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03
  • 272
  • 31
  • 3
  • 2
  • Tagged with
  • 308
  • 308
  • 125
  • 110
  • 104
  • 83
  • 76
  • 73
  • 69
  • 66
  • 60
  • 59
  • 58
  • 55
  • 51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01

消費金融對銀行績效之影響

黃佩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由於消費型態改變,加上金融技術進步、消費貸款相關法令鬆綁與政府政策刺激消費,以消費者為導向之金融商品漸趨多元化,導致消費金融在全球蓬勃發展;而直接金融興起,使得銀行在企業融資活動中地位重要性不如從前,來自企業金融的收入也隨之受到影響,種種因素加深銀行轉向推展消費金融業務,尋求新的收入來源。台灣自1990中期後,消費金融從金融體系的邊緣性業務逐漸躍升居主要業務,以民國93年資料顯示,消費金融貸款已成為銀行第一大貸款業務。有鑑於無人針對消費金融各項主要業務對銀行績效之影響做一綜合性探討,本研究將先針對國內消費金融發展做一說明、探討,再使用Panel 模型針對主要消費金融業務對銀行績效影響做一探討。 研究發現如下: 一、國內消費金融規模逐漸擴大,以信用卡、現金卡放款、其他消費性 貸款業務成長最快,整體消費金融朝向無擔保信貸發展,傳統有擔保 之業務比重不若以往。 二、民營銀行在消費金融績效優於公營銀行,尤其是金控底下之子銀行, 由於具有通路與規模之利,在推展消金時成效較好。 三、研究期間,消費金融業務對銀行績效確實優於企業金融業務,其中以 房貸對於銀行整體績效貢獻可以同時兼顧收入與風險面,對於整體銀 行逾放比呈現負向顯著關係,收入面則呈現正向挹注效果;而現金卡 放款與信用卡循環信用對銀行收入呈現顯著正向挹注效果,兩項業 務之利率達到15%以上,卻也同時具有增加銀行逾放比效果,此現象 符合高風險高報酬;車貸方面則因積極運作銀行屬於少數,雖然仍與 銀行收入呈現正向關係,但此關聯性不是很鮮明。
102

Are There Differences Between Solicited and Unsolicited Bank Credit Ratings?

張原榮, Justin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The three big credit rating agencies released their unsolicited ratings since 1996 and all of these unsolicited ratings are given to banks in Asia, especially in the emerging markets. This study aims to test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solicited and unsolicited bank ratings. We compare the financial profiles of solicited and unsolicited banks and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anks’ credit ratings.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unsolicited bank rating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solicited ratings. It is seen that the financial variables of banks with solicited ratings are also better than those with unsolicited ratings. However, the profitability of banks with solicited rating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with unsolicited ratings. We see that listed and commercial banks tend to have lower credit ratings and it could be due to the fact that listed banks may face the volatility of their short-term stock prices, so their operating strategies are influenced by market noise, which leads to inferior performance. The reason why commercial banks tend to have lower credit ratings is that commercial banks face so fierce competition that their profitability is compressed. In the last section, we use an ordered probit model to examine the determinants of Fitch’s rating. We find that sovereign credit risk, solicited status, listed status, bank specialization, profitability and asset quality are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Fitch’s bank credit ratings.
103

一籃子信用違約交換之評價: 不同copula模型的延伸

馬丹威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籃子信用違約交換評價上並不存在公式解,一般是用蒙地卡羅模擬來推估商品價格,然而,因為蒙地卡羅執行速度較慢,往往會需要能夠大規模運行的計算資源以及高成本的硬體,為了減少成本和提高蒙地卡羅的效率就必須從其演算法改進,於是本文利用Chiang et al.(2007)所提出的一籃子信用違約交換演算法來提升一籃子信用違約交換的評價效率,但是該方法採用多元常態分佈假設下的Factor gaussian copula模型進行評價,並不符合市場實際金融市場資料具有不對稱的偏態現象,尤其對未來的環境危機發生的頻率不斷增加,極端事件可能出現的機會也越來越高,基於此問題,本文將Factor t copula、Factor clayton copula、Factor NIG copula以及Modify factor NIG copula與重要性抽樣演算法結合來提昇商品評價的準確度,並且分析各模型與該演算法結合的效果。
104

