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現實主義下的中國農糧發展策略 / Real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Food Strategy周欣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二十一世紀全球人口穩定成長,社會型態又快速變遷,氣候極端化、資源稀有化造成原物料價格大幅波動,上個世紀綠色革命所賺取的「糧食紅利」已不敷使用。地緣政治及經濟版圖勢力藉此重新洗牌,糧食安全成為世界各國國家安全及國際戰略博奕的焦點,糧食安全保障與糧食價格穩定就一國而言,是國家政權穩定、政治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定的重要條件,糧食安全已和能源安全金融安全併稱當今世界三大經濟安全。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發展中國家,隨著工業化與城鎮化的進展,使得農糧土地資源不斷減少,如何制定其農業政策,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維穩目標,確保糧食安全,為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以現實主義解釋其戰略選擇,中國糧食策略發展為主題。全文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文獻回顧,範圍包括現實主義、全球糧食危機、國家安全和糧食安全。第三、四章為實質討論,首先了解中國糧食的需求面與供應面,分析中國國內糧食政策制定時空背景,藉此歸納中國糧食政策在生產、貿易、儲備及科技生產的現況,再討論中國的糧食貿易是如何調控國內供需。最後一章為結論,除了綜整研究發現外,也淺談後續研究建議。
|
22 |
東北亞非傳統安全議題: 以中國及日本為例 / Governance in Northeast Asia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ocused on China and Japan菲莉卡, Filipova Monik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這碩士論文的目的是研究非傳統安全問題在東北亞地區安全困境發揮作用的程度和意義,並了解正式和制度化安全管理,在該地區連續失敗背後的原因筆者在以下研究中列出多個任務,包括了以下主要目標提供一個非傳統安全問題的全面,但簡化的概念附著到該地區的安全困境,並威脅其穩定性;提供一個具體的非傳統安全的情況下,研究基於政策的分析選定的國家,從而來了解和承認它的意義. / The purpose of this master thesis is to study the degree and significance of role played by unconventional security problems in the Northeast Asian security dilemma and understand the reason behind continuous failures to formalize and/or institutionalize security governance in the region.
The author in the following research sets out multiple tasks, which include the following principal goals: provide a comprehensive but simplified conception o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adherent to the region’s security dilemma and threatening its stability; offer a concrete case-study of unconventional security based on policy-analysis of selected countries, which helps to understand and acknowledge its significance; analyze instititionalism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Northeast Asia’s specificity concerning the lack of strictly formal organization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develop an idea of how and whether cooperation in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can lead to the improvement of security governance in the region.
|
23 |
能源安全治理與歐盟─俄羅斯關係 / Energy Security Governance and EU-Russia Relations邱意晴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研究歐盟的能源安全問題以及歐盟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並特別探討歐盟與俄羅斯之間能源安全治理機制的內涵與影響。在能源安全上,歐盟與俄羅斯為彼此重要的能源貿易夥伴,歐盟自俄羅斯進口能源以補足其內部能源生產的不足,俄羅斯則向歐盟出口能源以賺取收益。歐盟與俄羅斯均獲利於雙邊的能源貿易關係,但基於雙方不同的進、出口國身分,歐盟與俄羅斯各自有其能源安全考量與相應之能源政策。上述差異使歐盟與俄羅斯的能源關係呈現既合作又衝突的樣貌,僅從單一面向並不足以解釋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關係。
