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08
  • 298
  • 68
  • 10
  • 5
  • 4
  • 1
  • 1
  • Tagged with
  • 390
  • 167
  • 166
  • 102
  • 100
  • 67
  • 61
  • 60
  • 59
  • 53
  • 52
  • 51
  • 51
  • 49
  • 4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01

原住民觀光體驗行銷之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巴庫拉斯部落觀光為例

吳宏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乃以新興之體驗經濟、體驗行銷觀點,探求原住民觀光之體驗活動之體驗類型、經營情況以及行銷策略與方式,並提出有關各項建議。本研究選取「南投縣信義鄉達瑪巒原住民重生協會」所經營之「原住民部落知性生態之旅-巴庫拉斯老部落探索」作為實證研究地點,經由實際觀察活動情形,及針對業者、遊客之深度訪談與整理分析,得到研究成果如下: 一、原住民觀光經營之困境:目前遊客較少,主要包括原住民生活、工作習慣較為隨性,人力經費的不足,先天環境劣勢以及部落態度贊成反對聲音各半等原因造成。 二、活動情形與體驗:業者表現以用心、服務、親切的態度,確能打動消費者的心,對於消費者體驗,亦有所注重但亦難以與其他原住民有所區隔。遊客反應尚稱熱絡,於文化交流亦有相當效果。遊客在兩天行程中雖各種體驗兼而有之,但大多數為教育體驗,遠離現實的體驗所占成份並不多。 三、遊客滿意程度:服務態度、住宿、衛生、導覽及收費有較高的滿意程度,滿意程度較低的主要為交通設施、安全、及便利性上。多數遊客大多亦表明願意重遊及向他人介紹。 四、行銷觀念及方式:目前業者強調加強人員服務,以親切的交流活動吸引重遊,達到情感的訴求,主要是口耳相傳的口碑行銷,但效果不甚明顯。以Schmitt(1999)所提出的體驗行銷觀點上,目前業者所操作的體驗策略模組可整理出為感情行銷及思考行銷。業者已嚐試的行銷方式(媒介),主要為溝通、視覺口語識別、共同建立品牌、空間環境、網站與電子媒體及人,其雖曾採行,但明顯呈現不足,且無產品呈現一項。未來行銷規劃上,主要是強調網站的建立,事件行銷,以及銷售人員的培養。在新產品的開發上,也有多元且切合主題的規劃,但仍停留在構想規劃階段,並無具體呈現。 五、建議:本研究針對上述結論提出相關建議,包括強化溝通、輔導訓練與交流,多管道募款,尋求交通改善之道,加強與部落溝通,強化區隔,加深體驗,活動及行程設計,新行銷方式以思考、關聯模組切入及網路行銷等。 關鍵字:原住民觀光、體驗經濟、體驗行銷
102

