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24
  • 123
  • 1
  • 1
  • Tagged with
  • 125
  • 125
  • 125
  • 42
  • 35
  • 34
  • 30
  • 27
  • 27
  • 24
  • 23
  • 22
  • 21
  • 18
  • 1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81

我國綜合所得課稅單位法律問題之研究

張麗真, Zhang, L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屆所得稅結算申報時,綜合所得稅課單位問題即夫妻合併申報制度問題總為納稅義 務人所關切,且頗多爭論與建議,認為現行所得稅法規定夫妻必須合併申報稅負過重 ,且造成對婚姻之懲罰,因而乃有夫妻單獨申報、夫妻所得折半乘二申報等建議產生 。但此類建多以納稅能力之大小,稅負多寡為重心,對於現行課稅單位在法律中之關 係,則甚少獻議。事實上,課稅單位之選擇及其規定,與民法之夫妻財產制,強制執 行時責任之歸屬,居住者與非居住者課稅原則之適用,甚至課稅單位範圍之大小例如 未成年子女所得應否合併申報等皆有密切關係。本論文擬就以上有關之問題作法律方 面之探討並予適當之建議。
82

我國綜合所得稅免稅所得問題之探討

林春燕, Lin, Chun-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免稅所得的存在使所得稅稅基倍受侵蝕,然綜觀世界各國,免稅條款卻為稅法之重要 項目,逍知其不可避免,但若讓其放任濫用,必將損及所得稅的公平性與中立性,故 在考慮增刪免稅所得或改行其他代替方案之問題上,實宜兼具公平與效率,此為本文 主要研究動機。本文共分六章,約三萬字,首先說明本文研究之目的、範圍與方法, 次說明免稅所得之要義及其影響,再就我國之國中、國小教職員薪資免稅問題、利息 所得免稅問題及公教軍警人員勞工殘廢者無謀生能力之撫血金、養老金、退休金、瞻 養費免稅問題等,分別探求其立法原意及沿革、主要內容、時代背景、目前實況,藉 以明現行法是否仍合宜適用,最後提出一些改進建議並作一總結,以期免稅所得的存 在有助於所得稅課徵的公平與經濟效率之提高。
83

課徵個人所得稅之福利成本探討

陳鴻森, Chen, Hong-S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合為一冊,計分六章十一節,約十萬五千字,目的在探討課徵個人所得稅所引 起之福利損失問題,傳統的理論以為,個人所得稅具有中立性,對資源配置不會產生 扭曲。這種說法曾廣為接受,直到一九五一年,I.M.D.Iittle始對之提出質疑;隨後 A.C.Harberger 更從事實際的估計。如今,已沒有人會再相信個人所得稅的課徵不會 制造福利損失了。雖然如此,如何估計是項福利損失?迄今仍是困難重重,有待開發 。本文除了從事估計方法的探討與建立外,並運用台灣的資料實際予以估算。結果顯 示,個人所得稅對勞動所得課稅所引起的福利損失固值重視,但各種優惠所得與設算 房租免稅所造成的福利損失,更數倍於前者,然而卻由於估計之困難而為學者們所忽 略。
84

成長經濟中最適線性所得稅

王燦□, Wang, C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傳統的量適租稅之探討均著重於所得稅稅率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當所得稅為線性時 ,首先考慮靜態時,其使社會福利極大時之最適租稅條件,其次再考慮涉及經濟成長 時其最適條件,吾人可發現靜態與動態的條件是一樣。 根據最適成長理論,使長期穩定狀態為最適的策略與使整個累積過程為最適在穩定狀 態下所採行之策略一般而言,是不相同的,故吾人建立一最適累積模型來探討最適租 稅的條件。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靜態的最適線性所得稅 第三章動態的最適線性所得稅 第四章最適累積過程中的線性所得稅 第五章結論
85

