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6
  • 44
  • 3
  • 2
  • 2
  • 1
  • Tagged with
  • 51
  • 51
  • 45
  • 23
  • 12
  • 11
  • 10
  • 10
  • 9
  • 9
  • 9
  • 9
  • 8
  • 8
  • 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臺灣企業博物館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之研究

林涵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探討企業博物館與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之研究。欲了解企業如何藉由企業博物館的成立達成企業的使命目標及發揮更多元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內容包括企業博物館可實現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發展現況、特色介紹、優劣勢以及企業博物館的未來展望與建議。本文對企業博物館的定義,廣義上指(1) 博物館為企業體或相關機構所成立(2) 博物館內主要包含企業的歷史、資料、文物、產品或經營者理念等與企業體相關之有形或無形的展示品(3) 為社會大眾自由參觀之公開場合。狹義的企業博物館限指非營利機構者,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對象。企業社會責任本文定義為:企業要做到利潤、回饋、教育、發展、能促使社會價值總體提升。在了解企業博物館及企業社會責任的內涵後,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有(1) 文獻分析法(2) 結構性訪談,除了對文獻做檢閱外,也針對國內七間企業博物館做實地訪查與訪談。本文從企業社會責任等相關文獻,整理出評估的指標,對企業博物館的企業社會責任項目內涵作詳細的分析外,也綜合專家訪談經驗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   本文發現如下: (1) 企業博物館身負重要的社會教育責任、文化責任,應努力維護及發揚。 (2) 企業博物館在傳播產業知識上貢獻良多,但更應精益求精。 (3) 企業博物館為博物館經營注入新的企業精神及創新能力。 (4) 企業博物館可發展為企業的職場訓練所,培養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向心 力。 (5) 現行企業博物館在專業管理上仍然不足,未完全發揮博物館的基本功能。 (6) 企業博物館易受企業體的波動而面臨經營不穩的問題。 (7) 臺灣目前尚缺乏健全的企業博物館發展機制。 針對企業博物館營運參考與後續研究,本文建議: (1) 企業博物館應注重專業管理及博物館基本功能的發揮。 (2) 企業博物館應建立完善的經營機制,朝永續經營目標努力。 (3) 企業博物館可結合大學或其他學術機構來增進產業知識或博物館研究功 能。 (4) 政府應妥善立法,規劃企業博物館產業的相關法規及輔導其健全發展。
12

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創意生活營造與經營

徐宜寧, Hsu, I-N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博物館的趨勢從過去以「物」為主--重視物品收藏展示,轉變為以「人」為主--重視顧客的體驗,坊間出現大大小小與民眾生活貼近的生活型博物館,其中許多是由企業所成立與企業產品、產業或理念相關的企業博物館。本研究以創意生活產業的三大要素「核心知識」、「深度體驗」、「高質美感」,並輔以經營要素檢視現代新興的生活型企業博物館。 本論文採質性研究法,從台灣遴選出三家成功個案(獲選為創意生活產業者)—郭元益糕餅博物館、進益摃丸文化會館、阿聰師糕餅生活館,透過深度訪談、參與觀察及二手資料搜集,檢視其經營要素的特色為何、創意生活營造的特色為何,及經營要素如何影響創意生活營造,經由歸納探討獲得相關之研究發現。 另外亦從創意生活產業發展成熟的日本遴選三家產品類似的優秀個案—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鈴廣魚板博物館、俵屋吉富京菓子資料館,透過二手資料搜集分析,探討其創意生活的營造,獲得包括如何提升體驗的積極感與沈浸感以豐富體驗、商品美感如何營造及核心知識如何深化等等的啟示。 本研究最後綜合三家台灣個案的研究發現,及三家日本個案獲得的啟示,從三個面向提出生活型企業博物館的結論及建議包括: 一、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體驗營造與思考 1.核心知識運用再深化。2.訂定明確的體驗主題。3.提升體驗的豐富度。4.向主題樂園學習。5.生活型博物館可從商品、紀念品、餐飲、DIY、藝文講座等的提供增加收入及體驗。6.產品美感的提升。7.大量的複製、抄襲將失去創意產業的本質。 二、生活型企業博物館之經營與思考 1.運用多方資源。2.重視顧客導向。 三、母企業之經營與思考 1.企業博物館是一種行銷效益大的文化贊助型式。2.生活型企業博物館可讓企業累積跨足休閒旅遊業的資源和能力。3.生活型博物館是創意產業,母企業應培養鼓勵冒險的文化。4.企業成立博物館趨向文化傳承面出發,不會降低行銷價值,反而化行銷為無形。5.應以獨立事業視之。6.創意產業是深度經濟而不是規模經經濟。
13

