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 |
建構開放性之企業知識管理系統--以行銷公司為例 / Constructing an ope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Illustrated with marketing corporation邵敏華, Shaw, Miin-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知識時代的來臨,伴隨著開放式資訊環境的發展,個人、團隊間之知識共享環境以及衍生出之知識貿產,已衍然成為企業組織生存與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本研究根據Porter之價值鏈模式,將其“線性”模式作適當地調整,用以配合“網狀式”的知識分享模式,並且融人Nonaka之組織知識創新過程,建立了企業「知識價值鍊」模式,以表達知識分享與創造的動態關係。而為落實知識管理機制於企業日常作業中,本研究提出了新的資訊系統分析過程,係以文化的觀點分析組織知識結構─文化知識,納入知識管理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考量中。因此,本研究針對企業內不同階層的知識工作者即文化團隊,提出標準模組化的物件:「知識代理人」,其中,代理人的三層架構代表了不同次文化團隊的需求。
知識管理系統的建置,乃藉由物件導向軟體工程的系統開發方法(如使用個案模式),結合新的資訊分析過程,作為本系統模式發展的基礎。故知識管理系統主要涵蓋兩種分析構面,用以建構整體的知識管理系統,一為代表組織知識管理結構的知識代理人,另一則是表示企業日常營運活動的物件模式。而在研究過程中以行銷公司為例,建置系統分析雛型來加以探討與印證。 / The advent of a knowledge age, the critical factors of a survival and successful business are knowledge sharing and derivative knowledge asset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 an open informational environment. Consequently, our research based on Porter's '" value chain model J and adapted his "linear" model for "network" knowledge sharing model. And then the adapted model integrated with Nonaka'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ng 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value chain」 model of a business. So the model can express the dynamic relations of sharing and creating knowledge.
For implant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business operational activities, we proposed new analysis processe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as a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The method analyze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 culture aspect as culture knowledge, and subsumes the aspect under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the knowledge workers as cultural groupings, we proposed standard model objects as knowledge agents. Interalios, the three levels of agents represent different demands in different context groups. During construc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we used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system developing method, for example the use case model.
Theref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tain two analysis dimensions. One is the knowledge agent which represent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ucture. The other is the object model which displays business daily operations. In our research process, we illustrated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prototype with the marketing corporation.
|
212 |
專業分工、知識管理與創新之關係研究黃博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臺灣的科技產業裡,四個透過專業分工的經營模式成功,成為同業中最具有創新價值的個案為例,包括聯強國際(專業資訊通路業)、臺積電(專業晶圓代工業)、凌揚科技(專業IC設計業)、華碩電腦(專業主機板業),以「專業分工、知識管理與創新之關係」為研究的主軸,探討:1.產業中專業分工的形成原因?2.成功的專業分工廠商的知識管理模?3.廠商專業分工的結果是否有具體的創新?4.專業分工廠商會不會考慮多角化?研究發現如下:
一、專業分工策略的形成,受到五個因素的影響,包括規模經濟利益、知識專精利益(這兩個因素,係廠商所追求的專業分工利益,利益越大越有助於策略的選擇);廠商面臨的交易成本、產業合作綱路支援的程度(這兩個因素,歸類為產業環境前提,交易成本越低、綱路支援越完備,越有助於廠商對策略的選擇,但是即使是產業環境前提不佳,在某種程度上廠商可以克服之,以追求更大的專業分工利益),最後是核心經營團隊的支持程度(係包括了廠商的知識技術能力、與對專業的承諾與投入,為廠商自發的因素)。
