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台灣地區影響工業衝突因素的探討柯麗娟, KE, LI-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般人均認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低廉且勤勉的勞動力,而過去也少聞勞
資糾紛。但有學者認為過去乃因為制度性因素,使得勞工在面臨勞資關係時只可以個
別的行動來表示,所以過去台灣離職率一直偏高即源於此。
本文先檢視結構功能理論、社會心理理論(相對剝奪)、衝突理論、協商理論、集體
行動理論、以及新政治理論對工業衝突的看法。一般人咸認為工業衝突是「問題之學
」,帶有負面意義。但是不同理論對工業衝突的本質有不同的假設,究竟工業衝突是
社會變遷過程中所產生的偶然失序,或是社會必然存在的現象,對於這一點各學派論
辯尚無定論,本文亦無法枉下判斷。因此,本文目的不在證明某一理論,而係以各派
觀點為思考架構,檢視影響不同型態,不同規模工業衝突的因素。
在實際運作上,本文探討了(1)歷年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中,工商業團體選舉的變
化;(2)歷年來工會組織的變化;(3)影響協商力的經濟因素;(4)相對剝奪
;(5)工業關係制度相關因素:勞工保險、團體協約、職業災害、勞工教育等因素
對勞資糾紛以及離職率的影響。
|
42 |
我國現行工業區開發策略之剖析--區位選擇與開發規模分析楊松齡, YANG, SONG-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1.分析台灣地區歷年來影響工業區開發銷售之因素,以為未來工業區開發之參考。2.將台灣地區各地方生活圈未來發展趨勢予以分析歸類,並配合各類型工業之特性,建立各類型工業區區位選擇策略。3.探討分析各個影響工業區開發模因素,經由開發成本、經營成本、服務門檻等內在因素及環境污染保有之外在因素等觀點,建立各類型工業區最適開發規模。
二、文獻回顧:本研究主要參考文獻如下:
區位方面:Henderson之「英國落後區域引進產業之區位」、Smith之「產業區位」、Wescott之「肯亞產業區位之政治經濟」、經建會之「台灣地區製造業發展與工業區政策之研訂」、殷章甫之「工業區位與規模」、吳調輝之「工業區開發策略研究」等。
規模方面:劉錚錚之「最適都市體型之理論與實務」、伊藤武雄之「地域開發與工業立地」、曾國雄「環境污染之社會成本與企業立地規模關係之探討」、李公哲之「水質經理之最適化規劃技術研究」、Hewing之「門檻分析與都市發展」、Wheeler之「製造業區位決策之地理規模效果」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採取的方法,主要可分為:(1)文獻分析法:參考各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我國工業區之區位規模。(2)統計分析法:以質之迴歸主成份分析、群落分析、判別分析、判別分析等進行。(3)專家學者意見分析:以問卷方式調查專家學者在區位選擇上之看法。
四、研究內容:本研究之主要內容為:1.探討歷年來工業開發策略之演進,並分析影響工業區銷售因素為何。2.分析各地方生活圈製造業之空間發展結構,劃分區域發展類型,同時依各製造業之特性,劃分工業類型,並建立工業區未來區位選擇策略。3.分析開發成本、經營成本服務門檻及污染防治等對工業區規模大小之影響,擬訂工業區最適開發規模。
五、研究成果:經初步分析結果,本研究之主要成果如下:1.歷年來影響工業區開發銷售之好壞,除受經濟成長影響之,主要係為其所在地之社經條件及其規模大小所決定。2.依各地方生活圈發展情形,將台灣地區劃分為五大發展類型區域,並依製造業之特性,劃分為六種工業類型,並據而建立工業區區位選擇策略。3.分別建立工業區之開發成本規模、經營成本規模、服務門檻規模及污染防治規模,並依此確立工業區最適開發規模。
|
43 |
中共的工業改革與展望何明國, HE, MING-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六章、十二節,約八萬多字,裝訂成一冊。內容在分析中共工業化的策略,
工業化的成果,以及現階段中共工業面臨的問題、中共所做的工業改革。最後探討中
共工業發展的展望。
過去三十年中共工業在集權計劃制度強力的推動下,創下八%以上的年成長率,並且
建立一個種類齊全的工業部門,但也造成了效率低落、產品品質不佳的弊端。目前中
共推行的工業改革,企圖在宏觀上多用一點自由市場的力量,在微觀上多給企業一點
誘因,以提高效率,改善產品品質。但礙於國內外的客觀因素,中共工業改革前途多
艱。
|
44 |
工業行銷管理資訊系統之建立徐柏岩, XU, BO-Y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共計一冊,分五章,共二十五節。
第一章:導論
此章包括三節:一、研究動機與目的,二、研究架構與方法:主要以文獻探討法與實
例研究,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二章:工業行銷
此章主要討論工業行銷之特點,與消費品行銷之異同。共六節:一、工業行銷定義,
二、工業產品而求特性,三、工業產品採購行為,四、工業行銷組合,五、工業行銷
系統,六、工業產品╱消費性產品行銷二分法適合嗎?
