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23
  • 771
  • 52
  • 12
  • 2
  • Tagged with
  • 837
  • 254
  • 236
  • 227
  • 219
  • 203
  • 196
  • 179
  • 176
  • 160
  • 150
  • 140
  • 125
  • 119
  • 116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71

內部人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之關係-以台灣上市電子公司為例

朱陳啟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公司績效的決定因素的研究中,本研究採用Marginal q作為衡量企業投資效率的指標,發現內部人持股比例與公司經營績效間之關係綜合「利益收斂說」以及「掠奪性假說」兩種效果,隨內部人持股比例呈倒U字形先增後減的非線性關係。其他控制變數方面:機構投資人能擔任監督管理者的角色、有效降低代理成本增進公司價值;規模對公司績效大致呈正面影響,惟效果並不顯著;在Tobin's q模型,研發活動支出比例對公司績效有正面的影響;在Marginal q模型,研究發展支出比例對公司績效影響不顯著。本研究亦考量董監質押比例的影響,結果顯示,公司績效僅與董監質押行為負相關與質押比例則無顯著關係。本研究亦採用一個新的衡量內部人持股變數—平均每位董事/監察人持股,該變數亦能精確衡量內部人持股。考量模型內生性的問題後,內部人持股比例與公司績效之關係,並未因此改變。 / We investigate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measured by Tobin's q and Marginal q in our study, and find a curvilinear relation between firm value and insider ownership. The traditional measure, Tobin's q, suffers from several drawbacks. Among which the endogeneity is the most serious one which may cause the relationship spurious. As for other controlling variables, we found that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able to supervise the management effectively, which implies lower agency cost. The size of the firm is contributive to the value of the firm; however, the influence is not significant. R&D ha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obin's q as we expect. There is less reason to expec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R&D and Marginal q. Indeed, we didn’t find any significant relation in our regression result. We also include the mortgage ratio of the insiders in our study. We conclude that performance is related to whether the insiders mortgage or not. The extent of mortgage doesn’t matter. We construct a new variable –average insider ownership– which could also measure the extent of insider holding well. Considering the possibility of endogeneity,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ider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is still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 of our study.
72

企業辦理現金減資之個案研究

李陸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金減資為公司考量經營環境而縮小營運規模以提昇股東價值的一種財務策略,由於公司帳上現金太多,公司認為已無法運用這些資金創造更高的營運績效,因此透過減資把部分資金還給股東的一種做法。本研究是採用個案研究方式作為研究方法,以個案公司及晶華酒店現金減資之實例來探討現金減資的背景、現金減資前後對公司財務狀況及股東權益之影響為何,同時以上市公司晶華酒店現金減資四個階段之宣告當日、一週及一個月之股價與同期上市大盤指數表現比較,來分析現金減資之宣告對其股價之影響。 從個案公司及晶華酒店現金減資案例分析顯示兩家公司具有相同之環境及背景,公司產業處成熟成長期、整體獲利尚稱穩定、穩定的營業活動淨現金流入及擁有非常充裕的現金等現象,惟因股本過大而使每股盈餘及股東權益報酬率偏低,故無法為股東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公司決議進行現金減資,實證結果顯示個案公司及晶華酒店現金減資後每股盈餘均較減資前提高一倍,另外每股淨值及股東權益報酬率亦較減資前提高。 另外探討晶華酒店現金減資董事會宣告、股東會宣告、變更登記完成宣告及新股票重新掛牌宣告等四個階段之當日、一週及一個月之股價與同期上市大盤指數表現比較,實證結果顯示除股東會宣告後一週及一個月股價較大盤略差外,其餘皆較大盤為佳,可見市場解讀晶華酒店現金減資訊息為正面訊息,顯示現金減資達到提升股東價值的目標,另外董事會、股東會、變更登記完成及新股票重新掛牌宣告當日之股價皆有明顯的正向異常報酬,惟宣告日後一週及一個月之股價則無明顯之累積異常報酬。
73

