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11
  • 99
  • 12
  • 1
  • Tagged with
  • 112
  • 112
  • 82
  • 54
  • 46
  • 42
  • 40
  • 29
  • 29
  • 28
  • 25
  • 24
  • 24
  • 22
  • 2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國中高、低成就學生家庭環境與學習態度之比較研究

王秀槐, WANG, XIU-HUA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主旨,在探討國中高學業成就 及低學業成就兩組學生在家庭環境及學習態 度緒變項上的差異,以了解導致國中生低學業成就的相關因素,作為教師及學校輔導 低成就學生之參考,全文為一冊,分五章。 主要的研究問題有:(一)高、低成就生在家庭社經地位、家庭氣氛、家庭要求等變 項上是否有差異﹖(二)高、低成就生在學習態度緒變項上是否有差異﹖(三)在智 商、家庭環境、學習態度、性別地區、母親就業諸變項中,求取預測學業成績的最佳 變項。(四)探討家庭環境、學習態度、及學業成績的交互作用。(五)自編家庭要 求問卷的效度及鑑別力。 本研究採比較法及問卷法抽取台北市七所國中丕四八名學生為樣本,分為高、低成就 兩組,實施﹁家庭氣氛問卷﹂、﹁學習態度問卷﹂及自編的﹁家庭要求問卷﹂,所得 資料以SPSS統計程式進行t檢定,複迴歸、卡方檢定及二元變異數分析。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高、低成就生在家庭環境及學習態度上均有顯著差異,(二 )預測學業成績的最佳變項依序為家庭環境、智商、學習態度、性別地區、母親就業 ,(三)學業成績、家庭環境及學習態度三者間沒有明顯的交互作用,(四)自編的 家庭要求問卷具有鑑別高、低成就生的效力,(五)家庭文化設施如電視、電腦、書 籍、雜誌與學生的成業成績有密切的關係。
2

