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5
  • 14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7
  • 17
  • 9
  • 8
  • 6
  • 5
  • 5
  • 5
  • 4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張載教育思想研究

吳昱昶, Wu, Yu-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張載生平事略 第二節思想淵源 第二章基本思想 第一節宇宙觀 第二節心性論 第三章教育目的 第一節教育功效 第二節學為聖人 第四章教育材料 第一節六經 第二節四書 第五章教學方法 第一節教學起點 第二節教學過程 第三節教學結果 第六章結論
2

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

周芳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王弼提出「體用」一詞,體用概念即成為中國哲學史的重要範疇,而表現為一理解世界、詮釋世界的思維格式。以此思維格式為基礎,哲人建構出各具旨趣的思想體系及宇宙圖式;是故,透過對哲人體用觀的探析,應可相當程度地掌握其思維線索,並釐辨構築於此思維線索上的思想內容。 雖然如此,學者在論析哲人之體用思想時,或常以未經清楚說明及嚴格界義的「即體即用」、「體用不二」、「體用一如」、「體在用中」等成詞同時詮釋不同哲人的體用思想,而未能明確的論述何謂「一如」、如何「不二」,「即體即用」、「體在用中」又當於何理論前提及範疇中立說。亦即因此,或未能彰顯哲人彼此間的思維異同,說解的本身亦或有含胡之失。 基於以上認知,本文力求以明確的語言形式及概念分析來詮釋船山的體用思想,並檢視由此思維核心所開展出的思想體系,而將檢視對象鎖焦於天道、性命、人文化成三範域。 船山的體用思想蘊具飽滿、層次嚴密,而可以「體用相涵」一語收攝其義。經過重重爬梳及論闡,可精確說明其意謂:「體用相涵」即「用在體中」、「體在用中」,而表現為結構意義、時間意義、空間意義、實現意義及存在內容等範疇的相涵,其中充滿著時間感、空間感、歷程感與律動感,在在展示出一動態辯証的思維特質。船山以此思維模式為圓心,輻射出對世界的層層理解與觀照,形成了色彩鮮明的船山學。其中,關於理氣關係、性情善惡、一本萬殊及天人物我等範疇的分析與建構,皆開啟出不同於前人的哲學視野,廣闊綿密,深邃精實,為中國哲學再創高峰。
3

高攀龍易學思想研究

蔡龍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欲探究晚明心學中,經過四句教與四無說以及三教合流思想等衝擊之下,心學所產生的問題、及心學如何被救正的問題。 高攀龍以「易」為體為用,貫串並建立他的思想體系,並運用「易」的種種含義,來建構他的心性論及工夫論。於此論文中,分別探討他的思想淵源、思想核心、實踐精神與事蹟、注《易》的內容概略;並突顯他救正心學之「虛」的過程與回歸心學本質的用心。 此外,本文欲突顯高攀龍以「即體即用的易學」、「易體心學」等思想架構,來說明三個重點:一是高攀龍的思想核心並非一般所言的繼承程朱為主,而是以陽明之心學為體,援程朱工夫為用。二是他的「易體心學」是他的思想特色,徹底的使用「即體即用」的易學,來救正心學。三是強調他的實踐精神與作為;高攀龍除了繼承程朱工夫論而採「半日靜坐、半日讀書」之外,更把儒者的使命感實際的運用在他的每項作為上,乃一真正的「實踐之儒」。
4