不對稱資訊下最適所得稅與租稅逃漏及查核策略之研究

吳佩凌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有關最適所得稅理論、所得稅逃漏問題、以及政府最適稽查策略的研究文獻,主要多建立在政府與納稅人間存在著資訊不對稱的假設下。本文將此處所謂資訊不對稱,區分為兩種類別的問題:第一種類別是指政府對納稅人獲取所得的能力與勞動供給皆無法得知,但卻可以在無需花費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完全掌握到納稅人的所得水準。第二個類別則是指政府不僅無法掌握納稅人的能力與勞動供給,也必須透過查核方能掌握到納稅人的所得水準,而查核工作通常必須付出稽查成本。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在探討前述第二種類別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如何影響最適所得稅理論、政府稽查策略、以及納稅人逃漏行為等。至於研究架構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份是將第二種類別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納入最適所得稅的研究之中。我們主要的重點在於探討當稽查機率並非政府事前政策變數,且政府的稽查策略與納稅人的逃漏稅行為是互為影響時,最適所得稅理論的分析結論,究竟如何改變。第二部分則是探討實務上常見的兩階段查核方式,對政府稽查策略與納稅人申報行為的影響,並比較其與直接隨機查核策略的差異。在此所謂的兩階段查核,是指政府在第一階段先根據以往稽查經驗,分析具逃漏稅傾向者的所得來源或特徵,並藉此建立篩選標準,以對納稅人進行選案分析,俾篩選出具有較高傾向可能從事特定逃漏稅行為的納稅人。其次,再從第一階段篩選出的納稅人,以不同機率或查核方式來進行第二階段的隨機查核。
86

新世紀公司稅制之改革

俞枝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美國、英國及日本三個國家從1980年代至2007年公司所得稅制改革方向為主要探訪對象,包括了降低(增加)公司所得稅稅率、擴大稅基及賦 予租稅優惠三個措施,分析瞭解各國所採取方式。 1980年代美國、英國、日本三個國家在公司稅制改革均採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擴大稅基及賦予租稅優惠三種方式。 1990年代美國公司稅制改革係採提高公司所得稅稅率及賦予租稅優惠方式,英國及日本公司稅制改革係採降低公司所得稅稅率、擴大稅基及賦予租稅優惠三種方式。 2000年至2007年美國、英國、日本三國在公司稅制改革,除了美國於2004年降低製造業公司所得稅稅率,及英國2002年至2005年給予小公司所得稅稅率優惠與加強反避稅措施之擴大稅基方式外,主要採用賦予租稅優惠方式。
87

未分配盈餘加徵制度修正前後對企業稅負之影響

葉淑怡, Yeh,Su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在舊制與新制稅法下,影響我國上市櫃公司未分配盈餘加徵稅負之因素,並比較未分配盈餘加徵制度修正前後,對企業稅負之影響。經實證結果發現,無論在舊制或新制稅法下,企業有效稅率、規模、流動性及股東報酬率與未分配盈餘稅負之間呈顯著正向關係;而負債比率及盈餘波動性等企業特性與未分配盈餘加徵稅負之間呈顯著負向關係,顯示企業特性不同會影響其未分配盈餘加徵稅負之成本。 另外本研究發現,新制相較於舊制稅法,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收益被計入未分配盈餘中加徵稅負,將負擔較高之未分配盈餘稅負。但是稅制之改善,對於企業之特性如有效稅率、依權益法認列之投資損失,或電子業相較其他產業與未分配盈餘稅負間沒有顯著之相關性。
88

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與實質課稅原則之研究

劉欣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所得稅法第4 條之1)與實質課稅原則為中心,蒐集民國95 至97 年度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書,區分為綜合所得稅與營利事業所得稅,針對判決書之爭點予以統整分析,將爭議型態類型化,並以案件數最多之爭議型態進行法官、財政部發布函釋與大法官會議解釋之統計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綜合所得稅有關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與實質課稅原則之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書,就公司處分固定資產溢價收入轉列資本公積,先增資、後減資並無償配發股票與自然人股東,應予課徵營利所得之爭議案件,佔本研究資料範圍之九成。營利事業所得稅部分,案件最多之爭議類型有四種:一、依實質課稅原則認定係屬「以買賣有價證券為專業」之營利事業,其應稅收入與免稅收入應如何攤計費用?二、認購售權證相關費用攤計如何認列?三、信託投資事業與相關利息收入如何列計?四、股票股利、短期投資、長期投資與長、短期投資轉列時,有關未分配盈餘加項或減項應如何列計等爭議。 次針對上述爭議類型,進行現行規定之探討,研究範圍內部分案件已列入司法院大法官人民聲請案件審查會待審案中,亦有相同爭議之案件業已提出大法官會議解釋,於日前經審查會作成不受理決議。 本研究以最高行政法院判決書為研究範圍,並以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暨實質課稅原則於實務之運用,縱向將爭議案件予以分類整理,橫向歸納各爭議類型現 行狀態,涉及人民行政救濟之最後訴訟階段為最高行政法院,例外得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 條第1 項第2 款聲請大法官會議解釋,涉及納稅者權利保障事項,最重要者為行政法院訴訟階段,本研究針對主要爭議類型之案件,就承審法官予以統計,為保障納稅者之權利,本研究建議未來修法應成立「專業財稅法庭」以及設置「稅法實務問題研究委員會」。
89

