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96
  • 879
  • 114
  • 9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005
  • 1005
  • 482
  • 267
  • 200
  • 177
  • 148
  • 138
  • 128
  • 128
  • 123
  • 122
  • 121
  • 119
  • 1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31

技術進步與台灣經濟發展

吳家聲, Wu, Jia-S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開發中國家由於技術落後,引發出許多相當嚴重之問題,諸如成本高昂、品質低劣,同時由於落後國家低生產力所導致低真實所得與低購買力,實無法產生足夠的投資誘因,造成了貧困的惡性循環現象(the 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因之有所謂技術差距(technical gap) 之,存在,而此問題不僅牽涉到科學與研究發展問題,同時亦須注意外來技術邁入之途徑。 本文主要目的,乃在於了解各國在引進技術與研究發展上所作之努力及其所獲成果情形,並試圖以實證資料來解說技術與經濟發展是否息息相關? 技術進步對台灣經濟發展究有多少貢獻? 同時探討在過去二十年來我國各種產業技術進步是屬中性,抑屬資本集約或勞動集約型態? 最後擬將我國技術進步情形與其他主要先進國家技術進步情形作一比較,冀能由此看出台灣今後在技術上所應努力之方向。 為了估測台灣技術進步之偏向與效果,本文共採用了四種分析方法。( 一 )R.Solow 非體現技術進步測定方法。( 二 )E.F. Denidion 非體現之殘差推算方法( 三 )R. Nelson 之體現技術進步方法。( 四 )利用CES 生產函數之技術進步測定方法。
632

戰後初期台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

何鳳嬌, Ho Feng-Ch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1895年到1945年,台灣歷經兩次政權的轉移。首先是1895年的甲午戰爭,日本殖民台灣五十年。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政府接收台灣。在這五十年的統治之中,對台灣社會帶來什麼結構性的變遷,這些變遷對戰後的接收有何影響。 本研究是以這一個角度為切入點,討論戰後台灣土地的接收問題。探討戰後國府新政權如何處置日本殖民者統治過程形成的土地問題。希望透過檔案文獻來重現日治時期統治者對台灣人土地的侵占狀況,並明瞭戰後國府對土地的規劃及實踐中,政府與人民間的互動情形。 日治時期各階段殖民統治的需求不同,侵占的土地對象也不同,因此產生的土地問題也隨之而異,但不外是強買、強占或是沒收濫墾土地。在全島有其普遍性,也有其區域特性,但限於資料及能力,要全面探討戰後接收時產生的土地問題勢有不能,所以擬照學者涂照彥將台灣資本主義發展劃分為不同階段,以此來探討殖民者對台灣土地的需求情形。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對台灣人的土地侵占政策,大致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初期以基礎工事的奠立為主,其次引進日本資本主義在台灣發展,到了統治末期,則以軍事防衛體系的建立為主,這種侵占不只是資本主義經濟性的活動,且具有濃厚的政治意涵。而國府戰後針對每一類土地問題的處理也有所不同。所以透過個案的分析,才能將日本殖民者侵占的重點與特色凸顯出來,藉以了解每一階段日本殖民者的統治目標。而處置方式正可互相印證主政者的土地主張。所以本文第一階段選擇竹林地、第二階段以製糖會社土地、第三階段因為台灣總督府極力發展台拓以及擴張軍事,成為相當明顯的社會現象,因此以台拓地及軍事地兩個案來作探討。 章節安排上,本文除序章、結論外,共分為七章,第一章是日本對台灣土地的侵占,探討戰前土地開墾情形,日治時期總督府之土地政策及對台土地侵占情形。第二章是戰後國民政府的接收,討論國府如何籌劃台灣接收工作、接收的進行及行政長官陳儀的土地施政,對日後台灣的土地政策有何影響。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別以竹林地、製糖土地、台拓地及軍事地為個案,探討其接收與處理。第七章將日本與國府之接收作一比較,並對戰後土地之接收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透過本文的研究,發現戰後初期台灣土地問題導源於日治時期的土地政策,兩者是有其連續性的。而在處理過程中,由於摻雜著台灣人的期待在內,其間的糾葛更顯複雜。
633

