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5
  • 44
  • 1
  • Tagged with
  • 45
  • 45
  • 45
  • 33
  • 33
  • 20
  • 18
  • 17
  • 17
  • 16
  • 15
  • 14
  • 14
  • 11
  • 10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文化創意產業新創事業籌資模式研究──以證券化為核心 / A Study on Fundraising for Startups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Focus on Securitization

沈泰宏, Shen, Ted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已經成為全球各國競相發展的軟實力重要產業,特別是在英國引領全球風潮,韓國異軍突起之後,臺灣近十年來也積極將施政重心放在文創產業的發展與提升之上。然而,文創中小微型新創事業基於先天本質上具有需求不確定性高、創作者重創意而忽略經濟性、不易與資金持有者溝通等特性,加上臺灣市場規模較小,新創事業失敗風險較高,且政府的政策、法規,亦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故普遍面臨籌資困境。經本研究從證券化可分散風險、利潤共享、增加宣傳機會、提供穩定長期民間資金之角度出發,參考外國立法例及進行個案比較分析,本研究認為股權型群眾募資較適合臺灣文創中小微型新創事業,建議除了現行相關籌資政策、法規仍應進行調整外,也應鬆綁民間成立股權型群眾募資平臺,並採取風險控管之機制。最後,就長遠來看,兩岸應可考慮就股權型群眾募資進行合作,俾使臺灣業者利用現有之軟實力優勢,能夠結合中國大陸的市場及資金,共同邁向雙贏。 / In recent year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soft power around the world, especially after UK leading the global trend and South Korea’s emerging success. Taiwan is also actively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 However, the micro, small and medium-size startups in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with high uncertainty for demands, creators ignoring the economy, and har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apital holders. In addition, given Taiwan’s smaller markets, high risk of startups, and the ineffective government’s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fundraising difficulties are generally confronted. This study aims to focus on the securitization for its benefits: risk arrangement, profit sharing, more promo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long-term private fund. By referencing to foreign regulations and conducting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lated cases, this study concluded that the equity crowdfunding is the better solution for Taiwan’s cultural and creative startups. As a resul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financing policies and regulations should be modified, and should allow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vate equity crowdfunding platform and adopt risk control mechanisms. Moreover, in the long ru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should consider seeking cooperation for equity crowdfunding to combine Taiwan’s soft power advantage with the fund and market of Mainland China, jointly moving towards a win-win situation.
22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之研究

