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74
  • 72
  • 9
  • 2
  • 1
  • 1
  • Tagged with
  • 84
  • 84
  • 29
  • 21
  • 21
  • 19
  • 17
  • 17
  • 16
  • 15
  • 13
  • 12
  • 12
  • 12
  • 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蒙古社會婦女地位之研究

吳慧麗, WU, HUI-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受到婦女運動的影響,研究各種社會文化中的婦女問題成了學術界矚目的 題材。蒙古,其自然環境與內地迥異,所發展出的社會文化深具獨立性與特殊性。本 論文便嘗試從婚姻、政治、經濟與社會等角度,來探討十二、三世紀間蒙古游牧社會 中的婦女地位。 本論文共分六章,十三節,約七萬字。各章次序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對象 、宗旨、方法及參考資料。第二章,蒙古婦女的婚姻地位,說明蒙古的婚姻型態及配 偶制度。第三章,蒙古婦女的政治地位,說明蒙古婦女參與政策制定、后妃監國攝政 的情形,及婦女在軍事上的表現。第四章,蒙古婦女的經濟地位,說明婦女的工作、 在家計上的重要性及財產權。第五章,蒙古婦女的社會地位,說明婦女在社會規範與 道德觀念下的角色,法律上的對待及宗教上的活動。第六章,結論。
22

左傳婦女形象研象

官翰玫, GUAN, HAN-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左傳在文學方面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其文辭之優美,敘事之生動,為古今學者所 公認。尤其對於人物的描寫,技巧十分突出,往往筆墨不多,便能鮮明地刻畫出人物 的性格。本文選擇左傳中的婦女作為形象探討的對象,除了希望借此了解當時 室中 婦女的生活,道德情操的表現、在政治上所伴演的角色等等,更重要的是從作者在敘 述史事時,所表達的主題意識,來探討作者對於這些婦女的主觀看法,從而了解作者 的用心,以及他對婦女在春秋時代所伴演角色的認定。 本論文共分七章十六節,約十萬字,依據左傳史料,探究婦女形象,並綜合詩經、禮 記、公羊、穀梁、國語、諸子、史記、列女傳的資料,作一分析比較。 首章緒論,簡述形象探究在文學上的價值,以及本文所探討人物的身分、時代背景, 並說明研究方法。第二章到第六章是論文的主體,每章分別探討一種類型的女子:寵 嬖構陷嗣子,謀立己所私愛,自古宮廷屢見不鮮,左傳有驪姬、宜姜二位。(二)不 安於室的女子:恃寵宣淫,終必導致亂亡,文姜、哀姜等是。(三)傾城傾國的女子 :姜婦人的出場,往往揭露出男子的好色、左傳中的息媯、夏姬、棠姜是顯著的例證 。(四)秦晉之好的出閣閨秀:秦晉之間的聯姻,說出當時政治與婚姻的密切關係, 左傳借穆姬、文贏、懷贏的行為來說明。(五)賢明有禮的女子:左傳寫女子的胸襟 識見,為男性為主的政治舞台,平添不少姿態,有文姜、趙姬等。末章結語,則歸那 左傳作者刻繪婦女形象所傳達的意義與價值。
23

個人之工作需求及上司領導權力之運用對組織承諾之影響--以我國職業婦女為例

陳惠雯, CHEN, HUI-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教育的普及提升、社會的需求婦女投入工作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但至目前為止 ,婦女的工作角色仍無法與男性做公平的競爭,然而國外許多研究發現女性員工的工 作能力不比男性差。本論文基本的觀點是婦女參與工作已是不可避免之事實,站在有 效利用人力資源的前提下,管理人員如何領導婦女員工。組織承諾是本論文衡量員工 對組織的努力意願、留職意願、及價值認同的指標,借著婦女員工的個人需求,和其 上司所運用的影響力,對此指標的影響來做進一步的探討。 本論文共一冊,約四萬字,分五章拾伍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和操作性定 義及研究假設。第二章為有關文獻之探討,並與本研究的結果做一比較。第三章為研 究方法。第四章結果的分析與假設的驗證,第五章為討論與建議,將研究結果做一管 理上的應用參考。
24