族群衝突與政治整合:比利時與台灣之比較研究 / Ethnic Conflict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Belgium and Taiwan

劉華宗, Liu, Hua-ts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西冷戰結束後,族群衝突問題躍為國際政治社會最主要的焦點。比利時和台灣的族群衝突,共同點為少數族群為優勢族群,對多數族群進行強勢支配,多數族群在經過一段時間後,為爭取自身權益群起抗爭,少數族群為維護相對優勢地位及利益,對多數族群的抗爭起而反制,於是族群衝突問題加劇。族群衝突的結果,兩敗俱傷,於是乃有走上政治整合之路以解決之。 本文以權力分享途徑、政治體系環境因素、政治社會學的分析法與比較法,比較研究比利時和台灣的族群衝突問題,包括衝突的背景、衝突的事實,以及解決之道。研究結果,比利時的制度化政治整合,雖保障了族群權益,卻也造成族群隔閡的制度化與永久化。台灣未來解決族群衝突問題,有自然融合與政治制度化保障兩條途徑,兩者各有其利弊得失,惟從過去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未來採族群自然融合發展的可能性較高。
634

台灣佛教優婆夷之性別經驗:以四個人間佛教教團的優婆夷為例

洪雅惠, Hung, Ya-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 要 當代台灣佛教適應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承繼太虛與印順之佛教改革理念「人間佛教」 路線的各個教團以其積極入世轉向的發展將佛教觸角伸入民眾的社會生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各個教團對台灣女性的人力資源展現強大吸納與動員力量。因此,在台灣性別階層化與權力不均等仍遍存各種社會制度的脈絡下,台灣佛教女性的宗教實踐是吾人探討本土性別議題時不容忽視的核心面向。本研究的問題意識即:以活躍於當前台灣人間佛教教團的優婆夷為研究主體,針對她們在父權社會之性別體制秩序下所發展的性別經驗,以及此經驗與其佛教信仰實踐的相互關係進行探討。根據後結構主義的觀點,我將研究的探討焦點「性別經驗」定義為:社會行動者終其一生在主觀認知與行動實踐二方面所經歷的性別化主體建構過程;因此從個體生命史的角度進行歷時性的研究。 研究問題有二:一、研究對象接觸佛教前所經歷的性別經驗發展過程為何?此過程中有何要素促使她們接觸佛教。二、研究對象皈依佛教並長期參加人間佛教教團以來,她們對佛教的信仰與實踐對其性別經驗發揮什麼影響。經由質性研究的立意抽樣,我對佛教弘誓學院、香光尼僧團、法鼓山與佛光山四個人間佛教教團的分道場之一各進行三~四個月的參與觀察研究;並從中選取優婆夷成員做為深度訪談的個案。 將所得的經驗資料與理論觀點結合與對話後,我對前述問題得出下列結論: 一、研究對象的性別經驗發展過程中,鉅視物質結構與觀念論述相互支持,並透過社會組織的運作將父權論述實踐落實於微視社會互動過程的兩性權力關係。而性別權力的配置是透過「社會資源」與「社會空間」兩個相互關聯的機制運作:父權文化代理人維繫性別之差異化配置;但始終存在邊緣力量及其行動者挑戰性別化配置,試圖增進女性對社會資源與空間的獲致與掌握,因此性別建構充滿變動的可能性。 二、研究對象雖同屬「女性」這個社會性別,但彼此之間,以及各自在生命史各階段所經歷的社會資源與空間之配置各有差異,因此形構彼此不同的性別發展樣貌。在接觸佛教以前,她們基於經驗的差異性而有單身、已婚的生涯差異,以及「開放」、「保守」的性別化主體模式之別。從而對父權文化所積聚的省思與批判亦有強弱之差,但對於她們接觸佛教都發揮一定程度的促成作用。 三、研究對象皈依成為佛教優婆夷並長期參與人間佛教教團以來,固然在教界內或教團中仍存有傾向父權文化規範的保守勢力,但大致上,優婆夷對佛教的信仰與實踐仍使她們對社會空間與資源的獲致與掌握程度有所增長。她們不僅在個人層次得到相當的「賦權」作用;亦在人際互動層次對父權文化規範產生一定的鬆動作用。 關鍵詞:台灣佛教優婆夷、性別經驗、人間佛教、權力配置、社會資源、社會空間
635

