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15
  • 198
  • 17
  • 3
  • 2
  • 1
  • Tagged with
  • 221
  • 221
  • 85
  • 49
  • 49
  • 45
  • 39
  • 38
  • 38
  • 35
  • 35
  • 34
  • 31
  • 31
  • 2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研究

葉惠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九十一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論文摘要 論文名稱: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井敏珠博士 研 究 生:葉惠鳳 論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媒體性別訊息融入性別平等教育團體輔導方案」對青少年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輔導成效。並根據團體輔導成效進行方案評估與修正,以做為日後高中職進行性別平等教育之教材。 本研究以質性研究為主,採用參與觀察法與訪談法,以多元方法搜集相關資料,期能對研究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研究對象為某高職一、二年級學生共八名,進行為期七次(實際六次),每次150分鐘的團體輔導活動。 研究發現:一、達成團體部份目標:經過小團體輔導活動,成員能對媒體性別訊息進行察覺、批判及省思,輔導方案未能有效達到影響或建立成員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之目標,但能強化成員原本正確之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並促進成員在性別觀念之自我瞭解;同時活動內容有助於成員增進性別平等之相關知識。二、單元成效方面:成員能發現並批判大眾傳播媒體偏差之性別訊息,包括羅曼史小說及漫畫中偏差的兩性特質、性別角色及男強女弱不平等的兩性互動關係之描述、女性身體和專業展現之錯誤聯結;但對於電視廣告、童話故事及流行音樂中偏差的兩性互動、兩性特質及性別角色之刻板印象,與女性身體商品化之迷思覺察度不足。因此,有關「身體意象」、「兩性互動」、「性別內涵」、「兩性交往」之單元活動成效較佳;「性別刻板印象」之單元成效不顯著。三、成員最常接觸或使用的媒體為電視及網際網路,認為「小說」、「漫畫」及「網路」中最常出現偏差的性別訊息,對這類訊息多抱持不接受、避免收看的態度。四、輔導方案轉化為一般性別平等教育課程之建議獲得成員贊同。 根據本研究結果,針對輔導工作,包括小團體輔導、班級輔導、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有效引起學生學習動機、因應不同性別設計適合之教學活動,及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 關鍵字:大眾傳播媒體性別訊息、性別平等教育團體、性別平等觀念與態度
12

性別與認同——李清照其人其詞的創作與接受研究

葉祝滿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國文學史上,李清照非但是一個能完整為自己發聲的女作家,也是文學史上少數未曾缺席的女性創作者,通過詞作,她向世人呈現出屬於自己的姿態,也經由詞作在歷代的傳播、接受,她獲得「婉約詞宗」的地位,更成為文學史上「女性經典」的重要代表人物。若從女性主義及接受美學的觀點來看,李清照女性經典地位的確定,有三個主要可以探討的重點:首先是「李清照女性性別與其創作關係」,二則為「李清照女性性別與詞書寫的關係」,三則為「李清照女性性別在接受與認同上的影響」。 因此本論文從「性別」角度切入,先探討李清照女性身分與創作主體的關係,從李清照家庭教育與婚姻,思考李清照女性主體性之所以型塑、建立的原因,並以其創作中最能抒發個人情感的詞作為主,輔以其他相關詩、文,作為解讀其女性意識的載體,試著重構出李清照在不同階段的女性創作意識,及自我形象刻畫的獨特性。接著以詞體為主,追溯詞學上「男子而作閨音」的特殊現象;再由男女性別認同的差異,分析男、女在不同文化的期待影響下,性別意識對詞作書寫的影響,並以「愛情、離亂」兩大主題,比較李清照與宋代重要男性詞家在書寫方式上的異同,更深入的探析性別意識在詞書寫上的影響。 最後再從「性別與認同」的角度,從文學接受史中文化規範和預期形塑對李清照「敘述認同」(ipse identity)所產生種種現象作分析,先依歷代詩話品評、筆記摘要、或是序跋評點的紀錄,分析文學接受史中「易安詞的經典化歷程」,再依李清照個人所形成的「召喚主題」,來分析李清照個人接受史上主要被關注的是哪些面向,又是以何種女性形象被接受、塑造。最後再將評論者在敘述上所採取的敘述主題、策略作分析,從評論中關於「再嫁、才女認同、詞之評價」等接受狀況,探討「性別」議題在李清照接受史上的影響為何?
13

