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1
  • 21
  • Tagged with
  • 21
  • 21
  • 21
  • 21
  • 8
  • 7
  • 7
  • 5
  • 5
  • 4
  • 4
  • 4
  • 4
  • 4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民族教育政策(1978∼1999)

陳亞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基本情勢及其社會文化的特殊性,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少數民族分布狀況、「民族區自治」制度在此地的施行狀況與效果、以及民族、宗教、文化的差異所產生的問題等角度,說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特殊性及重要性。時空背景上,縱向從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理論基礎、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演進,橫向以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施行等三方面切入分析。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施行狀況方面,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施行狀況,關係到少數民族教育政策施行的成敗與否,在此以三個層次進行研究。一、改革開放後的新疆少數民族教育,是否對於少數民族的整體素質與水準有所助益:二、「民漢兼通」雙與教育政策的施行,少數民族學生除了原有民族語文外,再進行第二語言文字一一漢語文的學習,是否行得通,或有其他因應對策;三、少數民族幹部的培訓與民族高等教育,國家政策的研究與探討。 新疆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成效及其評析方面,主要以一、新疆少數民族教育的整體特色與成效,二、新疆少數民族教育的困境與未來發展趨勢,三、新疆少數民族教育政策對於新疆少數民族的影響,以三個面向點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民族教育政策的結果,面臨著雙語教育實施不易、師資來源困難、教育經費來源不足與行政管理失當等困境,若能加速民族地區的現代化建設,普及少數民族的受教育率,使其民族自信心增強,促進民族之間的平衡發展,達成所謂「致力消除民族實質上的不平等」,將是提升整體水準的方法。
12

緬甸的軍人與政治變遷 / The military and political change of Burma (Myanmar)

江雪秋, Kiang, Sheue-Chi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共分為六章二十三節,所使用者為歷史研究法中的政治變 遷理論。第一章 為緒論。第二章為緬甸概述,本章簡述緬甸淪為英國殖 民地及其獨立建國之經過。第三 章為緬甸現代軍隊之建立,說明緬甸現 代軍隊建立的背景,建軍目標,國防組織體系, 軍事教育及軍中派系。 第四章為緬甸軍干預政治,在本章中論及緬甸軍人政治之演變, 軍人干 政之誘因,軍人對憲法之控制,緬甸境內少數民族問題以及軍事政變。第 五章為 緬甸之軍民關係,其中論及軍人對社會經濟結構之關係,軍人與 政黨之關係以及軍人與 軍人與國內民主運動之關係。第六章則為本篇論 文的結論,作者在結論中論及緬甸軍人 在政治變遷中之角色演變,軍人 鞏固其攻權之作法以及未來展望。
13

清代科爾沁部與滿洲關係之研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ORCHIN AND MANCHU

劉曉瑩, LIU, SHEAU-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分為六章,除第一章為緒論,第六章為結論,外其餘章節概要分述如下:第二章:科爾沁部歸順滿洲的過程.論述科爾沁部與滿洲間,如何展開並維持其關係.同時得知,該兩者間的關係,自始就是以軍事動機為結合目的,而此種軍事目的,也深深影響兩者日後關係的轉變.第三章:軍事,婚姻,政治的交互作用.本章以婚姻關係為主軸,分析該二者如何利用婚姻的結合,來促進各方面的關係.第四章:從極盛到疏離的轉折.清聖祖時,可說是雙方關係的最高峰. 至清中葉以後,由於內外因素的交錯,使科爾沁部與滿洲間的關係轉趨勢微.第五章:科爾沁部的力圖振作.由於軍事的需求減少,因此科爾沁部與滿洲的關係大不如前,因此,在科爾沁地區乃積極推行新政,試圖打開一條新的發展方向. / There are three categories in the research ,including military marriage andnew policy.By those way ,to explain how was Korchin and Manchu spreading outand maintenance their relationship.
14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研究 /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孫承一, Sun, Cheng 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以歷史研究法(Historical Approach),探討新疆維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在章節安排上共分為七章二十九節,全文約十五萬字,大綱概略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之限制與論文大綱。第二章:中共的民族理論與基本政策。本章旨在闡明中共民族理論與政策之根源內涵及演變,在論述上計分為四個層次進行研究。首先,敘明馬克思、列寧、史達林的民族觀,以探求中共民族理論之根源;其次,研究中共的民族主張;再次,對於中共落實到憲法中的少數民族問題規範,做比較研究;最後,敘明中共處理少數民族問題之基本政策。第三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基本情勢。本章主要是對研究標的做基礎背景分析。並從少數民族現況;行政區域;地理環境;歷史背景;文化特質;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角度切入做析論。第四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的分離運動。新疆地區少數民族的分離傾向問題,既是民族問題中的核心關鍵,也是新疆地區持續存在的一項背景因素。由於分離問題關係著中國大陸是否會走向分製,亦深刻影響中華民族的前途,故以專章做深入研究。第五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探源。新疆地區的少數民族問題,除前述專章探討的分離傾向問題外,本章另從外力因素;施政不當;經濟落後;人口、教育、生態環境;文化宗教差異等面向進行研究。第六章:中共處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少數民族問題成效檢視。本章旨在觀察中共對於上述民族問題處理之成效,並以四個主要的衡估因素切入做檢測。第七章:結論。本章將對前述諸項論點做扼要地歸納析論;對新疆少數民族問題,提出未來趨勢預測;最後提出個人撰述此文所獲之心得,並嘗試提出新疆少數民族問題基本解決之道。
15

