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68
  • 433
  • 35
  • 6
  • Tagged with
  • 474
  • 474
  • 157
  • 139
  • 137
  • 125
  • 121
  • 108
  • 103
  • 93
  • 85
  • 79
  • 76
  • 73
  • 7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91

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度對醫院財務績效與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陳偉宏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世界上大多數實施全民健保國家的經驗,設計良好的支付制度是控制醫療費用不正常成長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國的全民健康保險亦有利用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度來控制醫療費用於合理的範圍內。唯因國內較缺乏有關於論病例計酬實施後財務績效之實證研究,因此本研究乃嘗試就個案醫院實施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度後,分析其財務績效與經營績效之關聯性。 本研究以某醫院三個院區,自民國83年1月到民國88年11月,共71個月的每月住院資料進行實證分析,獲致研究結果如下: 1.在不同階段(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實施前、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實施初期、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實施後期)的經營績效方面,在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實施後,佔床率及病床週轉率有顯著的上升,平均住院日顯著的下降。再從迴歸實證結果發現病床週轉率之增加及平均住院天數之減少與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度的實施有顯著之相關性,而佔床率的增加則無法推論是因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度的實施,故整體而言,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對大部分的經營績效仍是有顯著的改善。 在不同階段的財務績效方面,淨利率與資產報酬率在論病例計酬支付制實施前到實施初期是變差的,但到了實施後期有改善的情況。至於每日平均住院成本是顯著的上升。 2.在財務績效對經營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方面,本研究結果顯示,淨利率及資產報酬率與佔床率有顯著的正相關,但與平均住院日呈不顯著的正相關,但與平均住院日則無顯著的相關。論病例收入百分比對淨利率與資產報酬率亦無顯著的相關。
192

我國上市(櫃)公司強制性財務預測更新與外資法人決策(買賣超)之研究

林煜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我國上市(櫃)公司強制性財務預測正向更新與外資決策(買賣超)之間的關係。我國股市引進外資專業法人的主要目的與外資的專業知識有關。由於國內股市對外資的重視,所以公司派大股東或市場派可能會利用外資作為工具,逐行自利行為,故本論文結果有助於瞭解利用財務預測更新與外資行為之間的關係,是否外資的行為具備某種程度的內部資訊,或全然為外資專業研究的結果。本研究首先要瞭解的是強制性財務預測正向更新與外資決策(買賣超)之關係,其次探討外資法人對於稅前盈餘更新幅度與每股盈餘達成率不同時,是否決策行為會有顯著差異。以上問題均以Wilcoxon Test及Mann-Whitney Test來說明。 本研究是以民國八十六年一月一日至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為樣本期間,結論如下: 1.就財務預測強制性正向更新日前之窗期而言,外資法人會有顯著買超行為;且會隨著稅前盈餘更新幅度、每股盈餘達成率的大小有顯著之差異。 2.就財務預測強制性正向更新日後之窗期而言,外資法人便無較為顯著之賣超行為,雖然仍有多數天數呈現賣超(方向與假說一致),然呈顯著天數太少,無法強烈支持假說。
193

高科技公司的成長策略和財務策略--思科公司的個案研究 / Growth strategies and financial strategies in high tech company – a case study of cisco

葉國隆, Yeh, Kuo-L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是探討思科公司如何成功的利用其成長策略一併購,未達成公司的成長目標。首先,簡要介紹思科公司創辦以來輝煌的經營績效。接著,我們探討其所處的產業環境以及公司發展目標的沿革、變遷。再來,我們嘗試瞭解其成長策略的運用和搭配的財務策略,諸如:資本形成、付款工具、企業風險等。借著分析其長期的財務統計資料,讓我們得以驗證思科策略的成功。我們也試圖分析決定其策略的箇中原委,進而深究移植思科成功經驗的可行性。 / Abstract This is the case study to investigate how Cisco has being successful to utilize strategies of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for his corporate growth. It has structure breakdown to kernel to catch the truth. Starting from briefing about his amazing operation records during recent years, then we try to figure out what kinds of growth strategies which Cisco have applied in products planning and resources allocation to overcome undetermined business environments. It i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strategies to fulfill his dream. We are interested in his motivations to choose such an external growth way and investigate how does Cisco make deal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Then we get into how his financial strategies to support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from the aspect of capital formation. We applied Pecking Order Theory to overview Cisco's financial strategies. We are also interested in the reason why stock swap is so popular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in high technical industry. We evaluated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performance with financial indexes from company-wise point of view. Finally we concluded his successful formula and constraints applied in business in Taiwan.
194

