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38
  • 774
  • 63
  • 22
  • 3
  • 1
  • Tagged with
  • 863
  • 863
  • 330
  • 220
  • 217
  • 205
  • 196
  • 147
  • 137
  • 135
  • 128
  • 126
  • 118
  • 117
  • 11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21

新創公司成長策略之研究— 以人才測評公司為例 / Aiming for Growth — The Case of a Talent Assessment Company

練竑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代企業的勝敗關鍵在於人才之競爭,而人才測評不失為發掘與評價優質人力資源之有效方法。面對日趨激烈的企業競爭,本論文試圖從一間成立三年之人才測評新創公司的角度出發,探究此間公司在目前資源與能力有限的狀況下,如何因應外部環境變化與威脅,並在擴增資本額之後,如何強化自身實力,並突破企業自身內部限制,加速企業成長。 臺灣人才測評市場仍處於萌芽和初步發展階段,目前整體產業處於較為零散之結構,並無一個較大的領導者出現,專業人才測評的新創公司未來應有發展空間。本研究以此公司目前擁有的資源與能力,並配合測評產業現況,針對其營業額、公司規模、產品開發、公司商譽與公司政策,設定短、中期營運目標。並根據資源與能力優劣勢的分析,再利用STP鎖定年營收2億元至5億元的中型服務業為目標客戶,進而配合4P與4C的行銷產品組合,完成產品設計、定價組合方案、配置通路與全面強化推廣宣傳。再結合策略聯盟概念,期望提供客戶更全面之服務。並希望藉由擴增資本額,讓現階段資源與能力略顯不足的新創公司,擁有更大的企業能量,能更快速地成長與突破。
222

專利權績效與公司價值之關聯性研究-以我國化學產業為例

楊家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用資料包絡分析法整合專利權產出價值與專利權效率來探討其對公司價值之關聯性。本研究除探討公司新發明與新型式專利的績效差異外,並同時以修正式Ohlson模型、股價報酬模型、及資產報酬率模型分別比較專利權在納入效率概念後與一般專利權產出何者對公司價值有較高的解釋能力。 實證結果亦發現,新型與新式樣專利雖沒有較發明專利可以創造出較高的銷售價值,但相對而言,其投入成本卻可大幅減少,因此反而有較高的績效表現。此外專利權效率與公司價值之關聯性,在控制其他變數後僅修正式Ohlson模式顯示規模效率達到統計上之顯著水準。而在比較專利權效率與專利權產出對公司價值之測試中,不同模式下之Vuong test都顯示兩者並無差異。此結果顯示大部份的投資人多只注重創新的結果,而較不注重公司創新過程中成本效益的問題。
223

企業併購對勞資關係的影響:以金控公司的併購為例

白憶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追求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擴大市場地位,不論在國際上或國內,企業併購之情形一直存在,而且遍及各大行業。近年來,金融業務全球化的發展不僅促使金融商品推陳出新,更使銀行、證券、保險間的業務區隔及差異逐漸模糊,導致金融跨業經營並朝向大集團化之趨勢。 本研究預計以實證訪問方式訪問目前14家金融控股公司中的2家金融控股公司下子公司的併購,實地了解金控公司的整併對內部勞資關係所帶來的影響,採用之研究法為個案研究法。 研究結果發現,併購初期為了維持人事的穩定,在薪資和福利制度方面,多半會提出一段時間不變更。然而,在勞動條件不穩定的情況下,勞方與資方彼此間互信的基礎薄弱,往往是造成日後勞資衝突的原因之一。而併購案的進行被企業視為機密,往往都是等雙方條件底定才會告知。因此,工會在併購案中較少有參與之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可以協商的空間有限。勞工只能接受否則只有去職一途。
224

中國大陸人壽保險公司之股權結構與經營效率分析 /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Efficiency for Life Insurers in Mainland China