存在與欲望:七等生小說主題研究

張雅惠, chang , ya 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七等生或許可稱為戰後台灣文學史上最孤獨的行者。他像個長期處於青春期的反叛青年,堅守個人的文學信仰,期待能保有個人的「殊異之性」。長達三十多年的創作生涯,外在的批評、讚賞或冷落,都無法干擾七等生的創作,他不斷地以現代主義的精神創作小說,不斷地在文本中探索真實生命的意義。   這篇論文的第二章、第三章,主要討論七等生與現代主義的關係。六○、七○年代,台灣文壇在受現代主義的同時,也存在著抗拒現代主義的力量。本論文將對於七等生正負兩極化的評價,置放在這個矛盾的歷史脈絡中來討論,期待能釐清七等生作品之所以引發爭議的原因及爭議的焦點。   七等生三十多年的創作中,小說形式雖然不斷地在改變,但是他小說中的主題意識卻是不變的。「真實生命」的追求,一直是七等生小說中所關注的焦點。因此,這篇論文從主題意識出發,分別從「存在」與「欲望」探索七等生小說中的內在思維,而這兩大主題其實都是七等生對「真實生命」意義的探索。   在「存在」書寫方面。七等生在小說中突顯出個人存在價值受到「不合理的社會規範」、「高壓的政治體制」、「都市化、工業化」及「僵化教育」的扭曲,所面臨的生存困境。在這個困境中,七等生筆下的人物不斷地追求理想,卻又失落理想,他們緬懷過去,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腳步,在錯亂的時空中漂泊,隱遁似乎是他們唯一的選擇,但隱遁並不能解決問題。爾後,七等生在文本中,以「自我理性」的辨證,重新塑造一種思想性的哲學英雄,不論是擦骨的老頭、弱智的女子、酒店的樂師或是沙河彼岸的隱遁者,他們透過對生命的認真、對藝術的執著、對哲學的思索,都是對生命價值的肯定。   在「欲望」書寫方面。七等生小說中明顯帶有伊底帕期情結,對母親的依戀使得他小說中人物傾慕的對象,總帶有母親的原型。對父親的排斥,其實也是他對外在威權社會的抗拒。而七等生在書寫欲望時,著重討論的「被壓抑」的欲望,他抗拒那些只臣服道德規範、法律制度下空洞的婚姻形式。他在文本中對「理想戀人」永不停止的追求,正是他對個人理想性世界,永不止息的追求。   由這兩大中心主題切入,理解七等生在文本中所傳達的主題意識,再來觀看七等生那些看似怪異的敘事方式,也就更能明白這位「文壇怪傑」書寫時的用心。
636