北京牛街回族社區的變遷與適應-以一九九七年「危改」前後為例

胡君華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牛街是北京市內一條古老的街道,位於現今北京市宣武區西南隅,呈南北走向,北起廣安門大街,南至南橫西街,此街一帶為北京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區,以牛街為中心,在其東西兩側,有大大小小幾十條胡同,居住著數以萬計的回族居民。牛街回族聚居區由於歷史悠久,不僅在國內聞名遐邇,在國外伊斯蘭世界裡更是耳熟能詳的回族聚居區代表。 牛街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底蘊,蘊含了世居都市回族的文化內涵,然而北京市政府為了適應北京國際大都市建設的需要,對於位居中心城區的宣武區,於一九九七年開始推行了大規模的危改計劃,此一都市更新計畫,影響牛街回族社區的發展極大,改變了回族聚居的生活型態,將世代居住在此的牛街回族,透過政策的執行,轉變為散雜居的形式,回族住在已經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牛街社區裡,還能繼續保持與傳承屬於自己的民族傳統與宗教文化嗎? 這個問題不僅是牛街的個案而已,當今中國各地大都市的回族聚居區,都同樣面臨這樣的狀況,要怎樣在國家體制與社會變遷的影響之下,而不被都市的生活習慣與價值觀所左右,迷失了自己的民族身分,而持續保持回族的民族文化並加以傳承,這都是居住在城市中的世居回族們,要加以深思的問題與考驗。 筆者先從歷史背景的描述,先理解牛街回族社區的形成,以及掌教制度的崩解和寺坊制度的瓦解過程,再簡介北京市宣武區政府的危改計畫內容後,最後從經濟生活與族群關係的角度,橫向地來探討北京牛街回族經歷城市更新計畫與社區轉型的變遷因素,如何改變與適應這不同於以往的生活型態,希望藉此個案的研究,提供台灣學界對於中國都市回族研究的窗口。
16

中國西南苗族的基督新教與現代性(1900-1960) / 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of the Hmong(Miao) in the Southwest China, 1900-1960

胡其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探討的是中國西南苗族如何皈信基督教的過程,以及在時局的影響下,他們如何在基督徒、中華國族與苗族之間的身份認同中求取平衡與進行轉換。這個議題牽涉到信徒如何藉宗教在今世尋求成功,與在來世尋求永恆盼望,並苗族追尋現代化的過程與政教關係的互動。 基督教在清末傳入黔西北地區,在苗族與儸儸群眾中獲得很大的迴響;傳教士透過設立教會學校、創制民族文字,將知識與信仰一併帶給邊疆民族,並培育出許許多多的本地知識份子。其時,正好也是國家外患頻仍的年代,當政府意欲透過邊疆教育來取得土著民族的國家認同以鞏固國防時,才發現西南地區的許多民族都已經深受基督教的影響,甚至在國家認同上出現動搖。因之,國家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在西南地區爭取少數民族的認同,意欲將他們吸納成為中華國族的一員。而作為國家與族群之間的苗族知識份子遂成為國家亟欲拉攏的對象,而這批知識份子也在當中扮演著為民族爭取利權的中介者角色。 此時的中國基督教正面臨轉型,強大的國族主義情緒讓中國基督教必須走上本色化路線,這股思潮也同樣影響了黔西北苗族教會,並以內地會教會為中心發展出本色化的民族宗教特色,且在靈恩運動的影響下,走向唱靈歌、跳靈舞與見異象的千禧年信仰。從苗族流傳史詩可以看出,在他們的歷史記憶中已帶有一種期盼新天新地的想望。這樣的期盼,成為他們在面對壓力時的一種態度,而實際的表現,就是在歷來的「鬧升天」與「鬧搬家」的行動當中。而且,隨著靈恩運動與天啟末世信仰的影響越來越大,藉由教會作為資訊流通的媒介,這種末世的焦慮感渲染成為普遍的群眾運動,甚至在 1950 年代演變成反對社會主義改造政策的武裝「鬧皇帝」運動。 我認為,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上半葉黔西北的苗族基督教發展,不但藉由教會的媒介,在橫向的空間上與中國政治以及中國基督教的發展接軌,在縱向的歷史脈絡與族群記憶中,也持續受到族群傳統的影響,是研究全球基督教發展的大圖像中,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17

