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4
  • 194
  • 27
  • 10
  • 4
  • 2
  • 1
  • Tagged with
  • 238
  • 238
  • 58
  • 55
  • 52
  • 52
  • 46
  • 45
  • 45
  • 39
  • 39
  • 36
  • 36
  • 34
  • 3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北朝詩歌的邊族風采

許旭文, XU, XU-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書經舜典云:「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詩歌為政之所繫,尤足以反映 時代、表現人生。而北朝為民施融合之動亂時代,其間之干戈相屬、烽燹迭起,甚至 於社會盛衰,邊疆民族皆扮演了相當重要之角色。本論文試圖以人類學之角度,配合 社會學、政治學之觀點,從北朝民歌及古詩中,探討蘊涵於內在的文化意義,更進一 步了解游牧社會特殊文與政治背景,冀能就邊族風采尋繹出其在北朝歷史上的非凡意 義。 本論文計一冊,除緒論、結論外,分四章十七節,約七萬餘言。 緒論,分「一般說明」、「文獻探討」及「研究動機、目的、方法及範圍」三部分, 說明本文之主要經緯。 第一章說明北朝之歷史背景,探討政局動盪及五胡崛起對民族融合的影響,並分析北 朝形成及胡族漢化的情形。 第二章探討北朝詩歌之形成條件,蓋一種文化之產生,必有其內因外緣,知其因方知 其所由也。 第三章從北方民歌的角度,探討其「豪放爽朗,慷慨激昂、大膽率直」之特色,此部 分大多為胡人創作,其題材較為廣泛,除戀歌外,尚有戰爭、牧歌及反映人民生活之 歌謠,有濃厚樂府色彩,最易突顯其邊族風采。 第四章從北朝古詩之內容,其取材大抵為中原民族詩中之有關邊族部分,去尋繹詩中 涵蓋之遍族文化,並解釋其外在表現之象徵意義。 結論,並論及北朝詩歌邊族風格之影響。
22

中共民族主義論述策略下文化角色之變遷

鄭文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中共的歷史上,從毛澤東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亦即中國式的馬克思主義擊敗了「正統」馬克思主義倡導者王明之後,似乎中共開始走出蘇聯或傳統馬列主義的制約,逐漸展開中國式統治語言的建構,這箇中意涵究竟代表了什麼?本文將討論中共主政時期之下,中共民族主義論述中的文化角色變遷過程;從這些討論當中,試圖了解民族主義中的「文化」功用為何,人民對於中共的論述與政策建構又是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並分析這種民族主義文化敘事建構對於中共政權的鞏固具有何種意義。
23

北亞游牧民族英雄史詩與民族認同 / Inner Asian nomadic heroic epics and ethnic identity

唐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學者們很早已經發現,北亞游牧民族的英雄史詩之間有其相似點,它們在題材、情節、結構、主題與人物上顯露同樣的特徵,原因應該是這些民族顯著相似的游牧文化。雖然內陸亞洲有不同的民族,但是我在本論文中會一起討論這些民族的英雄史詩,因為它們都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地區的產品,有其相似性。 筆者在本論文中要提到的幾個重要的問題是:英雄史詩的意義何在?英雄史詩為何可成為國族打造的重要工具?英雄史詩對民族認同為何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建造民族認同時,政治與文化精英如何運用史詩? 透過介紹何謂史詩、英雄史詩、英雄史詩的分類以及它們保留的文化部份及內容,本論文要討論的是北亞游牧民族英雄史詩在建立與打造民族與國族認同上的位置、角色及重要性。
24

西藏民族自決問題之研究(一九一二∼一九八八)

