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7
  • 17
  • Tagged with
  • 17
  • 17
  • 8
  • 7
  • 7
  • 7
  • 6
  • 6
  • 6
  • 6
  • 5
  • 5
  • 5
  • 5
  • 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從中共崛起論台灣應有的安全戰略

楊長政, Yang,Chang 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中國崛起」是國際社會在討論中共1990年代以來的變化所使用的概念。影響臺灣國家安全的因素雖然很多,但中共政權始終是臺灣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中共崛起」後,伴隨其綜合國力的成長,及其擴張的戰略企圖,臺灣問題已經從以往民族情感的統一需求,提升為中共向外擴張的戰略需求,而造成臺灣在安全方面的更大挑戰。 雖然世人對「中國崛起」是否成為威脅的看法分歧,現實主義者認為他是潛在的威脅,主張藉由赫阻等手段維持權力平衡;自由主義者認為讓中國接受國際機制規範,可降低與之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建構主義者認為與中國正面的互動會走向和平,但負面的互動會走向衝突;但就臺灣的安全而言,在中共不放棄以武力犯臺的原則下,中共的和平宣示、現實主義、自由主義、乃至建構主義對「中國崛起」的看法與主張,只能當作臺灣在策定國家安全戰略的分析與參考,畢竟中國是否為「和平崛起」需要經過諸多檢驗,臺海安全只能當作國際上對中共行為與和平宣示的驗證;就臺灣本身而言,我們必須堅信中共是我們最大的安全威脅來源。 本文的論述主要從中共崛起的戰略意涵及中共對於未來的戰略企圖,從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層面,解構中共崛起後,臺灣安全威脅的變化,分析臺灣如何在「中共崛起」、「國際、區域」局勢更迭中,從國際、兩岸關係、臺灣內部的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層面,建立臺灣應有的認知共識,與具體的戰略思考。以選擇臺灣「避戰爭之兇、趨和平之吉」的最好方法。 / Many of the ideas of the rise of the PRC come from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which was formulated by thinktank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unnity in the mid-1990s. Concerning unification, China is the single most threat to Taiwan’s survival. Spatial expansion, a result of rising China, is gathering momentum to impact Taiwan security. There are controversial arguments. Rationalist argues that China need to be contained through deterrence. Liberalist argues that in order to reduce potential conflict, China can be tampered through international norms. Constructionist argues that China could be bad or behaving boy. Regarding Taiwan security, these arguments are irrelevant to contemporary Taiwan security. As long as China not to exclude the possibility to use force in the unification, China is the single most threat against Taiwan. Regarding Rising China, this paper exams its implications and her strategic intentions. Finally, facing the threat this article tries to find the most feasible strategy in the regional/global environment with economic, political, military,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12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之研究

謝建榮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1年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美國重新調整全球戰略,而其戰略重心的東移,相對牽動了亞太及台海的戰略布局,美國在戰略部署上的一連串舉措,諸如「反恐戰爭」的進行、「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的發布、宣布退出「反彈道飛彈條約」,乃至於小布希的東亞之行與「核武態勢評估」將原有的三個「邪惡軸心」擴大為七個「不排除動用核武」的國家,顯見美國小布希政府在軍事與戰略上的重大轉變。 就美國的安全評估,東亞地區可能對美軍及其盟邦發動攻擊的國家中,無論是短、中、長程彈道飛彈,均危及美國在東亞之戰略利益,其中以中共及北韓最令美國擔憂。 針對北韓的核武危機與中共崛起的威脅潛伏,美國建構了亞太「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台灣應如何相對調整國防戰略、兵力結構與國防現代化,與因應中共的彈道飛彈威脅,台灣飛彈防禦應有的積極作為、建立第二擊的反擊力量,以及推動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謀求兩岸雙贏的策略,本篇論文提出研究的發現與建議。
13

論懲罰性賠償金之法律爭議與風險管理

陳春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就懲罰性賠償金制度所產生之法律爭議及企業經營者、使用他人智慧財產權者等應採行之風險管理措施作一研究。 懲罰性賠償金雖源自於英國,但在美國蓬勃發展,故本文首先就美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之內容及其發展過程中所衍生之爭論加以探討;其次,再將我國懲罰性賠償金制度予以定位,並對目前之相關立法加以說明,最後再就該制度實施後所引發之法律爭議---是否違憲?是否造成民事法與刑事法體制之紊亂?過失行為得否課與懲罰性賠償金?懲罰性賠償金是否具可保性等問題加以討論。 懲罰性賠償金制度雖基於保障消費者、智慧財產權所有者、投資大眾、防杜內部交易並確保公平競爭,而對於不法行為人課與懲罰性賠償金,來達到懲罰及嚇阻之效果,但此亦加重了企業經營者或其他個體之責任風險;因此,本文依循風險管理之步驟,逐一就我國現行懲罰性賠償金之立法提出損害防阻、損失抑制及風險理財等風險管理措施以資因應。
14