技術知識特質與產業特性對代工關係的影響 - 以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為例

郭子維, Jason K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外大廠為了因應產品需求下滑以及降低成本的壓力,不斷的將電腦、手機和半導體的設計與製造外包;而台灣長期以來便具有成本、設計與製造上的優勢,這使得台灣在全球資訊產業的價值鏈上,一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台灣資訊電子產業的發展過程來看,代工業務已經成為台灣資訊電子業極為重要的業務及策略形態。 本研究認為,瞭解代工關係的發展與變化,有利於協助國內代工供應商對於資源與策略的選擇。因此,代工關係是否會受到技術知識特質的影響?台灣產業網絡的特質與代工供應商自身的能力,又是否會影響代工關係的強弱?這些都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重要議題。本研究希望將代工業務視為代工供應商的根本策略定位,探討技術知識的特質、產業特性與代工供應商能力對代工關係強弱之影響。 本研究所選定之研究對象,以台灣資訊電子產業中前十大資訊產品製造商為目標對象,透過深入訪談的個案研究,瞭解個案公司不同產品事業部之技術知識連結性與產業特性之差異。另外,也請受訪者回顧該公司經營發展歷程中,公司與顧客間關係變化的程度是否會因技術特質、產業特性與代工能耐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則針對個案公司與其合作顧客在某些個案或事件上,採用歷史回顧性的方式加以紀錄與分析。 本研究的幾個重要發現分別說明如下:(一)代工供應商的產品線廣度,對代工關係的發展具有正向的幫助。(二)台灣代工供應商以應用技術見長。(三)產業標準的形成,台灣代工供應商進入產業的障礙降低;使得代工供應商的產品差異化程度低,代工關係容易成為交易型關係。(四)當技術知識的累積性越高,代工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代工關係就越緊密。(五)技術知識移轉的初期,知識的「內隱性」大過於「外顯性」,技術移轉的載具以「人」為主體,代工供應商與客戶間密切地交流,會使得代工關係更緊密。(六)產品生命週期的長短,並不影響代工關係的緊密程度。(七)台灣資訊/通訊產業網絡的基礎深厚,有利於代工產業的發展。(八)代工關係的初期,雙方合作的關係以產品開發為主體;當產業逐漸成熟後,合作的範疇會擴大到至行銷業務的價值活動。(十)代工供應商為客戶建立及投資專屬性資產,有助於代工供應商強化與客戶的代工關係。(十一)代工供應商的能力會影響代工供應商與品牌客戶的關係。(十二)產業在成長期時,「產品研發能力」、「製造能力」與「關鍵零組件採購能力」是影響代工供應商與客戶之間,代工關係發展的關鍵因素。(十三)當產業在成熟期,「全球運籌管理能力」與「關鍵零組件採購能力」則是品牌客戶特別重視的代工能力,也是影響代工關係變化的重要因素。
637

轉型、鞏固與深化 ── 台灣民主化的分析

張孝評, Chang,Hsiao-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代世界面臨最深遠、也最鼓舞人心的影響之一便是民主化浪潮;探究民主化問題亦是政治學中的一個熱門研究領域。根據美國紐約「自由之家」( Freedom House )的統計調查( 2002 ~ 2003年 ),全球「選舉的民主」( electoral democracy )國家總共有121個,「自由的民主」(liberal democracy )國家計有89個。這樣的數字相較於2000 ~ 2001年與2001 ~2002年的統計──「選舉的民主」120、121個、「自由的民主」85、86個,我們發現:雖然「選舉的民主」國家幾乎維持不變,「自由的民主」國家略幅提升,但是「第三波」民主化的潮流似乎已經接近尾聲。由此可知,新興民主國家當前最重要的課題乃是如何鞏固、深化並提升民主的品質。 二十世紀末最後十年乃是台灣蛻變成長的時代,從國會全面改選到總統直接民選,不但奠定民主政治的形式,更發動了民主轉型肇始的列車。二十一世紀來臨的前夕,台灣首次完成政黨輪替的政權和平移轉,不但樹立民主轉型的典範,更締造了民主政權變遷的新頁。為了保證台灣民主化成果能夠順利地運作生存,尚須徹底通過「雙翻轉測驗」( two- turnover test )的試鍊,並推展更重要的民主鞏固與深化,以期待開創出更高品質與先進的民主內涵。 故本論文旨在以台灣民主化個案經驗為基礎,透過民主化理論、民主轉型模式、民主鞏固概念的檢視、適用與反思,做一個深度的分析與探討,以期對於台灣民主鞏固相關的研究和未來民主深化的發展能有所助益與啟發。 / One of the most far-reaching and inspiring influences in today's world is the wave of Democratization. Exploring Democratization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often resulting from it are also popular issues in academia.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Freedom House: the number of “electoral democracy” nations is 121; “liberal democracy ”nations is 89, compared to the previous data, nevertheless, the number of “electoral democracy ”nations did not change; the number of “liberal democracy” nations is increasing slightly. In short, the “ The Third Wave ” is coming to an end, and the most important challenge ahead is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Democratization. The last 10 years of the 20th century have been an age of growth and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ese politics. Regular Parliamentary elections and the direct election of the President have each been accomplished, thereby laying the basis of Democratic Politics, while also initiating a series of important Democratic Transition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therefore, Taiwan's accomplishment of the first peaceful ruling power rotation has not only given momentum to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but also heralds a new era in Taiwanese political power. Now, provided that Taiwan can pass the two-turnover test thoroughly, while also developing and deepening it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the results achieved by Taiwan’s Democratic Transition will be ensured.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closely based on the case-study of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utilizing those theories concerning Democratization, model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reviewing, applying and reflecting concepts of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the hope of mak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further relevant studies of Taiwan's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and future Deepening Democracy.
638