薛榮祥, XUE,RONG-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旨在探討自民國成立以來至一九八八年,西藏民族自決問題的產生原因,發展以 及未來可能的變化。試圖解開中國與西藏雙方面對於西藏問題爭執的焦點,以促進此 一問題的明朗化。 首章為緒論,就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範圍以及研究方法,做一個整體的說明,並 對民族自決問題所涉及的相關概念先行界定。 第二章探討西藏民族自決問題產生的背景。以一九○四年英軍入侵拉薩做為中界點。 討論由於英國勢力介入西藏,造成此一地區固有政治形態瓦解的情形,以及中、英、 俄、藏在此一階段中的各項政治措施。 第三章探討民國成立以來以至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徹退來台期間,中國當局在西藏 問題上所做的宣示及努力,並以同時期西藏政治領袖對此一問題的相對性作法和意見 做為對比,以彰顯問題之核心。 第四章則討論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八年之間,西藏問題的變化,仍然採用中、藏對 比的方式討論之。並且加入國際關係以及國際法的影響,同時亦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態 度亦有所討論。 第五章結論部份,則以文化差異、民族認同,政治互動以及國際關係等四層因素,討 論此一問題的根本衝突以及未來可能解決之道。
25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現代意義

張善楠, ZHANG, SHAN-N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內容大要如下: 第一章、說明三民主義對吾人之時代需要,及其與時代環境的關係,並論當前民族主 義研究的重要,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要說明 中山先生的民族主義思想浦源、歷史發展,並歸納出其內涵具有 文化、統一、理性、圓融等特性。再由此特性為基礎開展出三、四、五、六章的討論 主題。 第三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文化內涵,再論當前中國文化的危機,最後提 出當前文化民族主義的實踐方向。 第四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統一內涵,再論當前中國統一的障礙,最後提 出當前統一民族主義的實踐方向。 第五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的理性內涵,再論當前國際上民族主義的危機, 最後提出當前理性民族主義的實踐方向。 第六章、先說明 中山先生民族主義圓融的內涵,再論民族文化與當前民權主義、民 生主義實踐的關係。 第七章、結論。
26

中共文化大革命(1966)前的少數民族政策 / The Communist China's Minority Policy before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 (1949-1966) for M. A. Thesis

鄭金德, Cheng, Chin-T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下列六章。 第一章是導論。旨在說明有關少數民族的定義、起源、發與乎現在情勢。當然文中也論及共產國家對政策之解釋與運用。 第二章說明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包括共產主義的思想理論以及對民族問題的看法,加上民族學、民族誌法之交互研究。 第三章涉及三個國家的民族政策。自由國家以美國為準;共產國家以蘇俄為首,因為中共的少數民族政策淵源於俄國,所以美國、俄國及中共這三國有其討論的意義和價值。 第四章在說明中共民族政策之憲法根據與條文,然后再談及中共對少數民族的行政組織系統。 第五章旨在說明中共對少數民族的實際措施。包括其區域自治;民族幹部之培養;次言及中共對民族語言的改革情況;再而談及中共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及宗教之不寬容於共產社會之政策;最後談及中共在社會及經濟上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種種改革。 第六章是結論。旨在說明民族政策在廿世紀七十年代是應以開明的寬容政策為本;隔離和岐視已成歷史雲煙,而馬列主義的那一套模型也已不適用於今天;未來的民族政策,應如何著手去□訂,在文中也有所談到。 /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explaining the definitions, originc, developmonts, developmont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minorities. of course, it also discusses the policy interpretation and operation of the communist countries. The second chapter'explains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thesis. The ideology of communism end its attitudes toward mincrity problems, ethnology, and the cross-study of Ethnography are also included.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minority policies of the eveloped c ountries. United State and the Soviet Union are chosen as examples, representing the free countries and the Communist countries, respectively. Since the minority policy of Communist China is originated from that of the Soviet Union. Therefore, it is meaningful and valuable to discuss the minority policies of three countries. Ths fourth chapter is devoted first to the constitutional foundation and articles of Ccmmunist China's minority policy, and secondly to it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system for minority affairs. The fifth chapter explains the actual measures toward minorities taken by Communist China. These include the reginal autonomy, the training of national minority cadres, the Communist China's reform of mincfity languages. intolerance policy toward the minorities' customs and religions, and finally the social and economical reform made by Communist China in the minority areas are also dissussed.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oonclusion. It explains that in the seventies of the twevtieth century, the minority policy should be based on tolerance. However, Segregation and discrimina tion is already obsolete. The Marxis mLeninism minority polioy can no longer be applied today.This thesis also discusses how to formulate the future minority policy.
27