加拿大原住民自治體制與教育政策研究 / Aboriginal Self-government and education policy in canada

鄒岱妮, Tsou, Daini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企圖回答四個問題,分別是: 1. 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主體:原住民的認同、定義、類別、法定地位為何? 2. 原住民自治體制與自治體制下的政府關係為何? 3. 加拿大原住民的教育政策為何?加拿大原住民自治體制與教育政策的關係為何? 4. 原住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關係為何? 根據這四個問題,來進行章節的鋪陳: 第一章為政策的主體,加拿大原住民的定義,本論文嘗試從政治層次與憲法層次來討論加拿大民的地位、類別、位階與認同;並簡述加拿大原住民的教育概況。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加拿大原住民的定義,不是來自文化、生態的因素,而是因為歷史與政治背景使然,1982年的加拿大憲法,正式承認了北美印地安人、梅蒂斯人與因紐特人為加拿大原住民,並且承認原住民的「現有權利」(existing rights),讓加拿大原住民成為有別於為加拿大其他「少數族裔」人口的一個「顯著的社會」(distinctive society),但是憲法的承認緊接而來的不是嚴謹的識別工作,所以關於身份問題,還有許多爭議,旋而未決。 第二章對第二章主要討論加拿大原住民自治的發展與規劃,並以尼斯加自治政府、努納弗特自治領地與梅蒂斯墾殖地議會等有土地基礎的原住民自治政府為例,來討論加拿大原住民自治的實踐。加拿大原住民自治政策的發展以及自治體制的規劃非常分歧,沒有辦法用統一的原則來描述。這種多元發展的現象來自於多元分歧的背景因素,有歷史上的民族關係,有身份識別的因素、有政府管轄權的爭議、原住民的人口、居住與地理特性、也有原住民的偏好與政府的協商底線規範。 第三章討論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演進與趨勢。筆者在這一章試圖以較宏觀的角度來檢視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發展,可以從政策制訂的背景、政策論辯的參與者、以及關鍵議題三個方向,來找出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政策發展脈絡與階段特色。關於加拿大原住民教育的演進,約可以分為1996年的「RCAP報告書」為界,筆者將1996年之前的原住民教育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同化教育(1867-1967)時期、整合政策、多元文化教育與印地安教育(1967-1982)時期、原住民教育的肇端(1982-1988)以及自治體制下的原住民教育(1988-1996)。第二節的重點則在於詳細討論1996年加拿大皇家原住民委員會(RCAP)原住民報告書關於原住民教育所提出來的建議與政策規劃。皇家原住民委員會關於原住民的報告書,宣告了加拿大政府與原住民之間新的關係的開展。筆者結合Frank Abele的觀點,發現加拿大原住民教育有下列趨勢: 1. 在原住民教育政策的層級上,逐漸由地方、省的層次上升到與國家對等的自治層次然而,原住民教育在國家層次所獲得的關注與討論並未如省的層次來得熱烈。 2. 在論述模式上,逐漸由同化論述模式轉向原住民自治的權利基礎與責任之模式,與公共政策論述之模式。 3. 在原住民教育的對象上,逐漸由部分「印地安人」(有身份的印地安人),轉向集體單位、泛稱性的原住民,乃至不同族裔屬性的原住民族。 4. 在原住民教育的層級上,關注的焦點逐漸由初等、中等教育轉向高等教育人才的培育,企圖以一種整體性(holistic)的觀點與策略來解決原住民教育問題。 5. 在教育目的上,從對同化教育的的反抗,到以文化純續為目的,發展至更積極的觀點,企圖透過教育,來彌補其與主流社會的落差、強化原住民的文化活力與創意,進一步培養自治的人才,可以說是一種以自治為目的(education for self-government)的教育政策。 6. 原住民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的關係,遠較Frank Abele所指稱的要複雜,原住民教育政策在理念上,曾採借多元文化主義關於人性尊嚴、人權與平等權的概念,但是在國家政策的場域,卻出現相互扞格、衝突的情形。 7. 在教育系統上,原住民歷經了由聯邦政府主導的「同化-隔離」系統、到進入與主流族群教育體系的「整合系統」、到目前要求與主流族群分立、由原住民主控教育內容、評鑑標準以及行政事務的「獨立系統」。 第四章是針對自治體制下的原住民教育,所做的案例分析。我們舉尼斯加自治政府的社學校委員會以及努納弗特自治領地的官方語言教育計畫為例,說明不同的自治政府體制、規模與民族屬性下的教育政策規劃。 第五章針對下列四個議題,討論加拿大原住民自治體制與教育政策面臨的挑戰: 1. 身份定義問題:自治的構成原速與教育政策的主體問題。 2. 管轄權議題:自治管轄權、教育管轄權、與教育實務之間的關係。 3. 理論基礎的衝突:多元文化主義與原住民主義的爭論。 4. 實務問題:原住民團體的需求差異與經費來源的問題 在結論部分,我們對本文重點作一個回顧,並根據自治體系的政府關係、自治與原住民教育、自治設計與教育系統的開放性提出筆者的看法與建議,分列如下: 1. 台灣應重新省思「Nation to Nation」的實質關係,務實面對自治議題。 2. 觀察加拿大原住民自治與教育政策,不能忽略多元文化主義、多元文化教育與原住民主義、原住民教育的衝突現象。 3. 台灣應著手進行符合社會現實,務實、開放、有效的自治規劃與教育規劃,而非理論的空談或國外政策的仿效。
103