第三章:管理資訊系統與行銷管理資訊系統
此章主要討論資訊系統建立之理論基礎。共分五節:一、管理資訊系統之界面,二、
管理資訊系統之水平面分析-行銷子系統,三、資訊系統發展-垂直建制,四、資訊
系統電腦化,五、行銷資訊系統與行銷管理。
第四章:工業行銷管理資訊系統之實例
此章主要以一家電腦週邊設備銷售公司為例設計-套行銷資訊系統。共分十節:一、
公司簡介,二、儲存媒體產品,三、產業特性,四、行銷子系統-水平面分析,五、
資料需求分析,六、資料庫設計,七、輸入設計,八、行銷偵察系統,九、行銷研究
╱科學管理系統,十、決策支援系統。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
45 |
工業區位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陳明燦, CHEN, MING-C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七萬字,分六章共十九節,內容扼要說明如下:
研究動機與目的:
政府自民國四十二年起實施一連串的經建計畫,使工業迅速發展;而土地為從事工業
生產活動的因素,工業蓬勃發展,致對土志地的需求日殷,由於法令規定的不夠周延
,使得土地利用甚不經濟也腐蝕了工業建設的部分成果。桃園縣緊鄰台北都會區,工
業發展潛力大。縣內工業成長趨勢、分布,各類工業對區位因素需求導向,現有工業
區的發展潛力,未來應發展的工業種類及其區位分析等,引發了筆者研究動機,因此
本研究目的為:
1.分析桃園縣內工業用地需求、工業成長趨勢及空間結構。
1.探討工業區位導向及共同性需求因素分析。
3.透過問卷調查,藉以建立工業區位課題並研擬對策。
4.對未來應發展的工業類別及各工業區的發展潛力進行分析,並對未來的工業區位
配置提出建議。
5.冀望本研究結果,能做為廠商遷廠參考及有關單位從事工業區位調整的依據。
研究內容:
本論文共分六章,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旨在闡述本研究的動機、目的、研究方法與流程及研究內容與範圍,
並對資料來加以說明,若干專有名詞加以界定。
第二章:文獻回顧與評介,就工業區位理論的文獻做整理,並對國內外有關工業區位
的實證研究以評介,以做為本研究進行方式的參考。
第三章:桃園縣工業區位的現況分析。旨在探討縣內工業分布的地方化程度、空間分
布結構及工區位導向分析,以做為問卷設計的參考。
第四章:實證研究。首先簡介分析工具,再就問卷調查所得資料予以處理與分析,俾
發掘問題並擬對策。
第五章:桃園縣工業區位發展構想。就縣內未來應發展的工業種類與各工業區的發展
潛力進行分。透過上位計畫指導原則,對未來工業區位配置提出建議。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就上述各章研究成果提出建議及往後進一步的研究方向。
|
46 |
台灣地區工業進口型態之計量分析( 一九七五- 一九八三)黃素敏, HUANG, SU-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目的在以計量方法,將台灣地區工業品進口需求作一細分化的分析。探討各類
工業品進口之影響因素、需求彈性以及當影響因素變動時,被決定因素的反應速度。
本文分五章:
第一章敘述本文之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解釋變數的選擇及其限制。
第二章為模型的建立,首先作文獻的探討,接著在需求反應落後的假定下,建立各類
工業品之進口需求方程式。
第三章為實驗分析,就中華民國進出口貨品分類表中第卅一小類至第四十八小類,分
別加以討論。
第四章比較分析各解釋變數對不同類別工業品之影響程度。
第五章為本文之結論與檢討。
|
47 |
蘇聯黨精英對其政治發展之衝激--論工業化與意識型態問題趙相明, ZHAO, XIA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近八萬字,全一冊,分為五章十三節,以研究蘇聯政治發展為主題,大致內容
如左:
第一章:導論,主在澄釋相關概念,並提出研究構想係以蘇聯黨精英為主要焦點以觀
其工業化與意識型態間的可能關聯。
第二章:陳述蘇聯工業化過程中,有關背景及重要政策轉變。
第三章:探討工業化與黨精英之互動關係。
第四章:由工業化和黨精英相互關係來看蘇聯意識型態在不同時期中,是否內容上有
所轉變。
第五章:結論,對前面各章內容作整體性的探討,並提出未來研究中有待解決的疑問
。
|
48 |
達倫道夫的政治社會觀許國賢, Xu, Guo-X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簡介達倫道夫的人與事,及其理論體系的發展,同時勾劃本論文的主要架構
設計。
第二章:分析達倫道夫有關工業社會和社會和社會衝突的理論,並敘述達氏對帕森思
功能理論的批評。
第三章:檢討達倫道夫對現階段西方工業社會之問題,尤其昃有關新自由和生活機會
的探究。
第四章:比較馬克斯派社會理論與達倫道夫之社會理論的異同,並對相關的政治社會