閩東Ke Tah畬族村民族小學的教育民族誌觀察

宋狄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大陸東南地區的畬族一向較不為台灣學者所重視,有關畬族教育的研究幾乎沒有。本文希望藉由到閩東畬族聚落民族小學進行的一個教育民族誌的觀察,了解到畬族在國家教育體制的運作下他們如何進行教育活動;同時位於畬村小學的所有人、事、物盡可能在以中國大陸民族教育的關注點上,從學校發展的脈絡、地方教育行政體系的運作到教師的結構、學生特質、學生的課程規劃與學習以及學校與畬村之間的關係等面相進行民族誌觀察。小學是畬族學子學校基礎教育的第一階段,觀察中呈現了小學校長如何運用現有有限的資源,掌握某些發展的「機遇」,試圖推動「特色教育」方案,規劃諸如提升教學品質、畬族文化教育、與村中畬族家長合作教唱「對歌」教學以及校舍改建等規劃,企圖在中國大陸教育一片提倡特色教育的浪潮中突破因地方財政困難而執行裁併校政策下可能遭到併校的危機脫穎而出,成為具有畬族特色教學的寄宿制民族小學。另一方面,畬族的新一代在社會型態急驟變化的歷程中,習得知識與觀念的途徑與過去已有不同。雖然官方大力推動素質教育的改革,小學校長也雄心勃勃,連年在教學成效、校舍建設以及大型兒童節慶表演上取得良好成績,但因為客觀條件的限制,諸如教育經費不足、教師的心態問題以及農村經濟的困難以及師生關係等因素,畬族孩子的學習表現普遍不如城鎮,免試升初中後,學費的因素又較小學更嚴峻,輟學情況嚴重,形成畬族教育的一個隱憂。此外,村中畬族受過中等教育的青年除了在小學教書的藍福太以外,謀生困難也造成一些家長有「讀書無用論」的觀念,對於畬村教育,也有其負面的影響。最後本文回過頭來試圖檢討近年中國大陸的少數民族教育政策的內容,重新體會田野環境中所面對的抽象遙遠但又是無孔不入的中國大陸國家教育政策是如何被地方實踐。田野所觀察到的仍然在變化之中,畬村小學的校長企圖、學生的表現、村民家長面對困境的努力,值得持續觀察,看看他山之石有什麼值得借鏡的地方。
18

英雄史詩的結構與流傳-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三大英雄史詩為中心 / The Structure and Diffusion of Hero-epic - The Three Great Hero- epic of Minority Ethnic Literature in China

