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6
  • 6
  • Tagged with
  • 6
  • 6
  • 4
  • 4
  • 4
  • 3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北朝詩歌的邊族風采

許旭文, XU, XU-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書經舜典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歌為政之所繫,尤足以反映 時代、表現人生。而北朝為民施融合之動亂時代,其間之干戈相屬、烽燹迭起,甚至 於社會盛衰,邊疆民族皆扮演了相當重要之角色。本論文試圖以人類學之角度,配合 社會學、政治學之觀點,從北朝民歌及古詩中,探討蘊涵於內在的文化意義,更進一 步了解游牧社會特殊文與政治背景,冀能就邊族風采尋繹出其在北朝歷史上的非凡意 義。 本論文計一冊,除緒論、結論外,分四章十七節,約七萬餘言。 緒論,分「一般說明」、「文獻探討」及「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範圍」三部分, 說明本文之主要經緯。 第一章說明北朝之歷史背景,探討政局動盪及五胡崛起對民族融合的影響,並分析北 朝形成及胡族漢化的情形。 第二章探討北朝詩歌之形成條件,蓋一種文化之產生,必有其內因外緣,知其因方知 其所由也。 第三章從北方民歌的角度,探討其「豪放爽朗,慷慨激昂、大膽率直」之特色,此部 分大多為胡人創作,其題材較為廣泛,除戀歌外,尚有戰爭、牧歌及反映人民生活之 歌謠,有濃厚樂府色彩,最易突顯其邊族風采。 第四章從北朝古詩之內容,其取材大抵為中原民族詩中之有關邊族部分,去尋繹詩中 涵蓋之遍族文化,並解釋其外在表現之象徵意義。 結論,並論及北朝詩歌邊族風格之影響。
2

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研究

康添財, KUANG, TIAN-C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計一冊,約十萬餘言,分為六章十八節,下再分若干小節。 論文內容主要是透過社會科學整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目的、演變 及執行狀況過程,進而探討其影響得失,並提供未來光復大陸後,政府移民實邊的參 考方向。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範圍與限制,並對邊疆及移民之界說、定 義、特質等加以解釋,同時對歷代移民實邊之概況,也扼要略述。 第二章對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目的,分政治文化、經濟、邊防、人口壓力與失業問題 四方面,加以探討。 第三章以「文化大革命」作為分期,分析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演變過程。 第四章分析中共移民邊疆工作之方針,與政策之執行,同時分區說明中共移民疆邊之 實況。 第五章剖析中共移民邊疆政策之影響,並檢討其利弊得失。 第六章結論,對全文作一總結,並提供未來光復大陸後,政府移民實邊的方向,以供 參考。
3

清朝蒙古的封禁隔離政策

溫浩堅, Wen, hao 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廷為了依賴蒙古的武力,同時也為了避免蒙古過於強大而不容易實施直接有效的行政管轄,因此在「分而治之」與「因俗而治」的治邊指導方針下,在蒙古地區推行多元化、多層次的封禁隔離政策。此政策的內涵主要可分為兩個層面:就蒙古內部來說,是嚴防蒙古各旗、各部之間的交通往來,並且推行藩旗組織;就蒙古外部來說,是防止蒙古與漢、藏、回以及東北地區邊疆民族的互動交往,而重點主要在嚴防蒙古與漢、藏兩族的聯合。就實施內容來說,可分為四個部分: 一、在蒙古各旗之間的封禁隔離:禁止各旗越界游牧、畋獵與採捕;禁止蒙古私相往來以及禁止各旗王公私自擴充屬民與隱匿壯丁。 二、在蒙古各部之間的封禁隔離:禁止各部私相來往、互售軍器、違禁通婚與貿易以及讓各部在行政管轄上互不隸屬。 三、推行藩旗組織:在藩旗組織下的蒙古,有扎薩克模式(盟旗制度)下的外藩蒙古與八旗模式下的內屬蒙古。外藩蒙古又分為內扎薩克與外扎薩克兩種旗。內、外扎薩克旗的區別,主要在於內扎薩克旗的平均佐領數遠多於外扎薩克旗;同時,內扎薩克兼有軍事首長的身份,有帶兵權,而外扎薩克則沒有。內屬蒙古不設扎薩克,以都統、總管或佐領治理,直接隸屬於當地的將軍或是參贊大臣,而形成都統旗、總管旗或是佐領旗。 四、在蒙古與漢、藏兩族之間的封禁隔離:(一)、在蒙漢之間:一方面透過關禁的實施、禁止雜居與通婚以及蒙漢分治來進行民族隔離;另方面又透過墾禁、礦禁政策,輔以地域封禁的方式,來達到蒙漢隔離的目的。(二)、蒙藏之間的隔離,初期借藏以化蒙,而後挾蒙以制藏,嚴密注意、限制蒙藏兩族的聯繫交往,同時並實施藏蒙分治。 清朝蒙古的封禁隔離政策,就政策的成效性來說有三點:在繼承自中國歷代以來各民族生息區域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而完整的清朝中國疆域以及發展了蒙古畜牧業與維護草原的自然生態。就政策的檢討來說,蒙古封禁隔離政策的失誤有三點:造成了蒙古的弱化、產生蒙漢隔閡以及導致邊疆危機與領土的喪失。 總結來說,蒙古封禁隔離政策,就清朝的立場來講,有時代性的意義與功效;就蒙古的立場來說,有自然保護之利,民族隔絕之弊,利弊參半;就後代中國的角度來說,則是妨礙了民族融合、國家統一,有著千古憾恨之慨。
4

