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7
  • 179
  • 35
  • 15
  • 7
  • 2
  • 1
  • Tagged with
  • 240
  • 240
  • 84
  • 66
  • 62
  • 56
  • 53
  • 52
  • 51
  • 47
  • 42
  • 39
  • 36
  • 31
  • 3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31

交換、窺視與文化消費--《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的互文研究

鄭淑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交換日記》前十一集為研究對象,分別就外緣與內容以及當中所呈現的文化現象作探討。 第一章分為三小節,分別對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及前人研究等內容作一說明。 第二章就《交換日記》外緣的文本類型與編排設計作探討。第一節先就繪圖部分的定位作分析,與漫畫、繪本相比較,確立其插圖的定位。第二節就文字部分與日記、散文相比對,界定其為隨筆。第三節則就文本的編排與設計入手,觀察此文本特殊的風格、隨性的書寫與繪畫風貌。 第三章就《交換日記》中的主題內容與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作探究。第一節的主題內容首先歸納出愛情、親情的話題;其次梳理出與異地見聞相關的話題;再其次對與生活省思有關的論述作一整理。在不同的話題範疇中,可以看見當代人們生活的現象、矛盾與進步。第二節以多向文本的敘述方式加以探討,可以瞭解《交換日記》無始終、去中心、非因果、非線性、互動開放的書寫風格如何擄獲讀者的喜愛。 第四章針對《交換日記》文字與圖像二者,瞭解在大量插圖的隨筆敘述中,圖畫與文字的互動關係。第一節對插圖的形式與功能,分別就敘事性質、抒情性質與幽默嘲弄等三方面作分析,瞭解插圖在此文本中不可或缺的地位。第二節,就文字與圖像二者的互文關係進行討論,可以看出文、圖互足的敘述方式、藉圖畫改變敘述的氛圍、以及藉由圖畫來區分現實與想像。 第五章進入閱讀心理的討論,藉以了解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的接受反應。第一節討論此文本中獨特的現象--作者/讀者的重疊,在此重疊、開放的空間下呈現的特殊景觀。第二節則以讀者的一般性心理現象為討論焦點,分別就窺視心理的動機與滿足;閱讀行為中涵蓋的交換行為與作者與讀者密切互動的行為等三方面進行討論。 第六章針對《交換日記》與文化消費作討論。第一節探討《交換日記》呈現的後現代現象;第二節探討《交換日記》中呈現的消費文化;第三節則探討存在於《交換日記》中的次文化現象。 第七章對本研究提出總結論述。 當前的文學研究不斷朝向東、西方的對話、多學科的融合發展,並轉移到以讀者為中心的觀點。文學研究也從傳統的文字閱讀、解釋層面,衍生為對整個文本在社會的作用與地位的關注,這正是本研究從各種不同角度對文本及其所呈現的文化現象進行分析的出發點,希望藉此對書寫文本的變化作一觀察,在當代眾多文本形式大量出現的世代中,記錄其一斑,以填補文本創作改變歷程的一角。
132

〈自利利他〉的自由主義:高一涵政治思想研究

趙席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藉探討一位清末民初時代下,少數政治學專科出身,自由主義知識分子──高一涵的政治思想,探求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自由主義的思想在中國上世紀的重要主張,與中國現代化的連動關係。在五四運動前這是許多先進知識分子的追求,尤其「民權」與「個人」曾凌駕於國家之上,冀圖解放傳統束縛下的中國人,成為像西方先進國家的「人」。第二、五四之後,隨著國際局勢與國內狀況惡化,「群」與「己」比重的分歧日甚,激進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漸漸躍升為主流,革命與改革主張的衝突也日益擴大,信仰自由主義的知識分子又如何因應?第三、自由主義在中國上世紀「現代化」的過程中,似已完全失敗,檢討這段經驗與歷程時,是否有足以再省思的地方? 高一涵政治思想的特點,反映當時許多自由派學者的共通處,但他也有自己較特出的提倡「自利利他」的自由主義。他不止引介西方政治思想與理論,發表在新思潮刊物上,他也親身參與重大論爭,像「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爭」、「聯省自治」(聯邦論)的爭議等。即使身歷五四運動的衝擊,他也只是略作修正,並沒有像陳獨秀、李大釗等人轉向激進共產主義路線。政治問題上,他仍是以英美式民主自由政治為理想。經濟問題,他則一貫主張溫和社會主義路線的平均思想,希望做到富與均的平衡,而非是純粹英美式資本主義。毫無疑義他的思想是趨近調適路線而非激進轉化型,是屬「中國式」自由主義的一員。高一涵政治思想的演變與最後去留抉擇,都反映那時期的知識分子,在面對改革與革命兩種思維上的衝突與矛盾,也正呼應自由主義與共產主義的終極差異。 關鍵詞:高一涵、自由主義、現代化、自利利他、中國式自由主義
133