資訊電子業上市公司資金需求與融資策略之模式建構

劉逸鈞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眾所皆知,資訊電子業具有高風險、高成長的特性;另外,亦具備了產品生命週期較短的特質,是一種需要龐大資金、設備投入的產業。面臨快速的環境變遷時,如何應用各種資金需求預測與融資策略方式來籌募資金以供投資計劃所需以及廠商的融資方式是否符合資本結構理論,已成為產業中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以理論為基礎,針對台灣資訊電子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度訪談。再依此一結果,建立電腦程式模型。最後,再利用此一模型,利用企業以民國83年至87年的財務資料為基礎,預測並分析未來五年內企業的資金需求與融資策略的建議。   本研究的實證結果歸納如下:   1.一般公司都有採行電腦化,但在財務分析與預測方面則較少採行電腦化。   2.未採行電腦化的主要原因為a.成本效益的考量。b.公司現有的財務人員已能進行財務分析與預測的工作,對電腦化無太大的興趣。c.市面上的應用軟體無足夠的彈性來因應公司的需求。d.與現有的資料庫的連結困難。   3.貨幣市場寬鬆,銀行鼓勵企業短期融資,因此資訊電子業上市公司在融資上並無太大問題。   4.企業內缺乏這方面的專業人才。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 4 第三節 研究限制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7 第五節 論文架構 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資金需求預測理論 11 第二節 資本結構理論 20 第三節 融資策略 35 第四節 國內實證文獻 40 第五節 國外實證文獻 45 第參章 研究設計 51 第一節 資料蒐集與樣本 51 第二節 研究變數的操作性定義 5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59 第肆章 資訊電子業投資及融資概況 61 第一節 產業現況 61 第二節 資訊電子業融資行為 66 第三節 訪談結果 68 第伍章 財務模擬模式的建立 77 第一節 模式特色與假設 78 第二節 模式的輸入資料 82 第三節 模式基本架構 84 第陸章 財務模擬模式的應用 108 第一節 未來五年的模擬財務狀況 108 第二節 敏感性分析 115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120 第一節 結論 120 第二節 建議 123
195

我國資訊電子業策略群組與財務績效關聯性之研究

魏明得, Joseph M. D. 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我國上市上櫃資訊電子業為研究對象,探討策略群組與財務績效之關聯性,主要的研究問題為探討資訊電子業中是否存在策略群組的現象,若存在策略群組,則其策略行為的特性為何,不同的策略群組其財務績效是否有差異,何種策略行為將導致較高的績效。   本研究透過專家學者及國內外實證研究,找出25個策略變數,利用因素分析法萃取出主要的因素構面,以集群分析對樣本廠商進行分群,再使用變異數分析檢定各群組在主要因素構面上是否有顯著差異,並對各群組加以命名,同樣使用變異數分析檢定各群組在財務績效上是否有所差異。   本研究之實證結果主要結論如下:   一、根據因素分析所萃取出九策略構面,可將我國資訊電子業區分為三個策略群組:「集中差異化策略群」、「成本控制群」、「無特殊策略取向策略群」。   二、各策略群組在因素構面上有顯著差異,而且在其中七個構面上有顯著差異,包括:產品-員工因素,整合-地理因素,規模因素,外銷-聲譽因素,研發因素,製程因素,市場區隔因素等。   三、不同的策略群組間其財務績效有差異,但從不同的單一財務績效指標來看,策略群組間只有在資產報酬率上有所差異。   最後,本研究根據以上的結論,提出對業者及政府主管機關之建議,期望此研究結果能對相關人士有所貢獻。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7 第五節 研究架構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策略理論部份 11 第二節 策略群組理論之探討 20 第三節 策略群組與績效國外實證研究 29 第四節 國內策略群組與績效之實證研究 41 第五節 企業財務績效的評估方法 48 第參章 研究設計 52 第一節 實證研究架構 53 第二節 研究假說 56 第三節 研究變數及衡量方式 58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問卷設計 63 第五節 問卷資料統計分析設計 68 第肆章 實證結果分析 70 第一節 資料說明 70 第二節 策略群組的形成 83 第三節 策略群組的策略行為特性 88 第四節 策略群組間績效差異之分析 9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01 第二節 建議 104
196

汽車保險運用財務再保險之研究--以時間、投資風險為對象 / A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finaannical reinsurance to motor insurance - ime and investment risks as variiables

