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19
  • 860
  • 156
  • 56
  • 15
  • 10
  • 4
  • 3
  • Tagged with
  • 1101
  • 525
  • 314
  • 303
  • 265
  • 213
  • 187
  • 186
  • 162
  • 161
  • 160
  • 145
  • 144
  • 141
  • 14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01

影響顧客關係管理應用類別與認知成效之模式建構

高隆樺, Kao, Lung-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開始從「以產品為導向」轉為「以顧客為導向」,因為以產品為導向、大眾行銷的做法,已無法面對一個能提供多樣選擇的市場。而顧客關係管理(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被認為能更有效地幫助行銷者,達成各項行銷活動,因此,成為企業當前關注之管理範疇。 本研究將探討影響企業在顧客關係管理應用之因素,由文獻中歸納出影響企業採用新科技之因素,建構一影響企業在顧客關係管理應用之整合模式,比較不同特性的企業,其應用的情形與成效是否有所不同。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根據天下雜誌2000大企業(民89年),從製造業、服務業及金融業抽出共800家企業為本研究之樣本,有效樣本的回收率達16.25%。 經過資料分析步驟,本研究發現最高主管態度與企業的規模,是影響企業採用顧客關係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根據調查的情形將顧客關係管理的應用類別分為「交易流程類別」、「顧客服務類別」、「資料分析類別」、「行銷活動類別」等四類。並將有實行顧客關係管理的企業分為「全方位」、「基本面」與「低層次」三個應用群,這三個應用類別具有差異的企業,對認知成效的感受並無顯著的不同,可能是因為採用的時間都不長且應用的廣度與深度未能普遍達到相當的水準,使得這些企業所感受到成效的提昇相當有限。
202

物件導向系統發展之知識管理

黃冬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探討物件導向系統發展知識管理的促成要素,並嘗試探討物件導向系統發展知識其可能來源管道與分類,從而發展出物件導向系統知識分享的機制,藉此將專案中相關人員及組織的內顯知識外顯化。歸納文獻探討,一個知識管理機制應該包括:(1)一個完善的知識管理作業流程,(2)一個健全的組織結構,(3)配合獎勵與績效評量制度及,(4)有效而正面的領導與文化。透過這樣的機制讓組織有效的收集及彙整組織內的可再用的知識,且成員可以簡單容易地擷取系統開發工具與方法的相關知識、傳播與交換組織或專案團隊人員的訊息,有效率的促進成員間及成員與產品間的協調與溝通,進而降低系統發展成本。  本研究經過統整將知識管理以「作業流程」、「企業文化」、「科技運用」、「組織制度」、「組織結構」、「領導風格」等六大構面來探討。其中「作業流程」又可分為「知識的記錄」、「知識的重整」、「知識的展現」與「知識的啟發」四個工作項目;「企業文化」方面則提出「鼓勵創新與自我實現」、「信任和共識」及「願意接受採用新知識的挑戰」三個重要方向;「科技運用」探討了在「知識作業流程」與「社群機制和績效評量」二方面的科技支援現況;「組織制度」方面針對「知識分享」、「績效評量」、「獎勵制度」與「培育訓練」提出相關做法;並提出物件導向系統發展之「組織結構」;「領導風格」方面則提出「運用溝通以建立互信」、「關切所需並主動協助」、「重視創新與開放環境」及「廣納建言及自我更新」等四項主要內容。
203

