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18
  • 213
  • 21
  • 5
  • 1
  • Tagged with
  • 239
  • 239
  • 154
  • 152
  • 151
  • 151
  • 149
  • 147
  • 147
  • 147
  • 147
  • 147
  • 52
  • 40
  • 4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91

我國都市計畫行政體制之研究

黃世洲, Huang, Shi-Z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近卅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帶來諸多社會問題,其中以人口快速成長與 社會繁榮,所造成的都市問題尤為嚴重。在許多解決都市問題的措施中,要以都市計 劃最具積極性和建設性,它除了是對過去都市實質建設方面提出改進外,並對未來提 出整體性通盤的規劃,藉以減少可能發生的都市問題,故都市計劃影響相當深遠,為 當今市政建設不可忽視皂一環。 我國在民國廿八年首制都市計劃法,確立都市計劃制度,但由於當時國內一般都市並 不發達,都市問題亦未普受重視;另則歷經戰亂,各地都市計劃不克有效實施。直至 政府播遷來台後,勵精圖治,刻意建設台灣為一模範省,都市計劃制度遂能逐步施行 。又為諸都市計劃能與時俱進,其制度雖經兩度改革,但尚未臻於完善,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社會進步速度太快,一方面則是都市計劃的行政體制本身有缺陷,諸如都市 計劃法令治縣益棼,都市計劃組織體系的不健全,及都市計劃運作制度的多所窒礙等 。 本論文即是針對上述問題,以文獻研究途徑,參考實務法規與資料所作之研究,全文 一冊共分五章,約十萬餘言,各章要點如下: 第壹章緒論,簡述都市計劃概念與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分析架構、方法 與限制。 第貳章我國都市計劃之法令依據,說明我國都市計劃據以實施之都市計劃法,及其各 時期之演變況革。 第參章我國都市計劃之組織,計分五節,首先闡明都市計劃組織之主要型態與我國現 行之組織體系,再就此一體系中之各別機構按其組織功能與職掌之不同,分業務執行 、審議研究、業務配合等機構與臨時性組合,分別加以論述。 第肆章我國都市計劃之擬定與實施,旨在探討我國都市計劃運作制度之程序及其推行 。 第伍章結論分兩部分,先就現行體制中的法規、組織和制度運行各方面綜合分析檢討 ,最後則提出未來改進之建議。
92

墨家組織與管理思想之研究

蕭子仲, Xiao, Zi-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以系統研究途徑及歷史研究法等,探討墨家組織與管理思想。所採用之資料有 四:一、為墨子書,二、為後人研究墨學之著作,三、為諸子書,四、為中國及西方 學者有關組織與管理學之著作。 本文內容,除導論及結論外,共分四章十八節,計十萬餘字。導論說明研究動機,目 的,及研究方法。第一章考究墨家之創立及組織,包括墨家創始者墨子之生平與著作 ,墨學之形成因素,並分析其組織之成立,發展活動過程及目標。第二章論述其思想 體系之理論基礎,主要有三,即人性論、天道觀、價值觀─實利主義。第三章分析墨 家組織與管理思想之原則,即層級節制、分業分工、領導統一化、任用賢人、注重法 治、團隊精神、注重教育訓練、宗教之監督與制裁、注重節約等原則、第四節檢討墨 家組織與管理思想,分析其缺失,並與近代西方組織與管理思想互相比較,明其異同 ,進而說明其思想符合時代需要,具有時代意義。結論則呼籲在今日國人高唱復興文 化之際應積極提倡墨學,發揚墨家組織與管理思想,並發揮墨家之組織與管理能力, 揉合西方理論,以發展出適合國情之組織與管理理論。
93

王龍谿學述

許宗興, Xu, Zong-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述龍谿學之義理內涵,並言其於王門及中國學術史中之地位。凡一冊,約 十六萬字,共分四章及前言結論。 前言:記論文寫作之過程、體例、方法等。 第一章:龍谿生平及著述 記龍谿之名氏年籍、生平事蹟、及著書等。 第二章:龍谿師承 述陽明學之時代背景,義理發展過程,及討論三綱領之意含,最 後對陽明義理作一衡定,並提出陽明學之不足處,龍谿學便承此不足處而說。 第三章:龍谿學析論 為本論文重心。首節述龍谿本體論,討論良知之性相,及「四 無」說之意含,並取與「四有」說對勘,以明其間異同醇駁。次節述龍谿工夫論,討 論與工夫有關之問題,並引據龍谿工夫指點語,分本質工夫與助緣工夫敘述說明。 第四章:龍谿在王門中之地位,取王門中之江右、浙中、泰州諸大家,言其學說異同 ,以分出孰為陽明嫡傳。 結論:說明龍谿在中國義理學中之地位。
94

