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97
  • 179
  • 36
  • 15
  • 7
  • 2
  • 1
  • Tagged with
  • 241
  • 241
  • 85
  • 66
  • 62
  • 56
  • 53
  • 52
  • 51
  • 47
  • 42
  • 39
  • 36
  • 31
  • 3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41

後現代的色情與猥褻:性與身體的擬象 / Postmodern pornography and the ob-scene

張貝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後現代符號與真實的關係,重新檢視色情的概念,並由此提出不同於傳統色情研究的問題意識。本論文由色情的再現出發進行延伸思考,認為色情在內部特性、發展歷程、與社會文化脈絡等不同因素作用下,已逐漸由代表現實的再現,走向符號獨立運作的擬象,因此色情必須要重新定義為:一個以性與身體為元素,營造真實的符號模型。此時色情中的性與身體脫離了與真實的指涉,而在模型的運作中成為大量製造、流通的符號,但其實質內涵卻在其中消失,形成一種後現代的猥褻。人們在後現代的色情中,轉而為符號的過度真實所吸引,使對性與身體的慾望被對真實的慾望所取代。然而在刻意追求真實的同時,人們反因此陷入了色情的符號模型中,不斷要消費符號、從中得到真實感的刺激,擬仿運作就此更為劇烈,性與身體的擬象也滲入一般日常生活範疇。透過理論詮釋、個案分析,筆者在論文逐步鋪陳新的色情論述,主張色情的符號模型已成為當前真實運作的典型,因為在符號的強勢作為下,猥褻已成為一般的情境,真實則成為人們主要的慾望;此時色情與真實關係的舊提問,出現了極不同的回應方式與關懷重點。在論文最後,筆者歸納出對後現代色情與猥褻所發展的論點,陳述當前文化情境中符號、慾望、真實之間的關係,並就此提出批判與反思的可能。
142

五四時期的女性小說研究(1917~1927) / Research on Women's Fiction During May Fourth Movement

鄭宜芬, Cheng, Yi 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五四時期,在改造社會背景下蓬勃開展的婦女解放運動,鼓舞了知識女性們擺脫舊社會的束縛,迎向新時代開放的潮流。然而,崛起於現代文壇的這第一代女作家,卻較少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本研究是以陳衡哲、冰心、廬隱、馮沅君、凌叔華、石評梅六位已為當時人知悉的、也較具代表性的女性小說作家們,在五四時期的小說作品為取材範圍,而論題所謂「女性小說」乃廣義的說法,是指女作家創作的一切小說,而非專指女作家之反映女性生活,或表現女性意識的小說作品。研究上是針對作家與作品,在作家研究上,除了從時代變遷、社會影響來探討五四時期女作家養成的社會背景與刺激創作的動因外,也從作家個人之家庭環境、學習經歷與人世遭遇來探索她們的人格特質與創作之間的關係。在作品研究方面,是以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為分析對象,在思想內容上是探討女性小說中所呈現的三大主題︰社會關懷、婚戀主題與人生意義的追求;在藝術形式上,首先是研究五四小說中大量出現的背離傳統情節中心而改以人物性格作中心的小說之敘事結構與觀點,再來是專節分析女作家中最具藝術技巧的凌叔華小說。
143

21世紀中共軍事現代化與東北亞安全情勢研究 /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s military force and the sercurity researching of Northeast Asia

