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
清朝駐防八旗の研究葉, 勝 25 March 202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文学) / 甲第25043号 / 文博第948号 / 新制||文||742(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歴史文化学専攻 / (主査)教授 中砂 明徳, 教授 吉本 道雅, 教授 磯貝 健一, 教授 承 志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GAM
|
22 |
中共的民族主義--對港政策之個案研究 (1978-1997) / Chinese nationalism--China's policy toward HongKong(1978-1997林孟和, Lin, Meng-H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深入了解中共的民族主義,本文從人類歷史面著手探討以下主題--
1.最初起源於歐洲時的民族主義之意義為何?而民族主義在中國又代表著什麼含義?
2.以「工人無祖國」為號召之馬克思主義建黨的中國共產黨,如何合理化本質為國際主義的馬克思主義與民族主義間的關係,以建立政權並建設國家?
3.以上述問題之探討為基礎,來解讀中共當局為何提出「一國兩制」為理論根據,以及如何透過「一國兩制」將民族主義運用在其對港政策中.
全文共有七章二十節.第一章「導論」;說明全文的研究目的、範圍、方法與架構,以及研究限制.
第二章「民族主義相關概念的定義」;先以起源於歐洲的現代民族主義為主軸,對貫穿全文的重要概念,包括「民族」、「國家」、「民族主義」予以定義,並從民族國家出發,探討民族主義可為國家達到什麼目標與功能,民族主義常以何種形式運作,和具備那些特質.再從世界史的範疇進入中國史,分析「民族」、「文化主義」等概念在帝制時期中國的意義,以及孫中山在十九世紀末引進現代民族主義時,如何詮釋並加以運用.
由於現代民族主義主要是一種基於特定區域和文化歷史結構下,對民族國家之安全與繁榮產生的情感和認同,以及為了達到民族國家之目標的意識型態和政治運動.又基於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思想在中共政權的意識型態中占有決定性的歷史地位,故第三章「民族主義在中共意識型態中的定位」,擬從這三個向度,來討論民族主義觀從中共建政前到建政後意識型態層面上的演變.
第四章「中共民族主義的運作方式」;筆者限於能力,僅以民族主義的目標與功能為分析主軸,概略歸納1949年後的中國,在種族性民族主義、文化性民族主義和政治性民族主義方面,以情緒、意識型態和政治運動為表現形式的運作.
分析過中共民族主義的整體理論與整體運作後,第五章「鄧小平時代民族主義的政策體現:主權宣示的『一國兩制』」,探討的主題是:以「實事求是建設
有中國特色之社會主義」與「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其意識型態核心理論的鄧小平思想,如何替其民族主義觀建構一套總體政策,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來銜接鄧小平時代民族主義觀與個別政策的實踐.
第六章「改革開放後民族主義在中共對港政策中的角色」;以香港問題作為中共當局落實 修改「一國兩制」的機會,視國內政經體系與國際體系為中共決策者同時面對的整體情境,並從其對情境因素的認知出發,檢視其透過那些行動、手段,以達到其民族主義的目標.
第七章「結論」;即歸納全文研究發現,從毛澤東到鄧小平的中共民族主義,對於民族主義主觀條件的「社群成員」,一再更動認定標準,導致中國人民對於國家機器的恐懼遠多於認同,並且基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建國傳統,必須建構理論概念,來合理化其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意識型態間的矛盾.而從改革開放後中共對港政策中民族主義的運用,可以發現中共當局在政治性民族主義上,仗恃其與日遽增的國力,雖然試圖對人民塑造一種休戚與共的民族歷史認同感,但實際運作上卻只將香港人民視為和平收回主權的工具,並自法律層面防範香港人民,及剝奪香港人民的個人權利,因而喪失香港多數民心,故又尋求對香港人民訴諸於文化性民族主義.最後並就本論文主題未來更深入的研究,提出反思與建議.
