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
李鴻章與琉球問題(1877-1882)端木琳, Duan, Mu-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是以琉球問題為中心,探究李鴻章這個中國近代外交史上最重要的人物在這次外
交事件中扮演何種角色。內容分五章,共約七萬五千字。
第一章追溯中日琉以往的關係,並引出琉球問題的序曲--台灣問題。
第二章敘述琉球問題的發生以及中日之間對此問題的交涉經過及結果。
第三章由李鴻章對日本、琉球的認知及他所認為妥善的處理方式窺其意識型態及其衡
量、裁斷的標準。
第四章探討身兼直隸總督及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之外交職權如何?以明瞭他的意見在外
交決策中的地位。
第五章結論--在知識上:李鴻章對日本、琉球的認識不夠充份,但比諸時人是有過之
而無不及;在外交行政上;李鴻章是一個與議者、執行者而非決策者。
|
242 |
日本地方財政之研究陳靜妹, Chen, Jing-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根據美國蕭普(Shoup) 顧問團之建議
、所改革、確立的地方財政制度內容。
第一章為序論、並說明日本戰後之政治體制,與地方公共團體類別。
第二章、討論日本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的各種關係。
第三章、說明日本地方財政的支出結構及其演變。
第四章、說明日本地方財政的收入結構。
第五章、討論日本地方財政的調整制度。
第六章、研究日本地方財政近年來所發生的各種問題,及其對策。
第七章、結論。
|
243 |
論馬克斯恩格斯的科學觀和辯證法李英明, Li, Ying-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言-討論歷史上的辯證法,馬、恩的認識論,科學觀的定義。
第二章 論馬、恩的辯證法
第三章 論馬、恩的科學觀
第四章 對馬、恩辯證法的批判
第五章 對馬、恩科學觀的批判
第六章 馬、恩科學觀和辯證法的總結
#2810469
#2810469
|
244 |
中共對人格塑造之研究李憲州, Li, Xian-Zho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界定概念和研究架構。
第二章 探討傳統中國人的性格。
第三章 探討中共所謂的「社會主義」新人所具有的若干特質並討論以學樣為中心的
社會化。
第四章 討論中共社會制度的「人民公社」如何使中共的理想落實及所遭遇的抗拒。
第五章 結論。
|
245 |
中共外交決策過程中變數之研究沈基燮, Shen, Ji-X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研究目的:透過對中共外交決策過程中變數之相關性的分析,以求了解:
1.中共對國際社會的反應能力
2.其外交決策過程中,政治體系對環境之負擔能力之界限。
3.中共外交政策的性格。
第一章:導論
第二章:中共外效政策的背景及性格
第三章:中共與日本的政治與經濟關係
第四章:中共外交決策過程中變數之相關性
第五章:評價
第六章:結論
|
246 |
「文革」後中國大陸「傷痕文學」之初探吳豐興, Wu, Feng-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對「傷
良文學」加以界說和分類。第二章「傷痕文學」興起前的中共文藝路線:探究中共
如何箝制文學創作,如何禁錮人民思想,為「傷痕文學」之興起找出其必然之時代
背景。第三章「傷痕文學」所反映的「社會主義」生活:探究「傷痕文學」如何在
中共旳「社會主義」生活中興起及其演變過程,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傷痕文學」之
作者及其作品,並從「傷痕文學」所反映的生活真象,探求中共「社會主義」生活
之特徵,及中國大陸社會問暊之癥結。第四章「傷痕文學」與中國大陸政治問題:
藉由「傷痕文學」之反映,探求中共領導階層派系權力鬥爭的特質,及中共「黨」
領導的真相,進而探知大陸人民對中共主義與政策之背離,並分析「傷痕文學」所
反映的大陸人民之思想傾向。第五章中共新文藝政策與「傷痕文學」:探討中共對
「傷痕文學」的態度,及如何因應「傷痕文學」而制訂新文藝政策,與「傷痕文學
」之可能發展。第六章結論:總結各章重點,對中共自延安時期以來的文藝路線與
文學迫害做一回顧,歸納「傷痕文學」所反映的大陸問題,及中共採取之對策並預
測未來之可能發展。
#2810466
#2810466
|
247 |
「林江集團」審判的前因與後果朱麗麗, Zhu, Li-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說明林彪事件和四人幫事件的發生背景,以及處理四人幫過程中發生的三次
轉變:第一次轉變是揭批四人幫必需聯繫批林彪,第二次轉變是由批「極右」「假左
真右」轉為批「極左」,第三次轉變是將四人幫交付司法審判。
第二章:就整個審判的過程、審判的目的,林江兩案審的原因作一說明,並就有關的
三項文件與起訴書、判決書作一比較分析。
第三章:將對四人幫的門爭與中共建立政權以來的四次黨內門爭作一比較研究。
第四章:就與審判明最大關係的四個人物毛澤東、江青、華國鋒、鄧小平在整個審判
問題上及中共政治問題上的關聯做一分析。
第五章:結論,探討此次審判在中共尋求「變」的路途上所表現的意義。
|
248 |
中共對美國外交政策:理論與實質關係探討丁永康, Zheng, Yong-K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儘管中共與美國建立了正式外交關係,但中共圖我之心不減,而美國又是我們最重
要貿易對象,武器供應國,中華民國,美國,中共三者關係如同美國,中共,蘇俄
三者關係,非常微妙。
論文第一章導論是簡介一般性的外交政策理論,第二章分析中共外交政策取向,中
共的「國家角色」,「國家目標」,及中共的「國力」。第三章分析中共與美國建
交的互動過程,重點乃是以中共觀點為主,美國觀點為輔。第四章則分析中共與美
國準同盟的形成,首先分析準同盟旳概念,其次分析中共與美國建交後在商務、文
化、科技、軍事等實質關係的進展,再次探討中共聯美制俄的運作。第五章則分析
中共與美國的歧見-「台灣問題」個案探討。最後是結論,首先總結前面的分析,
其次,再建立一般性的通則。
#2810473
#2810473
|
249 |
中共「文革」以後大陸青年學生運動之研析(1970-1976)文忠國, Wen, Zhong-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研究目的,在測知一九七○至七六年間大陸青年學生對中共政權態度的轉變及
其未來的政治動向與可能發展。
第一章導論,闡述青年學生運動的各種理論、概念、界說;第二章追溯中共青年學
生運動歷史背景、理論依據與青年學生心態之分析;第三、四、五章分別從中共「
上山下鄉」運動、李一哲大字報及天安門事件來探討「文革」以後大陸青年學生運
動;第六章結論,在研析預測大陸青年學生運動將來對中共政權體系的功能與影響
。
本文本著理論分斤現象原則,以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為基礎,嘗試用社會運動
的理論概念來研究分析大陸青年學生運動。
#2810471
#2810471
|
250 |
中共「四個現代化」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文權, WEN, J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將對政策制定過程之理論作一討論,如政策之定義,採用系統研究法之原
因,及對系統型模用來研究中共政治所可能之缺陷及其修改。
第二章 討論四個現代化政策之環境,其產生政策也接受政策分軍事、經濟、文教
科技、國際政治等節。
第三章 討論政策之輸入,對此政策中共內部意見團體之主張及其所尋求之支持。
第四章 合法化過程,將研究派系鬥爭並作人事分析,簡言之,討論決策過程。
第五章 中共如何推行現代化政策亦即方法、手段。
第六章 現代化政策之推行與其環境之關係為何,如何適應修改調整。
第七章 結論。
#2810465
#2810465
|
Page generated in 0.022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