臺灣投資獎勵措施經濟效果之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 / Economic Effects of Taiwanese Investment Promoting Policies: A 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張翔菘, Chang, Hsiang-S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府透過各類租稅優惠以促進投資的作法,在世界各國均甚為常見。過去數十年來,我國亦先後實施獎勵投資條例與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等措施,給予投資者多項租稅減免以提升投資意願。然而,政府租稅獎勵措施對經濟體系造成之干擾,其整體經濟效果究竟如何?此一重要議題,無論在經濟理論或實證研究上仍然未有定論。尤其是,國內相關實證研究仍不多見。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使用可計算一般均衡分析法(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探討近年我國獎勵投資政策中租稅減免措施的經濟效果。雖然租稅獎勵措施通常是針對特定目標產業或特定功能別活動實行,但其影響則可能透過產業間的關聯效果而對整體經濟造成衝擊,因此有必要採用一個能兼顧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的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本研究在模型設計與資料處理上著重於營利事業所得稅稅率變動對於廠商決策影響的機制。  本研究共進行兩個模擬。第一部份為所得稅稅率齊一化,其目的為探討因各產業間稅率不同對於資源配置效率的影響。就結果而言,實質國內產出上升0.02%。因此,在社會整體稅賦負擔不變之下,藉由所得稅稅率齊一化的作法,可以改善資源配置的效率,而使得社會總產出上升。  第二部分的模擬為調整電子單一產業優惠幅度,其目的在評估政府給予特定產業租稅優惠的整體經濟效益。結果發現:提升受優惠之電子業的稅率10%與20%,將分別造成實質國內產出下降0.01%與0.02%。這顯示了在經濟體系內尚存在其他市場扭曲的情況下,單獨減少一個產業的扭曲程度並不會造成整體經濟效率的提升。同時,此結果也隱含我國投資獎勵租稅減免的措施確實有吸引資本進入被獎勵產業與增加總產出的效果存在,惟其程度似乎十分有限。 / Providing investors with tax benefits is widely used as an investment promoting policy tool around the world. Similar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in Taiwan in the past years to promote investment will. What the overall economic effect of the policy is,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such measures may be sources of distortions in the economy would be an important question. The issue is still under debate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In addition, relative empirical studies are rare in Taiwa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ould be using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 effect of tax reductions in Taiwanese investment promoting policies. Although such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upon specific industries or functions, the impact would be economy wide through interaction effects. Thus, a method being able to handle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would be necessary. The mechanism how changes in corporate income tax rate may affect decisions of firms is especially emphasized upon the design of empirical model and the processing of data. Two simulations are contained in the study. The first would be the harmonization of income tax rate, so 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caused by differential corporate income tax rates among industries. The result shows a 0.02% increase in GDP. Therefore, overall tax burden being fixed,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by harmonizing corporate income tax rate, and the output would increase. The second simulation explores possible consequences of adjusting tax benefits on electronic industry so as to estimate overall economic effects from tax advantages of investment promoting policies. The result show 10% and 20% increase in tax rates of the industry cause GDP to decrease 0.01 and 0.02 respectively. The figures may imply that Taiwanese investment promoting policy does attract capital into the encouraged industry and increase total output. The magnitude, however, does not seem to be significant.
90