理論做省察。
第五章:回顧各章的主要論點並提出結論。
|
49 |
中共石油工業之研究朴載泳, Pu, Zai-Y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中共石油工業之動機和目的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共石油的蘊藏量及油區、油礦之分析。
第三章 中共石油的生產量和消費量之評估及其對外輸出入能力的剖析。
第四章 中共海底油田開發現況,及其因而引起的東亞各國,尤其是與中華民國,
大韓民國的海洋問題分析。
第五章 中共對外石油輸出的目的之研究,及日本與中共之間石油外交的效果評估
。
第六章 結論-中共石油工業發展上的幾個問題及其未來的展望。
#2810474
#2810474
|
50 |
工業品創新的採用及擴散行為之研究-電傳打字設備之實例郭嘉全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理論上,找出對於工業品採用者之創新性具有影響作用之因素及其影響方向,並探討採用者往採用程序中情報蒐集的來源及所重視的情報內容。
實務上:為企業界提供工業品在台灣擴散的實況及採用者之採用行為,作為工業品行銷者釐定行銷計劃、行銷策略之參考。
二、研究方法及設計:
本研究檢視以往有關創新採用、擴散之研究文獻,建立組織採用工業品創新及蒐集情報模式,提出假設,以電傳打字設備為實例產品,以台北市進出口商為母體抽取樣本240家,利用人員訪問方式蒐集原始資料 (Primary data) 並由國際電信局、台北市進出口商同業公會提供現有資料 (secondary data)。然後以交叉分析及卡方法 (Ohi-Square) 測定影響組織創新性各種可能因素之顯著性,以百分比表示情報夾源及情報內容因素對採用者在各採用程序階段的重要性,並配合圖形作為說明的基礎。
在研究設計上,將採用程序分為知道、評估、採用三階段;採用者依採用先後分為早期採用者、晚期採者、末採用者三類;影響組織採用的因素分為組織因素及決策者個人因素,前者包括了組織對於創新的需要、基本特徵、成長經驗、任務性質、任務歧異性、放開性六類,每一類各目包含了若干因素;後者則包括決策者的人口特徵、四海胸襟、從事專業的歷史在組織內部的狀況四類,每一類各自包含了若干因素。並將情報來源分為通路內、通路外、系統內三類。情報內容則採取兩種分類方法:第一種分為產品木身性質、其他公司使用效果兩類;第二種分為經濟性、效能性、其他三類。
三、研究結果:
(一)關於擴散曲線方面:電傳打字設備在台北市進出口商間之擴散若繼繼完成,莫非累積擴散曲線成一鐘形型態,累積擴散曲線成s-形型態。
(二)與組織創新性有關之組織因素方面:
1. 與組織創新性達高度顯著相關(1%水準)的因素計有:
正相關:對外聯絡費用、規模、成立歷史、經營進出口業務的歷史。
不規則關係:營業性質、經營產品性質。
2. 與組織創新性具有相當顯著相關(5%水準)的因素計有:
正相關:對未來業務之期望、是否為外國公司之附屬機構、業績成長率、開放性。
負相關:出口通路直接程度。
(三)與組織創新性有關之決策者個人因素方面:
1. 與組織創新性達高度顯著正相關(1%水準)的因素有:教育程度。
2. 與組織創新性達相當顯著正相關(5%水準)的因素有:年齡。
(四)有關採用者在採用程序中蒐集情報來源方面:
1. 各種情報來源的重要性隨採用程序階段的不同而不同;在知道階段,以「通路內情報」來源最重要,在評估階段,則以「通路外情報」來源最重要。
2. 在同一採用程序階段中,各種情報來源之重要性隨採用者類別不同而不同,早期採用者較重視通路內的情報來源,晚期採用者較重視系統內的情報來源。
(五)有關各類採用者在採用程序中重視的情報內容方面:
1. 採用者所重視的情報內容似乎與採用程序階段無關。
2. 在同一的採用程序階段中,不同類別的採用者所重視的情報內容只有稍微的不同。
四、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對如何有效規劃工業品新產品之行銷策略提出建議:
(一)採取高價策略。
(二)在上市及成長期間以展示 (exhibit)報章雜誌廣告以擴大潛在採用者的認識,而以直接郵寄或人員訪問提供大量情報。在成熟階段則以人員推銷為主。
(三)強調產品效能性的優越、採用後所得到的相對利益。
(四)盡量造成拉動 (pull) 的需求力量。
(五)尋找推銷對象,應泌具有下列特徵之機構為優先:
1. 合夥企業。
2. 外國公司之附屬機構。
3. 規模較大。
4. 成立歷史悠久。
5. 在某一行業中經營歷史長。
6. 能由新產品獲得較大的利益。
7. 行銷任務較歧異,但不過於複雜。
8. 業績成長率略有增加(30-60%)。
9. 相對獲利能力高於或低於同行的一般水準。
10. 較開放。
(六)尋找推銷的對象,應以具有下列特徵的決策者優先:
1. 年齡五十一歲以上。
2. 教育程度高。
3. 從事該行業的歷史長。
4. 在組織內服務年資長。
5. 個性偏向於四海胸襟。
|
Page generated in 0.02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