台灣國家公園設立問題之社會學分析

林珊如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分析台灣曾設立失敗或受阻的國家公園,探究為何在國家公園經營管理上國家能力會減弱?而國家和社會的互動又是如何影響著國家公園制度?從台灣的歷史脈絡、國家與社會結構下來理解政府設立國家公園遭遇的問題。 從日據時代開始國家公園制度就已引進台灣,本文發現台灣國家公園制度建立的過程和發展背景,造成了之後的種種問題:法律不周全和法律之間互相衝突矛盾、國家公園法制定時理念價值和保育有落差、移植自外國的法律跟台灣「水土不服」;而國家公園管理涉及多個不同的法律和機關,主管機關或相爭不下或「互推皮球」,更是國家公園治理問題的來源之一。原住民與國家公園的衝突,一方面是國家公園制度未尊重原住民的狩獵、採集文化,還有其法規和較嚴格的執法限制了原住民的經濟活動;另一方面,原住民長期處於弱勢和感受不被政府的尊重、照顧,讓原住民對於「國家」色彩濃厚的「國家公園」反感。 在台灣民主化之後的國家社會關係之下,雖然設立一個國家公園變得困難,但是有許多進步的想法與作法被提出,如生態智慧、共管機制等。筆者認為符合公民社會精神,由下而上、公眾參與的國家公園制度,才是人和自然「雙贏」的可能之道。最後筆者試圖以近年剛被引進台灣的「審議式民主」概念,來補充國家公園的共管機制。
104

由健保資料庫探討台灣 常住人口與醫療利用 / An Empirical Study of Taiwan’s De Jure Population and Medical Usage based on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李昇龍, Lee, Sheng 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家施政應以人民結構及其居住等特性為依據,但臺灣的政府統計多以戶籍記錄為主,每十年一次的戶口普查雖能提供常住人口資訊,但其時效性及調查項目有頗多限制。有鑑於此,本文以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探究臺灣常住人口的現況,因全民健保實施已逾20年,納保率接近99%,且因大多數醫療院所均加入全民健保系統,方便民眾就醫,使得感冒等小病(或是上呼吸道感染)往往選擇經常活動地區的醫療院所就醫,預期全民健保就醫資料更能反映各地的常住人口。 除了常住人口之外,本文也分析民眾就醫記錄,嘗試透過全民健保資料庫探討醫療可近性等議題,以重大傷病等就醫資料評估醫療資源的城鄉差距。本研究先以全民健保資料庫中的2005年承保抽樣歸人檔LHID2005(或稱2005年百萬人抽樣檔)估計各地區常住人口,發現抽樣檔在2010年的人口結構與2010年戶口普查結果相近,其中常住人口與戶籍紀錄差異較多的區域,交通多半也較為便利;而民眾就醫習性確實存在城鄉差距,或許與區域級以上醫療院所的分布有關。另外,進一步分析重大傷病患者的就醫記錄,發現選擇就醫的頻率、地區與醫學中心的分布存有關聯。例如:外島地區及部分偏鄉地區(苗栗、雲林等),重大傷病病患的平均就醫距離明顯較長,凸顯偏遠地區的就醫不便,需有合適的對應政策已降低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公。
105

原住民族就業促進政策之探討-以花蓮縣萬榮鄉原住民就業狀況為例 / A study on employment promotion policy of aboriginals in taiwan:case study on employment conditoins of aboriginals in wanrong township,hualien county a study on employment promotion policy of aboriginals in taiwan:case study on employment conditoins of aboriginals in wanrong township,hualien county