在歐盟與俄羅斯各自能源安全考量與政策的基礎上,本論文進一步討論雙邊能源安全治理機制安排,以及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能源爭端。2000年,歐盟與俄羅斯建立「歐俄能源對話」(EU-Russia Energy Dialogue),處理雙邊的能源安全問題與促進能源事務合作。但後續2006年與2009年兩次俄羅斯與烏克蘭的天然氣爭端,以及2012年歐盟執委會展開對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的反壟斷調查,顯示歐盟與俄羅斯在能源運輸過境與能源市場規則等議題上時有衝突,能源安全治理機制仍有改進空間。
|
24 |
從中共新安全觀看西部大開發林欣潔,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隨著冷戰的結束,意識形態的鬥爭退出國際舞台,取而代之是國家議題的覺醒。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等議題重回國際舞台,並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影響下,國家利益及國家安全的內涵,也跳脫過去軍事安全及主權安全限制,向經濟安全及文化安全等面向擴張、延伸。
中國幅遠雖廣大卻資源有限,使得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得不採取傾斜發展策略,選擇以少數地區或部門作為發展重點;然而此舉卻又導致中國東西部經濟差距的逐漸增加,不同區域間的居民收入及消費水準的差異擴大。為防止經濟問題衝擊到政治與社會的穩定,中共當局開始關注對中西部的發展。1999年6月,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正式提出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宣示,保障邊疆安全具有重大意義,加快此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有助於整個地區的政治穩定。
從中共領導人的上述談話可得知,西部大開發是為解決東西發展不均的問題,但因為經濟不均將連帶引發社會、治安等議題,以及西部本身具有特殊戰略地位,使西部大開發政策的目標不僅僅是帶動西部經濟發展,還具有其他政治、社會意涵。值經濟全球化浪潮之際,各國經濟發展必定要和國際市場接軌,受國際政經局勢影響,中共在制定西部大開發政策時,必要考慮目前國際政治、經濟、軍事情勢變化。因此,在研究西部大開發政策時,不能僅用經濟層面剖析,而需擴大考慮國際、國內雙重因素及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層次。
|
25 |
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從行動面變遷角度探討劉美香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歐洲安全暨合作組織結構之研析,從1975年簽署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後續會議召開落實議定書決議,1989~ 990年東歐變革探討,研析1990年以後的高峰會議制度化歷程,參與國分類、財政分攤比例;政治性、行政性機構、國會代表大會與調停和仲裁法庭機構分析。
二、歐安組織新安全概念行動之檢證,南斯拉夫地處巴爾幹半島中心,而巴爾幹半島位於歐、亞、非三大洲之間,是國際交通樞紐,歷年來列強互相爭奪的要地,早有「誰想控制歐洲,必先控制巴爾幹」之說。茲以波士尼亞、馬其頓、科索沃維和行動中檢證歐安組織之功能,歐安組織在協助參與國建立民主制度、強化衝突預防功能有顯著成效。
三、從新安全概念之研析,探討聯合國的維和行動演變過程及歐安組織維持和平及長期任務團派駐之功效,及目前遭遇的困境及問題。
四、歐安組織歷經十餘年發展,由頗獲眾望的論壇式安全會議,成為一個專責衝突預防、危機處理和衝突後重建的安全組織,處理非軍事性安全問題。後冷戰時代的安全概念並非只有涵蓋軍事層面,它已經擴及到民主、人道、經濟、環境等各面向。與北約或歐盟相比,歐安組織的確欠缺強大的軍事或經濟能力,但它的合作性安全概念,以及逐漸累積之衝突預防與衝突後重建的經驗與能力,卻是北約和歐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
26 |
中共對東協經濟安全政策與作為王台民, Wang,Tai-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後,由於經濟全球化的趨勢發展及區域主義的興起,國家間經濟互賴關係增加,利益關係趨於複雜,經濟安全風險增大。東協挾著龐大的幅員與人口、豐富的資源、加上重要的地理位置,已成為一個極具影響力的區域性整合組織,為各國極力爭取合作與結盟的對象,也是中共週邊安全的重點地區之一。中共在國家自身利益的考量下,極力從事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綜合國力建設,並尋求一個和平與穩定的合作環境,以追求最大的經濟利益,同時以經濟實力為手段來獲取政治及外交上的國家利益與安全。因之,中共對東協從經濟領域開始合作,隨著雙方經貿交流的增加,政治、安全等領域的合作也逐步展開,形成一種全面的合作關係,相互依賴的程度也逐漸加深,這種發展除了國際環境的促進之外,中共的長遠國家利益考量更是其中的關鍵。本研究主在分析中共對東協的經濟安全政策與作為,了解中共如何經由一個整合的地區經濟作為依托,在全球競爭中成為和平崛起的世界大國。中共國家經濟安全作為也延伸至國家利益-生存、發展與增加國際地位等政治、外交方面。
|
27 |
