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照慾症」:城市漫遊中的數位攝影實作 / Shutterbug : a syndrome of being a "flaneur" with digital camera洪瑞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源於數位攝影的「遍在」,欲處理的是有關「照慾」的問題。數位相機促成了生活方式化的攝影實踐,而數位攝影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恰好是帶著數位相機上路的城市漫遊者們所可以指涉的。
本研究將數位相機視為一種「文化物」,將日常生活的數位攝影行動視為一種具有文化脈絡的「事件」(event)。根據本研究的概念脈絡,「日常生活」是一種「例行」與「變異」間的動態變化過程,而本研究所關注的是日常生活變異的潛能。
漫遊與攝影為日常生活的變異提供了可能性的條件,城市漫遊者的數位攝影實作涉及了這兩種變異的潛能。從這類實作中我們探索的是真實的「日常生活」與攝影再現的「日常生活」之間的裂隙如何產生,目的是為了看出日常攝影的「意欲」。
本研究針對六件城市漫遊者的日常攝影案例進行文本分析,從分析中得見,城市漫遊攝影者運用各種「戰術」來面對例行化秩序主宰的日常生活,這些戰術是「城市生理學」、「城市修辭學」與「城市對話」。「城市生理學」進行的是一種城市生活「寫實」,這類戰術採集城市日常生活的細節,企圖拼構城市日常生活的「全景」並加以展示。「城市修辭學」是一種對於現實的陳述方法,企圖透過攝影賦予城市日常生活特定的氛圍或意義。「城市對話」則經由與城市日常空間的相互對話,讓漫遊攝影者的主體得以現身。
本研究發現:對日常生活的攝影再現行動已然變成了日常生活本身,此為現代城市日常生活的「照慾症」。「照慾症」具有雙極性的特質:內在感覺包含:1、「照慾」的排解與強化;2、感官經驗的拓展與框限;3、漫遊性的獲得與失去;4、抒解壓力與創造焦慮。外在表現上:1、兼有秩序的混亂(慾望所致)及經營的軌跡(戰術所致);2、使城市熟悉化又陌生化;3、追求主體又趨於整一。
本研究欲稱:「照慾症」是一種日常生活意義的填補與賦予行動。這種行動是微觀政治的,它可能出於主體的自覺,也可能出於不自覺,它或許具有某種進步性,但卻不一定是革命的。
|
32 |
財務市場之計量分析--以台灣、美國、日本市場為例鄭敦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從Engle(1982)觀察金融資產報酬序列具有波動叢聚的現象,進而提出自迴歸條件變異數異質(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模型後,解決了傳統的時間序列模型如自我迴歸移動平均(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簡稱ARMA)模型在財務金融的實證研究上對變異數異質(Heteroskedasticity)的現象不能做有效解釋的問題後。陸續的延申模型如Bollerslev(1986)一般化自我迴歸條件異質變異(General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簡稱GARCH)模型、Chou(1988)的GARCH - M(General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in Mean;簡稱GARCH - M)模型,已廣泛的應用於分析股票市場股價持續波動的問題上。
同時,由於國際股市間通常存在著訊息傳遞的現象,國際股市波動命題已在學術界廣泛的被討論,因此本文選取與台灣經濟景氣息息相關的美國、日本來分析訊息的傳遞型式,並且討論風險貼水項在解釋股價指數報酬上是否具有解釋能力。此外,若美、日、台三地的股價指數無法擊敗隨機漫步模型Ⅰ,則三地股票市場是效率市場,股價指數將是完全隨機不可預測的,因此本文經由BDS檢定方法來檢定隨機漫步模型Ⅰ是否足以表徵三地的價格過程,做為在是否進行多變數GARCH模型估計的參考。同時,若市場間的非同步現象嚴重的話將對估計結果產生影響,因此,本文也對三地股市非同步現象加以探討,視其是否有非同步調整的必要再加以調整,以避免估計時產生誤差。