台灣生技製藥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技術網路之研究

吳心慈, Wu, Hsin-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是在探討台灣生技製藥產業中,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技術網路間之互動關係。其中技術知識特質是選取(1)技術知識生命週期(2)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3)技術知識複雜程度等三個變數來做探討。而技術網路包括了(1)內部技術網路(2)外部技術網路。內部技術網路是探討公司內部之專案管理及跨部門知識的流通,外部技術網路是探討公司與外界之學研單位、政府單位及廠商間互動關係。研究發現如下: ﹝一﹞ 技術知識生命週期會影響廠商主要的技術來源 ﹝二﹞ 技術知識路徑相依度高低會影響概念的生成與發展 ﹝三﹞ 技術知識路徑相依程度會影響進行知識創造團隊的類型 ﹝四﹞ 技術知識複雜程度會影響團隊組成的異質/ 多元化程度 ﹝五﹞ 在發展以基礎科學為基礎之產業,外部技術網路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 ﹝六﹞ 在探索新領域時,鼓勵實驗及容忍失敗的風氣是相當重要的 ﹝七﹞ 生技產業之研發投入時間長,領導者必須對此有較高的願景及承諾 ﹝八﹞ 生技領域的產品開發常是由新產品創業小組來進行 ﹝九﹞ 產品鬥士在發展生技產業時扮演了極重要的角色 ﹝十﹞ 台灣之生技產業必須“ 衡外情,量己力”,善用學研單位之智慧資本並以中小型投入的方式來進行開發
204

父母管教態度與青春期子女控制知覺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ing and Perceptions of Control in Adolescence

倪履冰, Ni Lu-P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解現今青少年對父母管教態度的知覺,青少年在學業、人際、運動、一般等事件層面上於成功及失敗事件結果的控制知覺差異,以及父親和母親的管教態度分別與不同性別子女控制知覺的相關情況,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國一、國二學生六百一十六人為研究對象,藉由父母管教態度問卷和兒童多維控制感知測驗等研究工具,蒐集所需資料,再以變異數分析、典型相關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   主要結果發現:(1)青少年子女知覺父親管教態度較偏權威,母親管教態度較偏引導。(2)在成功事件中,青少年對學業層面的內控知覺最高,未知控制知覺最低,人際層面的外控和未知控制知覺最高;在失敗事件中,青少年對學業的內控知覺仍最高,運動層面的外控知覺最高,一般層面的未知控制知覺最高。(3)父母管教態度分別與不同性別子女控制知覺的典型相關呈現引導和權威、引導和放任、引導和回收愛、權威和回收愛及引導等五種組型,對於子女在不同事件層面的事件結果控制知覺上有優劣互見的影響。最後,本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對親職教育中父母管教態度、控制知覺以及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名詞詮釋 ........................................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父母管教態度 .................................... 6 第二節 控制知覺 ........................................ 14 第三節 父母管教態度與控制知覺 ........................... 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22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22 第三節 實施程序 ......................................... 25 參考文獻 ................................................ 27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s of teenagers toward the parenting, 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control over success and failure outcomes on cognitive performance, social relationship, physical and general domains ,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enting and the perceptions of control of male and female children.The subjects were 61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area, and data was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of Parenting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Measure of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Control, and analyzed with ANOVA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The major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the adolescents acknowledge that fathers are inclined to adopt the discipline of authority and mothers are inclined to adopt the discipline of induction, perceptions of control over success outcomes, the adolescent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cep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toward the cognitive performance, the lowest level of the perceptions of unknown control, as well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ceptions of external control toward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over failure outcomes , the adolescents still have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cep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highest level of perceptions of external control toward physical domains, and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perceptions of unknown control toward general domains.In addition, suggestions for parenting education, perceptions of control and further study were proposed.
205

