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2
  • 39
  • 3
  • Tagged with
  • 42
  • 42
  • 26
  • 17
  • 12
  • 11
  • 11
  • 11
  • 9
  • 8
  • 8
  • 7
  • 7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之憲法連結 / 無

林榮華, Lin, Rong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稅捐稽徵法於民國99年1月6日增訂第1章之1有關納稅義務人權利之保護規定,其中第11之4條規定:「稅法或其他法律為特定政策所規定之租稅優惠,應明定實施年限並以達成合理之政策目的為限,不得過度。前項租稅優惠之擬訂,應經稅式支出評估。」揭示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以確保其他納稅義務人權利。此項規定之目的,既然係就立法者訂定租稅優惠法律所加之限制,則其所謂的「不得過度」之認定標準自應遵守憲法之要求,惟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涉及優惠性差別待遇,故其究應依據平等原則抑或依據比例原則作為其認定標準?不無疑義。 我國實務上關於租稅法之憲法爭議向以量能課稅原則與租稅公平原則處理之,故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量能課稅原則及租稅公平原則三者間如何各自其發揮其應有功能而不至於相互重疊甚至架空,從而建構一完整之憲法保護體系,以保障納稅義務人權利,值得加以討論。本文認為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與量能課稅原則、租稅公平原則三者間關係,應為廣義租稅公平原則乃租稅正義,基於分配正義時,其包括水平公平要求之狹義租稅公平原則與垂直公平要求之量能課稅原則;基於形成正義時,則包括水平公平要求之狹義租稅公平原則與垂直公平要求之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由於量能課稅原則所關注的焦點應係在於所課與之租稅義務是否已反應出納稅義務人之租稅負擔能力,其側重的乃是程度深淺當否之問題,而比較接近比例原則之要求;而基於租稅正義之形成正義中垂直公平要求之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其在遏止某些租稅優惠雖可通過平等原則之檢驗卻對於其他納稅義務人權利過度干涉而侵害之情況發生,因此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之審查模式,亦應與比例原則相似;至於憲法第7條平等原則之要求則歸屬狹義租稅公平原則以處理因負擔租稅義務而有差別待遇之情形。 首先,關於納稅義務人權利之憲法保障依據,本文認為與其求諸於國民主權、租稅國原則及社會國原則等要求,不如肯認憲法上稅捐基本權,並就其保障範圍與界限保持開放性,留予釋憲者解釋及使用的空間,才能對於納稅人權利徹底保護。其次,從資源有限性及有效稅率的觀點加以審視時,維繫國家正常運作所需支出而相對應的租稅範圍內具有封閉性,故國家倘若就其中某些納稅義務人所應負擔之租稅義務予以減輕或免除時,則該租稅負擔勢必轉嫁於其他納稅人身上,並且由於立法者於制定各種稅率時,僅就通常情形加以考量而訂定之,並未考量租稅優惠特別係誘導性租稅優惠之特殊情形,因此除了實際稅率與名義稅率偏離部分外,當初因無法考量有效稅率而增加的稅率部分,無形中亦轉嫁於其他納稅義務人,故租稅優惠係可能對於其他納稅義務人的權利造成侵害之情形。 關於租稅優惠的審查密度,我國釋憲實務所採取的標準似乎傾向於寬鬆的審查標準,惟如此一來與放棄司法審查無異,就其他納稅權利人之保障顯係不足。本文認為基於立法者具有民主正當性基礎及其具備高度的專業技術判斷與相關資訊,足以針對財政需求而制定適妥之財政目的規範,因此立法者就此應享有立法形成空間,故應適用寬鬆的合理審查標準;於此前提下,由於任何租稅優惠均或多或少帶有一定政策性,而不同政策的實現對於全體國民均有不同程度之重要意義及影響,因此必須區分非經濟目標租稅優惠規範與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予以寬嚴不一的審查標準,再就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區分公益團體租稅優惠與非公益團體租稅優惠予以寬嚴不一的審查標準,而建構類似美國關於言論自由之雙軌雙階審查模式,不可如現行實務般採取完全放任的態度。 針對非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例如:所得稅法第4條第13款規定),由於此等租稅優惠不會對於市場競爭秩序產生重大的影響,其減免的租稅數額相對較小,最重要的是該等政策實現所需的時間較短致使租稅優惠的期間不致過長,其政策之執行極富彈性及機動性可隨時作適度調整,以及該等措施係在彌補社會福利制度不足之處,故應予以最寬鬆的審查標準,故只要立法目的本身為正當且欲達成立法目的之手段與目的具有合理的關聯時,該等租稅優惠即不致於過度侵害其他納稅義務人之權利即與憲法保障之稅捐基本權無違。至於針對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例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第1項),鑑於此等租稅優惠對於市場秩序的重大影響、減免數額鉅大、優惠期間長且直接影響國家的競爭力等因素,應採取較嚴格的審查標準,以保障其他納稅義務人之權利;具體標準為其立法目的本身為正當且欲達成立法目的之手段與目的具有合理的關聯並輔以體系正義之觀察,惟為確保立法就租稅事項之形成空間不至於受到過度的限制,其手段與目的間應合理關聯性之判斷可從程序面出發,藉由程序確保實體正義,而此等程序要求包括租稅優惠規範應經稅式支出決定程序決定同意後其制定始具正當性,以及應以限時法為之。 於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中,則再區分非公益團體租稅優惠與公益團體租稅優惠。針對非公益團體租稅優惠(例如:產業創新條例第10條第1項)之租稅優惠禁止過度原則之審查,由於其不具公益性無特別處置之必要,故逕適用經濟性目標租稅優惠規範之審查標準即可,亦即應經稅式支出評估程序且應以限時法為之。至於針對公益團體租稅優惠(例如:已廢止之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第19之2條關於技術入股5年緩課規定亦適用於有銷售貨物或勞務行為之教育、文化團體、慈善機關或團體),由於公益團體設立及從事行為均須受到政府主管機關嚴格的管控,故當其從事於經濟性行為時,政府於其從事經濟性行為之效益及可行性業經充分評估,於認為就其設立目的之實現有相當助益時,方才會許可其從事;此外,公益性團體之財務受種種法令之限制,其透明程度亦屬高度,可受社會一般人民對監督,從而應可認為其他納稅義務人之事先程序保障已獲得充分之確保;最後,縱使立法者對其經濟性活動預測有誤,緣公益性團所得或盈餘終需使用於公益而慧澤社會,從整體觀察來看,對於其他納稅義務人權利不至於形成嚴重的侵害;職是,關於應經稅式支出評估程序之要求應予以適度放寬,得不經稅式支出評程序,然關於限時法之要求,立法者仍應遵守之。
2