日本太鼓文化的傳統與革新~從「佐渡國‧鬼太鼓座」談起

林芸伊, Lin, Yu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西元1969年,在日本誕生了一個新型太鼓表演團體---「佐渡國‧鬼太鼓座」。日本沉寂了近千年的太鼓文化,自始進入了嶄新的一頁。「佐渡國‧鬼太鼓座」的成立,並非是歷史上的偶然,也不是藝術工作者隨機創作的成果。它的設立基礎,源自於日本十九世紀後大量傳入的西洋音樂。西洋音樂的輸入,改革了日本的音樂文化環境,也提供了「佐渡國‧鬼太鼓座」成立的資源。此外,日本國內現在上萬個這種類似的現代創作型太鼓集團的演出風格,則反映了日本十九世紀以來的精神指標---傳統中的革新。傳統與革新,並不是兩個互相對立的文化概念。筆者將從日本太鼓音樂集團的分析中,逐一闡釋近現代以來,日本所稟持的這種獨特理念。如何在傳統的根基上,進行文化改革?如何在革新的背景下,守住歷史遺產?日本太鼓文化的傳統與革新,及其對台灣鼓藝近二十年來的影響,筆者透過「佐渡國‧鬼太鼓座」的研究,來闡明它的內涵。
134

再探漂泊離散:魯西迪《魔鬼詩篇》中的崩解、揉雜以及異質空間 / Rethinking diaspora: deconstruction, hybridity, and heterogeneous Space in salman Rushdie's the satanic verses

詹淳惠, Chan,Chun-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魯西迪的《魔鬼詩篇》深入探討後現代千變萬化的世界中,離散社群自我定位、痛苦折磨、適應及抗拒的生活經驗。不可思議的故事,訴說著蛻變、脫軌及位置錯亂。故事描述離散主體痛苦經歷的困境,包含惡劣的生活居住環境、對故國家園的懷舊、以及企圖歸化殖民母國的矛盾情結。除此之外,故事亦涉及離散主體如何挪用及顛覆帝國中心僵硬、死板、堅不可摧的傳統。以離散主體的身份認同作為論述的根本基石,本論文主要由三個方面探討《魔鬼詩篇》中的離散社群:〈一〉瞬息萬變、反覆無常的後現代世界中,離散主體的生活經驗。〈二〉不可避免的揉雜狀態。〈三〉離散社群挪用異質空間。 第二章分為兩個部份:後現代狀態及漂泊離散。此章旨在解釋後現代性宣示一無所適從、無所寄託的新時代來臨,其顯著特色為斷裂性、不穩定性、易變性。此外,此章亦探討離散主體的經驗以及其面臨的認同危機。第三章闡述揉雜狀態之不可避免以及其崩解西方權威的潛能。文化揉雜強調不同文化間存在著不可翻譯性,因此,文化揉雜超越僵硬、堅不可摧的二元性,突顯非此亦非彼的可能性。同樣地,跨界過程中產生的語言揉雜也是應強調的重點。第四章由兩個面向探討《魔鬼詩篇》中的空間概念:空間的異質性以及離散主體的空間挪用。空間的不確定及易變本質和離散主體的能動性相當有關,藉由祕密的計謀以及游擊戰式的攻擊,離散主體得以改變空間的形塑,找到自我的空間並創造獨特的空間故事。透過這三個面向,本論文揭櫫離散主體的能動性,其利用不穩定的狀態開創無盡的可能性。 / An astounding novel revolving around metamorphosis, aberration, and dislocation, The Satanic Verses goes deep into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of self-positioning, torment, adaptation, and resistance in a kaleidoscopic and contingent postmodern world. It sharply delineates the predicaments pungently experienced by diasporic subjects, including the adverse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diaspora’s nostalgic attempt to grasp the distant past of homeland, and the ambivalent yearning to transform themselves “from the sojourners to settlers” (Barker 204). Besides, the text deals with how diasporic subjects appropriate and subvert the established norms of the imperial center. In consequence, the complicated issue of the diasporic identity turns out to be the underlying cornerstone in this thesis. The major concern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entire novel principally from three angles: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in a world of disintegration and mutability, hybridity as an inevitable phenomenon, and the diasporic appropriation of the heterogeneous space. Chapter II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postmodern and diaspora. This chapter aims not only to explain that transience and fragmentation—the salient features of postmodernity—usher in a new age without foundation but also to explore the diasporic experience and the identity crisis confronted by diasporic subjects in the postmodern era. In Chapter III, the ineluctable phenomenon of hybridity and its latent capability to dismantle the authority of the West are meticulously scrutinized. Underscoring the untranslatability among diverse cultures, cultural hybridity transcends the inflexibility, stubbornness, and impenetrability of an either-or situation and brings to light the possibilities of a neither-nor situation. By the same token, the power of linguistic hybridity—a phenomenon taking plac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territorial crossing—is also highlighted in The Satanic Verses. In Chapter IV, the concept of space in The Satanic Verses is meticulously investigated from two aspects: the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space and spatial appropriation by diasporic subjects. The indeterminate, mutable, discontinuous, and heterogeneous nature of spa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gency of diasporic subjects. With underground tactics and guerilla attack, diasporic subjects are able to alter the configuration of space, to search out their own space, and to create their own spatial stories. By means of delving into these three aspect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agency of diasporic subject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unsteady position and to open up endless possibilities.
135