二、知識專精利益的實現,相較於規模經濟利益的追求,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起因於某一價值活動或產品的提供,所需知識或技術有高度的路徑相依的特性,因此廠商透過持續發展與累積該專業知識或技術能力,可以造成競爭者難以短期內模仿、或移轉的核心競爭力,稱之為知識專精利益,係專業分工之策略選擇的重要利益之一。
三、透過對廠商知識管理模式的觀察發現,專業分工利益的實現,有賴於良好的知識管理,並且透過持續建構專業關連的知識,廠商的確有較多的本業創新。廠商的知識管理模式,包括:1、知識創造:強調廠商所專業的價值活動或產品提供高度關連的知識為主 2、知識流通:專注於廠商所專業的價值活動或產品提供關連之知識的的尋找與取得,知識來源多以技術領先的同業,或上下游廠商為主 3、知識蓄積:廠商十分重視知識的蓄積,多半同時將知識蓄積在人員,與實體設備或技術文件上 4、知識擴散:廠商知識壙散的方式,多半強調教育訓練與共同環境的塑造。
四、當專業分工廠商累積的核心知識之知識範疇利益,超過廠商的單一價值活動或產品提供的知識規模經濟利益時,專業分工廠商傾向於透過相關多角化,追求企業成長。
本研究最後呼應Chandler (1990)與吳思華(民85)觀察企業成長(是一種規模經濟與範疇經濟利益交替追求的過程),進一步考慮核心知識管理的觀念,提出一個『以知識為核心的企業成長動態邏輯的觀念性模型』。
|
213 |
產業合作網路與知識流通之研究--以IC製造業為例謝甄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IC產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臺灣的明星產業,該產業的另一項特色是分工細膩,因而形成緊密的合作綱路,藉著這樣的綱路合作關係,知識在產業合作成員間流通,進而形成IC產業創新的一個主要因素。
由於IC製造業身處IC產業的中心位置,因此本研究以IC製造業為研究對象,選取三家公司作為樣本,探討個案公司與設備商、晶圓材料商、IDM公司、IC設計業、光罩製造商和IC封裝廠的關係,以及有哪些知識經由這樣的合作關係,由綱路成員流通到個案公司,進一步造成個案公司的組織知識創新。
研究發現如下:
1. 合作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性會影響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綱路關係強度。當合作成員的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性」越高時,組織與合作面員間的互動程度越高。
2. 組織的經營策略會影響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綱路關係強度。當組織的「公司經營策略」為專業代工製造、製程技術領先者時,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綱路關係形式,偏向為正式契約及非正式結盟關係。當組織的「公司經營策略」為產品整合製造、製程技術追隨者時,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綱路關係形式,偏向為買賣關係。
3. 在IC產業中,組織若居於技術領導者的地位,其綱路成員大多也是該產業的領導者。
4. 組織與合作成員的知識流通介面,與合作面員產業與組織產業的技術相關程度有關。
5. 組織與合作成員流通的知識內涵,與組織和合作成員的綱路強度有關。
6. 當組織和合作成員的綱路強度越強時,組織與合作成員流通的知識才有內隱性的知識。
7. 組織與合作成員間的知識流通,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組織與成員間知識流通內涵越豐富,越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組織與成員間知識流通的特性越是內隱性知識,越有助於組織知識創造。
8. 我國IC製造產業透過產業合作的綱路關係,由合作成員的知識流通,產生知識創造,進而提升IC製造業的製程能力,甚至超越合作夥伴。
|
214 |
Constructing an Open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Enterprise-Illustrated with Marketing Corporation邵敏華, Shao, Min-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advent of a knowledge age,the critical factors of a survival
andsuccessful business are knowledge sharing and derivative
knowledgeassets between individual and group in an open
information environment.Consequently, our research based on
Porter's "value chain model" and adaptedhis "linear" model for
"network" knowledge sharing model. And then theadapted model
integrated with Nonaka'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ngprocess" to construct the "knowledge value chain model"
of a business.So the model can express the dynamic relations of
sharing and creatingknowledge.For implant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business operationalactivities, we
proposed new analysis processes of an information system.
Themethod analyze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in a
culture aspect asculture knowledge, and subsumes the aspect
under information system analysisand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the knowledge workers as culture groupings,
we proposed standard model objects as knowledge agents.
