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5
  • 44
  • 1
  • Tagged with
  • 45
  • 45
  • 45
  • 33
  • 33
  • 20
  • 18
  • 17
  • 17
  • 16
  • 15
  • 14
  • 14
  • 11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台灣REITs個人與法人投資需求之研究─過去、現在與未來

吳怡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發行REITs已逾一段時間,但卻缺乏發行後實際投資需求研究,然而為了促進REITs產業的穩定發展,有必要了解投資人的投資意願及考量因素為何,故本文延續翁偉翔、張金鶚、陳明吉(2003)之潛在需求研究,再次利用問卷調查方式,並建立二項式Logit模型進行實證,研究投資人對REITs的投資意願及投資考量因素。 實證結果發現,發行REITs後,一般投資者對REITs的相關資訊愈充分,且認為「分散風險」愈重要,及投資人屬性中投資金額愈大,投資工具數愈多,及投資經驗年期愈長,購買REITs機率愈大;法人投資者則認為「流動性」愈重要,及資金規模愈大與投資工具數愈多者,購買REITs機率愈大。在預期未來購買REITs與否,一般投資者預期未來對房地產景氣預期愈樂觀時,愈肯定REITs「小額投資不動產」特性,且具有投資REITs經驗的投資人,預期未來購買REITs機率愈高,但投資經驗年期愈長的投資人,則預期未來購買REITs機率愈低;法人投資者預期未來購買REITs與否,則將「分散風險」與「流動性」兩者皆視為主要投資考量因素。
12

隨機違約強度模型下CDO之評價與分析-Copula方法

蔡麗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產證券化一詞源自1970年代,而第一筆資產基礎證券的發行則始於1986 年。由於其具有自資本市場直接融資、降低籌資成本、分散籌資來源、提高資本適足率等誘因之下,逐漸受到銀行以及其他企業的重視,並發展成為固定收益證券市場中比重相當大的一環。擔保債權證券交易自1988年出現在美國,然後在歐美迅速發展,目前已成為重要債券市場之一。台灣金融產業發展正值轉型期,銀行除面對低利率帶來經營壓力之外,同時亦需規避評等較差之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而保險業者在低利率時代來臨卻無良好報酬之投資標的可供投資。因此,此環境乃為推動證券化之良好契機。自1997年發生東南亞金融危機,乃至1998年韓國的亞洲金融危機,造成許多跨國企業紛紛裁員、關廠、甚至倒閉,造成一連串的金融危機連鎖效應。因此,公司間或產業間之榮枯是相互關聯的,且均會受總體經濟因素所影響。是以,近年來信用風險亦成為近年來財務領域上重要議題。