臺灣地區博物館歷史檔案之典藏與管理 /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t Museums in Taiwan

鐘秉慧, Chung, Ping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歷史檔案是用文字記錄人、事、時、地、物發生過的種種,歷史是一個國家的根基、檔案則負責歷史的真實性,因此歷史檔案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資產,但人們對於歷史檔案的認知較為陌生,同時歷史檔案的典藏單位是多元化的,在博物館的歷史檔案則統一被歸屬於史料文獻的典藏品而非檔案,因此在歷史檔案的瞭解與使用上較多都以專業研究人員為主。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瞭解何謂「歷史檔案」以及國內外博物館在歷史檔案的典藏與管理概況,並對五所典藏歷史檔案的博物館進行深度訪談,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及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冀求瞭解博物館對於歷史檔案的典藏與管理情況,綜合分析其結果,提出合適於歷史檔案的典藏與管理意見,以供未來國內歷史檔案之典藏機構參考。 歸納文獻分析與研究結果發現,博物館對於歷史檔案的認識較為不足,在使用歷史檔案時也多以展覽為主,除了博物館業務繁重之外,負責歷史檔案的管理人員較多都不具有檔案專業背景,同時因為博物館蒐藏方向多有重疊,因此歷史檔案被分散典藏在不同博物館中,也讓使用者在運用時有所阻礙。藉由釐清歷史檔案的定義,以及經由專業的檔案人員整理後,國內對於檔案的重視也會日益增加。 / Historical archives use words to record people, things, places, and objects that have been on earth. History is the foundation of a country, and archives represent the reality of history; therefore,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the important fortune of human beings. However, people are not familiar with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the collection unit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various, for example, the historical archives in Museum are not organized under collection of archives but collection of literature. As a result, the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mostly conducted by professional research workers. This research analyzes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the statement of worldwide museums in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lso, this research conducts in-depth interview on five museums, inclusive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Museum,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History, and Kaohsiung Museum of History, to understand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statemen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in museums nowadays. Nevertheless, this research sums up the analytic results and raises suggestions suitable for the coll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storical archives, in order to let domestic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institutes can take advantage of it.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analyses and research results, museums lack awarenes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lways focus on exhibitions. These cause museum not only a heavy duty but also most staffs in charge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not equipped with specialized knowledge. Meanwhile, due to the duplicate collections of different museums, historical archives are scattered in distinct museums, which create barriers toward users. Therefore, hoping domestic awareness of archives will arise increasingly after the clarific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and the rearrangement conducted by experts.
14

詩經中草木鳥獸意象表現之研究

文鈴蘭, WEN, LING-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約八萬字,其主旨在探究詩經中草本鳥獸意象之表現。歷來,詩經中草木鳥獸 ,是博物學之研究對象,而本文從文學的角度來著手,由草木鳥獸意象的表現,以探 討詩經作者的寫詩心態以及詩經形式表現上的特色。研究方法上,根據詩經動植物圖 鑑叢書、毛氏引得,選出詩經中提到草木鳥獸之二百三十篇作為探詩對象。本論文共 分五章。 第一章:緒論。共分三節。簡述意象一詞之概念及傳統儒家實用觀念之下(以先秦為 主)所映照的草木鳥獸意象的特質,並加以彙錄本文所要探討的二百三十篇,以作為 下文的基礎。第二章:共分三節。論述草木鳥獸意象與賦、比、興等各三種寫作方式 之關聯,以探討古人所命為賦、比、興之詩篇上如何呈現。第三章:共分二節。採用 劉若愚先生的理論,將草木鳥獸意象分為單純、複合意象的兩類,以探討它們如何反 映詩經詩人的情感及生命特質。第四章:共分三節。先由「景物與本事」二截式的觀 點,以論述篇章結構上的運用,再依據「套語」理論,以探討「有秋之杜,○○○○ 」、「山有○○,隰有○○」等句型、韻律結構上的運用。第五章:結論。總結其在 詩經文學上的地位,並論述其主要功用在於協助詩經形式架構完好,再進而肯定其已 不是博物學之研究對象。
15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導覽員專業訓練研究 / A Study on The Guides Training of Taipei County Yingge Ceramics Museum

