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1
  • 28
  • 3
  • Tagged with
  • 31
  • 31
  • 13
  • 11
  • 10
  • 10
  • 9
  • 9
  • 9
  • 8
  • 8
  • 8
  • 8
  • 7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航運業損益衡量與表達之研究

胡清山, HU, GING-S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會計是對經濟資訊的認定,衡量與溝通的程序,其功能在提供有關經濟個體之財務資 訊,以便使用人藉此資訊在各種行動方案中作審慎的判斷與決策,此項定義強調會計 活動本身僅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 現代企業的經營,莫不以追求最大利潤為目標,就有關營運之收益與成本的衡量與認 定過程詳加研究,藉「成本與收益配合原則」及「收益實現原則」之引用,我們即可 決定一期間之損益。 臺灣地區經濟發展係以對外貿易為導向,不論進口工業原料或輸出農工產品,依據海 關統計資料顯示,百分之九十以上係經由海洋運輸,由此可見海運事業發展對臺灣地 區進出口貿易影響之大,欲使對外貿易順利發展,運輸管道不受制於人,我國確實需 要發展自有的運輸船隊,而龐大船隊的建立與長存,必須以合理的利潤為基礎,亦惟 有「透過會計,加強管理。」,詳細計算航運收益與成本,才能獲得確實的財務資訊 ,提供作為發展航運業決策的重要參考。 由於航運收益與成本金額均非常龐大,對於財務報表日航行中貨運的損益認定方法不 同,財務報表結果便會有重大差異,本文就航運界是否可採航程百分比法承認收益, 亦探討其可行性。 本論文共一冊,六萬餘字,分為六章二十三節。
12

Hull and White模型下利率連動債券與股權連動債券之評價與分析

許可甄, Hsu ,Ke-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分別研究可買回利率連動債券和股權連動債券。利率連動債券的研究方法是利用數值解和封閉解(不考慮買回條款)來計算產品價值。數值解的求算方式利用Hull and White模型建構利率三元樹,首先利用 建構出第一階段利率樹,再加入 建構出符合市場上利率期間結構的利率樹,求出利率樹上每個節點的六個月LIBOR利率並利用MATLAB計算出產品真正價值。封閉解的求算方式是把產品拆解為零息債券加上利率數據選擇權,並利用Hull and White零息債券選擇權公式求出產品封閉解。股權連動債券利用Martingale推導出封閉解,再利用R求出真正的價值。 在計算出其真正的產品價值之後,分別針對上述三個商品做敏感度分析,模擬出當經濟環境改變時,對產品價值的影響,之後並針對券商的發行利潤及發行後的避險方法做探討,最後對投資人類型及投資策略作分析。
13

利差交易策略之實證結果

李乃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利差交易(Carry Trade)是在各種貨幣的利率水平上進行套利的交易以獲得價差收益的交易型態。而利差交易在這幾年創造出諸多研究的方向;利差交易又稱為套息交易,即借入低利率的貨幣,以購買其它高收益的投資工具,如高利率貨幣、股票、或是實物資產等,進而從中賺取其間的利率及匯率差價。諸如債券或國庫券等現貨金融工具所帶來的收益與該項投資的融資成本間的差額。 利差交易多在市場處於穩定低風險狀況下時,才能夠得到穩定的報酬率,因此如何客觀準確的評量目前市場所處的風險狀態,以獲得相對平穩又較佳的收益是主要的研究方向。本研究以如何求得利差交易裡面各項最佳且保持穩定性的參數與指標,假設利差交易可以經由衡量某些風險指標的平均值,並當風險指標低時建立利差交易部位,反之,當風險指標高時結束利差交易,甚至更積極進行反向利差交易,以求達到穩定報酬率的目標。 / Title of Thesis: Empirical Performance of Carry Trade Trading Strategy School/Graduate School: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dvanced Finance Class – 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Group Graduate Student : Lee, Nai-Chun Instructor: Dr. Kang, Jung Pao Thesis Content: Carry trade bases on interest rate differences of many currency pairs to make capital gains and interest income and it creates many research topics in recent years. Carry trade borrows low yield currencies and invests other high yield targets such as high yield currencies, stocks, or real assets to get interest incomes and capital gains from foreign exchange rates. Only when a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is under stable and low-risk conditions, carry trade can achieve stable return rates. Therefore, how to objectively evaluate current market risk situations to get relatively stable and more returns is the main research topic of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reports how to get optimal and consistently stable parameters and indicators of carry trade. It assumes that carry trade can build positions by measuring some mean values of risk indicators when risk indicators are low. On the contrary, it ends the trade when risk indicators are high and even actively short carry trade positions to achieve stable return rates. Key words: carry trade、capital gain、exchange rate、risk indicator
14