Interalios, the three level of agents represent different
demands in different context group. During construct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we used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engineering in system developing method,for example the use case
model.Therefore,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contain two
analysis dimensions.One is the knowledge agent which reprents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structure. The other is the
object model which display business daily operations.In our
research, we illustrated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marketing corporation.
|
215 |
銀行顧客對新銀行企業形象知覺與期望差距之研究 / The Research of the Gap Between Bank customers' Per - ceptions and Expectations for Newly Established Banks葉文華, Yeh, Wen Y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新銀行的設立,已使得我國銀行業生態產生相當大的變化,對原本處於封閉狀態下的公營銀行,產生相當大的衝擊,使得各銀行莫不積極提昇其服務品質,進而希望能塑造出良好的企業形象。因此,對於新銀行的研究,有助於了解我國目前銀行業的發展趨勢。本研究以銀行顧客的角度,探討顧客選擇銀行時的相關變數及對銀行企業形象的知覺與事先的期望之間,是否有所差距;再根據差距的結果,探討其對銀行經營績效和選擇意願的影響。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為主,所獲致的結論彙整如下:
一、顧客選擇銀行時的主要考慮變數,依優先次序,分別為「地點」、「服務效率」、「服務人員的態度」、「較高的存款利息」以及「聲譽和形象」。
二、營業收入較高之銀行在男性顧客比例上,明顯高於營業收入較低之銀行。
三、管業收入較高與營業收入較低之銀行其顧客知覺與期望之差距並不顯著。
四、顧客知覺與期望之差距平均數對逾放比率、備抵呆帳率、營業支出比率、純益率和業主權益報酬率等財務比率之間有顯著關係。
五、當顧客的知覺與期望之差距愈大時,顧客對銀行的選擇意願易受到企業形象的影響。
|
216 |
次團體的形成對知覺團體變異性與刻板印象的影響陳慧娟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讓受試者針對某一特定社會團體(老人),以自己的去形成有意義的次團體,來增加受試者的知覺團體變異性,看是否有助於刻板印象。研究者提出三個假設:1.從事卡片分類(自己形成次團體)的者,在知覺團體變異性上,會比只單純看卡片訊息的受試者,知覺到更多體變異性。2.從事卡片分類的受試者,會比只單純看卡片訊息的受試者,具有刻板印象。3.由知覺團體變異性的大小可以預測刻板印象的強弱。結果顯示:假設一得到部份的支持,假設二亦得到部份的支持,假設三則得支持。整體而言,本研究似乎意味著,「次類別化」(subtyping)並非如Weber與Crocker (1983)所言,無助於整體刻板印象(general stereotype)的,如果老人可以明確地分成多種類型的老人後,人們就不再存有「一概而論」的老人知覺團體變異性與刻板印象了。
|
217 |
消費者對簡易壽險的認知與態度之研究 / The customers'cognition and attitude for postal insurance黃頓協, Hwan,To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保險市場的開放,國人對保險的接觸相對的提高,而簡易壽險係屬於
較特殊的一環,從開辦以來一直由郵政儲金匯業局所獨佔,由交通部主管
,並受財政部監督。直至民國八十年二月十五日公佈新的簡易人壽保險法
之後,其獨佔才被廢止。基於此本研究意欲探討消費者對郵政簡易壽險(
postal insurance)的認知(cognition)與其所抱持的態度(attitude)。本
研究經過實證調查結果顯示,郵政簡易壽險的購買群對於產品的認知較非
郵政簡易壽險購買群來的高;而在態度方面,『對產品設計的態度』、『
對郵政簡易壽險嫌惡的態度』、『對產品保障的態度』等三個因素與購買
狀況有顯著的差異;此外郵政簡易壽險的購買群與非郵政簡易壽險購買群
在人口統計變項的『職業』、『教育程度』上有顯著的差異;至於認知程
度與『購買原因』、『不購買原因』間並無顯著相關。當前正值台灣加入
GATT之後面臨保險全面開放之難題,而國人對簡易壽險的削減給付、核保
優待尚未十分清晰,且對一般保險的告知義務、契約終止、政府監督的概
念尚有待加強,政府和其他保險相關機構對簡易壽險整體概念的加強是時
候了。
|
218 |
追求自由與自知之明:探討傅敖斯作品《法國中尉的女人》與《捕蝶人》的主題 / In Search of Freedom and Self-knowledge in John Fowles's <u>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u> and <u>The Collector</u>林麗炃, Lin, Li F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追求自由與自知之明是英國小說家約翰‧傅敖斯作品中不斷出現的主題。其小說中之主角經常透過自我的追尋,打破各種人為制度的桎梧,而成就某種自由。本論文乃就其『法國中尉的女人』以及『捕蝶人』兩本小說來探討該主題。引文部分依據傅氏的『思想集--理想的典範』(The Aristos)中所呈現的概念勾勒出傅氏對自由理念的藍圖。