施佩瑩, SHIH, PEI-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導覽員身為博物館教育很重要的一環,負責提供導覽解說服務及執行其他教育活動,所扮演的角色,如同觀眾與博物館的橋樑。為了扮演好這樣的角色,達成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及為民服務成效,滿足觀眾的各種參觀需求與符合不同時代與展示特性,博物館人員專業訓練實為根本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現代博物館的類型與屬性眾多,導覽員肩負的責任與工作也各異,除了需要接受共通的訓練課程,以建立在博物館服務的共識之外,更必須有一套針對不同工作性質所設計的專業訓練課程,來加強導覽人員的專業知能。 本研究以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為對象,先由文獻與理論中得出身為一位博物館的導覽員,應具備的專業知識、溝通技巧、儀表態度等,並由鶯歌陶博館這個陶瓷專業博物館的角度出發,藉由訪談導覽員、導覽志工、導覽員管理者及其主管與展示策劃人員,了解其對培訓課程的需求與看法,再與現有制度相比較,檢討缺失與改進之處,作為未來博物館規劃導覽員培訓課程的參考。 在研究結果方面,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館方對於導覽員的專業及專業訓練認知不足; 二、專業訓練安排缺乏計畫; 三、經費及資源有限; 四、人員任用方面的限制; 五、館內各部門橫向溝通不足; 六、缺乏訓練成效評估機制。 針對研究發現與現行課程的分析,對於該館的導覽員專業訓練制度與內容,有以下幾點建議: 一、建立導覽員專業倫理準則,並提高館內同仁對導覽員專業的認知; 二、訂定完善的導覽員專業訓練計畫; 三、善用館內外相關資源; 四、建立導覽員工作考核及訓練成效評估機制。
16

山海經郭璞注研究

謝秀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以《山海經》郭璞注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郭璞之注加以梳理、分類,並在此基礎上探討《山海經》郭璞注之特色,分析其與漢人對《山海經》的傳統認識觀點之間的聯繫與差異,探討郭璞如何既對漢人的《山海經》傳統認識觀點有所繼承,又在魏晉玄學興盛的歷史脈絡之下,開創出他對於《山海經》的獨特理解並從注釋中展現其博物觀。最末,則進一步探討明、清學者如何評價《山海經》郭璞注,而從明、清學者之評價中掌握《山海經》郭璞注之意義與價值。 在章節的安排上,本文第二章首先討論漢代學者對《山海經》的認識,以期在漢人對《山海經》的認識基礎上探討郭璞對《山海經》的注釋與詮釋;其後於第三章則以郭璞注文及圖讚為討論重心,探討從劉歆〈上《山海經》〉到郭璞〈注《山海經》敘〉之間的聯繫與發展,並就郭璞的基礎注釋工作及徵引書籍加以梳理、分類,說明郭璞注文之特色,並透過對《山海經圖讚》之內容之分類,釐清郭璞《山海經圖讚》形式與內容上的特色;第四章則就郭璞對《山海經》的詮釋與後世評價的討論為主,探討郭璞結合氣與玄理所展現出的達觀博物的詮釋觀點,將郭璞的博物觀歸納為苞覽宇宙的博物觀與實用的博物觀兩項;最末,則觀察明、清學者如何從考據校正與增廣異聞兩個面向,從各自的專業素養與治學方向對郭璞注釋《山海經》加以評價。第五章為結論,總結上述二、三、四章之研究成果,並提出可供進一步探討之論題。
17

體驗行銷策略研究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特展為例 / Experiential Marketing Strategy Study, take exhibtions in National History Meseum as example