首度上市、上櫃公司股票股利宣告對股價影響之研究—以資訊電子業為例

李玉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嘗試以CAPM所衍生出來之Market Model為主要模型,進行我國股市除權事件之分析、檢定與異常報酬分析,期能對投資人之投資決策能有所助益。本研究共蒐集了民國80年1月至民國88年6月共8年的時間,台灣證券交易所首次上市與中華民國證券櫃臺買賣中心首次上櫃的資訊電子公司,無償配發股票股利的樣本,共23個樣本點。研究在股東大會後五日與除權交易前10日到除權交易後10日之間,以市場模式估計每個樣本之合理報酬後,觀察平均股價異常報酬之變化,其實證結果顯示: 1. 對首次上市公司來說,股東大會的宣告效果不存在,股價已經先行反應該公司董事會議決之股利發放結果。至於首次上櫃公司,對於股東大會亦無其宣告效果存在,但較首次上市公司明顯,並達顯著水準。 2. 首次上市、上櫃公司在除權前10日這一段研究事件期間內,公司的股價並無除權行情的發生,而彼此間的差異也未達顯著水準。 3. 首次上市、上櫃公司在除權日當日平均異常報酬AR值均為呈現填權現象的產生,且皆是達到顯著水準。 4. 首次上市公司之股價有明顯的填權現象發生,至於首次上櫃公司的填權行情在除權後就不那麼顯著,而彼此間的差異也明顯的達到顯著水準。 5. 首次上市公司增發股利與否,其股價有呈現增加之趨勢,首次上櫃公司其股價在除權交易日當日則有呈現上漲之趨勢,而在除權後10日期間則呈現下跌之趨勢。
74

現金增資之流動效果研究

魯憶萱, LU,YI-X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實證分析來探討現金增資股發放對交易量及股票價格的影響,其主要目的有 四: (一)探討現金增資股發放是否會對交易量產生影響? (二)探討現金增資股發放股票價格是否具有「情報效果」? (三)檢定國內股票市場是否符合む半強式(semi-strong) 效率市場假說め? (四)探討現金增資股發放對交易量及股價之影響是否會因發行量大小而有差異。 研究期間自民國七十二年至十八年止,共得42個樣本,以現金增資股發放日期為基準 日,觀察前後各三十個交易日之交易量及股價變動情形。 交易量分析採用個別證券成交週轉率與市場成交週轉率進行迴歸分析,並以D-W 檢定 、Wilcoxon配對符號等級檢定來判斷交易量變動情形。 股價分析採用市場模式進行,以t 化全距、t 檢定、R 值,D-W 檢定及X 檢定等來驗 證模式的吻合程度,並利用平均誤差及累積平均誤差來觀察異常報酬的變動情形。 由於國內現金增資大多由原股東認股,故認股率大小可代表發行量大小,因此本研究 以認股率來代替增資發行量,並以認股率大於30%以上者為高發行量群,而小于30% 以下者為低發行量群,以此兩者分別檢定其對交易量及股價之影響。 期透過本研究結果,以瞭解現金增資發放對股票市場之影響,以做為發行公司及大眾 參考之依據。
75

論關係企業法 以關係企業相互持有股份為中心

王邁揚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係以公司法第六章「關係企業」為研究對象,並以關係企業相互持有股份之問題作為研討之重心。論文共分為六章,每章各分若干小節,第一章為緒論,概述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指出關係企業對於國內經濟、民生之影響力,及彼此間經營活動、權義關係規範之重要性,並將本論文擬研討之問題先行提出。第二章為我國關係企業專章之介紹,先由關係企業之成因著手,次述我國公司法對於關係企業之定義及其範圍:即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相互投資公司之構成要件。再於第四節中論述關係企業專章之重點:控制公司直接或間接使從屬公司為不利益之經營時,控制公司及其負責人或他受益之從屬公司對於受損害之從屬公司所應負賠償責任等諸項問題。其中所謂「不合營業常規或其他不利益之經營」、「認定不利益之經營之時點」、「補償先行制」、「從屬公司債權人之保護」以及「控制公司對於從屬公司之抵銷受償順位」等問題,均為本章研討重心。最末則以關係企業專章規範特色分析作為本章之小結論。 本論文第三章探討關係企業間之持股,先從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一項「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立法理由、公司取得自己股份之效果等問題切入,其次經由國內實務、學界及外國立法例之介紹,論述關係企業間交叉持股之本質、態樣及其對於公司制度或證券市場之影響,最末則提出管見探討現行公司法規定適用之疑義,並就將來相關問題之立法方向適擬修正條文。八十六年十月底行政院院會通過增訂證交法第二十八條之二所謂「庫藏股制度」,簡言之,即容許股票上市、櫃公司在特定情形下,得以買回自家股票,不受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條第一項之限制,此與前述第三章所論議題相關,故在第四章部分探討所謂「庫藏股制度」,章中先介紹外國立法例之相關規定,其次分析我國證交法草所訂各項要件,再論述庫藏股與關係企業之互動問題,最後提出個人淺見作為本章之小結論。第五章係現行關係企業專章之檢討,文內佐以掌握公司董事會席次應持有關鍵股數之圖表,檢視現行關係企業專章對於「持有他公司有表決權之股份超過他公司已發行有表決權之股份之半數者」為控制公司之規定門檻過高,適用範圍顯然劃地自限,認應以是否具有「控制關係」之內涵,界定控制公司與從屬公司之標準較為適當。此外,關係企業專章係以「控制公司」為其規範重點,不及於自然人,習見之公司大股東或負責人藉由設立投資公司等股權規劃之方式持有他公司股份,在現行體制下,可能不受關係企業章的規範,故個人於本章最末提出擴大適用範圍與法律之類推適用等可能性,擬為將來修法之參考。第六章為結論,乃本文論述之總結,雖名為結論,或稱為個人對於我國公司制度及其立法趨向等疑慮的抒發,似較為恰當。
76