接著,本文亦就股價指數歷史資料橫斷面探討國際間股市的互動性,經由Tank and Kwok(1997)模型加以延申,進行台灣、美國、日本國際投資組合多角化效益之分析,探討的命題主要是週末效果、元月效果,和Rogalski效果是否顯著存在於台灣、美國、日本股票市場,即分析上述效果是否對國際投資組合均報酬、報酬波動、風險分散利益產生影響。
總言之,經由上述的實證過程,將使我們對美、日、台股市具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同時,三地股票市場訊息的連結與傳遞型式分析,也可做為投資人在進行股票市場投資與國際投資組合建構時的決策參考。
|
33 |
上市公司出售資產事件之宣告效果:GARCH模型之應用 / The Effect of Voluntary Sell-off Announcements張嘉宏, Zhang, Jia-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出售長期資產對公司股價的影響,由於金融性資產時間序列資料有異質變異數現象,傳統事研究以最小平方法無法正確描述殘差項之變異,故使用一般自我迴歸異質變異數(GARCH)模型.由實証發現,市場對公司出售資產的反應視其處分目的而定,對為了改善營運而出售資產的公司,一般相信公司營運能提升,有助於增進公司價值;對為了改善財務而出售資產的公司,由於公司本身財務狀況不佳,雖藉出售資產取得資金,但市場反應仍不佳.另外,由迴歸分析也發現處分目的為宣告期間累積異常報酬重要的解釋變數.
|
34 |
The Influence of Variance in Two-Armed Bandit Problems黃秋霖, Huang, Qiu-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是發掘變異數在Two-armed Bandit問題中的影響。在文中我們假設兩種治療法的成功率分別是θ1和θ2,且以π1~Beta(cα,cβ)和π2~Beta(α,β)為其驗前機率分配。此外,我們假設所有病人數(N)已知。
我們證明了當N=2、3,變異因子(c)>1時,最佳的策略是k1*=0,也就是說,我們不應在成功率的變異數較小的治療法上做試驗。這個結果和One-armed Bandit問題(c=∞)的結論是一樣的。但是,當N=10、12的例子中,我們發現k1*=0就並非是最佳的策略。
當α=β時,我們證明了效用函數是c的遞減函數。也就是說,其中一個治療法的變異越小,效用亦越小。當α=β=c=1時,最佳的策略是k^*=k_2^*≈√(1+N)-1。此外,我們也證明了效用函數是c的連續函數。 / The focus of the report is to find the influence of variance in Two-armed Bandit problems. In this report, we consider the case when the success probabilities of the two treatmentsθ1,θ2 haveπ1~Beta(cα,cβ) andπ2~Beta(α,β) as their prior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patients, N is known.
We showed that for N=2 and 3 the optimal strategy is k1*=0 if variance factor, c>1. That is, we should not make trials on the treatment which variance is smaller. But when N=10 and 12, we showed that k1*=0 is not optimal.
When α=β we showed that the utility function is a decreasing function of the c. That is, the smaller variance of a treatment is the smaller utility will be. We have found that
k^*=k_2^*≈√(1+N)-1 whenα=β=c=1. Besides, we also have the continuity of utility function in c.