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

柯惠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以近代國族建構過程中,政治革命的起伏為主軸,探討性別在其中的角色及地位,進而闡述革命與婦女運動兩者彼此提攜、抵拒、斡旋的過程。特別是中國自清末以來隨著西方各種現代思想傳入中國,對於女權的啟迪實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這也使得性別的改變一開始即和政治變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此後歷經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思想啟蒙,女權注入更多複雜的面目,而這些新的言論及思想革新,卻被1920年代政黨革命所篡奪,女權及婦女運動遭到切割,這是中國婦女運動發展的重要線索,女權到底能否有一獨立的面目,亦或者它只能從屬於文化限制及政治箝制?這是本論文重要的思考中心。
14

已婚職業婦女知覺之夫妻性別角色及成就差異性與其成功恐懼的關係

莊淑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已婚婦女知覺之夫妻性別角色、成就差異與其成功恐懼 的關係本研究的受試為328位已婚的職業婦女,資料的收集是採用問調 查法,根據成就差異問卷得到的資料,將受試之夫妻成就差分為妻優組( 妻子成就高於丈夫)及夫優組(丈夫的成就高於妻子);並根據性別角色 態度問卷把受試之性別角色加以配對得到四種類型:夫妻皆現代、妻現代 夫傳統、妻傳統夫現代及夫妻皆傳統,成功恐懼量表則分為家庭生活、配 偶相處、工作壓力、生活情趣及人己關係等五個向度。結果分析採用2x 4(妻優或夫優;夫妻皆現代、妻現代夫傳統、妻傳統夫現代及夫妻皆傳 統)的變異數分析。依變項為成功恐懼的五個向度分數及整體態度分數。 結果發現,不同之夫妻性別角色配對,夫妻皆趨於現的婦女在成功恐懼的 五個向度及整體態度上,普遍較其他三種配對的婦女為低。而妻優組的婦 女在成功恐懼的幾個向度上則高於夫優組的婦女。另外,婦女個人之性別 角色態度的傳統性與其對成功恐懼之整體態度以及各個向度均呈顯著正相 關,亦即性別角色態度愈傳統的婦女,其成功恐懼傾向愈高。婦女知覺到 丈夫之性別角色態度與婦女之成功死懼的關係亦是如此,即婦女知覺到丈 夫的性別角色態度愈趨向傳統,則婦女便愈會擔心追求事業成功可能會帶 給自己多方面的困擾。本研究亦對以上之研究結果進行討論。
15

台灣綜藝節目的性別呈現與媒體規範--以康熙來了為例 / The gender presentation and media regulation in Taiwanese variety shows

陳怡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社會的兩性平權持續進展,兩性在社會中的角色日亦多元,但媒體卻仍然經常無意或刻意的,呈現帶有性別歧視和性別刻板印象的內容。然而,在性別平權的推動上,性別意識的建構的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在學校與家庭之外,媒體可能是大眾性別意識與性別觀念養成的最主要訊息來源。 若希望見到台灣社會在性別議題上,能繼續向前發展,帶動台灣朝向更多元、平等、自由的社會邁進,媒體中的性別歧視、性別刻板印象,是我們必須極為關注的議題。而盼望媒體在性別議題上更加進步的之時,我們亦須先檢視當前媒體內容中的性別歧視問題,因此,本文將以最受青少年歡迎、在兩岸三地都擁有廣大觀眾的當紅台灣綜藝節目--「康熙來了」為例,選取數個近期該節目數集以性別為主題、且在網路上頗受歡迎的內容,進行文本分析,檢視其中性別歧視與性別刻板印象的問題。 另外,本文除了探討目前節目文本中的性別呈現問題,也希望能思考台灣媒體能否透過建立與性別議題相關的自律、他律規範,來進一步達成媒體避免性別歧視、甚至進一步推展性別平權觀念,因此本文透過兩個方式,一是蒐集整理在性別平權議題上相對先進的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等英語系國家、以及日本的相關規範,並援引2009年國家通訊傳播委員委託計畫《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性別議題表現案例分析》,其中針對電視節目性別議題表現的焦點團體訪談資料,進行次級資料分析,以這些規範與意見,來探討台灣媒體如何建立有關性別議題規範。
16