馬克思主義與民族問題

葉品言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族問題一直是馬克思主義所面臨的一大難題。面對20世紀以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運動,標舉著「工人無祖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彷彿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窘境,因統獨爭議而幾近撕裂的台灣社會即為一例。在台灣,民族認同問題似乎早已取代階級問題,每每成為社會衝突的一大原因。因此,馬克思主義究竟如何看待民族問題?即成為本篇論文所欲探討的主題。 事實上,馬克思主義與民族主義並非如想像般處於對立的兩極。馬克思主義者雖然認為階級衝突是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都將面臨的社會矛盾,但他們並不否認民族問題的重要。對他們而言,民族主義在特定時空背景下可能有其進步性,此時任何的社會主義者都應支持這種民族運動。但多數的民族主義往往是反動的,社會主義者與這些運動不僅要保持距離,更應該批判之。至於進步與否,需要社會主義者依具體的社會條件進行分析,這並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套用。唯有對民族問題進行了正確的理解,社會主義者才能與民眾站在一起。藉由馬克思、列寧與鮑爾等人對民族問題的分析,可以發現,他們的確指出了一些存在於台灣社會的問題。 對台灣的無產階級而言,只有認清所有民族的無產階級面臨著共同的問題,才能團結無產階級一起奮鬥;從「無產階級」的立場出發,才有可能化解「民族問題」並將其轉化成階級間的衝突,而後者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真正矛盾。台灣的「統一」或「獨立」不應成為絕對的目標,它們都應放在「階級衝突」下來思考。唯有跳脫「民族主義」的立場,以「無產階級階級」的角度來思考,台灣的民族問題才能獲得解決。
28

栽種記憶: 歷史教育與民族認同理論的交會 —論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

江俊宜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將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所提出之「同心圓史觀」,視作一種以建構「民族歷史意識」與「民族認同」為目的之「新官方史觀」。而本文亟欲解答三個重要的問題:第一、同心圓史觀的內容為何?第二、同心圓史觀背後的歷史學發展脈絡與政治史脈絡為何?第三、同心圓史觀對學生的歷史知識與民族認同,可能構成何種影響? 在後進民族主義的學術發展脈絡上,呈現了後殖民理論家Partha Chatterjee所提出的「現代」與「傳統」並存又衝突的現象。因此,本文以Chatterjee「傳統」與「現代」的民族主義雙面性架構,來探討官方的中國民族(史)與官方的台灣民族(史)之中,史學者在史學方法論、史學理論上的引入與使用過程,如何再現「民族形象」與「民族疆界」在歷史知識生產上的框構作用。兩群懷抱不同民族主義的歷史學者,他們所主張的方法與理論是科學的,但研究的內容卻又是傳統的。而這樣的概念史移植過程,正反應了後進民族主義的知識發展模式。在學術發展的脈絡上,本文並從民族主義脈絡內的知識分子灌注「認同」與「意志」於「行動」的特殊現象,來探討杜正勝個人逐漸涉入政治之動機與涉入歷程。 在政治史的脈絡上,中國民族史觀與台灣民族史觀的發展歷程,皆呈現了後進民族國家同時並進的「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任務。筆者以「後進民族國家」所欲達成的雙重計畫—「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來分析兩個時段的政治敘事。在這兩個時段之中,政治領袖如何以重要概念(如「復國」、「台灣人性」)作為支點,來撐起各種政策論述的正當性。並討論在國家建制與民族建構並行的長期過程之中,中華民國雖然具有疆域不確定的特性,但其長期治理現實,卻使國家場域足以提供認同劇碼上演的穩定舞台作用。 在同心圓史觀的具體施行成果而言,則針對兩個版本的教科書,以文本分析的方式研究在「民族史時間」當中的「根源性」、「延續性」與「現存性」策略。教科書的編作者如何以文字、圖象、空間與抽象之概念,來述說教科書背後的民族認同型態。即言「民族內涵如何填滿意志中的空洞的時間」。 總結而言,本文希望藉由學術與政治脈絡的分析當中,探求同心圓理論出現的時代意義:在疆界不確定的共同體上,新的民族成員、新的民族記憶是否可能?同心圓史觀即是這種多重脈絡交錯下的嘗試。
29