理論或實證上,當多個標的資產之信用衍生性商品被加以開發,並用來管理信用風險的時候,需考慮多個標的資產間的違約相關性,方能準確地衡量信用風險。故在信用風險管理與信用衍生性商品的評價中,違約相關性的估計與考量顯得格外重要。結構式或縮減式模型在發展違約相關性的多變數模型中是困難的,因為其衍生性商品價值的理論推導繁複或其數值計算是相當費時。本研究是假設隨機違約強度模式下,並在多標的資產之信用風險評價模型中,透過適當個別資產之邊際違約機率與Copula函數之選擇,及其相關參數之估算,即可快速求算具違約相關性之多變數聯合機率函數,以利擔保債權證券(CDO)之評價,並模擬出未來可能損失分配,進行主次順位架構下不同分券比例的敏感度分析,以瞭解不同的次順位劃分比例對於各順位分券風險值的影響程度為何。另外,隨著國內目前證券化腳步的發展,在未來證券化商品勢必成為市場上的主流商品之一,將來可供證券化的資產種類勢必也會增加。因此,為了提高投資人對於不同資產種類的投資信心,以方便發行人對於證券化商品的銷售,信用增強機制在證券化中所佔的地位也將更形重要。在這樣的情況下,評估標的資產可能的違約損失,以決定信用增強的比例該為多少,對於發行人而言也將會是一項重要的課題。因此本文針對Copula方法與分析架構做一剖析,再以國內第一檔公募之擔保債權證券-法國里昂信貸銀行企業貸款為例,進行模擬實證並分析結果。 本研究結論如下:在信用風險管理與信用衍生性商品評價中,違約相關性是ㄧ個重要的因子。此外,本研究發現違約回收率、標的資產間的相關係數以及違約機率等三者均會影響分券信用價差的評價:就權益分券而言,信用價差與相關係數是呈反比的,而次償分券表現出來也與權益分券大致相同,相對於權益分券與次償分券,先償分券之信用價差則與債權群組內標的資產間的相關係數則是呈正比的。實證結果亦顯示,承購風險性較高的分券其估算出的合理的風險溢酬也較高,此外,當違約回收率愈高時,債務人違約後的損失愈低,因此發行者需給予證券投資人的合理風險溢酬也愈低。另外,債務人的信用評等高低影響違約機率的大小,其亦是影響CDO商品合理溢酬高低的主要關鍵。再者,假使忽略債務人之間的違約相關性時,則各分券所估算出來的合理溢酬均會有所偏誤。因此,此結果隱含,評價CDO商品之合理溢酬時,需考慮債權群組內資產間的違約相關性,亦即投資人所面對風險除分券本身的信用風險外,還需考慮到債權人違約相關之風險,違約相關性愈高則投資者所面對的風險也較高。另外,介於先償分券與權益分券之間的次償債之信用價差,其信用價差大小大致上約介於先償分券與權益分券之間,而預期損失金額則是受到各順位分券比例大小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將再進行主次順位架構下不同分券比例的敏感度分析,結果顯示若次順位債權分券(即權益分券)比例愈高,愈有信用增強之作用。 最後,若將本研究所估算出來分券的合理溢酬與實際CDO契約所載明計算出的結果相比較,其間差異並不大。因此本研究所建構的評價模型應能提供發行者與市場投資人一個評價基礎,不失為一種可行方法。
13