程朱學派與宋代婦女貞節觀之研究

朱曉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這段話在朱熹以後的學術界一直未受到任何挑戰,甚至在明、清之際產生極度發酵作用,朝廷更公開表揚烈婦、節婦的行為,讓守節成為眾人心目中的「應然作為」,殉節、守節、貞女、烈女……等記載不勝枚舉,彷若貞節此一「典範」的行為,已變作婦女的「規範」行為。 直到清代戴震反理學的思想出現後才聽見批評的聲音。 而後,由於西風東漸,透過康有為、胡適……等人的批判,婦權漸受重視,「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遂被認為是不當的觀念。朱學門人黃榦、真德秀大抵承繼程、朱二人之理欲觀,而分別提出「人心如火,持守為力」以及「純乎義理,物欲消盡」等思想,對程朱學說之發揚可說不遺餘力,然而二人皆並未針對程頤或朱熹的婦女貞節思想加以發揚,真德秀僅重申漢代即有之「從一而終」概念,黃榦更是未提及與守節相關的隻字片語,程朱後學並未將二人之婦女貞節思想列為主要學說,可見婦女守節並未程朱二人之思想重點。   在文學與史學觀察上,民間婦女與士大夫階層婦女在貞節觀實踐上,有相當的差距存在;而士人鼓吹或女子教育在婦女守節的落實上也並未呈現正相關。《夷堅志》或宋代的筆記話本小說,儘管在婦女守節觀念上具有教育或警惕意義,但礙於實際生活需要,守節婦女的內容在全書比例上仍不高;而《宋史》中的列女人數亦只有卅八人而已;《福建通志》的宋代記載,人數也遠不及明代,可見宋代婦女在貞節觀上並未出現急遽轉嚴的趨向,而與程朱學派互相參照下,則發現程朱學者的提倡以「存天理去人欲」為主。對婦女貞節觀的期許,也只是提升士大夫階層節操概念的一環而已,與婦女守節被實踐與落實仍存在相當的差距。
25

唐代小說中奇女子形象研究

宋玟玟, Sung,Wen-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唐代小說呈現某種特殊現象,即描寫婦女的篇章增多,且以鮮明而豐富的人事做為核心,展露出唐代婦女生活的圖畫。而這些婦女人物,個性鮮明、複雜,形象豐滿,不論她們的身分是估女、婢女、豪俠、娼妓、士族甚至是非人,面對困境時能堅持自我的抉擇,這強韌的意志力便成為其獨具的特色,使部分婦女特出於其他人之上。唐代上至帝王下至庶人皆重視才學,在小說中亦反映出此一現象,小說中的婦女不論何種身分,本身均具備一定的詩才或者擁有識才的能力,這得歸功於當時對教育與詩學的重視。 唐人對於小說的貢獻在於打破粗陳梗概的小說舊模式,確立了一種新型文體。在藝術上,小說具有人情化、個性化及詩意化的審美情趣。唐代小說所描述的非人形象承續唐前小說作家的題材,不只具有人形,更進一步將其深化為具有人的情感、人的價值評斷的形象。唐代作家在塑造人物時,注意到人物身分、性格的不同,便以此認知鋪設情節,展現人物複雜、立體的性格特質,和唐前小說人物大多只具單一性格差異甚大。詩意化為唐代小說最大的特質,作家有意使用詩歌醞釀出小說抒情的氛圍,或做為小說中人物情感的呈現,或作為故事情節的轉折。
26