呂旺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於2001年12月11日加入WTO後陸續開放人壽保險市場,目前中國大陸人壽保險市場之公司股權結構可分成中資公司、合資公司與外資公司三種類型,由於外資公司僅限於美國友邦人壽一家公司,本研究針對中資公司與合資公司分析其股權結構對於經營績效之相互關係,採用2005中國保險年鑑之公開財務資訊,分析2004年中國大陸壽險公司在不同股權結構(中資壽險公司與合資壽險公司)下對其經營績效之影響,共計有合資壽險公司18家及中資壽險公司8家,依實證研究結果顯示: (1)中國大陸人壽保險公司之營運規模與保費收入與股權結構存在顯著相關,中資公司(2004年平均公司資產規模99,929百萬人民幣、保費收入25,616百萬人民幣)相較於合資公司(2004年平均公司資產規模1,241百萬人民幣、保費收入202百萬人民幣)擁有顯著的公司規模與保費收入; (2)股權結構顯著影響中國大陸人壽保險公司之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中資公司(2004年平均ROA為-1.45%、ROE為-4.28%)相較於合資公司(2004年平均ROA為-10.26%、ROE為-22.85%)擁有顯著較高的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 受限於中國大陸歷年財務資訊揭露之透明度與完整性,會計制度損益認列之差異,本研究之實證分析著重於2004年中國大陸壽險公司之財務報表資訊,檢視保險公司於2004年之橫斷面經營績效,提供後續長期時間序列之研究參考。
225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評估分析

謝佳姍, Shieh,Jia-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全球金融機構藉由購併朝向國際化及大型化金融集團的發展趨勢,而我國的金融機構過於零散以及規模過小,且加入WTO之後面對國內金融市場必須開放的壓力。政府對此內外問題憂慮的情況下,陸續通過「金融機構合併法」、「金融控股公司法」,期望藉此推動金融機構的整併,以提升我國金融機構的競爭力。 為了解金融控股公司有無達成政府當初立法的目的,本研究欲以財務觀點來評估金融控股公司成立至今的經營績效,又因金融機構性質的不同,樣本選取包含金控旗下13家銀行、7家證券公司、7家保險公司、3家票券公司,共計30家子公司。財務資料為金控成立前後四年的各季財務資料。將其財務比率資料加以彙整後,利用因素分析法萃取出適合衡量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的財務績效指標,再利用Wilcoxon符號等級檢定,分別探討這四類子公司加入金控前後的經營績效是否有所差異,並加以探討個別子公司加入金控之後的獲利情況。 實證結果顯示: 一、銀行業:具顯著差異的財務比率如下:「安全性」因素構面中的淨值比率、存放比率以及淨值週轉率皆比加入前下降、而「成長性」因素構面中的淨值成長率也比加入前下降、「效率性」因素構面中的營業費用率增加,且總資產週轉率下降。以平均數來看,「獲利性」因素構面的財務比率皆比加入降低。因此,銀行業者加入金控後經營績效並未改善。 二、證券業:具顯著差異的財務比率如下:「效率性」因素構面中的淨值週轉率與固定資產週轉率下降,而營業費用率則是增加,「成長性」因素構面中的淨值成長率下降。然而以平均數來看,「獲利性」因素構面的財務比率有些微提昇。 三、保險業:僅有「財務槓桿度」此項財務比率具有顯著的降低,表示財務風險降低。以平均數來看,「資本適足性」因素構面的各項財務比率平均值皆提昇,而「成長性」因素構面的各項財務比率平均值皆降低。顯示保險業者採取保守穩健的經營方式。 四、票券業:財務比率皆沒有顯著差異。 五、個別銀行、證券、保險、票券業子公司的獲利情況作分析,有許多子公司仍屬於獲利的狀態。例如:13銀行業在加入金融控股公司之後仍有7家銀行的稅後淨利率呈顯著增加的情況,僅有1家呈顯著的減少。證券業及保險業個別子公司皆未達顯著水準。3家票券業者獲利有顯著增加的有1家。 / Following the trend of the worldwid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heading for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arge-scale financial conglomerates by M&A,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aiwan are too scattered and small-scale. Besides, after joining the WTO,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of Taiwan must face the pressure of competitions upon the domestic financial market. The government of Taiwan falls into the situation of beset with difficulti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enacting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erger Act" and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ct" expects to consolidat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financial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has reached the purpose of legislation, the research is taken to evaluate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from the financial point of view.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of financial fields, the sample of this study contains 13 banks, 7 securities companies, 7 insurance companies and 3 bills finance companies. It adds up to 30 subsidiaries of 14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in Taiwan. Data include from 1998 1st season to 2006 1st season quartered financial data. At first, Factor analysis is applied to select the factor dimension. Then, the study uses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to test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of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The results of this empirical study are: 1. After bank subsidiaries join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Net-worth Ratio, Growth Rate of Net-worth, Turnover Rate of Net-worth, Turnover Rate of Total Assets and Loan to Deposits Ratio are significantly dropping. Operating Expenses ratio is significantly growing up. 2. After securities subsidiaries join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Turnover Rate of Net-worth, Turnover Rate of Fixed Assets and Growth Rate of Net-worth are significantly dropping. Operating Expenses ratio is significantly growing up. 3. After insurance subsidiaries join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only Financial Leverage is significantly dropping. 4. 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in financial ratios among bills finance companies joining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before and after. 5. There is still net profit margin of 7 bank subsidiaries and 1 bills finance company significantly growing up. In sum, the empirical results are found that the whol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oining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ies still don't get up to the purpose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However, some of the subsidiaries still earn profits.
226