我國農業貸款證券化的可行性研究 / A Feasibility Study on the Securitization of Agricultural Loans in Taiwan

楊淑清, Yang, Shu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我國農業金融施政目標將配合農業加值政策,多元化推動政策性專案農貸,農貸對象將由個別農漁民推廣至農企業,是以,資金用途亦將由農業生產擴及農漁業運銷、加工與技術研發;穩健持續的發展農業將需要充分的資金,如何為農業發展自金融市場引入資金,融資是我國金融施政的當務之急。   我國農漁會組織結構脆弱,規模小且欠缺增資機制,本論文鑑於美國資產證券化發展至今已半個世紀,其對直接融資環境的建樹及國家經濟的繁榮功不可沒;直接融資的優點有三:降低借款者的融資成本、提高貸款者的營運效率、增加投資者的投資標的,本論文冀望借鏡美國資產證券化發展經驗及運作模式,創新我國融資思維,以「農業貸款證券化」的方式自金融市場直接取得資金,消弭農業金融當前的瓶頸,為農業發展提供有效的融資,全力發展農業貸款證券化尚能促進國內證券化及信託業務的健康發展。   本論文參考美國資產支持證券與小型企業署證券化的運作模式,規劃我國農業貸款支持證券的發行程序,包括創始資產、資產群組化、現金流結構、信用增強機制、發行架構、風險分析、信用評等及訂價策略八個構面,並探討發行之可行性,獲得適法性無疑、市場供給面與需求面具有發行正當性之結論。   在促進次級市場流動性議題上,本論文建議以「指定集合管理運用金錢信託」平台,透過投資人的多元性參與以及投資商品的多樣性選擇,在金錢信託架構下促進交易市場的活絡,進而帶動流動性的增強;最後,本論文建議信託業運用信託機制發揮投資銀行之功能,於兼顧企業融資與客戶投資之同時,實踐扶持中小企業、促進地方經濟繁榮的責任與願景。   國內如能順利推動農業貸款證券化業務,對市場各個參與者之利基臚列於下,此亦為本論文衷心冀盼的: 一、對政府、農委會等中央主管機關而言:   (一)得以建立我國農業資本市場、擴大我國債券之發行。   (二)得以解決農地閒置休耕問題、增進農企業規模發展。   (三)得以樽節政府農業發展支出、普及全民投資農漁業。 二、對全國農業金庫而言:   (一)得以差異化的營運方式有別於農漁會之經營。   (二)得以超然的立場貫徹執行金融監督管理之責。 三、對農漁會而言:   (一)得以縮減資本計提的需求、提升ROA與ROE。   (二)得以提升金融資產流動性、增進資金使用效率。   (三)得以提高自有資本的比率、改善經營的績效。   (四)得以開創資金調度的渠道、降低資金取得成本。   (五)得以分散金融資產的區域性風險與集中性風險。 四、對農、林、漁、牧業者而言:   (一)得以取得貸款資金。   (二)得以降低融資成本。 五、對投資人而言:   (一)得以直接參與本土農業投資。   (二)得以享有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 The current Agriculture-Finance policy of R.O.C. is to cope with Agriculture Value-up policy, so as to promote diversified project loans from individuals to corporates. Consequently, the purpose of finance will be extended to agricultural and fishing logistics, process and technic inventions. Constant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needs sufficient capital; however, the main and urgent issu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to direct financing from capital market. The construction of farmers’ and fishermen’s association of R.O.C. is relevantly fragile, in miniature and in lack of the mechanism of capital injection. The securitization of the U.S.A. has been developed through half century, which flourishes economy and direct finance. There are three advantages of direct finance; the first is to lower the cost of borrowers, the second is to level-up the business efficiency of debtors, and the third is to increase the objects of investors. The essay is about to refer to the experiences of US securitization and its models, so as to innovate our financing thinking with direct financing from Agriculture-Loan-Securitization; where the bottleneck of agriculture financing can be breached and provide more sufficient and efficient capital to boost Agriculture-Loan-Securitization with advantageous growth of domestic business of securitization and trust. This essay consults the methods of US ABS and SME construction to plan the issuance of Agriculture-Loan-Securitization, including aspects of original assets, assets sectors, financing construction, credit enhancing mechanism, issuance construction, risk analysis, credit rating and pricing; that leads to the justification of feasibility, legality, supply and demand of issuance. As to the issue of increase liquidity of secondary market, this essay suggests that the building of Semi-discretionary collectively managed money trust platform can provide a varieties of diversified participation and investing products to investors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money trust to activate vivid market transaction and empower liquidity. This essay also suggests that the business of trust shall use the function of investment banking, with the balance between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client investment, to support SME and improve local economy as a liability and vision. In the event of the succession of domestic Agriculture-Loan-Securitization, the niches of each participant are suggested as followed with sincerely: 1. To Council of Agriculture and government at large, (1) Building up agriculture financing market, expanding the issuance of bonds. (2) Sorting out farmland fallow,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agriculture business. (3) Saving the cost of governmental agriculture cost, promoting the investment to agriculture and fishing. 2. To Agricultural Bank of Taiwan, (1) Setting up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anagement from farmers’ and fishermen’s association. (2) Supervising independently. 3. To farmers’ and fishermen’s association, (1) Minimizing the demand of capital adequacy, increasing ROA and ROE. (2) Increasing capital liquidity and efficiency. (3) Level up tier 1 capital, improve return. (4) Developing new capital channel, lowering the risk of financing. (5) Spreading finance area risk and concentric risk. 4. To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business, (1) Acquiring finance (2) Lower the cost of financing 5. To investors, (1) Participating local agriculture investments directly. (2) Have diversified options of investment.
14

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以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草案為中心

