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6
  • 60
  • 53
  • 6
  • 2
  • 1
  • 1
  • Tagged with
  • 122
  • 29
  • 23
  • 21
  • 20
  • 20
  • 20
  • 19
  • 18
  • 18
  • 17
  • 17
  • 16
  • 16
  • 1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41

中國大陸與菲律賓的南海衝突研究:以中國大陸填海造島戰略為例 / Conflict of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 in South China sea : a case research on China's strategy of islands construction

楊誌緯, Yang, Chih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海,一片充滿希望與危機的海域,冷戰過後南海各國爭相競取其中的各式資源,並將之列為國家利益,在各國聲討權利同時,自認為遭受侵權的一方大動作的發起維權行動,這當中以中國大陸與菲律賓在南海的紛爭最受國際關注。 中國大陸採取填海造島工程,片面改變島礁地貌,使其轉變成極具戰略價值的軍與民共用之島嶼;菲律賓則是將南海爭權案件交由國際仲裁判決,意圖讓南海問題放大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議題,藉由國際輿論聲討自稱擁有的南海主權。 目前中國大陸在南海的造島規模已經足以改變當前該區域平衡發展,藉由人工造島將島礁改變成對自己有利的戰略要點,進而向前部署潛艦、戰機等的軍事武器,甚至可成為投射兵力的一個跳板,這樣變動足以動盪南海區域穩定,這當然引發各方的關注,且各國群起反對相關造島工程的進行,其中以美國採取的軍艦航行南海或是戰機巡弋南海屬較為積極的行動派國家。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判決出爐,但就南海現況來看,中國大陸並沒有因為相關判決而減緩或停止造島工程,而後續隨著中國大陸的造島戰略發展,相關聲索國家彼此間的軍事、外交關係的改變都會間接影響南海局勢的變化。 / South China Sea, a region is full of crisis and hope. After Cold War, the claimant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were eager for the resources and regarded those resources as their country interests. Some countries thought they were losing right on the claimed territorial seas and tried to take actions to maintain it. Therefore, the South China Sea becomes a disputed water territory and that let the China and Philippines disputes issu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to draw attent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constructed several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ransformed as highly strategic values islands for military and civilian use. The Philippines submitted its Memorial to the Arbitral Tribunal and tried to make the disputes issu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issue and let the issue to be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hina has influenced the region’s balance by constructing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ransformed those islands to be forward strategy points. Meanwhile China also can install weapons such as submarines, fighter jets on the islands and utilize them as the power projection platforms which can change the region’s balanc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s we know, China’s Islands reclamation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all the countries started to against it.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who is an active country, has already dispatched warships and military planes in the immediate proximity of the disputed islands. Even though, after the 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 had published the arbitration award by the tribunal on 12 July 2016, China still continues its land reclamation. Base on the China’s strategy development in islands construction, the situ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will be influenced by the changing relationship among those claimant countries in military and diplomat way.
42

香島中學的中國器樂活動研究. / Case study of Chinese instrumental music activities: Heung To Middle School / Xiang dao zhong xue de Zhongguo qi yue huo dong yan jiu.