控制公司之非常規交易法律責任 / The Legal Liability of Controlling Company for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邱姮瑜, Chiu, Heng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在法律面各具有獨立法人格,但在經濟面共同為聯盟經濟體。法律上允許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不對等的控制支配關係存在,控制公司對從屬公司之財務、經營或人事具有控制支配力,可使從屬公司為或不為一定行為,當該行為不合於一般營業常規(本研究簡稱非常規交易)時,從經濟學角度,非常規交易或因集團整體運作需要,或因風險彼此瞭解或共同承擔等,致交易條件與一般常規不同,並非絕對無效率或涉有不法目的,完全禁止反有礙市場效率,故先進國家如美國、德國及我國等,對於非常規交易行為立法採不禁止,只是管制方式不同。我國公司法重視從屬公司權益之保障,制約控制公司適當補償或損害賠償責任;證券交易法則就行為致公司遭受重大損害,以刑責相繩;所得稅法基於租稅公平,按營業常規予以調整納稅,所謂不同法律立法目的所欲保護的法益不同,對於非常交易行為課以的法律效果也不同。   本研究以公司法第369條之4規定作為探討主軸,除認識、剖析我國公司法、證券交易法及所得稅法對非常規交易的規範目的及構成要件外,釐清控制關係、非常規交易等意涵也是很重要的,概實務案例上,非常規交易的確是不法利益輸送或掏空公司資產行為最常藉用的手法,主要原因除了控制與從屬關係外,非常規交易複雜難辨亦是原因之一。又控制公司支使從屬公司為非常規交易行為可能產生三種法律後果,一為直接損害從屬公司的權益;二為直接損害控制公司少數股東或債權人權益;三為同時損害從屬公司少數股東及其債權人權利。我國公司法、證交法及所得稅法基於不同立法目的而律定規範制約控制者責任,引進控制股東之受託義務、公司法人格否認、揭穿公司面紗原則、深石原則及代位訴訟等法理基礎與實務判例來作制約,保障受害者權益,立法意義值得肯定。但沒有一種責任機制能夠在所有情況下都發揮作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加強控制公司責任,並賦予從屬公司或少數股東相對應的防衛工具,某種程度也影響了企業集團整體利益之運作,又法律正義權益平衡的設計,恐因舉證責任的關係,而難以落實。國內非常規交易規範行之有年,但商業交易行為推陳出新,以及跨境交易查證困難等,法制上及實務上面臨一些問題,本研究試著歸納並提出建議意見,希望法律正義得以伸張,經濟發展與利益保護得以衡平。 / The controlling company and the subsidiary company is independent in law, but in the economic side together for the Union economy. The law allows them to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From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it is not absolute inefficiency, so the advanced countries does not prohibit, but different control mode. Different legal legislative purpose is seeking to protect legal interests of different, so legal effect is different.   In this study, First,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and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in the Company Act, the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Act and the Income Tax Act. Second, understanding and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control relationship, non-arm’s length transactions, etc. Third, jurisprudencing fiduciary duty, disregard of the corporate fiction, piercing the corporate veil, doctrine of deep stone and derivative suit. Finally, summarizing cases from the substantive issues, concludes with recommendations observations.
227

