)
選擇這些辭典做為論文實際分析語料,係因它們在記錄詞彙單位時,考量了二十世紀末俄語發展的過程。
除了上述語料依據外,在分析語料,或描寫詞彙單位意義的語義變化時,論文作者將觸及其他辭典。
為解決本論文所訂立之課題,將依循以下之研究方法:
1)語言學紀錄法:觀察、對比、總結等方法的運用,有助於研究層面(其中包含數量層面)之總體描繪;突顯語言積極發展過程中產生的質量變化;進行語料之分類,以解決論文訂立之課題。
2)對比分析法:此方法有助於思考二十世紀末俄語中宗教詞彙之快速變化過程,以及個別詞語在詞彙語義結構上的變化。
3)成份分析法:該方法有助於深入瞭解詞語語義,及義素層面語義的變化。
以上各種方法之運用,目的在概述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發展之相關研究文獻,並描繪與宗教詞彙相關之較典型的語義轉變。
論文實際意義。研究成果:可運用於各種當代俄語課程之講授中;可做為編纂詞典的基礎;可做為教授外國學生當代俄語的教材。
論文架構。依據研究目的及課題,將論文分為序論、兩章、結論、參考文獻等部份。
第一章-《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語言過程之論述》。
俄語詞彙是系統結構性的組成,以自身成份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制約為特性。詞彙語義系統的特性之一在於其成份的變動性,及超語言學和語言原因。在不同時期中,詞彙系統的變動性是不同的。然而,詞彙語義系統保存了自己的穩定性。Н.Я. Шведова論證了語言穩定性的條件,她認為,詞彙系統的安定性「被保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在任何形式或語義構詞過程、在內部和外部群組移動、及外部壓力推進的影響下,都不會改變……」
當代學者,如Костомаров.В.Г, Швейцер.М.В., Скляревская則證實了語言穩定性所有條件已遭毀壞。他們指出,二十世紀末語言中積極動態發展的首要原因是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活、科學等超語言因素。所有這些因素導致本論文研究時期俄語的快速發展變化。其中包含︰
1)根據學者們的說法,大量進入俄語的外來詞場帶有無法控制特性;
2)該時期俄語詞彙成份的擴展,亦即大量的新字、新詞等,都反映了新的社會生活
現實;
3)很多反映蘇聯現實及不符合當代生活型態的概念,因此移轉至詞彙系統的外圍;
4)很多詞彙單位不再具備意識型態,社會對其之評價標準也因此產生變化;
5)重新評價和社會經濟、社會政治重組相關的詞彙層面之意義;
6)賦予先前不具現實意義的詞素新意義;
7)有效率地利用從不同範疇的字擴充標準語-是極其具有專業性的範疇。積極擴充
不同領域之社會標準語。其中包含狹隘的專業語彙、某地域專用詞彙,以及某社
會階層使用的語彙。
這些語言過程將被寫在第一節《二十世紀末俄語詞彙的主要語言過程》之中。
第二節《二十世紀末語言詞彙單位的現實化》之內容描述如下。語言符號的現實化過程對不同時期語言詞彙整體的組成狀態有很大影響。在本論文研究的時期裡,這個過程具有特別意義,此時期大量的詞從由消極詞彙變成積極詞彙,從小眾範圍到大眾使用,有著本質上的轉變。而現實化過程的理論意義不只於此過程尚未得到語言學家足夠的理論描述,還在於本論文之研究對象之社會意義在當代現代社會生活明顯增強。
第二章-《宗教詞彙中的詞彙語義特性》分為兩節。第一節《宗教詞彙的基本主題群組》連結主題共同性,把研究詞層作稱名分類。例如︰
1)世界宗教(基督教、東正教、天主教、印度教……等);
2)教會的附屬品和祭祀的東西(祈禱書、十字架、聖像、聖骨……等);
3)教會場所(教堂、大教堂、小教堂……等);
4)神職人員的稱呼(牧首、僧侶、見習修士、男修道院院長……等);
5)神和聖徒的名稱(基督、上帝、救世主……等);
6)宗教節日(復活節、謝肉節、復活節前後的節日、開齋期……等);
7)宗教道德和品行相關詞彙(慈悲心、怡然自得的……等)。
第二節《宗教詞彙在語義上的語義變異》將分析與研究詞層相關的稱名意義之改變。首先研究現實生活中積極增加或減少自身意義的多義詞。以「宗教」(религия)這個已擴展意義的詞為例。起初辭典裡只紀錄了這個字的一個意義︰「社會意識的形式之一-把超自然力量或生物(神、靈魂)聚集在信仰上,使之成為崇拜的對象的神秘概念的總和」。С.А. Кузнецов編輯的大俄文詳解字典對宗教一字下了兩個註解︰1.社會意識的形式之一;把超自然力量或生物(神、靈魂)聚集在信仰上,使之成為崇拜的對象的精神概念的總和;2.這或那個信仰、宗教。在《俄文詳解字典︰八萬單字及成語用法》中寫到宗教(религия)一字的三個意義︰1.社會意識的形式之一;把超自然力量或生物(神、靈魂)聚集在信仰上,使之成為崇拜的對象的精神概念的總和;2.社會意識的趨向之一;3.堅定不移的信念、絕對忠貞、及任何想法、理由道德准則、價值的構成。