台灣機械公司領班領導問題之研究

胡仲慶, Hu, Zhong-Q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章序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及所受之限制,次章領導理論簡介, 就有關領導之理論簡要敘述,第三章闡明工業組織中領班所扮演之角色與地位,並 就台機公司之領班與工人等情形加以說明,第四章則則以開放系統之觀點,對台機 領班領導之外在環境變項逐一分析,如機關之特性,中國固有傳統文化與價值,有 關勞工之組織如工會工廠會議,及其非正式組織等對領班領導所可能產生之作用, 第五章則就領班之領導行為析論之,如台機領班領導之基礎,領導之方式,為何及 其影響領導方式之因素,領班如何激勵工人,其控制幅度與授權之情形,在溝通上 所遭遇之問題等,末章結論,對台機領班領導問題作一總結檢討,並企圖提出一些 建議。領導之領導方式,其獨裁方式所佔比例甚高,但員工之反應並未以為獨裁方 式不好,若領班能對工人在道義上多予照顧,雖為獨裁領導,工人亦能接受,至於 領導之基礎,則以專門技術為最,亦即專家權力為其領導之主要基礎。 #2810418 #2810418
95

台北市軍眷眷村重建之研究

夏傳宇, Xia, Zhuan-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研究的動機與目的,其次談台北市眷村重建的意義,最後 說明資料蒐集與分析方法。由於眷村重建乃淢家國宅政策重要之一環,方興而未艾 ,所以未來發展是討論的重點。 第二章 台北市眷村之形成發展與現況,本章主要就調查之事實及一般文獻探討眷 村的形成與發展,居住環境與文化形態,以及眷村的組織與管理。 第三章 當前眷村重建之政策體系與行政運作,本章首要探討眷村重建的基本政策 與次級規劃,其次研究重建機關之運作與功能,以及現階段眷村重建工作的實況。 第四章 軍眷住宅政策之理論與發展評估,本章主要就目前政策與卅年來軍眷住宅 政策之發展作一評估,並就律地位提出研究。 第五章 利益、溝通與眷戶意願,本章主要就眷村政策所形成的利益溝通參與,態 度意見與利益團體之形成等現象作分析與歸納。 第六章 結論,本章主要就眷村政策與行政工作所產生的障礙作一分析並提出解決 辦法,最後討論本論文研究之結果與建議事項。 #2810425 #2810425
96

彈性工作時間制之研究

陳錦德, Chen, Jin-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方法及限制等及探討現代人所重視的工作生 活的品質,工作人性化的內涵。 第二章 工作時間制的演進,討論傳統性的工作時間制、歐美許多國家已車施的減 縮工作時間制,及為了改善現代人工作生活品質而設計的各種較新工作時間制。 第三章 彈性工作時間制的起源,彈性工作時間制所以普受外國機構的重視與採行 ,是因德國MBB 公司首次實施成功的結果,本章討論該公司實施此制的背景因素、 運用情形及員工的反應評價。 第四章 彈性工作時間制的內涵,詳細討論此制的基本概念及其各種類型。 第五章 探討實施彈性工作時間制可能引發的各項問題並提出解決方式,如工作時 間的記錄方式、溝通協調、生產線上的運用及加班的處理等問題。 第六章 彈性工作時間制的評估,探討此制可能產生的各項優缺點,而這些優缺點 並非必然會發生,尚要視組織的氣候、成員的素質、工作的性質及社會的條件等因 素而定。 第七章 彈性工作時間制的發展,以幾個外國個案作為例證來探討彈性工作時間制 的運用情形。並研究我國桃園縣政府的試驗經過與效果。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探討我國目前有無實施此制的可能性,並建議組織決定採行 彈性工作時間制時,應如何安排準備,以使此制運用成功。 #2810428 #2810428
97