|
23 |
安哥拉民族主義運動之研究盧德明, Lu, Dao-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安哥拉是葡萄牙最大的海外領土,安哥拉民族主義運動是非洲歷時最久的民族主義運動。自一九六○年代開始後,非洲國家紛紛獨立,而葡萄牙竟在此狂熱的非洲民族主義大浪潮下,不為所動,仍然堅持其殖民政策,以歐洲蕞爾小國統治為其本土之十四倍的安哥拉,垂四百餘年之久木其特一也。
葡萄牙統治安哥拉的政策,一般稱之為「基督教的家長政治」實行個別同化政策,旨在建立一個「多極族國家」,其特一也。
聯合國審議安哥拉問題,歷時十數年,通過給予安哥拉民獨立的決議案不計其數,然而葡萄牙以國內管轄事件為由,不予置理,聯合國竟未採取有效行動,其特三也。
安哥拉自於一九六一年掀起大風暴。以後十餘年間,只有一些間歇性的游擊戰,並未獲得決定性的進展,其特四也。
民族主義運動的組織富有部落的色彩,內部派系複雜,各自為政各自尋求外援,互相傾軋,其特五也。
安哥拉問題已成為國際性的問題,關係大國的利益,其特六也。
本論文依此六項觀念,為經為緯,以剖析安哥拉民族主義之運動,及其今後之發展
本論文共分六章、十七節,都六萬餘言。
|
24 |
媒體公共論述中民族認同的變遷:八九年亞銀年會事件與「兩國論」事件陳韻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此論文的目的在於探討八、九O年代台灣所發生的民族認同問題。由於民族認同所代表的是一個政治共同體歸屬的問題,在台灣特殊的歷史與內、外的政治結構之下,此一時期的民主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對台灣的民族認同問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這是本論文所關切的主要問題。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則是,媒介公共領域在這民族認同爭議的過程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個研究從八九年「亞銀年會」事件和九九年「兩國論」事件中新聞媒體的公共論述,來探討此一時期民族認同形構的變化,並從中了解民主化和全球化過程以什麼樣的方式影響著民族認同的論述,以及媒介公共領域的性質。
研究的結果顯示出,在這兩個事件中,媒介公共領域的國家與民族論述,最大的變化在於官方論述的轉變,媒介公共領域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兩個事件的爭議核心,都和官方試圖以新論述賦予政治共同體更明確的定位有關;而媒介的公共論述也顯示出,媒體公共領域是論述民族認同的重要場域,無論是在「亞銀年會」事件或是「兩國論」事件,有些媒體的公共論述形成與官方論述對抗的局面。由官方論述在這兩個事件中的變化,可以看到修憲等民主化對官方論述轉變的影響;民主化的另一個影響,則是媒介公共領域在民族主義立場的分歧化,這點在「亞銀年會」事件尚不明顯。全球化的影響在這兩個事件的比較中較不顯著,少數的論述中可以看到,國家和民族未來的想像與晚近兩岸經貿發展之間的關聯。
這兩個事件的比較顯示出,新聞媒體在其民族主義立場和作為政治共同體的公共領域之間,存在著一種緊張的關係。這顯現於兩類媒體的論述:一種是傾向於內部區分和排除的自我中心式的論述,另一種則是傾向於以他者的觀點來評估政治共同體的作為。這兩種觀點源於台灣特殊的內、外部的結構,但都不利於公民社群的團結。此論文最後以哈伯馬斯(J. Habermas, 1994: 134)的「共同視域」此一觀點,主張媒介公共領域的公眾溝通應根植於公民社群,並且以其歷史經驗對憲政原則的詮釋,做為公共溝通的「固定的參考點」,並在此基礎上尋求公民社群團結。
關鍵字: 民族認同、政治共同體、公共領域、共同視域、公民社群、團結。
|
25 |
俄羅斯民族主義與對外政策(一九九一至一九九八) / Russian Nationalism and Foreign Policy (1991-1998)吳美慧, Wu, Mei-Hu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雖然俄羅斯民族主義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都起著不同的作用,但是其對西方的敵意卻似乎未曾改變。對於所有的俄羅斯政治家而言,適時的煽動俄羅斯民族主義,是助其掌握國家權力的一大要素。因此俄羅斯的民族主義一直深深影響著俄羅斯對外政策的走向。
自一九九三年之後,以極端民族主義者為主的俄羅斯民族主義,不但成為國內政治的一股新勢力,同時也對俄羅斯的對外政策產生極大的影響。分析從一九九一年到一九九八年的俄羅斯對外關係發展史,我們可以看出在一九九四年之後,俄羅斯明顯的從早期的親西方外交政策,逐漸轉變成為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大國外交政策。亦即把對外政策的工作重點,從美國轉移到中國和「近鄰國家」地區。
本篇論文希望藉由分析國內政治中的民族主義因素,及其對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影響,以瞭解俄羅斯對外政策的實際走向。 / Although Russia nationalism has different function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but its hostility to the west has never changed. To all Russian politicians, to abet Russian nationalism appropriatel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ans to control the power of the state. That's the reason why Russian nationalism has always influenced the direction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fter 