本節中還將分析在詞彙結構中發生各種不同的發展及變異的名稱意義。 例如,單詞歷經了非意識型態化的過程。在字典的紀錄中,意識形態的義素在具體化詞裡表現出來︰「充滿神秘主義的」、「與宗教力量相關的」、「在宗教神秘中的概念」……等。例如以下這些詞︰基督教(христианство)、聖徒(святой)、天使(ангел)、聖像(икона)。詞的結構一旦改變,也會失去了否定評價的義素。這些改變在許多方面取決於超語言因素-即看待宗教實質的現代觀點及面對宗教的新態度。
結尾處將有本篇論文的結論。
論文參考文獻分為語料、研究相關之語言學專書及文章。
|
2 |
魯迅小說詞彙風格研究 / A Stylistic Study of Lu Xun's Novel林芩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魯迅的小說一向以題材鄉土、風格寫實和文詞犀利著稱,其生平事蹟、思想意識與人物塑造的手法,亦是許多研究者探討、鑽研的主題。然而,對於構成其小說作品「憂憤沉鬱、冷雋尖刻、幽默精煉」風格的幕後功臣――詞彙運用,討論者卻是屈指可數。有鑑於此,本論文將從「語言風格學」中的「詞彙風格」角度出發,將魯迅小說研究由「感性認識」延伸至「理性活動」,以補足其研究視角的缺口。
「語言風格學」以「如實反映作品語言風貌」為目標,著重用「科學分析」的方法,對構成文學作品的語音、詞彙、語法採取分析、描寫、統計、比較等方法,以找出作家驅遣文字的獨特風格。因此,筆者以魯迅小說中最具特色的「詞彙風格」為研究對象,從詞彙的視角切入,期能運用科學方法對魯迅小說語言進行更真實的檢驗與更清楚的詮釋。本文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簡介語言風格學的意義與價值,並略述研究範圍、方法和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為「魯迅及其小說的創作背景」,藉由了解其求學過程、工作經歷與政治活動來探討其主題意識的形成,藉此揣想其擇取詞彙的因由;第三章為「由魯迅小說中顏色詞的運用看詞彙風格」,首先探討顏色詞在漢語中的文化意涵與運用價值,接著以魯迅小說中所有的顏色詞做為對象,根據色彩明度和彩度的對比來分析、比較、統整,並將顏色詞修飾的對象分為人物(包括膚、鬚、髮) 、景物、動物、服飾和器物,以期找出顏色詞的運用規律和特殊風格;第四章為「由魯迅小說的擬聲詞看詞彙風格」,先介紹漢語擬聲詞的定位與功能,再統計、分析擬聲詞的運用對象與狀況;第五章為「由魯迅小說的熟語和標題設計看詞彙風格」,將魯迅小說中的方言俗語、罵詈語、成語和標題結構經統計和分類等過程,歸納其呈現方法和修飾作用;第六章的「結論」,筆者試圖為本文第三、四、五章的統計、分析、描寫進行歸納和比較,以總結魯迅小說運用詞彙的技巧、特色與效果。
|
3 |
含動物詞彙俄漢成語之對比研究顏伊伶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學習外國語時總會遇到不同方面的困難,一般而言,可分為二方面:第一,在語音、詞法、句法、詞彙學等領域上,母語和外國語之間結構類型的區別;第二,掌握母語外的另一語言時,由於兩個民族的歷史傳統、生態環境、風俗民情、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等的不同,造成兩種語言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傳統,並且以不同的角度來解析外部世界,產生不同的世界圖像。特別是成語,它是語言世界的詞彙平面中最富活力和表現力的單位之一,最能體現民族文化的特點,也就是說在成語中保留了栩栩如生的形象思維。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具備歷史、生活風俗、民族文化、藝術、文學等背景知識之基礎,然而,這往往是學習語言者缺乏的。因此,本論文選擇含有動物詞彙的成語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的主要目的包括:研究及對比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之成語所具有的文化內涵,以及藉由比較其形象與意義上的異同,進而提供適當的翻譯。為了達到此目的,在本文中提出並回答下列學術研究的任務:
-探索俄、漢語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
-評定俄、漢語中含動物詞彙的成語之語義;
-給予含動物詞彙俄語成語適當的漢語相對應翻譯,並提供四種翻譯策略。