觀光節慶活動整合行銷傳播與置入性行銷探討:以彰化縣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為例

楊可凡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週休二日實施之後,國人休假方式由每週一天半增加為週休二日,休閒時間明顯增加,而民眾對於國內旅遊的意願提升高達八成。以台灣觀光休閒產業發展趨勢及現況來看,為因應地方經濟需求,滿足國人對地方資源的懷舊及偏好,以地方資源特色所建立的觀光發展已儼然成型,而這種整合地方資源、吸引觀光人潮,增加城市能見度,彰顯主政者施政能力的觀光策略,已在地方蔚為風潮。 首次舉辦的彰化縣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為彰化帶來實質經濟效益,同時這個行銷案也獲得「2004年中華民國行銷傳播卓越金獎」以及「2004年國際行銷傳播卓越銅獎」,評審稱譽是近年來推動地方節慶事件觀光非常成功的行銷企劃。花博團隊是如何選用適切的傳播工具與置入性行銷手法,和消費大眾進行溝通?在選擇及應用上有什麼樣的策略?都是本研究亟欲深究的主題。 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選取「彰化縣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為研究個案,同時以「參與觀察法」進行為期2年10個月的觀察,並以「深度訪談法」訪問「彰化縣2004台灣花卉博覽會」的計畫主持人及票務組組長,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同時,輔以次級文件分析,期望對觀光節慶節慶活動運用整合行銷傳播及置入性行銷之可行性等做法,有較明確的認知及建議。 研究發現,花博團隊在傳播工具的使用與整合上,包括:(一)傳播工具的有效整合,創造最佳成效(二)品牌忠誠度及關係建立(三)傳播工具的選擇兼顧全國性及區域性(四)執行策略完善,全面性曝光(五)團隊由高層主導,內部公關得宜。而在置入性行銷的溝通內容部分,則包括(一)個人關聯性的結合(二)移情作用(三)資訊的傳遞(四)如臨現場的執行性。在行銷策略的擬定及行銷工具的表現,則包括:(一)市場定位明確,傳播工具及訊息合宜(二)代言人及吉祥物策略選用,增加曝光效應(三)異業結盟擴大觸角,創造行銷新模式(四)營運及宣傳的整合。 就未來各縣市舉辦觀光節慶活動的建議策略,應朝:(一)善用媒體作營運團隊,開創行銷新紀元(二)新聞置入效果佳,但須考量公眾利益(三)經費有限,創意無限(四)永續發展之路等面向經營。
639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初探研究--以中央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為例