我國信用卡現代化問題之研究

張仁哲, Zhang, Ren-Zh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用卡源起於美國。二十世紀之初,美國一些大型誘館對其優良客戶發行信用卡,馮 卡記帳住宿。九一三年開始,百貨公司、石油公司亦開始發行信用卡,持卡人在其銷 售綱內馮卡記帳消費。 一九五一年八月,紐約富蘭克林銀行,首創銀行信用卡,為金融機構介入信用卡業務 之嚆大矢。迄今歷經幾度演變,已使信用卡與傳統支付工具-現金、支票鼎足而立, 而有「第三通貨」之稱。 由於信用卡乃是二十世紀新型交易媒介工具,與傳統交易媒介工具迥然不同,國入對 其均感陌生。本論文旨在研究信用卡在臺正式發生之可行性及其可能對臺灣經濟社會 之影響與貢獻。
105

結構型金融商品之個案分析--一籃子信用連結債券與雪球式利率連結債券

江姿瑩, Chiang,Tzu-Y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過去金融市場尚未發達的年代,利率常常被當作貨幣的價格看待,利率變動,投資人只能享受定存利率上升之外,很難有其他的獲利變化。不過這幾年來,好不容易金融市場開放,財政部、櫃檯買賣中心都分別開放金融機構取得「結構型商品」和「利率衍生性商品」的業務執照,許多銀行與券商立刻將兩者結合,推出連動利率之商品,總算替這些期盼已久的投資客開啟另一扇追求利潤的大門。此外,經過近30 年的發展,衍生產品市場正日益成為現代金融業的主流之一。雖然在20 世紀90 年代初期,衍生產品的交易與創新都僅限於市場性風險,然而,金融業面臨的風險之一是信用風險,卻未能在此領域大放光彩。不過,信用風險管理的新工具—信用衍生產品(Credit Derivative),已經慢慢蓬勃發展,因為大量需求而交易熱絡。1996 年,信用衍生產品交易額已達到400 億美元,日前則已超過1000 億美元。儘管目前信用衍生產品的交易量與一般的利率衍生產品交易量尚難並駕齊驅,但由於信用風險管理領域市場還是相當的開闊,相信在進入21 世紀之後,鼎盛時期之來臨並不遠矣,如同其他的衍生產品一樣,它將對未來金融業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故本文運用Kijima and Muromachi(2000 ,KK)之模型,評價多標的的信用違約交換;同時利用Hull-and-White 之利率模型,評價逆浮動結構性債券,以解析解評價出合理價格;並以市場上已發行一籃子信用連動式債券與雪球式利率連動式債券為例,計算出合理價格,最後提出避險工具及探討,給予投資人明確的投資訊息,跳出資訊不對稱的空間;促成投資者與發行商雙贏的局面。
106

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資訊架構之探討

吳明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銀行風險管理架構的建立必須與銀行的經營管理相結合,如資產品質管理、資本分配、績效評估與發展策略等。面臨新的風險管理觀念與架構趨勢,銀行的資訊系統也必須做結構化的調整,以有效支援銀行風險控管的決策與執行。 本研究以銀行信用風險管理整合需求為出發點來推導信用風險管理資訊架構: 一、銀行信用風險管理資料蒐集、風險量化與驗證、風險監控與審核, 必須建立資訊運作流程。 二、因應系統平台的多元性,銀行必須建置整合性信用風險控管系統, 以建立即時監控風險機制。 三、風險預警機制與風險定價決策支援整合至現有銀行資訊系統。 四、建立資本配置與績效衡量決策支援與管理系統,以建立風險與績 效之連結機制,提升銀行經營績效。
107

信用投資組合觀點模型應用 /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credit portfolio view model for economic capital

黃憶倫, Huang, Yi-L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了研究總體因子與產業違約率之間的關聯性, 本文以信用投資組合觀點模型(CPV) 做為開端, 建立在具評等基礎下的違約損失模型, 並以投機等級違約率估計出移轉係數矩陣, 進而模擬各產業條件移轉矩陣, 藉以反應在各種不同總體情境下, 產業內各評等的移轉機率及違約機率。此外, 本文亦建立不分評等的簡化違約損失模型, 並將兩模型做一比較。最後, 我們以台灣537 家上市櫃公司做為投資組合樣本, 分別模擬出兩模型的條件違約損失分配。進一步計算風險指標,以此做為未來規劃資本計提的基礎。最後結果顯示, 投資組合違約情況確實受總體因子影響, 且發現若投資組合中評等越差公司之曝險越小, 將有助於降低組合資產風險。
108