彭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基層人力的缺乏及經濟不景氣,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復因全球金融風暴影響,使得許多企業不得不以引進外籍勞工來解決短期間基層勞力缺乏的情況,以控制成本。但因這幾年外勞引進的替代效果已逐漸明顯,導致國內失業率持續攀高,此一情況對於勞動市場弱勢族群(如原住民),造成極大衝擊。 依據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歷年委託辦理之「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原住民族的失業率由民國(下同)88年3月的8.15%上升至90年3月的9.83%,之後下降至91年5月的8.99%,再由92年5月的10.33%降至96年12月的4.62%,97年12月原住民族失業率為7.92%、全國為5.03﹪,原住民族失業率普遍高於一般民眾的情況並未改變,其中原住民男性失業率為9.00%高於女性之6.63%。雖然歷年原住民族勞動力參與率皆顯著高於一般民眾,且就性別來看,原住民兩性勞動力參與率皆高於一般民眾,惟原住民男性勞動力參與率為70.88%高於原住民女性(53.16%),顯示女性進入勞動市場的阻礙仍然較大。歷年以來政府相關單位即體認原住民族就業困難的事實,因此對於原住民族採行一系列就業輔導措施,期望對原住民勞工長期處在勞動就業市場的弱勢地位能獲得改善。 是以,本論文以檢討我國目前現階段原住民族就業促進政策,並找尋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體制之建構原則與策略為最終目的,探討原住民族就業與發展之影響因素及其關連性,藉以檢視目前台灣地區原住民族工作保障與促進就業之方向是否符合平等原則與正當性及其相關政策是否落實。首先於緒論中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與限制,其次於第二章闡釋有關原住民族定義等相關概念,並於第三章中介紹目前聯合國有關原住民族就業政策之公約、外國立法例及我國法制等,作為建構我國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制度之參照基礎;第四章接著說明我國目前原住民勞工之就業狀況與背景,並以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的統計調查結果為根據;第五章則以花蓮縣萬榮鄉太魯閣族原住民為對象,介紹原鄉部落產業發展、結構變遷,及其對原住民族就業問題產生的影響;最後於第六章則結合前一章節原鄉部落之實地訪談結果,檢視、檢討我國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與其他就業促進措施之措施,並分析政府在促進原住民就業機會上之政策架構及實質內涵為何。 基於上述問題,本論文採文獻分析及個案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期望釐清原住民族就業問題與造成困境之歸因,以工作權保障為出發點,重新界定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的意義與範疇,並參考外國相關制度,檢討我國相關措施與促進方案之優缺點,尋求建構一套具民族權意涵的原住民族就業機會保障體制之原則與方法。
106

政策行銷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推動國宅社區回歸適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為例

林佳慧, Lin, Chia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市民主義抬頭、消費者社會的思潮下,政府部門在推行一項政策時,已經不能再像以往一般「我說什麼,你做什麼」、「治者與被治者」的主從關係,而是應轉變成一種「生產者與消費者」的平等合作關係,因此公共管理者必須思考的是,在推行一項政策時,如何將政策當成一項產品來行銷,進而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此即為「政策行銷」。 住宅政策一向受各國政府重視,如何讓國民住得起、住得好,一直是各國政府努力的目標。為了實現「住者有其屋」,我國自50年代起開始實行「國民住宅」政策,將由政府興建的住宅以低於成本的價格租、售予弱勢團體。惟隨著時序的推移,政府漸將我國住宅政策的重點轉向「住者適其屋」,亦即著重「都市設計、規劃與管理」,朝「各住宅社區都是利於人民居住的優質社區」的方向規劃。 此歷經半個世紀之久的國宅政策,制度之深根衍成有其歷史背景,新政策推動尤其困難,因此首應釐清究有哪些深層問題是新政策推行前亟待解決的,進而作為設計政策行銷策略時的考量依據。 本研究即在檢閱行銷相關文獻並檢視政策背景與問題後,探討目前臺北市政府推動此政策的行銷策略實行情形,並嘗試提出建議。此外,政策行銷概念雖擷取自私領域,惟政策行銷畢竟有其相異於企業行銷的公共利益之需求,因此亦希能藉由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獲致具公共性的政策行銷概念。
107

