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
基於知識翻新原則之小組問題解決歷程與成效之個案研究 / A case study of group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and outcomes supported by knowledge building principles林雅婷, Lin, Ya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基於知識翻新原則之小組問題解決歷程與成效。研究方法採個案研究。研究對象為48名修習「生活科技概論」課程的大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程,共分為十組,一組四至五人。教學設計是以知識翻新為原則、以知識論壇(Knowledge Forum)為學習平台(用以提供學生一提出想法、討論想法、並進而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線上學習環境)。
資料來源包括:(1)各組創意產品成果、(2)平台討論內容、(3)平台活動紀錄(例如:討論文章之數量)。資料分析兼採質性與量化方法,分析過程如下:首先、針對各組創意成品進行評分;第二、評量各組團體動力表現,並進一步將創意產品分數與團體動力分數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第三、針對平台活動紀錄(例如:貼文數量)進行分析;第四、分析學生於平台上之想法品質,並使用「時間序列分析」探討學生想法演變歷程;第五、探討不同小組間在創意成品與問題解決歷程中表現之差異情形。
研究結果如下:(1)學生歷經14周之知識翻新活動之後,確實能提出創意想法並設計各組創意產品成果。各個小組針對生活中不同之實際問題進行發想、翻新知識,最後產出有別於既有產品之生活科技產品;(2) 團體動力(問題解決歷程的表現面向之一)與創意產品表現具有正向相關─若小組團體動力表現較優,則在該組之創意產品表現也有較佳的表現;(3)各組所經歷的創造性問題解決歷程,並非循序漸進由階段一(搜尋目標、問題)發展至階段六(實踐設計);(4)知識翻新能幫助學生發展較高層次的認知活動,特別是關於「想法深化與澄清」之活動;(5)問題解決歷程表現較好之組別也較易產出較好之創意產品成果。反之,如果小組探究的主題已存在既有產品,或如果小組成員參與有限、或所探究的主題聚焦時間太晚,或主要參與成員並非良好的領導者時,則較無法產出較佳之創意產品成果。
本研究建議教師在教學上可以融合知識翻新原則。此外,教師應適時了解學生之團體動力與互動之情形;教師應重視學生想法品質的討論,鼓勵學生深入思考、提升想法層次。 / The purpose of this cas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group problem solving processes and outcomes in an online environment that were supported by knowledge building principles. Participants in this study were 48 undergraduate students who engaged in a course concerning with living technologie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en groups, with each group consisting of four or five students. This course employed Knowledge Forum as a tool to provide a collaborative learning space to help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to work creatively with ideas and solve problems.
Data sources included: (1) group’s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in concept); (2) the content of students’ online discussion; (3) students’ online interaction logs (e.g., number of notes discussed). The study adopted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The process of data analysis was as follows: First, group’s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was assessed by a self-developed evaluation form. Second, using another self-developed rubrics, group dynamics was assessed by means of three dimensions. Additional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oup’s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group dynamics were computed. Third, the quantity of students’ online discussion (e.g., number of notes posted) were calculated. Fourth, open coding was performed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ideas posted in the online forum. Moreover, time serie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find out if students’ idea development process followed a certain pattern. Fifth, different groups’ learning outcomes and problem solving performance were compared to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The main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students could generate creative ideas and design creative products after fourteen weeks of knowledge building activities. Each group focused on a particular problem that happened in real life, and tried to solve their technology problems by means of knowledge building, in order to finally design a creative product ; (2) group’s product design and their social dynamics were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elated, meaning that if a group had better social dynamics, this group would more likely to produce more creative product; (3) each groups’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process was non-linear, meaning that the process did not usually go through the six steps of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that is, starting from stage one (searching goals or problems) and ending with stage six (design); (4) engaging students in knowledge building was able to help them improve their ideas while developing higher-level cognitive thinking skills (e.g., how to elaborate ideas); (5) groups that ha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problem-solving process also tended to result in better overall group learning outcomes. In contrary, when a group’s final product is similar to an existing product, or when a group’s members could not fully participate in their group’s discussion, or when a group could not develop a clear theme for design at an early problem-solving stage, or when a group’s major participants could not lead the whole team well, that group was less likely to achieve better learning outcome.