臺灣地區詐欺犯罪問題之研究

周文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經濟犯罪問題日益嚴重,其中,詐欺案件發生頻仍,諸如刮刮樂、手機中獎、退稅等詐欺集團作案範圍涵蓋全臺,受害民眾遍及各階層,個人財物損失甚至高達數千萬元以上,此類犯罪已嚴重危害社會經濟秩序及治安,並引起社會大眾及立法、行政部門高度重視與關切。 詐欺犯罪是透過對受害社會民眾或客戶的不便,產生機會成本、非必要的過高價格,而由詐欺犯罪活動中,取得不法利得。並且將此成本,轉嫁社會大眾身上。根據「臺閩刑案統計」80年(1991)詐欺案件發生725件,惟至91年(2002)詐欺案件發生高達23628件,至於破獲率則由80年94.07%下降至91年11.52%。由於詐欺犯罪集團結合高科技,助長發生,擴大社會民眾的傷害與層面,導致民眾惶惶不安。就臺灣地區整體犯罪情勢言,詐欺犯罪問題非止於臺北市一偶,且因獲利高、風險低、刑度輕、及受害層面廣等特性,已改變近十年台灣地區犯罪型態,目前其發生數僅次於竊盜犯罪,為嚴重危害當前社會安全之犯罪,此一犯罪問題,誠值深入研究。 探究當前詐欺犯罪猖獗成因固屬多元,惟刑警人員職司犯罪偵防責任,卻責無旁貸。因此,本研究係以刑警人員角度切入,復因如何提升破獲率及降低發生,學說上嚇阻理論、激勵理論、破窗理論及詐欺管理生命週期理論頗值借鏡與探討;因遏阻乃藉由提升破獲能力達成遏制犯罪發生;至激勵則係藉由警察機關內部之領導、鼓勵及工作環境改善等面向,提升員警偵辦詐欺犯罪案件之意願,有效嚇阻犯罪衍生;而破窗理論乃藉由處處關懷、不以小惡而縱容,俾遏阻犯罪之蔓延與惡化;另詐欺管理生命週期理論,則屬系統化分析詐欺犯罪防制策略之理論。上開四種學說理論,對防制詐欺犯罪均有相當正面作用,故於本研究中加以研析討論,另彙製問卷運用描述性統計、因素分析等,藉以瞭解、分析基本變項、偵辦各類刑案成就感、困難度、對工作環境滿意度以及對詐欺犯罪成因之相關認知與差異,俾供政府機關或警政單位從事規劃偵防詐欺犯罪時之參考。
15