馮浩庭, Feng, Hau T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從智慧財產權的加值過程觀之,可以分為創造、保護、管理與運用四個階段,其中運用為發揮智財權附加價值的唯一手段。因此,如何為智財權尋求新的運用管道應是智財權利人與政府最須關心的議題。參考國外經驗,現今智財權運用的策略與模式已相當多元,除了運用於企業經營以發揮其策略性營運價值外,近年來亦興起以智財權進行擔保交易之趨勢,藉此開創智財權的財務價值。 而在擔保交易中,智財權除可進行融資擔保,以實現其擔保價值外,於1997年知名歌手David Bowie以其音樂著作權為證券化資產,成功發行Bowie Bonds後,亦證明以智財權進行證券化交易的可行性,使得證券化成為另一股智財權運用的新趨勢。而孕育Bowie Bonds誕生的美國,也成為智財權證券化的始祖與交易數量最多的市場。 透過證券化技術之橋接,擁有智財權的企業或個人將可藉此與資本市場產生新的連結,為其提供傳統銀行貸款外的新融資管道,增加智財權的價值。本研究之目的即在於瞭解美國智財權證券化之發展經驗,藉由實際案例之介紹,研究其運作模式與困難、未來前景,提供各界參考,並分析在我國推動智財權證券化的可行性。 研究結果發現符合一定條件的智財權,不論是專利權、商標權、音樂著作權或是電影著作權均可以進行證券化,且在交易架構上,智財權證券化完全可以運用發展已相當成熟的證券化技術,且未超脫此架構。其仍由智財權利人將欲進行證券化的智財權及相關權益以真實買賣的方式移轉給特殊目的機構,於架構所需的信用增強機制後,發行經信用評等機構評等的證券,在證券承銷商的協助下銷售給投資人。其所運用的信用增強方式包括超額擔保、儲備基金帳戶、信用分組、第三人保險或保證、於循環期內新購資產及設定提前清償機制等等,均為傳統證券化交易中常見者。而這些交易的共通點是其證券均經信用評等,且均以私募方式進行銷售,而不採公開發行。 此外,美國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可以觀察到四點有利智財權證券化發展的趨勢:一、鑑價技術進步與重視創新管理,帶動市場發展。二、以資產組合的方式進行證券化。三、證券化擴張到新種類的智財權。四、取得專家協助容易。且許多證券業的專家相信,因為智財權將成為全世界大部分收益與現金流量的來源,且證券化交易對買賣雙方都有好處,其未來將會成為最大的證券化資產種類。 然而,因為智財權的特性與固有的價值影響因素,增加其進行證券化的困難度與複雜性。此外,基於外在配套機制、產業環境與企業文化等種種因素,智財權證券化的發展面臨以下難題,包括智財鑑價技術未成熟、智財侵權普遍(特別是影音盜版、電腦軟體盜版與商標仿冒)、因智財權複雜性與高風險所導致的高交易成本、智財權擔保法制不完整、現有授權契約支付結構不利證券化、組織與需求問題、欠缺次級市場、投資人對智財權不熟悉及破產風險不易隔離等。 就我國方面,筆者認為似可以適用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之規定,進行智財權權利金收益之證券化。此外,在我國要以智財權本身進行證券化,似也可行。依信託業法第十六條之規定,信託業可經營金錢債權及專利權、著作權及商標權之信託。故智財權利人可以依該法之規定將智財權本身連同其相關權利金收益一併信託給信託業者,由其發行表彰受益權之憑證,進行證券化。但除非該證券另經財政部核定為證券交易法第六條第一項之其他有價證券,該證券將不適用證券交易法之規定,故其性質應屬民法第七百十九條所規定之無記名證券。 再者,因在我國民法下尚不承認『尚未產生債權』之讓與,故無法如美國進行『尚未產生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智財權證券化交易,只能以既有授權契約下的權利金收益為之。此外,依我國法院對將來債權轉讓,以該債權發生時為讓與生效時點之見解,似無法隔離創始機構的破產風險。且在我國破產法下,破產管理人原則上也有承擔或拒絕授權契約的權利,但該法未如美國『智慧財產破產保護法案』般,賦予被授權人選擇保留授權契約之權利而須繼續支付權利金,故當破產管理人拒絕該授權契約時,對證券化交易之衝擊並無挽救之道。 而在智財權擔保權益上,專利權與商標權雖已有登記對抗之公示機制,但筆者認為仍有缺憾。更嚴重者為著作財產權設定質權及讓與均不須經登記,且因著作權為無體財產,若無任何公示機制,對於交易安全之維護實屬有害,亦不利著作權證券化之進行。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國連不動產與金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均未成熟,現在就要談發展智慧財產證券化似嫌過早。然而,美國已有不少成功案例證實其可行性,且日本於2002年底通過《智慧財產權基本法》,確立以智慧財產權立國的國家戰略後,對智慧財產權證券化之研究也日益蓬勃。因此,筆者認為為增加發揮智慧財產權附加價值之管道,讓權利人更能從智慧財產權中獲益,即使我國資產證券化之市場仍屬初期發展階段,政府仍須認真思考此議題,進而考慮儘速推動基礎法制及相關配套措施,並解決前述的法制問題,以期建構有利發展智慧財產權證券化之環境,方不致在此新領域上落後美國與日本太多。此外,若能成功推展此種新興的金融商品,相信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效率提昇與國際知名度亦有助益。 基此,筆者分就智財權利人與我國政府兩個面項,提出十二點有利智財權證券化發展之建議,作為本研究之最終成果。 壹、對智財權利人的建議 一、做好智財管理,創造優質權利。 二、管理授權契約,設計支付架構。 三、事先安排智財權清算機制。 四、善用信用分組,吸引不同偏好的投資人。 五、由智財技術服務業者擔任服務機構,以增加專業性,並降低破產風險。 貳、對我國政府的建議 一、增加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適用之資產種類。 二、承認尚未存在之將來債權讓與交易。 三、修改破產法,增定真實買賣安全港與被授權人選擇權。 四、修改智財權法交易登記規定,包括增設著作權交易登記制度,及將登記對抗改為登記生效要件。 五、建立智財權鑑價市場秩序,提高鑑價結果可信度。 六、建立信用保證機制。 七、建立資產證券化資產公告之查詢系統。
23