顧準研究-一個中共黨內知識分子的思想歷程 / A Study of Gu Zhun - the thinking passage of a Chinese communist intellectual

曾俊傑, Tseng, Chun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顧準(1915-1974),被當代中國思想界公認是1950-1970年代最具有時代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本文通過對顧準及其思想的研究,在解讀其人生轉向、思想觀念形成的基礎上,呈現他在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位置與意義。 本論文內容由導論、主文與結論三個部分所組成。導論部分主要是介紹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相關研究概況的介紹、研究方法和論文結構等內容。主文的內容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對顧準這個人物的研究,主要在解答兩個問題:為什麼顧準會在職業上升時期走上了革命道路?為什麼在1950年代中期以後,又轉而成為一個以反思、探索為志業的思想者?這兩個問題構成第貳、參章的內容;第二部分是對顧準思想進行的研究,它包括顧準的思想基礎、經濟思想及社會政治思想等內容,並由此構成第肆、伍章的內容;第三部分則是解讀1990年代中期在中國知識界所興起的「顧準熱」現象,主要在第陸章中進行探討。結論部分則是這三個內容:一是論述顧準思想發展脈絡,梳理顧準探索、研究所運用的理論資源;二是討論顧準在中國思想史上的價值與意義;三是對顧準的人生、思想進行一定的闡釋。 / Gu Zhun, as a thinker from 1950s’ to 1970s’, is well acknowledeged in China now. This thesis focuses on his life experiences and thought, especially analyzes his life changes and the formation of his thought. This thesis tries to describe Gu Zhun’s contribution to and role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thought. The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introduction, analysis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i.e. chapter 1 mainly includes the motives and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 general view of its related research, its approach and methodology,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The analysis section contains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e. chapter 2 and 3 are mainly on his life, which answers the following two questions. Why did he give up his raising career as an accountant and take the way of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Why did he become a critical thinker after the middle of 1950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thesis i.e. chapter 4 and 5 is the research on Gu Zhun’s thought , including the basis of his thought, his economic ideas and social political ideas. The third part i.e. chapter 6 is to interpret the extensive debate of Gu Zhun’s thought, which occurred i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circles in the middle of 1990s’. The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i.e. chapter 7 has three components: first to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is thought, and the applied theory resources; secondly to show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his though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 finally to further elaborate on Gu Zhun’s life and thought.
136

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1927-1937) / Paris in Shanghai : exoticism in modern Shanghai literature, 1927-1937

