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6
  • 125
  • 1
  • Tagged with
  • 126
  • 126
  • 47
  • 42
  • 32
  • 26
  • 25
  • 23
  • 23
  • 23
  • 23
  • 23
  • 20
  • 19
  • 1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臺灣地區解嚴後政黨體系發展之研究

吳煬和, WU, YANG-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

我國勞工行政體系發展之研究

懷敘, HUAI, S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代政府最重要的職能之一便是產出各種政策俾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然徙法不 足以自行,政策唯賴政府中有關部門來加以實際執行後,方能產實質的政策效果。近 代中國工業發展後,勞工問題便隨之凸顯,成為政府亟需解決的社會問題之一,勞工 政策與政策執行部門自相應而生。因此,自民國肇始迄今,主要執政政黨-中國國民 黨暨其所主導的政府不論歷次的黨代表大會、宣言,或是政府的重要施政報告中各種 勞工政策雖然不斷的被宣示,但卻在經濟蓬勃發展近四十年之後於民國76年8 月 始成立具部會級的勞工行政部門。因此,何以空有豐沛的政策需卻是如此貧瘠的攻策 執行機關?等問題便構成了研究動機。 任何一種行政體係的建立均需經歷某一段時空的發展,故此一發展過程必受此一特定 時空環境的影響。因此,經由檢視這一歷程,可抽離出影響這一體系發展的主要因素 ,當有助於回答上述問題。為對制度發展過程加以研究,本文研究方法係採圖書館式 研究法,著重於自制度發展史的面向做文獻之蒐集與探討。 本文內容如下: 1.說明勞工問題的興起及勞工行政的發展。 2.我國勞工行政體係演進過程。 3.國外主要國家勞工行政機關及其職掌概述。 4.行政院勞委會之成立及其組織與職掌之分析。 5.苗栗客運罷駛事件個案之分析。 6.結論:研究發現與建議。
3