《金瓶梅》空間書寫中的性別權力關係 / 《Jing Ping Mei》Relations between Gender and Power in Writing Space

賴彥伶, Lai, Yan 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張竹坡在〈雜錄小引〉中對「立架」作過專門論述,從中可以看出他所說的「立架」就是作者對於小說中空間結構的安排與佈局。在全書的批點過程中,張竹坡更是再三提醒讀者注意小說的空間結構,要求讀者從空間結構關照小說的脈絡,因此,從空間切入將使我們更清楚掌握小說組織型態。首先以西門府為出發點,研究人物以府內人物為主,府外人物為輔,分章節來探討小說空間書寫中的性別權力關係。而以西門慶大宅第的居室空間為例,分別舉了廳堂、廂房及書齋,藉此說明不同身分、經歷的女子們在家族聚會、賓客酒宴時的權力關係。接著,探討和密閉起居空間相對的後花園,後花園的半開放性或全開放性展示與滿足了世情的窺探,空間的多變化性也使得情欲的逾越增加了人情世態的糾葛、性別權力關係的複雜。又西門宅院不可能完全隔絕外面世界,進一步討論西門宅院外的空間與性別權力的關係,看這些煙花柳巷的青樓女子、尋常人家、貴婦如何在有限的環境中延伸無限的空間可能?最後,因為圖像與文字的媒介不同,前人又指出《金瓶梅》繡像畫工不僅僅是單純依回目作畫,而是有意識的再詮釋、再創造,所以,再獨立一章節探討繡像空間與隱喻性別權力。 / Zhang Zhu-Po has specific statements about “architecture” in the <Za Lu Xiao Yin >, what he said about “architecture” is the arrangement and deployment of space by the author in the novel. In the whole commentary, Zhang Zhu-Po reminds readers repeatedly to pay attention to spatial architecture of the novel, and request readers to see the layout of the novel from spatial architecture. Therefore, we could deal with the organization of this novel clearly if we approach from space view. Firstly, starting from Ximen Mansion, characters inside building lead and ones outside building assist,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and power by segmenting the chapter and section. Take the space of rooms in Ximen Mansion for example, including living room, bedroom and reading room, to demonstrate the power relations with different status and experience women in the family party and banquet. Secondly, explore garden which is relative to closed living room. Semi-open or fully-open garden satisfy the prying eye of the human beings. The variety of space makes lust go beyond and increase the complex entanglements of the way of the world and gender power relations. Besides, Ximen Mansion could not completely cut off from the outside world, further discuss outside the Ximen Mansion and gender power relations to see the red-light district of brothel women and ordinary people and how the Lady extends infinitely in a limited environment space possible? Finally, because images and text are different media, previous people pointed out that “Jing Ping Mei” engraving people not simply only engrave by chapters but conscious reinterpretation and recreation, so one independent chapter explore it.
17