陳碩文, Chen, Shuow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乃以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為研究對象,時間限定在1927到1937年間,自北伐後各路文人群集上海,至中日戰爭爆發為止,也就是上海都會文藝最為蓬勃發展的三十年代。並以圍繞著〈申報藝術界副刊〉、《金屋》、《真美善》、《無軌列車》、《文藝茶話》等報刊雜誌,以書店、沙龍及咖啡店等空間為中心,所集結起的一批以曾樸、邵洵美、張若谷、劉吶鷗等人為中心的文藝人士為中心,考察其文學活動及文化交往所展現出的巴黎情調都會文化想像。本文從上海都會文藝中巴黎情調此一現象的生成、文化積澱過程、文學生產語境與文學活動、文化場域中的定位、以及文學作品中的表現等角度呈現並分析之。本文發現,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通過日本文壇的中介,成長於上海譯介法國文學、接受旅法遊記的文化脈絡中。它不但表現為對法國浪漫與唯美等文藝思潮的高度譯介興趣,也體現在上海一部份文藝群體效法巴黎都會文化生活與交往模式的行動上;尤有甚者,他們標榜巴黎情調的文人形象,更像是一與眾不同的文藝習尚,成為一部份文藝人士在當時文壇中彼此互通聲息、以異軍突起的方式。此外,他們圍繞著巴黎的都會情調展開的種種文化想像,也蘊含將上海的都會化視作是國家往現代邁進一步的企圖,從此角度來看,則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亦帶有國族文化想像的色彩,既回應了時代語境,更介入了更廣闊的中國現代文化空間。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非但彰顯了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在與西方文學的交流下逐漸成形與嬗變的一個側面;也象徵了現代中國的文藝人士在日益現代化的都會生活中,回首傳統、融合新知,並寄理想於未來的文化圖景。
137

教育行政方法論典範變遷之研究:實證論、後實證論、與後現代主義 / Study of Paradigm Chang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ethodology: Positivism, Postpositivism, and Postmodernism

黃貞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教育行政學興起於十九世紀末。本世紀初教育行政學處於規範時期,其理論與實踐皆以其他領域(管理學、行政學)之常識做為基礎。二次世界大戰後,以邏輯實證論為理念基礎的理論運動(theory movement)如火如荼地展開,其目的在建立系統性與普遍性的原理原則,並將行政中之主觀成分(價值、倫理)排除。1970年代開始,科學哲學中之後實證論觀點波及教育行政研究,使得其原有的方法論格局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是Greenfield、Bates、Hodgkinson等人所提出的批判性觀點,使整個教育行政領域開始對行政科學化的方法論進行大幅度反省與修正,也造成教育行政方法論由原來的單一典範時期轉入多元典範時期。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對教育行政方法論之典範變遷之歷史發展進行檢視,以進一步瞭解一些大型典範(包括實證論、後實證論、與後現代主義等)對教育行政理論發展影響之實際情形,並從各典範間之對話與爭辯中對當前教育行政研究發展上的問題加以論述與分析。研究過程採用了文獻分析法、歷史研究法與批判性觀點來達成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主要發現有以下幾點: 一、實證典範至今仍然是教育行政研究最具影響力、最為普遍被使用的研究典範,多元典範的觀念尚有待進一步的推動與落實; 二、雖然大部分學者抨擊邏輯實證論的科學化主張,但大致上同意其對教育行政理論發展有一定之貢獻; 三、教育行政方法論的爭辯中,學者們偏向同意典範的多元並存而非相互替代; 四、對於後現代主義方法論,教育行政學者多採取了保留的態度; 五、教育行政研究範圍愈趨複雜而多元,研究方法則逐漸傾向於使用質化方法; 六、教育行政學術發展有賴於專業團體的積極推動; 七、過去的研究由於過份強調客觀性,忽視倫理與價值的研究面向; 八、過去的教育行政理論忽略了技藝層面、以及理論與實務的結合; 依以上之研究發現,本文提出以下建議做為台灣地區未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的參考: 一、在方法論發展方面,研究者應多瞭解最新的方法論發展趨勢並相互接納不同觀點; 二、在研究方法使用方面,應尊重不同方法的使用,避免再陷入一元主義的巢臼; 三、在教育行政學術發展方面,應積極推動與發揮學術性組織的功能; 四、關於理論發展的傳播方面,應定期舉辦關於教育行政學術的座談會,並落實學術刊物的定期發行; 五、在研究資料與事務的整合上,應成立具全國性質的教育研究專責研究單位; 六、在研究取向方面,應重視倫理、價值、與技藝層面的研究; 七、在研究態度方面,應放棄彼此成見,注重國內外學術的交流; 八、關於未來研究方面,研究者也提供了五點看法作為未來研究的參考。 /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ad just begun to emerge as a recognizable discipline and was therefore in a sort of "prescriptive era." After World War II, the theory movement which wa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Logic Positivism started with great swiftness. The movement aimed to establish general and systematic rul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practices, while excluding the subjective elements (values and ethic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In 1970,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shifts to the postpositivism era and begins to rapidly influence the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us greatly altering the original methodology. Greenfield, Bates, and Hodgkinson, the key scholars of this movement, criticize the scientific view, and hence influence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ethodology away from the dominant positivistic era and into the multi-paradigm er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paradigm shift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methodology, and to explain how the paradigms (including positivism, postpositivism, and postmodernism) have influenced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Using the paradigm debates as a main source, this study will reveal the problematic issue of theor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n analyze the problematic issue of contemporarily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 methods of this study consist primarily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historical approach, as well as critical analysis. The major findings of this study include: 1. Logic Positivism is still the most influential paradigm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the multi-paradigmatic view needs further enforcement. 2. Most scholars confirm that the scientific view in fact does contribute to the theor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3. In contemporary paradigm debates, most scholars prefer theoretical pluralism to theory replacement. 4. Postmodernism is still an underdeveloped concept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5. The range of research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ha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erefore leading to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qualitative method. 6. The improvement of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professional committee's push. 7. The unavoidable dimensions of "values" and "ethics" have erroneously been neglected in previous research. 8. The "craft" dimension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thought of the inability to link together theory and practice, have been widely neglected in previous research. Based upon the previous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several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Taiwan are made: 1. Latest methodological tendency should be known and different paradigms should be mutually adopted. 2. Different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respected, thus avoiding falling into the single methodology trap again. 3.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should come into effect and enforce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4. There is a need for academic conferences to be held periodically, as well as the publication of periodicals in order to broadcast the newest theory development. 5. National Colleg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be set up for data synthe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research affairs. 6. Dimensions of "ethics", "values", and "craft" should be emphasized on. 7.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interac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and the biases of different groups should be eliminated. 8. Four recommendations are made for further research.
138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 A Study of Hsu-Ti-shan and His Literary Works