陳惠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 摘 要 》 當今傳播科技發展速度日新月異,衛星電視、網際網路、廣播、印刷媒介、通訊社等互相結合,擴充效果的情況愈加明顯與頻繁。全球化的風潮促使世界各國的依存度與競爭態勢升高,這股資訊浪潮對傳播工具的改革與傳播媒體的再造,扮演了推波助瀾的角色。 環顧全球眾多國際傳播媒體,如美國的VOA,德國的德國之聲,英國的BBC,日本的NHK等機構,都結合廣播、電視與網路全球服務,擴大其傳播與影響範圍,也造就他們在國際傳播領域上的重要地位。更有透過全球傳播機構的結盟主張,使自家的廣電節目得以透過衛星或其他國家的當地有線、無線業者做轉播(rebroadcast)服務,以便達到更清楚有效、影響範圍更廣的傳播目的。 不過,檢視台灣的國際傳播機構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發現,雖然他們也都致力開發新的電子媒介服務內容,但仍舊處於單打獨鬥局面,較之時下國際多媒體合併經營的方式大有不同。尤其陳水扁總統亦曾發表「為協助中國推動民主化,應整合中央廣播電台、中央通訊社等公共媒體資源,成為台灣向國際及中國大陸推廣民主經驗的『台灣之音』,一如美國之音所扮演的國際宣傳角色」的說法。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就是希望以國際上知名傳播機構的經驗並與台灣國際傳媒的現實狀況比較分析,藉以探討適合台灣發展的國際傳播模式,提供未來參考與建議。 本論文架構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文獻回顧與相關理論;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國內外國際傳播機構現況分析;第五章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之綜合分析;第六章結論與建議。為了能深入瞭解國內外國際傳播產業的經營型態與現況,並評估台灣國際傳播機構追隨國際趨勢進行整合的可行性,本研究採取四種研究方法,分別為文獻回顧、個案比較、深入訪談與參與觀察等方式進行研究。 在文獻回顧部分,第一節「國際傳播的形貌」係針對國際傳播的發展、型態、目的與呈現方式作綜合整理;第二節「全球化下的媒體經營規模與趨勢」係探討在全球化的風潮下,傳播產業所產生的改變與結構調整;第三節「非營利傳播機構的經營與管理」係針對非營利性質的傳播機構經營做探討;第四節相關理論則是選擇與傳播相關之宣傳理論、依附理論以及本研究題目相關之企業購併與組織變革理論探討。 而個案比較與深入訪談的對象,國際部分包括知名的國際傳播機構美國之音、德國之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台灣方面則是有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宏觀電視與新聞局。除對以上機構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外,並透過以上機構之工作人員實際訪談,對他們的機構組織、服務型態與內容進行分析比較。其次再以台灣之情況與之對照,分析台灣傳媒機構與其之差異性,探討可以改變的空間與未來之規劃。至於參與觀察對象設定為中央廣播電台,除因研究者本身參與國際傳播工作外,亦因今日許多國際重要傳媒,最初皆是先由廣播發展,再漸次擴展至電視、網路領域。故鎖定中央廣播電台為實際觀察對象,主要以觀察電台內部之運作、成員認知、組織認同與營運策略方向。 第四章係針對國際上純粹從事國際廣播與國際電視業務的美國之音、德國之聲以及包括兼具國內外廣播與電視服務的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與日本放送協會NHK以及台灣的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與宏觀電視予以個別介紹。除針對個別媒體詳述外,並分別從制度面與運作面比較對照上述媒體的國際廣播與電視服務內容,得知國外媒體不僅忠於使命,更有許多獨到經營特色,除在體質、使命與結構上與台灣不盡相同外,資源運用也有一大段差距,但是他山之石的成功營運經驗,亦可做為台灣國際傳播機構現階段與未來營運規劃的參考。該部份分別在第三和第四節中詳述。 第五章係整理在深入訪談中,接受訪問之台灣主要國際傳播機構與主管單位在機構整合議題上的看法,並從不同角度與層面探討如何擴大台灣國際傳播工作的效能。最後在第六章將研究所得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 本研究共獲致下列結論,首先在國際傳播機構的經營現況上: l 科技匯流時代來臨,傳媒界線愈加模糊,單打獨鬥的經營型態無法與合縱連橫模式競爭。 l 建立人力與節目資源分享平台,節省人力與經費支出,將有限的人力、經費、設備做最有效的分配與利用。 l 政府扮演全力支持的角色,但少有政治干預與政黨的操作,以維持個別機構的獨立性與確保報導內容的公正客觀。 l 加強行銷,時下國際傳播機構極力擴充合作與行銷對象,包括與海內外同業結盟以及進行跨業聯盟。 l 重視與加強對國際社會的回饋與公共服務。 l 確切掌握人才、資金、行銷、服務、技術研發、政府法令與管理等若干問題,培養永續經營能力。 至於在台灣整合現有機構成立綜合性國際傳播媒體所獲致的結論為: l 新聞局對台灣之音的現階段規劃傾向資源整合平台的建立,而非機構整合。 l 欠缺相關法源支持機構整合。且相關立法還必須兼顧到土地、機器、資金、財產與人員的合併等問題。 l 台灣國際傳播機構整合問題,牽涉到各單位本位主義,以及組織中的專業人士,對既有權力與既有資源分配產生威脅的抗拒,因此現階段各機構與新聞局仍以維持各機構現狀運作,從事資源整合為目標。 另外本研究亦提出若干建議,首先在未來台灣的綜合傳播機構「台灣之音」方面: l 機構定位宜清楚明確。 l 強化品牌,建立階段性努力目標。可自我期許成為國際社會裡華人傳播圈的BBC、VOA、DW與NHK,同時亦成為國際中接收台灣資訊、華人訊息的不二管道。亦即建立起「台灣之音」的品牌代表性。 l 節目與實質服務內容的加強。為讓台灣在世界發聲、提高台灣能見度,應加強外語節目的播送,尤其應加重英語節目的製播,方能達到國際宣傳,讓台灣在國際曝光的目的。 l 重視未來發展,應重視技術研發與專業管理、媒體人才的培養,以厚植永續經營的基礎。 l 經營成效應公開,取之於國家,用之於國家,應對社會公佈資金運用與經營成效的年報資料以昭公信。 l 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與經營團隊,有專業的媒體人負責規劃管理,去除不必要的人事酬庸與政治任命,更要拋卻私人情誼之人事任用,建立媒體與人事的績效評核制度,達到組織再造的功能。 l 加強溝通減低組織變革抗拒力,而組織文化的融合與新精神再造則有賴組織變革後新管理領導階層的能力加以溝通疏導。 另外也針對政府提出若干建議與看法: l 短期內以各國際傳播機構的資源整合為目標,但其功能要確切落實,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否則這項資源整合平台很可能只是成為延遲進行機構整合的託辭罷了。 l 資源整合非長久之計,長期而言,宜謀求設置常態性之綜合國際傳播機構。以追求節省人力、擴大規模、擴大機會與提昇資金配置效益,並減少疊床架屋、單打獨鬥之資源浪費,才能提昇傳播機構之影響力與知名度。 l 宜積極進行同質公營電台整合,但過程應予透明。但其過程勢必遭遇各種抗拒與各方角力,因此整合過程亦應予透明公開,以昭社會公信。 l 法令的修訂速度宜加快。有關傳播機構整合、國內與國際播出方向、公營媒體的頻道調整分配、媒體經營模式等,甚至政府組織再造後與媒體產業相關業務,事權該如何統籌或分配,皆有賴法源依據方可進行。 l 政府應全力支援台灣國際傳播工作進行。其次,結合跨部會合作,積極促成台灣影音媒體在海外的播出機會。第三,建立與國際傳播機構良好的溝通管道與機制,秉持關心但不干預,支持但不左右的立場,協助台灣國際傳播機構建立永續經營的良好基礎。
640