張惠娟, Chang, Whe-Ch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汽車保險基於本身商品及其業務特質,須藉由再保險來分散承保危險的需求不高。目前須安排再保險的理由與汽車保險經營所遭遇的困難,及其再保險所欲達到的目的存有顯著的差異。本文主要探討汽車保險運用財務再保險此項理財工具以化解其所遭遇到的難題。 財務再保險,緣因於八十年代美國保險市場自然災害頻傳,損失幅度巨大,保險公司、再保險人蒙受巨額虧損,致使傳統之再保險市場緊縮,再保險人承保利益大為縮減,或發生虧損,保險公司難獲再保險之保護,於是財務再保險應運而生。運用財務再保險,保險公司對於承保之業務雖然不能獲得分散危險之保護,但財務報表之缺失卻可獲得改善。 以業務特性、公司經營政策及再保市場三方面分析,發現汽車保險比其他產物保險適合以財務再保險作為理財工具,加上汽車保險的業務量大,對於公司資金運用的經濟效益反具有較高的作用。在對於財務再保合約條款分析及條件例示後,發現財務再保險在運用於汽車保險時,會將直接及間接影響保險公司的營運。 分別就保險公司及監理機關雙方的觀點分析,汽車險採用財務再保險的優、缺點。繼而探討如何防範使用財務再保險所帶來的缺失。最後發現汽車保險在運用財務再保險時,須事先評估公司汽車險的經營狀況,並應正確瞭解財務再保險此項工具的功能及其運用之影響,能未雨綢繆,預為做好防範措施,才能達成其追求公司利潤最大化及永續經營的目標。
197

財務預測宣告對信用交易影響之研究 / Voluntary forecast versus credit transactions

唐婉珊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目的,在探討我國自願性財物預測公告與公告與證券信用交易之間的關係。信用交易的增減代表使用信用交易的投資者對某特定資訊的瞭解與使用,因此實證檢視財務預測的修正行為與信用交易增減的關係,可以敏銳地瞭解,是種特定投資者在哪個時點對財務預測修正進行理性預期,並予使用且做了較實際的交易行為。因此,本研究的測試可以瞭解使用信用交易的投資者如何使用財務預測等相關資訊。據此,本研究的結果有助於了解使用信用交易的投資者如何運用自願性財務預測資訊來做投資決策。 研究期間是以民國八十四年至八十六年的資料為分析的對象,研究的結果顯示: 一、在季報(半年報、年報)公告前公佈的財務預測,好消息會引起融資顯著增加,融券增加幅度雖不如融資大,但結果亦為顯著;壞消息會使融資及融券同樣顯著增加,但融資增加幅度亦較融券顯著。 二、在季報(半年報、年報)公告後公佈的財務預測,好消息會引起融資顯著增加,融券增加幅度雖不如融資大,但結果亦為顯著;壞消息會使融資及融券同樣顯著增加,但融資增加幅度亦較融券顯著。 /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 announcement of voluntary forecasts and credit transactions, including margin and short transactions. In general, an announcement of good news would attract investor to employ margin for a long position, and vice versa. Since only noisy trader can employ credit transaction in Taiwan, this study hypothesizes that investors would follow the announcement for making rational expect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help understand how noisy traders use a financial forecast. This study selects the samples occurred between 1995 and 1997 to test the established hypotheses. The empirical result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If the announcement of voluntary forecast occurred prior to the release of quarterly, semiannual, and annual reports, both good and bad news simultaneously cause an increase of margin and short transac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margin transaction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hort transactions. ● If the announcement of voluntary forecast occurred subsequent to the release of quarterly, semiannual, and annual reports, both good and bad news simultaneously cause an increase of margin and short transac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however, the magnitude of margin transaction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short transaction. Since noisy traders are essentially information follower, their judgement significantly relates to functional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al intermediaries. These empirical results imply the function of informational intermediaries requires further improvement.
198

台灣資訊電子業與紡纖業之資本結構影響因素及最適資本結構之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 /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apital structure and optimal capital structure for Taiwan public corporations in electronics and fiber industry