我國非營利組織租稅優惠問題之研究

呂昇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非營利組織具有輔助政府支出的功能,可代替政府部分職能,減少政府的財政支出,而其從事目的事業活動時亦能產生外部利益,故各國政府多訂有獎勵或補助措施,並以租稅優惠鼓勵公益團體之設立,然在我國租稅優惠制度與監督執行未趨完善之下,衍生出許多租稅規避和逃漏稅之問題。 本研究以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法,提出下列結論與建議: 1. 多數受訪者一致認為非營利組織有關所得稅優惠,易產生租稅漏洞而成為有心人士作為租稅規避或逃漏之工具,其中「虛開捐贈收據,幫助捐贈者逃漏稅」、「變相經營與創設目的無關之營利活動」、「透過非常規交易安排以輸送利益給關係人或捐贈者」被認為是最可能發生之避稅及逃稅手法,建議主管機關應加強對非營利組織之監督以及與稽徵機關之聯繫,並且應統一捐贈收據格式,並且取消部分非營利組織免辦理結算申報之規定,如此才可以建立完整的勾稽作業,以達到防弊之效果。 2. 多數人認為興利重於防弊,因此不贊成取消此租稅優惠,此外,建議成立一個非營利組織之公證機構,以提昇非營利組織的財務透明度,此公正機構也可為一非營利組織,以保持該獨立的立場,增加非營利組織之財務透明度,將有助於抑制租稅規避之風蔚為盛行。
3