消費品產業中知識管理之研究--以寶僑與聯合利華為例

陳昱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知識管理已成為近年來管理學中最熱門的主題之一。但是,已出版的相關資料中,宣揚知識重要性的成分多於告訴人們如何管理知識。因此,本研究乃是希望透過對個案公司的觀察,找出實務界現有的機制與作法加以詳細報導,以便對企業管理其經營知識有實際上的助益。本研究希望達到下列兩項主要的目的:1.瞭解消費品產業中,領導廠商是如何做好知識管理的動作。同時,也希望將優良的機制或制度,沿用至其他產業。2.透過實務界的實做經驗,來應證既有的知識管理理論是否有所偏誤。同時,也瞭解現實與理論的差別何在。   本研究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為:以「深度訪談」、「文件」與「檔案資料」等定性資料收集方法,完成「個案研究分析」。   在公司實際作法的報導方式上,本論文針對此次研究的兩項觀察重點:「公司如何促進組織知識的創造、分享與使用」,以及「公司如何將個人智慧資產轉化為組織知識」,將公司整體的作法做一說明。由於知識管理涉及個案公司各個部門,為求有系統的說明,首先,本論文將訪談所得的資料,以個別事件的方式一一報導,接著,再以知識管理的角度分析公司的該種作法,在知識管理理論上有何意涵。至此,為第一層的報導分析。接著,本研究以知識管理程序的五個階段與個案公司中適合組織知識管理的有利因素,分別對個案公司的作法加以分析。此部份的報導分析,最終將以一個矩陣式的表格呈現其結果。此乃第二層的報導分析。   本研究之結論如下:   在「公司如何促進組織知識的創造、分享與使用」這項觀察重點上,由於兩家個案公司的經營策略各有不同:寶僑家品承襲美國寶鹼的全球產品標準化、單純化政策;而聯合利華則是採視各地區特性修正的本土化產品政策。因此,兩家公司所重視的知識也有些出入,連帶地兩家公司在知識管理的作法上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如:品牌經理的自主性、公司用人政策以及資料庫的建置等等。而知識管理的目的,在於協助公司在目前的經營架構下提昇其效率,屬於公司『對內』的管理問題,而經營策略則是公司『對外』的管理問題,對內的管理應是協助對外管理的發展。由此觀點來看,由於兩家公司的基本策略不同,進而導致知識管理的發展亦有不同,實在很難拿兩者的作法,進行優缺點的比較。   在「公司如何將個人智慧資產轉化為組織知識」上,台灣寶僑家品堅持『內部升遷』人事政策,但透過其完整的教育訓練課程,公司可將過去累積的組織知識完整地移轉到這個新人身上,使得新進員工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運用這些知識。此外,寶僑家品的W&DP績效考核制度,是促進員工分享內隱知識上相當優異的正式制度。就聯合利華而言,向外招募的用人政策,促使公司可以自外部引進不同的觀念和想法。另一方面,他們也為公司帶來其個人知識。除此之外,有些具工作經驗的新進員工也可能為聯合利華引進其他公司的組織知識。 目 錄 1 圖目錄 4 表目錄 5 第一章 緒 論 7 第一節 研究動機 7 壹、知識管理理論的發展 7 貳、消費品產業 8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9 第三節 章節架構 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知識的特性與分類 13 壹、知識的特性與形成要件 13 貳、知識的分類 17 參、本節小結 26 第二節 知識移轉 27 第三節 知識流通 30 第四節 知識轉換與創造 33 第五節 知識擴散與整合 43 第六節 知識蓄積 44 第七節 適合組織知識創造的有利情境 50 第八節 本章小結 51 第三章 研究設計 53 第一節 研究方法 53 第二節 研究流程 55 第三節 研究架構 56 第四節 研究樣本的選擇 58 壹、選樣準則 58 貳、樣本描述 59 第五節 深度訪談 60 第六節 名詞定義 61 第七節 研究限制 62 第四章 台灣寶僑家品 63 第一節 公司簡介 64 壹、美國寶鹼公司 64 貳、台灣子公司──寶僑家品股份有限公司 67 第二節 行銷企劃部──品牌管理制度 70 壹、品牌經理被授權的程度 70 貳、與品牌經理互動的部門 72 參、品牌經理的工作 78 肆、知識管理分析 90 第三節 CMK部門 96 壹、CMK部門的角色 96 貳、CMK部門的組織架構 98 參、全球消費者研究圖書館(GCRL) 103 肆、知識管理分析 104 第四節 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108 壹、現行作法 108 貳、知識管理分析 116 第五節 本章小結 119 壹、適合組織知識管理的有利因素 119 貳、知識管理分析結果 120 第五章 聯合利華 123 第一節 公司簡介 123 壹、聯合利華集團 123 貳、台灣子公司──聯合利華股份有限公司 125 第二節 品牌經理的工作內容 128 壹、品牌經理被授權的程度 128 貳、與品牌經理互動的部門 129 參、品牌經理的兩大工作 132 第三節 既有產品的銷售 133 壹、現行做法 133 貳、知識管理分析 141 第四節 新產品開發 146 壹、現行做法 146 貳、知識管理分析 152 第五節 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156 壹、現行作法 156 貳、知識管理分析 161 第六節 本章小結 165 壹、適合組織知識管理的情境因素 165 貳、知識管理分析結果 16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69 第一節 結 論 169 壹、現行營運作法 170 貳、個人知識與組織知識 173 第二節 建 議 175 壹、對寶僑家品的建議 175 貳、對聯合利華的建議 176 參、對國內業者的建議 176 肆、對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177 參考文獻 179 附錄:知識管理訪談問卷 184
206