|
35 |
以條件拔靴法估計VaR之探討賴信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風險值之估計,拔靴法因直接以市場資料為抽樣分配,計算時便包含一般財務時間序列所常有的厚尾高峰等現象,避免模型偏誤(Model Risk)。但市場上的波動因具有異質變異,易產生波動聚集現象(Volatility Clustering),是以歷史資料無法立即反應波動之起伏與及時之資訊,一般VaR估計模型往往在波動較劇烈起伏處,無法準確估計風險值,因而提高市場風險。
針對於此,此次研究嘗試以GARCH模型捕捉波動起伏,並運用拔靴法估計之便捷與優點,估計更可靠之風險值(簡稱GARCH Bootstrap)。研究所得之主要結論如下:
1.拔靴法(Bootstrap)以及偏誤修正之拔靴法(Bias-Corrected Bootstrap)在厚尾及常態之下,皆比歷史模擬法有較佳之估計。但實證資料因厚尾情形不足,三者之VaR估計,並無顯著差異。
2.拔靴法及偏誤修正之拔靴法於模擬中有較大之差距,實證下則較小,應為實證資料厚尾情形較輕微所致。
3.模擬中,在GARCH模型之配適上,選擇樣本大小(或窗口大小)為250日或500日皆為條件之估計較佳。但實證上,250日的資料仍嫌不足,在計算參數時會有不收斂而無法得其結果。建議在窗口選擇上應至少為500日。
4.在資料本身具有GARCH現象時,GARCH Bootstrap會較Bootstrap為佳。
|
36 |
應用商業智慧於公共工程履約訴訟之研究 / A study on contract disputes of public projects and the outcome of litigation in railways administration林淞沂, Lin, So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陸續推動國家重大建設,其中包含東亞海空樞紐、高鐵新增三站、高雄鐵路地下化、臺中、員林鐵路高架化、市花東線鐵路瓶頸路段雙軌工程、捷運路線建設等公共工程發展,故在我國政府或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全國或地方建設的同時,如何重視履約管理即可成為研究主題。因此,政府並於民國88年制訂採購法,其目的在於處理採購申訴事件及履約爭議調解案件,冀望在採購糾紛或工程爭議等事件擴大前,能以較有效的方式解決機關與廠商間的糾紛。
然而,在推動重大公共工程的同時,履約爭議之發生,軌道機關之工程施行亦將受到影響。有鑑於此,本研究擬針對國內軌道機關之公共工程履約爭議的影響因素,進行探究,藉以瞭解國內軌道機關之公共工程履約爭議的影響關係。其研究結果顯示:
(1)近兩成比例的公共工程履約賠償金額有偏高傾向;
(2)爭議訴訟結果與爭議案件發起人有顯著影響關係;
(3)公共工程爭議訴訟結果不受處理類型的影響;
(4)爭議處理方式會影響公共工程爭議處理次數。
|
37 |
少量多樣製造業對於代工廠商期望之差異性研究 / The differences Study of High Mix and Low Volume Manufacturing industry’s Expectation toward Foundries周經歐, Chew, Chin Aw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國內產業在經過一波代工生產的輝煌時期之後,隨著國內企業紛外移至海外、中國或東南亞開拓市場並設置廠房及部門後,大量生產已經進入微利時代,漸漸朝向依需求而製造或是少量多樣化發展,市場之環境也越來越不是和大量生產生存。故本研究以此為動機針對XX代工廠以少量多樣為指導方針之客戶及潛在客戶進行問卷調查,期能找出客戶對於代工廠能力之期許,以改善自我來滿足客戶需求。本研究使用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研究結果發現:
一、 對於全體客戶,代工廠應以加強品質能力作為首要目標。
二、 企業型態為跨國企業之客戶對於各項能力之期望皆較高。
三、 擁有自己工廠之客戶對於品質能力、交期能力及技術能力期望較高。
四、 對彈性運用有較高期許之客戶,對創新能力便可能有較高期許;對交期能力有較高期許之客戶,對彈性運用便可能有較高期許;對價格反應有較高期許之客戶,對售後服務與合作關係便可能有較高期許。
五、 客戶對於代工廠之期許仍以整體之平均為主,而在品質、技術及財務狀況與信譽則有特別多之期許。
|
38 |