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之研究

杞怡靜, Chi, Yi J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南宋的張栻面對重知輕行的時代,與朱熹共同商討之間,完成此部《癸巳論語解》,希望藉由此書提升世人躬行實踐的精神,此用意符合宋儒講學的重點。筆者研究《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如何透過行聖賢之言以回復天理,並達本心之良善,更是本研究想要表達的主題。由於張栻之學集合諸家之說,故依循建構張栻思想脈絡之演進,輯出《癸巳論語解》心、性、仁的相關言論,由此闡發其思想義涵,然後參酌張栻其他著作,以加強本研究主題之深度。本論文共分七章,內容架構如下: 第一章「緒論」,首先介紹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前人研究成果之探討,最後則是闡述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方法與內容架構。 第二章「張栻生平及其學術思想」,介紹張栻的生平與著作,分別從哲學思想與學術風格上分析其學術思想的特色所在。 第三章「《癸巳論語解》中『心』的思想義涵」,敘述二程至張栻心學演變的過程,並參考《張宣公年譜》與《朱子年譜》,針對張栻朱熹書信往來與會講內容加以整理,釐清張栻心學觀點裡中和問題的進程,進而統整《癸巳論語解》中「心」的解釋,分析張栻思索心的內涵與作用。 第四章「《癸巳論語解》中『性』的思想義涵」,除了敘述二程至張栻性論演變的過程,進而歸納《癸巳論語解》內對性的見解。 第五章「《癸巳論語解》中『仁』的思想義涵」,由於張栻仁學兼容諸家之說,因此首先闡述二程至張栻仁論的演變及張栻仁學思想的形成。再者,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仁」的解釋,並參考張栻的〈仁說〉,具體呈現《癸巳論語解》中對「仁」思想義涵之闡發。 第六章「《癸巳論語解》中的工夫論」,闡述張栻涵養察識先後之觀點演進,統整《癸巳論語解》內對修養工夫的解釋,並敘述涵養工夫存在的重要性,然後介紹「居敬主一」、「格物致知」及「知行互發」的主張。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論文對張栻《癸巳論語解》心性義涵的研究心得。
5

莊子心性思想之研究

張森富, ZHANG,SEN-F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莊子思想在心性方面的理論。老子以論道德為主,罕言心性;莊子則言心性,此當為莊子思想更進於老子者。莊子之言心性,雖與儒家所言者有異,然自有其精 可觀之處。 莊子之成書,距今甚遠,欲明其章句訓詁,并非易事。因此,本文盡可能參酌前人注解,以示所言有據。然而,前人之訓詁是否妥當,仍須視其與作者之義理脈絡是否相符而定。因此,本文對於孔子之重要詞語、論據,盡可能加以解析、綜合,以期了解其確實意義和義理脈絡。 本文分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方法。第二章莊子心性思想的基礎道德論,說明莊子論道德之旨,重在從超物倫、超言癖、超美惡等處,以言道德之為至真、至善。第三章心性的分化對立,說明人間世之憂患,皆源自於心性之分對立,有涯之性固為無涯之心所崩裂,無涯之心亦為有涯之性所桎梏,相刃相靡,終身疲投,不能游於道德之鄉。第四章心性的和諧統一,說明至人之精神,四達并流,上天下地,通一切是非然否、偏計妄析而為一,亦和心性之分化對立為一混芒、澹漠之自然,其所游者,唯道德之鄉而己。第五章莊子心性思想下之人生實踐,說明至人之為至人,既非天賦異稟,亦非刻意修寫為所能至,而是以不修為修,藉無為而達無不為。第六章結論,對莊子心性思想作一整體性的評論。 本文之研究成果,在於展示莊子心性思想之義理脈絡,釐清歷來解釋上糾纏不清之處,如莊子對心的態度、自然和人為之差異、道德和仁義之區分等等,此皆有助於進一步研究莊子之思想。莊子心性思想,王張心性同化於道德之一,而不知有心,不知有性;此為古代心性思想之一特殊型態,可作為我們思索心性問題之一參考。
6