張惠珍, Chang Huei-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計分六章,各章章旨及其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內容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現況檢討」、「研究方法與取材」及「研究侷限與發現」。本章旨在敘述研究背景,藉由研究現況的檢討,掌握值得開發的研究空間與契機,並進一步揭示論文研究的心得。   第二章為「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探討主題包括:「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及「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本章旨在透過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的交叉論述,以影響研究的觀點,彰顯許地山人格與思想的成因,並透視其人富於時代意識的特色。   第三章為「許地山的文藝觀」。討論範圍涵蓋:「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和「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本章旨在爬梳並歸納許地山的文藝思想,分別從創作論及鑒賞論兩部分,分述其具體內容,再綰合兩者,尋繹許地山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藉以掌握許地山創作傾向的理論根據,並作為進一步解讀許地山文本的準備。   第四章為「許地山作品的主題意蘊」。章分四節分別探討許地山文學作品所呈現的「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及「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本章旨在透析許地山文學作品的主題意蘊,再回扣到許地山的生平行誼與思想內涵,驗證許地山其文實為其人之全人格的表現。   第五章為「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就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舉其凸顯的成就作一闡釋與驗證,內容包括:「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及「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本章旨在全面掌握許地山文學的藝術特色與成就。從許地山文本的微視與剖析後,得其主要特色有三,亦即寓言特質、賦體成分與抒情傾向。再從許地山小說人物的考察,檢視其形象塑造的得失,透過歸納許地山人物性格與形象的特徵,逼顯許地山理想的人物性格及形象。   第六章為「結論:許地出文學的意義與定位」。本章旨在總結本論文的研究心得。於許地山其人其文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後,將許地山的文學回置到我國文學發展的歷史中,考察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歷史定位,獲致許地山文學的兩項意義,即許地山乃現代散文的奠基者(寓言散文的先驅)、五四文壇的臺灣代言人。 《許地山文學之研究》 論 文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許地山的生平與思想 第一節 戰爭對其人格特質、生命情調的啟發 第二節 家庭對其人道關懷、人生哲學的造就 第三節 治學對其知識結構、人文素養的塑成 第四節 時勢對其文化態度、文化參與的影響 結 語 第三章 許地山的文藝觀 第一節 許地山的文藝創作論 第二節 許地山的文藝鑒賞論 第三節 文藝觀的淵源與特色 結 語 第四章 許地山文學的主題意蘊 第一節 生命觀照與人生態度的闡發 第二節 情愛觀與兩性觀的宣達 第三節 社會現實的揭露和批判 第四節 去國與懷鄉──臺灣風味的書寫 結 語 第五章 許地山文學的藝術表現 第一節 許地山文學的寓言特質 第二節 許地山散文的賦體成分 第三節 許地山文學的抒情傾向 第四節 女性人物的理想性格與形象 結 語 第六章 結論:許地山文學的意義與定位 參考書目 附錄:許地山生平暨作品繫年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簡宗梧博士
139