本論文共分三章:首章探討『法國中尉的女人』作品中主角莎拉‧伍德芙追求自由之過程。她身為維多莉亞時代的孤女,寧可承受被杜會人群放逐的命運,也不肯成為傳統法則盲目的遵奉者。她雖然付出了相當的代價--諸如遭孤立與唾棄等,卻也成就了可貴的"莫我"與"自由"。
第二章就另一主角查爾斯‧史密森的成長過程加以研討。史君本來具備成為少數精英的潛能,而莎拉的出現恰好扮演其"導師"之角色。對他而言,發掘自我對莎拉之真感情的過程正好刻劃了自我追尋的過程。而當他能夠依其"真我"做出"決定"之際,也正是他贏得"自由"的時刻。
末章對傅氏之典範人物-少數精英,再做進一步的描繪,並就其責任及兩種"階級"-少數精英與芸芸眾生之間的衝突加以探討。其中『捕蝶人』是本章主要的討論對象。我們發現傅氏所憧憬的自由並非建構在自私的個體利益上,而是回歸至人文的終極關懷。
也許誠如傅氏所言,"絕對的自由"無法輕易達到。然而,即使人類擁有的僅止於此一。"有限"的自由,卻也可能是人類未來唯一的救贖。 / The quest of freedom and self-knowledge is a recurring theme in John Fowles's works. The protagonists of his novels usually struggle to win their freedom from some sorts of constraints while achieving self-knowledge through the course of suffering. The task of this thesis is to explore the growth of the characters in Fowle's two novels--<u>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u> and <u>The Collector</u>.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I try to costrue the Fowlesian idea of freedom, which is generally based on Fowles book of ideas-----<u>The Aristoi</u>. Those include existentialism, self-knowledge, the "nemo" (Fowles' term for "anti-ego"), and the aristoi (a term originated by a Greek philosopher, Heraclitus, to represent the moral and intellectural elite). All of them are concerned with Fowles perception of freedom; in this part, different concepts is discussed respectively.
In the first chapter, I explicate how Sarah Woodruff (the protagonist in <u>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u>) gains her freedom in the conservative Victorian society. My focus is on the particular conflict she must face and the social constraints from which she tries to extricate herself and how she evolve to be the "aristoi". Also, there is discussion on the price she must pay for her freedom.
In the second chapter, I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self- discovery of the other protagonist in <u>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u>--Charles Smithson. Charles, a potential aristoi, undertakes an existential trial and evolves toward a new species, the aristoi; his self-discovery, however, is parallel to the recognition of his feelings toward Sarah. Like her, Charles chooses to win his freedom with an act of defiance against society--in his case, the break of his engagement with a conventional girl, Ernestina.
In the third chapter, I depict the paradigm of Fowlesian character--the aristoi. An exploration on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is moral and intellectual elite, an examination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categories-----the Few nad the Many, as well as a search of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these controversial categories are made, mainly referring to <u>The Collector</u>.
Limited as it might be, the Fowlesian freedom, I believe, will explore a new 'exit' for human and in turn contribut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etter world'.