1993, Russian nationalism led by extreme nationalists is not only a new force in domestic affairs, but also critically influential in Russian foreign polic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foreign affair development in Russian history from 1991 to 1998, we can tell that after 1994 Russia has altered the pro-western foreign policy to the great state " velikaya derzhava " foreign policy, which emphasizes on the national interests. That means Russia has transferred their attention from America to China and the region of " near abroad ".
The dissertation will analyze Russian nationalism in domestic policy and how it influences Russian foreign policy, we could then understand the real direction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
26 |
全球化浪潮下的民族國家:衝擊與回應 / Nation-States in Globalization: Impacts and Responses唐玉禮, Tang, Lu 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族主義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期發威,民族國家在第二次大戰後成為國際社會的主流政治組織,聯合國為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訂定憲章,其中具重要關鍵的是具有領土性與排他性的主權原則,確立民族國家成為國際社會的基本單位。民族國家對內制訂國家根本大法-憲法建立起憲政秩序,主權在民,憲法不僅保障人民權利義務,並賦予政府執行主權賦予之職權,在其領土之內運用國家資源發展國民經濟、繁榮社會與福國利民。
然而,對處在二戰後、美蘇兩極對立的冷戰格局中的歐亞中小型國家而言,既要促進國家之經濟成長和發展,又要維護國家安全,遂各自形成其區域安全與經濟貿易間之合作經驗,以因應內外部情勢之變動與需求,尤其是自1980年代以來的愈趨明顯的全球化浪潮。
本論文以歐盟與東協兩大區域組織經驗為案例,以民族主義研究途徑、歷史與文獻研究法,分由主權與政府、主權與領土、主權與人民三方面,討論民族國家以區域整合方式回應經濟全球化衝擊的發展,併同探討全球化其他浪潮之衝擊的作為,如網際網路發展與生態環境危機。
本研究發現歐盟與東協的區域整合經驗顯示,前者已走向部分的超國家結構,各會員國轉移部份主權到歐盟,然其最終決策權仍掌握在各會員國手上;東協則仍是以政府間會議為主。兩者仍有共通之處就是,經由民族國家間較緊密的區域整合,共同因應全球化浪潮之衝擊,獲取更大的生存能力與國際談判籌碼。
簡言之,民族國家係經由區域化來回應全球化之挑戰,並不會因此而喪失國家主權,民族國家主權並未衰退,民族國家長存。而在區域整合之外的事實,網際網路方面,需依賴各民族國家的基礎設施與投入資源來維持其品質與提昇其效率;至於地球生態議題的全球性,各國的「互賴」關係非常明確,各民族國家在聯合國的多邊機制下,協商因應措施,最後仍須回到各民族國家的配合度上。不可否認,國家主權的排他性與暴力若能適度調整,將會有助於地球環境的友善發展。 / Nationalism started being influential from the end of 19th century to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Th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s nation-state becomes the mainstream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after World War II. In order to maintain international peace and security, United Nations established the Charter of the United Na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s the sovereign principal involved territorial integrity and inviolability. Sovereignty makes the nation-state become the basic unit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ation-states established constitution to maintain the order and popular sovereignty. Constitutions not only protect people’s rights, but also give the government the power to execute its authority. Within the territory, government can utilize its resources to develop economy, enrich the society and create benefit for its people.