從地緣政治「論海島型國家空軍戰略發展」--中國民國個案研究

陳添勝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十八世紀英國的海上霸權幾乎統治全球四分之三個地區的殖民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意圖統治歐洲的陸權思想,日本侵略中國大陸的行為與建設大東亞共榮圈的資源掠奪,主要原因是政治領袖受到地緣政治理論的影響,導致發動殘酷的戰爭。隨著航空時代的來臨「制空權」而不是制海權將成為一個國家力量的主要體現。葛雷在1991年波灣戰後曾說:「世界已見證了一場『非常戰爭』(hyper-war)的新型式作戰,空中武力已躍居於支配地位。」 「戰略」乃兵力的威脅或實際運用以獲致戰爭的政治目的。軍事武力與戰爭息息相關,最終的目的是達成政治目標。即便是海島型國家對戰略的本質也難以跳脫這個範疇。李德哈達認為戰略問題乃是手段與目標的問題,戰略效益的觀念提供了一個共同的標準,用以衡量在各種不同的地理環境中作戰的軍種對國家安全所能作出的貢獻。而「戰略思維」是決策者從戰略層面考量客觀事務的思維形式,是思維主體依據戰略諸要素而形成的戰略思想、戰略方針和戰略決策而進行的觀念動態;它強調軍事領域的運用。由於空軍戰略作戰與用兵指導並無「後發制人」的意涵,空軍建軍構想與戰略指導主張「攻防兼備」,與現階段「守勢戰略」構想脫節。戰略思維理念脫離不了地緣因素,台灣應該朝向海島地形國家的地緣特性方向思考,以選擇最佳的戰略與武力發展方向。戰略思維理論分析大致脫離不了決策者對戰爭的認知與預防?是否會造成衝突(衝突發生如何因應)? 危機將會產生(當衝突無法解決時)!戰爭可能發生(危機無法解決時)!最後決策者下達決策指導(軍事戰略指導)等系列式理論連貫均直接考驗決策者的決心下達。論述「決定性武器」意味該武器的運用對某些戰役或戰爭具有決定性作用,空中武力決定了1991年波灣戰爭及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結果乃是不變的史證,但並非意味如果沒有空中武力其結果將令人存疑!根據以上觀點,某一特定「關鍵戰力」在戰略上較為適合用以處理某一衝突,各種事件發生均可能有一種特定力量(最可能為軍事力量)最適宜作為處理該事件的工具。因此,決策者對於海島型國家戰略思維的導向,必須認清聯合作戰概念為先,軍種的戰略效應值得重視,各軍種在某一戰爭中所具有的獨特角色與效能,如此才能獲得中華民國空軍戰略在未來台海戰爭或衝突中戰略發展的定位與目標。 杭亭頓認為防衛式嚇阻(deterrence by defense)的構想具有報復的效能,防衛性嚇阻關鍵在強調報復能力與決心,戰略必須付諸行動(執行),構想才能實現,否則只是空想。現階段「有效嚇阻」與「防衛固守」構想中,嚇阻是預防戰爭發生或維持現狀的理論,防衛是在嚇阻無效後所發生的行為選擇。因此理論上戰略選擇應該以「有效嚇阻」先於「防衛固守」,換句話說國防投資與兵力結構發展應以「嚇阻」為主,「防衛」為輔的戰略指導方針,才能結合構想。發展中、長程巡弋飛彈或彈道飛彈,並建立一支隱匿性高與打擊力強的部隊等作法,增加防衛及打擊縱深,可提高「嚇阻」可信度。在台灣戰略能力不足情況下,採取「防衛」為核心,擴張「嚇阻」效果(攻防兼備)的戰略思維,較能因應台海情勢發展,符合國家安全需求。戰爭發生前選擇建構防衛性嚇阻武力為先,戰爭發生時其決勝關鍵重點在於「聯合制空、聯合制海」,防衛固守以聯合地面作戰為指導,以符合國防報告書所提「重點式發展」的建軍精神。 SWOT分析理論分析程序可從戰略環境評估(包括地緣環境因素) 經敵我能力研析 形成建軍構想及軍事戰略構想 提出戰略指導 完成軍事戰略計量化 最後產出合理戰略資源需求。