黃季平, Huang, Chi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在結構上,除去「緒論」與「結論」外,「本論」共分成五章。第一章「三大英雄史詩的產生及其內容」,第二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情節類型」,第三章「三大英雄史詩生存的社會背景」,第四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第五章「從比較文學看三大英雄史詩」。   第一章,是對「三大英雄史詩」作一個整體性的論述。英雄史詩與民族的關係不但非常密切,而且能成為該民族文學的活水源頭與象徵,變成後期文學攫取養分的精神寶庫。本論文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裡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英雄史詩」《格薩爾》、《江格爾》、《瑪納斯》為對象,它們比諸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英雄史詩雖然內容相同(歌頌英雄的戰績),但是在類型上卻有很大的不同(已定型或仍在繼續生長)。了解「三大英雄史詩」的形成、發展、茁壯、消退,將會讓我們更清楚「英雄史詩」在民族文學史以至於世界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   對英雄史詩的整體了解之後,我們進入英雄史詩的內部結構。「三大英雄史詩」作品內容都有大同小異的情節,經過比較和分析,可以找出相對固定的情節,也就是所謂的「情節板塊」。本論文大膽使用「板塊」這個概念,整理出《格薩爾》板塊13個、《江格爾》板塊10個、《瑪納斯》板塊20個。由於英雄史詩的情節大多是相對固定的「板塊」構成。歌手按一定的情節模式構造的「板塊」,以不同的方式連接拼綴起來,加上藝術的加工和個人的即興發揮,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便千姿百態地呈現出來。因此只要掌握「情節板塊」,不管史詩故事如何的離奇怪異,都可以輕易指出它的故事結構。本論文第二章利用「板塊」來分析比較「三大英雄史詩」,這應該是「三大英雄史詩」結構分析的研究裡較為突出並呈現整貌的一坎。   透過英雄史詩作品的結構掌握到英雄史詩的內部之後,第三章是探討英雄史詩的生存的社會環境。宗教與娛樂的社會功能,是英雄史詩能夠廣泛流傳的重要條件,透過了解這兩項重要的條件,我們才能進一步知道英雄史詩能夠生存的背景環境。 第四章「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本論文從四個方面下手,即「三大英雄史詩」的演唱環境、說唱藝人的傳承、書面版本的傳播、以及「三大英雄史詩」的跨族流傳現象。整章完全環繞「流傳」這個主題,從各種不同的面向,討論「三大英雄史詩」的傳播過程。因為藝人傳承在過去是比較被忽略的,而「三大英雄史詩」的版本也過於繁瑣散亂,無法理出頭緒,所以本章較費心力是在整理藝人傳承的發展以及書面版本的匯整。   本論文對「三大英雄史詩」的了解是先從外在大環境的分析開始,然後深入史詩內部結構剖析,再回到「三大英雄史詩」的生存環境,探討史詩的社會功能而明自「三大英雄史詩」的流傳現象。最後一章則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探討,「三大英雄史詩」的地位與影響力。   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學」而言,精華之所在是「民間文學」,而「民間文學」燦爛耀眼的地方在「史詩」,史詩則以「三大英雄史詩」聞名。反過來說,研究「三大英雄史詩」正是採擷到史詩的粹精。
19

從文化多樣性論語言權之保障 ─以國家角色作為探討核心 / A Study on Linguistic Human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versity: Focus on the Role of the State

黃怡禎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語言權」係以國際人權法為發祥的新興人權概念,本文聚焦於個人選擇其母語為自由使用權利之探討。語言除了作為溝通工具之外,亦是個人身分認同的依存和集體文化的具體展現。隨著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保護及促進文化表現多樣性公約的制定,以尊重個人自主地選擇其所認同的文化生活方式來維持文化多樣性環境的思維逐漸受到關注,本文採取此觀點作為保障語言權的理論基礎,以此開展並探討國家的角色和義務。 我國歷史上因國家公權力強制推行單一語言政策,限制人民自由使用其母語的權利和機會,形成語言不平等的現象,進而影響政治、經濟資源的分配不均,也使得母語面臨消逝和凋零的危機。語言權利保障非僅是我國的國內議題,亦是國際關懷的面向,本文以探討國際法的語言權利保障架構為始,接著以境內存在多元語言現象並致力少數語言保障的歐洲為研究對象,而後聚焦於比利時和法國,比較兩國如何從法制面處理語言權利保障的問題和經驗,提供我國參考和省思的題材。 本文主張我國應透過修憲方式明文增列語言權利的保障,直接賦予人民享有請求語言權保障的直接憲法法源依據,然在現階段未修憲之前,我國憲法增修條文既已肯認多元文化價值,配合具有國內法效力的經濟、社會暨文化權利公約第15條揭示文化權的保障,應可藉由文化權的概念內涵開展語言權的集體和積極的性質。此外,多元文化價值亦成為拘束國家機關行為和政策的準則方向,國家必須負起積極義務,應逐步消除目前因公私領域區別導致語言權利承認與否的差異,建置相關制度以維持母語的使用和活絡,確保各語言的語言權利平等,使珍貴的語言文化資產得以永續發展。
20