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許強, Hsuche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以台灣最具競爭力的IC設計產業為例,從『知識管理』的角度出發,以『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為研究主軸,探討1.吸收能力之構面。2.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間的交互關係。3.影響吸收能力的其他因素。4.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知識流通的關係。5.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之關聯。6.最後提出『吸收能力』階段性培養過程作為最後結果。研究結果如下: 一,吸收能力的構面分為『個人層次』與『組織層次』兩方面,包括有:1.員工背景差異性(此構面影響性事後證明並不大)。2.員工教育訓練。3.員工知識專精度(觀察指標為創始人之技術背景與員工學歷分佈情形)。4,R&投資(企業創新可說是R&D的副產品,想要持續創新就必須針對組織核心技術知識不斷地投資研發)。5.組織具有互補性知識多寡(知識具有多元性,因此組織具有互補性知識愈多愈有助於吸收外界的新知識)。6.組織先前知識基礎(學者Cohen&Leventhal(1990)提出吸收能力是組織先前知識基礎的函數,因為知識具有路徑相依性,因此先前知識基礎有助於下一期知識的吸收與利用,故先前知識基礎是組織吸收能力的根本)。 二,外部網路關係可視為『知識網路』,網路成員交流的內容以知識為最主要的實質內涵。因此,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間具有『正向回饋效果』。好的吸收能力有助於建立網路關係,而好的知識網路有助於組織吸收能力的加強。 三,影響吸收能力其他因素有,1.知識蓄積整合機制(將學到的知識儲存於組織中),2.知識流通機制(做好與外界知識的介面管理,以加速知識的流通效果),3.管理機制(組織必須設立一些激勵制度或管理機制設法留住知識型員工,因為大部分內隱性知識是以人為最主要的載體)。 四,好的吸收能力與知識網路關係有助於知識流通效果的改顫,不但會加速知識移轉的速度,甚至學習知識的效果也會大大地提升。 五,當組織有好的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時,企業創新的可能性便大大的提升,因為創新來自於新技術知識的開發,若組織可以很快遞接收外界新知識,進而蓄積,整合,與利用,則企業創新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六,本研究最後提出『吸收能力階段性培養』的動態架構,說明吸收能力最初是因為組織與員工的知識專精度,進而不斷地做R&D,與外部網路伙伴結盟做技術知識交流。此外,組織內部也設立一些機制使知識得以蓄積儲存,流通與整合,經過這些過程後使組織原本吸收能力的層次向上提升,最後達成企業創新的目標。 第壹章 緒論 6 第一節 研究動機 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知識管理理論 12 壹,知識的內涵及分類 12 貳,知識移轉 15 參,知識整合蓄積與擴散 18 肆,知識創造 19 伍,知識管理理論小結 23 第二節 吸收能力理論探討 23 壹,吸收能力定義 23 貳,組織學習理論探討 27 參,吸收能力理論小結 28 第三節 網路關係 29 壹,網路定義 29 貳,網路類型 31 參,網路利益 32 伍,網路關係小結 33 第四節 企業創新 35 壹,創新的定義與分類 35 貳,知識創造與企業創新的影響因素 38 參,企業創新小結 39 第參章 研究方法 4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0 第二節 研究變項 43 壹,影響吸收能力的構面 43 貳,知識網路關係 45 參,影響吸收能力的其他因素 45 肆,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知識流通間的關聯 47 伍,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間的關聯 4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8 第五節 研究方法 51 第六節 研究限制 52 第肆章 個案分析 53 第一節 專業消費性IC設計業 53 ---凌陽科技 53 壹,IC設計產業簡介 53 貳,凌陽科技公司簡介 54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58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之交互關係 63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數 69 伍,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的關係 77 陸,吸收能力,知識網路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77 第貳節 IDM大廠---旺宏電子 85 壹, 旺宏公司簡介 85 貳,吸收能力之構面 86 參,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之間的交互關係 90 肆,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94 伍,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之關係 99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係 100 第三節 專業記憶體IC設計---鈺創科技 105 壹,記憶體IC產業介紹 106 貳,鈺創科技簡介 107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111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的交互關係 115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119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間之關係 123 柒,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的影響 123 第四節橫跨3C的IC設計公司---瑞昱半導體 127 壹,IC設計產業簡介 128 貳,瑞昱半導體簡介 129 參,吸收能力之構面 134 肆,吸收能力與網路關係間之交互關係 137 伍,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 142 陸,吸收能力,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148 第伍章 命題發展 153 第一節 吸收能力影響構面之探討 154 第二節 吸收能力與外部知識網路關係間之交互影響 170 第三節 吸收能力其他影響因素之探討 175 第四節 吸收能力,知識網路關係與知識流通的關聯 182 第五節 吸收能力,知識網路關係與企業創新之關聯 183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18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88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含意 195 壹,對理論的貢獻 195 貳,對實務的貢獻 196 第三節,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97 第柒章 參考文獻 204 英文部分 204 中文部分 206
207