我國信託業會計處理與租稅問題之研究

叢宏安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託制度深具社會與經濟功能,隨信託法、信託業法及信託相關稅法之陸續公布,可預見信託之運用將更為廣泛,故本文旨在探討影響信託制度運作甚劇之會計處理與租稅問題,以提供信託業會計處理之參考與信託稅制修正改進之方向。 信託之會計處理方面,由於信託行為有信託契約之特殊法律關係加以支持,故其會計處理除應允當表達信託財產之運用情形,尚須優先遵循信託契約之約定;反言之,若契約未為特別規範者,即應適用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信託會計為清楚表達受託人所承擔之責任範圍及其責任之解除情形,而發展出「受託資產=受託責任」之基本等式,相對應地,信託會計科目可劃分為信託資產、信託負債兩大類。在進行信託之會計處理時,若信託本金受益人與收益受益人不完全相同,為使受託人能在任一時點,隨時區分出帳簿上每位信託關係人所應享之權益,受託人應於該信託帳上,就各會計科目,區別其性質究係歸屬於本金或收益。因此,在信託報告之表達上,亦應分別表示信託本金與信託收益之變動與影響。其表達方法或可以在信託資產、信託負債兩大類別下再劃分性質別之方式為之,或可以劃分基金別(將本金受益人權益與收益受益人權益視為兩個基金)之方式為之。 總言之,信託會計之處理程序與表達方式雖因契約約定與業務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皆以允當表達經濟個體資源變動情形、揭示受託人承擔責任範圍、提供報告使用者所需資訊為最終目的。 在信託稅制方面,我國現行之信託稅制係採信託導管理論與實質課稅原則,主張受託人僅為將信託所得分配、轉讓給受益人之導管或手段,故不應對信託財產本身課稅,而應對實質享有信託所得權利者(受益人)課稅,因此,信託財產若為形式上之移轉將不課稅。我國之信託稅制大致運作如下: 1.信託成立時,他益私益信託之委託人可能有遺產稅與贈與稅之適用,受益人則可能有所得稅之適用。 2.信託存續中,受託人管理處分信託財產發生之各種稅負原則上由受託人以所有權人之身份負納稅義務,並由信託財產支付。 3.信託消滅前,受託人依信託本旨交付信託財產予受益人,原則上為受益權之實現,並無稅負,但在信託財產為不動產時,歸屬權利人有契稅或土地增值稅之適用。 我國信託稅制之構建尚稱嚴謹,惟仍產生些許爭議與問題,盼相關單位應就相關問題儘速釐清與修正,俾供從業者執業時有所遵循,以利於信託制度之推展。
15

何者較能增加表演藝術票房收益: 票價折扣或座位調整? / On Increasing Performing Arts’ Box Office Receipts: Ticket Discount vs. Seat Re-categorization

田鵑華, Tien, Chuan 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從差別取價之觀點切入,討論目前具價格僵固性之表演藝術產業的票房收入情形,在消費者受多種因素影響其購票決策時,廠商如何採取最適因應策略、以使營收極大化。本文以折價票及座位調整作為廠商策略,建立一經濟模型探討在不同座位種類、座位品質、及外在條件時,廠商採取各策略之最適反應。 從結果我們發現,就座位調整來說,當為兩種價區時,只有當外在條件好時增加高價區可增加營收,在其他外在條件下則不然;而若增加為三種價區座位,除特定區間外,所有的外在條件與座位品質組合皆能找到一增加營收的最適座位調整方式。而另一方面就折價票之效果,則是不論條件為何、皆不能增加營收。
16