目標行銷工具的應用-以C公司優惠券系統為例 / Targeting campaign tool study in C company- take couponing system as an example

高坤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英國TESCO導入CRM系統後,從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脫穎而出,躍身為英國第一大零售商,南韓Homeplus在地鐵候車月台導入虛擬商店的成效也相當亮眼,回顧台灣零售業亦處於競爭激烈的情況,便利商店與量販店的密度在亞洲名列前茅,本研究以台灣家樂福為個案,探討家樂福顧客忠誠計畫中的目標行銷工具之效益。家樂福目標行銷工具-以優惠券系統為主體,透過優惠券系統開展新形態促銷活動的程序;因此本研究以優惠券系統出發點,探討創新、客戶服務、營運績效彼此間是否具有正向之影響。
4

我國租稅獎勵措施對營利事業有效稅率影響之實證研究

胡子仁, Hu, Tzu-R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效稅率在各企業間及產業間的分佈狀況可以顯示一個社會租稅分配的情況是否有違背租稅公平原則。而各企業、產業間有效稅率差異常起因於企業受政府租稅優惠程度不同,故租稅研究者與租稅政策制定者,經常會以有效稅率作為探討租稅政策公平性的一項重要參考數據,而對於各種租稅優惠與企業有效稅率間的關係國內相關文獻著墨不多。 此外,國內外有效稅率研究使用之資料大多為上市與上櫃公司財務報表資料,而非取自公司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課稅資料。而企業財務報表資料與稅務資料常因目的與方法的不同而產生差異,以公司財務報表資料作為計算有效稅率的替代衡量變數之合理性與適合度值得加以研究。 本文使用財政部財稅資料中心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資料將研究範圍擴及營利事業,以期有效稅率與影響因素間關係能涵蓋中小企業,增進有效稅率相關研究結論的外部效度。 本文實證結果顯示: 1.並非所有租稅優惠措施皆能降低企業之有效稅率;不同租稅優惠措施對企業有效稅率之影響程度並不同,例如公債利息所得負稅對有效稅率之影響並不顯著。 2.企業平均有效稅率分布會受企業組織、所處地區與會計師簽證影響。組織別屬股份有限公司、所處地區別屬北區、與經會計師簽證的企業有較高之有效稅率。 3.以往使用公司財務報表資料研究的文獻在有效稅率與研究發展支出及資本密集度間關係並不顯著,而本文以營利事業課稅資料的實證結果則支持有效稅率與這兩項企業特性間有顯著之關係。
5

中國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之規定對台商之影響 / The impact of new China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act on Taiwanese businessman