However, after World War II , small and medium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sia want to develop economic growth and protect national security. Therefore, especially for the clear tendency of globalization in 1980s, small and medium countries gain the cooperate experience from regional security and business cooperation to meet the changes and needs from the world.
This thesis uses the case studies of European Unions and ASEAN, nationalist approach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history to argue the main topic in three aspects of sovereignty and government, sovereign and territory, sovereignty and people. The main idea is to discuss how nation-state uses regional integration to respond the impac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other impacts on internet and the crisi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discovered that the EU members have transferred parts of sovereignty to EU, but the power of final policy-making is still in every country’s hand; as for ASEAN, decision-making is still among intergovernmental meetings. The same part in both EU and ASEAN is that both of them gain more ability to survive under the wave of globalization and obtain more chips in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by the experience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 short, nation-state will not lose sovereignty through regionalization to respond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Sovereignty of nation-sates does not decrease but lasts forever. Beyond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t is nation-state that maintain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rnet services. As for the issu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depends 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each country, the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system of the United Nations and negotiations among countries. We cannot deny that if the exclusiveness and violence of sovereignty can be modified reasonably, it will be friendlier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27 |
標準語音與日常語音的距離─以台灣華語為例 /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andard pronunciation and ordinary pronunciation: the case of Taiwan Mandarin胡維庭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華語由中國大陸引入台灣數十年後,因為政治上的阻隔、語言接觸的影響和語言實踐的結果,已經產生了顯著的變化。在發音、詞彙和語法等各個層面上,無論和引入台灣之前於中國大陸訂定的「標準國語」或是中國現行的「普通話」相比,都具有明顯的差異,語言學界將目前台灣通行的華語稱為「台灣華語」(Taiwan Mandarin)
「台灣華語」這一華語的變體是絕大多數台灣人日常生活時所採用的語言,作為華語中獨立的分支也是語言學界公認的事實,然而台灣的華語教學界鮮少將「台灣華語」的發音視為學習標的。華語教師教學時所使用的語言和台灣人民日常使用的語言存在顯著斷裂。
本研究檢視華語從一方之言到演變到「國語」的建構歷程以及華語在台灣的發展史,發現華語在台灣的發展和民族主義與國族認同的建構具有密切的關連。在回顧相關文獻與制度規章並佐以與現任華語教師的訪談結果後,發現台灣的對外華語教學界也普遍受到這種影響。教學的內容除了語言教學的專業考量外,尙存在著以往以獨尊華語、壓迫台灣其它語言的觀念及做法,認為「台灣華語」乃受「方言」污染而不純淨的語言,並以「華語」發源地的北京口音為嚮往對象。
最後,本研究從大眾傳媒的角度切入,探討「台灣華語」的最大公約數。認為「台灣華語」中許多成份已趨穩固,為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所接受,也對全世界的華語人口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台灣華語」的發音和繁體字、台灣式的辭彙與注音符號一樣應可視為「台灣華語」的重要成份,而能夠進入教學殿堂,作為外籍學生學習的對象。 /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ole of 'Taiwan Mandarin' in the field of teaching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ults of the study indicate that Taiwan Mandarin is commonly disregarded, due to its association with other Taiwanese languages and the method in which it was introduced to the Taiwanese community.
Decades after its introduction to Taiwan, Mandarin has evolved as a result of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separation from its origin in China, language contact, and local usage. This new variant, known as ‘Taiwan Mandarin’, has marked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phonology, lexicon and syntax, and is viewed as a independent variant, different from ‘Guoyu’ or 'Putonghua' by many linguists. Although Taiwan Mandarin is, in practic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language by the Taiwanese people, it has been rejected by many language teachers and those who compil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foreign learners. Language teachers are expected to teach an accent that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most Taiwan Mandarin speaker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odern Mandarin, and how it has developed in Taiwan. It shows that the enforcement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identi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opularaization of Mandarin in Taiwan. After reviewing related studies, regulation of teaching proficiency tests, and interviewing language teacher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Chinese nationalism has also influenced the teaching of Mandarin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Taiwan. Taiwanese Mandarin phonology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result contaminated by other Taiwanese languages such as Holo and Hakka by language teachers, and hence only the Beijing dialect is considered standard and desirable.