正式化有酬家務服務之研究--以彭婉如基金會家事管理模式為例

王百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探討婉如模式下有酬家務勞動服務正式化,一方面從基金會的組織運作系統來理解有酬家務服務正式化的概念及操作方式,另一方面從家務服務工作者的工作動機、自身經驗與情境感受來探討此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兩相對照勾勒家務勞動服務正式化的面貌,並進一步探索此模式在家務責任的性別分工上所扮演的角色與意義。另外從婦女運動的角度來看,基金會作為早期菁英婦女主導的婦運及近期基層婦運兩股潮流的延續,在以婦女二度就業為媒介重新開拓、建立與這群婦女的組織網絡時所遭遇的困難與挑戰。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方法,以彭婉如基金會的家事管理系統及家事管理員為對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參與觀察及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談了六位於彭婉如基金會家事管理系統下培訓、媒合完成,目前仍從事家事管理服務工作的家管員。主要的研究結果如下:(一)婉如模式透過制度的設計將有酬家務管理工作由毫無保障地下經濟工作轉變為勞動市場具有穩定薪資與勞動保障的正式工作,提供家管員選擇、定義甚至提升其與使用者之間關係的保障,具有了勞動力去商品化的意義。(二)此份工作帶給二度就業婦女足以支撐家庭的經濟收入滿足其工具性的需求,但研究發現到家務勞動辛苦而勞累的本質並不會因為變成一個有酬的職業而有所轉變,且家務管理服務是在家戶環境中一人獨立完成,缺乏共同工作的伙伴關係,造成封閉、孤單的情境感受,因此此份工作在本質上挑戰性與與樂趣並不高,無法滿足工作者的情感性需求。另外婉如模式下使用者與家管員間的互動關係,雖已擺脫剝削關係模式,但仍呈現變動不穩定的狀態未達到理想的互助模式,使用者是互動關係的主導者。(三)基金會對於性別分工的議題避開直接衝撞的模式,改採溫和務實的方式,先扮演婦女的社會支持系統角色,提供家事、照顧服務或二度就業機會,解決目前最迫切的困境(婚育與工作衝突、就業與經濟困難),另外再透過組織、教育訓練的方式支持或鼓勵其擺脫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母職責任的枷鎖。(四)在婦女組織教育上,傳統的性別分工為最主要的障礙,在母職妻職責任下,婦女難以將關注的焦點擴展到自己的家庭、孩子以外的事物身上,建立女性間的學習支持網絡。因此參考過去草根都市社區運動的經驗,「母職」仍是現階段最有效的動員策略,需要更精準且細緻的規劃,才能在婦女組織網絡的建立上看到成果。然而整體而言非營利組織下的正式化有酬家務勞動模式從勞動與性別的角度來看,對於家務勞工的勞動保障,以及性別結構正義具有模式建立與倡導的雙重貢獻。
27

母職鬆綁之後的女性情誼-以台中縣一個媽媽土風舞班的成員為例

陳靜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採質性研究方法,以非都市地區一個媽媽土風舞班的成員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目的在於了解非都市地區中,中老年家庭主婦參與婦女團體同時在社區中現身,其參與過程的經驗與面貌。 研究發現,從一開始成員參與團體的時間點,即凸顯了父權社會僵化的兩性分工,家務與母職被建構為女人責無旁貸的職責,女人在孩子長成母職工作鬆綁之際才獲得走出家門參與社區活動的合法性基礎。而在參與動機上,在田野訪談中歸納出三種動機,是婦女從主體而出發的需求,包括對「跳舞有興趣」、「身體健康因素」以及「走出家庭與他人連結」的需要,破除心理發展理論或社工、成人教育系統一直以來對於家庭主婦在孩子長成離家之際,參與社區活動的單一結論:為了填補時間的剩餘與失落的心理感受,這樣的推論忽略了造成家庭主婦壓抑與失落的源頭,其實是母職與家務工作的社會建構過程剝奪了女性的生命選擇權,而在這樣的推論之下也使得婦女真正需求與聲音消失。 在成員的參與過程中,策略的使用是為了在父權的壓制下爭取具有正當性的空間,策略的此用顯示成員意識到父權的意識形態是走出家庭的阻礙,而所採取的應對方式並非激烈的對抗,而是在保全父權的前提下盡力爭取最大的空間,這樣的策略使用也使得成員有時因為家庭裡的照顧需求而必須離開團體回到家庭。 女人參與社區活動在實質的物理空間裡是跨出了家的門檻,擴大了移動與社區中現身的範圍,人際網絡與生活範圍均漸漸增長。然物質空間的擴展未必在社會空間上也獲得相同程度的進展,在土風舞班中默會的規範是不與父權體制衝突,做好女人本分為優先,再談自己的需要與想望,因此成員們因為參與團體所漸次建立的社會空間是以若隱若現的樣貌存在。但是在團體中與其他女人連結,透過敘說了解彼此有相同的生活與生命處境,成員間逐漸發展的情誼使女人回歸以自我為主體的人際互動,藉由團體互動的過程也逐漸發展關於個人的知識,以團體情誼為後盾發覺自己的需求、興趣,並且在社區中佔據空間。 本文進一步以研究發現為基礎,為提升女性意識、爭取女人更大的社區參與空間尋求切入點。研究田野(媽媽土風舞班)這樣的女性自發性團體,已具備社工論述中自助團體的自助特質,然是否能進一步強化鞏固女人自我與生活空間的進展,端看團體中是否發展出或引進能與傳統父權對抗的女性意識。婦女運動連結自發性女人團體或展開對話,不同女人群體的串連將有助於突破因同質集結而強化傳統主流父權價值的傾向,然婦運論述必將焦點放在日常的生活知識及婦女切身問題上,以提高論述在其中的合法性,達成女性意識覺醒與發展的目的。
28