薛振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吸引外來直接投資的政策就不斷提出,到了2009年,中國實際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已達900.33億美元,超越美國而成為全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2007年3月16日,中國大陸通過歷時數年研擬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相關的實施條例於2007年12月16日公布,並於2008年1月1日實施,過去諸多租稅優惠均改適用新規定。根據我國經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是我國對外投資最多的地區,且在2008年時,台商赴中國投資占我國對外總投資之比重達58%,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租稅優惠確實是多數台商赴中國投資的誘因之一,因此,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通過後,對於台商將失去廣泛享有的稅收減免及低稅率的優惠政策,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對台商之影響層面甚大。 因此,本研究欲探討之主題為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之規定是否會對台商產生影響,本研究實證結果發現:第一、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之規定會使得台商對大陸投資意願降低,且台商對大陸之投資比例自2007年大陸新企所稅法公布日之後會減少;第二、大陸新企所稅法之施行對台商電子業不會造成影響。整體而言,本研究結果與過去大陸企業所得法文獻所探討的一致,即中國大陸相關租稅優惠措施是影響台商投資意願因素之一,大陸新企業所得稅法之規定會使得台商赴大陸投資意願降低。 /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China began, more and more policy to attrac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has been continually proposed in China. By 2009, the amount of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reached 90.033 billion U.S. dollars, surpassing the U.S. and any other countries in the world. Nowadays, China attracts the largest amount of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world. On March 16, 2007, a new la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eventually approved in China. Later, implementation clauses of this law were announced on December 16, 2007, and then implemented on January 1, 2008. As a result, numerous tax incentives, which were applied in the past, now need to be changed to fulfill these new requirements. The statistics provided by Taiwan’s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shows that, Taiwan’s foreign investment was mainly invested into China; moreover, in Taiwan’s total foreign investment in 2008, the percentage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is up to 58 percent. According to the previous finding, it shows that tax preferences is one of the major incentives to motivate Taiwanese businessmen to invest in China. Therefore, after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is issued, a wide range of Taiwan companies will lose their advantages in tax breaks and low tax rates. It is obvious that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China greatly influences Taiwanese businessmen.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new China Enterprise Income Tax Act has an impact on Taiwanese businessme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is survey shows two findings: first, China’s provisions of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will diminish Taiwan businessmen's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proportion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in China has been decreased since China announced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in 2007; seco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 new tax law does not affect Taiwanese electronics industry. To sum u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ave agreement with the view of previous literature about China new enterprise tax law. That is, China tax-related incentives is one of the factors to affect the motivation of Taiwan investment in China. Provisions of the new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will discourage Taiwan businessmen’s will to invest in China.
6

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之探討

廖振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務人員新退休制度自84年7月1日施行至今已屆滿10年有餘,對於公務人員退休撫恤的保障雖已獲致初步成效,但政府卻面臨日漸沉重的財務負擔。有關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的問題,在與國內勞退新制下本國勞工及國外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比較後有明顯偏高的現象,經考試院決議採取甲案並將替代率上限訂為95%。評析公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偏高的原因,在於公保養老給付享有年利率18%優惠存款利息所致,在採行新制後,據銓敘部統計共有八萬多的公務人員受到影響。本研究以模擬分析的方式,評估公務人員擔任主管職務及非主管職務人員退休所得替代率,在新、舊制度下所產生的利息收入差異,並分析其中原因。 / 研究得到以下幾點結論:(1)公務人員退休所得因納入公保養老給付優惠存款利息,導致所得替代率介於80%~131%之間,確實有偏高的現象;(2)改革方案中,擔任主管職務退休人員所須扣除的優存利息幅度,職等越高者幅度越小,甚至有13職等以上擔任主管人員的優存利息是完全不需扣除的現象;(3) 擔任非主管職務退休人員所扣除的公保優存利息幅度高於擔任主管職務退休人員,其中又以中階非主管職務人員扣除最多;(4) 造成此種現象,主因在於公務人員薪資結構上的問題。公務人員在職月薪包含本俸、專業加給及擔任主管人員的主管職務加給,其中高階主管的主管職務加給加上專業加給幾乎等同於本俸,甚至有超過本俸的現象。如此在計算所得替代率時,自然會產生較小的值,而領取較多的公保優存利息。
7