信用風險相關文獻探討

李育桓, Li, Yu-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數年來,隨著金融市場的逐漸開放,帶動了整個金融市場的蓬勃發展。不過,隨之而來的風險,也產生了不少的金融災難。而這些的金融災難,大多是由於金融商品投資避險上的操作不當,或者是風險控管失衡所造成的。為了避免如是情況再度發生,近年來,國際間相繼有許多學者投入風險管理的研究。 而在所有的產業之中,風險管理對於銀行業來說,更為重要。銀行作為產業的金融媒介,一旦發生金融災難,不只產業會受到衝擊,連帶地資金來源的存款戶也受害,影響層面極為廣大。所以,各國政府莫不對銀行業設有相當嚴格的管理規定,以健全整體金融環境的發展。例如,有名的巴塞爾資本協定,即為國際間對於金融環境的風險管理規範。 但是,隨著時空環境的變遷,原有的協定早以不敷需求。終於,在2004年中,巴塞爾銀行監理委員會公佈了定版的新巴塞爾資本協定,並決定於2006年底開始實施。新協定在原有資本準備方面,將作業風險納入風險評估的範圍,並大幅修訂信用風險的衡量方式,允許銀行使用自行開發的內部模型,並採認降低信用風險的工具。而且,更增加了監理審查程序及市場紀律的相關規定,期待以多方面的角度,強化國際金融體系。 本研究將由新巴塞爾資本協定談起,簡介新協定的相關內容,比較新舊協定不同之處,然後針對銀行主要面臨的信用風險部分,探討在新協定所允許使用的信用風險內部模型,以及信用風險抵減技術。分別介紹目前業界常見的四種信用風險模型:專業信用分析公司KMV的KMV模型、CSFP的CreditRisk+模型、J.P. Morgan的CreditMetrics™模型、McKinsey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以及信用衍生性商品與信用風險證券化概念,最後探討未來風險管理發展的可能方向。
24

數位內容產業融資策略比較—以美日兩國為例

李云真, Li, Yun J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過去以製造業聞名全球,然而成本的降低終有其限度;隨著政府兩兆雙星方案的提出,將數位內容產業列為重點培育產業之一,也開啟了台灣往知識經濟前進的腳步。然而高風險的特性,也使得多數數位內容業者,在融資方面遭遇相當的困難。特別是過去以有形資產為擔保品的銀行融資方式,更使得數位內容業者較難展現自己的價值。本論文以此情境為出發點,並參考國外數位容產業個案,引發對於相關融資方式的討論。 本研究以數位內容產業可能之融資手段為出發點,參照國外個案,以美國著作權證券化與日本製作委員會之融資方式為討論標的。美國著作權證券化最成功的案例,非大衛包伊個案莫屬。個案資料之豐富於廣受討論之程度亦為此系列之最;而日本的動畫產業亦向來我亞洲之冠,近來更廣受歐美市場的青睞。本論文以此二個案為標的,分析個案所處之情境,以產品所處之不同發展階段與資本市場成熟度,深入了解其融資方式之選擇策略。並兼論採取此種融資方式,所可能遭遇之困難與挑戰。最後並探討台灣之產業經濟環境,提出可參考改進之建議與作法,作為台灣改進數位內容產業融資問題可能的方向。 關鍵字:數位內容、融資、智財證券化、管理委員會 / Taiwan has been famous for its manufacturing ability. However, there’s a limitation with cost down strategy. Taiwan government has brought out the “Two Trillions & Twin Stars Industries Development Pla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ertain industries in Taiwan, and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is listed among one of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has presented the progress toward knowledge based economics of Taiwan. However, the high risk characters have resulted in the difficulty of finance for digital content business. Especially collateral requirement is making digital content players even harder to show their valu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is situation to discuss related financing methods and refers to some case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possible financing methods for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and using copyright securitization in America and Cinema Production Committee in Japan. The most famous copyright securitization case in America is David Bowie securitization, and the related comment and information is also richest. The Japan animation industry is always the best of Asia, and is popular in Europe and America recently. This research is focus on the two topics to analyze cases. The research uses the different product development stage along with maturity degree of capital market to analyze the selection of financing methods. Also, the possibl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are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lso talks about the digital content industry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aiwan, and make possi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progress of digital content development in Taiwan.
25