新加坡軍事戰略之研究鐘廣華, JONG,GOANG-HW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新加坡共和國地理位置處於馬六甲海峽的東南端,扼歐、亞、澳三洲海陸交通之要衝控太平洋與印度洋通道。從建國到後冷戰期間,這個國家在與各個國家的互動及國內政治、經濟、社會、軍事等各方面的表現,都讓世人印象深刻。
二、對新加坡言,族群和諧、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則是整個國家生存與政治發展的三大主軸,彼此之間有著緊密相連的重要關係,是內部安全環境關鍵因素。新加坡外部安全環境著重在周邊鄰國馬來西亞與印尼,正在崛起的中國,及國際社會超級強權美國。
三、新加坡建立防衛武力並沒有針對性的假想敵國,而是屬於一種安全上自我防衛所準備嚇阻敵人的籌碼,他無意使用武力爭取安全,但並不表示不具備執行預防攻擊的能力。
四、軍事戰略必須支持國家戰略,並符合國家政策。所謂國家政策者,係國家階層為追求國家目標及利益,其政府所採取的廣泛行動方案或指導說明。當然,國家政策也會受到軍事戰略限制因素的影響。從軍事的角度觀察新加坡在軍事戰略目的、方法、手段方面所做的規劃與安排。
五、東南亞目前仍然存在著諸如種族與宗教矛盾、領土爭端、海洋資源的爭奪與海上航行自由受到海盜掠奪的威脅等因素牽制,處於危機與衝突都可能發生的階段。新加坡提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目標,意味著新加坡有責任以維和或人道主義救援等非戰爭手段,參與周邊地區安全事務。
六、從國防支出的數據觀察,新加坡所受金融風暴影響較小。從檢驗國防的自主空間來看,新加坡在軍事現代化的計畫與執行中,仍保有適當的彈性,政策也具有自立自主的能力,同時在軍事武力方面確實朝向持續成長之方向邁進。
七、新加坡所面對的軍事戰略挑戰,觀察該國的軍事戰略佈署則包括:(一)宣示決心。(二)展現能力。(三)軍事合作。 (四)國防科技。
八、新加坡軍事戰略在國際環境與東南亞區域發展上,以東南亞之區域發展為主軸,持續建立其與周邊國家的軍事合作,擴大與區域內國家的雙邊或多邊軍事關係以創造更多的共同利益,這對於該國整體的國家利益有正面向的幫助。
|
28 |
九一一事件後 美國國家安全政策之研究李綺倫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安全的研究一直是國際關係中重要的課題之一,而「安全」的定義在此研究領域一直是具有爭議性的概念。自從冷戰開始,「安全」便成為各國最關切的重點,此時國家為了維持人民生存與安全,於是軍事力量不可避免的就成為「國家安全」範疇內最重要的議題。安全的定義隨著國際情勢的變遷而擴大,國家為維護生存的安全也必須改變國家安全的政策作出因應。
九一一事件改變了傳統軍事安全定義與傳統強權國家間的互動模式,使得國際社會從冷戰後努力將國際秩序規範在建制下的狀態,重新拉回由軍事武力強者主導國際互動狀態,而欲主導的國家—美國,在因應新環境與新目標的改變時刻,國家安全政策的內涵也須隨之調整。
本論文分為六章二十三節,重點在分析九一一事件對傳統國際典範中安全的內涵帶來的挑戰與影響,焦點集中在軍事力量、軍備部署等範疇內,並且將比較柯林頓政府、小布希政府至九一一事件後國家安全政策的轉變,最後將研究心得與發現條列於結論之中。
|
29 |
企業員工安全文化評量之研究–以個案國際觀光旅館為例廖昌永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服務業中國際觀光旅館業為研究範圍,選定個案國際觀光旅館員工作為安全文化之評量對象。研究架構參考Cooper與Geller兩位學者所提出之安全文化模式,從組織面、心理面、行為面等三個構面著手,並細分成安全承諾、安全系統、安全環境、安全動機、安全優先、安全知識、安全遵守及安全參與等八個次構面。研究主要發現有:
一、整體而言,個案旅館在安全文化的衡量上有不錯的表現,但其次構面則有高低的落差,非所有的安全文化構面均呈現一致性的結果。組織面中安全承諾與安全環境兩者、心理面的安全知識以及行為面的安全參與等次構面,在表現上未達整體平均。
二、從統計檢定結果來看,個案旅館在安全文化的表現上,受員工之性別、教育程度、年齡以及年資影響不明顯,顯示安全文化並不因上述個人特徵而有影響,而婚姻狀況、受雇身份、擔任職務以及任職部門則表現出差異,其中以已婚、正式員工、管理職,客房部及後勤單位認同度較高。
三、本研究安全文化之組織面、心理面、行為面等三者構面,具顯著的相關影響,心理面與行為面的相互影響較高。研究模型也發現,組織面對心理面、組織面對行為面以及心理面對行為面皆有顯著之正向影響關係。
藉由安全文化的衡量、診斷、介入與改善,確能控制不安全行為,避免意外事故發生,因此,對服務業來說,惟有積極執行安全文化評量,才能型塑優質安全文化,創造安全的工作環境除能提升員工士氣,並可提高商譽增強市場優勢。
|
30 |
中國石油能源戰略之研究 / None李國幹, Lee, Kuo K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世界各國的石油能源戰略對中國及臺灣都產生了相對的影響,
國際石油市場的動盪,進一步強化了各國建立本國石油安全戰略的決
心和加強了保證石油安全的具體措施。主要能源消費國石油安全戰略
將不斷完善其能源戰略準備,積極尋求降低海外能源依賴的策略,例
如美國能源政策的首要任務是減少對國外能源的依賴,並制訂了將對
中東石油依賴降低75%的具體目標。日本新能源戰略提出,在2030
年之前,將日本企業在海外自主開採的石油產量從現在占進口量的
15%提高到40%以上。歐盟則積極尋求加強與阿爾及利亞等周邊能源
供應國的戰略合作,來推動能源來源多元化,降低對俄能源的依賴。
各國展開能源的爭奪,增加石油戰略儲備,將使國際油價持續高
漲,儲油成本提高,也大幅增加中國購油成本,並進一步影響相關產
業之利潤。國際能源爭奪不利中國供應安全,也已嚴重壓縮台灣於海
外投資與爭取油氣田的空間與機會。
2008 年8 月8 日中國成立了國家能源部,石油能源戰略愈趨積
極靈活,在確立了戰略指導、戰術規劃及戰術執行機構之後,隨即召
開了首屆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顯示中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邁出了第一