比較海峽兩岸電視廣告中的性別角色

陳虹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兩岸的經貿關係日漸密切,兩岸的互動也愈來愈頻繁,雖然海峽兩岸共享傳統中華文化,但經過五十年的分治,文化上必然產生了不同的變化。在兩岸互動的同時,這些文化上的差異,便可能會對互動的人及組織造成衝擊甚至誤解。因此,若能對兩岸文化有更深一層的瞭解,勢必能夠提供更廣泛的視野、良好的溝通基礎以及行銷上的助益。廣告是傳播媒體中重要的一環,具有文化的承載性,更能與文化互動進而塑造文化,其中電視廣告因為具有兼具聲音及影像的特性,對文化有更深入的影響。而女性商品及女性消費力均是不可忽視的經濟力量,故廣告中的性別議題更是不容忽視,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持續的對社會大眾產生影響,也有探索的必要。 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進行海峽兩岸電視廣告中性別角色意涵之異同比較,並探討此差異的意義,希望能一方面提供廣告主制訂行銷策略之參考,減低因文化衝擊造成的誤解,二方面瞭解兩岸兩性在性別刻板印象上的現況。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台灣及大陸的電視廣告中的性別角色,由三位過錄員(包含研究者)進行內容分析。分析主體為台灣及大陸黃金時段電視各338、314支廣告,扣除無人、無明顯主角及信度使用之廣告,計有效廣告台灣223支、大陸173支,有效過錄廣告中的人次各386、311人次。 本研究結果發現:1.以Bem的性別角色量表的架構為分析類目,兩岸電視廣告中,男性角色的男性化特質皆顯著高於女性,女性角色的女性化特質亦皆顯著高於男性,包括具有親切、對他人需要敏感、具同情心等等特質;兩岸差異部分,大陸的男性化特質高於台灣,女性化特質亦高於台灣。2.以兩性在廣告中的活動場景及旁白聲音為分析類目,發現兩岸女性出現場景絕大多數為家庭中,男性出現於職場場景比例遠高於女性。純為家庭主婦之比例雖較以往研究減少,但新出現的現象則是具有職業婦女形象的女性在家仍負擔家務重擔,男性多扮演職場上強者角色、職位高、工作繁重。旁白聲音部分,大陸男性配音約為女性的兩倍,台灣則略少於兩倍,即使男女皆有配音,多半仍為男性作為訊息的解說者,女性則為訊息之接受者。3.以研究者自行編制之性別角色量表為分析類目發現,權力角色方面,女性較為依賴、男性則多是指揮別人;情慾角色方面,女性仍多以性感形象出現,以外在吸引男性,男性則較以內涵吸引女性;兩岸差異部分,大陸廣告以內涵吸引異性的程度比台灣更盛。綜上所述,性別刻板印象仍普遍存在於兩岸的電視媒體中,繼續對文化產生影響。 最後,本研究針對研究結果,進一步討論兩岸文化在共通與差異性上表達出來的意涵,以利兩岸互動與相關廣告策略之參考。
18

幼兒媒體素養教學之研究---以解構性別刻板印象為例

黃伊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有鑑於大眾媒體往往不斷地複製性別、職業、文化、階層、種族的刻板印象,然而學齡前的幼兒,受限於識讀能力,接觸電視的時間遠遠多過閱讀書籍的時間,因此其電視觀看時間達到人生的第一個高峰,電視無疑地成為幼兒接收訊息最親密的窗口。再者,根據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幼兒期是是性別角色發展的關鍵期,他們的性別態度也特別容易受到媒體形塑的性別角色所影響,幼兒在電視或其他媒體中觀察到那些最普及的性別角色特質、互動模式或是身體形象的呈現,日積月累地在幼童社會化的過程中逐步影響他們的認知。 研究者以媒體素養內涵為出發,企圖協助幼兒建立主動思考判斷的能力,解構媒體中刻板印象的影響,以幼兒有興趣常接觸的媒體文本教學,也能有助於的提升幼兒學習的動機與成效。另外,國內外的研究也再再指出了媒體素養教育的成效,因此本研究發展一套以幼兒為對象的媒體素養教學活動,以性別刻板印象這個議題為例,以電視上幼兒喜歡及常接觸的內容為文本,進行教學研究,探討媒體素養教育對解構幼兒藉由媒體所形塑的性別角色刻板的成效。 本研究以台北市某國小附幼大班48名幼兒為對象,分成實驗組與控制組,以幼兒熟悉的媒體文本設計活動,進行12堂的媒體素養教學,於課程前後以「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測驗表」進行施測,瞭解有接受媒體素養教學的實驗組幼兒與沒有接受媒體素養的控制組幼兒在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測驗上的得分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根據資料分析,證明本研究之媒體素養教學方案對於解構幼兒性別刻板印象上具有顯著的效果。研究中也發現,以媒體文本為探討內容的課程確實能夠引起幼兒的學習動機與興趣,並且有助於他們對於解構媒體中的性別刻板印象。 最後本研究並對於現場教師、教育行政單位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以作為強化教師媒體素養專業知能、使用並發展幼兒媒體素養教學課程之參考。
19