Based on the finding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interview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ommonly accepted Taiwan Mandarin phonology can be gained through the language used in Taiwanese media, due to its steadiness and popular standing amongst Mandarin speakers world wide. Its unique phonology should be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aiwan Mandarin, along with traditional characters, Taiwanese lexicon and phonetic symbols (注音符號), and it should be accepted in teaching methodology.
|
28 |
台灣皇民化時期新文學中的民族主義敘事-以1940年代為中心 / The Nationalism Narrative of Taiwanese new Literature in Kominka Period:Along the 1940s林嘉立, Lin,Chia 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族主義敘事是台灣日治時期新文學很重要的一個表現,但台灣皇民化時期新文學中的民族主義敘事,在台灣文學史受到戰後民族主義浪潮的催發而展開的書寫過程中,經常因為「時空環境差異」以及其中內含「皇民文學」等看似親近日本殖民者的言論,而與民族道德相對正確的前行時代隔離開來。只是當我們明白歷史敘事、尤其是於民族主義滋養下進行的歷史敘事,經常為了證成當下身份意義的需求而導致了偏頗以及去脈絡化的結果,「皇民文學」或皇民化時期新文學中的民族主義敘事就有了重新閱讀的空間。本文以民族主義的理論爬梳為始,配合「東方式殖民主義」的概念,切入1930年代左翼思潮在地開花,以及1940年代的鄉土書寫、文學史建構與「皇民文學」等一系列台灣知識分子的文學活動,一方面以回應「東方式殖民主義」的假定,將日治時期台灣知識分子編入日本帝國的欲望連接回皇民化時期之前;另一方面則期望賦予被殖民的台灣人追求身份認同的過程以完整的意義。
|
29 |
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楊永平, Yang, Yung-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冷戰結束後,民族主義在世界各地呈現復興的趨勢,而從九零年代以來中國的民族主義的復興與發展,也一直是受到關注的話題與焦點,像是1997年的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到現在的反日民族主義情緒高漲,這些都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實際例證。但是對於民族主義,一般總是存在著許多負面的看法,因為在西方的民族主義發展歷程當中,民族主義高漲的結果將很容易的演變成極端激進形式,我們是否能將中國的民族主義輕易的套入西方的歷史情境當中,將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至於民族主義在外交中的影響力,如同惠廷(Allen S. Whiting)所言,民族主義如何影響中共外交,將取決於它國如何對待中國,也因此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除了分析中國民族主義興起在外交層面的作用之外,更需關注中日民族主義之間的互動趨勢,以及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發展。本論文在分析中共對日外交政策上,關注的主要變數是民族主義發展的影響,在分析的途徑上則試圖從國際層面:如中日民族主義的互動趨勢;國內層面:如中共愛國主義的原則、官方與民間民族主義的互動;以及決策層的認知思維層面,依據多層次的分析途徑,從以上這些變數來探討冷戰後中共對日外交政策的民族主義因素,並期望藉由民族主義興起的研究,提供理解中國崛起與發展的一個觀點。
|
30 |
論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後殖民與民族主義的觀點黃寬裕, Huang, Kuan Y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壹 研究目的
本文以「後殖民與民族主義: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之構成」為題目,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五:一、探討「後殖民主義」理論及其與中國大陸教育的關係內涵,特別是其對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反思與批判,期能藉此以進一步擴充教育學方法論的研究領域;二、分析在後殖民批判向度下民族主義的不同類型,並探討中國大陸以國家中心為主的民族認同教育的特性及其歷史文化背景;三、審視並反思在「後殖民論述的概念架構下,不同形式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性質、任務與內涵;四、闡述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意涵、特性,並說明這種與資訊化、全球化時代相配合的愛國主義教育,其實質乃是公民教育的真諦;五、歸納研究發現,並重構合理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一方面先建立現代意義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另一方面再朝轉化成全球化時代的公民教育方向努力,以作為今後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進一步轉型或實踐工作的參考,而這種合宜的公民教育亦有助於兩岸關係的未來發展。
貳 研究架構
本文以後殖民論述途徑為主要架構,兼採歷史詮釋分析途徑、全球化論述途徑和意識型態批判途徑,冀能超越中共把民族主義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困境。本文的論述內容,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外,主體結構大致上分成下列三部份:
其一,理論與背景部份:第二章,適用於中國大陸教育研究的後殖民理論。第一節則從後殖民主義與建構當代中國的公民國家教育的關係作為分析起點,承續上一章的一般性愛國主義教育理論文獻之探討,試圖超越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兩種對立的愛國主義教育,且能在全球化時代建構現代中國具有後殖民思維的公民教育;第二節則探討後殖民主義論述及其與中共建政五十多年教育發展間的關係內涵,特別是在第三節中將其對愛國主義教育理論進行批判與反思,期能藉此以進一步擴充中國大陸教育方法論的研究領域。第三章,民族主義類型論與愛國主義教育的背景。分析在後殖民批判向度下中國與西方民族主義的兩大類型,並探討現代中國民族認同的建構基礎與其歷史合理性,以及中國大陸從毛澤東時期、鄧小平時期到鄧後時期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文化背景。
其二,理論的印證部份:第四章,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理論基礎的民族主義,包括第一節以階級民族主義為主軸的愛國主義教育,第二節以國家民族主義為依托的愛國主義教育,與第三節以文化民族主義為憑藉的愛國主義教育。這就是說,我們從中共官方文件、出版刊物與相關專書中,考察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內容,可分三大塊,即階級民族主義、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同時,筆者審視、反思在後殖民主義論述的概念架構下,並輔以意識型態批判途徑與全球化論述途徑,探討中國大陸階級民族主義、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等三種不同型態的愛國主義教育理論之意涵、性質與任務。基本上,中共從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六四」天安門事件之後,一方面不斷深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之中,被資本主義全球化所納編,但另一方面又強調要防止來自西方的「資產階級自由化」與「和平演變」。而其用來作為抵擋西方文化價值觀滲透的基礎乃是國家民族主義和文化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已較甚少標榜階級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了。
其三,展望與結論部份:第五章,筆者歸納研究發現,提出現今中國大陸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難題與反思,並至盼中共當局能順符中國大陸社會變革與發展對教育的要求,以及適應全球化時代的潮流,用公民教育的概念來代替愛國主義教育的概念。最後,面對全球化應有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思維和作為;亦即,筆者嘗試提出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理念與精神,作為中國大陸欲與世界接軌時必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轉型之參考。
參 研究發現
一、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特點
※ 階級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堅持以馬列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為指導的意識型態教育。
(二)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強調階級鬥爭和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教育。
(三)愛國主義教育即為加強國際反帝、反霸和反「和平演變」的教育。
※ 國家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四)愛國主義教育的主題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五)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有利於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 文化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
(六)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七)愛國主義教育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歷史與傳統文化。
(八)愛國主義教育要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論旗幟。
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難題
(一)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擺脫階級民族主義的束縛。
(二)愛國主義教育必須正視國家民族主義的侷限。
(三)愛國主義教育必須迎向後民族主義的挑戰。
肆 展望
一、後殖民主義對中國大陸教育研究的啟示
(一)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重建主體性教育。
(二)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喚醒人文精神教育。
(三)後殖民主義教育即為形塑公民社會教育。
二、愛國主義教育理論的轉型
(一)全球化時代宜用公民教育來代替愛國主義教育。
(二)建立制度化的民主公共領域讓傳統民族主義轉化為現代意義的民族主義。
(三)面對全球化應有後民族主義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思維和作為。
|
Page generated in 0.022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