梁客川, Liang, Ke-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由化、國際化和證券化乃當金國際金融之三大趨勢,而我國不動產市場遭逢長達近十年之不景氣,使得我國不動產業之經營相當困難。連帶使以不動產抵押貸款為主要業務的金融業之逾放比居高不下,幾乎又導致另一波之金融風暴。為了改善不動產業之經營環境,提昇不動產之流動性,「不動產證券化」乃為國人寄予厚望。 本文為探討不動產證券化之相關議題,其相關章節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不動產及不動產市場;第三章:證券及證券化;第四章:資產證券化與不動產證券化;第五章:不動產證券化之動機分析;第六章:國外不動產證券化發展之概況;第七章:國內類似不動產證券化之案例討論與問題分析;第八章: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草案之研討;第九章:結論;後記: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三讀條文與原草案之重大差異比較 本文之研究分析發現: 一、 本條例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採信託制而分為「不動產投資信託」及「不動產資產信託」二種。但於信託法上對於信託財產獨立性之問題因為規定不清,導致信託財產委託人之債權人可能對信託財產強制執行,而使「不動產資產信託」罹於委託人破產風險之可能。 二、 本條例雖規定可由信託財產抵押權人出具信託期間不實行抵押權之同意,但因該項同意僅具債權效力,因而無法完全排除抵押權人就信託財產實行抵押權之可能。而使「不動產資產信託」可能具有權利瑕疵之問題。 三、 基於我國當今之不動產業現況,日制「不動產資產信託」較符合業界之需求。而就實證之結果,美制之「不動產投資信託」已具有相當之成功經驗且對投資人利益保障較佳。因而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採「不動產資產信託」及「不動產資產信託」雙軌制,可茲贊同。 四、 而就受託人資格之問題,為顧及不動產經營之專業性及投資人信心之問題,修正後條文採信託業及特殊目的公司雙軌制亦符合社會需求。
15

我國工業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

陳百庭, Paiting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產業受全球經濟競爭激烈以及中國低廉生產成本等因素影響,外移情形嚴重,甚而造成國內工業區土地閒置及開發單位資金積壓問題,因此政府為解決上開問題及鼓勵廠商投資以帶動景氣復甦,乃貸款投資取得工業區土地,推出「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調整措施」(○○六六八八優惠出租方案),以提供廠商承租設廠使用。然如何在有限貸款額度內,提升政府資金運用效率,使能在不增加或減少政府財政負擔前提下,達到擴大出租方案資金規模、提振國家經濟以及償還開發單位墊付之開發費用等效益,從而引發本文以不動產證券化方式針對上述議題進行研究之動機。   本研究以我國不動證券化制度為基礎,經由相關文獻回顧歸納整理、指標評點分析法、現金流量分析法及不動產證券化證券設計分析方法,從我國工業不動產證券化投資組合選取、證券化前後現金流量及證券設計模擬分析等面向,進行深入探討,經實證結果顯示,透過不動產證券化之財務工具運用,確實能夠改善投資組合財務結構,並達到提升政府資金運用效率,擴大優惠出租方案規模,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等目標。
16

住宅抵押貸款提前還款與違約風險動態條件機率分析

張偉智, Chang ,Wei-Chi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金融機構在承做住宅抵押貸款時,面臨兩種風險,分別是提前清償及違約。這兩種借款人風險行為對金融機構的資產管理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尤其在不動產證券化的推動上,都是評價證券價格的關鍵因子,因此,討論借款者提前還款與違約行為,是近年不動產證券化領域中重大議題。 借款人決定提前清償及違約與否,除了與借款人特性之外尚有房屋特性與財務選擇上的特性,且有許多影響因子並非維持在貸款起始的狀態,而是會在貸款存續期間內隨著時間遷移有所改變,因此,本文在進一步研究影響借款人行為時,處理時間相依變數,利用動態調整過後的變數來分析借款人提前清償及違約風險行為,觀察借款人特徵、房屋型態及貸款條件等變數與借款人風險行為的關係並進行證券價格MBS的評價。 實證結果顯示,借款人特徵部分並不會影響提前清償但會影響違約風險。且借款者在財務選擇上面,會有落後反映的現象,亦即隨著時間的經過,借款者才會選擇有利於自己的財務決策,且雖然本國貸款為浮動利率貸款,但是影響借款者最深的仍然是利率相關因素,且觀察到借款者對於財務上面的好處比壞處有更敏感的現象,顯示出借款者比較趨近於風險愛好者。 在MBS評價上發現,影響價格的最重要因素在於放款的品質,因此,要真正落實抵押住宅證券化的實行,關鍵在於金融機構必須篩選優良放款進行證券化,才能吸引投資人,增加住宅抵押貸款證券化發行的可行性。
17