January 2008 (has links)
楊偉傑. / "2008年12月". / "2008 nian 12 yue". / Thesis (M.Phil.)--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08. / Includes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leaves 94-103). / Abstract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 Yang Weijie. / 論文評審委員會 --- p.ii / 論文摘要 --- p.iii / 論文摘要(英文) --- p.iv / 鳴謝 --- p.vi / 圖表目錄 --- p.x / Chapter 第一章: --- 論文概述 / Chapter 第一節: --- 歷史背景與研究動機 --- p.1 / Chapter 第二節: --- 研究目標 --- p.7 / Chapter 第三節: --- 與研究題目相關的研究和理論 --- p.8 / Chapter 第四節: --- 論文題目界定 --- p.13 / Chapter 第五節: --- 研究理論 --- p.13 / Chapter 第六節: --- 研究方法和局限 --- p.16 / Chapter 第七節: --- 論文章節概覽 --- p.19 / Chapter 第二章: --- 香港的「愛國學校教育」 / Chapter 第一節: --- 「愛國學校」釋義 --- p.21 / Chapter 第二節: --- 歷史背景 --- p.22 / Chapter 第三節: --- 香港的「愛國學校」 --- p.24 / Chapter 第四節: --- 「愛國學校」裏的「愛國教育」 --- p.25 / Chapter 第五節: --- 「愛國學校」裏的中國音樂 --- p.27 / Chapter 第六節: --- 香島中學簡史 --- p.33 / Chapter 第七節: --- 小結 --- p.35 / Chapter 第三章: --- 一九五零年代至七零年代香港的中國音樂概況 / Chapter 第一節: --- 香港的「主流」與「非主流」音樂文化 --- p.37 / Chapter 第二節: --- 從「國樂」到「民樂」: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現代中國器樂合奏之演變 --- p.38 / Chapter 第三節: --- 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的現代中國器樂合奏團 --- p.41 / Chapter 第四節: --- 「文革」前香港的現代中國器樂合奏團(一九五七至六五) --- p.43 / Chapter 第五節: --- 「文革」期間香港的現代中國器樂合奏團(一九六六至七六) --- p.45 / Chapter 第六節: --- 「文革」後香港的現代中國器樂合奏團(一九七七至七九) --- p.48 / Chapter 第七節: --- 小結 --- p.50 / Chapter 第四章: --- 香島中學與中國音樂 / Chapter 第一節: --- 香島中學的中國器樂活動 --- p.52 / Chapter 第二節: --- 香島中學的中國器樂人物 --- p.56 / Chapter 第三節: --- 香島中學校友的中國器樂活動與組織能力:以陳敏莊、邱岩生、黎漢明為例 --- p.65 / Chapter 第四節: --- 香島中學的中國器樂活動與香港中國器樂發展的關係 --- p.69 / Chapter 第五章: --- 結論 --- p.75 / 附錄一:香港中國器樂界的香島校友介紹 --- p.83 / 附錄二 :〈大寨紅花遍地開〉總譜(節錄) --- p.90 / 參考資料 --- p.94
43

東協對柬埔寨問題之政策研究 / The Study of ASEAN's Policy to the Kampuchean Problem

林宗輝, Lin, Tcung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諸多原因使東協成為區域主義成功典型的範例,但無疑的其中最大因素當歸功於柬埔寨問題造成的結果,柬埔寨的衝突使東協各國之間建立緊密的凝具力,為東協帶來區域主義的基礎,本文研究目的即運用歷史與文獻分析法,探討東協是如何群策群力,建立共識,首先予柬埔寨問題對東協之不利影響層面減免至最小,最後並化此危機為轉機,促使其得以早日解決,東協此等靈活婉轉的外交手腕,是在何種背景下孕育運用達成的,也是引起吾人興趣,撰寫本論文之動機所在。   緣於柬埔寨問題係歷經冷戰與後冷戰兩段時期,在不同國際環境,東協有著不同的因應對策,因此,本人遂大膽將東協對柬埔寨問題之政策區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第一階段為柬埔寨問題事起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八二年,此時期適逢美、蘇重新展開冷戰對立,配合此種情勢,東協尋求西方國家和中共的援助與越南從事強硬的外交對抗。第二階段為東協對柬政策的持續與轉變時期,從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止,此階段雙方仍呈現僵持敵對的局面,唯在對峙的背後,雙方出現若干彈性的作法。第三階段為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一年,柬埔寨問題邁向全面政治解決的僵局突破時期。據此分期架構,全文計分六章十八節,茲摘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概述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歸納凝具東協對共識之根源,分三節述之,為維護東協傳統之安全構想,地緣政治與骨牌效應之考量,及難民問題之嚴重衝擊等。   第三章:論述東協對柬問題之強硬政策,分析東協在何種國際背景下,展開外交出擊,其次說明東協外交運用實例與獲致之成果,再則剖析東協對柬政策之制約因素。   第四章:敘述東協對柬政策之第二階段持續與轉變時期。   第五章:柬僵局突破時期,為因應國際環境之劇變,東協於柬問題中扮演之角色與功能亦有變遷,本章即歸納影響東協角色變遷之因素,並回顧角色轉變後之政策作為。   第六章:結論與展望,將東協對柬政策作一評估,並由東協對柬政策的經驗中,展望東協於冷戰後時期如何因應與調整其安全政策。
44

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一九八六~一九九四)--「一中一臺」之取向 /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s Mailand Policy under the Framew- ork of "One China,One Taiwan"(1986-1994)