組織結構分化與整合之研究

黃靖武, Huang, Jing-W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首先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與方法,俾瞭解本文撰寫之緣起與理趣及 研究方法的依歸。次述現代組織理論的基本模型、現代組織理論的分析架構、組織 結構的基本概念等,依序進入本文研究的領域。 第二章 組織結構分化的理論基礎,乃分別從組織結構分化的概念、面向、變數等 來研究,探討組織結構分化的核心理論,並檢討其正、反功能,分析其優勝劣敗。 第三章 組織整合的理論基礎,本章與第二章採取對稱概念的研究法,亦是分別從 組織整合的概念、設計、變數等方面來研究,最後檢討組織整合的許多共同問題。 第四章 組織結構分化與整合的系絡分析,本章次序探討組織結構分化與整合在組 織設計中的意涵、在組織發展中的地位,以及在管理實務中的運用等,以窺分化與 整合理論在現代組織理論中所應佔有的一席之地。 第五章 結論,乃根據前面各章的理論探討,提出許多筆者個人的意見和主張,並 對組織結構分化與整合理論的未來發展,抱持樂觀的看法。 #2810427 #2810427
98

我國公務人員考用配合問題之研究

蔡世順, Cai, Shi-S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以往有人提倡「考用合一」,這個號也減了很多年,但卻推行得不夠理想。考用之 間,不是供不應求,就是供過於求,總沒有完全吻合的時候。 基於此,筆者乃對這個問題加以研究,以探討其中原因,提出改進意見。 第一章 為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主旨、方法、範圍、步驟。 第二章 談考用配合的意義,重要及其理論。 第三章 說明考用配合實施的經過與現況。從民國二十年第一屆高普考試起至民國 六十八年止考用配合的實施經過,與目前考用配合實施的現況。 第四章 探討考用之所以未能配合之原因,從事實、考試、任用、考試及格人員、 分發作業、法規制度各方面加以檢討分析其原因。 第五章 談考用配合的途徑,要從建立考試用人的信念、教育與考試的配合、考試 與任用的配合、銓敘與審計的配合、健全任用制度、改進分發制度著手。 第六章 說明考用合一是一個理想目標,但不易實現,目前要做到的是「考用配合 」,最後說明考用配合的展望。 #2810427 #2810427
99

台灣省屬行庫人事制度之研究

顏良恭, Yan, Liang-G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敘述研究動機、範圍與方法。銀行業是一切經濟事業所賴以成長、拓展及 繁榮的總樞紐,因此對國家經濟變動所擔負的責任也特別重大,過去銀行對經濟雖 已有了相當貢獻,但於今天的情勢,自必需要以加倍的力量,再求改進。又銀行每 被譏為當舖,作風保守,分層負責精神不夠,缺乏積極的作風,又因其受台灣省政 府之監督,所受束縛甚多,於是主張銀行經營企業化之呼聲喧嘯塵上,而作者以為 此與人事制度甚有關係,於是引發研究的動機。然人事制度範圍甚廣,筆者只研究 其組織設計,員額編制,人員之羅致與培訓、退休與資遣,考核與獎懲及薪給制度 。 第二章 說明省屬行庫人事制度之現況。 第三章 則就美日兩國銀行之人事制度的特質予以說明。 第四章 則對省屬行庫的人事制度予以檢討。 第五章 結論,提出改進意見如下: 1.確立上級監督機構適當的監督觀念。 2.建立首長及各級主管即人事主管之觀念與價值。 3.建合人事專業幕僚之能力與職權。 4.要有長期人力計劃。 5.要建立科學性之甄選制度。 6.要規劃並推動全面性及有計劃性之人才培育制度。 7.要建立內部升遷制度。 8.要實施徹底性之等一薪給制。 9.要推動公積金制度。 10. 要以激發性之措施來促進銀行專業人員之責任心與榮譽感。 #2810430 #2810430
100

我國行政機關中意見溝通之研究

羅春宏, Luo, Chun-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係對我國一般行政機關之內部意見溝通狀況予以文獻分析,並應用統計方法 進行調查研究,然後依據研究發現,提出若干改進建議,大要如次: 第一章 緒論共四節。敘述研究動機、研究途徑與方法以及溝通在現代管理上旳地 位。 第二章 共三節敘述溝通的概念,內容含溝通產生的背景,溝通的目的,正功能與 反功能、過程符號及媒介等。 第三章 分五節敘述溝通的類型以及各類型的特色。 第四章 共二節敘述我國行政機關意見溝通之現況、包含意見溝通庂方法及影響意 見溝通之因素。 第五章 則有二節係對我國行政機關之意見溝通狀況,予以調查分析。 第六章 結論共三節,分別提出研究發現與建議,並剖析溝通在未來管理所扮演的 角色以為結。 #2810431 #2810431

Page generated in 0.026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