優惠關稅利益對台灣出口廠商衝擊之分析

李彗綾, LI,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為一海島,自然資源缺乏而人口密度極高,因此僅能對外開拓貿易以發展經濟; 由民國四十年代之進口替代階段,到民國五十年代之出口導向階段,以迄目前,出口 在我國經濟中仍扮演著一大動力角色。 一般而言,影響出口之因素很多,諸如國民所得、人口、距離、相對價格水準及相對 要素密集程度等皆是,但卻很少人以「普遍化優惠關稅」作為經濟變數,就其對出口 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 所謂「普遍化優惠關稅」(THE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係指已開發國 家為了促進開發中國家之貿易,進而促進其工業化、加速經濟成長,對於來自開發中 國家的產品輸入,給予一般性、非互惠性及非歧視性的優惠關稅待遇的制度,此制度 首由EEC 於1971年7月1日施行,美國則至1976年1月始實行,我國為受惠 國之一。其他授我GSP 者,計有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及奧地利四國。 由我國出口產品之主要市場分佈看,大多數集中於美日地區,而以美國居首位;此種 情況在以往我國經濟未受舉世矚目之年代,尚不成問題,然而目前我國擁有巨額外匯 存底,對美又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之情況下,此種出口市場過份集中情況,卻可能危及 我出口之成長。因為美國為迫使新台幣升值,對我採取一連串施壓行動,而其中之一 即取消授我之「普遍化優惠關稅」待遇,且於1989年1月開始生效。 本文即欲檢討「普遍化優惠關稅」對我國出口所產生的影響效果,利用我國現有資料 ,以迴歸模型加以分析。在本論文中,「普遍化優惠關稅」分別以虛擬變數(DUMMY UARIABLE)及實際減免稅額表示。由於我國歷年享受美國GSP 的程度大都居首位,因 此預期分析結果可得GSP 對我歷年出口有顯著效果,但近年來因競爭需要限制(COMP ETITIVE NCED LIMITATIONS)之規定,享受GSP 之產品項目已漸減,其對出口之影響 力量漸弱,是故美國取消授我之GSP 待遇,整體而言對我出口廠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應不至於太大!
8

一般優惠房貸公平性之影響分析

陳祥銘, Chen, Hsia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優惠房貸是政府提供購屋家戶進入房市購屋之貸款利息補助;然而,這項全面性的補貼措施究竟補貼到哪些購屋者?此問題將牽涉到該補貼措施是否公平。是以,本文試圖從申貸人及其所購產品之屬性探討該措施之公平性,透過二項羅吉特模型(Binomial Logistic Model)探究「什麼樣的購屋者,購買了什麼樣的房屋,會選擇申貸使用政府優惠房貸?」;另一方面,購屋者在具有其他政策性房貸申貸資格的情況下,「何種特質的特殊身份補貼購屋者會選擇搭配一般政府優惠房貸?」,本研究希望藉由上述兩項問題之討論,企圖了解優惠房貸政策對於個體家戶之影響,在補貼公平層面中究竟是扮演著「雪中送炭」或是「錦上添花」的角色。 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優惠房貸之提供在住宅補貼公平面成效上之效果是弊多於利。首先在補貼對象上,購屋目的為自住之購屋者,其選擇使用政府優惠房貸的發生比較非自住目的購屋者高出約2倍;而首購購屋者選擇使用政府優惠房貸之發生比較非首購購屋者多出了54%。這代表一般優惠房貸的提供讓首購自住購屋者有相對較高的機率使用政府優惠房貸達成購屋目標,在補貼對象上相對達到了部分效果;然而,由於政府過度利用貸款補貼方式刺激房市以達景氣復甦之效果,以及貸款利息補貼制度設計上的盲點(包括申貸資格之缺乏限制與多種補貼措施並行等),高所得貸款購屋者傾向選擇使用政府優惠房貸之發生比較低所得購屋者高出約3.23倍,因而造成這些購屋者得以接受雙重補貼;此外,當購屋者購買品質越好之住宅,其使用一般政府優惠房貸的機率也越大,上述結果皆表示這項補貼措施並不能排除高所得購屋者獲得政府優惠房貸補貼,也因而造成政府優惠房貸在補貼公平性之負面作用。是故,在未來的補貼政策中,除應繼續整合現行住宅貸款利息補貼措施外,並應試圖建立一套更嚴謹的申貸資格審查標準,以確保政府所提供之住宅補貼能夠對最需要的民眾有所幫助。
9