員工股權激勵方案之研究--以個案公司探討

鄭竹梅, Cheng, Bambooplum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人才是科技公司最重要的資產,為吸引及留任優秀人才,科技公司均盡其所能地提供各種獎勵及酬勞方案予員工。本研究擬就我國各項認股及配股的激勵方案予以探討其對公司、員工及投資人相關權益之影響,期能增進投資人、股東及治理單位,對公司激勵方案之瞭解。 本研究並引用一家由美國遷址回台灣重新設立之公司為例,說明一家資金『燒盡』的公司,股東面臨就此解散公司或是繼續投入資金之抉擇時,所考量之因素,及該個案公司可供參考之議題如下: 1. 獨立董事Vs.孤立董事 所謂公司治理,單單增加獨立董事之席次,並無助益。而需有強有力之股東擔任獨立董事,全力扮演在野黨,時時拋出挑戰性議題,刺激經營團隊,並敏銳的監督經營團隊之應對策略與達成狀況,始具實質效益。 2. 本國經營Vs. 跨國經營 不論是外商來台投資,或是台商赴大陸發展,如果其在本國之經營已具成功經驗,是為了降低成本以及擴展業務據點,而至海外設廠或設置通路據點,其成功之可能性較高。反之,如果是在台灣經營不善,債留台灣而舉家遷往大陸,那似乎是斷了自己的根,而亟求枝葉能夠茂盛,是同樣的道理。 3. 業務透明Vs.財務監督 新設立之公司,董事會或主要股東往往將焦點放在產品研發進度,而忽略財務監控。個案公司之主要股東並未介入財務管控,未能判斷團隊所提供之研發進度報告,是否與其成本、費用支出情形相符合,據以判斷研發進度之合理性。 4. 股東權益Vs.員工激勵 在我國,不論其出資財產為現金、技術、債權、或其他財產,一般公司均只發行普通股,發給員工之獎勵股票,其權利義務與現金出資股東所享有者相同。這種情形在公司能獲有盈餘時,尚合乎邏輯;若公司營運不善而致解散清算時,未出資金、領有薪水、工作不力而致公司無法繼續營業之員工,反而能按持股比例與股東共同分配剩餘財產,豈有道理。似應思考發放特別股做為員工獎勵股權,並限制部分股東權益;待達成營運績效時,再行轉換為普通股。 另就目前我國法令規範之員工股權激勵措施,本研究亦有積極之建議,以期延長各激勵方案之有效期限,避免過度稀釋股東權益。茲說明如下: 1. 以專門技術作價出資時,主管機關先核定最高出資金額,俟技術人到位後,再行審核技術人資格,以利公司實際作業。 2. 以專門技術作價出資所取得之股份,應發行特別股,限制其對公司剩餘財產之分配權利。如技術未能深植於公司,並得就該等特別股單獨辦理減資彌補公司虧損,以維護現金出資股東權益。 3. 員工紅利得分年發放給員工或是限制在一定期間內不得轉讓,以達鼓勵並安定員工之本意。 4. 獨立董事及監察人給付董事及監察人報酬,執行業務之董事給付酬勞,讓執行業務董事之利益與股東之利益掛勾,以進一步解決公司之代理問題。 5. 員工認股權憑證及員工庫藏股得授予或轉讓予執行業務之董事,提供長期誘因制度,以期提升營運績效及獲利能力,增進股東權益。 6. 我國主管機關可考慮放寬規定,令公司可於章程中訂定,對於公司已授予員工認股權憑證且取得認股權利之員工,因行使認股權利而發生新股之發行超過授權股份之情形時,得由董事會決議提高資本總額以辦理發行新股供員工行使認股權利之用,增加公司作業彈性。 總之,員工股權激勵方案之執行,係以提升公司營運績效為目的,並以增進全體股東權益為依歸。
77