一籃子信用違約交換評價之有效演算法 /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basket default swap valuation李昭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評價一籃子信用商品有效率的估計方法,所謂有效率是指計算簡單、快速且能達到變異數縮減,Chiang, Yueh, and Hsieh (2007)提出一個有效演算法,模型中將系統性風險因子與非系統性風險因子視為常態分配,但考慮現實情況系統性風險因子未必為對稱分配,因此本文系統性風險採用偏斜常態分配,而非系統性風險為常態分配。根據Chiang, Yueh, and Hsieh (2007)所提之演算法,並將其延伸至多個系統性風險因子,探討此方法在系統風險為偏斜常態分配下變異數縮減的效果。以不同的投資組合計算其違約給付金額,並與蒙地卡羅法模擬結果比較,由於此方法皆在至少有k個違約發生的事件下抽樣,因此所需模擬次數較少,計算時間也較短,且可達到變異數縮減。
單一系統性風險因子模型,當 ρ 值高,變異數縮減效果越好,且變異數縮減的效果也隨著 k 值越大效果越好。在二個系統性風險因子模型,變異數縮減的效果也是隨著 k 值越大效果越好。就各因子的權重而言,變異數縮減的效果原則上對權重較大的因子做重點抽樣,變異數縮減效果較顯著,但是此方法對於極為右偏的分配時,對權重較大的因子做重點抽樣效果不彰,此時反而針對對稱分配做重點抽樣的效果較佳。此方法就到期時間做探討,發現到期時間越長變異數縮減效果越差。
|
39 |
速食業服務品質之實證研究陳淑惠, CHEN, SHU-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研究目的
本研究乃是以速食業服務品質為研究對象,目的在探討速食業業者與消費大眾在服務
品質認知上的差異。希望透過瞭解消費者的看法與業者的作法,分析兩者間的差異,
並提出解釋與建議。
貳、文獻探討
本研究主要依Parasuraman, Zeithamalk 及Berry 等所提出之「服務品質模式」為研
究架構,並依產業特性略加修正。
參、研究方法與內容
本文以問卷為研究工具,分別對速食業業者與消費大眾進行調查,瞭解兩者對服務品
質因素的認知;再以因素分析縮減屬性的構面,找出較具代表性的屬性;以變異數分
析檢定速食業業者與消費大眾在各屬性的認知差距;最後則比較消費者對中西式速食
服務品質感受的差異,以及個人差異、過去經驗、口碑相傳、媒體溝通對顧客在服務
品質認知是否有顯著影響。
肆、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速食業業者對顧客預期的認知,顧客實際感受與預期之服務品質水準
之間確有差距存在。其原因乃是管理階層自覺顧客對各項服務屬性的重視程度與實際
情況有出入。
|
40 |
製造策略與公司績效之關係研究邱顯仁, GIU, XIAN-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研究目的是在探討今日電子、紡織、機械三種製造業所採用的製造策略類型
和其所表現的財務績效之間的關係,並深入研究其原因。
本論文所參考的文獻總共約有三十篇(含國內文獻和國外文獻),依其內容可以分為
三部份。第一部份探討各種製造策略的型態;第二部份探討各種製造策略型態和其績
效的關係;第三部份則探討目前我國電子、紡織、機械三種產業之現狀。
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是先以問卷隨機抽樣調查上述三種產業的廠商,以得知他們在製造
方面的作法,所抽取的樣本計有電子業213家,回收34家,機械320家,回收
28家,紡織330家,回收36家。其次再使用集群分析法,將樣本以各項製造決
策為依據,區分為若干策略群。最後,將每一策略群視為某一母體的代表,以變異數
分析法,檢定各策略在各項財務績效上之表現有無顯著差異。所使用的套裝軟體有S
PSS+(使用其中的集群分析法)和SAS(使用其中的變異數分析法)。
所選用的自變數是各項製造策略變數,包括製程設備、產能、廠址、產品、垂直整合
、組織、供應商管理、存貨、員工領導與激勵、生產控制、品管、和生產主管角色。
自變數包括銷貨成長率、投資報酬率、利潤率、固定資產報酬率、產品品質。
根據回收樣本的資料顯示,以電子業為例,電子業皆製造策略大約可以分為四群(將
其命名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策略群),這四種製造策略在銷貨額成長率和利潤
率這兩項財務績效上的表現有顯著的差異,在銷貨額成長率方面,第四群的表現最佳
,第一群最差;在利潤率方面,則以第二群最佳,第一群最差。
|
Page generated in 0.01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