究竟「動物詞彙的文化意涵」為何?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了解何謂「文化意涵」。根據國情語言學的奠基著作 «語言與文化-作為外語的俄語教學中的語言國情學»(Язык и культура: Лингвострановедение в преподавании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как иностранного),文化意涵指的就是詞彙的內涵意義(коннотация),藉著「聯想」(ассоциация)來表現出對某種客觀事物自然的情感和評價。阿赫馬諾娃(О.С.Ахманова)曾如此定義:「內涵意義是在詞彙的基本意義之外所添加的內容,修飾不同程度的情緒,用來表達不同的感情、評價…」在國情語言學的領域裡,這些感情與評價被歸入文化的層面,扮演文化大使之角色。所以,內涵意義在國情語言學中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的課題,本論文也需要借助它來探討語言與文化的關係。
在各語言中,常常會利用動物本身所固有之形象,來描寫人的性格特徵。這是因為動物有著鮮明的外表與習性,對於詞彙的內涵意義之發展,具有很豐富的可能性。因為人與動物相依共存,接觸頻繁,因此,在人類的語言中必然存在大量反映動物名稱的詞彙,存在著大量以動物為喻體的比喻性短語,並依據動物的外貌、顏色、習性等特徵賦予它們特定的情感和喻義。在言語交談時,這些動物性特質雖隱藏在語言背後,卻始終穩定地存在著,並成為語義之形象表達的主導思想。俄漢民族有著不同的生活地域、風俗習慣、居住環境及心理狀態,縱使,在現實環境裡擁有同一種動物,但進入語言系統後,卻可能產生相同或相異的感情色彩與評價。
於此,必須特別強調地是,對某一個民族文化的語言環境越「本土的」(природный)動物詞彙,總是能夠比「外國的」(экзотический)動物詞彙轉造出更多的成語。如牛、羊、狼、貓、狐狸、熊、豬、狗等這些與俄國民族較親近的動物,出現在俄語成語的比例較高,且其來源多與民族風俗、日常習慣有密切的關係。而蝗蟲、駱駝、多頭蛇、龍、鯨魚、鱷魚、扁角鹿、孔雀、烏龜(акрида, верблюд, гидра, дракон, кит, крокодил, лань, пава, павли, черепаха…)等這類較少見的、異國的、甚至不存在於世上的動物,則在俄語成語中出現的比例較低,僅見於文獻中。
一個詞的語義包括詞的詞彙概念(лексичечкое понятие)和詞彙背景(лексичечкий фон)兩方面。詞彙概念指某一事物特徵的總合,藉助此特徵,人們確定是否可用某一詞彙來指稱該事物。詞彙背景指與詞有關的背景知識(фоновые знания)之總合。一般字典對詞彙的解釋通常只就其詞彙概念進行描述,所以,在另一種語言中,常可找到等值的詞彙概念,但卻不容易找到完全等值的詞彙背景。據估計,約有一半俄語詞與其他語言中的詞彙背景不完全相同。綜上所述得出一個結論,相當多數的常用對應詞所表示的詞彙背景是不完全等值的,也因此可說不完全等值的詞在語言中居多數。既然在俄、漢語的對應詞中,真正的等值詞只佔少數,那麼當進行跨文化言語交際時,想要有效地達成交際目的,獲得正確的理解,並非易事,這受約於交際者的語言水平和文化知識。所以,翻譯在不同民族的交際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橋樑,能幫助不同民族溝通思想、交流文化,可以說它扮演著「文化移植」的角色。因此,譯者的任務是避免發生對原文的理解錯誤,應盡可能充分傳遞語義,並格外注意兩種文化的差異,力爭尋求適當的翻譯。
帶有動物詞彙的成語是以動物形象為基礎出現的,然而,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這些動物的形象有時完全地相符,有時只有部分相符,甚至有時是完全地背道而馳。因此,在翻譯時必須考慮文化因素。舉例來說,由於貓的瞳孔是在黑暗中放大,處於暗處,依然能看得清楚,所以,俄國人就用「貓眼」來形容一個人擁有好的視力(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而中國人察覺老鷹能從高空中發現獵物,並且迅速、準確地俯衝捕捉,因此,用「鷹眼」來表示好視力、好眼力。翻譯時,如果把глаза как у кошки直譯成貓眼,就可能出現不完全的理解。
在語言之間的分歧多數反映出民族間的差別,而引起這些差別的原因,往往和自然條件、文化、歷史、宗教、世界觀和其他的傳統有關。當然,動物稱名的規則也根據這些因素而有不同。動物詞彙的象徵意義多少取決於牠們所處的地域對於牠們的主觀看法。因此,在俄語、漢語的成語系統結構中,少見動物詞彙出現全面性地完全準確的相符。也就是說,不應該期待一定可找到完全相對應的俄漢成語。所以,在做俄漢成語對比時,可以發現兩者之間有以下幾種不同的方法:一、形象與意義相同或近似的成語;二、形象不同,但意義基本相近的成語;三、形象相同或相似,但意義不同的成語;四、形象、意義皆無相應的成語。本論文並依據形象和意義的關係,綜合出四種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譯成漢語的譯法:
(1)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似的成語時,可採用「對應法」,例如:козёл отпущения-代罪羔羊。
(2)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而喻意也相近的成語,但卻可找到動物形象相異,而喻意相近的成語時,即採「借用法」,例如:бросить щуку в реку(把狗魚拋到河裡)-縱虎歸山。
(3)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存在著動物形象相同或相近,但卻含有不同或相反喻意的成語時,就用「意譯」法,例如:птичий язык就不能譯為「鳥語」,而應譯為「雜亂無章的言語」。
(4)當含動物詞彙之俄語成語,在漢語中找不到相對應或可借用的成語時,就採用「直譯法」,例如:ощетиниться как ёж-狂怒如刺蝟;但是,假若直譯時可能讓人無法理解,或可能造成誤解,也可使用「意譯法」,例如:божья коровка(上帝的母牛)-好好先生,或者「直譯+意譯法」,例如:биться как рыба об лёд-如魚撞冰,拼命掙扎。
|
4 |
論文中Tough-與Middle-結構句中的"容易"、"好"、與"難" / Between Tough and Middle: On Mandarin Rongyi, Hao, and Nan劉淑梅, Liu, Shu 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旨在研究中文"容易","好",與"難"所屬的句式,內部結構,及此三者混淆難辨的原因。
我們認為"容易"屬Tough-結構,乃由Raising- 句主題化而來。"好"則屬Middle- 結構,是經詞彙律衍生而成。此分析正確的解釋二者表現之異同。
由歷史演變觀之,"難"應屬Tough- 結構,為"容易"之反義詞。但因近代Middle- 結構興起,表面結構與Tough同,類化作用於焉產生,"難看"為一例。 / 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the constructions of rongyi, hao, and nan sentencesin Mandarin, analyze their internal structure, and provide appropriate accountstoward the long-term confusion among these three.
Rongyi, in our analysis, is a gradable stative verb leading a tough construction.The so-called Tough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is a topicalized raising construc-tion with a generic subject. This analysis not only captures the generalization among similalr constructions (Raising Construction, Tough Construction, and topicalized sentences) but also accounts for its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overtagent, long-distance binding, and so on.
Hao is a prefix triggering Middle Rule which surpresses all the theta-roles of atransitive active verb but the patient-like one (with the feature [-r]), yieldinga statve verb haoV as a middle predicat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middles is subject to two pragmatic constraints, which further support our treatment of middle as a lexical process. The lexical approach successfully explains the surpressed agent, the inseparability between hao and V, and some other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s.
