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之研究-兼論中共政教關係發展賴皆興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共是一個強調「無神論」的政權,並且在建政以後做過相當多對宗教不友善的事情,壓擠宗教的生存空間,並且企圖以自己的馬列毛意識型態來取代人民對宗教的信仰。中共政權對宗教存在空間的壓迫、對宗教存在意義的否定、乃至對宗教範疇的整肅與破壞,在中國歷朝歷代中實屬罕見。
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政權逐漸改變過去對宗教的種種不友善的態度,而給予宗教相當程度的活動空間,並且重新定位宗教的存在意涵,認為宗教是可以與社會主義相協調、相適應的。這種轉變,一方面標誌著中共政權企圖通過意識型態來取代宗教在人民心中的信仰位置是不成功的事實之外,並一方面也標誌著,中共政權已經意識到宗教將長期存在的問題,並且考慮的是宗教所代表的神權與國家所擁有的政權,兩者之間應該如何共處且共生共榮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共政權也通過了官方宗教論述的轉向來表現其宗教意識型態建構內涵的變遷,從而也制約與影響了非官方宗教論述的建構。
因此,本文通過對中共「官方宗教論述的建構」、「政教關係發展史論述的建構」、「宗教本質論述的建構」、「反官方宗教的負面論述建構」等議題的梳理,來說明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的背後,到底代表何種政教關係發展意涵。我們通過這幾個議題在「宗教論述」和「政教關係」之間的辯證互動表現,探討官方的權力網絡如何在論述層面上對宗教領域產生制約、影響和互動的問題。
|
102 |
馬英九政府與陳水扁政府的大陸政策比較研究王美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馬英九政府與陳水扁政府大陸政策的大陸政策研究比較
摘要
兩岸之間的關係,事實上自1949年兩岸分離分治後,即已不具實質意義。在兩岸的互動中,主權爭議與主權問題,一向牽動雙方的立場與情緒,成為兩岸間問題無法解決的根本癥結,甚而是島內政治亂源,且也是推動良性兩岸關係發展的主要障礙。2000年台灣發生了首次的政黨替,對於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8年馬英九當選了第12任總統,實現了我國有史以來的二次政黨輪替。這樣的民主政治為兩岸關係帶來了一線曙光。
本論文以陳水扁政府與馬英九政府時期的大陸政策為研究對象,對兩任政府大陸政策在政治、經貿及文化交流方面做比較,分析兩任政府的大陸政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而台灣人民對於兩任政府大陸政策的看法?以釐清政黨輪替前後(2000年至2008年)的大陸政策的差異性。可以提供未來兩岸關係政策良好建言,加強國際競爭及為兩岸政經困局解套,拓展國際活動空間,為政治安定及經濟繁榮發展,尋求安身立命之道。
研究後發現陳水扁政府及馬英九政府的大陸政策,在政治方面都面臨「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民進黨的「法理台獨」是行不通的,在「統」、「獨」及主權爭議上,多數台灣人民選擇維持現狀,因此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較為人民所接受。而在經貿議題上,馬總統上任以來所實施的兩岸經貿政策,人民多給予肯定的,認為有助於提昇台灣的競爭力。另外,對於直航所帶來兩岸交流,人民的看法也是正面的。但因為兩岸交流而產生台灣人民的身分認同問題,多數台灣人民在自我認同上,會產生省籍情結和統獨議題分不開。扁政府時期一直在強調「台灣主體性」,使得「台灣意識」抬頭,造成族群對立。馬英九先生以一個外省籍的台彎人當選總統,正好讓台灣人民身分認同上可以族群融合。
展望未來,或許從年輕族群對省籍所牽動的不公平感受並不深刻,歷史文化經驗不同,族群意識也慢慢的模糊,應當有助於省籍情結的消彌,解決嚴重的族群對立問題,進而推動兩岸經貿交流,讓兩岸和平共存的發展。