中國大陸人口性別比之研究

羅勝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截至2007年底,全國人口已經達到13.21億人之多,仍位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是相較於過去成長的力度,中國人口已經呈現「低出生、低死亡、低成長」的三低時期,使得人口在數量上的成長獲得控制,第13億人口日也延後到二十一世紀的第五年到來,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在於中國實施三十多年的計畫生育制度大幅度地轉變了人口數量的成長,但卻也形成了出生性別比失衡的新人口問題。 中國人口之所以成長快速就在於人口政策的方向和穩定性,在1949~1970年期間因為社會主義的肯定和節育政策執行上的不穩定,導致人口在該階段迅速成長,由5億4168萬人驟增到8億2992萬人。所以在1970年代開始注意人口的壓力,於1973年由中國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提出「晚稀少」的計畫生育制度,成功地壓低了人口的成長率和總和生育數。為了進一步在二十世紀末控制在十二億人口之內,1980年中共中央便提出「一胎化」政策至今,讓生產數降低至一名子女來達成目標。如此,中國在人口數量上是獲得了控制,但是性別結構上的品質卻出現了失衡的問題。 出生性別比是指,新生兒中每出生100名女嬰相應有多少男嬰出生,通常範圍會落在103~107。中國在出生性別比上卻出現失衡的情形,根據歷年整體人口、區域、城鄉和孩次的數據比較,性別失衡的情形越演越烈,將導致約2000萬的單身男性找不到另一半的問題。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可以進一步從三大項因素來分析,第一、傳統偏好男孩文化;第二、現代醫學科技的進步;第三、計畫生育工作上出現漏洞等,這將導致婚姻市場的嚴重擠壓,婦女在角色扮演和權利地位上的不平等,社會穩定受到過多單身男性而產生威脅以及新的外來人口移入對家庭社會的衝擊。 有鑑於出生性別失衡的嚴重性,中國在人口政策上也提出相關對策來解決這多年懸而未解的問題。首先,1995年開始的「關愛女孩行動」建立起對女孩友善的環境並且抑制過高的出生性別比。第二,2003年提出的嚴禁非醫學需要的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控制超音波檢測和人工流產的濫用。最後,1984年的「開小口」和2002年的「夫妻雙方均為獨生子女者都允許加間隔生育第二胎」等部分開放第二胎生育的條件。但是政策落實下來,卻未能看見明顯的降低情形。 所以,我們對於中國目前出生性別比的解決方法提出建議,第一、放寬計畫生育政策,計畫生育期限屆滿可以進行調整生育政策與生育意願的衝突城鄉人口政策的分歧。第二、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透過社區作為單位加強社會保障制度加強養老保險、醫療設施和優生保健等服務,減弱一直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第三、繼續經濟發展腳步,經由大力發展經濟,使全體人民富裕起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轉變人們傳統生育觀念。第四、展開性別平等教育,透過教育的普及和知識的灌輸才能潛移默化地從性別平權導正性別比失衡的問題。第五、建構完善法規,追究刑事責任以及建構更完善的管理監督機制,才能遏止住非法的性別選擇行為。
20