柳金財, Liu, Chin-Ts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九章,計二十餘萬字。本論文各章中主要重點分別為:第一章:導論,旨在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理論方法及資料來源、研究限制;同時並對相關文獻加以分析探討。第二章:首先說明兩岸政黨間對「中國問題」或「台灣問題」的認定差異;再者說明「一中一台」政策理論的形成發展;其次,闡釋該黨大陸政策的理論基礎,並採用美國學者William Dunn的政策論據的結構分析途徑。第三章: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形成的背景因素,屬於共公行政研究流程中的問題認定的範圍。藉此說明政策環境對政策形成的結構性壓力及轉變的能力。第四章:則從微觀機制的派系政治的觀點及結合歷史研究途徑,論證內部派系權力競爭與「一中一台」架構大陸政策形成的相關性及政策發展演變。第五章:探討民進黨內部兩大派系(「泛美麗島系」及「新潮流系」為主軸的權力競爭格局)大陸政策同異點的比較分析;同時採取國際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學派分別詮釋兩大系的政策思維。第六章:著重於從宏觀層面來論述該黨大陸政策。首先論述大陸政策目標的層級結構;其次探討政策的國內、國際戰略;再者,筆者針對其宏觀的政策特性做一描述;最後,論述依政策目標取向設計且遵循戰略設計的政策策略。第七章:以比較的觀點,首先評比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國民黨大陸政策之同異。之後,則是探討民進黨大陸政策與中共對台政策之互動與比較分析。第八章:針對「辜汪會談」與「台北會談」二個個案,分別探討兩岸事務性談判中民進黨的介入策略與角色扮演。第九章:首先,筆者對民進黨大陸政策做一評估;其次,進一步對其政策提出再思考與政策建誡;最後,在結語中,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作為朝野大陸政策擬聚共識的礎石及立足點。
45

從釣魚臺爭議分析中國與日本之海洋戰略

葉柏熙, Yeh, Bor 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釣魚臺列嶼位處東中國海大陸礁層邊緣,釣魚臺列嶼自被發現命名以來,歷經一連串歷史時局的演變,其領土主權歸屬問題牽涉到中國大陸、日本與台灣經濟資源之分配與海洋戰略之發展。而我們整個社會卻普遍缺乏海洋意識。尤其迄今「重陸輕海」、「以陸控海」的陸權思維仍然根深蒂固。基於此特殊歷史背景與現實結構的制約,台灣僅有海洋國家之名,而無海洋國家之實。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在探討: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此種情勢下,我國究竟應如何兼顧國內外環境,維護國家尊嚴與人民福祉,尋求解決釣魚臺問題的最佳途徑,更期能對台灣在海洋戰略事務之發展上有所助益。本論文研究方法係採用歷史研究法、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為主,同時以法律研究法為輔。從海洋戰略著眼,但因其涉及範圍廣泛,故將其範圍作目的性限縮:僅在釣魚臺列嶼主權爭議問題,引發台灣、中國與日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表達與論述己方的立場作其探討,並兼論中國與日本在其地略位置基礎與形勢考量下海洋戰略之發展沿革,並探討其海洋戰略在擴及成地區性戰略時對其他當事國之考量觀點與相關聯性,作為台灣在現今國際劣勢下,尋求如何妥善解決釣魚臺列嶼之爭議,發展國家海洋戰略事務之借鏡,以達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之效。 海上安全已成為全球化新興環境的核心議題。我國藉由海洋與世界接軌,理論上,有相當機會因落實海洋政策而成為世界最富強的國家以因應來自海上的安全威脅,確保海洋利益。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隨著中國大陸勢力崛起其海洋戰略之發展,與美國為確保其在亞太地區之國家利益,在日美合作關係之下日本海洋戰略之發展,在台灣現況下有何值得借鏡並如何改進並強化本身洋戰略之發展。
46

日俄能源合作可行性之研究—以日本觀點分析

蔡詠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俄羅斯擁有豐富的天然能源資源,近年來以出口能源賺取外匯成為能源出口大國;日本由於國內缺乏資源的能源結構,長期以來過度依賴中東原油進口,欲極力擺脫中東原油進口依存度過高的國內能源結構。俄羅斯與日本地理上具有鄰接性,能源結構具有高度互補性,具備了日俄能源合作可行性之要件。然而由於冷戰期間的國際政治框架下使日蘇關係停滯,冷戰結束後蘇聯瓦解,日俄雙邊存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北方四島領土問題懸而未決,使得日俄雙邊能源合作遲遲無有效進展。 本研究欲以2003年「日俄行動計畫」日本對俄羅斯提出安納線能源合作計畫為始之中日俄在太平洋石油運輸管線計畫為背景,探討日俄能源合作的可行性,並著重以日本的觀點分析日本爭取與俄羅斯能源合作的原因,以及爭取俄羅斯能源合作過程中外交上的得失與經濟上的利弊。 關鍵字:日俄關係、日俄能源合作、石油運輸管線、北方四島
47

中学3年生:国際理解と平和I : 戦争体験から(II. キャリア形成を軸とした総合人間科の取り組み)