不動產投資信託發展現況與相關問題之探討

潘慶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不動產證券化除了「小口化」不動產,讓投資人也能參與金額龐大的不動產投資外,其價格的穩定亦發揮保值效果。除了使一般社會大眾能穩定獲利,退休的老年人口的資金,亦有一較安全的出口。不動產證券化背後所隱藏的政策效果,則是避免財團壟斷不動產資源,所以政府在政策上應當鼓勵不動產證券化之發展。有鑑於此,有關不動產證券化,在政策上則應採開放的態度,立法上應較大幅度之鬆綁,審查流程更應採便民的措施,甚至准許國外的REITs在台發行。 然不動產投資畢竟金額龐大且專業,一般社會大眾無法解其堂奧,政府當然有責任在開放的同時,加諸安全與規避經營風險的立法與監督,俾能不動產證券化健全的進行。本研究即針對目前國內不動產證券化的立法上與審查程序上之開創性與不合理性,提出看法與建議。如REITs發行時,不動產估價之公平性、成立SPC 制、允許REITs的增資與合併、開放開發型的REITs等均論述其優、劣,並作成建議。而政府也應採開放的態度,既啟動不動產證券化的列車,即不應半途再加諸太多的限制,造成不動產證券化發展不順暢。以目前台灣已發行量觀之,投資人要發揮不動產證券化之避險與穩定獲利之功能,分散財團不動產持有比例、加速都市更新速度,實在是能量不足。 期盼主管官署,放眼未來,取國外證券化發展之長處,重新本著與國際接軌之精神,修訂不動產證券化法及其相關法令與新審查辦法。唯有法令鬆綁,不動產證券化良效始能反應在我國股市與不動產市場,讓社會大眾均能參與不動產投資與分享不動產開發之利益。新增加的金融商品才得以循序漸進,分散社會資金的投資風險。 / REITs enables individual invest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larg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hrough securitization. There are some benefits of REITs investment such as the stability of its price, also highly probability of capital gain. REITs can not only generate stable income for the public but also provides a safer investment tool for pension fund. The government policy should encourage the securitization of real estate in order to avoid the financial group monopolizing the real estate resources. Therefore, government supervising bureau should be more open-minded for deregulation and even allows overseas REITs to emit in Taiwan. Nevertheless, due to its huge amount and specialization, real estate investment seems not tangible for the majority of social populace. The government certainly has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a safer environment through regulation and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tegrity of securitization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aims at the development of REITs in Taiwan, and proposes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For example when REITs is being released, the fairness of its valuation、SPC system、increasing capital、 merging, and regulation innovation of development REITs. The government should be more open-minded to avert balk the development of REITs because of too much limitations. The volume of present REITs circulation in Taiwan is still not large enough to accelerate city renewal、diversify real estate holding by the tycoons, and stable the profit for the investors. Hoping the authorities can have great visions and absorb the knowledge of securitization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scheme more mature regulations, and take broader views. Only if the deregulation can not only enable everyone participate and benefit from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but diversify investment risk.
18

金融資產證券化之創始機構破產隔離法制-以真實買賣原則為中心 / The bankruptcy remote of originator in financial asset securitization- Focus on true sale