林世濤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由於出於歷史使命期許當時的中國共產黨必須盡快的振興國力,中共於是訂定目標全面實施軍事現代化,但因當時的領導人毛澤東與赫魯雪夫政治理念不合造成彼此間軍事同盟關係破裂,以致於當時軍事現代化宣告中斷。中共於1979年懲越戰爭「慘勝」後,鄧小平即提出「軍事現代化」的建軍要求,著手推動軍隊改造。中共人民解放軍的軍隊建設自「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開始軍隊現代化以來,經歷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的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國際情勢變化,1991年前蘇聯瓦解共產世界紛紛結束,全球共產集團屈指可數,由於蘇聯勢力迅速退出遠東地區,造成該區域的權力真空,使得中共有意在此區域取代前蘇聯地位,「中共威脅論」也一度甚囂塵上。即使美國對中共崛起有諸多的憂慮,然美國認為美、中的互惠關係非零合遊戲,中共在亞太區域的經濟及政治影響力日增是合理的,中共崛起的主要趨勢是亞太地區的貿易與投資帶動了經濟發展,而經濟實力也擴展了政治影響力,至使中共有機會主導亞太地區的發展。 中共對於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除了經濟因素外,終究還是以軍事力量最為明顯,使得早已對中共目前軍事武力備感壓力的亞太各國,對中共以國防現代化來突顯國力,更加的敏感。在經濟建設成果日盛的情況下,中共為擴大其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及符合其大國身份所推動國防現代化的具體作為,將實際影響亞太地區的安全保障。而美日兩國在面臨中共在此一區域的崛起,則迅速地在1997 年共同修正美日安保條約來遏止中共軍事崛起,使得中共危機意識與日俱增;因此在面對美日兩國的挑戰下與國際孤立的局勢下,更加深了中共第四代領導集體對本身軍事現代化的決心,藉以捍衛國家的利益。1991年波斯灣戰爭讓中共體認到必須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變革,否則不足以因應未來的戰爭,共軍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更體驗到應付未來戰爭準備的國防政策和軍隊建設必需放在「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的基點上,因而訂定「科技強軍」和走「精兵之路」的軍隊建設方針。冷戰後,中共相當重視以國家安全與發展為核心所構建出的國家主要利益,強調軍事戰略是直接為國家安全利益服務,並藉由通過維護國家安全促進全面發展的方向。 在新安全觀下,中共體認到其所處國際戰略環境趨勢將是機遇及挑戰並存,且未來新安全議題將呈現在戰略、經濟、政治、軍事及其領土周邊安全等問題上。中共大陸的快速發展,已成為撼動國際局勢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 中共大陸的經濟成長,更對其國際角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目前中共大陸已由一個十分落後的發展中共家,蛻變為一個正在崛起,並對區域和全球事務越來越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其國際角色變遷所帶來的國家安全需求變化亦為必然,特別是面臨了極為複雜的周邊安全環境,尤其是台灣問題以及與美日等大國的關係,都將遭遇新的威脅與挑戰,其過程勢必隨著中共大陸的持續發展而增添許多變數。
144

先秦儒家德行觀之研究 / An Study on Confucian Virtue

劉煥雲, Liu, Huan-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九章,約二十餘萬字。其主旨在於秉持文化意識,深入瞭解儒家的德行觀,進而指陳其德行優位之倫理學特色,賦予其現代意義。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之方法。第二章 探討商周之際之天命有德思想,以導引出儒家與起之背景及其思想發展脈絡。第三章 說明先秦儒家之興起及其思想產生之歷史背景。第四章 旨在舖陳儒家德行觀之思想基礎,說明其超越與內在之統合辯證。第五章 探討儒家德行觀之內容,說明道、德、道德與倫理,德行之真義及仁與德行之關係,並對德目加以選析。第六章 探討德行與實踐之問題,說明君子、賢、聖等教育與成德之典範,並講究德行與社會正義之充分實現。第七章 以倫理學角度,說明儒家之德行觀,以德行優於義務,也以德行來統合效益,是一種德行優位 之社會造福學。第八章 詮釋儒家德行觀之現代意義,它提供了一種以德行來貞定民主與科學的趨向,並提供現代人之成德自趨向。在尊重多元社會、客觀法律制度之際,還以生活主體的創造身分,從事宜人生活世界之德行創造觀。第九章 結論,呼籲現代人要注重傳統,以現代方式表現傳統儒家之德行觀。
145

電視與現代家庭:1960年代平面媒體中的再現 / Television and modern family: the representation in print media in1960s