由美日立法例探討我國之私募制度

劉孟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私募制度是在「便利企業籌資」跟「投資人保護」間取得平衡的制度。本論文分為四大部分針對此議題加以探討。第一部份是比較法的介紹,以美國跟日本的立法例為主,分別在第二章跟第三章中討論;第二部分是我國法制的檢討,在第四章中說明;第三部分則是我國私募實證狀況的介紹,配置在第五章前半段;最後第五章的後半段,則用來說明對我國私募制度的展望。 □ 美國私募制度是以三三年證券法第四條第二項為起點,再透過章則D、RULE 144、RULE 144A、以及章則S等行政命令加以規範,由於其發展久遠,架構健全,因此屢為各國私募立法之參考對象。日本立法例則是以日本證券取引法第二條第三項為基礎,區分為「專業私募」與「少人數私募」G部分分別發展,再透L證券取引法施行令、還有關於第二條的定義府令加以補充。 □ 我國私募法制之架構係於證券交易法第四十三條之六到第四十三條之八訂有最基礎之私募規範。另包括公司法、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以及民國九十三年六月才通過的證券投資信託及顧問法中,對於私募制度也都針對個別法律的特性有所規範。而主管機關亦透過大量之行政命令對技術性、細節性之事項加以補充。對此,本文分別作解釋論之探討與立法論之分析。 □ 歸結我國實證狀況,可發現辦理私募的公司可分為財務艱困公司、組織調整公司以及亟需龐大資金公司三大類。且私募制度關於籌資時程的縮短以及成本的降低,均有一定助益。然我國較特殊之的情形乃,私募之應募對象以符合主管機關所定條件的自然人、法人或基金最多,機構投資人反而極少。此或與辦理私募的企業多為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無法吸引機構投資人的興趣有關。 □ 最後,關於私募制度展望部分,本文探討私募與網際網路運用的配合,以及私募與海外籌資的關連。對私募制度而言,網際網路運用上的最大問題就是利用網路的優點卻剛好是私募法規的瓶頸,因網路之優點即可以無遠弗屆的接近各層面使用者,但私募制度卻禁止一般性廣告跟公開勸誘,故如何調配二者間的衝突,便有研究必要。而海外籌資是企業資金來源的延伸,在企業國際化與全球化的的趨勢下,將會越來越重要。私募也是海外籌資的一種手段。目e財政部已經以行政命令開放海外私募,但是海外私募還必須兼顧國外私募法規,故此亦為我國私募制度之發展可注意之方向。
26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從美日經驗看我國實施可行性與立法之芻議

陳月秀, Chen, Ashow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為重建金融環境,引進源自美國的資產證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近二年制訂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與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至今已成功發行八件案例。若能將資產證券化範圍擴大適用於智慧財產權與相關債權,或可解決目前企業以智慧財產權融資擔保所面臨的困境,不但有助於我國產業籌措營運資金和提升發展,亦能增加投資人金融商品之選擇與效益。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IP securitization)是近年國外重點發展之產物,其涉及財務、會計、賦稅、法律等多重領域。本文研究範圍與焦點,首先是國外文獻與實際案例(美國與日本)之整理與介紹,探求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可行性的成功要素與風險。其次是我國現行法如何針對智慧財產權證券化進行修正,包括基礎法制的真實買賣與特殊目的機構之獨立性問題,以及有關智慧財產權的特殊議題,例如適格資產範圍、權利瑕疵與衝突、特殊保證機制、智慧財產權鑑價等。本文目的,希冀提供未來我國制訂相關法規和實務配套措施之參考,能使金融機構與企業能瞭解智慧財產權證券化之可行性。 智慧財產權證券化成功因素,關鍵在於現金流量之估算與掌握,我國若要發展智慧財產權證券化,除了建立具有公信力的智慧財產權鑑價機制外,初期仍需倚靠外部信用增強機制,例如美國電影業的完工保證、智慧財產權訴訟保險與韓國信用保證基金的運作模式,以加強投資人對於此種商品之信心,此外財務規劃、風險管理與專業人才責任,亦是整備基本環境之重點。 藉由外國經驗與檢討,我國要進行智慧財產權證券化實須待一段時間建設,然而隨著金融商品推陳出新、金融市場快速變遷、智慧財產權產業擴充整合,以及智慧財產權融資擔保等發展,未來主管機關和立法機構勢必需修正有關真實買賣之法律要件、特殊目的機構獨立性、將來債權轉讓移轉時點等問題,並放寬開發型案件得證券化、加強著作權公示與對抗制度、建立基礎資產公告與交易資料庫等,是時,將為資產證券化議題再次注入活水,開創一番新局。
27