保全契約之研究

吳宜平, Wu, Y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系統保全服務,是指保全業者提供結合了專業的服務與保全器材,依據消費者的需 求,在平時定期維修、檢視保全標的並提供建議,一有異常狀況發生即有義務為妥善處 理,以提供消費者安全保障的一種服務類型。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人民財富累積和社 會治安逐漸惡化等影響,有意願支付金錢向警方以外的私人企業尋求額外安全保護的人 越來越多,使台灣的保市場不斷成長,但於此同時保全相關的法規及契約規範卻未經妥 善規劃,例如保全業法、保全業法施行細則中對保全業與保全人員的資格限制不盡妥適 、保全契約中常見有不當免除保全業者應盡義務或免除其損害賠償責任等等的規定,都 使得消費者權益不能受到保障,本文乃以我國法上的規定,尤其是消費者保護法中對於 定型化契約的相關規定檢討目前保全業者使用的契約條款,協助釐清相關的問題。 本文以為系統保全服務契約屬於無名契約的一種,在檢討契約中的權利義務關係時應注 意有無違反誠信原則顯失公平及消費者保護法中的規定。本文的重點則放在對定型化契 約的探討上,目前保全業者使用的定型化契約條款中有不少不當免除或減輕業者的責任 或損害責任義務,應予刪除。本文原則上支持消費者保護委員會所研擬的系統保全定型 化契約範本。至於保全業者與保全人員的資格限制問題,希望在未來修法時能提高標準 並改採證照制度,方能使保全市場健全,提供消費者更安全的保障。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7 第二章 系統保全服務概述 8 第一節 系統保全服務的意義 8 第二節 保全系統的裝置流程 11 第三章 系統保全服務契約 15 第一節 系統保全服務契約的法律性 15 第二節 系統保全服務契約的當事人 24 第三節 系統保全服務契約的關係人 35 第四章 系統保全服務契約的免責條款 44 第一節 免責條款 44 第二節 損害賠償金額之減免 49 第三節 免責條款的探討 63 第五章 其他定型化契約條款 89 第一節 損害賠償 89 第二節 保全服務契約的終止 104 第三節 讓與請求權的限制 107 第四節 緊急處置 114 第五節 保全費用之調整 114 第六節 消費訴訟的管轄法院 11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18 參考資料 122 附錄 126
140

後現代的色情與猥褻:性與身體的擬象 / Postmodern pornography and the ob-scene

張貝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後現代符號與真實的關係,重新檢視色情的概念,並由此提出不同於傳統色情研究的問題意識。本論文由色情的再現出發進行延伸思考,認為色情在內部特性、發展歷程、與社會文化脈絡等不同因素作用下,已逐漸由代表現實的再現,走向符號獨立運作的擬象,因此色情必須要重新定義為:一個以性與身體為元素,營造真實的符號模型。此時色情中的性與身體脫離了與真實的指涉,而在模型的運作中成為大量製造、流通的符號,但其實質內涵卻在其中消失,形成一種後現代的猥褻。人們在後現代的色情中,轉而為符號的過度真實所吸引,使對性與身體的慾望被對真實的慾望所取代。然而在刻意追求真實的同時,人們反因此陷入了色情的符號模型中,不斷要消費符號、從中得到真實感的刺激,擬仿運作就此更為劇烈,性與身體的擬象也滲入一般日常生活範疇。透過理論詮釋、個案分析,筆者在論文逐步鋪陳新的色情論述,主張色情的符號模型已成為當前真實運作的典型,因為在符號的強勢作為下,猥褻已成為一般的情境,真實則成為人們主要的慾望;此時色情與真實關係的舊提問,出現了極不同的回應方式與關懷重點。在論文最後,筆者歸納出對後現代色情與猥褻所發展的論點,陳述當前文化情境中符號、慾望、真實之間的關係,並就此提出批判與反思的可能。

Page generated in 0.01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