運用戰略評估模式的主要目的是針對海島型國家台灣,從整體戰略環境及可能的威脅作為評估起點,考量國家科技與資源能力,以及友邦支持可能性等內、外因素,透過風險評估,規劃出合理兵力結構(包括武器裝備獲得,備選、計畫、及可用兵力,資源分配)。 波灣戰空中攻擊所展現出的作戰模式,足以顯示海、空聯合攻擊的戰略行動將成為未來戰爭中的主流,空中攻擊的戰略效果較以往更為驚人,空軍戰略的發展導向聯合作戰型態,地面作戰時間大幅縮短。空中武力在「沙漠風暴」中所代表的是戰略效應,空中武力乃是美國空軍當前的思想主流,認為所有的空中設施均應整合為具有某整戰略涵義的一種軍事工具,手段與結果的關聯性應作為空中武力發展與運用的計畫作業指導。從1997年至2001年空軍軍事投資維持在約10%的配比觀察,空軍依據「宜攻不宜守」的戰略運用原則,確無法實現兵力整建目標,使空軍出現建構防衛性嚇阻戰力的困難窘境。軍事戰略計畫制定的「守勢防衛」構想,是積極的防禦作為,具備「攻守兼備」的戰略意函。對於海島型國家地理特性而言,空軍建立「攻守兼備」的兵力結構(包括建軍構想、兵力整建及備戰計畫)具有先天的合理性條件。 迄2001年時台灣三軍總兵力佔全國總人口比例為1.65%,高於海島型國家的美國(0.85%)、英國(0.54%)、及日本(0.2%),顯示台灣兵員總額比例偏高。如果從空軍佔兵力總數比例言,美國佔27.3%,英國為29.87%,日本是18.47%(2002年日本為18.6%),而台灣空軍卻僅佔總兵力14.53%為最低。英國三軍總員額比例依序約為3:1:1.5,日本為3.5:1:1,台灣2001年三軍兵力計38萬人,陸海空三軍總員額比例約為:4:1:1,空軍員額比例明顯過低。1991年至2001年十年間國防預算三區分比較發現,軍事投資比例降幅50%,作業維持費方面保持約20%穩定比例,人員維持費所佔比例逐年增加,十年間增加約16%的成長率,均已超過先進國家所佔比例,顯示國軍在兵力結構、國防預算支用配比方向有檢討的必要。根據世界先進國家國防支出結構分析,其中軍事投資經費佔40-50%,作業維持費佔20-30%,人員維持費佔20%左右。 塑造、回應、與準備乃是一個國家針對某種作戰場景,因應未來戰場需求,從預防到作戰過程階段所必須面臨的戰略抉擇。「戰略環境」除地理環境受空間限制不易改變,其他因素隨內、外在環境與時間產生相對性之變化。地緣政治因素對決策者的戰略思維導向具有絕對的影響力,決策者可運用地緣政治的外在影響力改變台海的戰略環境。「決戰境外」應該探討國軍擁有那些高科技能力、武器裝備質量的優勢、高素質的兵力、三軍聯合作戰能力、足夠的國防預算與組織結構等優勢條件,始能發揮「精準縱深打擊、提升早期與警、爭取資訊優勢」,以及支持「決戰境外」的構想?台灣面臨政治上無法主動採取攻勢作戰的限制,對於建構反制防衛性嚇阻武力方面,以具備早期偵蒐、遠距、精準、縱深、匿蹤型嚇阻武器為發展目標,如巡弋飛彈、彈道飛彈、反輻射飛彈、彈道飛彈防衛系統、發展電磁脈衝彈及反制核爆電磁脈衝非軍事武力、發展防衛性定向能制空武器等,以具備改變敵我優劣戰略態勢之能力而整備。 有關空軍戰略發展新思維方面筆者認為應從改變戰略態勢、改變戰略環境、調整軍事戰略構想、建立正確的「攻擊與防禦」概念、建構海、空軍嚇阻力量、傳統防衛性嚇阻武力建構、空軍兵力規劃構想與空軍數量化規劃模式等方向著手,如此才能推論出合理的空軍戰略發展導向,以支持軍事戰略並結合國家安全目標。以上相關戰略新思維的觀點可提供決策者對於如何發展空軍戰略?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呈現。 筆者認為美國無意派遣兵力直接介入台海衝突,僅止於採取間接性的防止衝突擴大,保持台海海空航行自由,或提供軍事武器協助台灣,布希對介入台海戰爭的走向傾向於『選擇性軍事介入海外衝突』的可能性較大。國際間介入台海軍事衝突的態度原則採取自衛是手段,不過仍將受到美國若干程度的影響。
16

