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
ソフトエラー耐性を考慮した粗粒度再構成可能アーキテクチャの設計手法今川, 隆司 23 March 2015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情報学) / 甲第19136号 / 情博第582号 / 新制||情||102(附属図書館) / 32087 / 京都大学大学院情報学研究科通信情報システム専攻 / (主査)教授 佐藤 高史, 教授 小野寺 秀俊, 教授 髙木 直史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Informatics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
32 |
合意形成プロセスからみたヴィジョン駆動型都市空間再編の方法に関する研究吉野, 和泰 25 March 2024 (has links)
京都大学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25256号 / 工博第5215号 / 新制||工||1995(附属図書館)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社会基盤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川崎 雅史, 准教授 大庭 哲治, 准教授 山口 敬太, 教授 大西 正光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 Doctor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Kyoto University / DFAM
|
33 |
以狀態空間模型即期預測台灣國內生產毛額 / Nowcasting GDP of Taiwan by State Space Model陳亭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內生產毛額作為總和國內經濟狀況的綜合性指標, 一直是政府機關與民間機構在進行決策時的重要參考之一。 然而, 也因為需要整合較多的統計資料做計算, 國內生產毛額因此僅有季的低頻資料。 為了能夠精準地預測此類低頻資料, 多數學者遂以數學模型將高頻與低頻資料做連結, 期能透過模型找到高頻資料所隱含的資訊來預測低頻資料, 即期預測 (Nowcasting) 即是此類型預測的概稱。 透過即期預測, 我們可以快速掌握當下的經濟狀況, 以做出更合適的決策。 據此, 本文將依Banbura, Giannone and Reichlin (2010),以狀態空間模型 (State Space Model) 搭配卡爾曼濾波器 (Kalman Filter) 來
實現對國民生產毛額的即期預測, 並藉此模型對我國經濟體進行相關分析。
|
34 |
證券經紀商空間及定位研究林建興, LIN,JIAN-X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臺灣經濟景氣繁榮,國民所得增加,社會游資充斥,導致股市熱絡,證券業成
為最熱門的行業。
本研究探討證券經紀商之空間與定位:
一、探討證券投資者即顧客簇群對六家證券經紀商的知覺構形。亦即,從顧客層面的
角度來看各證券商間彼此相似的程度以及相互競爭的現象。
二、探討券商經營階層對于六家證券業的知覺構形。亦即,從經營層面的角度來看證
券經紀商彼此相似程度及相互競爭的現象。
三、比較證券投資者與經營階層在知覺構形上是否存在顯著的差異?亦即他們對于六
家證券經紀商的看法是否有所差異?
四、探討各種不同的證券投資者對六家證券經紀商的偏好構形。
五、探討各證券投資者選擇證券商時所持有的標準有那些?重要程度如何?
六、探討券商經營階層評斷證券商優劣所持的標準及重要性程度是否有所差異?
七、比較各證券投資者和經營階層所持對證券商判斷標準及重要性程度是否有所差祑
?
八、更進一步探討各證券投資者與經營階層對各證券商在各屬性表現優劣程度的看法
?兩者觀點是否有所差異?
九、探討上述分析結果對于各證券經營階層的啟示,以及對各證券商在行銷策略上的
涵義。
|
35 |
台北市第二種住宅區空間分佈與土地使用陳子和, CHEN, ZI-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1.經由資料整理,探討第二種住宅區的空間分佈及其特徵。
2.由實證研,瞭解第二種住宅區土地使用強度及土地使用類別之現況與計劃間的差
距。
3.藉由有關理論模型的瞭解及第二種住宅區劃設理念,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
4.透過研究瞭解,以發掘問題及研擬對策,俾供日後實施土地使用管制之參考。
二、研究方法
1.以阿隆索(W.ALONSO, 1964)提出之競標價格理論(BID PRICE THEORY)做
為本研究之理論基礎。由於各類用地之競價能力不同,能承擔之地租水準也不同,造
成各類用地之空間分佈和土地使用的差異。
2.資料搜集分析:資料來源主要包括(1)台北市都市計劃說明書(2)台北市房
屋稅及營業稅資料(3)相關研究報告及作成之社會基圖(SOCIAL BASE MAP) (4
)土地使用現況調查;以瞭解第二種住宅區之空間分佈與土地使用。