Building on the finding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refer to some knowledge building principles as guidance for their teaching. Moreover, it is important for teachers to help monitor a group’s social dynamics during its problem-solving process. It is also equally important that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ideas discussed in the online forum and accordingly try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think deepl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ideas while using higher-level thinking skills.
|
242 |
類義語ミトオス・ミヌクの意味分析-心はどこに隠れているのか-鷲見, 幸美, SUMI, YUKIMI 31 March 2008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43 |
副詞の類義語分析李, 澤熊, LEE, TACK UNG 10 March 2006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44 |
李商隱愛情詩之空間感與抒情性 / The Sense of Space and Lyricism in Love Poetry of Li-Shang-Yin沈鈺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李商隱愛情詩為對象,觀察詩人對於自我空間的省察與情感之間的互動關係。在李商隱詩歌中,「愛情」佔據了極大的主題,本文即針對此,研究李商隱如何以其詩歌空間的建構,為散佚漂流、追尋不果的愛情創作空間來加以安棲,進而讓情感寧定而安頓自我。
是以,本文第二章「靈光氣氛──李商隱愛情詩的感知表現」將先觀察李商隱從身體延伸而出的空間認知,探討詩人對於自我身處空間的理解詮釋,在此將以身體論的嗅、聽、觸、視覺等感知,為李商隱梳理詩歌中埋藏的時空線索,並了解詩人主要將愛情歸屬於何種時空順序中的經驗。其次,再由第三章「棲止地標──李商隱愛情詩的空間創設」來探索李商隱以文學之用,透過詩歌來將愛情經驗重新建構有意義的「地方」而回歸「家屋」,由封閉的室內而到高遠的室外、由現實的空間投射而到抽象的空間向度的象徵落實,在文字中為愛情築居,重構在每一段愛情經驗中的自我影像。最後,則回到詩歌形式的探究,直接從聲音上的示意,掌握聽覺空間的廣狹遠近,並探討就中寄存的愛情經驗與藝術匠心。
以「空間」來討論李商隱詩歌,除了出於李商隱詩歌興向朦朧、語意晦澀,就文字符號的凝定不足與詩人生平、時代、經歷直接關聯,而是意圖引人全神貫注於詩人提供的嶄新形象,而李商隱對於愛情的珍視持存、以詩歌「美」來救贖愛情破滅之必然,李商隱的詩歌創作肯認「抒情空間化」的可能,無論是形式上的聲音空間或是意義上的心靈空間,以其身體展開的意象弧統覺聲、意的藝術嘗試,可以視為總結了唐代詩藝中聲律、詞采並陳的美學典範,這也是李商隱以其空間書寫在詩歌史上所佔有的獨特時代位置。
|
245 |
宜蘭縣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相關研究官筱玫, XIAO-MEI GUAN January 1900 (has links)
本篇論文旨在討論宜蘭縣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之關係。
本研究以論宜蘭縣教師為研究對象,問卷為研究工具,並應用敘述分析、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資料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
一、整體而言,宜蘭縣教師的綠色消費認知、行為程度良好。
二、女性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程度上較男性教師佳。綠色消費行為上,「拒用」層面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齡、學歷的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行為上沒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任教學校的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上,小學教師表現優於高中、國中教師。
五、高環保意識的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程度上,高於中低環保意識的教師。
六、高環保行為的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程度上,高於中低環保意識的教師。
七、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越良好,綠色消費行為越正向積極。
八、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越良好,其拒用行為、減量行為、重複使用行為、回收再生行為越正向積極。 / 摘要………………………………………………………..…………………..………I
謝誌………………………………………………………..…………………..……...II
目錄 …………………………..…………………………………………………......III
圖次………………………………………………………………………………..…IV
表次………………………………………………………………………………..…V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6