成就動機與媒介接觸關聯性之研究

徐□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3

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模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劉榮裕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民小學班級經營工作非常繁雜,級任教師如何決定和處理班級各層面的事務,是令人關心的問題。本研究即針對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的領導式作深入的分析,並探討級任教師不同的領導模式是否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就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一、探討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的領導模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理論與實徵研究。   二、分析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經營中的領導模式。   三、了解國小級任教師性別、婚姻、年齡、教學年資、學歷等各項背景變項與班級經營領導模式、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四、分析並探討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模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五、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有關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之建議。   本研究之架構,以班級經營中之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常規管理、環境管理與人際關係管理等五個管理層面為研究內容;以專制式、民主式、放任式與父權式等四種領導模式為教師所採取的領導策略,分析級任教師在班級經營各個管理層面的決定或處理方式,並了解其整體班級經營的領導行為,傾向何種模式。另一方面,測試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與其班級經營領導模式及學業成就之關係。最後則探討級任教師在班級各管理層面和整體班級經營的領導模式是否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   本研究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公立國民小學六年級127位級任教師為教師樣本,請級任教師填答「教師教學背景調查問卷」;另請每班六位學生(學生樣本)填答「學生學習經驗調查問卷」,並實施「國語」和「數學」成就測驗。研究過程中分別以項目分析、相關分析、卡方考驗、t考驗與變異數分析等方法對相關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與處理。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獲得如下之結論:   一、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模式之現況    1.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行政管理層面上採用放任式的領導最多,其次為民主式的領導。    2.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教學管理層面上採用專制式的領導最多,其次為民主式的領導。    3.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常規管理層面上大多採用民主式的領導。    4.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環境管理層面上大多採用民主式的領導。    5.國小級任教師在班級人際關係管理層面上大多採用民主式的領導。    6.國小級任教師在整體班級經營上大多採用民主式的領導,次為專制式,父權式和放任式最少。   二、教師背景變項與班級經營領導模式之關係    1.不同性別教師在班級各個管理層面和整體班級經營上的領導模式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    2.已婚和未婚教師在班級各個管理層面和整體班級經營上的領導模式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    3.在班級「環境管理層面」的領導模式上,「31~40歲」和「51歲以上」兩組之教師採用「專制式」者,在比例上顯著高於「30歲以下」和「41~50」歲兩組。至於其餘各層面及整體班級經營上的領導模式,則各年齡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4.教學年資「5年以內」之教師在班級「人際關係管理層面」上採「放任式」領導者,在比例上顯著高於「6~10年」、「11~20年」、「21~30年」和「31年以上」等四組教師。其餘各層面及整體班級經營上的領導模式,各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5.「師專╱師範」畢業之教師在「整體班級經營」上採用「專制式」的領導在比例上顯著高於「大學院校」、「師大師院」和「研究所」等三組教師;採用「民主式」領導的比例明顯低於其他三組。至於班級各個管理層面的領導模式,各學歷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   三、教師背景變項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1.不同性別教師對學生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的影響,均無顯著性差異。    2.已婚教師之班級的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顯著高於未婚教師之班級。    3.「41~50歲」教師班級的「國語科」成績顯著高於「30歲以下」教師之班級。「31~40歲」和「41~50歲」教師班級的「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成績均顯著高於「30歲以下」教師之班級。    4.「國語科」方面,教學年資「11~20年」和「21~30」年教師之班級成績顯著高於「5年以內」教師之班級。「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方面,「6~10年」、「11~20年」、「21~30年」教師之班級成績均顯著高於「5年以內」教師之班級。    5.不同學歷教師對學生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的影響,均無顯著性差異。   四、國小級任教師班級經營領導模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1.在行政管理層面上採用民主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    2.在教學管理層面上採用專制式、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極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    3.在常規管理層面上採用專制式、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    4.在環境管理層面上採用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和數學科等二項成績均極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至於國語數學平均方面,採用專制式、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成績均極顯著高於放任式班級。    5.在人際關係管理層面上採用專制式、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極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    6.在整體班級經營上採用專制式、民主式和父權式領導的班級,國語科、數學科和國語數學平均等三項成績均極顯著高於放任式的班級。   本研究之建議如下:   一、對國小級任教師之建議    1.級任教師在班級經營中應採取民主式的領導,發揮教學與輔導的功能。以培養學生正確的民主觀念並提升學生之學業成就。   二、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1.教育行政機構積極設法增加國小教師員額編制,減輕級任教師工作負擔;並加強教師之輔導研習,期使級任教師能以民主式的領導經營班級的教學與輔導工作。    2.教育行政機構應詳細規劃教師進修制度,鼓勵教師進修並提高學歷,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準。    3.教師研習中心應經常舉辦班級經營課程研習,提供在職教師進修,以繼續提升在職教師班級經營的專業知能。   三、對師資培育機構之建議    1.師資培育機構應重視輔導、教材教法及班級經營課程,提升準教師們輔導、教學和班級經營之專業知能。    2.師資培育機構應培養準教師們正確的民主觀念和態度,期使未來的國小教師在班級經營中皆能採取民主式的領導。
4