李宗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產證券化之架構中,為避免創始機構破產,波及資產證券化商品之投資人,對創始機構之破產隔離(Bankruptcy Remoteness)即十分重要。在美國法上,有三種情形,會使創始機構所讓與之金融資產,可能受到創始機構破產風險(bankruptcy risk)之影響。第一,創始機構與SPV有所關連,進而造成該金融資產與創始機構之資產實質合併(Substantive Consolidation)。第二,金融資產之移轉被認定屬於虛偽移轉(fraudulent conveyance)。第三,創始機構移轉於特殊目的個體之資產,未被認定為真實買賣(True Sale),而僅為擔保(Secured Loan)。據此,為了達成破產隔離,金融資產之交易必須符合真實買賣,SPV之資產與負債不可與創始機構合併,金融資產之移轉非虛偽移轉。 就實質合併原則之具體操作上,有些美國法院採取三階段負擔移轉測試。在此測試下,主張實質合併者須證明兩要件:(1)數個體屬於實質上同一而應被合併。(2)為避免某些損害或實現某些利益,實質合併是必須的。前者美國法上提出七項考量因素:(1)在分離與辨認每一法律主體之個別資產與負債時,所生之困難度。(2)合併財務報表是否存在。(3) 位於同一處所之合併利益。(4)是否各法律主體之資產與商業功能已被混合。(5) 於數個公司主體間,其利益與所有權同一。(6)母公司與集團公司間就貸款存在相互保證。(7) 資產之移轉未遵守公司組織形式。後者則是法院需確保合併所生之利益足以抵銷合併所生之不利益。 若此兩要件可被證明,將推定債權人並非僅信賴數個體之一之信用。此時該舉證責任將移轉於目標債權人。目標債權人須證明:(1)其僅信賴數個應被合併之一之信用。(2)其將因實質合併而受損害。若目標債權人可以證明此兩項要件,則只有在實質合併之利益顯著大於損害時,破產法院才可發佈實質合併命令。 本條例限制創始機構與特殊目的個體間為關係企業。然而,架構式融資在本質上,即屬創始機構所發動主導之交易流程,於美國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發展經驗,亦准許創始機構為特殊目的公司之母公司。據此,本條例之限制,有悖於交易常態,並增加不必要之交易成本與法令管制之風險,故應刪除本條例第54條第1項及第2項、第73條第4項,並引進實質合併原則。 就真實買賣判斷原則,美國法上主要以當事人之意圖、資產損失之歸屬、資產利益之歸屬、基礎資產相關服務責任之歸屬,作為判斷標準。就會計面向而言,一般公認會計原則,究竟如何區分融資擔保行為與買賣行為,實值得作為真實買賣之判斷,美國法院實務亦以相關交易之會計判斷,作為考量因素之一。我國財務會計準則第33號公報對於金融資產之除列,主要採取控制權之觀點,是否喪失控制權,必需同時考量移轉人及受讓人之情況等綜合判斷。法院於真實賣賣判斷中,在討論資產損失與利益之歸屬時,能將會計界有關除列之判斷帶入,判決理由將更為堅強。 為了防範金融資產之交易被認定為擔保交易,美國資產證券化產業,努力推動可取代法院判斷真實買賣原則之法案,並在德拉瓦州、俄亥俄州、德州、阿拉巴州等四個州成功推動針對資產證券化之資產移轉議題,制定安全港條款,即透過證券化文件之形式聲明,取代真實買賣原則之實質判斷。真實買賣原則與安全港條款,立場不同,然均有可供操作之判斷標準,我國應擇一引進,以利法院處理具體個案。 在我國法下,創始機構之資力發生問題時,創始機構之債權人,有兩大權利可為主張:第一,可主張金融資產出售行為與移轉行為,屬通謀虛偽意思表示而無效;第二,可主張撤銷權,即以金融資產出售行為與移轉行為,屬詐害債權之行為而撤銷之,並依民法第767條之規定,請求返還創始機構所移轉之金融資產。 因信託法第6條第1項及第2項之撤銷權,在金融資產證券化中有所適用。如此規定,造成創始機構之債權人,相較於一般交易之債權人,更容易主張撤銷權,而使金融資產證券化之廣大投資人反而面臨比一般交易人更大之投資風險。而特殊目的信託,既然為商事信託、集團信託,立法意旨上,應較一般民事信託,更著重於受益人之保護;且於特殊目的個體為公司型態時,本條例第83條第3項之規定,創始機構辦理資產移轉,並依資產證券化計畫取得讓與資產之對價者,推定為民法第244條第2項所定之有償行為,是創始機構之債權人原則上須符合雙重惡意要件,始可行使撤銷權。然創始機構之債權人,於特殊目的個體為信託時,卻無須符合雙重惡意要件。因特殊目的個體之型態不同,卻有不同之撤銷權要件,其區分之正當性令人存疑。是本條例第53條應修正為:「本條例第53條之規定,信託法第6條,於特殊目的信託,不適用之。」始與特殊目的個體之性質與金融資產證券化之立法目的相符。
19