步。而中國能源外交政策所進行的「走出去」戰略,已對各世界國形
成相當顯著的壓迫。中國正加快石油能源戰略的各項作為,藉由合作
開發原油,使其得以掌握原油資源之控制權,對於台灣原油來源之掌
握,是否造成衝擊,值得深入評估。 / The energy strategies of countries have their respective influences over
China and Taiwan. The fluctuations of international oil markets further
strengthen the determination of countries to establish their oil security
strategies and to beef up solid measure to guarantee oil security. Major
energy-consuming countries will continue to improve their strategic energy
reserves and actively seek a strategy to reduce their reliance on overseas
energy. For example, the principle task of the America’s energy policy is to
reduce reliance on overseas energy. Washington has mapped out a concrete
objective of reducing reliance on Middle East oil by 75%. Japan’s new energy
strategy stipulates that by 2030, oil produced by Japanese enterprise overseas
independently will be raised to take up from 15% to more than 40% of Japan’s
total oil import. In contrast, the EU has sought actively to strengthen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neighboring energy-supplying countries like Algeria in order
to diversify energy sources while reduce reliance on Russian energy.
The scramble for energy and increases in strategic oil reserves will
continue to drive up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Rising cost for oil reserves will
significantly raise China’s cost in buying oil and affect the profits of relevant
industries. The global scramble for energy is not conductive for China’s supply
security and seriously compresses Taiwan’s space and opportunity in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Taiwan’s effort to obtain oil and gas fields.
China set up the National Energy Administration In August 8, 2008.
China’s oil and energy strateg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active and flexible.
Follow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strategic guidelines, tactical plans, and
administrative structures, China convened its first national energy conference.
This indicates China has embarked on the reform of its energy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 China’s “going out ” energy diplomacy has created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ressure on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China is speeding up
various efforts on energy strategy and seeks to gain control over crude
resources through cooperation in crude development. Whether China’s action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aiwan’s control over crude resource is worthy of further
evaluation.
|
Page generated in 0.016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