張瑋, Chang,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60年代的電視機與現代生活圖景,在傳播研究史上仍有待開拓。本文試圖以1960年代之平面媒體資料,理解報紙、雜誌、書籍中電視再現的現代家庭生活樣貌,以及在都市發展過程中,電視機在新式住宅中扮演之角色。 結果發現,「現代化」是1960年代電視機販售推廣時常見的定義架構。現代化的「電化家庭」以現代化符碼作為販售號召,標誌著的是技術理性、進步之建構,過程中,嫁妝成為物質電器與美滿符號的具體化實踐機會。 「現代化」電化生活的再現中,家庭勞務之性別關係被凸顯出來。女性多以家庭主婦角色出現,展現的是勞務責任的承擔。由於女性的勞務承擔角色,她們被限縮於住宅與勞務工作之中,因此寂寞與無聊困擾之討論見於史料。電視機化做主婦的依託,提供她們對外交流的心理滿足。 此外,新式住宅的出現,私領域在鐵門與隔音不佳的水泥牆物質形構中漸漸形成一種心理狀態。電視機的出現,使家庭成為一個消費場域、享受空間,私領域得以深化。而電視也不僅僅成為總體居家裝飾的一部分,也成為個人地位象徵,電視消費者的分析展現現代的「高品味」與「低品味」的區分過程。 電視機的再現透露日本殖民、國府統戰、美國冷戰體系三股力量複雜交會的圖景。電視機造型、技術、資本,都因為日本家電廠與台廠合作之關係而承接下來,日本符號仍然沒有完全被去除,而以另外一種姿態低調地進入電視機的家庭生活再現中。 然而,大部分的平面媒體論述集中在美國。美國節目、美國影集大舉進入家庭之中,成為「現代生活的參照標準」。在整體對美國親近的強勢論域上,日本符號被歸依在美國的論述下。現代化被塑造成是歐美的標準,認同也指向了歐美。 但是事實上,日本符號仍然以品牌認同、簡潔理性之設計外觀出現於生活之中。 至於在電視機的國族方面,設置具高度宣傳意義,不過,不管是電視機販售與電視節目內容,國的宣傳身影不斷,但更強大的渴望娛樂與追求享受之消費者邏輯,正在醞釀形成。國的宣傳雖然得以進入家戶,不過卻與娛樂趨向之間,在家戶內形成角力。
146

中共空軍航空兵現代化發展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of PLA air force aviation corps

柴仕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的崛起,中共正邁向大國之路,積極的參與國際事務,強烈主導有關中共利益的政策,努力的提升綜合國力,尤其是在二次波斯灣及科索沃戰爭之後,中共空軍知道要了要維持日益擴大的國家利益及安全,航空兵的現代化發展必須採「跨躍式」的模式,企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中共空軍航空兵的能力提升並趨近於歐美的先進空權國家,而中共空軍的戰略發展意義,已經跳脫只單純針對臺灣議題外,考量其區域的威脅環境及所需維護的國家利益,必需從「國土防衛型」轉型為「攻防兼備型」的戰略空軍,建立一支具遠程作戰、快速反應、機動部署、精準打擊能力的空中戰略部隊,除了可以執行「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之外,也必須能抗敵於國土之外,確保各政經軍心等要點安全,且同時發展「區域拒止」及「反介入」戰略,以保衛中共其日益強大之全球利益,不受來自美國或是其它國家與武裝團體的威脅。
147