信用風險下的股酬交換評價

廖政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題目:信用風險下的股酬交換評價 校所組別:國立政治大學金融研究所 畢業日期: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六月 學位類別:碩士 指導教授:廖四郎、呂桔誠 研究生:廖政芳 論文摘要: 衍生性金融商品在近年來不斷的推陳出新,其申股酬交換亦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穩定且快速的成長,其所扮演的角色也愈趨重要,文獻上關於股酬交換評價模式的相關探討也陸續出爐。而在股酬交換日益成長的同時,信用風險的考量也漸漸的浮上台面。因此本文將利用Jarrow and Turnbull(1995)對考慮信用風險下金融資產評價的方法,結合股酬交換評價,來探討考量信用風險下股酬交換的評價。 本文所探討的信用風險包含交換資產本身以及交易對手兩種違約風險,透過遠期機率測度的平賭過程分別對普通股酬交換、上限型股酬交換以及雙向股酬交換做評價。在普通股酬交換方面,本文的模型若不考慮信用風險下,其價值只受到當期的利率期間結構的影響,其價值與股價指數無直接關連,而在兩支付點期間其價值也只是受到當時的股價指數與前一個支付時點的比例的影響,其結果與Chance and Rich(1998)利用無套利機會複製法所得到的結論一致。在上限型股酬交換部分,本文將上限型股酬交換各期的現金流量分解為一個普通股酬交換減掉遠期生效選擇權求出其在考慮信用風險下的價值。在雙向股酬交換方面,本文提出在考慮信用風險下,雙向股酬交換利率並不一定為零,而是端看交易資產的信用風險程度。 關鍵字:股酬交換、信用風險、上限型股酬交換、雙向股酬交換、平賭過程
78

員工分紅配股與認股選擇權之會計及租稅問題研究

黃心怡, Hung, Hsin-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在我國已行之有年,然而我國目前的會計處理係將其按面額列為盈餘之分配,引發財務報表可能無法有效反映公司經營成本之議。而財政部於八十九年六月提出員工分紅配股按實價課稅的構想,亦引起各界廣泛的討論。另一方面,證券交易法於八十九年六月修訂後,引進了員工認股選擇權制度,其相關的會計與租稅問題亦是一項值得探討的議題。因此本研究即針對「員工分紅配股」與「員工認股選擇權」之會計及課稅問題加以探討,期能提出意見供有關單位參考。經由文獻探討、模擬試算及問卷調查的結果,本研究之主要結論如下: 1.員工分紅配股之會計處理,應按股票市價列為薪資費用,而市價則以股東會決議日市價(除權後)來衡量。根據本研究模擬試算的結果顯示,如果將員工分紅配股按市價列為薪資費用,會對九成左右的樣本公司損益產生重大的影響(以稅前淨利的5﹪為基準)。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會計師與學者較贊成按市價列為薪資費用,而上市上櫃公司則較贊成按面額列為盈餘分配。關於員工分紅配股之市價衡量方式,在贊成按市價衡量的受訪者中,以贊成按股票發放日收盤價來計算之比例為最高。本研究建議,在過渡階段,宜先要求公司在財務報表附註中揭露,若員工股票紅利按市價認列為薪資費用之擬制性淨利及擬制性每股盈餘。 2.員工認股選擇權之會計處理,初期宜參考美國SFAS No.123之規定,鼓勵企業採用公平價值法衡量酬勞成本,但亦允許企業採用隱含價值法計算;惟若企業採用隱含價值法,則須揭露採用公平價值法下之擬制性淨利及擬制性每股盈餘。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有八成的受訪者贊同上述的處理方式。此外,受訪者亦相當贊成對員工認股選擇權的評價模式及參數估計方法加以限制,以及贊成公司應在財務報表上對員工認股選擇權作詳細的資訊揭露,以便財務報表使用者能自行估計相關之酬勞成本。 3.員工分紅配股之實價課稅議題,應以恢復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為根本解決之道。而實價的認定,原則上應採股票發放日收盤價。惟考量我國目前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的情況,以及股票市價具波動性,本研究建議按股票發放日收盤價的一定比率(如70﹪~90﹪)計算員工薪資所得,或以「股東會決議日收盤價(除權後)」、「除權日收盤價」及「股票發放日收盤價」三日市價較低者列計。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會計師及學者較贊成員工分紅配股按實價課稅,而上市上櫃公司則較贊成按面額課稅。關於市價的計算方式,贊成實價課稅的受訪者較贊成按「股票發放日市價」與「除權日市價」來計算。另外,大部分的受訪者贊成公司得將員工股票紅利列報為薪資費用。 4.員工認股選擇權之租稅課徵,應以員工行使日股票市價超過認購價格的部分,計入員工的薪資所得課稅;此外,公司亦得將員工因認股權而申報薪資所得的金額,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列報為薪資費用。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受訪者較贊成按行使日的差價課稅,而其中以會計師的贊成比例為最高。另外,會計師及學者亦較贊成公司得相對列報為薪資費用。
79