波羅的海三國中俄羅斯人地位的轉變─蘇聯解體前後的比較分析

蕭瓊英, Hsiao, Chiung-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無論是沙皇政權或是蘇維埃政權,都會在侵略併吞而來的土地上實行俄化或是蘇維埃化的政策,希望能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創造一個享有共同文化、共同語言、甚至是有共同認同的民族。但是,1991年蘇聯的解體,不只打破了蘇共創造「蘇維埃民族」的美夢,還證明了蘇聯民族政策的嚴重錯誤。 19世紀以前,進入波海地區的俄羅斯人數量並不多。19世紀之後,沙皇政府開始在此區實行大規模的俄化,並開始將大批的俄羅斯人遷移至此。從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到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段期間,波海三國享有了一段短暫的獨立國家時期。這個時期,基本上,波海三國對其境內的俄羅斯人是採取尊重的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因為德蘇密約的簽訂,使波海三國再次地被蘇聯併吞。史達林佔領波海三國之後,立刻大規模地流放波海三國的人民,並將大批的俄羅斯人引進,使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兩國在人口統計學上的俄化情形十分嚴重。 1985年戈巴契夫上台以後,波海三國利用改革的機會,追求獨立,最後,以非暴力的方式獲得成功,重建獨立國家。波海三國獨立以後,俄羅斯人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改變,一下子從優勢的統治地位變成弱勢的少數民族。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因為懷疑俄羅斯人的忠誠度以及擔心會被滅族,所以採取了排外的公民權法,使大部分的俄羅斯人都無法獲得公民權。另外,因為大部分的俄羅斯人都不會說愛沙尼亞語或拉脫維亞語,所以不僅在取得公民權上有困難,在經濟與社會處境上也變得比較差。至於俄羅斯人的認同,可以說是複雜的。大多數的俄羅斯人在政治上是對所居住的共和國忠誠,在文化上還是認為自己是屬於俄羅斯文化的一部份。至於立陶宛,賦予境內大部分的俄羅斯人公民權,因此,立陶宛的族群關係較緩和。 俄羅斯政府自認為是境外俄羅斯人權益的捍衛者,但是,對於波海三國的少數民族政策所能造成的影響並不大。相反地,西方政府的批評與建議常常能成功地影響波海三國的決策。主要的原因在於波海三國急切地想回歸歐洲、西方政府與組織能提供援助、滿足國家安全需求與歐安組織派遣使節到愛、拉兩國。 / No matter what it was the Czar’s regime or the Soviet government, it would always implement a policy of Russification or Sovietization on invaded land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united nation with common culture, shared the same language and national identity. However, since the breaking down of the Soviet Union in 1991, not only the dream of the ‘Soviet People’ broke down, but it also suggested a misleading of ethnic-national policy. Before the 19th century, there were not many Russians in the Baltic area. After the 19th century, the Czar’s regime started to implement the policy of Russification on a large scale, and it also moved many Russians to settle the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Baltic States had enjoyed a short period as independent nations. In this period, the Baltic States basically treated the Russians within their states with respect. Because Germany and Russia had signed a treaty before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refore, when the war erupted, the Baltic States were once again occupied by the Russia. After Stalin took over the Baltic States, he exiles people from the Baltic States on a large scale, while moving many Russians into these countries. As a result, Estonia and Latvia were seriously Russificated demogranphically. In 1985, Gorbachev gained the power. While the Russia government was reforming its political entity, the Baltic States seized the opportunity to go independent. They successfully gained their independence through non-violent method and rebuild themselves as independent states. Ever since the Baltic States became independent, the status of the Russians within their regions had changed rapidly. The Russians were once the dominant ruling class and suddenly became the ruled minority. Estonia and Latvia are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s of royalty of the Russian people, also they were worried that they would become extinct as an ethnic group, therefore, they adopted an exclusive citizenship laws. Because most of the Russians could not speak Estonian and Latvian languages, therefore, they had difficulties to acquire the citizenship and they also did poorly financially and politically within these two nations. As for the notion of the Russian identity, it was a very complicated issue. Most Russians are politically royal to the Republics they reside, but culturally they still considered themselves as part of the Russian culture. In Lithuania, it granted most of the Russians that reside in its nation the citizenship; therefore,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within the country was less tense comparatively. Russian government always views itself as the protector of the rights of its people that reside in other countries. However, this does not affect the policies regarding the minority in the Baltic Sta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criticism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western governments can often affect the process of the policy-making in the Baltic States.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the Baltic States are eager to return to Europe, and they can acquire aids from the western governments and organizations, securing their nations. Another reason is Estonia and Latvia hopefully get rid of the representatives from OSCE as soon as possible.

Page generated in 0.037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