蔡寶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藝文市場逐漸成長,近來許多特展的參觀人數都突破數十萬人次參觀,針對此現象,本研究以體驗行銷的概念來探討國立歷史博物館在舉辦此類特展時的行銷策略建議以及做為評鑑策展協力單位的標準。 本研究利用質化訪談方式,訪問六位參觀者以及利用問卷發放的量化研究方式,共計354份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後獲得以下發現。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體驗行銷策略體驗模組對體驗價值有正向之影響力。 二、體驗行銷策略體驗模組的感官、情感及關聯體驗對顧客滿意度有正向之影響力。 三、體驗行銷策略體驗模組的思考、行動及關聯體驗對顧客忠誠度有正向之影響力。 四、體驗價值的四大構面對顧客滿意度皆有正向之影響力。 五、體驗價值的四大構面對顧客忠誠度皆有正向之影響力。 六、顧客滿意度對顧客忠誠度有正向之影響力。 根據以上發現,個人對國立歷史博物館提出發展體驗行銷的建議也可當作其對策展協力單位的評鑑標準: 一、加強服務以提昇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 二、加強主題性以提昇策略體驗模組中的感官體驗。 三、改善空間與動線規劃。 四、增加套裝行程。 五、持續不斷地引進世界知名藝術品。 / The market of Art industry is growing rapidly and there are many exhibitions successfully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public and hundred thousands of visitors. With regard of this fact, this research is to advise the experiential marketing strategy to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for special exhibition and as criteria to exhibition planning cooperation company by the concept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This research applies the Focus Group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approach with 6 interviewers; in addition,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s quantities approach with 354 pieces of effective samples. After the examination of statistic, the finding as below: 1. The SEMs can affect experiential value positively. 2. The Sense module, feel module, and relate module of SEMs can 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 positively. 3. The Think module, Act module and Relate module of SEMs can affect customer loyalty positively. 4. All four phases of experiential value can affect customer satisfaction positively. 5. All four phases of experiential value can affect customer loyalty positively. Customer satisfaction can affect customer loyalty positively According to above findings, this research presents below suggestions as the experiential marketing strategy and criteria when cooperating with exhibition planning company: 1. Enhancement on service to increase th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2. Enhancement on theme to increase the feel module of SEMs 3. Improvement on space arrangement and visiting route. 4. Adding package offer with extra benefit. 5. Continuing to introduce worldwide famous high level art in the exhibition.
18

以博物館體驗整合線上數位資源推廣博物館文化內涵之研究-以故宮博物院為例 /

童偲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故宮博物院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其藏品囊括中華文化五千年的菁華,多數的皇家珍藏,因此故宮本身具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色彩。然而,如此深具文化內涵的博物館,卻還是面對了年輕參觀族群減少,以及無法精準區別民眾喜好的問題。雖然近年來故宮大量投入資源發展數位典藏資源,但仍無法有效抓住民眾的心。 本研究認為會產生上述的現象,其原因在於民眾無法理解故宮文化內涵的意義,對於有進入障礙或不熟悉的事務,人們通常會不感興趣而選擇遺忘,因此,本研究認為透過體驗的方式,讓體驗的內容在民眾心中產生長久的記憶,能夠拉攏人心使其能夠逐漸成為懂得欣賞故宮文化內涵的人。 本研究嘗試解釋Pine and Gilmore[1999]的體驗經濟模式,發現並不完全適用於博物館產業,因此本研究另外探討有關體驗理論、博物館功能以及參觀民眾動機之文獻,將體驗所重視的心靈感受、民眾需求、以及博物館的功能目標整合為一,另為博物館體驗作一定義,分成初步、進階、深層體驗,並以此架構比較分析世界五大博物館各自在線上數位體驗的程度為何?而本研究發現故宮雖然擁有豐富的線上數位資源,但在體驗的設計以及主題性的發揮方面,還可以多參考其他博物館的作為,以發揮故宮的實力。 根據本研究的博物館體驗階段,本研究建議故宮在初步體驗設計時,著重故宮數位資源的能見度,考量民眾喜好,給予適當的刺激與提示,觸發民眾進入進階體驗階段的時機;當民眾進入進階體驗時,故宮典藏資源應發揮最大效用,盡力滿足民眾的學習需求,以不同的工具,透過不同的角度來展示故宮文化,輔助民眾學習;待民眾文化內涵提升到一定程度,便能進入深層體驗階段,發揮博物館經濟、社會、研究功能,加深民眾對故宮的認同感,建立長久關係。透過此體驗過程,將有助於故宮往後策展、文化推廣以及建立愛好者社群,確立故宮在學術、博物館界的地位。
19

探討博物館產業組織進行科技化創新所造成的能力轉換歷程 - 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 / Exploring the Transformation Experience of Capability of Museum Organization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 A Case Study of National Palace Museum