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之研究 / The study on development-oriente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胥博懷, Hsu, Po Hu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定義上係以未開發完成之不動產之權利,透過特殊目的機構,在破產隔離之法律關係下,加以小口化、規格化,並發行有價證券表彰該權利且對外募集或私募有價證券之行為。在我國法規範之下,制度上則可包括「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投資於開發型不動產」以及「不動產資產信託以開發型不動產作為信託財產私募有價證券」二種型態。證券化對於不動產之開發而言,係一相當有利之融資管道,且同時亦提供了小額投資人投資大型不動產開發案共享獲利之機會。一般均認為開發型不動產係對於證券化需求最大之標的,然而,因開發性不動產本質上具有較已開發不動產更高之風險,故學說、實務及立法上之討論亦有眾多見解主張對於開發型不動產之證券化應予禁止或限制。 我國不動產證券化條例於民國92年公布施行時,對於開發型不動產納入規範係採所謂「分階段立法」之模式,而在民國98年1月6日始由立法院三讀通過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修正案,正式將開發型不動產納入我國不動產證券化之法制,惟現行法基於道德危險之防止、風險控管與投資人保護等考量,對於開發型不動產之證券化仍設有多數禁止或限制規範。然而,本文認為風險控管與投資人保護之並非不動產證券化制度唯一或絕對之考量;並且,制度上之限制或禁止應屬投資人保護之最後手段,若尚可透過主管機關之有效監理降低投資風險並保障投資人時,仍應儘量朝「興利同時防弊」之方向運作,不應過度限制該制度之適用範圍,否則反而將使制度之立法目的無法達成。 綜上所述,本文嘗試從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之本質、特性與優缺點出發,參酌國外相關立法例,並考量我國民情與資本市場之特色後,分析提出我國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之走向,主張應修法開放募集之不動產投 資信託基金得投資於一般開發型不動產。另外,針對都市更新及BOT等開發案適用不動產證券化條例之議題,本研究採取否定見解,認為應於各該法律另行立法規範此種特別法上之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而不應以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規範之。故本研究尚針對現行不動產證券化條例、都市更新條例、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等法律規範提出修正建議。期能提供開發型不動產證券化制度將來修法及運作上之參考。 /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could be defined as an arrangement that subdivides and standardizes the right of real estate which is undeveloped or under development, into separate shares through a special purpose vehicle and the bankruptcy-remoteness structure, and the public offering or private placement of the real estate securities representing ownership of such shares. Under the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Act of Taiwan, R.O.C. (the “Act”), so called development-oriente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could also be construed as either 1) fund investment of REIT into real estate(s) under development, or 2) entrusting real estate(s) under development or to be developed to a REAT. Securitization is a favorable way to finance the development project, also it provides opportunities for investors with limited fund to invest in and profit from the same. Generally, development projects have the strongest needs for securitization financing. However, due to the risks accompanied with development, there are opinions from researchers and legislators for the restriction of their securitization. Upon the Act’s promulgation in 2003, the Legislative Yuan also resolved the guidelines for future amendment that the real estate under development or to be developed shall be included upon the maturity of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operation. However, due to legislators’ concerns on moral hazard, risk control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the amendment promulgated in 2009 formally adapting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was still quite restricted. It is held by this thesis that risk control and investor protection are not the only or supreme purposes of the Act. Meanwhile, the restriction shall be deemed the last resort of investor protection, it is to say, if the monitoring and supervision of competent authority is operable, we shall use them to protect investors instead of legislative restriction. Or some objectives of the Act would be therefore hinder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advantages, disadvantages, comparative law study of development-oriented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and also referring to the customs and capital market structure of Taiwan, this thesis has provided some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or other researchers and legislators’ reference. Firstly, it is held that the restriction on publicly offered REIT’s investment in development project shall be removed. Also, the urban renewal and BOT project shall not be applicable under the Act as which shall be exceptional types respectively legislated in Urban Renewal Act and the Law for Promotion of Private Participation in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issues, thoughts and opinions raised or provided by this thesis could encourage further discussions toward the subject to ensure the soun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securitization in Taiwan.
28