臺北市國中導師管教方式與學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homeroom teachers’ disciplinary manner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顏光正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解臺北市國中導師之管教方式與學生學業成就表現的關係,並探討相關影響因素,乃以臺北市國中學生 997人為研究對象,採用教師管教方式量表等研究工具,獲取所需資料,再以描述統計、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二因子變異數分析、Scheffe’之事後考驗、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結果發現: 一、導師採用的管教方式有偏向要求較少、反應較多的情形。管教方式類型以寬鬆放任型最多,忽視冷漠型最少。 二、不同性別的導師,其採用管教方式類型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任教年資及專業背景導師,採用之管教方式類型無顯著差異。 四、不同性別的學生,知覺導師採用的管教方式類型無顯著差異。 五、不同年級的學生,知覺導師採用之管教方式類型有顯著差異。 六、導師採用管教方式類型不同,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有顯著差異。 七、不同人口變項的導師,與其所採用之管教方式類型,並不會交互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 八、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導師採用不同管教方式類型下,其學業成就表現並無顯著差異。 九、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導師採用不同管教方式類型下,其學業成就表現有顯著差異。 十、導師背景變項、學生背景變項及導師採用之管教方式,能有效預測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研究的參考。 /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ciplining manner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ity and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 the relationship, 997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were studied by means a discipline manner scale. The data obtained was then analyzed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chi-square test, one-way ANOVA, two-way ANOVA, Scheffe’s post hoc test,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 homeroom teachers’ disciplinary manner tend to be less demanding and more responsive. Among the disciplinary manner, the permissive-indulgent manner is most adopted, while the indifferent-uninvolved is least adopted. 2. The disciplinary manner of male teachers’ are contrary to those of female teachers. 3.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among the disciplinary manner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as well as those with specialized backgrounds. 4.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ir teachers’ discipline manner.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among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in regard to their awareness of their teachers’ disciplinary manner. 6. Different disciplinary manner yield different academic achievements. 7.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population variables and disciplinary manner do not have a reciprocal effect on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8.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under different disciplinary manner. 9.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stinctions among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under different disciplinary manner. 10. The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s can be effectively predicted by variables lik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ckgrounds, as well as disciplinary manner. The research results were further discussed in this study and, according to the discussion,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future reference in relate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Keywords: disciplinary manner, academic achievement, homeroom teacher.
5

高中生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及其相關因素

蔡淑娥, CAI, SHU-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本論文共一冊,約五萬字,分五章十九節。 二、本研究主要目的有六:(一)探討高中男女生在電腦態度和電腦成就上的差異情 形。(二)探討過去的學習電腦經驗與現在的電腦態度、電腦成就的關係; 並進一 步探討以數學成就和電腦態度來預測電腦成就的情形。(四)探討高中生家庭電腦設 備的情形,以了解電腦學習教材和設備對電腦態度和電腦成訧的影響。(五)探討父 母對學習電腦的態度與學生的電腦態度、電成就的關係。(六)根據研究結果,提出 建議,以為改進電腦教學及家庭教育的參考,並引起國人進一步深入的研究。 本研究採用問卷研究法,收集高中生對電腦的態度和電腦成績等相關資料,君以分析 、統計和討論,並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
6

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敗歸因與其學業成就之關係研究

關復勇, GUAN, FU-Y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由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觀點來探討影響山地泰雅族國中學生學業成 就表現的原因,非智力性的心理因素係指自我概念,成就動機、學業成敗歸因等三變 項而言。研究樣本是取自台中以上地區四所山地國中內具山地泰雅族籍的學生共五二 五名,實施本研究之「國中學生自我認識與學習態度問卷」,以測量其自我概念,成 就動機及學業成敗歸因等三變項,並以學生在校的段考平均成績做為依變項,分別探 討此三變項與依變項之間的關係。另外,本研究亦根據Weiner的「成就動機歸因理論 」模式,視自我概念與成就動機為影響成敗歸因的前置決變項,從理論性的觀點探討 非智力性心理因素對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結果顯示:ぇ社會自我、家庭自我、心理 自我、能力自我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え成就動機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ぉ 就成功組而言,內在歸因,穩定性歸因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就失敗組而言,內 在歸因與學業成就間有顯著相關。お成就動機對學業成就有最大的預測力,其次則為 內在不穩定歸因,生理自我,能力自我。四變項共可解釋學業成就分數總變異量的42 %。本研究即針對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
7