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金立法政策之分析—以臺灣法與美國法為中心 / the analysis on legislative policy of punitive damages in patent infringement: focusing on the Taiwanese and American patent laws

譚百年, Tang, Pei N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懲罰性賠償金為英美法傳統下之制度,其目的在於以超越實際損害數額之賠償金,制裁主觀惡性程度特別重大之侵權人,與一般用以填補損害之補償性賠償金有本質上之差異。昔日多適用於被害人尊嚴遭嚴重侵犯之案件,然隨現代經濟社會之發展,亦漸用於處罰公司法人、制裁經濟犯罪。 我國侵權行為法主要繼受德國之體系,以損害填補為原則,故僅於特定領域之立法中承認懲罰性賠償金制度。現行專利法採取懲罰性賠償金之立法例,而目前經濟部之修法草案則擬廢除。 本研究首先介紹美國法發展趨勢、實務重要案例與晚近之專利改革法案,歸納其趨勢為「嚴格限制故意侵權之構成、提高專利權人舉證責任、限縮懲罰性賠償金之適用範圍」;其次,以實證方式分析台灣智慧財產法院歷年相關之判決結果,認為實務運作有「大多數請求懲罰性賠償金之案例,連侵權責任都尚未構成,有請求浮濫、逼迫被告和解之嫌」、「法院認定侵權人故意,實質上往往僅論及侵權人『知悉系爭專利存在』即可,相較於現行法標準實過於寬鬆」;最後,綜合美國法發展趨勢、我國實務情形、懲罰性賠償金功能論與法律經濟分析觀點,認為我國尚不宜廢除專利侵權懲罰性賠償金制度,惟應將其限縮適用於「搭便車」與「專利有效性毋需再確認」之故意侵權情形,以降低社會研發成本、賦與從事研發者挑戰垃圾專利之機會,方切合專利法促進研發之本旨。 / Punitive damages, a traditional system under the common law, aims to sanction those infringers having substantially subjective malice by awarding enhanced damages beyond the actual damages. It is naturally different from compensatory damages. Punitive damages were originally used to dealing with serious violations of the victims’ dignity of the cas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ety, this system was gradually used to punishing corporations and sanctioning economic crimes. Since Taiwanese tort laws are mainly inherited from German laws, which only permit plaintiffs claiming for compensatory damages. Punitive damages were only adopted in several specific kinds of tort laws, as in the patent law. However, the provision of punitive damages was revoked in the current patent reform act drafted by Ministry of Economic Affairs. This study starts out by introducing the trend of American law, the essential practical cases, and the recent patent reform acts. It concludes the trend to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characteristics: 1. Strictly limit the constitution of willful infringement; 2. Increase patentee’s burden of proof; and 3. Restrict the scope of awarding punitive damages. The study then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ed judgments of Taiw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unt over the years. It finds that in majority of the cases claiming punitive damages, most plaintiffs can even not to prove that defendants have infringed their patents, yet force defendants to settle. Also, the court in Taiwan usually award patentees punitive damages loosely only if they can prove that infringers had known the existence of the patent . This phenomenon makes the standard in practice not strict as the standard in law. Lastly, this study sums up the aspects fro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merican patent law, current practice in Taiwan, the theory of punitive damages function,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 and finds that it would be inappropriate to revoke the provision of punitive damages in patent infringement cases.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punitive damages should be awarded only in two types of willful infringement: 1. when the defendant is a “free rider, or 2. when the validity of the patent need not be challenged anymore. This way, it may lower the cost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give developers more chance to challenge junk patents, and finally reach the purpose of patent law – encourage innovation.
17

以色列海軍之研究

江炘杓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採文獻分析法和戰史研究法,並從戰略——目的、手段、方法——之研究途徑切入。 研究重點首先從以色列之海域環境和威脅來源著眼,探討以色列國家安全戰略與防衛戰略構想;由於以色列之兵役制度與軍隊訓練情形,實為支持其遂行防衛戰略,達成其國家安全之重要支柱,故亦予分析。 其次,針對以色列海軍參與之重要戰爭,包括獨立戰爭、六日戰爭(美海軍情報船自由號被以色列海空軍擊沈事件和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埃及飛彈快艇擊沈事件)、十月戰爭(以敘「拉塔基亞海戰」與以埃於紅海戰線之對決)、以及其他零星之重要衝突加以析論。 第三,探討以色列海軍之兵力建設與準則發展狀況,析出以色列海軍建軍發展之三個階段,研究其硬體建設(水面作戰艦艇、潛艦、突擊隊)、海軍任務、海軍作戰準則、反恐作戰準則與行為規範之發展情形。 最後,分析以色列海軍面臨之挑戰、探討其國防資源之分配問題、海軍高科技武器發展以及其於未來之展望。 具體研究成果包含找出以色列海軍影響深遠之戰役——拉塔基亞海戰,瞭解以色列海軍建軍發展之歷程,並且發現以色列海軍邁向新時代之發展趨勢。 研究心得有三點:第一,以—阿海軍戰爭之啟示;第二、以色列海軍發展之啟示;第三,研究以色列海軍之啟示。 / The Study of the Israeli Navy was made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war history research method. It was written within the approach of the strategy research which of the aims, the means, and the ways. The paper will (1) introduce the sea environment of Israel and sources of the threats, discuss Israel national security and its defense strategic conception, and Israeli conscriptions and its military training; (2) examine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ortance of the Israeli Navy war history; (3) give a description of structures of the Navy and its doctrines; and (4) propose the challenge of the Navy, analyze its problem of the defense budget distribution, open its hi-tech weapon systems, and observe its future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include: (1) excavate the most valuable warfare among the Israeli Navy war history which is the Battle of Latakia; (2) underst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Navy; and (3) find out the trend of the Navy future development.

Page generated in 0.0176 seconds