陳一帆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博物館產業(Museum Organizations)不管過去還是現在,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如今卻面臨環境變動,競爭日益劇烈的情況。在競爭力持續下滑的情形下,博物館產業都不得不力求轉型。在推動本土文化永續經營的大力呼聲下,無論政府或民間都積極的把博物館產業或具有特色的地方性產業加以推廣,藉此來改善博物館產業的經濟困境情況,以及加深地方認同感和歸屬感,積極進行在地連結,為博物館產業帶來新的經營方向也提升了台灣人民對於歷史、地方的認識和熱情。 在各種產業中,組織為了擁有競爭優勢,以及達成永續經營的目的不斷成長。在面對各種挑戰時,組織本身會驅使自身具備某種條件來去適應各式各樣的環境。在形成這些條件的同時,組織內部就會不斷的進行改變和成長來滿足這些條件。在不斷改變和成長的過程中含有許多變動的元素,而這些元素在組織間形成化學作用後,讓組織產生面對變動環境的「能力」。每階段能力的轉變對組織來說非常重要,也是讓組織繼續適應或面對各種挑戰的關鍵。 本研究為了深入瞭解博物館產業組織能力轉變現象,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簡稱故宮)為研究對象,探討故宮從2002至2014年所舉辦的文物展覽。每次的展覽都藉由不同的資訊科技來結合各種故宮文物,而促使展覽都以不同的樣貌形式呈現給大眾。而這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展覽,背後的工作人員、策劃團隊到整個組織面,都是經過科技快速進步的洗禮,組織必須去適應如何在這變動的大環境中持續的創新和進步,促使組織的能力進行轉變,發展出屬於自身的動態能力。
20

當博物館遇上志工-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之探討 / Museum Meets with the Volunteers: A Study on Museum Voluntary Relationship

闕依柔, Chueh, I J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臺灣的博物館志願服務從推廣志願服務早期便開始發展,志工補充博物館人力的不足,協助博物館運作。博物館志工經常在展場第一線服務,介於觀眾與博物館之間。志願服務有著自發性投入、以輔助性事務為主的特點,而運用單位則有管理之需,專業能力的要求,兩者在預設上存在著矛盾。一般志願服務中,運用單位若為嚴謹的科層組織,而志工有著較高的自主性雙方則容易產生衝突。博物館為一科層組織,志工參與公共教育性質濃厚的文化事務,也有著較高的自主性,因此本研究選定彩虹博物館作為研究田野,從雙方於志願服務關係的投入動機、期待出發,論述雙方差異性使得志願服務關係存有不穩定的特性。然而志願服務關係中的差異性卻沒有使得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瓦解,仍然運作至今,因此欲探討博物館館方和志工的志願服務關係有著什麼特性,這些特性何以維繫博物館的志願服務關係。研究中發現人情經營和制度性規範為維繫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的重要方式,人情經營符合志工對於志願服務關係的期待,制度性規範則符合館方的管理需求,雙方均有意無意地使用人情經營和制度性規範維繫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最後,探討博物館中的志工組織,志工隊介於博物館館方和志工之間,協助博物館志願服務的運作。志工隊體現了上述人情管理和制度性規範的特性,從志工隊的幹部選舉、幹部角色可以看見人情經營和制度性規範如何於博物館志願服務關係中運作。人情經營和制度性規範代表著雙方對於志願服務關係的不同想像,雙方取得平衡的結果,也是維繫博物館志願服務的重要方式。 / Volunteer service in museums has developed in early stage in Taiwan. The volunteers have not only provided museums with sufficient human resources, but also have assisted museums to operate successfully. It is the volunteer that offers the front-line service in museums, and interacts with audience and museums. While museums have the demand of administration and profession, volunteer service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luntary involvement and assistant works. Therefore, there are sever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volunteers and museums. In general condition, if the museum is a well-organized bureaucracy, and the volunteers have the strong autonomy, the conflicts between both of them would be much higher. This study takes Rainbow Museum as an example, starting from the motivation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volunteers and museums when they join museum volunteer service. Second, it illustrates the differenc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un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olunteers and museums. Despite of these differences, the volunteer service in museums still exists today. In consequence, this study would like to discuss the features of museum volunteer service, and the ways to maintain this relationship. We find out that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mal regulation are two important ways to maintain museum voluntary relationship. While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meets the expectations of volunteers, formal regulation reaches the demand of museum administration. Both museums and the volunteers would use these two ways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o maintain voluntary relationship. In the end, the study moves on to explain the museum volunteer team, which connects with museums and volunteers. Volunteer team has helped museums to operate successfully, and has also presented fully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mal regulation. From member election of volunteer team to roles of members, it all shows the coordinating operation of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mal regulation. In short, association development and formal regulation not only represent different images of museum volunteer service, but also are two important ways to maintain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museums and volunteers.

Page generated in 0.0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