引入總體因子之信用計量模型 / The CreditMetrics Model with Macro Factors

吳亞諾, Wu, Ya-N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金融海嘯之後, 信用風險的重要性益發為銀行金融業所重視。 為深入探索此議題, 本文以 CreditMetrics(TM) 模型為基底, 設定台灣 458 間上市櫃公司為虛擬資產組合, 做出其資產組合價值分配與資產組合損失分配, 以估量信用風險的大小, 提供銀行業計提資本時一個適當的方向。 在模型上, 本文採納 CreditMetrics(TM) 考量交易對手資產報酬率相關性的優點, 此點使我們交易對手評等的移轉產生相關性, 不致低估信用風險; 並修正其以外部評等機構所提供的無條件移轉矩陣為模型參數的設定, 使用排序普羅比模型 (Ordered Probit Model) 在移轉矩陣上引入總體因子, 搭配 Svensson 四因子模型所估計的放款殖利率, 做出條件情境的的經濟資本, 增加資本計提的準確度。 此外, 為了解總體因子的重要性, 本文將之與評等因子做比較。 實證結果發現, 加入總體因子會對信用風險造成一定程度的衝擊, 銀行業實不宜再以無條件情境做為計提資本的標準。 而在評等與曝險額呈現正相關的條件下, 評等因子的重要性比起總體因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銀行業在計提資本時, 與其費盡心思在模型中納入總體因子, 也許應該先看看評等是否已經納入考量。
109

銀行用價格或數量壓抑地雷公司借款?-銀行放款信用分配的台灣實證

秦玉芬, Claire Ch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對信用分配的實證研究,大抵不脫以總體資料(aggregate datas)說明在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中「信用管道」(credit channel)的存在,但要以此解釋信用分配的現象則略顯不足,我們需要的是更直接的證據:那就是在信用管道背後,銀行用來壓抑地雷公司借款的「篩選工具」(Screening Devices)! 本文便以分析整理個別公司借款資料的方式進行實證研究,首度將樣本區分為「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以及「金融風暴前、後」的不同時期,並以「臨界放款利率」作為判斷標準。 本文得到以下三點結論: 1. 在三種樣本期間,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所面對的放款供給曲線,幾乎都有後彎現象(除正常公司在金融風暴前例外),表示信用分配現象的確存在,且銀行以利率為信用篩選工具。 2. 在全部樣本期間與金融風暴後,地雷公司所面對的臨界放款利率均較正常公司為低,表示銀行對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的臨界放款利率的確有異,且銀行成功以「數量」壓抑地雷公司借款。 3. 地雷公司與正常公司在金融風暴後,臨界放款利率均有所降低,且地雷公司臨界放款利率降幅(與全部樣本期間相較)較正常公司高出11個百分點,表示「金融風暴」的確會影響銀行授信態度,且對地雷公司影響較大。 實證結果與研究假說一致,並符合我們的直覺。
110

信用狀統一慣例第五次修訂內容之研究 / The Study of the Fifth Revision of the UCP

卓佳慶, Jwo,Jia Chinq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信用狀為目前我國及國際清償貨款最通行之付款方式,故作為規範信 用狀交易之信用狀統一慣例(ICC Uniform Customs and Practice for Documentary Credits,簡稱UCP),實為從事國際貿易者不可或 缺之知識。尤其,目前採行UCP之國家及地區已達165個,足見UC P在信用狀交易中之重要性。UCP第五次修訂始自1989年,經過多 次研討,於1993年正式通過,並已於1994年1月正式施行,而以 第五百號刊物發行(以下簡稱UCP500)。第五次修訂後,其對當事人 之權利義務有何影響?有關單據之規定亦作大幅度增修,當事人應注意哪 些事項?均為不可忽視之重點。 本論文旨在探討第五次修訂內容對信 用狀交易當事人之影響,以及修訂之理由,其中,有關運送單據部分,由 於第五次修訂之幅度相當大,故以個別單據之全部規定為探討之對象。本 論文共計六章,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介紹信用狀之法律性質、法源、本 次有關信用狀之修訂事項及UCP之沿革,俾使對信用狀交易及統一慣例 有一初步了解;第三章探討第五次修訂內容對信用狀交易當事人之影響及 修訂理由;第四章探討單據一般規定事項之修訂理由及影響,以及全部運 送單據之性質與UCP之規定事項,最後則探討其他單據之修訂緣由及其 影響;第五章則著重探討UCP有關信用狀轉讓及信用狀金額讓與之修訂 理由及其影響;第六章為結論:第五次修訂後,若干條文較以往明確,故 有助於信用狀交易之進行;但若干條文較易引起爭議,當事人不妨以較明 確之信用狀取代。

Page generated in 0.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