|
103 |
兩岸關係對外人來台投資的影響(1991-2000年)沈景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分別針對各變數(X1:全球外資成長趨勢;X2:兩岸關係情勢;X3台灣內部政局穩定性;X4:台灣經濟成長率)對外人來台投資(FDI)之影響度加以實證。其中「兩岸關係」對於台灣外資的流入是否產生影響更是本研究探討的重點所在。研究結果顯示:
一、在「兩岸關係」與「國內政局穩定性」對台灣外資是否產生影響部分,研究結果:此兩項政治性因素對台灣的外資是有正向的影響,但此效果並不明顯。所以基本上政治性因素愈穩定應愈有利於台灣外資的流入,反之則不利於台灣外資的增加,不過此影響效果並未達到顯著性,因此可以發現在單一年度裡96年台海飛彈危機時所造成的兩岸關係緊張的確影響了這個年度的外資,比起它的上一年度要減少得許多之情況非常明顯,但是若從整體十個年度的範圍來看,則兩岸關係對於台灣外資的影響,雖是呈現了正向相關,可是此正向影響並未達到顯著性效果。所以「兩岸關係」與「國內政局穩定性」此二因素對外人是否來台投資而言應是參考因素之一,而非必然做為決定來台投資與否的主要考量。
二、就全球外資成長趨勢與台灣外資變化的部分,全球外資成長趨勢這一項變數對於外人來台投資的變化有顯著正面效果。此說明了台灣外資的成長變化深受國際環境正向且顯著的影響。國際環境近幾十年的情況處於急速自由化與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台灣外資的發展既深受這股潮流的影響,那麼政府近幾十年來所推動的外資政策或經濟政策的走向也應該必須配合著這股潮流的進展,才能夠促使台灣外資的增加,並發展台灣的經濟。事實上台灣近幾十年來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經濟方面的作為的確是與世界經濟自由化的潮流相配合的。因為戰後台灣五十年來的經貿政策,乃是從政府高度的干預(intervention),到逐漸自由化(liberalization)的轉變過程,此舉措相當程度地配合著整個國際大環境自由化、全球化的潮流。如今的研究發現正可以印證台灣近五十年來這種經貿政策逐漸自由化之方向的正確性,與受國際環境影響時,為了持續台灣經濟的發展,政府所不得不採取這種政策走向的必然性。
三、1991∼2000年間,台灣經濟成長的表現,對吸引外資的部分,研究結果顯示具有正向影響,不過此正向影響效果並未達到顯著性。這表示台灣經濟成長這十年來的表現不算是吸引外人來台投資的主要原因。但它們之間的相互性基本上仍存在著正向相關的關係。
|
104 |
公共關係人員訓練移轉態度之研究楊聖怡, Yang, Sheng-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105 |
網際網路關係行銷之探討-以證券業為例楊德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消費者行為及行銷環境隨著電腦通訊科技的發展而有重大的改變,其中又以網際網路的應用對兩者的影響尤其顯著;過去的行銷活動及消費者行為均在實體環境中進行,而網際網路創造了虛擬的交易環境;過去所依賴的通路似乎在彈指間被取代了,而過去賴以經營的顧客關係是否已不再重要了?關係行銷在網路的虛擬環境中是否仍然適用或是更重要,其執行是否更困難或更容易呢?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研究屬於探索性的研究,藉由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探討、發掘企業在網際網路從事關係行銷與傳統實體環境所從事的關係行銷的主要作法,並進一步對國內企業進行實証研究,以了解在網際網路的虛擬環境中關係行銷是如何進行,與實體環境作法的差異。
經由文獻探討以及對實際個案公司經驗的研究分析,本研究發現以傳統實體環境為主的企業成為一混合傳統與網際網路交易的企業時,對關係行銷的推行仍舊是以人為主要的中介。而一個獨立於實體環境企業之外,以網際網路為其交易模式的企業,其關係行銷的推行則是透過網路為媒介,由研究中發現純網路下單的企業與顧客的互動頻率較高、而顧客的交易頻率也較高,每次交易金額也較大;對虛擬社群的經營成效也較佳,所以推論網際網路有助關係行銷的推行,尤以一個新企業體採用網際網路的效果較佳。