新創企業失敗之個案分析 / A Case Study of Start-up Company's Failure

黃嵩喬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針對新創公司商業模式的研究,學術上一般會從成功企業的商業模式加以分析探討,較少針對失敗的新創公司進行研究,有鑒於此,本論文將以筆者創立的新創公司失敗案例為個案,以整合性的架構進行個案公司商業模式的分析,探討為何個案公司創業失敗,期望此失敗案例能作為借鏡,幫助往後之創業者於實務上進行商業模式設計及調整時能更全面的思考,以增加創業成功機會。基於此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以下問題。 一、 探討個案公司之價值主張設計,分析為何無法達到預定成長 二、 探討個案公司之商業模式在設計及後續調整有何問題,導致創業失敗。 透過價值主張圖以及商業模式圖對個案公司創業各階段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個案公司之價值主張設計忽略了顧客最在意的痛點與獲益,價值不適配導致銷售狀況不佳;商業模式之收益流不足以支持各階段商業模式運作;商業模式的後續調整部分,其關鍵資源與關鍵活動並未隨著價值主張的改變而調整,維持之前商業模式設計,導致營運成本高昂,服務品質也受到影響。 本研究得到的結論如下: 一、 新創公司在價值主張設計上需注意其對顧客的重要性程度 二、 新創公司之商業模式所有構面應同步調整 三、 新創公司之商業模式需創造持續性收入的收益流
228

新創公司下之策略形成及平衡計分卡之設計及實施—以個案公司為例 / The Strategy Formatio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Balanced Scorecard in New Venture-A Case Study

呂詩涵, Lu, Shih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企業經營管理,最重要的是將策略一以貫之的落實與執行。藉由「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將各種管理制度整合,用一以貫之的策略將使得企業上下異體同心,有了明確的策略方向形成,亦有正確且清楚的策略執行方案,透過衡量指標準確地評估績效,並且形成一種良性循環的回饋機制,協助組織落實策略,提升價值及競爭力。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的方式,透過整合性策略價值管理系統中的策略形成系統和策略執行系統,探討工業4.0為主軸之新創事業如何將策略聚焦,在策略形成系統中藉著使命、願景和價值觀之討論,並利用SWOT計分卡釐清方向以形成策略;再進入策略執行系統,以平衡計分卡將策略轉化為具體之行動,使得策略可以徹底落實於全體員工。 /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business management is completing implementation and accomplishing achievement with one strategy from top to bottom in a company. “The integrative strategic value management system” is integrated with many kinds of management systems from top to bottom through one strategy. It does not only fulfill strategy formations and clear strategic action plans, but also accurately evaluates performance. Then, it becomes an excellent feedback system and helps companies to strengthen valu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 research was adopted in case-study method which uses industry 4.0 as a new venture. By integrating the strategy forming system and the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system, the strategy forming system establishes missions, visions, and values. The system uses SWOT scorecard to build recognition; then, develops strategies. Later, the actions are implemented by the balanced scorecard. Therefore, the strategies become policies, and can be implemented by staff properly.
229