中年已婚職業婦女之生活壓力及其因應方式

王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以中年已婚職業婦女為研究對象,進行其生活壓力及其因應方式之研究。旨在探討中年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來源,影響中年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產生的因素,及生活壓力的因應方式。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台灣地區北部40~60歲的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共174人。研究工具除自編之「生活壓力事件量表」外,尚有「壓力因應策略量表」,統計方法採用結構方程模型、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及重覆量數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 中年已婚職業婦女的生活壓力來源有「生理老化」、「事業發展停滯」、「經濟壓力」、「家庭問題」、「照顧年老長輩」、「退休規劃」六項。 二、 不同「年齡組」之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只有在「經濟壓力」這個生活壓力程度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前中年期的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在「經濟壓力」上,比後中年期的中年已婚職業婦女明顯的壓力大。 三、 不同「子女數」之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在各生活壓力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 四、 不同「扶養公婆父母數」的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只有在「照顧年老長輩」這個生活壓力程度上有顯著差異,有扶養公婆父母者,在「照顧年老長輩」的生活壓力得分比無扶養公婆父母者高。 五、 不同「社經地位」的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在「事業發展停滯」、「經濟壓力」、「家庭問題」、「退休規劃」的生活壓力程度有顯著差異,其中社經地位最高者在此四項的生活壓力最小;社經地位最低者,在「事業發展停滯」、「經濟壓力」、「退休規劃」此三項生活壓力最高;社經地位次低者在「家庭問題」的生活壓力項目上壓力最高。 六、 中年已婚職業婦女,在面臨「生理老化」、「事業發展停滯」、「經濟壓力」、 「家庭問題」、「照顧年老長輩」、「退休規劃」等生活壓力項目時,會傾向採 取不同的因應策略;此種傾向只有在「退休規劃」的生活壓力項目上會因「年 齡別」而不同。
29

婦女擔負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處境之初探 /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situation of women who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work in the meantime