網際網路科技將更加的普及,未來的行銷環境將是以虛擬環境為主,而在此虛擬環境中如何脫穎而出,如何留住顧客以建立長期關係,對未來企業經營將有重大影響,是一值得研究的議題。
|
106 |
美國與中共外交關係中的人權因素楊三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107 |
企業網路關係管理方式之研究--以承銷商為例莊婷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基於中國故有之關係文化,臺灣承銷商一般會透過人脈綱路關係來取得主、協辦的機會,人脈綱路對承銷業務來源之影響力已不容忽視,然而如何去建立、維擊這樣的綱路關係,應為承銷商目前發展投資銀行業務最重要的管理策略。
本研究探討的主題與研究目的是:「對一個既存的企業綱路,個別企業如何去管理和其他成員之間的綱路關係?」為達到前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個案分析方式,選定三家不同類型與規模的承銷商進行訪問,訪問內容乃從承銷商的角度出發,探討承銷商與發行公司客戶、配售成員(投資戶)、主管機關、相關專業人士以及其他同業承銷商之間的關係,分析之間的關係連結特性與對應的綱路關係管理程序,以歸納出綱路關係管理的方式,本研究的研究結論如下所示:
1. 承銷綱路發展階段可分為綱路關係的建立、綱路關係的存續以及綱路關係的移轉三個階段,各階段都有最重要的管理作法。
2. 承銷商及各綱路成員間彼此存在「多重交易關係」,對應多重交易關係,綱路策略上的作法包括「關係的深化」、「關係的擴大」以及「關係的移轉」三種方式。
3. 不同職級人員在綱路發展過程中扮演的角色重要性比重不同。中高階主管在搜尋、選擇合作關係階段扮演較重要的角色;低階主管與部屬們的在認識、了解、互信互動的過程中扮演較重要的角色。
4. 綱路管理方式會隨著組織規模大小與組織類型而有所不同。
本研究對承銷商對綱路關係管理上實務的建議則包括:
1. 建構完善的內部綱路以維擊外部綱路。
2. 以「策略性整合」方式將關係「卡位」。
3. 個人人脈綱路組織化。
|
108 |
後冷戰時期「中」俄關係演變之研究康四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109 |
政經現代化與兩岸前途翁昇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說明本論文之寫作動機、研究目的、文獻回顧、研究方法及架構等。特別就理論部份有較深入的闡述,對於現代化理論與整合理論的應用、兩岸政經互動與中國統一之關係架構的建立等均有說明。
第二章 、海峽兩岸內部政經改革與現代化進程
分成兩大部分,一方面從中國大陸現代化進程加以說明;另方面從台灣內部現代化進程加以瞭解。兩岸現代化進程的探討又分成現代化歷程與現代化內涵加以闡述,以求對歷史脈絡。
第三章 、海峽兩岸政經互動與整合問題
分別從中國大陸與台灣間之經貿互動與政治互動兩個層面加以探討。在兩岸經貿互動層面上,分成兩岸經貿互動歷程與兩岸經貿整合的相關問題等兩部分加以說明;在兩岸政治互動層面上,亦分成兩岸政治互動歷程與兩岸政治接觸、談判乃至整合等諸問題。
第四章 、海峽兩岸政經與中國統一問題
探討兩岸政經關係的深層結構關係及其與中國未來走向統一的相關性。在前面幾章所討論的兩岸政經關係前提下,進一步從政經結構的角度探尋其與中國統一的關係及其可能影響。並進而建立一套有關兩岸政經互動與中國統一關係的理論體系,以作為通篇論文的主體架構。其搭配經濟成長階段論對兩岸現階段成長的說明後,可提供當局對兩岸關係施政決策的參考,並進而預測兩岸關係的未來走向。
第五章 、結論
綜觀全文,乃以宏觀角度,政治經濟學研究途徑,探討兩岸關係與中國未來前途問題。文章的特色在於以理論的角度,創新的研究方法探究兩岸關係的深層結構問題,以期開闊研究視野、洞察問題之本質。
|
110 |
台海兩岸之南海政策江月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
|
Page generated in 0.01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