阿多諾《美學理論》中的藝術雙重性 / The Duality of Art in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吳冠緯, Wu, Kuan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面對著文化工業 (culture industry) 的崛起,藝術家高喊著「藝術自主性」 (autonomy of art) ,來對抗國家機器與資本主義對藝術的侵蝕。前衛的藝術家就已經面臨內部矛盾的論證:一部分認為藝術應該當作社會真實的反映工具,進而觸發社會的整體革命,另一部分則抱持著「為藝術而藝術」 (l'art pour l'art) ,不應該被任何社會的風潮牽動。本文挑選阿多諾的美學思想作為研究的課題,研究其批判文化工業的藝術哲學,並且就《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的篇章〈文化工業:大眾欺騙的啟蒙〉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of Mass Deception) 以及《美學理論》 (Aesthetic Theory) 當作本文研究之原典。 除了緒論與結論,本文共分為三個章節。第一章分析的是「文化工業」:藉由商品拜物教的形式,文化工業從藝術的外部性質──傳播媒體──來取得藝術的社會形式,卻也因此異化藝術本身的內在邏輯,甚至使得傳播媒體異化且取代了藝術作品本身。第二章分析的是「前衛藝術」:雖然前衛藝術是文化工業的對立面,但是它們都享有共同的外在語法與邏輯。因此,前衛藝術與文化工業的對立是基於什麼原因,則是本章所要分析的。第三章分析的是「藝術的雙重性」:藝術的雙重性是阿多諾《美學理論》的重要貢獻,也一直是後繼者研究其藝術哲學的重點。藝術的雙重性──社會性與自主性──都是藝術作品內部精神,而表現在它的物質形式上,這都可被視為藝術作品本身的物化。 從阿多諾的觀點中分析,藝術的自主性──就如同資本主義對於自由的形容──是不切實際的虛假意識,藝術是物質的、社會的產物,也只是反映下層建築的菱鏡、主體的附庸;另一方面,藝術卻又渴望不被他者束縛的自由,對於現實的理所當然是不屑一顧的,而試圖在化外之地找尋更好的理念。在阿多諾的美學理論,藝術的雙重性是其自身內部矛盾的辯證過程,卻也是藝術最迷人之處,無論傾向哪一個層面之體現,都無法完整表達藝術的真面目而使之終結。如果要為藝術找尋其雙重性的辯證,最終必然為找尋其動態的平衡,時而接近主體,時而離開主體,與主體展開曖昧不明又難分難捨的關係。也因為如此,藝術為達到自身辯證的平衡,就成為了縈繞於社會邊緣的遊蕩者。 / The artistic manifestation for “autonomy of art” is against the rise of culture in-dustry which corrupts art’s sake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Those artists who claim self as the avant-garde argue whether their artwork should be the reflection of social real-ity or should be “l'art pour l'art”. My thesis is focus on T.W.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and his critique against the culture industry. T.W.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should be rediscovered from his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of Mass Deception” from Dialectics of Enlightenment and his masterpiece Aesthetic Theory. Besides the epilogue and the conclusion, there are other thre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focus on “culture industry”: from commodity fetishism, the culture industry claims art’s form by its externality: media. However, it also reifies the internal logics of art which media takes over art in its own sake. The second chapter is on “avant-garde art”: though it is the counterpart of culture industry, avant-garde art shares the same syntax and logic with the culture industry. The reason of their conflicts should be explored by the history of modern art. The third chapter is on “the duality of art”: a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Adorno’s aesthetic theory, the duality of art contributes the essential idea in the aesthetic history. Nevertheless, the autonomy and social faux are both elements of art’s spiritual perpective which will be reified as its form. From Adorno’s theory, art’s autonomy and social faux are dialectical. Art must seek its own autonomy from its heteronomy, which avoids itself from its own fetish character. It circulates it own vital experience, then it terminates itself in the reification. Therefore, in Adorno’s theory, art’s duality is both dialectical and mysterious. Whether any aspect could not embody the truth content of art, and hence art is so amusing. The dialectical duality of art comes with its equilibrium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while the former is object and the latter is subject. While art approaches with the society, it also detaches from the society.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has made art and society both indistinct and inseparable, therefore, art must become the edge of so-ciety in its own sake as the “flâneur”.
148

日本行政發展之研究-上冊

黃爾璇, HUANG, ER-X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非西方國家而於短期間內躋入開發國家行列之日本為個例,以其行政體系之 發展過程及現象為研究主題。 為探討階段性發展或不同類型發展之特徵起見,乃參照政治結構之變動,法制建構之 情形及社會經濟發展之進度等因素,區分為五期,分別加以析述。 全文分為七章,前後二章係緒論及結論,第二至第六章即按期論析,凡三十餘萬言。 各章要旨如次。 第一章分為三節,臚陳本文研究之意義及動機,闡釋行政發展與變動、現代化、成長 及發展行政之區別,並與政治發展之關係,提出個人試擬之界說。嗣即提出研究之範 圍及分析架構等,明示本文研究之準繩。 第二章係以現代化準備期為對象,始於明治維新,迄於一八八五年創立內閣制為止。 第三章係以立憲君主政治及法制確立期為對象,始於內閣制成立,終於一九三一年進 入戰時體制前夕。 第四章係以戰時體制之動員期為對象,在維持原憲法體制下,以特別法規配合戰時需 要。 第五章係以占領期的對象,此一階段,在盟總管理下改革政治行政體系。 第六章係以自主期行政體系之發展及運行為對象,本期整個行政體系之內容,植根於 占領期建立之架構,惟為匡正前期在外力改革下矯枉過正之缺陷,並配全科學管理技 術之進步、經濟之高度成長、社會結構之急遽變化及民主意識之滋長,再度引起行政 體系之修正,以提高體系之適應能力。 第七章結語,係依據行政發展論所關心之問題,綜述影響日本行政發展過程之動因, 及其結構功能調整之現象,並於檢討發展階段之後,歸納為國家興建型、體系完成型 、外力改造型、發展型及戰時變則型之各種徵相。 /
149