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之研究

林士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移民實邊」是指歷史上經濟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地區的人口,向人煙稀少、土地荒僻的邊疆地區遷徒,和當地各族人民共同開疆拓土、發展經濟、保疆衛國的歷史活動。 移民實邊之說源於漢朝晁錯,以後歷代多有行之,清朝末期亦採用此項政策治理邊疆地區。近代外國勢力對中國的侵略,清朝面臨前所未有的邊疆危機,因此,清代前期的治邊政策必須因時制宜,有所調整。對於東三省、蒙古地區、新疆、川藏邊區進行移民實邊政策的實施,因地制宜,倡導內地民戶移居內陸邊疆。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是一項治邊政策,亦是清季移民實邊政策之一環。清季東北移民實邊政策,以清代後期為時間範圍,以放荒招墾為主要內容,包括討論清廷對東三省的治理做法由消極到積極的整個歷程。 東北移民實邊政策的概念是逐步形成的,也是不斷調整發展的過程。移民實邊政策的實行既明顯地不同於封禁政策,但又與封禁有關。從辦理旗屯,開放旗招民佃,進而旗民兼招,籌款招墾,最後以移民的成效為目的,這一過程反映出邊政的變化,「實邊在闢地,闢地在聚民,防邊必先置戍」 可謂總結了實行移民實邊的經驗。 移民實邊政策從清代中葉即開始部分實行,內容、措施逐漸改變,反映移墾社會的擴大與邊疆危機之外,清代自嘉慶朝以後一直重視東北地方的屯墾,使移民實邊政策有連續傳承的依據。討論清末新政改革亦不可忽視清代中期以來調整邊政的努力。
5

國父與先總統 蔣公邊疆政策思想之研究

陳正忠, CHEN, ZHENG-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邊疆是國家領土的一部分,有邊疆便有邊疆政策。中國邊疆族支眾多,為適應邊疆地 位之重要、地形之特殊,環境之複雜,幾千年來,無論中華民族中任何一族系掌握中 原政權,均各有其治邊方針。 本論文旬在研究 國父與先總統 蔣公的邊疆政策思想,全文約八萬餘字,共分六章 十二節,各章要點如下﹕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邊疆定義、特質及邊疆政策之意義。 第二、三、四章 國父「民族」、「民權」、「民生」主義邊疆政策思想。此三章之第一節簡略敘述「 民族」、「民權」、「民生」之要旨。其第二節仍蒐集國父三民主義及相關的言論、 著作中包含邊疆政策思想,以說明 國父對邊疆亦相當重視。 第五章 先總統 蔣公邊疆政策思想,蒐集 蔣公有關邊疆政策思想,並加以討論 蔣公將邊疆政策實施於蒙藏及台灣山地的成果。 第六章 結論。探討對當前邊疆應有的認識,及光復大陸後邊疆政策的原則。
6