不確定情況下台北市不動產開發投資決策之研究─蒙地卡羅模擬方法之運用

黃勝榮, HUANG,SHENG-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確定的時代VS不動產開發抽資決策 1.影響不動產投資之各種因素均具有不確定性: (1) 收益因素:售價、租金等。 (2) 成本因素:土地市價、建築材料、工資、利率等。 2.傳統確定性決策模式已不適用於不確定的時代。 如果在不確定情形下正確地作不動產開發投資決策? 蒙地卡羅模擬模型正符合需要。 貳、研究目的 1.修正蒙地卡羅模擬模型,使其適用於台北市不動產開發投資。 2.在考慮風險情況之下,如何運用機率性模型之模擬結果作出投資決策? 3.考慮風險情況與不考慮風險情況所作決策之間是否不同? 亦即以蒙地卡羅作出之決 策與以確定性模型作出之決策是否有所不同? 參、研究方法 先修正蒙地卡羅模擬方法運用之理論基礎,再以修正過之方法作個案研究,最後再以 個案研究之結果,作一般化之建議。 本篇論文所用到之研究工具為蒙地卡羅模擬模型。並以專家意見調查法及效用理論作 修正。 肆、研究範圍 1.針對台北市不動產開發的投資決策作研究,亦即模擬測試之外在環境為台北市。 2.就同一塊基地之開發,評估其不同的開發策略,並作決策。 3.以開發者之立場為本篇論文研究之立場。 伍、研究假設 1.對任何不確定之變數,其變數值均可以機率分配型態表示。 2.每位專家對變數的真正機率分配並非完全知道,但亦並非完全不知道。 3.每位專家受其經驗及接觸環境限制,個別很難估計出正確的變數機率分配。結合多 數專家之意見而產生之機率分配,可縮小誤差範圍。 4.不確定變數的變數值,乃依其機率分配型態隨機產生。 陸、研究步驟 一、擬定開發策略 作成決策的第一個階段為擬定經營策略。擬定策略受經營者的企業目標和外在環境影 響。 二、選擇評估標準 在考慮時間因素,並且考慮投資報酬之絕對量和相對量之影響之下,同時採用凈現值 ( NPV)和內部報酬率 (IRR)為評估標準。 三、擬定確定性模型 以現金流量模型為理論基礎,將各種收益和費用變數,結合成會計方程式。再利用各 變數之間的關係,擬出關係方程式,將模式加以簡化。 四、專家意見調查及整理 由不動產專家估計每一變數之變數值,並對各可能之狀態變數,估計其機率分配。 故為了簡化對專家解釋機率意義的過程,在意見調查中,每個專家僅估計每個變數之 最低–最可能–最高三個估計值,並且指定三個估計值的發生機率為 10%,80%,10. % 。所諮詢的專家樣本數為 30.位。 五、區分狀態變數和控制變數 以敏感性分析加以區分。假設變數為 X,評估標準為 NPV,則 X變化 1.%,NPV 變化 大於或等於 1.%時,X 對NPV 的影響較大,即視為狀態變數。反之,X 變化 1.%,NP V 變化小於 1.%時,X 即視為控制變數。 六、結合狀態變數之機率分配 經專家對每個變數估計出三個變數值後,必須考慮如何結合多位專家的意見。結合專 家意見的方法有三種:加權法、交感法、測度法。本篇論文採用加權法作為結合各專 家意見的理論基礎。 七、蒙地卡羅模擬 首先將狀態變數的機率分配函數結合確定性模型的架構設計出可執行的電腦程式,作 為模擬工具。為求操作簡便起見,本篇論文採用具有亂數函數的LOTUS 1-2-3 套裝軟 體作為模擬工具。 八、比較分析 1.NPV 和 IRR之期望值和變異數比較。 2.NPV 和 IRR之期望值和損失機率比較。 九、投資決策 1.以期望值較高,變異數及損失機率較低為較優策略。 2.找出期望值╱變異數和期望值╱損失機率之無異曲線,以效用較高者為較優策略。 3.以無法量化之因素,如開發者之企業目標,開發者之個人喜好等,衡量難以取捨之 策略。
17