運銷台北市之蔬菜運銷通路之研究

林慶鉦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採「探測研究」方法。以運銷學術及理論為基礎,對蔬菜運銷臺北市之運銷通路做一系統性之研究分析。主要研究目的有五: (一)分析通路成員運銷行為之現狀及其形成原因。 (二)討論有關之法律,規章能否與通路活動配合及其影響。 (三)以通路為一整體系統(Integrated System)的觀念,分析現行主要運銷通路有那些缺點及其對當前蔬菜運銷問題之影響。 (四)分析當前各級中間商的利潤是否合理,有無超額利潤的存在。 (五)根據前述討論與瞭解,分析目前的通路結構是否達到均衡,以及精簡現行通路結構的可行性。 本文依據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所出版的統計刊物,各級批發市場的業務記錄與中華民國臺北市物價統計月報等次級資料,以及筆者親赴各級市場訪問資深的市場從業人員,實際從事運銷活動的各級中間商並觀察其交易行為所獲得之資料。加以整理,研判與分析獲得下列七項要點: 1.臺北市蔬菜每年之需要量以民國61年計達143776公噸,其中109526公噸(約佔總消費量的3/4),係自中南部輸入。由於產地與消費地相隔甚遠,且蔬菜之生產與消費均極零星分散,於是在產地有各類集貨商出現,他們收集菜農採收待銷之零星蔬菜,成一個經濟的運銷單位,再運至臺北市委託行口出售。又由於現行蔬菜之包裝過大且零售商的銷售量有限,整件購回銷售不完,於是有零批商出現,提供拆件零批的服務。因此,當前蔬菜運銷臺北市之主要運銷通路即形成「生產者-集貨商-批發商-零批商-零售商-消費者」。運銷臺北市之蔬菜經過上述各級中間商之比例分別為49.91%, 68.95%, 57.62%, 70.88%。 2.根據筆者親自對80家主要通路蔬菜運銷商調查顯示:當前集貨商、行口商、零批商與零售商平均每日營業量分別為3004公斤、2151公斤、564公斤與138.1公斤;平均營業年數分別為9年、13.7年、8年與14.5年;平均每日營業時間分別為10小時、7.5小時、8小時與9小時:參與營業人數分別為1.25人、2.14人、1.95人、2.05人;經營主的教育程度,小學及小學以下者分別為75%, 70%, 85%與85%,教育程度高者其小;輔助勞動力除集貨商僱工較多外,絕大多數都由家屬提供;再者,他們絕大多數是獨資,其他形態之組織者極少。此外,根據各種次級資料推斷,各級運銷商上述之各種特性與實際狀況頗為符合。 3.各級運銷商從事運銷商有五種交易行為。每種行為在各級交易的重複出現,即形成流程(FLOW),它們分別為情報溝通流程,所有權移轉流程,支付流程,實體分配流程及風險流程。透過情報溝通流程,消費者的需要由零售商輾轉傳遞到生產者手中。同時,各批發市場的價格與供需情況也傳送給有關人員作為交易之參考,買賣雙方因此能聚集一堂從事交易。透過所有權移轉流程,買賣雙方得以決定標的物及其附屬服務之價格,同時伴隨著支付流程,所有權逐次移轉到消費者手中。透過實體分配流程,蔬菜的實體流經各級中間商及其他有關機構送到消費者手中。各級中間商對蔬菜實體的處理,提供集貨、分級、整理、包裝、運輸、銷售等均衡產銷的服務。再者,各級中間商從事蔬菜運銷工作,可能遭遇的風險計有價差、蔬菜實體損耗以及賒賬的壞帳風險。 4.根據筆者對甘藍菜、花椰菜與蘿蔔三種蔬菜民國61年自中部運至臺北市運銷成本之估計顯示,三種蔬菜之運銷費用均以運銷商之毛利潤為最大(各佔運銷成本之50%以上,此與許教授對民國60年臺灣區蔬菜運銷成本調查結論極為接近。)損耗次之,運費再次之。各級運銷商所獲之單位利潤以零售商所獲者為最多,零批商次之,行口商再次之,集貨商最少。根據上述數字與其他資料綜合研判,運銷價差似超過運銷成本,且後者也超出必要的最低運銷成本,此種現象以零售階段為最嚴重。 5.當前蔬菜運銷臺北市之主要運銷通路計有下列缺點: (一)各級蔬菜運銷商的營業規模太小。 (二)通路成員彼此獨立,缺乏密切協調,導致許多活動的重複與浪費。 (三)家族謀生式的經營,缺乏現代管理知識與運銷觀念。 (四)託售制度使行口商無法適當控制貨源,導致到貨量日與日間的巨幅波動。 (五)情報溝通的不徹底。 (六)缺乏一套符合現況、完整的交易法規。 (七)消費者的購買習慣不能配合。 (八)議價制度有待改善。 上述運銷通路的缺點是導致當前蔬菜運銷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 6.分析當前主要運銷通路現行之缺點,可知,當前主要運銷通路之結構似未達到均衡狀態。因此,精簡其中某些中間商或兼併某些中間商的業務而由一較大組織之運銷商承擔,似有助於運銷成本的降低。此可以由藉縮小包裝以消除中間商的作法,其整體的運銷成本並未提高與共同運銷的運銷成本似乎較低,獲得證實。 7.依據研究分析結果,玆提出若干筆者個人的看法,作為今後改進的參考: (一)建立正確的運銷觀念,使各級中間商切實瞭解他們存在的價值與彼此間必須有密切配合與協調的需要。 (二)輔導各級中間商擴大營業規模,並實施企業化管理,以發揮運銷效率,降低運銷成本。 (三)消除零批商或發展共同運銷,以精簡通路,加強產銷協調及減輕運銷成本。 (四)發展多種通路系統,維持競爭,並產生制衡作用。 (五)批發市場應改用拍賣方式交易,以取代議價的決價方式。 (六)訂定完整的交易法規,以加強對各級運銷商的管理,並統一蔬菜的規模,分級標準及硬性規定包裝體積,以促進交易速度的提高,與髒與亂的改善。
4

環境政策的衝擊對小型開放經濟體系的影響

林中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5

公司所得稅歸宿理論之分析

林至崤, Lin, Zhi-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為緒論:略述學者對公司所得稅歸宿面的論點與模型改進之處,及本文撰寫目 的在求更一般化的理論架構以期更能符合現實的經濟狀態。 第二章為封閉體系下公司所得稅歸宿理論模型。 第三章在封閉體系下包括中間財之公司所得稅歸宿模型。 第四章為開放體系下公司所得稅歸宿理論模型。 第五章:探討在長期成長模型下,對歸宿面如何發生衝擊﹖前面各章均局限在資本存 量,勞動力固定下之短期狀態,事實上今日社會是在成長中,資、本勞動力都在逐漸 累積,故短期分析似乎太脫離現狀,所以本章把資本勞動力成長包括在模型架構更趨 合理。 第六章:對前面幾章所探討結論作一個總結。
6