資訊服務業知識管理之研究-以台灣HP與台灣IBM為例

劉權瑩, Chuan-Ying L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知識就是力量,是戰場上打敗敵人的力量,也是商場上擊退競爭對手的力量。由於資訊產業發展重心逐漸由資訊硬體市場轉為資訊服務市場,為了維持台灣在全球資訊市場的領先地位,發展國內資訊服務產業成為刻不容緩的議題,另外,資訊服務業乃是高度知識密集的產業,故本研究擬探討國內資訊服務業知識管理之先進廠商-台灣HP與台灣IBM-如何運用知識管理創造競爭力,內容包括:如何使用科技工具促進知識管理、如何藉由人事制度改善知識管理、如何利用組織結構促進知識管理…等主題,提供給國內其他資訊服務廠商觀摩參考,期能促進國內資訊服務業的發展以及知識管理實務的推展。 本研究針對台灣HP與台灣IBM之「業務/技術支援單位」、「人事制度」與「專業服務單位」,在「知識移轉與流通」、「知識轉換」、「知識創造」、「知識蓄積與擴散」、「知識管理的組織」等知識管理議題中,分別選定其中數項主題進行深入探討,而研究方法則以「個案研究法」為主,藉由實地訪談各單位相關人員,深入瞭解該部門知識管理作法。之後,除了介紹台灣HP與台灣IBM現行知識管理實務,並加以相互比較之外,本研究也將個案知識管理實務與相關知識管理理論進行對照驗證,並檢討個案現行作法之利弊得失。最後,根據文獻理論與訪問結果,本研究也於文末提出整合性的結論與心得,盼能作為實務界人士與後續研究者探討相關議題時之參考。 本研究主要結論如後: 1. 在「知識的移轉與流通」方面,關於知識流通的來源,企業應將顧客視為重要的知識流通來源,而關於種子部隊的移轉使命,企業應挑選具備相關技能專長之成員,輪流擔任種子部隊,並評估其受訓成效以及授課成效,同時給予適當獎勵,以促進組織新知識之移轉。 2. 在「知識的轉換」方面,促進主管傳授技能經驗給下屬的方法包括「領導成效的評估」以及「工作記錄」(將下屬之技能發展軌跡記載於主管之工作記錄當中),而促進成員之間彼此傳授技能經驗的方法則包括「評估各成員『團隊合作』的績效」、「公共評議制」、「利益不重疊」、「評估整體績效」等。 3. 在「知識的創造」方面,促進組織知識創造的作法包括「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培養多種才能的員工」、「與外在環境保持聯繫」、「減少組織的垂直疆界與水平疆界」等。 4. 在「知識的蓄積與擴散」方面,促進知識蓄積與擴散的作法包括「萃取個人經驗並儲存之」(要求各成員重點記錄工作內容並將之存檔)、「知識擴散」(邀請績優人員在會議中分享經驗,或擔任內部講師,或領導專案團隊)、「工作編制與工作設計」(藉工作編制與工作設計提高各成員工作內容之間的互賴性)等,而創造知識分享的文化之作法則包括「主管必須以身作則」、「績效評估」、「鼓勵分享」、「審慎甄選新人」等。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知識的定義 5 第二節、 知識的特質 6 第三節、 知識與資訊 7 第四節、 知識的內涵與分類 8 第五節、 知識管理的議題 2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58 第一節、 研究取向 58 第二節、 研究議題 58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9 第四節、 研究內容 60 第五節、 研究架構 63 第六節、 研究方法 65 第七節、 研究限制 66 第肆章、 個案介紹-台灣HP 67 第一節、 HP簡介 67 第二節、 台灣HP簡介 73 第三節、 業務單位的知識管理議題 78 第四節、 技術支援單位的知識管理議題 92 第五節、 人事制度與知識管理 112 第六節、 知識管理組織-HPC 132 第七節、 其他知識管理議題 146 第伍章、 個案介紹-台灣IBM 153 第一節、 IBM簡介 153 第二節、 台灣IBM簡介 158 第三節、 業務單位的知識管理議題 161 第四節、 技術支援單位的知識管理議題 171 第五節、 人事制度與知識管理 185 第六節、 知識管理組織-Y2K綜合策進處 196 第七節、 其他知識管理議題 203 第陸章、 個案分析 215 第一節、 個案對照 215 第二節、 理論與實務的比較 226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230 第一節、 結論 230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 245 第三節、 結語 246 參考文獻 247
208