第三節 待答問題………………………………………………………………………………..…7
第四節 名詞釋義………………………………………………………………………………..…8
第二章 文獻探討………………………………………………………………………………..…9
第一節 環境議題的興起與綠色思潮………………………………………………………………………………..…9
第二節、綠色消費、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相關研究………………………………………………………………………………..…28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47
第一節 研究架構………………………………………………………………………………..…47
第二節 研究假設………………………………………………………………………………..…48
第三節 研究對象、工具與方法………………………………………………………………………………..…49
第四節 資料處理………………………………………………………………………………..…60
第四章 研究結果………………………………………………………………………………..…61
第一節 基本背景資料………………………………………………………………………………..…61
第二節 宜蘭縣教師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現況分析………………………………………………………………………………..…67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的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行為上的差異………………………………………………………………………………..…71
第四節 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間的相關情形………………………………………………………………………………..…83
第五節 宜蘭縣教師綠色經驗之現況分析………………………………………………………………………………..… 84
第五章 結論………………………………………………………………………………..…97
參考文獻 103
附錄A………………………………………………………………………………..…108
附錄B………………………………………………………………………………..…111
圖次
圖2-1-1台灣21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架構圖 16
圖2-1-2 全球環保標章網路組織 24
圖2-1-3台灣歷年簽訂相互合作協議之對象國 24
圖2-2-1 態度與行為意向之關係 38
圖3-1-1 研究架構圖 47
表次
表2-1-1歐洲不同環境主義的環境主張彙整表 11
表2-1-2 針對3E項目之經濟政策目標彙整表 12
表2-1-3我國永續發展原則與內涵 15
表2-1-4永續經濟策略與內涵 16
表2-1-5 我國歷年環保及綠色消費推行政策彙整表 17
表2-1-6 環保標章分類表 22
表2-1-7 常見第一類與第四類標章 23
表2-1-8我國常用之綠色標章彙整表 25
表2-2-1綠色消費定義彙整表 28
表2-2-2 綠色認知與行為相關研究彙整表 32
表2-2-3認知定義分析表 39
表2-2-4綠色消費認知相關文獻研究構面分析表 41
表2-2-5環保與綠色消費行為彙整表 43
表2-2-6綠色消費行為相關文獻研究構面分析表 44
表3-3-1 預試問卷綠色消費認知量表內容分析表 49
表3-3-2預試問卷綠色消費行為量表內容分析表 50
表3-3-3 預試樣本分配表 52
表3-3-4 綠色消費認知量表項目分析表 52
表3-3-5綠色消費認知量表各分量表信度統計表 54
表3-3-6 綠色消費行為量表項目分析表 54
表3-3-7綠色消費行為量表各分量表信度統計表 55
表3-3-8 正式樣本分配表 56
表4-1-1 受試者基本資料次數與百分比分配摘要表 62
表4-1-2 綠色商品支持意願次數與百分比分配摘要表 63
表4-1-3 經驗變項排名表 64
表4-1-4 環保意識與行為程度高低次數與百分比分配摘要表 66
表4-2-1 綠色消費認知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 67
表4-2-2 綠色消費行為平均數與標準差統計表 68
表4-2-3綠色消費認知各層面平均數與排序分析表 70
表4-2-4 綠色消費行為各層面平均數與排序分析表 70
表4-2-5 綠色消費認知與行為總數表 70
表4-3-1 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認知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1
表4-3-2 不同性別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行為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2
表4-3-3 不同年齡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認知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3
表4-3-4 不同年齡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行為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4
表4-3-5 不同學歷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認知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4
表4-3-6 不同學歷的受試者在綠色消費行為量表的獨立樣本t考驗摘要表 75