冷戰結束後中共地緣政治之研究

張漢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地緣政治」從字面上來看,就知道它是與地理、政治有關的課題研究,從深層的角度來看它則是以地理的宏觀思維來解釋一個國家的政治行為的科學。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是永久存在的,因而地理環境對人類社會總會有一定的影響和制約。中西方學者的對地緣政治地理的詮釋都不盡相同。有必要先將地緣政治理論的淵源、定義及形成的因素加以深入探討,以建構本文研究立論之基礎。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所形成的兩極對抗終結後,世界各個主要國家無不針對此一新的國際環境重新思索未來的發展與相應作為,以利其在新的國際體系產生醞釀過程中,爭取國家的安全發展與最佳角色、地位及對全球之影響力。中共利用地理上海陸兼備的特色及廣大經濟市場需求的優勢,積極營造有利其爾後綜合國力發展的地緣政治環境,並已躍昇為國際多強體系中的「一極」。尤其是中國大陸位於亞太地理位置的中心,而且是目前是世界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尤其中國大陸乃是全球人口最多、市場需求容量最大、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若中共能夠針對其地緣政治環境之特色,因勢利導,調整因應,以海陸交鋒的地理條件採全方位輻射同步發展的模式、以優勢的文化背景吸附多數鄰國為伍、以平等互惠爭取周邊強國的支持,則其後續的發展潛力不僅能成為亞洲區域或歐亞大陸的權力主宰者,更足以挑戰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 基於全球經濟發展與經貿整合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共未來地緣政治發展的主軸仍然會指向經濟方面,同時透過睦鄰政策的持續推動與夥伴關係的建立,營造一個以中國大陸為核心的東亞大陸地緣政治板塊。進而藉軍事變革的力量,將解放軍改造成一支能有效執行防衛國土的地面部隊、能達到對強權嚇阻的飛彈部隊、能走出大洋的空中武力與遠海艦隊。並以「上海合作組織」及「六方會談」打擊國內的三股勢力,同時爭取東北亞區域事務的主導權;積極參與「東協」組織,在經濟上維持東南沿海的經濟整合與發展及建立可以聯繫歐洲的地緣經濟板塊,在政治上突破美國的圍堵,爭取東南亞地區政經命脈的主控權。最後是發揮「博鰲論壇」的最大影響力,建構一個真正屬於「亞洲人的亞洲」、「中國的亞洲」的地緣政治理想。 冷戰結束後,所形成的國際大環境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以合作代替對抗的國際互動模式及經濟發展的主流意識等地緣政治環境特色,對即將成長、茁壯的中共而言,無非是一種新的機遇。另一方面,中國大陸周邊地區既有美國在西太平洋、中亞地區軍事部署上的圍堵;以及周邊「三股勢力」(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的興起,加上鄰國潛在的糾紛衝突及領土、主權、資源的爭奪等複雜交錯的危機,對中共內外環境及爾後的向外發展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制約與挑戰。中共在此機遇與挑戰相互拉扯的過程中,若能「掌握機遇,積極發展」及「厚植國力,迎接挑戰」,將在未來的地緣政治發展開創出嶄新局面。 一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周邊安全與發展的環境,也決定了它在國際戰略格局中的地位,這是一個國家在地理上的根本特性,其影響具有恆久性。拿破崙曾說:「瞭解一個國家的地理,就可以瞭解其對外政策。」任何一個國家所面臨的利益、威脅與未來發展,都與該國的地緣位置息息相關。也就是一個國家的行為必然會受到地理的制約,為了建構符合本身利益的地緣政治環境,就必須掌握形成地緣政治的因素,充分運用地理的優勢,同時避開地理的限制,才能夠達到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之目的。總之,檢視中共在冷戰結束後所呈現的國家政治行為之目標,可歸納惟下列幾點地緣政治的戰略意涵: 一、營造「多極化」的格局-打破美國所主導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 二、提升大國地位-突顯中共崛起的意志與決心,並爭取對國際政治權力的分配。 三、擴大順從中共周邊的勢力範圍-強化對周邊地緣政治板塊的影響力度。 四、遏制「台獨、疆獨、藏獨」的分離勢力-維持中國大陸地緣政治內外環境的安全與穩定。 台灣的地理位置處於中國大陸的東緣,正位於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中央樞紐地帶,這個自然地理特徵限制著台灣必須朝向南北或東面方向發展,也就是要以經營亞太地區作為發展的主要腹地。冷戰結束後中共也趁勢在亞太地區安全、政治、經濟領域中積極建構扮演主導及領航的角色,主要目的除了改善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外,就是要藉此強迫他們在台灣與中共兩邊作出明確的選擇,以達到孤立台灣的目的。此外由於中共地緣政治的發展效用,已反映出中共在國際影響力漸次上升,促使美國在現實利益的考量下,在美國、台灣、中共的三角關係中,美國選擇向中共傾斜的發展。未來在中共逐起崛起的大環境不變狀況下,美國也將被迫向中共靠攏,相對地稀釋了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這將是台灣未來安全與發展的一大警訊。 冷戰結束後,隨著美蘇兩強對抗格局的消失,在全球各個區域普遍響起經濟發展及經濟整合的熱潮,在現代國際發展趨勢而言,以經濟利益為基礎的發展途徑,將能創造另一個政治、外交地緣政治新局,其中以「自由貿易區」模式的發展最具成效。預期未來「地緣經濟」勢必成為國際體系建構與發展的一個主流模式。最後來觀察陸地與海洋兩者的相互關係,陸地會對海洋構成控制的效果,海洋則對陸地產生包圍與封鎖的作用,在現代的國際政治權力環境中,它們都可以具體呈現出國家權力的所在。

Page generated in 0.0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