宋代王霸思想研究--以心性觀點為主軸的探討

陳盈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宋儒由心性面論王述霸的觀點,主要自王安石發端,經過二程及朱熹、張栻等人,形成一條「心術」、「義利」乃至「天理人欲」的發展脈絡。這條脈絡,正與理學成形過程相互表裡,其間不但突顯了內在理路深化的痕跡,更可得見兩宋心性論述的發展,與現實環境的影響亦有莫大關係。其中,熙豐變法造成的政治效應,及對王安石理財、征利的批判,正是促成宋人將思想聚焦於「義利」的重要催化劑,進而衍成心性體系中,確保「由義行」以避免「有所為而為」情形出現的內聖理論之探究,並在皇輿南渡後,隨著復讎大義與「天理」、「人欲」的貫連論述,進一步直入理、欲的嚴格分判之內聖工夫的思考中。而本文就著王霸議題觀察到的「至誠惻怛」一詞,正是宋儒以心性觀點區別王霸之根據,或可代表理學於宋代上升的標誌,值得學界重視。   若就內涵來說,心性論述實突顯了有宋儒學的內聖傾向,這傾向以工夫論及相應之王道境界說為其大端,並在「道」的看法上,高標出獨立、終極之至善根據的意義,同時,亦一併突出了孟學的影響力。換言之,心性之儒強調內在工夫的要求,以確保「道」、「天理」的純粹至善之發,從而使精微之「道心」體現於人世,特別是人君身上,來敦促一道德政治──如王道<關雎>、<麟趾>及「鳶飛魚躍」之境的實現。因此他們崇尚三代、貶抑霸道,成就所謂「帝王之學」的規模,期使王道理想再現。雖然宋儒中亦存在不少反對心性的觀點,如孫復、李覯、司馬光、蘇氏父子及葉適等人,即由史實角度出發,強調「尊王」,重「名位」分別,並認為「道」之平施於天地日用、貫徹於歷史上的各朝代、各種政治間,因此他們重視功業,適度肯定霸者,不以王道為唯一圭表,更不以三代體制為嚮,甚至反對心性之儒那般著重內聖工夫的帝王學論述,從而使宋代儒學面貌,有了分立多采的呈現。然而,伴隨理學發展及日後朱學的獨大,心性觀點的王霸論暨其相關觀念,自然勢不可遏,成為了影響日後王霸探討的主要推手。 此外,應一併強調的是,今人看待思想史上的王霸論述,總後設地認為「尊王賤霸」是《春秋》大旨,更是傳統儒家的一貫看法,然如本文所言,倫理學意義上的「尊王賤霸」說自韓愈明確點出後,一直要到王安石時代,方成為宋人看待王霸關係的重要成見,而南宋以降朱學的影響力,更是此概念深入人心的關鍵。換言之,這是理學思潮下的成說,並非自古相沿的儒家定見,是故今日看待這個儒學史(或曰孟學詮釋史)上的重要問題,當更為謹慎,不可無限制地放大其解釋廣度。
7

《大學》、《中庸》經典化的一個側面——由制度與思想的互動論中唐心性之學的開展 / The process of The Great Learning and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became the classic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olitical system and thought

楊舒雲, Yang,Shu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書中,筆者以《大學》、《中庸》成為經典的歷程作為研究核心,以科舉制度作為觀照點;藉由制度變遷的視野,探討二書經典化之所以在唐代展開的原因。期盼透過一己之研究,展現「人」在歷史中的精神活動;並從另一個角度,嘗試回應此一中國經學、思想史上的重要議題。 在問題意識的引導下,本書首先比對鄭玄、朱熹之注文,彰顯二者的差異;進而追溯此詮釋轉折發生的時間點,將論述聚焦於中唐。透過筆者之研究,發覺:此時期無論思想內部或實際政教舉措上,皆逐漸突破漢代以降的天人感應觀,與固有的《五經》典範;呈現重視「人事」或「仁義」等,內外並以人為主體的思想氛圍。而當我們進一步將選官制度的變遷,納入這段思想轉折過程以觀,則可見:隋唐科舉制度的實行,對選官標準與應考資格的開放,亦同時造成「人不土著」與「士不飾行」等社會弊端。漢代察舉制度以鄉舉里選作為主要入仕管道的模式,轉換至科舉後,「鄉里」的作用與意義漸趨模糊;過去以「鄉里」為道德、政治實踐的基本空間,與對於道德的積極訴求,亦開始趨向消極,士人與地方之間密切的依存關係,也相對弱化。 思想世界裡,「天」作為最高權威的思想開始消褪,「人」的重要性遂漸彰顯;現實世界中,科舉制度的實行,縱使士人入仕的途徑更加自由、國家權力逐漸集中,卻同時導致「德—政」關係與「人—土」連結益加鬆動。內外交相影響之下,「人」於思想上不依附於「天」,在制度上自鄉里、階層的限制中游離出來;「人」的主體性與個體意識,在這個時期開始逐漸顯豁。然而,正由於「道德實踐」與「為政」接榫之鬆動,制度對於人的德行,遂轉向消極的限制,不再具有積極的作用;士人與鄉里關係的淡化,更使知識份子心中道德感與對地方責任感亦逐漸薄弱。此時,面對一個「官倍於古,士十於官,求官者又十於士」的現實環境,遂產生諸多士風沈淪、趨炎附勢的社會現象。 知識份子身處於歷史之中,深刻體察諸多可能造成人心陷溺的困境。部分有志之士,一方面提出改革制度之訴求,另方面則逐漸強調內省,與一己修為的重要;展開對心性之學的深入挖掘,尋找道德的超越根源與工夫次第,試圖使士人在制度結構之限制中,透過心內自省,再度豎立起價值判準,重新以心性之學作為新時代的思想中心。〈大學〉、〈中庸〉邁向經典之路,便在唐代儒者的論述中,立下了第一個里程碑。
8