陳郁芬, Chen, Yuh-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老人人口數增加、失能老人人口數俱增、及婦女勞動參與率上昇的人口趨勢下,女性花費在照顧老人的時間將逐漸超過照顧子女的時間;在此同時,就業也將占據婦女生命中的絕大部份,未來將有許多中年婦女必須同時擔負就業與老人照顧的責任。為深入瞭解這群婦女的獨特感受,本研究的目的包括:(1)瞭解職業婦女照顧家中老年親屬的情形及其經驗。(2)探討婦女兼顧「就業與老人照顧」之經驗感受。(3)探索職業婦女為兼顧「就業」和「老人照顧」所採取之因應策略。(4)分析職業婦女歷經不同處境及採取相異因應策略之原因。(5)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政策上的建議。 本研究採用質化研究的深入訪談法,計訪問12位從事全職工作的女性老人照顧者。研究發現:(1)職業婦女為老年親屬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包括:日常生活活動的協助、提醒和監督老人執行日常生活活動、生病時的照顧、照顧管理、陪伴及情緒支持等項目。(2)老人照顧對職業婦女之意義:以文化規範及情感因素佔關鍵性的地位。(3)就業對職業婦女的意義:包括物質報酬、心理報酬、及生活寄託。(4)婦女兼顧「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時面臨錯綜複雜的感受。(5)職業婦女處理「老人照顧」與「就業」衝突之因應策略:可分為「調整照顧責任」、及「調整就業行為」兩類。(6)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所採取之五種因應策略。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針對政策意識型態、企業界及政府提出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就業者照顧老年親屬的情形 5 第二節 婦女兼顧「老人照顧」和「就業」之經驗感受 10 第三節 職業婦女兼顧「老人照顧」和「就業」所採取的工作調整行為 13 第四節 從角色理論來看職業婦女兼顧「老人照顧」和「就業」的處境 15 第五節 從交換理論分析職業婦女採取不同工作調整行為之因素 19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2 第一節 研究方法 22 第二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2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者的角色 24 第四節 樣本的相關資料 26 第四章 分析結果 32 第一節 職業婦女所提供的社會支持 32 第二節 老人照顧對職業婦女的意義 38 第三節 就業對職業婦女的意義 47 第四節 婦女兼顧「老人照顧」與「就業」責任之經驗感受 54 第五節 職業婦女處理「老人照顧」與「就業」衝突之因應策略 75 第六節 職業婦女的角色衝突及所採取之因應策略 9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07 第一節 結論 107 第二節 相關議題的探討 110 第三節 建議 115 第四節 研究限制及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119 參考書目 121 附錄一 訪談導引 129 附錄二 受訪者資料 132 附錄三 受照顧老人資料 133 表 目 錄 表3-1 樣本基本資料 28 表3-2 老人日常生活活動(ADLs)能力失能情形 29 表3-3 老人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s)能力失能情形 30 表3-4 照顧者提供老人照顧工作的協助項目 31 表3-5 老人的失能情形和照顧者提供的協助項目數 31 表4-1 受訪者的「老人照顧」及「就業」角色 97 圖 目 錄 表4-1 Kopelman et al.的工作--家庭衝突模型 94 表4-2 Higgins et al.的工作--家庭衝突模型 94 / The results of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lives of 12 women who work full-time and care for the elderly are presented. Respondents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elderly, and they have to remind the elderly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lso, women play as a carer, care manager, and emotion supporter. The meaning for women to wok is the material reward, the psychological reward, and life goals. When women care for the elderly and work in the meantime, complex feeling will come to their mind. They have to adjust their work or care responsibility when they feel conflict between work and elder care. Policy and practice implica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30

乾隆年間四川拐賣婦人案件的社會分析─以巴縣檔案為中心的研究(1752-1795)

李清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欲以《巴縣檔案》中的資料為主,加上《大清律例》中的法律條文、地方縣衙的審判制度等為輔,試討論地方檔案中所呈現的拐案情況,以及拐案中反映的各種社會問題,包括從被拐的女性來討論婦女生活所面對的問題,地方縣級審判對於拐案這類命盜重案的處置,以及拐案中所呈現出的人際互動的關係。 以往的研究成果當中,在使用訴訟檔案時,多是以中央檔案來討論某項犯罪行為, 或是以某種地方檔案來討論較普遍的法律問題, 而較少有以地方檔案來了解某種犯罪行為,本文便試以《巴縣檔案》中的誘拐婦女案件來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地方檔案本身有其侷限,其深度和真實性往往受到質疑,而這一部分,也是文中試圖想從地方檔中來窺究出來的;另外,文中尚會引用巴縣檔案中非屬拐案的案例,以及中央檔案中的拐案來加以佐證參考,以彌補使用單一地方檔案的不足。 以《巴縣檔案》來對清代拐案加以考察,不但是對於當時社會的犯罪問題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除此之外,也是對於當前四川重大社會問題的一個呼應。拐賣人口並非現代社會才有的產物,四川地區至少在清代以來拐案就已氾濫,而本文主要就是藉由地方檔案中的誘拐婦女案件,來對當時社會生活和案件發生形態及處置,有更深的認識。

Page generated in 0.01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