中共少數民族幹部政策(1979∼1992) / Mainland China's Cadres Policies towards Minorities(1979-1992)

王雲怡, Wang, Yun 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族問題」一直是每個國家內政問題的最大考驗,九十年代蘇聯帝 國的瓦解,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導火線卻是民族問題。蘇聯的經驗 ,對同是多民族且為共黨國家的中共政權來說,是一個深刻的教訓,使得 中共為了維繫其領土的統一及內政的安定,不不得不更加強對少數民族的 控制。 中共民族政策的核心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根據中共的說 法,所謂「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就是將自治權利交到少數民族手中,由 少數民族處理自身民族的事務。中共將這些有關的自治權利劃歸到各自治 地方的自治機關,並透過「自治機關幹部民族化」,大量起用少數民族幹 部擔任自治機關的幹部,以便將自治權利交到少數民族手中,因此中共少 數民族幹部政策和中共民族政策的成敗有很深的關係。 中共少數民族 幹部政策主要包括「自治機關幹部民族化」以及「培養少數民族幹部政策 」。本文除說明政策的內容外,更進一步根據中共少數民族幹部隊伍的現 狀,指出中共少數民族政策所遭遇的困境,並探討政策的本質。以期能對 當前中共的民族政策有一全面性的了解。
30

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研究—以原住民族文學為素材分析(1980、90年代)

童信智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980、90年代是台灣原住民族自覺的關鍵,亦是台灣「民族化」運動的開端。長達20年的時間脈絡下,台灣原住民族知識份子藉著政策反思而批判時政;控訴社會歧視而喚起民族運動;為維護山林生態而力抗強權;更為延續民族文化而重現主體。如此的發展明顯呈現出「第四世界」原住民族的自覺意識。 本論文試著透過「民族自覺」的代表性素材—「民族文學」,結合國家發展政策演變與歷史演進之脈絡,以「國家政策—民族自覺—民族文學—民族運動」多層關係探討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基本自覺模式、影響層面與自覺「實踐」強度等,並試圖建構其理論,進而分析台灣原住民族與其他民族相異同之處。 本論文章節安排除緒論與結論以外,共分為五章。第一章著重於研究素材之討論,定義與界定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學特色與創作風格。第二章探討「民族自覺」的背景因素,醞釀自覺之因,以及黨外運動所扮演的角色等。第三章分別就時代下的文學特色,探討民族權益自覺萌芽的諸面向與其脈絡,並試圖理出民族自覺的模式雛形。第四章著重探討民族文化、歷史、語言等權益還「原」的現象,分析此時自覺意識所代表之時代意義。第五章則分別理出「族語書寫文學」、女性覺醒意識以及重建部落等的主體復「原」意識,並針對此時自覺意識之發展論述其意義與特殊性。 本研究結果發現,台灣原住民族的民族自覺脈絡呈現出「社會反思」、「權益抗爭」、「根基還『原』」與「主體再現」四項過程。其模式包括「受刺激」、「事件反思」、「文字抒發」、「自覺實踐」與「自覺目的」此五項因素,彼此間不斷進行循環的發展。此外,自覺的位置可發現由城市逐漸移往部落,自覺的意識也由1980年代的個體(知識份子)自覺逐漸發展至1990年代以後的整體(原住民族)覺醒。至於,民族自覺的關鍵則是分析出與國府政策、政府回應、文學輿論、民族運動有關,其中國家政策扮演刺激民族自覺出現之主因,而民族自覺則是化作帶動國家政策發展之源頭。本論文的主要研究貢獻在於為台灣原住民族自覺建構理論化之論述,並初步理出民族自覺的基本模式。

Page generated in 0.03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