|
219 |
傅柯對人文科學的考古學解析初探 / The Analysis of Foucault's Archeaology of Human Sciences柯莉純, Ko, Li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對人文科學的考查中,傅柯發現到人文科學其實埋藏了很大的偏差,而這個偏差的主要來源,是傳統的主體哲學的觀點。「主體」(subject)與「人」(man)之間的關係沒有明確地釐清,以致於在這個狀況之下所形構的人文科學,不是一個能表現「人」的科學,而是製造了一個科學的人。即使狄爾泰(Wilhelm Dilthey)已經試圖從自然科學當中,分離出關於人的科學;康德(Immanuel Kant)也承認了人作為經驗實體的有限性,但他們就是不能提供人的科學一個實在的基礎。針對這個人的科學的客觀基礎,傅柯試圖提供一個唯物的認定,而這個實在的根據,就在事物的秩序。事物的秩序被表達在一歷史的過程,這個歷史過程中隱含了三個不同時期的知識型(episteme),這三個時期就包含了兩個斷裂。斷裂是在現實中發生,所以它所提供的是現實的客觀基礎,而不是觀念的基礎。從人文科學在歷史演變中的轉變看來,傳統的對待方式,是將人的知識的問題孤立出來,然而這個方式只是一種主觀的作法,並沒有一個客觀的基礎,傅柯認為必須將人文科學放到歷史的演變中,才有實在的根據。在對人文科學史的演變的分析中,傅柯說明三個知識型之間的轉變。問題的源起是要說明「相似」(resemblance),在文藝復興時的認知方式是相似,古典時期為要說明「相似」如何「相似」,而提出「表象」(representation)作為說明的方式,因為兩者間的相同,故可以互相代表。「表象」預設了能夠表達的能力,為了要表象「相似」,而出現科學的人,所以人才變成現代的主題。為了避免掉入傳統的窠臼,傅柯提出新的處理人文科學的方法。這個方法的產生與法國當代哲學思潮之間,有許多的互動關係,像是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與岡居朗(George Canguilhem)的科學史研究方法,或是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與李維史陀(Claude Levi-Strauss)的結構的客觀形式,都帶給傅柯很大的啟發。傅柯把他的探究方法稱為考古學,他借用並轉化了結構主義的語言(langue)概念,去處理「言說」(discourse)的領域,言說的特徵在於它具有歷史性,不是一種形式概念,言說的基礎在於知識型,因為知識型擁有「歷史的先驗」(historical a priori)。言說與知識型兩個概念構成了整個考古學的重心,透過這兩個概念的分析,與傳統概念間的對比,考古學顯示了不同於過往的兩個特性:考古學之下的人文科學消解了主體的限制;它同時揭露了一種沒有真理形式的知識觀。
|
220 |
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新聞框架之影響 / News Frames and the Audience's cognition陳韻如, Chen, Yun 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而言,社會事件或議題往往交織著許多複雜的因素,人們可能由不同
的觀點詮釋這些事件或議題的成因、影響、或定義,但是新聞報導所做的
詮釋卻往往只強調某些特定的意義 ( Gamson & Madigliani, 1989;
Tankard et al., 1990),形成一種新聞框架 (news frame)。新聞框架對
事件或議題意義的詮釋,可能經由新聞報導的語言結構或形式結構上的選
擇與排除,產生不同的意義。但是不同的新聞框架是否使讀者對新聞事件
或議題產生不同的認知呢?本研究以不同背景結構的新聞報導,探討不同
形式結構的新聞框架是否影響讀者對事件的推論,因而產生不同的認知。
本研究採實驗法與小組焦點訪談並行的方法,探討有、無背景的新聞報導
,及兩則相同結構不同背景內容的新聞報導,與實驗對象的推論之間的關
聯,推論的項目包含對事件的因果推論與歸類及對新聞報導與新聞人物的
評價。研究結果發現新聞報導的背景可能影響受訪者的歸因,其它的推論
可能較無關聯,以下分別就兩次研究的結果作一說明:第一個研究受訪者
分別讀有背景或無背景的南非抗議新聞,結果有背景組大都將事件的原因
歸於政府缺失,與背景訊息的方向大致相同;而無背景組沒有人歸因於此
,幾乎都歸因於種族問題。第二個研究受訪者分別讀不同背景內容的空難
新聞,結果指出雖然背景沒有提出空難的原因,只提供過去人員疏失導致
空難的歷史或失事飛機機型的記錄,但是受訪者大都依循背景訊息的方向
,分別歸因於人為疏失及飛機問題。兩次研究的結果似乎說明,新聞的背
景可能影響讀者對事件歸因的方向,即使受訪者推論的原因不盡相同,例
如歸因於人為疏失者可能歸於駕駛員的疏失或塔台人員的疏失,但是歸因
的方向與背景可能具有某些的關聯,而背景結構的差異可能使受訪者對事
件因果的認知不同。由於本研究屬初探性的研究,研究對象只有廿二人,
其目的在於提供後續研究一些啟示,因此無法逕以研究結果推論文本結構
對認知的影響,這部份仍有待未來研究以更周密的方法加以探討。
|
Page generated in 0.090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