稅式支出稅收影響數及其替代財源評估模式之研究

林育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為探討稅式支出稅收影響數及其替代財源如何評估之問題。稅式支出指偏離一般課稅準則時,所造成之租稅損失,為避免造成國家財政持續惡化,於研擬稅式支出法案時,應提出稅收影響數與財源籌措之評估報告,以供參考。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稅收影響數估算原則包含以下六點: (一)就稅基部分,計算稅收損失金額時所應使用的稅基,應為經誘發結果影響後的整體產業利益,不因是否原始存在而有所差別,計算稅收增加金額時則僅包含因該稅式支出法規訂定而增加之金額。 (二)就稅率部份,為實際影響政府財政收入之稅率,如計算營利事業所得稅稅收損失數時,應僅考量實質稅收損失率。 (三)應考慮不同法規是否有所差異,如促產條例中投資抵減與五年免稅不可同時適用,但於其他法規中便有不同之規定。 (四)推估的範圍會因法規修正範圍而有所不同。 (五)估算稅收增加時,僅對於總體經濟有所影響者進行估算,於就業增加與土地價值增加部分皆須考量其他產業之變化。 (六)估算稅收影響數時,針對某些具重大影響之變數,可使用敏感性分析。 二、依一定步驟判斷是否推動稅式支出法案,包含以下步驟(詳圖4.1): (一)依一定之流程估算總體經濟效益與稅收影響數兩項數據。 (二)判斷總體經濟效益之正負。若效益為負,則代表此項法案並未帶來經濟上附加價值之增加,而不應推動此法案;若對效益為正,則需繼續評估。 (三)判斷稅收影響數之正負。若稅收影響數為正,則應推動此法案;但是當稅收影響數為負,在稅收損失數大於一定金額之情形下,則應針對其替代財源及所得重分配效果進行評估,決定是否推動此法案。 三、關於財源籌措部份,可考量連鎖效果與替代財源兩項因素,如下所示: (一)連鎖效果:可依連鎖效果估算稅收增加數,主要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及個人綜合所得稅三大部分。 (二)替代財源:包含增加收入或減少支出兩種方式。 1 增加收入:可修改現有稅法,但修改時須注意現行制度之公平性。 2 減少支出:就直接支出方面,應檢討當租稅優惠事項實施後,現有補助是否有重複的情形發生,而須減少。就間接支出而言,應檢討現有稅式支出項目,是否有不切實際之處,進行修正與檢討。 / Tax expenditures means the tax losses derived from the divergences of the normative tax structure that is designed to favor a particular industry, activity, or groups. The effects on taxation are through the tax system rather than through direct grants, loans, or other forms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Tax expenditures will increase annu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so competent government agency should provide tax expenditures report before making the new law to estimate tax expenditures and point out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raising financial sources. Owing to the definitions of tax expenditures report components are not unified, there are a wide variety of reports at present.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is to acquire the criterion of the tax expenditures report components. The tax expenditures report will have government credibility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criterion, therefore it will be a useful tool in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the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for Executive Yuan and Legislative Yuan.
10

概觀全球奢侈品產業中之個人物品以及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品牌的態度 / Overview of the global personal goods luxury industry and chinese consumer attitudes towards luxury brands

韓艾卡, Henao, Erik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luxu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and solid industries of all times. In 2015, it surpassed €1 trillion in retail sales value, increasing year after year with a constant growth rate around 5% at constant exchange rates. However, the luxury goods market found a slowdown in its growth, national economies started to recover step by step after the 2008-09 economic crisis and the market keeps attracting wealthy Chinese tourist's. Indeed, they bought half of the luxury goods sold in 2015.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understand the Global personal luxury goods evolution over the years and the increasing role of Chinese consumers who fuel its continued growth. It provides an historical overview, summarizes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industry, and includes a literature about the motivations of Chinese luxury purchases.

Page generated in 0.017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