3.比較分析:瞭解現況與計劃目標之差距,輔以相關理論模型,以建立合理的土地
使用。
三、研究結果
1.瞭解第二種住宅區空間分佈與土地使用。
2.建立合理的土地使用及其應注意事項。
3.擬對現行土地使用分區管制作檢討修正之建議。
|
36 |
空間互動與區域發展關係之研究張安妮, ZHANG, AN-N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壹冊,五萬字,茲簡介如下:
空間互動在本論文中是指資訊流動。探討台灣地區資訊流動現象。並探討資訊傳遞藉
不同的方式進行,彼此的關係如何?及其與區域發展、土地使用相互關係研究。章節
安排如下: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研究動機、第二節研究限制、研究範圍、第三節研究目的、第四
節研究流程及論文架構、第五節研究方法、第六節資料處理。
第二章文獻回顧:第一節與研究動機相關之文獻、第二節與空間互動相關之文獻、第
三節與區域發展相關之文獻。
第三章台灣地區空間互動現象:第一節前言、第二節三種空間互動現象之描述、第三
節重要區域之空間互動現象描述、第四節台灣地區空間互動現象之解釋。
第四章空間互動與區域發展:第一節三重空間互動特色、第二節台灣地區空間互動與
區域發展之關係、第三節空間互動對區域發展之影響。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第一節研究發現、第二節未來趨勢分析、第三節結論與建議。
|
37 |
選舉競爭之空間理論梅雪松, MEI, XUE-S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共一冊,約五萬餘言,分五章十五節。茲說明如后:
第一章導論,介紹從事本研究之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章討論有關選舉競爭
之基本空間理論之建構。從選民理性假定出發,引入加權歐氏距離偏好規則分析選民
對候選人政策議題立場跟投票決定之關係,再設一單選區制二人參選模型,商討候選
人的競選策略。接著併入非政策議題,推估選舉之最適策略。第三章申述選民在面臨
投票成本-效益計算,不確定狀況或多人參選之下所作投票抉選,跟選舉競爭之關係
何在。第四章乃係透過修正假定和建構模型,初步評估我國國會選舉競爭。第五章結
論,總結主要研究發現,提出檢討與建議。
|
38 |
實驗設計中可旋轉設計之研究許美中, Xu, Mei-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 對全文結構作概略陳述。
第二章: 由可旋轉設計之特性, 推出可旋轉設計成立之條件。
第三章: 提出變換群的使用, 建立二、三階可旋轉模式, 如何由低維空間延伸至高維
空間。
第四章: Draper及Herzberg由K-1 維空間推至K 維空間的不同方法, 加以比較。
第五章: 由BIB 設計建立二、三階可旋轉模式, 對于二階模式並分出r=3 入及r≠3入
情況的處理。
第六章: 圓柱狀可旋轉設計與可分群體旋轉設計, 為基本可旋轉設計的進一發展。
第七章: 結論。
|
39 |
產品空間分析之研究:非計量多元尺度法及層次集群分析之應用-彩色電視機之例榮魯青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40 |
群聚觀點下的產業空間分布之研究--以電子產業為例陳玟君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聚集現象的討論,在1980年代以後,有了不同於早期區域經濟中對聚集的陳述。產業群聚即為此波對於中小企業空間聚集現象的解讀中,被廣泛討論的概念之一,相較於經濟地理學界的「工業地域」理論以特殊地域的經驗研究為導向的研究方式,九0年代以後,產業群聚在強調區域或國家層級的政策操作可行性上,逐漸發展出更能一般化的研究概念,即特定地域上產業群聚的辨識與培育。為了更全面性地了解產業在地理空間的集散分布,是否受到廠商之間生產關係強弱的影響,本研究選擇產業群聚理論作為分析依據,以電子產業為分析對象,採用Ellison與Glaeser兩位教授於1994年發表的新指標,衡量個別及上下游產業間的地理集中程度,並利用產業關聯表的投入產出流量作為產業間生產關係強弱的依據以進行研究。茲將研究發現整理如下:
(一)不同類別電子產業的地理集中程度不同,以資訊類元件最為集中,在分佈區位上,此兩類電子產業都集中分佈於北部區域的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市,或高雄縣的楠梓區。
(二)不同類別電子產業與上下游廠商地理集中程度亦不相同,僅有部分資訊類元件及部分資訊類成品可以達到高度集中門檻。
(三)在「地理鄰近性」與「強烈的購買/銷售關係」之前提條件下,本研究界定出兩組電子產業群聚:半導體產業群聚與資訊電子產業群聚,並展現出前者以新竹市(新竹科學園區)為核心、以及後者以桃園縣龜山鄉、蘆竹鄉、中壢市、平鎮市為核心,分別延伸出之地理空間輪廓。
(四)上下游產業的連結關係強弱不能完全解釋產業間彼此靠近及形成群聚的必要性。
(五)「與國外生產網絡的聯結」以及「政府產業政策的引導作用」將是「強烈的購買銷售聯繫關係」之外,促成群聚成形的其他原因。
|
Page generated in 0.283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