產品與專案特性對套裝軟體開發活動之影響

吳昭勳, Wu Chao Hs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知識世紀中,知識已被視為是生產力的重要來源。軟體產業繼資訊硬體產品之後,為我國最重要的新興產業之一,也是智價經濟體系最具代表性的產業。本論文研究針對我國廠商套裝軟體的開發模式,試圖以較為整體性的方式,來探討套裝軟體產品開發的活動。本研究將整個產品開發的活動,視為一種知識創造的過程,並將產品開發所需要相關技術視為知識,以此觀點來探索套裝軟體開發的活動。 本研究主要是依據產品特性(技術知識多樣性)與專案特性(投入人力的多寡)兩大構面,選擇八家軟體廠商作為深入咎案分析的研究對象,並且以套裝軟體開發專案為研究單位。所選擇的軟體廠商包括遊戲類與幼教類以及工具類兩大類。探討的關鍵活動要素則有產品概念的形成與發展、專案的組織與分工、專案的領導、問題的解決與溝通、時程的控制與測試、高階主管所扮演的角色。 研究的結果顯示,技術多樣性高的遊戲類和幼教類軟體相較於技術多樣性低的工具類軟體,在產品開發的關鍵活動上,較著重整合多樣技術的機制,如使用多元背景的專案領導者,利用團隊討論的方式發展產品概念,在問題的解決與溝通上,方式亦較多樣;而工具類軟體則較著重強化與運用技術知識的機制。如使用具有技術背景的專案領導者,傾向功能式專案開發組織。 另外,專案規模的大小也明顯地影響了專案的運作模式。隨著專案規模的增大,專案與其它部門互動的情形愈多,資訊的輸入來源也愈多,專案規模較大的開發專案,著重各項正式的機制來管理軟體開發專案;專案規模較小的開發專案,則多藉由非正式的機制來管理軟體開發專案。 第一章 緒論 Ⅰ-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Ⅰ-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Ⅰ-3 第三節 論文章節簡介 Ⅰ-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Ⅱ-1 第一節 產品開發活動 Ⅱ-1 第二節 產品特性與產品開發活動 Ⅱ-29 第三節 專案特性與產品開發活動 Ⅱ-34 第四節 小結 Ⅱ-36 第三章 研究架構與方法 Ⅲ-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Ⅲ-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Ⅲ-2 第三節 研究限制 Ⅲ-7 第四章 個案研究 Ⅳ-1 第一節 個案訪談基本資料 Ⅳ-1 第二節 個案一、T-公司TVCS產品開發專案 Ⅳ-2 第三節 個案二、U-公司PHOTOIMPACT4.0產品開發專案 Ⅳ-13 第四節 個案三、N-公司丹青4.0黃金版產品開發專案 Ⅳ-24 第五節 個案四、L-公司無蝦米產品專案 Ⅳ-34 第六節 個案五、S-公司大富翁四產品開發專案 Ⅳ-43 第七節 個案六、E-公司未來EQ小領袖產品開發專案 Ⅳ-51 第八節 