Judging from diachronic evidence, nan is basically the antonym of rongyi and ap-pears in a raising construction, tough construction, and topicalized sentences as rongyi does. Analogy takes place, however, that in some cases, nan and its following verb are reanalyzed and undergo semantic shift due to its identical linear order with middleconstruction. Tha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nguagechange.
|
5 |
<老乞大><朴通事>詞彙演變研究朴淑慶, PU, SHU-G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研究對象:<老乞大><朴通事>系列在高麗、朝鮮兩朝是最具權威、最長期
被用以學習漢語的教材,反映元末明初及清代的北方官話.本論文僅就詞彙部分,尤
其是從前期《老朴》系列(反映元末明初)到後期《老朴》系列(反映清代北方官話
)之間,有變化的詞彙為主傲研究對象.
(2)研究目的:主要有三項:一、為瞭解近代漢語的詞彙、詞彙史及其特色;二、
為探究漢語詞彙演變的規律;三、為幫助研究中世韓國語詞彙的正確意義.
(3)研究文獻:藏於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及藏書閣者,有:<老乞大>、<翻譯老
乞大>上下卷、<翻譯朴通事>上卷、<老乞大諺解>上下卷、<朴通事諺解>上中
下卷、<老乞大新釋>、<朴通事新釋>、<朴通釋新釋諺解>上中下卷、<重刊老
乞大>、<重刊老乞大諺解>上下卷、<老朴集覽>等原始資料;另有其他各地得來
的有關<老乞大><朴通事>詞彙索引及研究論文等.
(4)研究方法:擬先用共時(Synchronic)及描寫(discriptive)語言學的方法
來分析前期《老朴》及後期《老朴》所見的詞彙,然後再用比較(comparative)、
歷時(dischroic)語言學的方法來研究其變化.
(5)研究內容:本文約十一萬字,分為五章,簡述如下:第一章緒論,分二節,分
別論述語料檢討及研究對象、目的、方法.第二章分為五節,分別論述名詞、代名詞
、數•量詞及形、動詞等實詞之變化.第三章分為六節,分別論述副詞、介詞、助詞
、連詞及嘆詞等虛詞之變化.第四章分為三節,在第二、三章討論的基礎之下,探討
漢語詞彙演變的內、外部規律.第五章結論.
|
6 |
東漢佛典之雙音節動詞研究廖宜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東漢佛典為語料研究其雙音節動詞現象,分別就詞義與構詞兩方面對雙音節動詞作整理與分類,進一步探討其中所呈現出來的共時現象。
由於東漢佛典中的雙音節詞條數量龐大,為了使這些珍貴的語料條理化、細緻化,「分類」乃成為貫穿本論文的研究方法。筆者首先將所有的雙音節動詞單作層層的結構分類,並對與現代語感較遠的詞條的作深入的詞義分析,最後再將詞義與結構綜合起來觀察並探討兩者之間的關係。
目的在於綜合雙音節動詞結構與詞義兩方面的研究成果,為原本以地毯式的方法所考察出的原始語料梳理出明白且清晰的脈絡。如此一來,便可以對東漢佛典中的雙音節動詞有全面的體認,充分了解東漢佛典雙音節動詞的結構特色及其在漢語語法史上所呈現出的現象。
|
7 |
二十世紀末二十一世紀初之俄語電腦詞彙研究 / The analysis of Russian computer words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and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21th century陳依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今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電腦的運用和資訊科技的發展,使得電腦詞彙數量在此階段明顯成長。電腦不僅是人們工作所必要的設備,也是不可或缺的娛樂工具,電腦語言與人類語言的發展相互地影響。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俄羅斯因社會政治體制的急劇變更,使俄語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新詞大量湧入,彷彿經歷一場語言革命。隨著俄羅斯與其他國家往來頻繁,俄語詞彙體系開始蓬勃地擴充,本論文將探討俄羅斯在二十世紀末與二十一世紀初蓬勃而生的電腦詞彙,藉此了解俄語體系在科技革命時期之詞彙變化與語言活動。
|
8 |
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研究車婉娟, Che, Wan 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徐志摩是五四新文學時期最耀眼的一顆明星,他是格律派新詩的代表作家。其新詩奔放熱情,率性地抒寫他的思想和情懷,無論是詩歌的內容或是形式皆具有卓越成就,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徐志摩的新詩常被評為「詞藻華美」、「語言濃得化不開」,這樣概括式地語言評論未免流於空泛,有賴於語言風格學研究的加入。透過科學客觀的研究方式重新將其詩歌語言解構、分析,實際歸納出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特色,以求對其作品有更具體、全盤的認識。