我國科技行政體系之研究

朱之光, ZHU,ZHI-G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組織與系統的觀點,探討我國科技行政體系。係采鉅視分析,由體系的建立、 組織的誕生與變遷,逐步探究整個科技行政體系的結構與功能。 全文除緒論與結論外,共分五章,要點如下: 緒論部分:說明研究主題與範圍、探討問題、研究現況、研究方法以及分析架構。 章節安排依序為:第一章:以開放系統理論,說明環境因素對組織的影響,亦即組織 是環境的產物。共分二節,分別探討主要科技行政機關之誕生、成長與變遷,以及各 種特殊任務編組性組織的成立與影響。 第二章:以體系的結構分化,析述我國科技行政體系的縱向層級結構與橫向分部結構 。以為以下和章探討科技指導系統的基礎。 第三章:探討科技行政體系的輸入動力,分政策目標與科技精英二節。 第四章:首先從決策結構及咨詢結構角色,說明科技政策的形成,次就推動策略、人 力與經費的投入,以及重要的行政配合措施等,分析科技行政體系的轉化過程,藉以 明瞭我國科技政策的制訂與執行過程。 第五章:以組織、結構以及轉化過程等三個面向,探討科技行政體系的輸出成果。 最後,結論部分則指陳本研究的主要發現、檢討與展望,並試提筆者的建議。
7

我國地方政府行政人員保守性之研究

李俊毅, LI, JU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官僚體系在現代國家中的角色地位十分重要,行政人員如果工作上表現出強烈的保守 性,對於官僚體系達成社會角色功能可能會有負面的影響。本論文即在試圖對行政人 員保守行為現象的原因提出科學的解釋。 本論文全文約七萬言,共分五章,各章的內容重點如下: 第壹章前言,說明官僚體系在現代國家中的重要地位,行政人員保守行為可能傷害官 僚體系社會角色功能的達成,並對研究範圍及方法,本論文在理論與實務上的重要性 加以陳述。 第貳章文獻探討,針對社會科學中科學解釋模式的爭議加以論述,說明筆者主張採用 律理解釋模式(NOMOLOGICAL MODEL) 的理由,並且探討有關行政人員保守性的文獻 。 第參章研究架構,針對ANTHONY DOWNS(1967) 提出的“漸增保守性定律”加以 分析,並發展經驗研究指標,以作為經驗研究的參考架構。 第肆章經驗檢證,以台北市政府為個案,對“漸增保守性定律”進行經驗檢證,本否 證(FALSIFICATION) 的精神,試圖推翻該定律。 第伍章結論,依經驗檢證結果,以律理解釋模式對台北市政府行政人員的保守行為提 出科學的解釋,並提出政策及未來研究的建議。
8

梅特涅體系及俾斯麥體系之比較

楊道明, YANG, DAO-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將以體系的概念及權力均衡的五種手段(MEANS) 比較梅特涅體系及俾斯麥體系 。共計四章十五節。 第一章 概念的界定,分兩節,第一節體系的概念,第二節權力均衡的五種方法及其 目的。 第二章 梅特涅體系之說明計分五節,第一節體系的同盟運作,第二節體係中補償原 則,第三節體系的干涉活動,第四節體系的分而治之運作,第五節體系中的緩衝區。 第三章 俾斯麥體系之說明,亦分五節,第一節體系的同盟運作,第二節體系中補償 原則,第三節體系的干涉活動,第四節體系的分而治之運作,第五節體系中的緩衝區 。 第四章 兩個體系之比較,計分三節,第一節兩個體系背景之比較,第二節兩個體系 中達成國家生存目標之比較,第三節兩個體系中達成維持體系目標之比較。
9

開放經濟體系互賴性與總體政策分析

楊森, YANG, 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三萬字,擬分四章、十節。 本論文嘗試設立兩國開放經濟之最適成長模型,以為探討總體政策最適水準之決定問 題。全文擬分四章:首章為緒論,介紹基本概念及相關文獻;第二章設立新古典成長 模型,並包含開放經濟商品貿易之特性,並求其解;第三章說明體系參數與解之關係 ,並進一步分析當政策目標具有衝突時,最適政策水準之決定原則。末章為結論。
10

英國國會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之研究

陳惠珍, CHEN, HU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計分五章,約六萬字,內容如后: 第一章 緒論。闡逑本文寫作動機、方法與範圍。 第二章 民主、政黨與選舉。計分二節。從歷來民主理論,肯定政黨與選舉為實現民 主某些價值的 級制度,並論兩者間糾結關係。 第三章 英國選舉法與政黨競選適應。計分三節。從英國選舉法特色探討政黨適應方 向。 第四章 單一選區複數決制與政黨多寡。計分三節。探討選舉方式與政黨數目及政治 穩定間之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019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