個案七、H-公司富甲天下2產品開發專案 Ⅳ-60 第九節 個案八、I-公司阿毛的ABC第四輯產品開發專案 Ⅳ-69 第五章 個案分析與研究發現 Ⅴ-1 第一節 個案分析比較 Ⅴ-1 第二節 研究發現 Ⅴ-13 第三節 其它研究發現 Ⅴ-38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Ⅵ-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Ⅵ-1 第二節 實務上的建議 Ⅵ-3 第三節 對後續研究建議 Ⅵ-6 參考文獻 Ⅶ-1 中文部份 Ⅶ-1 英文部份 Ⅶ-4
209

影響建商房屋銷售訂價因素之研究 / The reserach of the pricing factor affecting construction firm to sell

黃景昇, Hunag, Jiing-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房地產產品具有顯著異質性的特質,在缺乏一致性的比較基準下,房地產產品代表的「價值」難以判定,因此「價格」的訂定亦難有絕對標準。而構成個案內各戶別間價格差異的原因,對購屋者而言是由於戶別間條件差異所代表的效用不同;而對業者而言,則更表現出其訂價策略的運用。本研究以垂直價差及水平價差代表訂價過程中的效用面影響因素,以策略價差代表策略面影響因素,由此三方面來討論個案訂價過程中各項影響因素,並得致下列結論: 垂直價差方面,在以四樓為基準樓層的條件下,各樓層之樓層別效用比多數均為正值,表示台北地區之樓層別效用比率一般仍以四樓最低。而以頂樓之效用比率最高,其效用比率水準大致為10%左右。至於一樓之樓層別效用比率,就本研究所採個案而言,甚且有低於四樓之效用比率者,顯示一樓之樓層別效用比率深受基地附近環境與建商整體訂價考量影響而呈現較大起伏的現象。另外,如就不同類型住宅產品而言,則以高價位、先建後售之產品類型的各樓層效用比率差異較小;而樓層效用比率差異較大者則為高樓層產品類型。 水平價差方面,叫水平視野之效用比率調整幅度而言,一般水準下優劣差距之調幅約為5%,如以不同類型產品相較,高價位產品相較於低價位產品會有較大調幅,其調幅分別約為6.4%以及0.3%。 就公設比而言,則呈現低價位產品較一般產品有更大調幅的結果,於本研究中,公設比每增加一百分比,其訂價分別下降0.9%與0.2%。 至於私密性與座向兩項變數對不同類型間價差訂定之影響狀況,則受限於個案數量而未有比較性的結果。而實際上此兩變數對於價差訂定之影響程度亦視視個案產品規劃方式而定若規劃形式較為單純而具一致性,則影響程度低;反之,則會有較大的影響。 就策略價差方面,本研窕透過實証結果,發現台北地區住宅市場中,高價位產品會以縮小條件優劣戶數間之價格差距為主要價差訂價方式,就本研究個案言,其幅度約為2.4%。低價位產品則以拉大條件優劣戶數間價格差距為主要價差訂價方式,其幅度約為8.5%。至於中價位產品則需考量市場狀況,若市場兢爭狀況不強,則可縮小價差,其幅度約為3.2%;反之,則以拉大價差作為主要訂價方式,其幅度約為8.4%。
210