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空間之研究--以性別使用觀點

張惠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北市國民小學男女學生在課餘時間使用校內活動空間的現況與情形、研究臺北市國民小學男女學生對廁所空間及附屬設備的看法與使用情形、了解臺北市國民小學男女學生對校園危險空間類型與造成不安全因素的看法並析論兩性意見的異同、最後提出臺北市國民小學性別空間之具體建議,俾供相關單位、人員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本研究方法分為問卷調查法與實地觀察法兩部分:(1)問卷調查對象為所抽取的51個學校各一班之六年級學生,共計抽取1,350名學生(有效樣本1,345人;女生640人,男生705人)進行問卷調查;(2)觀察對象的取得主要是以兩個行政區為一個單位,從各單位中各抽取一間學校,共六間學校進行觀察,主要觀察重點為學生下課時間所使用的校園空間、廁所與附屬設備、校園危險空間及產生不安全的因素。在資料分析上,問卷調查主要以描述性分析、次數百分比統計、卡方考驗、Cochran Q考驗、t-test考驗、Spearman等級相關、MANOVA變異數分析等方法。經研究結果發現: 一、學生認為校園各活動空間中使用者的性別印象「男比女多」的校園空間比「女比男多」的空間多。 二、學生在課餘時校園活動空間的選擇,男生勾選比例50%以上的有「班級教室內」、「運動場」、「室外籃球場」、「教室外走廊」;女生勾選比例50%以上的有「班級教室內」、「教室外走廊」、「運動場」。 三、女生易受到場地中異性影響而降低自我的使用意願。 四、在因距離太遠、不方便到達而降低使用意願的校園空間向度上,男生勾選的比例50%以上的有「圖書館」;女生則是「運動場」、「圖書館」。 五、校園空間本身也具有性別傾向;動態運動空間較屬於「男性取向的空間」;靜態學習空間較屬於「女性取向空間」、「休閒服務空間」則較為「中性空間」。 六、學生對校園廁所之馬桶形式與隔間方式的喜好具有性別差異。 七、學生對校園廁所之附屬設備的看法具有一致性。 八、不同學區、規模與性別的學生對廁所便利性、舒適性的滿意程度具有差異。 九、學生對校園危險空間前五項的排序具有一致性,分別為「地下室」、「廁所」、「圍牆角落」、「教具儲藏室」、「垃圾場」。 十、造成校園不安全空間的因素主要有「位置偏僻」、「人煙稀少」、「光線不足」、「視覺死角」。 研究者經過文獻探討與研究發現,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的建議:(一)擬定具體明確的「性別平等教育之校園空間」的規劃方向與建議,達成性別平等的校園環境目標;(二)在學生主要上課地點附近的空地或牆面增設籃框;彈性調整下課時間,增加學生使用遠距離的校園空間;(三)規劃性別平等的校園,注重不同性別學生使用校園空間的機會均等;(四)打造符合兩性需求的校園廁所空間;(五)充實校園廁所的附屬設備,規劃更衣室與複合式盥洗室,提供學生更便利的校園空間;(六)加裝緊急求救鈴及緊急照明設備,提高廁所的安全性;定期檢視廁所便間的安全性,以降低被偷窺的可能;(七)重視各學區、規模的校園廁所環境,提高女性廁所使用數量,將廁所位置設於易達又安全的地點;(八)繪製校園危險空間地圖並張貼於校園明顯處;裝設監視器、夜間照明設備及反光鏡,減少校園的危險空間;(九)上課空間的多元性,提高學生對學校各個空間的認識;性別平等理念的再宣導,將性別平等教育真正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一)在研究對象方面,在1.研究學校的選擇上:(1)針對不同縣市的學校進行研究;(2)針對不同年限的學校進行研究;(3)針對不同層級的學校進行研究;(4)可比較不同年齡層的學生;2.研究對象的選擇:可針對不同身分的人進行研究;(二)在學校空間的選擇上,可1.挑選單一地點進行觀察;2.挑選單一類型空間進行觀察;(三)在研究方法方面,可加入與研究對象或學校主任、校長的深度對談,則對研究對象的空間選擇或學校空間設計的背景意義能有另一番角度的看法,以便對校園性別空間的使用情形與規劃能有更進一步或不同的認識。 關鍵詞: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空間、性別、性別與校園空間

Page generated in 0.02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