日本行政發展之研究-下冊

黃爾璇, HUANG, ER-X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非西方國家而於短期間內躋入開發國家行列之日本為個例,以其行政體系之發展過程及現象為研究主題。 為探討階段性發展或不同類型發展之特徵起見,乃參照政治結構之變動,法制建構之情形及社會經濟發展之進度等因素,區分為五期,分別加以析述。 全文分為七章,前後二章係緒論及結論,第二至第六章即按期論析,凡三十餘萬言。 各章要旨如次。 第一章分為三節,臚陳本文研究之意義及動機,闡釋行政發展與變動、現代化、成長及發展行政之區別,並與政治發展之關係,提出個人試擬之界說。嗣即提出研究之範圍及分析架構等,明示本文研究之準繩。 第二章係以現代化準備期為對象,始於明治維新,迄於一八八五年創立內閣制為止。 第三章係以立憲君主政治及法制確立期為對象,始於內閣制成立,終於一九三一年進入戰時體制前夕。 第四章係以戰時體制之動員期為對象,在維持原憲法體制下,以特別法規配合戰時需要。 第五章係以占領期的對象,此一階段,在盟總管理下改革政治行政體系。 第六章係以自主期行政體系之發展及運行為對象,本期整個行政體系之內容,植根於占領期建立之架構,惟為匡正前期在外力改革下矯枉過正之缺陷,並配全科學管理技術之進步、經濟之高度成長、社會結構之急遽變化及民主意識之滋長,再度引起行政體系之修正,以提高體系之適應能力。 第七章結語,係依據行政發展論所關心之問題,綜述影響日本行政發展過程之動因,及其結構功能調整之現象,並於檢討發展階段之後,歸納為國家興建型、體系完成型、外力改造型、發展型及戰時變則型之各種徵相。 /
150

艾特瑪托夫創作中的神話主義詩學(以《白輪船》、《花狗崖》、《一日長於百年》為例)

吳佳靜, Wu Chia-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神話主義」(мифологизм)不僅是一種被二十世紀現代作家廣泛使用的文藝創作手法,也為文學研究提供銓釋方式。神話為何?結構主義與原型理論將記載原始思維的神話視為表現人類心靈深層結構的普遍規則,並深藏於人類與作家的無意識中。從文化觀點而言,神話是在自然語言基礎上發展出來的符號系統,是組成人類文化的基本成份。現代作家透過神話主義創作手法書寫對人、社會、世界的敏銳感受,以及在茫茫世界中為人類尋找出路,而讀者則遨遊於作家建構的現代神話中追索最純真的思維。 二十世紀吉爾吉斯民族作家艾特瑪托夫的文學成就早已蜚聲國際,他擅長將民間文學元素寫入小說,塑造出現實與虛幻相互融合的神話化創作。而評論界多專注於單一作品中的神話表現,甚少進行綜合評述。本研究將以結構主義、原型理論和文化符號學為論述基礎,以艾特瑪托夫七、八○年代發表的小說《白輪船》、《花狗崖》與《一日長於百年》為分析對象,從文學角度切入,探討小說結構藝術與具有神話原型意義的形象,並從文化學角度分析艾特瑪托夫創作中的神話思維,包括神話思維一般特性、神話儀式與神話主題,以此建構出艾特瑪托夫的神話主義詩學。

Page generated in 0.04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