家庭社經地位與學前教育對學齡兒童學業成就之影響

林淑玲, Lin, Shu-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結論,敘述本研究之動機、目的與本研究中重要名詞之詮釋。第二章文獻探討 ,分別從學前教育與學業成就,及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二方面,探討過去學者的 研 究結果,藉以瞭解過去研究的方向,並據以提出本研究之假設。第三章研究設計,包 括研究問題與假設、研究樣本、研究工具、實施程序、資料處理五節。第四章研究結 果,將本研究資料之變異數分析及多元階梯回歸分析結果,加以說明,用以驗證本研 究之假設。第五章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學齡兒童之家庭社經地位高低,以及其是否會接受學前教育,對 其學業成就之影響。研究結果供作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改進之參考,以期教育機會均 等理想之實現。
8

高中生成就目標、成敗歸因、內隱理論、學生知覺教師態度、學業成就與自我跛足之關係

潘如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就高中生之性別在取得之障礙與宣稱之障礙兩種自我跛足策略使用上的差異情形;探究不同成就目標導向、智力內隱理論、學業成敗歸因方式以及學生知覺教師態度對自我跛足策略使用的預測情形;以及取得之障礙與宣稱之障礙兩種自我跛足策略與學業成就的相關情形。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研究對象為大台北高中生350名,男女人數各半。研究工具包括:自編的「成就目標導向量表」、「學業成敗歸因量表」、「智力內隱理論量表」、「學生知覺教師態度量表」以及「自我跛足策略量表」。以描述統計、t考驗、多元迴歸、積差相關進行統計處理。 研究結果發現: 一、男女生在自我跛足策略中的取得之障礙上沒有性別差異。 二、男女生在自我跛足策略中的宣稱之障礙上有性別差異,女生比男生較常使用宣稱之障礙。 三、表現目標導向、精熟目標導向、外在歸因、內在歸因、實體論、增加論、學生知覺教師成就目標態度以及學生知覺教師精熟目標,可有效預測取得之障礙。「表現目標導向」和「外在歸因」正向預測取得之障礙;「內在歸因」負向預測取得之障礙。 四、表現目標導向、精熟目標導向、外在歸因、內在歸因、實體論、增加論、學生知覺教師成就目標態度以及學生知覺教師精熟目標,可有效預測宣稱之障礙。「表現目標導向」與「外在歸因」正向預測宣稱之障礙;「增加論」負向預測宣稱之障礙。 五、表現目標導向、精熟目標導向、外在歸因、內在歸因、實體論、增加論、學生知覺教師成就目標態度以及學生知覺教師精熟目標,可有效預測自我跛策略使用。「表現目標導向」與「外在歸因」正向預測自我跛足策略的使用;「增加論」負向預測自我跛足策略的使用。 六、自我跛足策略與學業成績有顯著負相關,越使用自我跛足策略,其學業成績越不理想。自我跛足策略中,取得之障礙與學業成績有顯著負相關。至於宣稱之藉口與學業成績未達顯著相關。 本研究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教師、家長和後續研究者參考。
9