壽險保單貼現之法制化研究-以美國法為中心

杜冠民, Du, Guan-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所謂「保單貼現(Viatical Settlements)」,依據美國聯邦巡迴法院判決中之定義,係指「一種買賣保單的交易,該交易雙方為罹患愛滋病或重症之被保險人以及買受保單之人,愛滋病患或末期病患為求抒解其經濟上面臨的困境或是完成人生中最後的願望,而將其保單出售於他人以取得一筆現款,買受保單之人則於該愛滋病患或末期病患死亡後,得依據保單向保險公司請求保險金之給付。通常被保險人可以獲得相當於保單面額百分之六十至八十的金額,相對的,該金額與保單面額的差價,再扣除掉交易成本、維持保單有效之保險費、以及其他行政費用後,即屬於買受保單之人可得之獲利。」   保單貼現交易制度在美國發展多年,由於其切合被保險人之經濟需求,交易結果對於投資人亦屬有利,因此整體市場發展相當快速。惟,市場發展大步走在政府管理機制之前,造成法令規範與監理機制極度缺乏(單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有無權力監理此一產業之爭議即纏訟多年,近年方有較明確的見解出現。),導致人謀不臧的道德風險強烈危害到保單貼現市場的信譽與生存,本文即在介紹保單貼現交易制度之起源、發展歷程、交易流程以及美國目前對於此一產業之相關立法,並進一步討論如我國欲引進保單貼現交易制度,目前法制架構上有何需要注意及調整之處。   本文第一章主要是以美國最大保單貼現公司MBC遭受美國證管會(SEC)與佛羅里達州保險局勒令停業,進而可能影響我國投資人權益之事件為開端,說明本論文研究之動機、目的、研究架構以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乃開始介紹有關保單貼現交易制度的基本資料,如保單貼現交易的起源、運作方式,以及目前最新的進化發展—保單貼現證券化。在了解保單貼現交易的交易過程後,第三章則著重於分析保單貼現交易中可能之各種風險來源。第四章主要係以全美保險監理官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Insurance Commissioners)所制定之保單貼現模範法為主軸,介紹相關法令內容外,並輔以美國各州對於保單貼現交易之相關規範。第五章開始,則從我國社會現況中如金融保險自由化、重症患者及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等現象,分析我國對於保單貼現交易有無需求存在,此市場有無發展可能。第六、七章則進一步探討如我國未來引進保單貼現交易制度,於我國現行保險、證券法規架構上所可能產生之問題。最後,第八章總結全文內容,並提出相關建議,希冀得供未來立法者或監理者參考。
29

太陽能產業對於農業發展之融資影響-以F租賃公司為例 / The Impact of Energy Industrie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Financing