臺灣地區綜合所得稅免稅額及扣除額演變之研究

黃怡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自民國45年起開始實施綜合所得稅制,以個人的綜合所得為課徵範圍,使我國的所得稅制度邁入一個新的里程碑;實行至今已40餘載,社會型態不斷改變與生活水準的提高,政府也應因應社會結構變動適當調整賦稅制度。尤以許多不必要的扣除額項目與成長,已達到個人所得稅稅基嚴重被侵蝕的地步,而以租稅優惠的方法來達成社會政策目標,也造成了資源配置不均的問題,故產生稅制的不公平及無效率。 自從1986年以來,許多OECD國家都致力於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改革的趨勢在於降低稅率與擴大稅基。改革的原因在於過高的稅率會扭曲工作誘因與扭曲投資抉擇,並且對那些沒有能力規避租稅者而言是不公平的。而擴張稅基,除了彌補降低稅率所造成的稅收短少,還有減少納稅人從稅法漏洞中獲得利益。各國逐漸形成的共識是認為稅法中所定義的課稅所得是不充分的,許多項目的排除額與扣除額在個人所得稅制度中並非定必要的,而且也會降低課稅稅基。因此在1986年以後的改革趨勢中,對於稅基侵蝕的部分有很大的修正。  在台灣地區,雖然免稅額與扣除額的訂定是為了維持基本生活與衡量納稅能力,但在我國的稅基的發展中過分重視稅務行政且立法者在選票考量下,常忽略稅制的公平性與中立性。鑒於近年來國際間對所得稅制的改革方向是擴張稅基與降低稅率,追求租稅中立與強調水平公平。故本文整理近40餘年來台灣地區免稅額、扣除額之沿革與結構演變情形;以財政部財稅資料處理及所得稅申報統計專冊做為分析依據﹔並且參考美國、英國、日本等不同國家的制度及世界潮流的演變趨勢﹔提供今後我國稅基制度發展方向之建議。 本文主要是針對台灣地區實行綜合所得稅40餘年來,在稅基結構部分之演變與發展,所得到的結論與建議: (一)因應社會福利措施,我國還可以提高所得稅之比重。近年來各國賦稅改革中,降低所得稅的比重似乎是一種趨勢。相較之下,我國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成長快速,國民所得大幅提昇,但公共財貨和勞務的提供則相對不足,例如社會安全制度的建立,實為刻不容緩。未來實施國民年金後,在籌措適足稅收的前提下,個人所得稅在賦稅結構的比重上應該還要再做調整,故與各國強調降低所得稅之賦稅目標,或有不同。 (二)擴大稅基。效率與公平是賦稅的二大原則,就近年來國際潮流的趨勢,主要在緩和水平的不公平。係因在稅收不變的原則下,為了降低稅率以減少對市場決策之干擾,擴大稅基是一重要課題,討論的議題包括:對福利所得課稅的改制工作;退休金與保險金的給付,對儲蓄決策所造成的扭曲及影響;社會福利所得的移轉課稅等。大體來說,納入稅基的所得來源越廣泛將會使所得稅制更具中立性。 (三)個人免稅額或扣除額的比重應降低,針對目前我國的個人免稅額與一般扣除額所占比重有偏高的現象,建議可縮小調整幅度,減緩免稅額的成長速度。 (四)針對扣除項目所提出改進之處如下: (1)購屋貸款利息 基於公平性的考量,建議採用:(1)租金可定額扣抵;或(2)購屋貸款利息以租稅扣抵的方式。未來,應透過其他非租稅手段,對低所得者購屋之輔助,由直接支出面著手,例如現行首次購屋貸款利息優惠,中低收入戶住宅興建等,較為實際。 (2)捐贈 捐贈扣除相當於政府補貼給捐贈者,並非是沒有成本的,而且個人捐贈的對象,並非不一定是政府施政最優先的考量項目。因為捐贈扣除並非用以調整納稅能力;在租稅制度上最好是以租稅扣抵的方式,避免高所得者藉由捐贈取得相對的租稅優惠。 醫療費用的列舉扣除是基於水平公平,由於我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已大為降低一般家庭的醫療負擔,至於小額的醫藥支出應已包括在一般家庭的基本開支中,故應只許大額支出才可列舉扣除。 (4)儲蓄特別扣除 目前我國稅法已有多項與投資相關之優惠,至於利息、股利限額免稅規定已不合時宜且不公平,在對稅基侵蝕相當大、且受益者多為中高所得者的情況下,應盡速修正廢除。

Page generated in 0.027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