擔保房貸憑證(CMOs)評價---以BGM利率模型為例 / Pricing of the Collateralized Mortgage Obligations(CMOs)--Based on the Interest Rate Model of BGM

張繼文, Chi-Wen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擔保房貸憑證(CMOs)是衍生自不動產抵押證券(MBS)的證券化商品,透過分券的特殊設計,藉此降低MBS商品的提前清償風險,也增加市場投資人的選擇彈性。但特殊的設計同時也提高了評價上的困難度,由於此產品的提前清償狀況會依分券性質與標的抵押貸款借款人的償還情形而有所不同,為了準確掌握CMOs商品的現金流量,必須採用較為充分的貸款資料與提前清償模型來推估提前清償機率。本文採用競爭風險模型來做為提前清償模型,透過較多變數的選擇方式,模擬出較為精確的提前清償機率路徑。 此外,BGM利率模型是透過將利率間斷化,捕捉市場上可觀察到的利率,同時也可提供在不同時點下的即期利率,可藉此推算出不同時點下的分券價格,故採用BGM來做為本文的利率模型。
20

信用衍生性商品-擔保債權憑證之評價與分析

呂建霖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近年來陸續發生大公司違約與倒閉事件後,信用違約風險即逐漸被金融業及學術界所重視。理論上,當多個標的資產之信用衍生性商品用來衡量標的資產之信用風險時,需考慮多個標的資產間的違約相關性,才能準確地衡量信用風險。故在信用風險管理與信用衍生性商品的評價中,違約相關性的估計與衡量顯得特別重要。 本研究為信用衍生性商品之擔保債權憑證評價,採用Li(2000)之Copula方法與Hull and White(2004)之Probability Bucketing方法做為評價擔保債權憑證之模型,透過個別資產之邊際違約機率與Copula函數之選擇,及其相關參數之估算,即可求算出具違約相關性之多變數聯合機率函數,以利擔保債權憑證之評價,並模擬出可能損失分配,進而求出各個分券的信用價差及預期損失。 本研究評價的個案商品為玉山銀行債權資產證券化2005-2,在使用上述的兩種評價模型及相關的替代變數,可以求出此商品理論的信用價差及預期損失,再與實際的發行價格比較,做出合理的評價及解釋。隨著國內目前證券化腳步的發展,在未來的信用評等資料庫、各家公司歷史違約機率資料與相關違約資訊均完整下,並加以考慮實務與總體經濟情況,以本研究所使用的兩個評價模型完整的評價已發行之擔保債權憑證,可以更精準的衡量出擔保債權憑證各個分券的信用價差與預期損失。所以本研究提供了實務界一個可行之擔保債權憑證評價方法,可以衡量出各個分券的信用價差與預期損失,做為投資標的與風險規避之用,使得擔保債權憑證的發展趨於完整。

Page generated in 0.413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