表4-3-7不同任教學校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上的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 76
表4-3-8不同任教學校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行為上的差異情形分析摘要表 77
表4-3-9不同環保意識程度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行為上的差異分析摘要表 78
表4-3-10不同環保意識程度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行為上的差異分析摘要表 79
表4-3-11不同環保意識程度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認知上的差異分析摘要表 80
表4-3-12不同環保行為程度宜蘭縣教師在綠色消費行為上的差異分析摘要表 81
表4-4-1綠色消費認知與綠色消費行為之相關分析摘要表 83
表4-5-1 何種行為符合綠色消費精神與性別交叉表 84
表4-5-2 標章認識與性別交叉表 85
表4-5-3綠色消費認知的消息來源與性別交叉表 85
表4-5-4參與或配合過的綠色消費政策與性別交叉表 86
表4-5-5願意花錢消費的綠色產品服務的類型與性別交叉表 86
表4-5-6綠色產品的購買因素優先順序與性別交叉表 87
表4-5-7 何種行為符合綠色消費精神與年齡交叉表 87
表4-5-8 標章認識與年齡交叉表 88
表4-5-9綠色消費認知的消息來源與年齡交叉表 88
表4-5-10參與或配合過的綠色消費政策與年齡交叉表 89
表4-5-11願意花錢消費的綠色產品或服務的類型與年齡交叉表 89
表4-5-12綠色產品的購買因素優先順序與年齡交叉表 90
表4-5-13 何種行為符合綠色消費精神與學歷交叉表 90
表4-5-14 標章認識與學歷交叉表 91
表4-5-15綠色消費認知的消息來源與學歷交叉表 91
表4-5-16參與或配合過的綠色消費政策與學歷交叉表 92
表4-5-17願意花錢消費的綠色產品或服務的類型與學歷交叉表 92
表4-5-18綠色產品的購買因素優先順序與學歷交叉表 93
表4-5-19 何種行為符合綠色消費精神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3
表4-5-20標章認識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4
表4-5-21綠色消費認知的消息來源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4
表4-5-22參與或配合過的綠色消費政策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5
表4-5-23願意花錢消費的綠色產品或服務的類型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5
表4-5-24綠色產品的購買因素優先順序與任教學校交叉表 96
|
246 |
當代台灣公共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以楊照、陳克華為中心 / The Critical Spirit of Public Intellectual in Taiwan: Focus on Yang, Chao and Chen, Ke Ko-Hua陳鈞昂, Chen, Chun 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葛蘭西「有機知識分子」、薩依德的「公共知識分子」論述與社會學家鮑曼《立法者與詮釋者》等當代知識分子概念出發,討論楊照與陳克華兩位當代作家在相似的成長年代與生活經驗下,如何以各自的不同學思背景對公眾議題進行批判。
論文首先概述台灣戰後至解嚴的社會與政經脈絡,並指出過去台灣知識分子如何在威權壓迫與白色恐怖陰影之下,近乎是前仆後繼地為其理想發聲。本文將楊照與陳克華各分一章討論,保留其評論的完整性,並另闢一章綜述兩人的同質性與差異性。在楊照方面,我將以其對於台灣社會經濟背景和知識分子的相互牽扯,討論其台灣本土左派的觀點;本文也指出陳克華長期被忽視的批評文字,其內容往往以諷刺口吻對社會現象進行評論。他所評論的議題和對象包括了政治、民主、女性、教育、生態環境等等。然而,本文並無意一意抬舉或讚美楊照與陳克華對各式各樣議題的論述,我將指出他們的見與不見,甚至是偏見。
通過以上的討論,可以概觀地瞭解到這兩位同樣出生於一九六○年代初期的作家,在戒嚴時期成長,並在二十來歲經歷了解嚴。台灣現代社會重大的變遷他們都有所參與或觀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更可以觀察出台灣當代知識分子的批判精神是如何形成,並如何產生差異。
|
247 |
從知識管理觀點探討研究機構研發團隊之衍生創業 / A Study of the Spin-off Process of A Research Institute’s R&D T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胡欣怡, Hu, Hsin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公共研究機構經由商品化過程,可將研發創新的成果擴散至產業,這樣的產研連結被視為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之一,因此,研究機構的衍生創業議題近年來亦逐漸受到重視。然而創業過程牽涉的活動相當複雜,而且,研究機構研發團隊成員主要為技術背景,缺乏商業相關知識,因此,進行創新創業時,面臨到很大的挑戰。本研究從知識管理的觀點出發,將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過程分為研究開發、商業轉化、新事業、經營維持四階段,深入探討各階段中,關鍵知識的差異與變化。此外,本研究也分析衍生創業各階段之知識管理活動的重點,並探討這些知識管理活動與創業活動的關聯性,期望能發展出研究機構衍生創業的有效知識管理模式,以提生創業的績效。