海事職校學生工作價值觀、成就動機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

許美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本研究係以海事職業學校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海事職校學生工作價值觀、成就動機與生涯發展之關係,本研究之目的為: 一、探討海事職校學生生涯發展狀況。 二、探討海事職校學生工作價值觀的差異情形。 三、探討海事職校學生成就動機的差異情形。 四、探討海事職校學生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的相關性。 五、探討海事職校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涯發展的相關性。 受測者為基隆海事職校學生,所得有效樣本計430人,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問卷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份為工作價值觀量表,第二部份為成就動機量表,第三部份為生涯發展量表,第四部份為個人基本資料。並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之統計方法對各研究假設加以驗證。 依據相關文獻探討與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結果,獲得下列發現: 一、不同性別之海事職校學生,其工作價值觀有顯著差異。不同年級、畢業後生涯選擇、家中排行、家長社經地位之海事職校學生在工作價值觀上無顯著的差異。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海事職校學生,其成就動機無顯著差異。 三、不同年級、畢業後不同生涯選擇之海事職校學生,其生涯發展有顯著差異。不同性別、家中排行、家長社經地位之海事職校學生,其生涯發展無顯著差異。 四、海事職校學生之工作價值觀與生涯發展有顯著正相關。 五、海事職校學生之成就動機與生涯發展有顯著正相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發現,作進一步討論與建議,以供實務及未來研究之參考。 /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among work values, achievement motiv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goal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s: I.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about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development; II.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about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ork values; III. Exploring the differences about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es; IV. Inspec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ork valu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V. Inspect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In this search, a questionnaire has been applied to carrying out the empirical verification. The valid samples total 430, which are performed by the students of Keelung maritime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he questionnaire includes four parts: work values scale, achievement motives scale, career development scale, and personal backgrounds of the student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use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s to analyze the dat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questionnaire collected, this research shows that: 1. Sexes will influence the discrimination of work values, but grades, career-choices, birth ranks, and 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es won’t. 2. The personal backgrounds will not influence the differences of achievement motives. 3. Grades and career-choices after graduation will influence career development, but sexes, birth ranks and par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es won’t. 4.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work valu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5.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achievement motives and career development. At last, discussions and comments are provided to practicers and further researches concerning related subjects.
10