組織知識流通之研究--以台灣資訊硬體業為例 / The research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flow - take Taiwan information hardware industry as an example

賴威龍, Lai, Wei-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的統計,1997 年我國資訊硬體工業海內外的總產值已達 302 億美元,成長率達 24.8%,顯示台灣的資訊硬體工業佔世界市場--主要的地位。資訊硬體工業在我國發展相當成功,其發展歷程與分工方式值得探討,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資訊產業 廠商如何能在變動快速的外界環境條件下,運用組織內外部的資源不斷的進行知識吸收、創造與擴散。 本研究由「組織為知識流動、創造與蓄積的載體」的角度出發,試圖在本土優秀廠商組織能耐持續深化的過程中,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工業的組織知識創造模式,藉以發掘台灣獨特 (Taiwan-specific) 的競爭優勢。主要研究問題包括:(1) 技術特質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2)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如何影響組織知識流通?(3) 臺灣資訊硬體業特有的創新模式與組織知識流通模式為何? 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共訪問六家廠商,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 技術特質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1)路徑相依度:本研究發現當路徑相依度低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外界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高。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較依賴內部的知識來源,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自主性將較低。 (2)模組化程度:本研究發現當模組化程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分散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能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反之,當路徑相依度高時,知識吸收將傾向集中式的知識交流網路,知識創造過程中成員間的分工較難切割清楚,而且團隊創造的知識較無法以模組的形式儲存擴散。 (3)技術複雜程度 本研究發現當技術複雜度較高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廣泛,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高,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外顯方式蓄積擴散。反之,當技術複雜度較低時,知識吸收的來源較狹隘,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多樣性與正式化程度將較低,而且知識愈傾向於以內隱方式蓄積擴散。 (二) 團隊領導與組織情境不同,組織知識流通隨之不同 本研究發現師徒制是台灣資訊硬體公司重要的訓練制度,專案的知識儲存方式因此傾向蓄積於個人之上,本研究亦歸納出不同形式的專案領導人對於組織知識流通影響的角度不同。此外,當個人激勵與團隊績效連結程度愈高時,愈有助於知識創造過程中的團隊合作程度,而且當組織各個團隊間的正式與非正式溝通較頻繁時,則有助於內部知識擴散,較能發揮整體組織知識的槓桿效果。 (三) 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 從個案的實地探索之中,本研究依據 Henderson and Clark (1990) 提出的學習模式,發現在替先進國廠商的代工經驗中,台灣逐漸吸取了先進國產品設計與製造的知識,因此近年來,雖然關鍵組件多操控在日商與美商的手裡,但是許多台灣優秀的廠商則試圖在產品架構方面進行創新,亦即在整體搭配方面進行突破,設法讓整個產品成本降低或功能提昇,這種現象可見於筆記型電腦產業、掃描器產業、CD-ROM 產業、Monitor,產業等。依據以上的觀察,本研究歸納出台灣資訊硬體業的創新特色是屬於架構方面的創新,對於關鍵組件的創新能力則相對較弱。此外,本研究同時發現本土廠商由於規模較小,因此很難像歐美廠商般以總部的中央貧驗室來進行長期的研發,所以主要扮演的角色為快速的追隨者.,負責盡快將新技術商品化,而透過上下游跨組織的知識流通使得我國廠商能在快速追隨者的定位上持續保有競爭力。

Page generated in 0.033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