朱熹之心性論

元鍾實, YUAN, ZHONG-S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宋明理學家特別重視內聖成德之學,內聖之工夫即在對性命天道之體悟, 以達到聖人之境界。其工夫理論之其礎乃心性論。本文即試圖闡發朱熹所論心性學說 及據此而展開之工夫理論。 研究文獻:本文所採取之資料來鴻,乃朱子語類、朱文公文集(包括續集、別集)、 四書集註、朱子遺書及其他朱熹之著作,以此為主要研究文獻。 研究方法:此可分二點加以說明。一為堅持實事求是之原則,從朱熹之實際思想出發 ,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另一是朱熹晚年之定論。宋黎靖德編輯朱子語類時, 將每一人記錄之語錄的年代都保存下來,故本文據語類所記錄之年代,採取朱熹晚年 之定論,以說明朱熹心性學說各概念之具體涵義及其義理間架。 研究內容及研究結果:第一章,朱熹生平與著作。本章重在記敘其思想發展之歷程, 並對其各種著作之緣起及內容加以介紹。第二章,朱熹心性論之淵源。此章就北宋理 學家有關心性之學說,略加說明,從而了解朱熹如何吸收、綜合他們之系統。第章, 朱熹心性論之基礎--理氣論。朱熹哲學以理與氣為中心展開,理與氣落實到人方面 ,便表現為性、心、情等人性問題。故此章就朱熹理氣論,加以申述,並藉此而了解 心、性、情之關係。第四章,朱熹論性。先敘述朱熹所論性之涵義,繼而分解其所分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之關係。第五章,朱熹論心及其與性、情之關係。先述朱熹所論 心之涵義,繼而論其所分道心與人心之關係。最後,以「心統性情」說疏解心、性、 情三者之關係。第六章,朱熹心性論下之工夫論。工夫理論之目的,乃將氣質之性或 人心恢復於天地之性或道心。欲達此目標,則必通過窮理與居敬工夫。故此章論述朱 熹對窮理與居敬工夫之觀點。第七章,結論。透過上文之研討,以衡定朱熹之心性論 在其整個哲學上之地位及其與儒學之關係。
9

高景逸實學思想研究

陳慈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明末陸王之學充斥天下,東林君子高景逸眼見末學之流弊,本著矯正王學流弊的精神,積極倡導程朱之學,極力恢復明初躬行篤實之學風,以挽救頹風。在批評與救正王學流弊之聲浪中,景逸不偏執拘泥門戶之見,會通眾流,主張格物窮理的工夫,又崇尚主靜求悟的修養。其折衷程朱、陸王之學,影響所及,開啟明末清初實學的新蹊徑。 景逸對於世道人心之針砭,傳統綱常的維繫,和家國政治之意見,一一寓於其心性義理之學中,具有其重大的意義。本文試圖分析東林君子高景逸之思想,深入分析其思想內涵與特質,建構其思想核心,以明其經世務實之實學思想內涵。並從歷史和時代條件出發,以確定景逸東林講學的影響及其實學思想在學術史上的特殊地位及對後世的影響。 全文共分六章,分別是: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範圍及研究方法,並對實學的概念作一個界定。 第二章「晚明王學的衰頹與救弊思潮的萌芽」,探討晚明王學的衰頽與救弊思潮的萌芽,從一個學術發展的背景,以推闡學術思想演變的軌跡及過程。 第三章「高景逸之心性論」、第四章「高景逸之工夫論」,深究景逸之實學思想理論,分章說明景逸之心性論及工夫論,從景逸思想內涵中以見心性論與工夫論之關聯性,以勾勒其實學思想之全貌,以見其思想實從王學轉出而歸宗於朱子。 第五章「高景逸實學思想的體現」,探討高景逸實學思想的體現層面,期與其思想理論作一個印證。 第六章「結論」,總結全文,探討景逸實學思想及其在學術史上之意義及影響。
10

Incidence of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2011-2018):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of Japan / 中心性漿液性脈絡網膜症の発症(2011-2018): 日本における全国規模の人口ベースコホート研究

Kido, Ai 23 March 2022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医学) / 甲第23792号 / 医博第4838号 / 新制||医||1057(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医学研究科医学専攻 / (主査)教授 近藤 尚己, 教授 佐藤 俊哉, 教授 藤渕 航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Medic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Page generated in 0.016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