台灣國中生的自我落差、學業成就與憂鬱、焦慮之關係 / The relationship of self-discrepancy, academic scores between depression ,anxiet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曾秋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瞭解學業成就,各立場的"期望我目標落差","期望我立場差異","不期望我目標落差","不期望我立場差異"(分別為自身,父母立場,老師立場,同儕立場),對台灣國中生的憂鬱,焦慮情緒能提供多大的預測力,及不同類型的落差是否會對應到不同的情緒困擾(憂鬱,焦慮)?   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天母國中在學之一,二,三年級學生共278人,男性132人,女性145人(其中一人未填答),研究工具包含:自編自我問卷,基本資料問卷,兒童憂鬱自陳式量表,貝氏焦慮量表,使用統計方法包含描述統計,積差相關,階層性迴歸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成績對台灣國中生的憂鬱程度具有預測力,而在扣除掉成績的影響後,"父母期望我目標落差"對國中生的憂鬱程度具有最大的預測力,而成績變項對台灣國中生的焦慮程度不具預測力,僅有"父母不期望我目標落差"對國中生的焦慮程度具預測力。這樣的結果也顯示:(1)父母的期許及規範與國中生的情緒困擾有密切的關係。(2)不同類型的目標落差,的確會對應到不同的情緒困擾:即"期望我目標落差"對應的是憂鬱情緒,"不期望我目標落差"對應的是焦慮情緒。   最後,本論文根據研究所得的結果進行討論,並說明本研究的限制及對未來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緣由…………………………………………………………..1 第二節 不同類型的自我結構………………………………………..4 第三節 中國人的自我結構…………………………………………..7 第四節 自我落差理論……….……………………………………..13 第五節 影響自我知識系統發展的因素…………………………….15 第六節 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教化方式……………………….20 第七節 中國孩子習得的「自我引導標準」類型………………….24 第八節 中國孩子的「自我引導標準」的來源…………………….26 第九節 「學業成就」對台灣國中生的影響……………………...30 第十節 研究問題…………………………………………………..31 第二章 研究方法……………………………………………………….32 第一節 研究對象…………………………………………………..32 第二節 研究工具…………………………………………………..34 第三節 研究步驟…………………………………………………..38 第四節 目標達成的落差、目標間差異程度的估計..…………..40 第五節 資料分析…………………………………………………..45 第三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國中生的「期望我」、「不期望我」的具體內容………..46 第二節 背景屬性變項在憂鬱程度、焦慮程度上的差異………..52 第三節 國中生在各變項的反應情形……………………………..55 第四節 各類研究變項、憂鬱及焦慮之間的相關………………..62 第五節 各類變項對全體受試憂鬱情緒的預測…………………..66 第六節 各類變項對全體受試焦慮情緒的預測…………………..71 第四章 結論、討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討論………………………………………………..74 第二節 本研究之限制及未來研究的建議………………………..84 參考文獻…..………………………………………………………………..87中文部份..…………………………………………………………….…….87 英文部份…..………………………………………………………………..88 附錄一 CDI量表原出版者同意函………………………………………. 附錄二 自我問卷一………………………………………………..……. 附錄三 自我問卷二……………………………………………..….…. 附錄四 反義詞的判定………………………………………………….. 表目次 表次 表2-1 各背景變項之樣本分配的情形………………………………….33 表3-1 「期望我」內容……………………………………………………48 表3-2 「不期望我」內容…………………………………………………49 表3-3 基本背景變項在憂鬱程度上的單變量統計分析………………………53 表3-4 基本背景變項在焦慮程度上的單變量統計分析………………………54 表3-5 全體受試在各類「期望我目標落差」上的平均數及標準差……57 表3-6 不同成績受試,在各類「期望我目標落差」上的平均數、標準差, 及變異數分析結果…………………………………………………57 表3-7 全體受試在各類「不期望我目標落差」上的平均數及標準差…58 表3-8 不同成績受試,在各類「不期望我目標落差」上的平均數、標準 差,及變異數分析結果……………………………………………58 表3-9 在「期望我」上,全體受試在各立場差異程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60 表3-10 在「期望我」上,不同成績受試在各立場差異程度上的平均數、標準 差,及變異數分析結果…………………………………………………60 表3-11 在「不期望我」上,各立場差異程度的平均數及標準差……………61 表3-12 在「不期望我」上,不同成績受試在各立場差異程度上的平均數、標 準差,及變異數分析結果………………………………………………61 表3-13 各類變項、憂鬱、焦慮之間的相關…………………………….62 表3-14 各「期望我目標落差」、憂鬱、焦慮之間的相關…………………….64 表3-15 各「不期望我目標落差」之間的相關…………………………………64 表3-16 各「不同立場期望我的差異程度」、憂鬱、焦慮之間的相關……….64 表3-17 各「不同立場不期望我的差異程度」、憂鬱、焦慮之間的相關…….65 表3-18 各背景變項、AD、AU、BD、BU對全體受試憂鬱情緒的迴歸分析……………67 表3-19 各背景變項、目標落差、立場差異對全體受試憂鬱情緒的迴歸分析…………….70 表3-20 各背景變項、AD、AU、BD、BU對全體受試焦慮情緒的迴歸分析……………72 表3-21 各背景變項、AD、AU、BD、BU對全體受試焦慮情緒的迴歸分析……………73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factors of academic scores, actual: desired discrepancy, desired/own: desired/other discrepancy, desired/other: desired/other discrepancy, actual: undesired discrepancy, undesired/own: undesired/other discrepancy, undesired/other: undesired/other discrepancy (the standpoint of self: own, parent, teacher, friend), in predicting of depression, anxiety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In the meanwhile to see if different types of self-discrepancy (actual: desired discrepancy, actual: undesired discrepancy) matching with certain types of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The sample students are 278 Tien-Mu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cluded the 1st, 2nd, and 3rd grade students, 132 male and 145 female (with 1 turn in blank). The research tool applied in this study are "Selves questionnaire",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 "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 "Product-movement Correlation", and "Hierarchical Multiple Regression". The research finds, score has the predictive ability toward the depression degree of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wan, and the "actual/own: desired/parent discrepancy" has the next predictive ability beside score. But score has no predictive ability toward the anxiety of the junior high students, the "actual/own: undesired/parent discrepancy" has. The results also tell (1) there ar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ents expectation and admonish" and students'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 (2) Different types of discrepancy matching certain psychological disturbance indeed, the "actual: desired discrepancy" matches depression, and the "actual: undesired discrepancy matches anxiety. By end, this paper has some discussion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also states the limitation of this research, and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further studies.

Page generated in 0.024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