川田, 基生, KAWATA, M., 原, 順子, HARA, J., 薫森, 英夫, SHIGEMORI, H., 大林, 直美, OBAYASHI, N., 岡村, 明, OKAMURA, A. 15 January 2008 (has links)
国立情報学研究所で電子化したコンテンツを使用している。
48

第3節 中学3年生 国際理解と平和I : 「地球市民」としての私たちが考える「平和」(第2章 各学年の総合人間科の取り組み, VI. キャリア形成を軸とした総合人間科の取り組み)

山田, 孝, 木下, 雅仁, 近藤, 和雅, 加藤, 容子, 石川, 久美 25 January 2010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49

毛澤東與韓戰:介入背景、決策過程和動機

徐相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構成如下。從第一、二章探討戰爭爆發的原因,第三、四章討論中國國內準備軍事介入階段,第五、六章討論中國實際介入戰爭的開始階段。 第一章的主要內容如下。從東北亞地緣政治關係的改變與持續的觀點,闡明中國人對韓半島的地緣政治認識,闡述中國人的認識是怎樣隨著歷史條件與周邊環境的變化而改變並持續的。大體上可以以鴉片戰爭為契機分為兩個階段。鴉片戰爭以前,根據傳統的「冊封朝貢」關係形成華夷秩序,使韓半島維持了幾個世紀的和平。其後面臨西力東漸,中國的世界秩序開始動搖,雖然中國對韓半島的地緣政治認識加強了,但中國因自身衰退成為西方侵略的對象,結果使韓半島受到日本的殖民統治,一直持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隨後闡述了雅爾達體系的形成及其內容的公開,與從歐洲開始的美蘇冷戰向東北亞擴散的過程,最後簡述東北亞勢力的重整與中國內戰導致東北亞國際關係勢力重整等問題。 第二章探尋金日成、史達林、毛澤東三角軸形成的過程。具體考察了金日成兩次訪問史達林,要求其承認南侵戰爭,到以獲得毛澤東同意為條件並得到承認的過程,並探究史達林承認南侵後毛澤東同意的背景。 第三章與第四章是毛澤東決定介入韓戰的過程。第三章解析了戰爭爆發後毛澤東對時局的判斷。考察北韓奇襲南侵與韓國政府的對應、共產圈將發動戰爭合理化、美國的軍事介入與「臺灣地位未定論」的擡頭、對「解放」臺灣失敗可能性的危機意識,與毛澤東對美「包圍中國論」的認識,並探尋毛澤東延緩「解放」臺灣的背景與原因等。第四章把焦點放在毛澤東的初期對應上。主要內容有毛澤東將初期韓戰與中國承認問題聯繫起來的過程、為防止防禦與介入出現意外而採取雙重軍事預備措施的過程與內容,還有為進行戰爭建立的各種後方支援體系與防空體制,戰爭爆發後蘇聯與北韓的互相幫助、準備戰時軍事動員等內容。 第五章分析了毛澤東從觀望到介入的背景與動機。探尋1950年9月中旬聯合國軍成功登陸仁川,戰況發生逆轉後,毛澤東對韓半島的戰術指導與決定派兵的時機。然後以金日成因10月初聯合國軍與韓國軍北進陷入危機,向蘇聯與中國申請救援為中心,考察了之前中國對美國的警告、毛澤東將派兵介入提交給中國領導層並最終使其成為黨論的過程、毛澤東與史達林於派兵條件討價還價的內容。 第六章著重說明毛澤東介入韓戰的動機、介入後與美軍戰鬥的勝算與如何對策等問題。在毛澤東介入的動機方面,本文從幾個觀點闡明。首先,考察了毛澤東對韓半島的戰略認識,結果確認「唇亡齒寒」是中國一貫對待韓半島的地緣政治觀點。第二,毛澤東事先判斷美國會攻擊中國東北,為了有效防禦中國東北地區,提出了與其在本土防禦不如直接進入北韓來防禦的論點。在此動機下,採取了派兵進入北韓先發制人的戰術。第三,毛澤東在軍事介入時主要考慮了三件事:為達成群眾運動與社會統一的國內政治目的,而將戰爭轉移到國外;與蘇聯維持關係;中國對北韓政權的報恩觀念。中共的報恩觀念,指對在抗日戰爭與國共內戰時,加入共軍協助中共建立政權的韓人的中華主義感恩意識。此外,毛澤東不屈不撓的性格與主戰意志,也是派兵介入戰爭的決定性因素。
50

近世因島の過去帳

溝口, 常俊, MIZOGUCHI, Tsunetoshi 31 March 200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Page generated in 0.01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