本研究透過深入的個案研究發現,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四個階段中,各有不同的關鍵知識,也發現這些研發團隊可透過不同的知識管理活動,來降低創業的風險與不確定性,進而提升了衍生創業的績效。本研究進一步得到以下結論:
一、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各階段皆有不同目標與創業活動,其關鍵知識也各有差異:(1)研究開發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2)商業轉化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3)新事業期之關鍵知識為「技術知識」、「市場知識」與「管理知識」;(4)經營維持期之關鍵知識為「市場知識」與「管理知識」。
二、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各階段中不同關鍵知識,其複雜度、深度與廣度等性質會隨階段發展而逐漸轉化。
三、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不同階段,會分別著重不同的知識管理活動,以期創業活動的進行更加順利,進而提升創業的績效。(1)研究開發期著重於「技術知識的分享與創造」;(2)商業轉化期著重於「技術知識的創造」與「市場知識的獲取」;(3)新事業期著重於「市場知識獲取」、「管理知識創造」以及「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跨領域分享;(4)經營維持期著重於「管理知識創造」以及「技術知識與市場知識跨領域分享」。
四、研究機構研發團隊在衍生創業的過程中,會透過有效的知識管理活動,來促進關鍵創業活動的執行,進而提升創業的績效。
在理論貢獻方面,本研究以知識為焦點,檢視研究機構研發團隊衍生創業過程中,知識管理活動與創業活動的關聯性,並提出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衍生創業管理模型。
在實務應用方面,本研究的成果可以提供研究機構研發團隊之衍生創業有關如何透過適當的知識管理活動來提升創業績效之參考。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針對衍生創業團隊提出了以下的建議:
1. 宜塑造組織內知識分享的環境與氛圍。
2. 宜即早進行市場知識的獲取,增加市場知識內涵的寬度與廣度。
3. 宜在衍生創業之前完成原型產品,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4. 宜在衍生創業之前建立量產製程技術,以降低風險與不確定性。
5. 宜加強技術知識之應用性與市場性內涵。
6. 宜重視市場知識與技術知識之連結與相關活動。
|
248 |
「余裕」と「ゆとり」の意味分析 : ベースとプロファイルの観点からLEE, Tack Ung, 李, 澤熊 10 November 2014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249 |
我國政論節目名嘴現象之研究—以2100全民開講為例 / The research of a Commentator in Political Talk Show in Taiwan陳昀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名嘴現象為題,旨在探討名嘴在政論節目中,發表言論呈現的過程,希望從中描繪勾勒出名嘴與政論節目相互呈現的結果。本研究採取質化的研究方法,透過個案分析以及深度訪談的方式蒐集資料,包括以2100全民開講內容文本分析,以及各名嘴受訪的訪談資料。
研究發現:第一,政論節目產製過程,名嘴與政論節目的互動是密不可分相互連結。第二,名嘴透過蒐集資料、言論呈現模式來保持自己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名嘴為了保持在社會上言論的影響力,透過爆料、情緒性言詞、或是論理原則進行評論時事,透過這些表演模式吸引觀眾的注意,政論節目也因為名嘴各自的特性,考量收視率而邀約符合節目屬性的名嘴。第三,名嘴知名度高漲後,人際關係產生變化,政商關係變得複雜,政商透過飯局與名嘴打通關係,希望針對新聞事件對名嘴解釋澄清,甚至希望名嘴在電視上代為發言,名嘴也因此開始會訂出各自自我人際關係的界線規範。第四,名嘴能否影響民意?大部分名嘴皆認為只能代表某種程度民意,但名嘴更希望能夠透過自己的言論來引導民意。
|
250 |
公務人員對非典型人力運用影響之認知與態度研究 / A study of public servant's cogni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atypical employees周伊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政府機關在員額總量管制的壓力下,逐步擴大運用臨時人員及派遣人力等非典型人力。本研究以公務人員之認知與態度,來看待非典型人力運用的影響,並以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
研究結果顯示:多數員工同意運用非典型人力可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並視其為外部歸因,是組織為了因應環境變遷的方式,並非可控制人力成本。而公職年資在21年以上者,多數認為運用派遣人力增加個人管理責任,年資5年以下的員工則有相反的認知。在未來變化的認知,公務人員不認為非典型人力會衝擊永業制,與國外政府機關擴大契約性人力的運用狀況有所不同。
另對於運用非典型人力態度部分,員工同意運用臨時人員之比例高於運用派遣人員,但對臨時人員對組織及個人有正面影響的同意程度,卻低於派遣人員,且在組織機密不易控管及增加個人管理責任則對派遣人員有較多的擔憂,影響了運用派遣人員的態度。
據文獻分析及研究結果提出建議如下:妥善規劃管理非典型人力運作及管理機制,並建立資料保護之概念;建立非典型人力考核機制,避免非典型人力流於長期任用;並應研擬非典型人力效益評估的指標或方式。
|
Page generated in 0.041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