本論文主要內容為研究徐志摩新詩的詞彙風格。筆者以《徐志摩全集》中的158首新詩作為研究範圍,進行詞彙分析。全論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方法、前人研究成果以及徐志摩生平和詩歌創作理念。第二章〈語言風格學的意義與價值〉簡述語言風格學及其在文學作品研究上的價值,並進一步說明詞彙風格之內容與價值。第三章〈從古詞彙的使用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探究其新詩的古詞彙來源及使用的效果。第四章〈從新詞的創造力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先依其詩歌新詞的產生途徑一一分類介紹,再歸納其構詞偏好及運用效果。第五章〈從重疊詞的運用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先觀察其新詩重疊詞之詞語類型,再分析它的語法功能傾向及使用效果。第六章〈從共存限制看徐志摩的詞彙風格〉主要是跳脫詞彙本身的分析,而將觀點擴大至詞語間的搭配關係,分別就句中「主語 / 謂語」、「述語 / 賓語」、「修飾語 / 中心語」、「述語 / 補語」四種關係,來探究其新詩詞彙突破現代漢語搭配規律的使用情形。最終提出第七章〈結論〉,總結徐志摩詩歌的詞彙風格及特色。
|
9 |
張愛玲《傳奇》小說詞彙風格研究鍾嘉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研究認為,張愛玲的語言是豐富多姿的,身為小說能手的她,在《傳奇》小說中所建構出的獨特世界,多得自於其語言文字所散發出的強大感染力。而傳統文藝風格學的研究偏重於作家生平、作品意象、隱喻作用等層面,鮮少將焦點聚焦於作家驅遣語言的習性與特色,本論文從語言風格學中的詞彙風格角度出發,探究張愛玲《傳奇》小說中「顏色詞」和「重疊詞」二類詞彙使用趨向,筆者發現,張愛玲時常在小說中運用繽紛多彩的顏色詞彙,呈現色彩斑斕的文學世界或是人物心理;也運用重疊詞彙,使文句充滿生動鮮明的特色;再者,她善於採用重疊性的聲音語言,增添許多聽覺上的刺激作用,使小說中充滿各式各樣的人聲、市聲與樂聲;除此,張愛玲亦轉換或獨創許多詞彙用法,如:銹綠、藍陰陰、輕金色等顏色詞;踢托踢托、哼哼呵呵等擬聲重疊詞;鬼陰陰、稀朗朗、肉唧唧等ABB式詞,皆具有個人的獨創風格,由此可見,張氏駕馭文字的能力可說是十分優秀。
而「語言風格學」(Stylistics)是指運用語言學的理論,分析文學作品的語言特色、研究作家語言風格的一門新興學科,研究者可藉由語言學的知識探究文學作品的風格特徵,重新思考文學作品的語言特點,以提供更多元豐富的研究面向。因此筆者欲從語言風格角度切入,探究張氏遣詞用字的趨向、發掘《傳奇》小說詞彙風格,期能開拓張愛玲研究的另一風貌。本文架構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說明張愛玲在文壇上的地位、第三節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範圍、第四節說明研究方法與步驟、第五節為前人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為「語言風格學的研究價值」,第一節簡介語言風格學的源起及研究概況、第二節說明何謂語言風格學;第三節釐清對語言風格學容易產生的誤解;第四節強調張愛玲《傳奇》小說詞彙風格研究的重要性。
第三章為「張愛玲《傳奇》的顏色詞研究」,第一節為顏色詞的定義與文化意涵、第二節進行張愛玲《傳奇》單音節顏色詞的構詞分析、第三節張愛玲《傳奇》雙音節顏色詞的構詞分析、第四節張愛玲《傳奇》三音節顏色詞的構詞分析、第五節討論張愛玲《傳奇》顏色詞的文化意涵與修辭效果,筆者認為透過對顏色詞彙的統整與分析,可找出張愛玲驅遣顏色詞的喜好與殊性。
第四章為「張愛玲《傳奇》的重疊詞研究」,第一節為漢語重疊詞的定義與分類、第二節探討張愛玲《傳奇》疊音詞的音節分析、第三節則是討論張愛玲《傳奇》疊義詞的構詞分析、第四節針對張愛玲《傳奇》ABB式重疊詞進行構詞分析,期能深入研究重疊詞在構詞類型與語法功能上的詞彙作用。
第五章為「結論」,在本文做了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之後,試圖把以上幾個焦點做一個具體的陳述,把詞彙的特色、分類、歸向描述出來,最後作為本文的結論。
|
10 |
中韓漢語雙音節詞比較研究 : 以其使用頻率比較為主 /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wo-Syllable Chinese words in Chinese and Korean蔡松阿, Song-A, Ch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總共從三個方向研究中韓同形詞彙:其一為從歷史研究找出中韓文化社會與中韓同形詞之間關係及其起源歷史淵源。中韓同形詞產生之重要原因是借詞,而且此借詞產生與當時社會文化情況有緊密之關係。於是從第二章到第四章,從社會變動文化擴散的角度切入研究中韓同形詞。透過此研究,總共找出三大中韓同形詞產生之路徑,如:中國古典文獻、佛教傳播、日本漢字詞擴散。
其二為從共時研究找出中韓同形詞後,加以進行同形詞詞義比較及中韓兩國詞頻百分比比較分析。台灣教育部出版《八十七年口語語料調查報告書》蒐集的口語詞彙總共達到22,444個詞,其中雙音節詞有14,470個詞。透過分析結果,總共找出3,303個同形同素同義詞、599個同形同素部分異義詞、171個同形同素異義詞、131中韓相關異形同義詞。本論文以此研究資料,進一步分析比較中韓同形詞頻百分比,了解同一個詞彙在於不同社會中不同的使用情況。而且透過同形同義詞、同形部分異義詞及同形異義詞之間的中韓詞頻百分比比較,亦可知由於中韓之社會、文化及生活之共同點,產生了中韓同形同義詞使用之共同趨勢。
其三為找出歷史研究與共時研究之相關性。
本研究先從歷史研究切入中韓同形詞產生的淵源及原因,然後從台灣口語詞彙找出目前所使用之中韓同形詞。透過這兩方面之研究,找出以下相關幾點:
一、透過目前使用之中韓同形詞詞義比較,找出詞義演變之歷史因素及對詞義演變產生影響之中韓社會特殊情況。
二、透過中韓同形詞起源的查找,追溯它們的根源及詞彙歷史。
三、透過日本起源同形同義詞在同形同義詞詞頻排行裡的分散程度,找出詞彙起源與現代實際使用之間的相關處。
四、透過起源於中國之詞彙的詳細分類,進一步探討目前使用之佛教詞彙與白話詞彙之使用情況及使用原因。
結果可了得知關於中韓同形詞的歷史研究與共時研究之相關性。此點都在第五章詳細論述。 / A language is an essential tool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often it is the finest product of a particular society. The lexicon of a certain language, especially loan words,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social changes or cultural exchanges, reflecting political and socio-cultural situations.