跨國指數連動票券新金融商品之研究:評價與避險 / The equity-linked note with cross boarder underlyings: to price and to hedge

葉澤興, Yeh, Tse-Hs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到期還本的指數連動型證券為一種連結權益(equity)的債權證券,所連結的權益部分通常以隱含選擇權的方式建立。指數連動證券具有自動資產配置調整的特性,當股票市場表現不錯時,此契約給予投資人較高的股票市場風險暴露(因為股票上漲時,Delta值增加)。若股票市場表現不佳,則契約收益特徵接近債券的型式。所以是保守型投資得以參與部分股票市場表現之設計。 本論文所研究之中短期連動型票券,係以零息債券持有至到期(其面額等於到期還本金額),期間不可贖回或申購,並以期初零息債券貼現的部分來購買不同的請求權,以做為連動股票市場表現的機制。在推導多重標的資產請求權評價模型上,係採Martingale方式,其中並證明在Gisanov轉換機率測度下,多重標的之隨機項轉換的規則。 本文主要研究Rainbow Call與Spread Call的評價模型與避險參數;進一步研究標的資產間相關係數對選擇權價值之影響與避險上的財務經濟意義。另一方面,運用Martingale此一有力的工具,佐以現金流量分析,來推導跨國標的之評價模型,並提出跨國之避險操作方法,與說明標的資產與匯率間相關係數在避險上的財務經濟意義。 本文最後就兩套請求權設計之指數連動票券,模擬比較在不同相關係數下,與其他選擇權設計之指數連動票券的表現。並嘗試提出該設計票券之較佳表現時機。
18

土地稅之中立性研究-對土地開發時序之影響 / A Study of The Neutrality of Land Taxation: The Impact on Timing of Land Development

徐天平, Hsu, Tien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一個動態體系中,土地在各期的最佳利用方式,將可能隨開發時機而改變,如此,倘若政府土地稅的課徵,會對地主土地開發時序選擇造成影響,則將有影響土地利用的可能。職是之故,土地稅對土地開發時序的影響,就成了政府在課徵土地稅時,必須思索的課題。本文首先重點式的介紹國內外論及此一課題的相關文獻。其次利用現值模型做為分析的架構,得到了以下結論:   (1)地主土地開發的最適時機,在將土地開發延後一期之邊際成本等於利益相對之時。   (2)在土地開發前適用的稅率高於開發後的狀況下,課徵土地收益稅與地價稅,將加速土地開發。而在開發後稅率高於開發前之情形下,課徵土地收益稅與稅基「永以為定」的地價稅,效果為延緩土地的開發;但課徵稅基為市場價值的地價稅時,效果則不明確。   (3)課徵增值稅的效果取於土地前次移轉價值。如果此移轉地價高於(小於)土地開發前純收益之還原價值,則土地增值稅的課徵將加速(延後)土地開發的進行。   (4)無論是否課徵土地稅,土地開發前純收益流量的增加,將會導致土土地延後開發。另一方面,提高土地開發後之純收益流量,通常會造成土地開發的提前。不過,在地價稅的課徵係以市場價值做為稅基的情形下,土地開發後純收益流量增加對土地開發時序時影響,視土地開發前後適用稅率的相對大小而定。在土地市場發生閉鎖效果時,課徵土地增值稅將造成部分土地的延後開發。
19