上市公司股利發放模式及現金股利顧客效果之研究 / The research about the model of dividend payment and clientle effect on listing company

葉文郁, Yen, We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研究目的,在針對國內上市公司,建立一套股利發放模式,找出影響現金股利與股票股利發放之重要因素,並根據其因素之一:營業利益成長率,探討其與現金股利之關係,以作為分類之依據,來測試現金股利顧客效果,但若關係不顯著,不適合作為分類之標準,則將深入探討產業間發放現金股利之屬性,決定出分類標準,對現金股利顧客效果進行測試。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建立出三大假說,所抽樣之樣本為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之股票,其研究期間自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三年,經篩選後有效樣本共103家。在研究方法上,對於影響股利發放模式之重要因素淬取,採用複迴歸模式中之順向選擇法,利用相關分析探討成長機會與現金股利之關係,而關於產業間發放現金股利之現象,採用無母數變異數分析加以檢定,至於現金股利顧客效果之測試,則以Elton&Cuber(1977)之模式為主。   實證結果發現:影響股利發放模式之兩大重要因素為股利平穩性及每股盈餘;而成長機會與現金股利之關係為負相關,但並不顯著;產業間發放現金股利有明顯不同,利用Duncan多重分類法可分為三群;在現金股利顧客效果實證結果為在民國七十九年停徵證券交易利得稅,本研究從高現金股利發放群與中現金股利發放群進行測試,所得之結論為國內上市公司並不存在現金股利顧客效果。   在建議方面:建議上市公司建立一套健全股利發放政策及對於股利政策因素之考慮,應從多個構面決定,以求得公司最佳股利政策;對於投資者,建議投資時所考慮之構面應增加;而證券交易所得稅停徵所引起之爭議,建議政府機關作更審慎之評估。
80

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調整,對股票報酬率之影響 / The effect on stock returns of inclusion in or exclusion from the MSCI Taiwan index

許璋慶, Hsu, Nancy Chang 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的變動,於宣告日及生效日,對於新增股及剔除股的股價的異常報酬的效果;並同時以對照組比較其異常報酬。再者,依成分股加入台灣指數的幾個不同變數:加入台灣指數比重、依自由浮動(free float)調整後的股本,以自由浮動(free float)調整後的權益市值,以及外資持股比率和外資持股比率變動,比較其異常報酬的影響。 依實證結果發現,MSCI成分股的新增股及剔除股,於宣告日和生效日,皆存在明顯異常報酬。相對於對照組,於宣告日和生效日,異常報酬皆不明顯。而以加入台灣指數的比重、依自由浮動調整的股本、依自由浮動調整的權益市值,對異常報酬的影響,於宣告日及收盤後生效日,以及對新增股及剔除股的效果皆不盡相同。新增股於生效日,外資持股率小,異常報酬大;而剔除股於宣告日及生效日,外資持股率大,異常報酬大。由宣告日至生效日當天,新增股的外資持股變動較大,平均累積異常報酬亦較大;剔除股的外資持股減碼較多,平均累積異常報酬亦較大。

Page generated in 0.06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