Throughout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y, as neighboring nations, China, Korea and Japan have had close relationships through soc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Korea and Japan imported advanced ideas and technology through China before the late 19th century, and among many other elements the Chinese language had had an absolute influence on the Korean and Japanese language systems.
However,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while the influence from China dramatically decreased, Japan, which transformed itself to a modern nation-state through Wester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began to exercise power over Korea and China.
The lexicon of Chinese, Korean and Japanese languages provide remarkable evidence to prove those dynamic socio-cultural exchanges among the tree countries.
Particularly the Chinese homonyms existing in the lexicon of those three distinctive languages are apparent evidenc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Firstly, the birth of loan words resulting from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is analyzed diachronically. Chinese-originated homonyms are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ir different origins found i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colloquial Chinese. Especially loan words originating from Buddhist scriptures hav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contrast to other common loan words. Later in the paper, the origin of the Japanese vocabulary, which influenced Chinese and Korean homonyms, will be looked at.
Secondly, 4,202 words are selected from the total of 14,470 two-syllable words in Report on Taiwanese Spoken Words Frequency, which was published from a synchronic perspective by Taiwanes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ose selected words are analyzed and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homonymous synonyms, homonymous words with partial difference in meaning and homographs.
Thirdly, the words frequency of homonyms, commonly used both in Taiwan and Korea, is analyzed based on A Report on Korean Words Frequency published by Korea University in 2000 as well as A Report on Taiwanese Spoken Words Frequency. Through studies on origins, distribution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s in terms of word frequency,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vocabulary overlapping in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are analyzed in an attempt to combin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
Page generated in 0.03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