台灣地區老年人健康與住宅所有權之關係

張雅婷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利用1999年,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畫研究所之「臺灣地區老人保健與生活問題長期追蹤調查系列研究調查資料」探討台灣地區老年人健康與住宅所有權之關係。實證方法採用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來探討模型一與模型二。模型一以三個健康指標來衡量老人健康狀態,第一個指標為主觀健康,即老年人認為本身是否健康,第二個指標為日常生活活動之限制 (ADLs),第三個指標為日常生活工具性活動 (IADLs)。得出結果若健康指標為IADLs和 ADLs則住宅所有權屬於自己和配偶的會比較健康。但是若以主觀健康衡量之,則住宅所有權對健康沒有顯著影響。模型二將住宅所有權分為二類,第一類為廣義自有屋,第二類為狹義自有屋。若是住宅所有權為廣義自有屋,則健康狀況對住宅所有權並沒有顯著影響。住宅所有權為狹義自有屋時,ADLs和IADLs方面越健康者,則越可能持有狹義自有屋。
108

The Impact of Deforetation in the Brazilian Amazonia - Change on Ecosystem and Social Environment -

丸山, めぐみ, MARUYAMA, Megumi 12 1900 (has links)
農林水産研究情報センターで作成したPDFファイルを使用している。
109

大台北地區不動產住宅市場區隔研究 / Research of Real Estate in Main Taipei Area on the Market Segmentation

張天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逐漸步入高齡社會的狀況,致使政府開始推動「以房養老」政策,以便讓老人可以安度晚年。而這樣對於房子或土地等不動產的新觀念,已逐漸普及化至國人的觀念,而且也逐漸衝擊不動產住宅市場的買賣趨勢。以房地產經濟的角度來看,房地產業不僅可以帶動國內金融、製造、營建、傳統等相關產業的持續發展,進而可以帶動國內總體經濟的上揚,無論從國家經濟面或企業經營面而言,房地產的市場趨勢對於國內經濟或企業經營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若國內房地產市場價格未能合理達到民眾期待之際,此時房市銷售可能會受到影響,連帶也會影響到企業的永續經營目標。因此,不動產住宅買賣的景氣與否,對於整體經濟復甦或企業持續成長都具有關鍵的影響,故針對其一方向的研究對於市場發展應具有其貢獻。 本研究引用不動產資訊平台上的資訊,收集大台北地區之不動產住宅市場指標資料,利用統計分析及集群分析,找出大台北地區的住宅市場區隔,以利未來不動產企業開發決策的參考,其結論整理如下: 一、 台北市近一年的每季平均買賣筆數以中山區居冠; 二、 新北市近一年的每季平均買賣筆數以淡水區居冠; 三、 台北市不動產住宅移轉以住宅或住商混合區為較高; 四、 淡水區是新北市住宅移轉筆數較多的行政區; 五、 中正區及大同區是以小坪數的住宅為主; 六、 淡水區的住宅市場移轉熱度已開始退燒。
110

ハンセン病療養所の施設構成と居住環境の変遷に関する研究 / ハンセンビョウ リョウヨウジョ ノ シセツ コウセイ ト キョジュウ カンキョウ ノ ヘンセン ニ カンスル ケンキュウ

境野, 健太郎 25 September 2007 (has links)
学位授与大学:京都大学 ; 取得学位: 博士(工学) ; 学位授与年月日: 2007-09-25 ; 学位の種類: 新制・課程博士 ; 学位記番号: 工博第2852号 ; 請求記号: 新制/工/1419 ; 整理番号: 25537 / Kyoto University (京都大学) / 0048 / 新制・課程博士 / 博士(工学) / 甲第13381号 / 工博第2852号 / 新制||工||1419(附属図書館) / 25537 / UT51-2007-Q782 / 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科環境地球工学専攻 / (主査)教授 髙田 光雄, 教授 吉田 治典, 教授 小林 正美 / 学位規則第4条第1項該当

Page generated in 0.01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