公司成長與籌資策略對價值創造之分析 -以U公司為例 / Analysis of The Company's Growth and Financing Strategies for Value Creation - The U's Case

詹金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全世界的經濟飛速成長,人類的生活增加了便利性,也因此而逐步邁向科技化,企業的永續經營逐漸成為企業經營的目標,隨著經濟發展及經營模式快速轉變的影響,多角化經營及產業垂直整合都是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 個案U公司為增加資本市場的曝光度,以及降低籌資成本,於2010年U公司與中華信用評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中華信評)簽約,進行企業信用評等作業,並取得中華信評給予長期信用評等tw A-/展望穩定/短期信用評等tw A-2,並於2011年成功地在台灣資本市場發行了兩檔五年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分別為新台幣壹拾億元,利率分別為1.52%及1.55%。 在中華信評給予U公司信用評等時,提出U公司若能在維持中等之財務政策的同時,強化其現金流量產生能力,並進一步分散其產品組合,則中華信評可能會調升該公司的評等。反之,若石化產業的景氣衰退、或是因超乎預期的資本支出或大陸投資,進而導致該集團以合併基礎計算的來自本業之現金流量對總借款比長期低於20%以下,可能調降該公司的評等。 U公司管理階層針對中華信評提出的劣勢表述,著手進行公司成長計畫,除針對原有利基產品EVA於國內進行新增產能建廠案,也針對上下游垂直整合進行布局,惟進行公司成長計畫所需資金,將超過U公司現有自有資金的部位,勢必需要另外再籌措資金,觸及中華信評滿意的中等財務政策改變及調整信用評等財務比率的限制,U公司在面對公司成長與籌資策略間應如何取得平衡,增加公司價值,將是本研究進行的重點。 本研究以公司決策價值的評估分析為基礎,再以情境假設進行敏感度分析,分析之後得到二項結論,其一,關於籌資策略方面,U公司應該採用向金融機構借款之籌資策略,較採用在資本市場籌資之策略,為公司創造較高之價值,雖可能遭受信用評等調降之風險,但仍可透過確實掌控投資進度與效益,並與中華信評保持密切的雙向互動與溝通,以降低影響程度。其二,藉由投資項目中的高毛利率產品,在經濟景氣復甦速度加快的情況,較經濟景氣復甦緩慢的情況,公司創造價值的幅度更大。若能夠在景氣的相對低點進行投資,必定能夠提升公司價值。
230

外商壽險在台灣發展之省思與探討 / Development Review for Foreign Life Insurers in Taiwan

湯維華, Tang, Wei Hua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發展促進台灣保險市場全面開放,並且加速保險經濟活動蓬勃發展,保險環境變遷直接影響廣大消費者權益;外商壽險公司自台灣壽險開放以來至今的26年內,總共對台灣投資約新台幣2,300億元的金額,與國內壽險業的投資金額相比,亦是不惶多讓。來台營業之外國保險業,多屬世界知名之外國保險業,具有悠久的歷史及優良經營績效,對提升國內保險專業水準,因應國際化及自由化之趨勢,已有相當之助益。外商參與的台灣壽險巿場,象徵了台灣與國際接軌。然而外商陸續的退出,卻顯示了台灣壽險市場環境變差了,變得無利可圖,甚至投資風險變大,最後只得結束營業,退出台灣。外商壽險公司的陸續撤資不僅僅影響到眾多保戶的權益與信心,與撤資公司被裁撤的員工生計,造成保險市場的動盪不安,其實也間接動搖了市場的安定與發展,對於持續經營的壽險業者也造成很大的傷害。本研究透過外商壽險公司的經營發展歷程,逐一檢視外商壽險公司撤資台灣的事件背後,所隱含的壽險市場經營的困境與問題。

Page generated in 0.019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