呂政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極端氣候發生之頻率與強度愈趨激烈,溫室效應對全球各地氣候變化的影響日益明顯,未來因氣候變遷衍生的問題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糧食供應、生態平衡以及區域安全。然而,全球暖化係人類長期排放所累積結果,已非單靠人為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可以避免,故如何藉由預測未來可能面臨之衝擊與改變,世界各國莫不將 「節能減碳」或納為施政新思維,進行能源戰略布局、施行綠色新政、發展綠能產業,以營造永續之低碳社會與發展低碳經濟。 聯合國環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於2009年發表(全球綠色新政),綠色新政重點之一即推廣再生能源,降低對石化燃料過多的依賴,使能源來源能夠更多元,同時,降低碳排放量,除營造低碳生活外,更可促進產業轉型,創新新型態能源結構,增加產業與國家競爭力。再生能源之中,太陽能的特質除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外,並具有潔淨與安全的特質對於改善未來人類生活及環境有相當助益。 臺灣地區為海島型能源供給系統,自產能源相當匱乏,能源供給98%以上仰賴進口,且石化能源依存度高,面對傳統能源日益耗竭、國際能源情勢動盪、能源價格波動劇烈、全球氣候變遷衝擊,以及國內能源需求持續成長、能源開發計畫推動不易與能源價格調整爭議等挑戰,我國之能源發展首重確保能源安全及滿足民生基本需求,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並考量社會正義與跨世代公平原則下,促進能源永續發展。 因此,政府的引導下,發展替代能源及節能相關產業,企業亦在能源價格節節高升情況下不得不尋求節能技術支援以降低生產成本(例如 PV-ESCO 太陽能發電後售電予台灣電力公司)以獲取報酬,新的商業型態-「能源技術服務業,ESCO」應孕而生。然而,在新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必然產生重重阻力以妨礙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融資問題最為嚴重,目前 ESCO 產業除銀行予以有限的融資外,租賃公司亦為其融資主要來源之一,然而租賃產業傳統的設備租賃與分期付款業務已漸趨成熟,其性質幾乎與一般銀行融資無異,並且受限於租賃公司本身的資源有限,導致價格競爭力遠遠落後於銀行,在這樣的情況下,租賃產業需思考價格以外競爭力的方法式以區隔市場。 本論文在探討太陽能產業對於農業的融資影響,首先針對台灣農業土地使用現況,並分析農業就業人口與生產力,了解農業所得與土地使用困境。再者,說明分析太陽能產業全球發展概況與未來市場規模,透過融資市場分析ESCO產業融資方式與困境,最後,針對租賃產業的現況分析瞭解租賃產業的發展與競爭狀況,再對個案公司在 ESCO 產業各階段經營模式作說明,探討租賃公司如何在ESCO 產業從資源、核心能力建立而取得競爭優勢,進而尋求傳統租賃產業的新的發展契機。 本研究中亦發現租賃公司在經營模式的創新使得產品利潤增加,創新並不侷限於租賃架構的創新,而在於審核流程及利潤架構的改變,利用增加的報酬可以承擔更多風險,再加上個案提供之成交個案中各型態經營模式之 IRR & NPV 模擬數據分析佐證,呈現出新的經營模式具體的營運成果;而利潤增加可以提升F公司對風險的承受能力,進而促動經營模式的改變。但因應新型態的營運模式,除產品本身利潤以外,更需考量租賃產業在籌資的能力,以創造資金使用效能極大化,同時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30

資產證券化理論模型──不動產抵押擔保債券之研究

賀蘭芝, HE,LAN-Z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我國平均國民所得已達六仟餘美元,貧富差距亦僅在四點餘倍,社會大眾已 不能滿足於保守的理財方式,而紛紛謀求投資報酬率較高的投資途徑。但一般大眾知 識匱乏,國內市場投資工具有限,在資金汜濫下,遂造成股市及房地產狂飆不已,大 家樂、六合彩充斥市井等,種種不理性的投機行為頻頻發生。待政府整頓與健全股市 ,以及掃蕩地下投資公司之後,國人才對分散投資的理財觀念有所注視。 目前,政府為加速健全我國資本市場與配合六年國家建設計畫,將陸續發行大量公債 此對債券市場之擴大與發展確有實質助益。然而,公債只是債券市場眾多投資工具之 一,吾人不能以發行公債為滿足,必須使投資工具更多樣化,並教導國人瞭解債券之 好處,才能滿足國民需要,進而活絡市場。因此,本論文選擇「資產證券化」為研究 主題,希望將此觀念呈獻國人,盼能有助我國資本市場健全於萬一。 本論文章節概要如下:第一章:研究動機、何謂資產證券化、資產證券化的好處。第 二章:不動產抵押擔保債券簡介,以及國外發行的種類與概況。第三章:文獻回顧。 第四章:理論模型。第五章:台灣可行性研究。第六章:結論與建議。

Page generated in 0.40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