調整指數基金的最小成本模型 / Minimal Cost Index Fund Rebalence Problem

蘇代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通常已建立的指數基金,經過一段時間後其追蹤指數的效能已經無法滿足初期建購時的要求,此時管理者便面臨指數基金投資組合的調整問題。本論文融合建構指數基金的方法及最小化交易成本的概念,提出一個新的混合整數線性規劃模型以調整指數基金投資組合。模型亦考慮實務中交易成本、最小交易單位及批量、固定交易費用比率、以及資產總類數等限制。因此,模型包含整數變數及二元變數,求解也較為困難許多。本論文以啟發式演算法增進求解的效率,並以台灣50指數的相關資料做為實證研究的對象。 / The efficiency of index-tracking in index fund, which has been built, has usually been incapable to meet the needs after a period of time. In this moment, the managers have to face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adjusting for index fund portfolio. In this paper, we integrate the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index fund and the concepts of minimum transaction cost with it, and propose a new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 model to adjust the index fund portfolio. Moreover, the model also considers some limitations, such as the transaction costs, minimum transaction units and lots, fixed proportional transaction rates, and cardinality constraint in practical operating. For this reason, a set of integer variables and binary variables are introduced. However, they increas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in model solution.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MILP problem, a heuristic algorithm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solution.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by applying the model to the Taiwan 50 index.

Page generated in 0.25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