教育投資與薪資報酬─人力資本理論之應用 / Rate of return to educaion

劉姿君, Liu Tzu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地區教育投資對薪資所得的影響,並瞭解性別、 婚姻、未成年子女等與薪資所得的關係,以及不同工作地點、廠商規模、 從業身分的勞動者,其教育投資的收益是否會有差異。本研究採用主計處 民國七十九年「臺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的資料,選取其中受私人及政府 雇用者為樣本,共計有19586 個樣本。實證模型以 Mincer的人力資本薪 資函數為基礎,模型內包括人力資本、個人特徵等解釋變數,以及行職業 、廠商規模、工作地點等控制變數。並利用 OLS法進行各模型的多元迴歸 分析。本文研究發現:學校教育投資對提高生產力,增加薪資所得,拉近 兩性間的薪資差距有幫助。在職訓練也有助薪資所得的提升,且符合年齡 所得輪廓線下凹的現象。性別是決定薪資所得高低的重要因素。政府若要 使高級人力得以充分發揮,提高女性的薪資所得,就必須致力於推動產業 升級、加強對東部的開發,並鼓勵女性增加在職訓練的投資。實證結果的 主要發現,可分敘如下:1.就教育的係數值可以看出,各迴歸式估計的結 果大多介於 .10∼.027之間。勞動者工作地點在北部地區,工作場所在規 模 100人以上的廠商中;從業身分為受政府雇用者,都有較高的教育收益 率。2.男女都以主修醫科者薪資所得最高。3.就性別而言,一般訓練對男 性薪資所得有較大的影響;而女性則較受特定訓練的影響。就從業身分而 言,一般訓練祇有對受私人雇用者的薪資所得有影響;而特定訓練對受政 府、私人雇用者,薪資所得的增加都有助益。4.工作經驗平方項的係數為 負值,符合年齡所得輪廓線下凹的現象,且受私人雇用者下凹的速率較快 。5.就受私人雇用者而言,教育和一般訓練有投資報酬遞減的現象;教育 和特定訓練具有相輔相成的效果。6.就受私人雇用者而言,已婚男性薪資 所得最高,已婚女性薪資所得最低,其間的差距將近一倍。就受政府雇用 者而言,已婚男性薪資所得最高,未婚女性薪資所得最低,且已婚男性薪 資所得較未婚女性高約28%。 7.有偶婦女有無未成年子女對其薪資所得無 明顯影響。
20

隱含流動性溢酬於退休給付選擇之研究 / The study of embedded liquidity premium in pension benefit selections

楊舒涵, Yang, Shu H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因應人口老化及少子化趨勢所帶來之長期經濟生活保障問題,政府於98年1月1日施行新制勞工保險,將年金給付納入保險制度。對於98年1月1日前有勞保年資且年資達十五年以上之勞工,於退休時可選擇舊制下的一次請領老年給付或是新制的老年年金給付。因此,需探討以一次請領或年金給付方式何者對勞工較為有利。本研究以流動性與內部報酬率之角度來分析探討勞工保險新制下一次給付與年金給付之差異,比較年金給付理論上須提供之流動性溢酬(liquidity premium)與勞保新制下年金給付實際上所提供的內部報酬率(隱含長壽收益,ILY),以提供退休勞工選擇之參考。研究結果發現,在1.5到3的風險趨避係數之間,無論投保年資、平均月投保薪資與性別,年金給付之隱含長壽收益扣除無風險利率後皆高於所應提供之流動性溢酬,比例大約在2到38.9。其中最低投保年資十五年之ILY最高(1,984~2,633 b.p.),之後隨年資遞減,年資超過三十年以上之ILY又開始遞增。在投保年資二十年以下,最低投保薪資提供較高的ILY。比較男性與女性之差異,女性之流動性溢酬與ILY皆高於男性。由以上結果顯示,勞工於退休時選擇請領老年年金給付方式較佳。 / In order to build up a complete Labor Insurance pension protection system and offer the insured person or insured person’s dependents long term living care, the system has added pension benefits on January 1, 2009.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bor Insurance pension program, the insured that has insurance coverage before January 1, 2009 could select the old-age one-time benefit or monthly pension benefit when they retire. Therefore, which benefit approach is better is an important concern for retiree. In this study, we take the concept of the liquidity premium and the implied longevity yield (ILY) to compare the old-age one-time benefit and pension benefit. The results show the ILY minus the risk-free rate would greater than the liquidity premium no matter what the insurance coverage years, insurance salary, gender, and the coefficient of relative risk aversion from 1.5 to 3, the ratio of the ILY to liquidity premium is about 2 to 38.9. Second, the insured with 15 coverage years has highest ILY (1,984~2,633 b.p.). Then the insured with lowest insurance salary and less than 20 coverage years could earn the highest ILY. Final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e female have higher ILY from annuitized pension benefit than the male. Overall, we find out that the implied longevity yield is higher than the liquidity premium under the old-age pension benefit. It would encourage insured to choose the old-age pension benefit when he/she retires.

Page generated in 0.02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