陳金塔, Chen, Jin-Ta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探討台灣電子業與紡纖業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及兩產業上市公司可能之最適資本結構範圍。經由理論與國內外學者專家之相關研究,並考量資料蒐集之限制,歸納出下列九項所欲研究之影響因素:獲利能力、營運風險、公司規模、資產抵押價值、股利發放率、成長性、非負債稅盾、企業產品獨特性、外界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並驗證公司的融資行為是否符合融資順位理論。   本研究以台灣資訊電子業與紡纖業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期間為民國七十九年至八十三年,二產業的樣本分別選取三十七與四十一家上市公司,主要的資料來源為「台灣經濟新報」上市公司財務報表資料庫、「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發行公司財務資料彙編」、上市證券發行公司公開說明書。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 首先使用簡單敘述統計分析,瞭解兩產業樣本在各研究變數上之屬性,作為後面實證分析之參考。   2. 利用相關分析與簡單迴歸分析,探討各影響因素與負債比率變動的相關性,並以F-test來檢定迴歸係數的顯著性。   3. 以橫斷面多元迴歸分析及逐步迴歸分析驗證影響資本結構的因素。本研究屬於對現有財務結構理論之實證工作。並以逐步迴歸分析建立本研究之最佳迴歸模式。   4. 運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兩產業間財務結構與營運風險是否有顯著差異。   5. 運用集群分析將樣本公司劃分為高、低負債比率二群,接著以變異數分析探討兩群體間股東權益報酬率、權益風險。   6. 以問卷調查分析樣本廠商在籌措資金時,對於其資本結構所採取的作法為何?同時觀察廠商在融資作法與決策上,所考慮的影響因素為何。   實證結果顯示:   1. 電子業上市公司負債比率之最佳解釋變數為獲利能力、公司規模、資產抵押價值、股利發放率、非負債稅盾,紡纖業上市公司為獲利能力、營運風險、公司規模。   2. 兩產業上市公司間之負債比率與營運風險並無顯著差異。   3. 紡纖業上市公司財務結構較佳者其股東權益報酬率有較佳之表現,電子業上市公司高、低槓桿間之股東權益報酬率無顯著差異。   4. 由多項式趨勢線觀察出,電子業與紡纖業上市公司負債比率維持在0.3188至0.3859之間、0.3028至0.3227之間者,對應之ROE較高。   5. 在回收樣本中,有69.7%的公司偏好融資順位方式,只有45.45%選擇維持一目標資本結構。問卷結果顯示內部資金為最優先選擇,財務規劃準則比資本結構決策更重要,公司或個人所得稅及槓桿關聯成本並非樣本公司的管理者在決定融資組合時的主要考慮因素。
199

國內銀行財務揭露資訊內涵之實證研究 /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Financial Disclosures in Bank

劉桂妙, Liu, Kuei-M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探討銀行在財務報表上的財務揭露與財務報表外的補充性揭露,如何影響股票市場價值的變化?由於銀行本身主要業務為放款,主要資產來自短中長期放款,這類資產所存在的違約風險以及因利率變動之價值減損風險較其他產業來的高,包含逾放款的產生以及放款期間結構的改變等因素,因此欲透過財務資訊的揭露,探討影響銀行股票市場價值變化的因素。本研究首先分析備抵呆帳、逾放款、放款期間結構與股票市場價值間之關係,其次再加入放款成長、買賣票券損益前純益、淨值成長率三變數,連同原先模式中之備抵呆帳、逾放款、放款期間結構,測試其對於股票市場價值之影響。另外透過虛擬變數的設立,重新測試模式。除以上模式採總額水準做測試外,另採增量水準觀念,測試兩期間備抵未帳、逾放款、放款期間結構、買賣票券損益前純益之變化對於股票市場價值變化之影響。   本研究係由探討國內外相關文獻,參考國內環境,加以延伸,蒐集民國七十八年至八十二年的資料,以分年及POOLING方式,另外亦透過FIXED EFFECTS MODEL做迴歸分析,探討財務資訊之資訊內涵。   經過實證結果,獲致以下結論:   1. 分年測試的結果,由於樣本數太少,結果不理想。   2. 備抵呆帳此項揭露在所有模式均具資訊內涵。   3. 買賣票券損益前純益亦具資訊內涵。   4. 逾放款、放款期間結構變數由於國內資料受限,未顧及時效性的因素及人為武斷定義變數的選取,並未在所有模式中得到與預期一致的結果。
200

管理當局自願性財務預測準確度及資訊內涵之研究 / The Accuracy and Information Content of Voluntary Forecast Disclosure

宋義德, Soon, Yi-Dat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目的,在探討管理當局自願性公布財務預測及修正其資訊的有用性,或資訊內涵。所謂管理當局自願性揭露,意指其在大眾媒體上自願性地披露年度盈餘預測之謂。管理當局是財務資訊的主要生產者,其所生產之預測資訊具內部資訊優越性,是以投資人會以為這項資訊,對公司年度實際盈餘的瞭解有極大助益。若盈餘是有用的資訊,研究其預測資訊的準確度(是否具優越性)與資訊的有用性,將有助於公司管理當局在公告預測時的動機與市場如何使用盈餘預測資訊來進行投資決策,以及公司管理當局是否會利用這項資訊,進行股價操縱的行為。據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自願性財務預測相對於其實際盈餘的準 確度或修正幅度與方向,俾據以為檢查自願性預測與股價的關係。由於自願性預測均公布在媒體上,故本研究亦探討自願性揭露在專業性與非專業性媒體所代表之準確度與股價反應,俾瞭解媒體在自願性揭露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期間是以民國八十年度至八十三年度的資料作為分析的對象。結果顯示,自願性管理當局的揭露具資訊內涵,且專業性媒體上所披露者較非專業性媒體有用性為高。

Page generated in 0.02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